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分析(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46
单自由度无阻尼自由振动的系统分析在结构动力学之中,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是最简单的振动,但单自由度体系的频率计算在结构动力学计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从中我们能得到关于振动理论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同时也为更复杂的多质点多自由度体系振动问题奠定基础,同时现实工程中也有许多振动问题可以简化为单自由度问题近似的利用单自由度振动理论去分析解决。
在单层厂房、水塔等建筑物中得到有效的利用结构的自由振动是指结构受到扰动离开平衡位置后,不再受到任何外力影响的振动过程,此处动力系统是否有阻尼项,会直接影响到动力系统的反应。
在此,我们把自由振动分为无阻尼自由振动与有阻尼的自由振动。
一、无阻尼自由系统的振动分析目前,以弹簧-质量系统为力学模型,研究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具有非常普遍的实际意义,因为工程中许多问题简化后,用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理论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而对多自由度系统和连续振动,在特殊坐标的考察时,也会显示出与单自由度系统类似的振动。
进行无阻尼自由振动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系统固有振动的特性,只有充分地了解系统的自身振动特性才能有效的计算系统的动力响应,目前在单质点单自由度无阻尼自由振动体系中我们的运动方程为:0)()(..=+t ku t um (1) 或 0u(t))(=+ωt u (2)其中的ω是振动圆频率,是反应系统动力的重要参数,其计算公式为:m k m ==δω12 (3)由上式可以看出,ω只和系统的刚度及质量有关,而与系统所受到的初始受力状态无关。
ω的量纲与角速度相同为rad/s ,它反映了系统自由振动的快慢。
自由振动系统的这一特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
比如,键盘类乐器标定后,按动某一个琴键,不管你按动的轻重如何,琴键所发出的声音的频率是一定的,按得轻或按得重仅影响声音的强弱。
(2)式经过三角函数的转换可表示为:)sin()(νω+=t A t u (4)其通解为t A t A t u ωωsin cos )(21+= 常数A 1与A 2与初始条件有关,01χ=A ωχ/02 =A式(4)是标准的简谐方程其中A 是其振幅,则ν是其初相角,他们的计算公式2020)(ωx x A += ,00arctan x x v ω=对于质点振动系统,质量越大,则系统的固有频率越低;刚度越大,则系统的固有频率越高。
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运动方程解析解的应用案例分析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是机械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振动系统。
它的运动方程可用解析解表示,这在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应用案例,展示单自由度振动系统运动方程解析解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弹簧振子考虑一个弹簧振子系统,由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通过一个弹簧与固定支撑相连。
假设摩擦系数为零,物体只有沿水平方向的振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以下运动方程:m a=−aa其中a是物体的加速度,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物体的位移。
通过简单的求解可以得到该系统的解析解为:a = a cos(a_0 t + a)其中A和a分别是振幅和相位,a_0 是系统的固有角频率,有关常数可以通过初始条件来确定。
这个方程给出了振子在任意时间点的位移,通过振幅和相位可以描述振动的特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方程来分析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如计算特定时刻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
案例二:简谐受迫振动考虑一个简谐受迫振动系统,它除了由弹簧力驱动外,还受到外部激励力F(t)的作用。
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m a=−aa +F(t)其中F(t)是外部激励力的函数形式,可以是任意周期性函数。
在这种情况下,运动方程没有解析解,但我们可以通过变换方法将其转化为解析解出现的形式。
一个常见的方法是利用复指数形式的解,并通过计算使运动方程等号两边的实部和虚部相等。
通过求解可以得到:a = a cos(a_0 t + a) + a_p其中a_p是该系统的稳态解,表示受迫振动的特定解,由外部激励力决定,A和a是自由振动的振幅和相位。
这个方程描述了受迫振动系统的运动,可以用于分析系统在不同激励力下的响应,如共振频率、相位差等。
总结起来,单自由度振动系统运动方程解析解的应用案例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振动系统的运动行为。
通过解析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控制系统的振动特性,为相关工程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第二章 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本章以阻尼弹簧质量系统为模型,讨论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2-1 无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无阻尼单自由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如图1.1所示。
设质量为m ,单位是kg 。
弹簧刚度为K ,单位是N /m ,即弹簧单位变形所需的外力。
弹簧在自由状态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
当联接质量块后,弹簧受重力W=mg 作用而产生拉伸变形∆:,同时也产生弹簧恢复力K ∆,当其等于重力W 时,则处于静平衡位置,即 W=K ⋅∆若系统受到外界某种初始干扰,使系统静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则弹簧力不等于重力,这种不平衡的弹性恢复力,便使系统产生自由振动。
首先建立座标,为简便起见,可选静平衡位置为座标原点,建立铅垂方向的座标x ,从原点算起,向下为正,向上为负,表示振动过程中质量块的位置。
现设质量m 向下运动到x ,此时弹簧恢复力为K(∆+x),显然大于重力W ,由于力不平衡,质量块在合力作用下,将产生加速度运动,故可按牛顿运动定律(作用于一个质点上所有力的合力,等于该质点的质量和沿合力方向的加速度的乘积),建立运动方程,取与x 正方向一致的力、加速度、速度为正,可列如下方程 改写为 0=+kx xm (1-1-1 令mkp =2(1-1-2)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自由振动运动方程为02=+x p x(1-1-3)设方程的特解为 ste x =将上式代入(1-1-3)处特征方程及特征根为ips p s ±==+2,1220则(1-1-3)的通解为ptD pt C e C e C x ipt ipt sin cos 11+=+=- (1-1-4)C 、D 为任意积分常数,由运动的初始条件确定,设t=0时00,x xx x == (1-1-5)()x m x k W F=+∆-=∑量位静平衡位置 一自由度弹簧—质量系统 ∆==k mgW xx)则pt pxpt x x sin cos 00 += (1-1-6)经三角变换,又可表示为)sin(α+=pt A x(1-1-7)其中 001220,x px tg p x x A -=⎪⎪⎭⎫ ⎝⎛+=α (1-1-8) 自由振动的振幅A 和初相位角α与系统的参数和初始条件有关。
第13例谐响应分析实例—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单自由度系统是动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模型,用于描述质点或弹性系统在其中一方向上的振动。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遇到系统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这时系统的运动方程称为受迫振动方程。
本文将基于第一章学习的单自由度系统的动力学原理,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展示如何利用谐响应分析方法来解决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问题。
假设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通过一根无摩擦的弹簧与固定点相连,并受到一个周期性外力的作用。
我们的目标是求解小球的运动方程,并分析系统在谐响应下的特性。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受迫振动方程:m*a + c*v + k*x = F0*sin(ω*t)其中,m是小球的质量,a是小球的加速度,c是阻尼系数,v是小球的速度,k是弹簧的刚度,x是小球与平衡位置的位移,F0是外力的振幅,ω是外力的角频率,t是时间。
根据系统的初始条件,可以得到小球的初始位移和初始速度:x(0)=x0,为了求解受迫振动方程的特解,假设系统在稳态下的解为:x = A*sin(ωt + φ).将上式代入受迫振动方程,可以得到A和φ的关系式:A*[(-mω^2 + k)*sin(ωt + φ) + cω*cos(ωt + φ)] =F0*sin(ωt).由于上式中左右两侧的正弦项和余弦项的系数相等,根据同角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和差公式,可以得到:A*[(-mω^2 + k)*sinφ + cω*cosφ] = F0,为了使得上述两个方程成立,可得到A和φ应满足的条件:解以上方程可以得到稳态下的解A和φ。
得到稳态解之后,我们可以分析系统的振动特性。
首先,可以计算出系统的谐响应函数:谐响应函数H(ω)描述了系统在不同外力频率下的响应强度。
图像的幅频响应特性被称为频率响应曲线。
为了绘制频率响应曲线,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外力的频率ω来计算不同的稳态解A,进而得到H(ω)的数值。
其次,还可以分析系统的幅频特性。
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一、无阻尼振动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可分为有阻尼和无阻尼振动两种。
在模型建立过程当中,可以直接进行建立。
在运行时,只需将c=0即可。
ω增加,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增加。
无阻尼振动是简谐振动,振幅和初相位仅取决于初位移和速度。
初始干扰反映了外部初始赋予体系能量的大小。
由于不考虑振动过程中体系能量的耗散,因而体系的总能量保持不变,这就表现为振幅A保持不变,永不衰减。
于是振动一旦发生便永不停息,但这仅是一种理想状态。
二、对阻尼自由振动的讨论当阻尼系数c不为0时,体系做阻尼运动。
由于有能量的耗散,体系的运动幅度会逐渐减小,最终停止振动。
有阻尼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的运动方程为ωξωm c m k t ky t y c t y m 2,0)()()(2===++∙∙∙, 则原式可变为022=++∙∙∙ωξωy y 。
解微分方程有如下结果:2.1 当1<ξ时,即小阻尼运动,方程的解为:)sin(A )sin cos ()(000ϕωωωξωωξωξω+=++=--t e t y v t y e t y d t d d d t 其中2200201)(ξωωωξω-=++=d d y v y A可画出小阻尼体系自由振动时的y-t曲线如图所示:是一条逐渐衰减的波动曲线2.2 当1>ξ时,即大阻尼的情况,方程的解为:⎥⎥⎦⎤⎢⎢⎣⎡-+--+=-t ch y t sh v y e t y o t ωξωξξξωωξ11)1()(20220 上式不含有简谐振动的因子,是因为体系受干扰后偏离平衡位置所积蓄起来的初始能量在恢复平衡位置的过程中全部消耗克服阻尼,由于阻尼很大,不足以引起振动。
当初始速度,初始位移都大于0时,可画出大阻尼体系自由振动时的y-t曲线如图所示:2.3 当1=ξ时,即临界阻尼的情况,方程的解为:[]t v t y e t y t 00)1)(++=-ωω(当初始速度,初始位移都大于0时,可画出临界阻尼体系自由振动时的y-t曲线如下图所示;当体系在临界阻尼时,其运动衰减的最快,即他能在最短时间内无振动的回到平衡位置。
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及其解析解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是指只有一个自由度的振动系统,其运动方程可以用一个二阶常微分方程表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及其解析解。
1. 引言振动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物体在受到扰动后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是研究振动现象的基本模型,它可以用来描述弹簧振子、摆锤等物理系统的振动。
2. 运动方程的建立对于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其运动方程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推导而来。
假设系统的质量为m,位移为x,系统受到的外力为F,弹性系数为k,则可以得到如下的运动方程:m*x'' + k*x = F3. 简谐振动的解析解当外力为零时,即F=0,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运动方程简化为:m*x'' + k*x = 0这是一个常系数线性齐次二阶常微分方程,可以通过特征方程的方法求解。
假设解为x(t) = A*cos(ωt + φ),代入方程中可以得到:-m*ω^2*A*cos(ωt + φ) + k*A*cos(ωt + φ) = 0整理得到:(ω^2*m - k)*A*cos(ωt + φ) = 0由于A*cos(ωt + φ)不为零,所以可以得到特征方程:ω^2*m - k = 0解特征方程可以得到系统的固有频率:ω = sqrt(k/m)因此,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解析解为:x(t) = A*cos(ωt + φ)其中A和φ为待定常数,分别表示振幅和相位。
4. 非简谐振动的解析解当外力不为零时,即F≠0,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运动方程为:m*x'' + k*x = F这是一个非齐次线性二阶常微分方程,可以通过特解和通解的方法求解。
首先求解齐次方程,得到通解:x_h(t) = A*cos(ωt + φ)然后求解非齐次方程的特解,可以通过待定系数法或者复数法得到特解。
最后将通解和特解相加,得到系统的解析解:x(t) = x_h(t) + x_p(t)其中x_h(t)为齐次方程的通解,x_p(t)为非齐次方程的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