附录C 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2
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1.数据的收集:根据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试块,进行试验并记录试块的强度值。
试块通常是在特定的养护条件下制备,并在特定时间内进行压测。
2.数据的预处理:在进行数据统计之前,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去除异常数据点、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数据的特征分析:通过对强度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统计特征:-平均值:根据试块强度数据计算所有数据的平均值。
这是衡量混凝土样品整体强度的常用统计量。
-中位数:将数据按照大小排序,中间位置的数值即为中位数。
与平均值相比,中位数能更好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极差: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代表数据的变化程度。
-方差和标准差:方差是各数据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的平方和的均值,标准差是方差的非负平方根。
方差和标准差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4.数据的分布检验:在混凝土强度试验中,常用的数据分布模型包括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如正态性检验)来检测数据是否满足正态分布,以确定适用的统计方法。
5.数据的假设检验:通过假设检验可以评估试块数据是否代表整体的混凝土强度特性。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包括t检验和方差分析。
例如,t检验可以用于比较两组试块数据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6.数据的可信度评估:基于统计学原理,可以计算数据的置信区间和置信度,并评估数据的可靠性。
一般情况下,置信度通常设置为95%。
7.数据的报告和分析:将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报告,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可以比较不同试块的强度值、计算变异系数,以确定试块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总结:在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中,通过收集、预处理、特征分析、分布检验、假设检验、可信度评估和报告分析等步骤,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以获取混凝土强度特性的相关信息。
这些统计方法有助于工程师和研究人员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并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水利水电工程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浅析摘要:普通混凝土广泛使用于在水利水电工程的结构和防渗关键部位,比如混凝土坝、面板堆石坝钢筋混凝土面板及溢洪道结构混凝土、水电站厂房框架结构等,是构成工程实体的主要材料。
国家、水利部大力倡导强化施工全过程质量检测,要用数据评判;对于广大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者而言,评价工程质量的好坏,必须经历从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从主观臆断为客观评判的工作方式的转变,按照目前执行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与评定规程》(SL176-2007)附录C的规定对普通混凝土试块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是基本的要求。
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际来进行探究,主要研究了水利水电工程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的方法,并对SL176规范附录C里对同标号混凝土试块28d龄期抗压强度组数在30>n≥5时的试块强度要求与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要求不统一,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规范进行查缺补漏,希望为广大业内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质量标准判定;研究引言: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大量的混凝土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试块抗压试验至关重要,混凝土具有易得、价廉和耐久性好等优点,一直作为大宗建筑材料沿用至今。
然而,普通混凝土强度较低、表观密度较大,让混凝土结构常常给人以粗大笨重的外观印象。
由于结构自重占用了大部分的设计荷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混凝土的结构设计。
因此,制备表观密度小、强度高的混凝土一直是相关研究人员所追求的目标。
一、n≥30时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和质量标准判定SL176-2007对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d龄期抗压强度组数n≥30时,规定符合表1要求:表1混凝土试块28d抗压强度质量标准项目质量标准优良合格90%85%任何一组试块抗压强度最低不低于设计值的85%80%无筋(或少筋)混凝土强度保证率配筋混凝土95%90%强度保证率<20MPa<0.18<0.22混凝土抗压强度离差系数≥20MPa<0.14.<0.18解析说明:对于某一建筑物同标号混凝土试块28d龄期抗压强度n≥30组时,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别计算其强度保证率和离差系数,同时用该组数据最小值与设计值比值,达到90%以上时,且强度保证率和离差系数均满足上表优良质量标准时,该建筑物的该标号混凝土评为优良质量标准,若有一项不满足优良标准则评为合格质量标准。
第三章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第3.0.1条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每100盘,但不超过l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
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
第3.0.2条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
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二、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三、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
第3.0.3条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折算为标准试件抗压强度。
折算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一、对边长为l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0.95;二、对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l.05。
第3.0.4条每批混凝土试样应制作的试件总组数,除应考虑本标准第四章规定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所必需的组数外,还应考虑为捡验结构或构件施工阶段混凝土强度所必需的试件组数。
第3.0.5条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其标准成型方法、标准养护条件及强度试验方法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
第3.0.6条当检验结构或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以及施工期间需短暂负荷的混凝土强度时,其试件的成型方法和养护条件应与施工中采用的成型方法和养护条件相同。
第四章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第一节统计方法评定第4.1.1条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时,应由连续的三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4.1.1-1)(4.1.1-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4.1.1-3)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4.1.1-4)式中——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2);——混疑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验收批混疑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m2)。
目录附录C 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1)1表1.20 (3)修改说明: (7)修改---表1.20-2 (7)修改---表1.20-2 (10)附录C 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C.0.1 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n≥30时,应符合表C.0.1的要求:表C.0.1 混凝土试块28天抗压强度质量标准C.0.2 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30>n≥5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Rn-0.7Sn>R标(C.0.2-1)Rn -1.60Sn ≥0.83R 标 (当R 标≥20) (C.0.2-2) 或≥0.80R 标 (当R 标<20) (C.0.2-3)式中: Sn ——n 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MPa 。
当统计得到的Sn <2.0(或1.5)MPa 时,应取Sn=2.0MPa (R 标≥20MPa );Sn=1.5MPa (R 标<20Mpa ); Rn ——n 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 Ri ——单组试件强度,MPa ;R 标——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 n ——样本容量C.0.3 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5>n ≥2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1.15R 标 (C.0.3-1) R min ≥0.95R 标 (C.0.3-2)式中 ——n 组试块强度的平均值, MPa ; R 标——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 R min ——n 组试块中强度最小一组的值,MPa 。
C.0.4 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只有一组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R ≥1.15R 标 (C.0.4)式中 R ——试块强度实测值,MPa ;R 标——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
()112-=∑-=n n i n i n R R S R nR n附录E 砂浆、砌筑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E.0.1 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试块组数n≥30时,28d龄期的试块抗压强度应同时满足以下标准:1 强度保证率不小于80%;2 任意一组试块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5%;3 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小于20.0 MPa时,试块抗压强度的离差系数不大于0.22;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20.0 MPa 时,试块抗压强度的离差系数小于0.18。
普通砼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法普通砼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数据统计⽅法⼀、砼试块混凝⼟抗压强度成果表2、平均值=时段内各组试块平均值之和÷组数3、 б=1.22--∑≠N fcu u N cui fili (N ≥30组、⽼本⽅式)б-标准差∑f 2cu-时段内各组试块平均值的平⽅之和 Nu 2fcu-组数乘总时段内试块平均值的平⽅ N-组数4、Sn=1)(12--∑=n Rn Ri ni (30>n ≥5、质评规程⽅式)S n -标准差 n-组数R I-单组试件强度 R n-n 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R 标-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此区间内应同时满⾜下列标准:Rn-0.7Sn >R 标Rn-1.6Sn >0.83R 标 (R 标≥20) Rn-1.6Sn >0.8R 标(R 标<20)当Sn ⼩于2MPa 或1.5MPa 时,Sn 取对应的相应值5、2-4组(5>N≥2)评定标准:-nR≥1.15 R标Rmin ≥0.95 R标R标-设计强度-nR-N组强度的平均值 R min-试块强度的最⼩值6、⼀组的评定标准:R>1.15 R标R-强度的平均值⼆、砂浆试块1、标准:(N<30﹚-nR≥R标Rmin ≥0.8R标R标-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nR-n组试块强度的平均值Rmin-试块强度的最⼩值2、标准:﹙N≥30﹚①、保证率不⼩于80%②、Rmin ≥0.85 R标③、离差系数Cv:强度⼩于20MPa时,Cv<0.22强度⼤于或等于20MPa时,Cv<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176—2007替代SL176—199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hydraulic and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2007—07-14发布 2007-10-14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前言根据水利部2004年技术标准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修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176—1996,并更名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本规程共5章,11节,84条和7个附录。
与原规程相比,增补和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扩大了本规程适用范围;——修订了质量术语、增加了新的术语;——修订了项目划分原则及项目划分程序,新增引水工程、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划分原则。
纳入了《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239-1999的有关条款;—-增加了见证取样条款;——增加了检验不合格的处理条款及水利水电工程中涉及其他行业的建筑物施工质量检验评定办法的条款;——增加了委托水利行业质量检测单位抽样检测的条款;——修订了质量事故检查的条款;——增加了工程质量缺陷备案条款;——增加了砂浆、砌筑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修订了质量评定标准;—-修订了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增加了附录A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评定办法、附录B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格式、附录C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附录D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评定标准、附录E砂浆砌筑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附录F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签证表、附录G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表;—-将原规程附录A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项目划分表、附录B渠道及堤防工程项目划分表修订补充后列入条文3.1。
Is93.160P 59SL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176—2007替代SL 176—19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quality of hydraulic and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2007-07-14发布 2007-10-14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07年第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以下8项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二00七年七月十四日附件前言根据水利部2004年技术标准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要求,修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 176-1996),并更名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本标准共5章、11节、84条和7个附录。
与原规程相比,增补和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扩大了本规程适用范围;——修订了质量术语、增加了新的术语;——修订了项目划分原则及项目划分程序,新增引水工程、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划分原则。
纳入了《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 230-1999)的有关条款;——增加了见证取样条款;——增加了检验不合格的处理条款及水利水电工程中涉及其它行业的建筑物施工质量检验评定办法的条款;——增加了委托水利行业质量检测单位抽样检测的条款;——修订了质量事故检查的条款;——增加了工程质量缺陷备案条款;——增加了砂浆、砌筑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修订了质量评定标准;——修订了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增加了附录A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评定办法、附录B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格式、附录C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附录D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评定标准、附录E砂浆、砌筑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附录F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签证表、附录G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表;——将原规程附录A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项目划分表、附录B渠道及堤防工程项目划分表修定补充后列入条文3.1.1说明中,作为项目划分示例;——删去原规程附录C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报告格式;在附录后加入了“标准用词说明”。
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抗压)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抗压)试验表22施工单位:××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年 7 月 15 日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制表:计算:制表日期:××年×月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抗折)试验表22施工单位:××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年 7 月 15 日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制表:计算:制表日期:×× 年 7 月 15 日混凝土强度(性能)试验汇总表之一试验表21工程名称:××市××路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第1页共页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填表人:×××××年×月×混凝土强度(性能)试验汇总表之二试验表21工程名称:××市××路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第 2 页共页砂浆配合比申请单试验表23委托单位:××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试验委托人:×××工程名称:××市××桥梁工程部位:挡墙砂浆种类:水泥砂浆强度等级: M10水泥品种:P·O(普硅)等级: 42.5 厂别:××水泥厂水泥进场日期:××年8月6日试验编号:03-19砂产地:七堡种类:河砂、细度模数:2.46,含泥量:1.0%试验编号:掺合料种类:/外加剂种类:/申请日期:××年8月10日要求使用日期:××年9月15日砂浆配合比通知单强度等级: M10 试验日期:××年9月8日配合比编号: 03-188备注:砂浆稠度为70~100mm。
ICS93.160P59SL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176—2007替代SL176-199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alquality of hydraulic and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2007-7-14发布2007-10-14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前言根据水利部2004年技术标准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修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176—1996),并更名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本标准共5章,11节,84条和7个附录。
与原规程相比,增补和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扩大了本规程适用范围;——修订了质量术语、增加了新的术语;——修订了项目划分原则及项目划分程序,新增引水工程、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划分原则。
纳入了《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239-1999的有关条款——增加了见证取样条款;——增加了检验不合格的处理条款及水利水电工程中涉及其他行业的建筑物施工质量检验评定办法的条款;——增加了委托水利行业质量检测机构抽样检测的条款;——修订了质量事故检查的条款;——增加了工程质量缺陷备案条款;——增加了砂浆、砌筑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修订了质量评定标准;——修订了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增加了附录A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评定办法、附录B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缺陷备案表格式、附录C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附录D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验收条件、附录E砂浆、砌筑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附录F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核定签证表、附录G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表;——将原规程附录A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项目划分表、附录B渠道及堤防工程项目划分表修定补充后列入条文3.1.1说明中,作为项目划分示例;——删去原规程附录C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报告格式;在附录后加入了“标准用词说明”。
附录C 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C.0.1 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n ≥30时,应符合表C.0.1的要求。
表C.0.1 混凝土试块28天抗压强度质量标准
C.0.2 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30>n ≥5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标>R S R n n 7.0- (C.0.2-1) 标R S R 83.060.1n n ≥- (当标R ≥20) (C.0.2-2) 标或R 80.0≥ (当标R <20) (C.0.2-3) 式中 n S ——n 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a MP ,()
1
1
2
n --=
∑=n R R
S n
i n i
当统计得到的0.2n <S (或 1.5)a MP 时,应取a n 0.2MP S =(a 20MP R ≥标);a n 5.1MP S =(a 20MP <R 标);
n R ——n 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a MP ;
i R ——单组试件强度,a MP ;
R 标——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 n ——样本容量。
C.0.3 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5>n ≥2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标R R n 15.1 (C.0.3-1)
R min ≥0.95R 标 (C.0.3-2)
式中:n R ——n 组试块强度的平均值,Mpa ;
R 标 ——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
R min ——n 组试块中强度最小一组的值,Mpa 。
C.0.4 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只有一组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R ≥1.15R 标 (C.0.4) 式中:R ——试块强度实测值,Mpa ;
R 标 ——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
说明:本统计方法取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
评定规程》SL176—2007(替代SL176—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