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 格式:ppt
- 大小:3.18 MB
- 文档页数:26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时间、意义,主权的含义;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及其含义。
联系近代列强侵华等史实,归纳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形成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以及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归纳本课知识要点,理清本课知识脉络。
通过阅读教材描述“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件,按照历史常用学习法,掌握本课重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培育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三、教学准备及课时安排:多媒体课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趣导学:播放视频《九七香港回归》,进入本课学习内容。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由于历史原因,祖国至今还没有完全统一。
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朝着神圣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着。
(组织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本课内容,进入新课的学习和探究。
)(二)新课学习: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回答问题:课件)师生互动,共同学习:1、“一国两制”的构想:(1)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既要照顾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差别,又要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维护民族与国家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它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教师补充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并指导学生观看《英国侵占香港示意图》和《香港问题》介绍:16世纪后期,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教学内容分析《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
主要内容是“一国两制”构想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和意义。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国现代史的大事。
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材。
港澳回归,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台湾的回归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对特别行政区也有浓厚兴趣,但是对于“一国两制构想内涵”、“特别行政区特别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来解决港澳台问题”等理论性强的问题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设计思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我充分利用了地图册以及音乐、视频资料,使学生学习用多种方式靠近了解历史;在教材处理上,我采用问题教学法,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逻辑推理,层层推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讨论理解掌握课堂内容,提高综合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
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利用地图展示香港被殖民者侵占的过程,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培养学生识记历史的基本能力。
②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讨论,养成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2、难点:为什么要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港澳台问题六、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音乐以及诗歌朗诵并思考音乐以及诗歌中分别讲述的是什么地方?(播放音乐)好,欣赏完了同学们知道音乐以及诗歌描述的分别是什么地方了吗?(澳门、香港)非常好,同学们发现没有在音乐以及诗歌中,香港和澳门都在哭述着“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那么香港和澳门是如何离开母亲怀抱,又是怎样回归的呢?带着这两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 12 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年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知道“一国两制”的含义,掌握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探讨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目的:为解决、和这些历史遗留的问题。
2.提出者:3. 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制度。
4.意义:为大业指明了方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好评,为港澳回归开辟了途径。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回归:中两国于年签署联合声明。
年月日,中国对国占领的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正式成立行政区。
2.澳门回归:中两国于年签署联合声明。
年月日,中国对占领的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正式成立行政区。
3.港澳回归的意义:【合作探究】回顾中国近代史,想一想香港是怎样逐步被英国占领的?香港是何时回归的?从香港的失去到回归,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巩固训练】1.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提高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2.“一国两制”第一次成功实践是()A.解决西藏问题 B.解决台湾问题 C.解决澳门问题 D.解决香港问题3.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4.澳门和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了经济繁荣,再次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强大生命力,坚定了我们用这一方法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不容包括()A.“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C.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港、澳、台地区拥有绝对的自治权5.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回顾历史,体验百年屈辱,提高学生口述历史的能力;认识“一国两制”内涵;理解港澳回归祖国的原因和深远影响,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参与历史游戏,讲述港澳问题的由来。
(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阅读材料,探究“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
(3)观看港澳回归的视听资料,感悟港澳回归的原因及深远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感受港澳割失及回归祖国的强烈反差,体验百年屈辱及回归喜悦,引导学生认识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国家统一重于泰山的道理。
(2)通过分析港澳回归原因,认识国强则国统一、国发展的深刻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3) 体验港澳回归的艰难历程,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政策,感悟邓小平作为一代伟人的精神风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三)、教法、学法本课突出教学法是:体验式教学。
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与历史对话,探索历史的奥秘,来有效突破三维目标;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达到感悟历史、体验升华的效果。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相关影像资料、图片(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视频歌曲《七子之歌》导入,聆听歌曲后思考:这首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七子之歌中“七子”指的都是谁?;在这七子中,到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几个地区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分别是哪三个?(用这三个问题投石问路,既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自然引出本课课题—《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屏幕展示)过渡:那么祖国版图上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是怎样与祖国母亲忍痛别离的,让我们结合以前所学,共同探寻历史之源,来重温一下祖国山河破碎的岁月。
2、讲授新课合作探究(一):骨肉分离――体验百年屈辱活动一:讲故事。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历史意义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香港的回归。
香港是“一国两制”最早得以实现的地区,具有代表性。
本课的难点是“一国两制”的含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七子之歌》(通过歌曲渲染气氛,引起学生兴趣) 【导入】百年前我们的领土被强占,骨肉遭分离,百年后港澳回到祖国怀抱,母子庆团圆,本节课,让我们共同回眸那伟大的时刻,请打开课本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齐读学习目标:(1.知道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掌握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
2.通过学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认识到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明确了目标,请同学们按要求完成下面自学任务](二)出示自学指导:请用六分钟时间,阅读60—63页,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请说出香港、澳门与祖国分离的原因?2.“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谁提出的?含义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教师讲解(在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下,香港人民在长期的资本主义制度统治下,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充分照顾到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邓小平提出……) 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同时在这些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八年级历史第12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第1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程标准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2、认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二、程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2、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3、掌握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4、知道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过程与方法: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回顾香港和澳门的问题的由来,提高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回顾香港和澳门的问题的由来,提高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四、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相关音像资料;制作多媒体;学生准备:1、回顾历史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2、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和区徽的寓意;五、教学方法教师教法:活动法;谈话法学生学法:探究性学习;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堂讨论:1、“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2、在这一构想的指导下,我国顺利地解决了哪两个地区问题?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984中英联合声明987中葡联合声明堂活动:1、齐唱“七子之歌”;说说七子是哪七个地方;2、你能准确说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日子吗?3、介绍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的含义4、观看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记实片、讨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