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膜控释肥和脲甲醛肥料养分释放原理动画篇共84页
- 格式:ppt
- 大小:13.39 MB
- 文档页数:84
肥料表面涂层机理及环境可控释放评价概述肥料表面涂层技术是一种通过包覆肥料粒子表面的方式,形成一层保护膜来控制肥料的释放速率和提高养分利用率的方法。
本文将从机理和环境评价两个方面来探讨肥料表面涂层技术的原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一、肥料表面涂层机理1.1 表面涂层原理肥料表面涂层是通过在肥料粒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来控制肥料的释放速率。
常用的涂层材料包括天然聚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材料等。
涂层的选择应考虑环境友好性、生物降解性、再利用性以及对肥料养分的保护效果。
1.2 控制释放速率的机制肥料表面涂层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控制肥料的释放速率。
其中,最常见的机制包括离子交换、膜渗透和微生物降解等。
离子交换是指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导致保护膜与溶液发生反应,促使肥料养分逐渐释放。
膜渗透是指肥料粒子表面涂层的微孔随时间逐渐增大,导致肥料逐渐释放。
微生物降解是指涂层材料中的微生物代谢作用导致肥料的释放。
1.3 影响因素影响肥料表面涂层释放速率和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涂层材料的性质、涂层厚度、环境条件、土壤pH值等。
不同的涂层材料和厚度会对肥料释放速率产生显著影响。
环境条件如温度和湿度也会影响涂层的稳定性和肥料释放速率。
土壤pH值对涂层材料的降解速率和肥料释放也有一定影响。
二、环境可控释放评价2.1 环境友好性评价肥料表面涂层技术在减少对环境污染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通过控制肥料的释放速率,可以减少肥料的过量施用,降低养分的流失。
其次,涂层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环境友好性,如可生物降解性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因素。
2.2 养分利用率评价肥料表面涂层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肥料养分的利用率。
通过控制肥料的释放速率,可以使肥料养分更加适时适量地供给作物需求,减少养分的浪费。
此外,涂层材料还可以提供养分保护效果,减少养分的流失和固定,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
2.3 经济效益评价肥料表面涂层技术虽然在提高肥料利用率方面具有潜力,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需综合考虑经济效益。
控释肥的应用原理1. 什么是控释肥?控释肥是一种特殊设计的肥料,其释放速度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进行调控。
相比传统肥料,控释肥可以持续释放养分,以满足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减少了养分的浪费。
2. 控释肥的组成控释肥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植物养分:含有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主要养分。
•缓释载体:控释肥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控制养分的释放速度。
•辅助成分:包括填充剂、增塑剂等,用于调整控释肥的物理性质。
3. 控释肥的应用原理控释肥的应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控制释放速度控释肥的缓释载体具有一定的物理结构和溶解性,可以通过调整载体的成分和比例来控制养分的释放速度。
一般情况下,控释肥的缓释载体会通过渗透、溶解或反应等方式释放养分。
不同的载体结构和养分的物理性质会影响养分的释放速度,从而实现根据植物需求进行控制。
3.2 受环境条件影响控释肥的释放速度还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和土壤pH值等均会对控释肥的释放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控释肥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调整养分的释放速度,从而实现高效的肥料利用。
3.3 优化植物生长控释肥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提供持续和均衡的营养供应。
相比于传统的肥料施用方式,控释肥可以减少养分的浪费,并且能够避免出现过度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通过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控释肥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4. 控释肥的优势相比传统肥料,控释肥具有以下优势:•释放速度可调控:控释肥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调节,提供持续和均衡的养分供应。
•减少肥料浪费:控释肥能够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浪费,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保护环境:控释肥能够减少养分的排放,避免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提高生产效益:控释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成本。
5. 控释肥的应用领域控释肥广泛应用于农作物、果树、蔬菜、草坪等农业和园林种植领域。
高氮缓释肥(脲甲醛UF、MU)研制生产与应用关键字:脲醛肥料脲醛复合肥料高氮缓释肥(UF、MU)是一种化学型缓释肥料,根据肥料释放期(1 00-500天)的长短,可分为MU、UF-A、UF-B、UF-C、UF-D五种产品,其养分释放缓慢、肥效期长、氮利用率可达85%以上,并根据作物的吸肥特性,将肥料中速效与缓释二种养分科学配比而成,使养分释放速度与作物的需肥曲线吻合,从而达到一次施肥,满足作物整个生长周期对养分的需求。
而且还能减少对土壤、地下水、河流湖泊以及大气等环境因子的污染危害;同时可降低因过量施肥给土壤造成的危害,对节约能源、节省劳力,缓解运输等均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添加5-7%高氮缓释肥(UF)生产“速效与长效高浓度复合肥”;添加5-7%高氮缓释肥(UF)生产“有机、无机长效复混肥”;添加7-10%高氮缓释肥(UF)生产“中草药、果树、草坪专用肥”;添加7-10%高氮缓释肥(UF)与保水剂混合,生产“保水抗旱缓释肥”;添加10%高氮缓释肥(MU)生产“高氮生物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实施农业部沃土工程计划。
国内外生产和使用的各种缓释肥料大体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1、物理型:即改变肥料的物理性状而制成的各种缓释肥料,如:各种大颗粒肥料、包被、包衣、涂层肥料、各种基质肥料以及近期发展的胶粘肥料和纳米肥料等。
2、化学型:即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将肥料直接或间接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与其他物质化合、聚合生成难溶性或难降解性聚合物,改变了原肥料的化学性质,如:脲甲醛(UF、MU)、丁烯叉二脲、草酰胺和异丁叉二脲等。
3、生物化学型(添加抑制剂型):即通过在肥料中添加各种抑制剂来改变土壤生物化学条件,抑制土壤微生物和相应酶类的活性,间接达到延缓肥料的释放速度。
如添加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的长效尿素、长效碳酸氢铵、各种长效复混肥以及各种氮肥增效剂等,长期使用,土壤中活性酶会受到一定影响。
脲甲醛缓释肥料⽣产⼯艺及原理脲甲醛(Urea-forma,UF)为合成有机微溶性缓释氮肥,由尿素和甲醛在⼀定条件下反应缩合⽽成,包含亚甲基⼆脲、⼆亚甲三脲、三亚甲基四脲、四亚甲基五脲、五亚甲基六脲等缩合物,靠⼟壤微⽣物分解释放氮素。
其肥效时间长短取决于组分分⼦链长短,分⼦链长的缩合物氮的肥效期长,肥效期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为调控。
美国欧洲、⽇本及前苏联等国商品化脲醛肥料⽣产较早,脲甲醛肥料是世界上最早商品化的缓释肥料,也是最主要的缓释肥料品种,占缓释肥料总量的—半以上。
1、脲甲醛缓释肥料⽣产⼯艺脲甲醛根据反应过程可以是液体或固体,液体⼜分为澄清液体和悬浮液体。
固体为粉状、⽚状或颗粒状,⽩⾊,⽆味,在通常条件下易保存,不吸湿。
脲甲醛(UF)缓释肥料是不同链长的甲基脲聚合物(聚甲基脲),固体w(N)36%~42%。
由于脲甲醛(UF)缓释肥料是不同链长聚甲基脲的混合物,故具有不同的⽔溶性,即不同的缓释性和肥效期。
1.1脲甲醛缓释肥料⽣产原理尿素和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发⽣加成反应,⽣成羟甲基脲,再经酸性条件发⽣缩合反应,⽣成甲基脲和聚甲基脲,即为脲甲醛。
因尿素与甲醛原料配⽐n(u)/n(F)、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的不周,可⽣产不同链长的聚甲基脲混合物。
原料n(U)/n(F)和反应条件(pH值、温度、反应时间)是决定⽣成不同链长聚合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般较⾼的n(u)/n(F)⽣成较短链的聚合物分布,反之,较低的n(u)/n(F)⽣成较长链的聚合物分布。
n(u)/n(F)和反应条件也将影响到产物的相对分⼦量、溶解度、肥效期等缓释肥的主要性质。
当n(u)/n(F)⼤于2时,⽣成全⽔溶性产品;当n(u)/n(F)⼩于1时,⽣成全不溶于⽔的产品(塑料、黏合剂等);当n(U)/n(F)在l~2(或l.2~1.4)时,⽣成部分或⼤部分不溶于⽔的产品(脲甲醛肥料)。
1.2脲甲醛缓释肥料⽣产⼯艺脲甲醛缓释肥料⽣产,⽅法有稀溶液法和浓溶液法两种。
脲甲醛简介尿素与甲醛反应得到的聚合物。
又称脲甲醛树脂。
英文缩写UF。
脲甲醛又称脲醛肥料,1955年最先由BASF生产,是第一个商品化生产的缓释氮肥。
它由尿素与甲醛缩合而成,为白色,无味粉末或颗粒状。
根据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不同,可以制成不同缩合度(释放期)的脲醛肥料。
释放机理:它是在一种与碳相连接的聚合体中提供缓释氮的,具有较低的盐份指数,氮会在12到16周内被水缓慢分解。
健康的土壤需要高比例的微生物。
脲甲醛类缓释氮可作为营养与能量被微生物所消耗。
很小比例的氮可通过水的溶解性立即提供给植物,剩下的氮则通过微生物吸收分解来逐渐释放.这种可靠性与安全性相结合,使得脲甲醛类缓释氮成为一种适合高尔夫球场与其它专业草皮养护的理想产品。
肥料特性:1、可控: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通过调节添加剂多少的方式可以任意设计并生产同不同释放期的缓释肥料。
2、高效:养分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释放,需求多少释放多少,大大减少养分的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3、环保:养分向环境散失少,同时包壳可完全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
4、安全:较低盐份指数,不会烧苗、伤根。
5、经济:可一次施用,整个生育期均发挥肥效,同时较常规施肥可减少用量,节肥、节约劳动力生产加工成型时发生交联,制品为不溶不熔的热固性树脂。
固化后的脲醛树脂颜色比酚醛树脂浅,呈半透明状,耐弱酸、弱碱,绝缘性能好,耐磨性极佳,价格便宜,但遇强酸、强碱易分解,耐候性较差。
商品名Beetle。
尿素与37%甲醛水溶液在酸或碱的催化下可缩聚得到线性脲醛低聚物,工业上以碱作催化剂,95℃左右反应,甲醛/尿素之摩尔比为1.5~2.0,以保证树脂能固化。
反应第一步生成一和二羟甲基脲,然后羟甲基与氨基进一步缩合,得到可溶性树脂,如果用酸催化,易导致凝胶。
产物需在中性条件下才能贮存。
线性脲醛树脂以氯化铵为固化剂时可在室温固化。
模塑粉则在130~160℃加热固化,促进剂如硫酸锌、磷酸三甲酯、草酸二乙酯等可加速固化过程。
控释肥料原理控释肥料是一种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新型肥料。
它的原理是通过控制肥料中的营养元素释放速度来使其更加持久地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控释肥料的优点在于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作物产量以及节约使用肥料成本。
控释肥料的原理基于肥料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以及植物对肥料的吸收速率。
通常情况下,传统化肥中的营养元素会在短时间内全部释放到土壤中,但这种迅速的释放会导致肥料的浪费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
针对这种现象,控释肥料设计了一种缓慢释放肥料的结构,使得肥料中的营养元素可以缓慢地通过土壤渗透或风化作用来释放,从而保持肥料中营养元素的释放速度与作物的吸收速度之间的平衡。
通常,控释肥料的结构设计包括三种形式:纤维球体、膜袋和包衣颗粒。
在这些设计中,纤维球体是最常见的一种。
它是由一层纤维素材料包裹的肥料小球构成,外层的纤维素材料可以有效地缓慢分解,从而使肥料的营养元素在较长的时间内被释放。
膜袋是另一种常见的控释肥料结构,它是由稳定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的。
由于其材料特性,它能够有效地防止肥料的直接接触和释放,保证肥料中营养元素的缓慢释放。
包衣颗粒则是通过在肥料粒子表面加上一层硬化的聚合物材料来实现缓慢释放肥料的。
控释肥料的好处不仅在于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减少农民使用肥料的成本。
这是因为控释肥料的使用量相对于传统肥料更少,因为它们能够缓慢而稳定地为作物提供养分。
此外,控释肥料的使用还可以降低土壤污染和养分流失的风险,对环境具有更低的危害。
在长远的时间内,这种肥料也有望帮助改善土壤质量,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总之,控释肥料的原理在于通过缓慢释放肥料中的营养元素来为作物提供持久的养分,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控释肥料的性能和特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