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时 积的近似数(教学 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94 MB
- 文档页数:20
数学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数一、近似数的定义近似数是指一个数接近的估计值,通常用于表示一个数值的大致范围。
在数学中,近似数是指一个数四舍五入到指定的小数位或整数位的结果。
二、近似数的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法是一种常用的近似数计算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找到需要四舍五入的位数的下一位。
2. 判断该位数的值是小于等于5还是大于5。
3. 如果该位数的值小于等于5,则前一位数不变;如果该位数的值大于5,则前一位数加1。
4. 舍去后续位数。
例如,将34567四舍五入到十位,先找到十位是4,小于等于5,所以不变,然后舍去百位、千位、万位和十万位,得到35000。
三、近似数的应用近似数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估计商品的价格、测量时存在误差等等。
在科学研究中,近似数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天文学家测量天体距离时只能得到近似值。
四、近似数的计算方法近似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除了四舍五入法外,还有五成取偶法、进一法和去尾法等。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得到近似数。
五、近似数的比较比较两个近似数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来实现。
对于小数部分相等的两个近似数,整数部分较大的数更大;对于整数部分相等的两个近似数,小数部分较大数更大。
在比较时要考虑精确度的影响。
六、近似数的误差分析近似数的误差是指实际值与近似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的大小取决于精确度和测量或计算方法的选择。
在处理近似数时,应尽可能减小误差,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七、近似数的实际应用1.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人们在购物时经常使用近似数,如估计物品的重量或长度等。
此外,在计算一些复杂的问题时,也可以使用近似数来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将34567四舍五入到千位,先找到千位是4,小于等于5,所以不变,然后舍去万位、十万位等更高位数,得到35000。
这种简化计算过程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常见。
2.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科学研究中,很多实验数据和观测数据都是近似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积的近似数》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积的近似数》的教学内容。
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这对于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和精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46页至第47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的计算当中,提高计算的速度和精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难点则是如何灵活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课件、黑板、粉笔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的生活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25元,他一共买了3本,请问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2. 讲解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我会在黑板上展示如何通过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25×3=75,我们可以将75近似为80,这样就可以快速得出小明一共花费了80元。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之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同学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例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求积的近似数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2. 作业答案:例如:(1)23×47≈1000;(2)56×38≈2400;(3)72×89≈64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4 课时积的近似数1.会根据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会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并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计算小数乘法。
2.提高学生计算、估算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计算和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重点:明确要根据哪个数位来进行“四舍五入”。
难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课件。
一、情景引入1.师:幻灯片出示几个语句,你知道哪些句子表述的是准确数,哪些表述的是近似数吗?你是根据句子中的哪些字、词来判断的呢?(1)我们班有52人。
(2)仙岳小学现有学生数约600人。
(3)小明的身高是172厘米,体重大约60千克。
我们生活中有时候需要知道很精准的数字,但有些时候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数呢?生:“四舍五入”法。
2.师:你能够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吗?教师出示:(1)保留一位小数。
0.5964≈ 1.025≈ 1.9937≈(2)保留两位小数。
12.038≈12.3045≈小结: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大于等于5。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6。
师:现在警察在捉拿坏人时经常要携带一种嗅觉非常灵敏的动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幻灯片出示“狗抓坏人”情境图以及问题。
)1.让学生自主读题、读图,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
(1)题目的条件;(2)条件之间的关系;(3)题目求什么,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2.独立列横式和竖式求解。
根据题目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
师:你是如何求2.2021近似值的呢?谁能谈谈?生:先用0.049×45求出它的值是2.2021再根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就是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小数,而第二位小数是0,比5小,所以第一位小数后面的小数全部省略。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或题目要求取近似值。
取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要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舍。
第一单元第4课时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学习任务一:认真审题,寻找信息,根据倍数关系列算式【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以问题引领,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信息搜集,分析选择,在情境图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利用已掌握的倍数关系列出算式,尝试解决问题。
】➯情境导入,引“探究”课件出示:小狗吃骨头,警犬缉毒场面。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可爱的小狗最喜欢吃骨头,很远就能闻到骨头的香味?你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小狗的嗅觉,一种小狗叫缉毒犬,它的嗅觉极其灵敏,不仅能嗅出200多万种物质的气味,而且还能从数十种混合的气味中鉴别出其中的一种。
我们正式利用小狗良好的嗅觉来搜集有气味的物品来破获案件,小狗的嗅觉要比人的嗅觉厉害的多了。
➯知识链接,构“联系”首先我们先复习一些对本节课学习知识有帮助的旧知识:1.求下列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3)6.99373.31≈ 5.038≈ 保留一位小数()5.586 ≈ 13.877≈ 保留一位小数()5.85 ≈ 8.45432≈ 保留一位小数()2.提问:用什么方法求近似数?3.学生汇报:“四舍五入”法。
➯新知探究,习“方法”教师课件展示教材第11页例6情境图及例题。
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约是人的45倍,够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一、学生独立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1. 学生通过情境图的观察,找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找到已知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
2.寻找核心价值条件信息:(1)人的嗅觉细胞数量(2)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倍数关系。
(3)要解决的问题:3.提问:题干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1.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阅读题干,发现价值信息和核心问题?2.根据问题要求及倍数关系,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0.049×453.提出的注意问题: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学生理解先求出算式的积,再取近似数。
学习任务二: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04课时_积的近似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04课时主要讲述了积的近似数。
这一课时是学生在掌握了乘法运算和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学会利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乘法运算基础,对于估算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求积的近似数时,可能会对四舍五入法掌握不牢固,对近似数的实际意义理解不透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通过实例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求法及其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够灵活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学生能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理解,以及如何将积的近似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时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积的近似数的意义;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并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自主尝试求积的近似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3.实例分析:教师给出具体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积的近似数学习目标:1.感受求积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2.我要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3.我要学会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计算结果的近似数学习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知识储备四舍五入法:是一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它的原则是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小于5时,就舍去这些数字;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时,就要在保留部分的末尾数字上加上1。
例如:520000000≈5亿180000000≈2亿一.前提测评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1.8642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1.计算下面各题1.87×2.5= 0.85×3.02=问题2.将上面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指定的小数位数,并在小组里讲解保留方法。
1.87×2.5 ≈0.85×3.02 ≈(一位小数)(两位小数)问题3.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1).我会用横线标出题中的已知条件;用波浪线标出题中的问题。
(2).列式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问题4.求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再按照()法求出结果,结果要用()符号表示。
三.达标测评1.1.61×1.5的积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0059×1.7的积有()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2.列竖式计算。
4.17×0.12(精确到十分位) 3.8×0.48(保留两位小数)3.《故事会》(月刊)每本5.80元,小华打算订半年的,要花多少钱?(得数保留整数)。
4.王老师为参加文艺演的16名小演员定做服装,已知每套服装用布1.65m,做这些服装至少需要多少米布料?★5.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