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科尔沁诗篇(五首)科尔沁草原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片美丽而壮观的大草原,也是中国最美丽的草原之一。
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诞生了许多优美的诗歌,其中就有《科尔沁诗篇(五首)》。
这五首诗歌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成为了当地人民心中的珍贵瑰宝。
第一首诗《草原之韵》描述了科尔沁草原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诗人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草原的广袤辽阔、牛羊悠悠、天空湛蓝、白云飘渺等,表现出了草原的宁静、充满生机的一面。
草原是蒙古族人民的家园,也是他们的生活来源。
诗人通过对草原景色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草原的神奇魅力和生机勃勃的活力。
诗中还表达了对草原的深深眷恋和热爱之情,展现出了对家乡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第二首诗《月光下的牧歌》描述了夜晚的草原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在月光下悠扬的牧歌,以及牧民们在草原上驰骋的英姿。
夜晚的草原,月光皎洁,星光闪烁,给人以宁静、神秘的感觉。
牧歌声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动听,如同草原上跳动的音符,让人沉浸其中忘却一切烦恼。
诗中还表达了对牧民的羡慕和赞美之情,让人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豪迈和坚韧。
第三首诗《风吹草原》描绘了草原上的壮美景色和迷人的风景。
诗人通过对风吹草原的描绘,展现了草原的辽阔和无垠的气势,以及风对草原的塑造作用。
草原在风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有时是波涛翻滚的海洋,有时是金色的海洋,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
风吹草原不仅让草原呈现出迷人的景色,也塑造了蒙古族人民的性格,让他们体会到了风雨同舟、坚韧不拔的精神境界。
第四首诗《天空之歌》描述了草原上的天空景色和天空中的飞鸟。
诗人以诗意的笔触描绘了天空的湛蓝、白云的飘渺、飞鸟的翱翔,展现了草原上空壮美而宁静的景色。
蓝天白云下,飞鸟在空中盘旋,展翅飞翔,给人以自由、开阔的感觉。
天空之歌不仅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飞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神往之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第五首诗《落日余晖》描述了日落时分的草原景色和夕阳的余晖。
美丽的科尔沁大草原作文时维六月,在燥热的夏季,趁着忙里有空,只身来到不远的科尔沁原。
也许是上天过于眷恋这片草原,本来燥热的空气到了这里却显得如此清凉。
让人们来到人间天堂似的流连忘返。
这里的牧草恰好没过脚腕,用手轻轻拨开小草,你会发现在它们之间,一些或白或黄的不知名的花蕾在迎着朝阳悄悄绽放。
你也许会为它们怒放的生命而感到欣喜,你也许会为那些小草的嫩绿而感到好奇。
在查干浩特这片净土上,你很难找到像城市一样灯红酒绿的标牌,你也很难找到高大阴沉的水泥建筑。
在这里,唯一可以供人休憩的便是那酒在苍茫之间星星点点洁白的蒙古包。
游牧民族始终热爱这片土地,因此不曾破坏这美妙的环境,只是轻轻的在地上扣了个蒙古包。
蒙古人是豪放的,也是热情的。
他们怀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情怀去对待每一个人。
一杯醇香的下马酒,让你感觉到了家的气氛。
一掀开门帘,你会发现不大的地方却很整齐,你甚至还能闻到淡淡的奶酒香味中参杂着一些不知名的香味。
这大概是牧草与泥土的清香吧!在这清新的空气中,一切烦恼与忧愁都溶解在其中了。
在这片神圣而纯洁的土地上,你会发现天格外的蓝,而且似乎你触手可得。
在蓝蓝的天下映着嫩绿的草,嫩绿的草又承载着那系着彩幡的敖包,一切是那么美好,那么和谐。
似乎在这片净土上你可以领悟到“净”的意思了。
这里好似与世界隔离了,不再属于那喧器而吵闹的世界了。
也许是丘陵的缘故,远处一个个小丘连绵起伏于远方的天渐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了,慢慢的淡出了了人么的视野。
远方的羊群漫不经心的浮动。
在蔚蓝的天空下酒着一朵朵白色。
一切是那么吸引人,-切又是那么惹人怜爱,让你无法释怀。
不知不觉已到中午,进了一户人家就席而坐,细品醇香的酒,轻嗅泥土的芳香。
饭后,和着优美的马头琴声我们跳起了蒙古舞。
那舞蹈时而豪迈时而悠美,好像是人与大草原融为一体而产生出来的。
转眼间,日落西山,我依依惜别这片桃源,这片天空,这片草原,这片自然,也告别了我心灵的美丽净土。
科尔沁左翼后旗气候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东南部
地处中温带亚湿润边缘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明显,春季易干旱、多大风天气;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凉少雨,易秋旱;冬季寒冷少雪。
年平均气温5.8℃。
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在零下15.1℃,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23.8℃,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东部地区零下33.9℃,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6.2℃。
作物生长期稳定,通过20℃以上的初终间隔日数为224天,25℃以上的初终间隔日
数在192天。
4至9月太阳总辐射量自西向东为78.07至79.28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65%至6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888.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451.1毫米。
由于受季风强弱影响,年际降水量变化较大,季风分布不均。
极端年最大降水量达597.4毫米,东部地区为801.6毫米,出现在1959年。
年最小降水量为262.3毫米,出现在1967年。
日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75年7月3日,为111.9毫米,东部地区出现在1969年8月17日,为122.3毫米。
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至8月份
水文
境内有大小河流11条。
东辽河和西辽河是较大的过境河流,其余小河流除大青沟河流外均属季节性河流,均属辽河水系.河网密度0.29公里/平方公里,径流总量87 000万立方米(包括境外流入74 000万立方米)。
大小湖泊325个,水面92 523亩,其中常年有水143个,水面50 295亩。
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原因是什么
迎着风沙进入科尔沁沙地,一座叫“塔敏查干”的流沙带500米高的沙峰上,俯瞰茫茫白沙滚滚的黄尘,不禁惊问:难道这里,过去真的被叫过科尔沁草原吗? 难道这里,真的是那位清初辅佐三代皇帝闻名天下的孝庄皇后的美丽故乡吗?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下科尔沁草原
沙漠化原因是什么。
另外,由于人们超载放牧,加上气候干旱,使得草原演变成了沙地。
在嘎达梅林“抗垦”前后,科尔沁草原就“出荒”十一次。
今天大部分草原都已沙化,成为科尔沁沙地,属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以风蚀沙地半固定状态为主。
目前科尔沁沙地正以每年1.9%速度在发展。
有关当局者在努力使沙漠化逆转,当尚无明显成效。
但据中国国家林业局最新监测,科尔沁沙地每年绿化面积大于沙化面积约75万亩。
科尔沁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沙地,总面积达42300平方公里,位于东北和华北的交界地带。
我们四平西北部地区,为这块沙地的接壤处。
现在的科尔沁沙地,在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科尔沁大草原,但由于在清朝的放垦开荒,战乱和建国初期“以粮为纲”大力发展农业的作用下,科尔沁草原下的沙土层逐渐沙化和活化,再加上气候干旱,使这个秀美的大草原,演变成中国正在发展中面积最大的沙地。
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有些时期以人为因素为主,是由人的破坏造成的,也就是人们违背自然条件盲目开发造成的。
科尔沁沙地系半干旱地带的温带疏林草原,属森林草原与干旱草原的。
科尔沁草原最建议去的三个地方科尔沁草原,这地方真是让人心旷神怡,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真的是个好去处!想去游玩的朋友们,跟我来,今天就聊聊这草原上最值得一去的三个地方。
得说说那辽阔无边的草原,走在上面,简直像是踏上了一块绿色的地毯,四周一望无际,牛羊成群,空气中弥漫着草香,真的是让人忍不住深呼吸。
大家知道吗,这里是个骑马的好地方,骑上马,风在耳边呼啸,心情瞬间飞扬起来。
哦,还有那些热情的牧民,他们的笑容真是能融化冰山,跟他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故事,简直是增添了不少乐趣。
真心觉得,这里的草原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任你随意欣赏,哪怕就坐在那儿发呆,都会觉得美滋滋的。
听说这里的日出和日落更是美得不可思议,早起赶个日出,夕阳西下的时候,真的是让人感动得想哭,难怪大家都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草原上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又幸福。
再来就是草原上的那几处湖泊,哎哟,简直是水中的仙境!碧波荡漾,湖面上波光粼粼,站在湖边,真想把所有的烦恼都扔进水里。
最喜欢的就是拍照了,朋友们,拿起相机,随便一拍都是大片,水面映着蓝天,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这里的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时不时还有小鱼跃出水面,那画面美得就像电影一样。
湖边总有很多野花,五彩缤纷,仿佛在跟你打招呼,真是让人心情大好。
难得的机会,何不来一场湖边野餐,带上美食,找个阴凉的地方,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当然少不了那些历史遗迹啦。
科尔沁草原上有许多古老的遗址,走进这些地方,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满满的文化气息。
每一块石头、每一片墙壁,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那些古老的蒙古包,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仿佛在向我们讲述那些传奇的故事。
这里还有一些传统的活动,像是摔跤、射箭,大家可以亲身体验,真的是一件特别刺激的事情。
与其说是旅行,不如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冒险,咱们可以亲自参与到当地的传统活动中,体验不一样的草原文化。
真的,走在这历史的路上,心里满满的都是对过往的敬畏和向往,仿佛自己也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科尔沁肉牛品种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科尔沁肉牛品种标准的概述科尔沁肉牛是一种优质肉用品种,以其良好的肉质和高产性而闻名。
为了确保科尔沁肉牛的品种质量和保持品种的纯正性,科学家们制定了一套科尔沁肉牛品种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科尔沁肉牛品种的特点和选育标准。
科尔沁肉牛品种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牛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遵循科尔沁肉牛品种标准,可以保证科尔沁肉牛的遗传优势和良好的生长发育水平,从而提高肉品质量,增加牛肉的产量。
同时,科尔沁肉牛品种标准的制定还可以帮助养殖户准确地选择种牛,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科尔沁肉牛品种的特点和选育标准,并讨论科尔沁肉牛品种标准在牛肉产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对科尔沁肉牛品种的选育和饲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为牛肉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要。
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1. 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主题——科尔沁肉牛品种标准,并展示了文章的整体架构和编写目的。
2.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
第一个小节将详细介绍科尔沁肉牛品种的特点,包括其体型特征、毛色、产肉性能等方面;第二个小节将探讨科尔沁肉牛品种选育的标准,包括选取育种种群、选择的目标性状和遗传指标等内容。
3. 结论部分包含两个小节。
第一个小节将强调科尔沁肉牛品种标准的重要性,解释为什么制定科尔沁肉牛品种标准对于推动肉牛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二个小节将讨论科尔沁肉牛品种标准的应用前景,给出展望和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结构的规划,本文将全面深入地介绍科尔沁肉牛品种标准的相关内容,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推动科尔沁肉牛品种的选育和产业的发展。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科尔沁肉牛品种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科尔沁草原的四季美阅读理解科尔沁草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是中国最美丽的草原之一。
它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四季美而闻名于世。
从春天的绚丽花海到夏天的碧绿草原,再到秋天的金黄香草和冬季的银装素裹,科尔沁草原以其多样的面貌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首先,春季是科尔沁草原最美丽的季节之一。
当漫山遍野的鲜花陆续绽放时,整个草原变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花海。
金黄色的油菜花、艳丽的蒲公英和柔美的水仙花竞相绽放,将整个大草原装点得如同一幅绝美的画卷。
蓝天、白云和花海的交织,无疑增添了科尔沁草原春天的无限魅力。
接下来,夏季的科尔沁草原的美景更是令人陶醉。
茂盛的青草覆盖整片大地,绿意蔓延至天边。
站在草原上,看着一片片金灿灿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中。
夏季的科尔沁草原也是草原丰收的季节,牧民们会举行各种传统的草原文化活动,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展示出草原的热闹与活力。
随着夏季过去,秋天的科尔沁草原展现出另一番美丽景色。
金黄色的芦苇和高粱沉稳地摇曳在微风中,与蓝天白云形成了一幅宜人的风景。
此时,草原上的牛羊成群结队地吃着丰富的草原食物,它们的呼吸声和蹄声回荡在整个草原上,仿佛在欢庆丰收的季节。
在秋天的科尔沁草原,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宜人。
最后,冬季的科尔沁草原被厚厚的白雪覆盖,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
寒冷的天气没有减弱这片草原的魅力。
雪花片片飘落,大地一片银光闪耀。
此时,草原上依然有勇敢的牧民守候在那里,为了照料他们最钟爱的牲畜,他们与严寒抗争,显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科尔沁草原的四季美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每一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和气息,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客。
无论是想领略春天的绚丽花海,还是体会夏季草原丰收的喜悦,抑或是感受秋天的宁静与宜人,或者是欣赏冬季的银装素裹,科尔沁草原都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前往科尔沁草原,领略四季的美丽,您将会被这片天然的奇迹深深吸引。
清朝科尔沁部落的特色1.引言1.1 概述科尔沁部落是清朝时期辽东地区的一个重要部落,其特色深受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科尔沁部落具有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科尔沁部落的特色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进一步了解清朝时期辽东地区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进程。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在本文中,我将按照以下结构讨论清朝科尔沁部落的特色。
首先,我将介绍科尔沁部落的历史背景,包括其起源和发展。
然后,我将详细探讨科尔沁部落的社会结构,包括其政治组织、领导层和社会等级制度。
接下来,我将总结科尔沁部落的特色,重点强调其独特文化和传统习俗。
最后,我将探讨科尔沁部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包括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贡献。
通过这样的结构,本文将全面而详细地介绍清朝科尔沁部落的特色,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重要的部落群体。
1.3 目的科尔沁部落作为清朝时期的一个重要部落群体,其独特的特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的目的旨在通过深入研究科尔沁部落的特点,探索和分析其对清朝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我们将概述科尔沁部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部落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其次,通过对科尔沁部落历史和社会结构的分析,我们将揭示出科尔沁部落的特色。
这包括它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经济活动、文化传统以及与其他部落的关系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特色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尔沁部落在清朝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我们将总结科尔沁部落的特色,并探讨其对清朝社会的影响。
这包括科尔沁部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对清朝中央政府和其他民族部落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科尔沁部落在清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总之,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科尔沁部落特色的研究,揭示其对清朝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科尔沁部落的历史背景、社会结构以及其对其他部落和清朝政府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清朝时期的社会多元化和民族关系,以及科尔沁部落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科尔沁草原简介
科尔沁草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中国最大的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之一。
它的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横跨内
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和辽宁省葫芦岛市。
科尔沁草原是典型的内陆草原,因为它位于内陆,所以气候干燥,降水较少。
科尔沁草原的植被主要是草原植物,包括蒿草、羊草、鸭跖草、白刺、蒙古沙拐枣等。
草原上还分布有一些灌木和乔木,如杨树、柳树、柞树、胡杨、榆树等。
草原上的动物种类也很丰富,有狼、狐、鹿、兔、獾、鼬、黄羊、藏羚羊等。
科尔沁草原是中国的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农牧交错区。
草原上有大量的牧民,他们以放牧为生,养殖牛、羊、马等家畜。
科尔沁草原的草原牛和草原羊是中国著名的优质畜产品,草原上还有许多著名的奶制品,如奶酪、酸奶、奶油等。
科尔沁草原是蒙古族、满族、汉族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
草原上有许多古代的文化遗址和历史遗迹,如元代的大青山遗址、清代的霍尔果斯城遗址、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驻扎地等。
科尔沁草原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草原上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旅游胜地,如锡林郭勒盟的响沙湾、赤峰市的阿尔山、通辽市的白音华南等。
总之,科尔沁草原是中国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美丽和丰富的文
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学习。
我们应该珍惜这片美丽的草原,保护好它的生态环境,让它永远保持着它的美丽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科尔沁民歌精选36首
1.《马拉马拉哈》
2.《塞外风光美》
3.《爱上草原》
4.《草原小调》
5.《远方的牧歌》
6.《天路》
7.《草原上的太阳》
8.《草原的风》
9.《草原狂想曲》
10.《草原神话》
11.《青海湖畔》
12.《天山之歌》
13.《敖包相会》
14.《草原上的女儿》
15.《大草原上》
16.《草原上的情歌》
17.《蓝色的蒙古》
18.《草原上的爱情故事》
19.《呼伦贝尔的夜》
20.《蒙古草原上的牧歌》
21.《草原之夜》
22.《草原狂想曲II》
23.《草原上的月亮》
24.《草原之春》
25.《草原之舞》
26.《神秘的蓝色草原》
27.《草原上的情人》
28.《大草原的情歌》
29.《草原上的野花》
30.《草原之声》
31.《草原上的日子》
32.《呼伦贝尔之恋》
33.《草原上的孩儿》
34.《瑰丽的草原》
35.《草原之夏》
36.《草原之秋》。
大家好我们是来自通辽的梅林队,梅林一词选自草原英雄嘎达梅林,梅林是当时的官职,而今天我们带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唱响我们美丽的科尔沁。
科尔沁一个天高云朗,牧歌悠扬,绿意荡漾的地方。
科尔沁一个民风淳朴,日新月异,魅力无限的地方。
科尔沁一个历史悠久,崇尚自由,英雄辈出的地方。
正是这城市,乡村与草原和谐一体的独特神韵让多少南来北往的过客对这座迷人的塞外新城,投来惊诧和赞许的目光。
让他们在此驻足停留,休养生息,创业发达。
这就是科尔沁,一曲草原情歌,敖包相会,父儒传唱,经世不衰。
草原明珠科尔沁,
地广人美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