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竞赛理论方案

结构竞赛理论方案

结构竞赛理论方案
结构竞赛理论方案

附件一:封面

XXX动力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

方案设计

二零一一年五月

摘要

我们设计的高层抗震主体结构为传统的空间桁架式塔形结构,上小下大,整体造型简洁美观,受力均匀合理。遵循的是抗震的概念设计,三个基本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节点更强。从下到上逐渐收缩的塔形的构造在现实的建筑中比较常见,特别是在抗震和高层建筑中更常见,存在必有道理,塔形的构造可以在不减小自身刚度的同时可以减少上部结构的自重,不仅在承受竖向力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抵抗地震产生水平作用力时,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分散一部分水平荷载,由于自重本身较轻,所以在抗震方面就更好,因为结构的抗震性能是跟结构本身的重量有关的,结构越重,抗震性能越差,所以本结构能尽可能地避免结构遭到动力荷载的破坏。

同时为了减小加载时模型底部所受到的冲击,该结构层高分别设计为200mm,200mm,

200mm,600mm。这样既可以做到降低整个结构的重心位置,使模型在受到水平惯性力作用时,减小底部所产生的弯矩;又可以保证顶层不会因为层高过高而造成失稳破坏。

整个模型均为为空间桁架结构,刚度较大,可以减小模型的侧向位移值,可以保证下面三层在受到水平动荷载时不遭到破坏,但是过大的刚度会对结构的抗震带来不利的影响,考虑到这

个,我们的桁架斜撑与斜撑之间均不设连接,让其自由活动,各自承担压力和拉力作用。

这个结构的斜撑我们采用截面为2×6的杆件支座,除用来支持整体结构的竖向受力以外,还用以抵抗加载时所受到的水平动力作用。做交叉斜撑,保证了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利用杆件柔度较大的特点,在受到水平动力作用时,依靠杆件的形变和震动,吸收一部分能量,尽最大可能减少惯性力对模型产生的瞬间冲击。强柱弱梁的体现:柱子我们采用的是6×6的最粗的杆件制作,柱间支撑是为了减小柱子的长细比,以达到柱子更强的优势,而相对的是梁我们采用的是2×6的杆件,相对而言比柱子较弱,但是也足以承担其竖向及水平荷载。

强剪弱弯的体现:制作考虑的是所有杆件的抗剪破坏在抗弯破坏之后才出现。

节点更强的体现:节点处增加黏贴板,使所有节点都刚性连接,增加节点刚度。

设计说明书

1 方案

1.1 结构选型

该高层结构实物图见图1-1。本模型根据结构力学知识采用三角单元组合成的超静定结构。考虑到比赛中在随机一侧加水平动力荷载,在固定点均加15N重的砝码,我们对柱截面采用由四根柱加斜撑体系以承受荷载。采用截面为2×6mm的斜撑,节省材料并提供足够的抗弯刚度。整体结构布置简洁,受力合理。

图1-1 实物图

1.2结构尺寸图

结构模型正面尺寸详见图1-2,本模型为对称结构,其他几个面尺寸相同。

图1-2结构尺寸图(单位:mm)

2 计算书

2.1 计算方法

本计算模型采用通用有限元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程序

MIDAS/GEN进行分析计算和数据整理。

2.2 计算假定

(1)柱下采用高强胶水粘牢,因此支座可以简化成固接;

(2)梁、柱和撑的连接节点,也采用了较好的加强粘结措施,所以可视为刚接(从刚域效果而言,即使有少量转动,考虑成刚接也是偏安全的,应力会偏大);

(3)本结构同时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的作用,故计算时梁柱和支撑均采用MIDAS/GEN中的空间一般梁单元;

(4)整体模型按程序中的梁单元荷载(集中类型)直接施加。底部的动荷载用底部剪力转换成各楼层的节点荷载。

2.3 材料力学性能

模型制作材料为502胶水和木材(尺寸:长度1000mm,截面有50mm×1mm、2mm×2mm、2mm×6mm、6mm×6mm;性能参考值:顺纹弹性模量1.0×104MPa,顺纹抗拉强度

30Mpa);固定模型的底板为400mm×400mm木工板。

2.4各种静载工况下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每个楼层作用15N的竖向荷载,总共4个楼层。底部作用

50~100N的动荷载作用,第一次取50N,第二次取80N,第三次取100N。假定这三次加载分别为工况1,工况2和工况3,具体含义如下:

工况1——50N动荷载+60N竖向荷载

工况2——80N动荷载+60N竖向荷载

工况3——100N动荷载+60N竖向荷载

2.4.2结构强度计算

用MIDAS/GEN计算出各工况作用下结构各杆件的应力,取组合应力(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

a 工况1:50N动荷载+60N竖向荷载

由软件得出结构的最大拉应力为87.30N/mm,最大压应力为87.30N/ mm,均小于木材的极限应力,故安全。

b 工况2:80N动荷载+60N竖向荷载

得出结构的最大拉应力为139.68N/mm2,最大压应力为140.06N/ mm2,均小于木材的极限应力,故安全。

c 工况3:100N动荷载+60N竖向荷载

结构的最大拉应力为174.60N/mm2,最大压应力为

175.07N/mm2,均小于木材的极限应力,故安全。

2)杆件内力

由于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各杆件的内力均为轴力起控制作用,弯矩值仅作参考,故下表中只列出各杆件的轴力。

表2-1各荷载工况下杆件编号图中各杆件的轴力(N)

单元工况1工况2工况3

111.8420.926.95 2-18.38-27.44-33.49 319.2532.7741.78 4-25.8-39.31-48.32 519.2532.7641.78 6-25.8-39.32-48.33 711.7820.8226.84 8-18.44-27.53-33.6 993.09158.07201.39 10-123.54-188.53-231.86 1193.13158.14201.48 12-123.49-188.46-231.77 13-18.3-27.32-33.33 1411.7120.726.69 1519.2332.7441.75 16-25.79-39.3-48.3 1719.2432.7541.76 18-25.79-39.29-48.29 19-18.31-27.33-33.34 2011.720.6926.69 210.40.380.37

22-7.46-12.19-15.35 248.3213.0516.21 250.160.01-0.1 2612.9321.9828.01 27-17.66-26.96-33.15 2815.7726.5233.69 29-20.08-30.83-38 3015.7826.5433.71 31-20.07-30.81-37.97 3213.2222.4428.59 33-17.37-26.49-32.58 3477.03129.11163.83 35-96.23-148.1-182.68 3676.76128.68163.3 37-96.49-148.52-183.2 38-17.15-26.14-32.14 3912.7221.6527.61 4015.7926.5633.74 41-20.05-30.78-37.94 4215.7526.4933.66 43-20.09-30.85-38.02 44-17.17-26.17-32.17

4512.7121.6327.58 46-0.84-1.51-1.95 47-6.05-9.85-12.38 49 6.5810.3712.9 500.74 1.02 1.21 5114.5524.0230.33 52-15.8-24.55-30.37 5313.2421.9227.7 54-15.63-24.27-30.03 5513.221.8627.63 56-15.67-24.34-30.11 5713.1421.7727.52 58-17.21-26.8-33.19 5958.2896.4121.81 60-69.98-108.82-134.72 6159.6298.55124.49 62-68.64-106.67-132.03 63-18.63-29.07-36.02 6415.3425.2931.92 6513.0921.6827.41 66-15.77-24.5-30.31 6713.3422.0827.91

69-18.01-28.07-34.78 7015.9726.2933.17 71 3.23 5.12 6.37 72-2.89-4.67-5.86 74 3.06 4.85 6.04 75-4.11-6.63-8.31 7656.5591.92115.5 77-61.92-97.63-121.43 7857.1192.82116.62 79-61.35-96.72-120.3 8056.6992.14115.78 81-41.1-65.75-82.19 82-21.9-33.61-41.41 83-0.1-0.16-0.2 840.090.140.18 8517.1228.8236.62 8641.0865.7382.16 87-61.47-96.92-120.55 8817.329.1337.01 89-21.77-33.39-41.14 9016.9728.5936.34

920.81 1.3 1.63

930.090.160.2

95-0.12-0.19-0.23

96-3.73-5.95-7.44

由表2-1可以看出,结构具有以下受力特点:(1)除了作用集中荷载的梁单元和部分柱支撑外,桁架梁的腹杆和柱撑受力都较小;(2)由于极限拉应力较易满足,因此对受压较大的直柱和桁架梁下弦有必要予以一定的加强。

3)结构刚度计算

由本结构是以水平位移起主要控制作用,

表2-2 各荷载工况下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mm)

最大位移节点编

荷载工况

工况1工况2工况3

D水平39233746.3

由表2-2看出,竖向荷载对水平位移的影响非常小。结构在满载工况3下水平荷载最大位移为46.3mm。位移均没有超过50mm的位移限制,从变形图可以看出结构以整体受力变形为主,结构刚度分布基本合理,位移较易控制。

4)结构稳定计算

结构主要受压杆件为受压侧主柱和主梁,主柱截面在最底部受压最大,主梁截面在最靠近主塔部分受压最大,因此需要对主柱底部和主梁靠近主塔部分杆件进行稳定计算。

木质杆临界柔度:

π=3.14x=46.0σ

杆实际柔度:

λ5=μL=0.5x200=40.5

λ=μL=0.5x250

λ值小于临界柔度,所以结构不会失稳。

从以上计算分析可知,该结构在满载情况下强度、稳定性满足要求,位移可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方案

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方案 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方案作品名称方舟桥参赛学校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参赛队员专业名称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指导教师黑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二○一一年目录模型方案说明11、材料12、设计思路13、外形选择24、比赛设计要求2结构设计说明21、参考资料22、材料力学性能估计33、结构选型34、截面选用45、荷载分析56、内力分析及计算简图67、试验研究98、承载能力估算99、破坏分析10模型方案说明1、材料桐木、502胶水,实际制作过程中常需在木材上涂胶,所用材料实际是木胶复合材料,其受拉时呈现线弹性和脆性,木材顺纹受拉弹性模量为,木材顺纹抗拉强度设计值为; 2、设计思路众所周知,材料在受拉力的情况下能够最充分的发挥强度,因此在结构的设计中尽可能多的利用木材的抗拉性能,充分发挥502胶水较强的抗剪能力,以及截面较为开展的木材较好的抗压能力,应用桁架结构设计一座质量尽可能小但承载能力尽可能大的木桥。因此,采用由规则矩形拼成的工字型木杆作为支撑桥面板的主梁,利用4*6的矩形木杆作为腹杆,其中竖杆主要受压; 应用粘合后的薄木片作为鱼腹式下弦的受拉构件。上下桥面采用梯形连接,减少材料用量。 3、外形选择模型跨度:1200mm模型长度:1300mm模型宽度:180mm模型高度:180mm结构形式:梁—桁架组合结构模型重量:130.77g 4、比赛设计要求几何尺寸要求(1)模型长度:模型有效长度(即悬空部分,也就是两侧可升降平台端部距离)为1200mm,两端提供竖向和侧向支撑。对于竖向支撑,每边支撑长度为0-70mm(起侧向支撑作用的侧向支撑挡板可左右活动,距离升降平台边缘距离范围为50-70mm,即距离升降平台边缘最远为70mm,最近为50mm,当模型端部支撑长度不足50mm时,则不能提供侧向支撑,仅能提供竖向支撑),如下图2所示。 (2)模型宽度:在模型有效长度范围内(中央悬空部分),模型宽度应不小于180mm,最宽不应超过300mm; 在支座范围内,宽度不限,但不应超过320mm。 (3)模型高度:模型上下表面距离最大位置的高度不应超过400mm; 为方便小车行驶,中央起拱高度不应超过40mm(中央起拱高度指未加载时,对于放置好的模型,端部构件上表面与模型中央起拱最高处构件上表面的距离); 端部支座位置处的高度不应超过150mm。 2.2结构形式要求对于结构形式没有特定要求,桥面设置两个车道,每个车道宽不得小于90mm,因两车道之间设有行车导索,所以车道之间不能有立柱、拉索一类的构件。 结构可以仅采用竖向支撑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竖向和侧向同时支撑的方式来实现约束,如果模型制作失误,不能够完成约束和加载,后果由参赛队伍自行承担。 结构设计说明1、参考资料《结构设计大赛细则》《木结构设计规范》《桥梁工程》2、材料力学性能估计桐木作为模型材料,其力学性能特点是受拉性能良好,抗撕裂能力差,抗弯压能力较弱,将木材粘合成横截面较大的材料后,可承受一定的弯矩,但受长细比的限制,多为压杆失稳状态的受力破坏。 502胶的粘接性能:木材粘接时原来的性质会发生改变,木材变得脆而且易

党团知识竞赛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新形我校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团的基层的工作发展,引领团员青年投身创业和建设一流的经济类院校,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驱使同学主动了解党的历史,激励学生们具有热爱祖国,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活动中能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经研究决定,我系将在12月举办“学习十九大、贯彻新精神、落实新党章”党团知识竞答赛。 二、活动主题:“学习十九大、贯彻新精神、落实新党章” 三、主办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学生会组织部 四、活动时间:2017年12月 五、活动地点: 六、活动对象: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大二全体学生 七、前期工作: 1、下发竞赛通知,向各班团支书强调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并由各班团支书负责比赛顺序的抽签。 2、各班团支书向本班正确传达竞赛通知,并派4名选手参加比赛。 3、各班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参赛队,报名参加比赛。 4、准备题库拟定“党团知识资料”参考题目及答案。(以班为单位,每班出10道选择题,5个名词解释,2首红歌)

八、活动流程: (1)各参赛队伍入场。 (2)宣布比赛开始,全场起立,奏唱团歌,行注目礼; (3)各参赛队进场进行自我介绍; (6)比赛结束后由主持人宣布比分及获奖班级。 (7)参赛队员和观众退场; (8)会场的后续清理工作。 八、比赛环节: 第一关:智在必答 此关为必答题,有一次求助现场观众的机会。每答对一道题加十分,答错不扣分,限时10秒。 第二关:争分夺秒 在两分钟内由两名选手一边背靠背夹气球,运到指定位置,一边回答出主持人的问题。答对每个题加十分,气球每掉一次减两分,答错不扣分。 第三关:默契猜猜看 在屏幕上播放与党团有关的短语,每个队把队员分两组,一组做动作一组猜,每猜对一个加十分,猜错不扣分,每班限时两分钟 第四关:红歌记忆(抢答)

趣味筷子结构设计竞赛计划书

趣味筷子结构设计竞赛计划书 一、组织机构: 主办:哈尔滨学院理工学院 赞助:我爱竞赛网 二、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三、参赛形式: 每支参赛队队员不超过三人,其中设队长一名。 四、设计制作内容: 1、设计目的和制作总体构思 参赛队利用组委会统一提供的每组若干数量筷子(含缺损)和线绳,制作能承受静载的结构,结构形式不限(要求贴近实际工程,单根构件不可参赛),结构以承重能力为主要评分标准。 2、加载形式 结构采用材料力学多功能试验台加载,加载直至破坏,以破坏时的极限荷载计为最终成绩。 3、评分标准 大赛鼓励对结构设计自选形式,建议各参赛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去检索相关资料,请教有关老师,最终按设计方案搭建所设计的结构。选手还需要准备1—2分钟的关于自己作品的力学原理、结构创意的解说。 最后成绩=结构承受极限荷载(80℅)+结构形式(20℅)

4、注意事项 (1)比赛必须使用统一发放的材料,不得增加、不得对材料进行再次加工或使用其它同类材料替代。 (2)结构顶面需提供一个可用来加载的平面,加载平面尺寸不大于150mm*190mm,材料为钢板,由大赛提供,无需自备。 (3)结构高度要求不大于290mm。 (4)比赛第一阶段为初赛,承重低于20公斤的参赛队直接淘汰,不记成绩。 (5)比赛第二阶段为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加载。 五、活动时间安排: 1、报名阶段(4月11日至4月14日):填写参赛表报名。 2、结构现场制作(4月24日上午):利用半天时间现场制作,地点2602。 3、决赛(4月24日下午):决赛将于二号教学楼一楼大厅举行,届时将邀请校内专家进行点评、打分,举行现场颁奖仪式。 六、奖项设置: 大赛将按照决赛得分,评出一等奖五名(创新学分2分),二等奖十名(创新学分1.5分),三等奖二十名(创新学分1分),现场举行颁奖仪式。

(完整word版)党史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党史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红色华诞党旗飘扬”——庆祝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 【活动目的】 为庆祝建党90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进一步激发集团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所有职工的爱党、爱国、爱家乡、爱集团热情,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推动集团又好又快的发展,经报社党委决定在集团党组织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范围内举办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活动。 【活动地点、时间】 2011年五月底五楼多功能厅 【活动对象】 天津日报社(天津日报传媒集团)所有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 【活动细则】 此次竞赛分为党员试卷答题及各总支竞赛答题两个阶段进行。机关党委将党史学习资料、竞赛题目等发至各总支、支部,并请党史专家作辅导报告。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为第一阶段的试卷答题做准备。 ◆第一阶段: 所有党员试卷答题。题型可为:填空、选择(单选、多选)、判断、简答及论述。 ◆第二阶段: 1、参赛队伍:八个总支,每个总支选出3人组成该总支代表队,进入口头答题竞赛。此次竞赛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2、竞赛现场:题型分必答题、抢答题两种。(其中准备若干附加题) 必答题: 选手顺次回答。必答题共八组24道题目,每名参赛选手答一题,按分组号优先选择题号。每题20分,答对加20分,在规定时间内答题错误或不能回答的不得分也不扣分。 抢答题: 主持人叙述完题目说开始之后,各队开始抢答,违规及答错均扣分。抢答题共10道题,每题20分,答对加20分,答错或抢答后不能回答的倒扣20分。 附加题: 当出现分数一样的情况,需要附加题来拉开分数。(也以抢答的方式决定谁来回答,如果答错,再出题,再抢答,直至决出名次,如果抢答违规,违规方扣除10分,则对方胜出) 竞赛规则: 1主持人读完题目并宣布“开始”后,各代表队方可按铃抢答,如果提前响铃视为违规,从本队总分中倒扣10分,并且取消该队此题的答题资格,其他代表队继续抢答该题。 2答题时,每队确定一名队员主答,在规定时间内,另外2名队员可提示或补充。主持人宣读完题目5秒后,如无参赛队抢答,此题作废。

第十四届结构设计竞赛0325

大连市第十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实施方案 一.竞赛题目 承受正负弯矩的梁模型设计、制作和加载 二.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即竞赛评分范围如下: ①模型设计理论方案 ②现场陈述表现 ③现场加载实验 三.竞赛要求 1.理论方案要求 (1)理论方案应包括: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对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有特色方面的说明;方案图应包括结构整体布置图、主要构件详图和方案效果图;计算书应包括结构选型、计算简图、荷载分析、内力分析、承载能力估算等。 (2)理论方案封面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队员姓名和专业、指导老师,并加盖参赛学校教务处公章(详见附件一);正文按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的顺序编排。除封面外,其余页面均不得出现任何有关参赛学校名称和个人姓名的信息,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3)理论方案要求用A4纸打印,一式六份于规定时间内交到竞赛组委会,逾期作自动放弃处理。 2. 设计制作要求 (1)模型制作材料 模型制作材料为组委会统一提供的230克巴西白卡纸、铅发丝线和白胶。不得使用 组委会指定以外的其它任何材料,否则将直接取消其参赛资格。 (2)模型尺寸要求 模型界限为一长方体,分为底座和主结构两部分,主结构由两跨组成,中间跨长为 1200mm,悬臂一端跨长为500mm,其横截面高度不大于200 mm,宽度不大于200 mm(详 见图1);模型需设置一长度不大于100mm的底座,模型在底座范围内其截面宽度为 200mm,沿截面高度方向需设置夹板固定区,以便于设置夹板固定的区域,并保证有足

够的嵌固强度,每边的嵌固外伸段长度不得大于150mm ,嵌固端面需与嵌固台完整接触。模型的具体限制尺寸如下图所示。 图1 模型轮廓投影限制范围(单位mm ) (3)模型结构要求 a )模型底座两端沿竖向需设置用于夹板固定的宽平坦区,每边的固定长度不应小于100mm ,且不超过150mm ,模型与嵌固台的接触面应为平面,以确保模型与嵌固台完全接触。详见图2。 b )模型结构的下表面需设置两个加载作用点A 、B ,加载作用点A 距模型右侧悬臂端的水平距离为100±5mm(严格控制误差不得大于+5mm);加载作用点B 距模型右侧悬臂端的水平距离为1100±5mm ,且A 、B 点都位于沿梁宽方向的中点处,要求在A 、B 点设置可以施加竖向力的拉线环各1个。另需注意,拉线环的荷载全部由梁传递,不允许任何一部分拉线环的荷载直接传递给模型以外部分。模型各加载作用点的拉线环须满足承载要求,如发生破坏作加载失败处理。且拉线环受力拉直后距加载点的垂直距离为10±5mm 。A 、B 两点均需要用黑色粗线笔标出,赛前需要检验,误差不超过5mm 。 c )梁模型结构区上表面需保持水平,不得有明显的倾斜和弯曲,便于比赛中量测挠度。模型上表面需设置两个位移量测点1、2,分别对应于作用点A 、B 的正上方,位置要求同加载点,测点1、2均需要用黑色粗线笔标出,也需赛前需要检验,误

第六届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理论力学

(竞赛时间:18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相应横线上,答案正确给全分,答案不正确给零分。 一、综合题(16分) 1.长度为l ,重P 为1kN 的匀质板搁在倾角为600的V 型水渠上,如图所示。板与斜面间的摩擦角为15o。试求可以通过该桥人的最大体重Q= (4分)。 题图 题图 2.连杆滑块机构中,OA =2l,AB =l,杆OA 在图示平面内绕O 轴以匀角速度0ω转动。试求当角0=?时,AB 杆的角速度为 (4分)。 3.一匀质圆盘半径为R ,质量为m ,放在光滑的水平平面上。初始时以匀角速度 0ω绕 盘边缘一点A 转动。当转动到图示位置时,突然释放A 点,固定盘边缘上的B 点,再释放B 点。试求此后圆盘运动的角速度为=ω (4分)。 4.图示机构,曲柄OA 可绕O 轴定轴转动,AB 杆穿过套筒C ,OC 连线水平,其中OA =r ,AB =4r ,OA 曲柄作用大小为M 的顺时针力偶,初始时刻曲柄OA 处于铅垂位置,C 为AB 中点,在AB 杆的B 端施加一力P 可使系统在该位置平衡,为了使力P 最小,可以改变其方向,若不计各处摩擦,试求平衡时力P 的最小值为 (4分)。 O ω

题图 题图 二、正方体边长为a ,力12, F F 大小均为F ,该力系对轴CA '之矩为 (4分);该力系简化可能得到的最小主矩为 (6分)。 题3图 题二图 题三图 三、(4分+4分+7分=15分)图示均质轮轴重量为G ,半径为R ,轮轴上鼓轮半径为r ,在鼓轮上缠绕轻质绳经过定滑轮系以重物,各处摩擦因数均为f ,θ角已知,试求平衡时重物的最大重量0G 。 四、图示平面机构中,滑块C 与滚轮A 用杆和铰链连接,A 为轮心,套筒绕O 轴转动,图 C A C ' A

结构设计大赛策划书

结构设计大赛策划书 结构设计大赛策划书(一) 一、竞赛目的 结构设计大赛旨在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结构设计与实践能力,丰富校园学术氛围,促进交流与学习。 二、竞赛题目 专业组:输电塔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 趣味组:稳立鸡蛋三.材料材料为203g白卡纸、腊线、白胶,固定模型的底板为木工板。(均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发放) 四、竞赛安排 1、参赛对象和形式 参赛对象:山东建筑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参赛形式:规定以小组形式参赛,每组应由2-5人组成。 2、时间安排 (4)、本次结构设计大赛的加载及决赛答辩将同时举行,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其他详情大赛组委会将以海报形式予以通知,请随时关注、 3、参赛队培训 竞赛组委会在报名截止后将举办有关建筑结构方面的讲座,对本次竞赛题目答疑,对以往竞赛进行讲评,并邀请有关老师对本次结构设计竞赛进行指导,还将特邀以往竞赛成绩优秀者与参赛选手交流。相关安排将以海报形式通知,敬请关

注。 五、竞赛要求 1、参赛要求 (1)结构设计竞赛内容应包括理论设计方案和结构模型两部分。 (2)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命名。 (3)参赛学生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队应独立设计、制作。竞赛期间,指导教师不得直接参与参赛作品的理论方案设计计算及模型制作。比赛时,任何人不得为参赛队提供帮助和指导。一经查实,将取消参赛资格。 (4)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缺席者作自动放弃处理。竞赛期间不得任意换人,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缺人竞赛。 2、理论方案要求 (1)结构设计理论方案内容包括:方案图和计算书。方案图包括若干结构图及主要构件、结点详图;计算书包括荷载分析、内力分析、结构选型、计算简图、承载能力估算等。 (2)理论方案格式和要求:封面(见附件),第一页为300字左右的摘要,其后为方案图和计算书。 3、模型制作要求 (1)模型制作材料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各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型制作,最终模型需与提交的结构设计方案相一致。 (2)模型制作材料为203g白卡纸、腊线、白胶,固定模型的底板为木工板。材料统一由组委会提供和购买,不得使用非组委会提供的其它任何材料。否则,一经查实,取消其参赛资格,并予以通报。

第八届结构设计大赛

第八届结构设计大赛 作品说明书 作品名:高层建筑——“水韵帆影” 作者姓名: 赵薪顺、王勇权 赵建波、王蔺

摘要: 此次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迪拜著名建筑——帆船酒店。整个建筑造型类似于高悬于出海搏浪的远航船上一张迎风之帆。整个造型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视觉冲击力。此作品多采用纯白色为主题基调,辅助地选用天蓝色和绿色,给人一种活力和神秘感。作品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位于底部的船体基座,主要用于承受上部荷载和起着整体协调、平衡的作用。二是上面主体部分——帆体。利用两根弧形弯柱和一根竖直柱起着主要支撑作用。帆体内利用白卡纸进行分层和户型设计。 制作动机:为了响应本学科的实践要求,提高自身动脑和动手能力,也为了体验团队合作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

制作目的:验证高层建筑承重原理和效果,也为了验证高层建筑中荷载的传递规律。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制作素材:统一发放的230克白卡纸、90克透明纸、乳胶和蜡线,刀、剪、尺等。 过程和方法:整个作品的制作周期共耗时约72小时。从大体上说可以将整个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作品基座的设计与制作。考虑到本作品属于高层建筑,故对于基座的要求较高,以便于进行整体承重和对于上部主体结构的支撑。基座长约30cm,宽约14cm,高约5cm.整体造型为长方体。利用规定的白卡纸和乳胶粘合而成。为了加强基座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基座四周的围护结

构多采用3-4层白卡纸叠合。基座上预留上部主体结构的柱洞。用于下一步两部分的链接。 阶段二:主体部分——帆部的设计与制作。作品的主要承重构件是三根大柱,其中两根为弧形。柱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制作过程中利用白卡纸做成圆筒状。这主要是基于方形柱制作复杂且在作品中承重有限,故选用圆筒状。在圈柱过程中辅以乳胶进行粘合,而且乳胶在固化后能够增加整体的承重效果。而后进行柱的安装。将弧形柱和直柱在竖直方向上构成三角形进行稳定。设计、制作楼板和房屋布局和开间,这主要是先在外部制作完成后在安装上去。房屋布局多选用小型户配观景阳台的形式,灵活多变。为了增加稳定性和上层建筑荷载的传递,两楼板间设置构造柱。是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大大增加。 阶段三:外部装饰。选用不同颜色卡纸进行整体装饰,为贴合主题——水韵帆影,多采用白色和黄色,整体效果浑然一体。轻盈稳固,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结果:此次参加该项目的比赛,旨在锻炼大家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感受在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的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对于以后

党团知识竞赛精彩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新形我校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团的基层的工作发展,引领团员青年投身创业和建设一流的经济类院校,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驱使同学主动了解党的历史,激励学生们具有热爱祖国,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活动中能渗

新党章”党团知识竞答赛。 二、活动主题:“学习十九大、贯彻新精神、落实新党章” 三、主办单位: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学生会组织部 四、活动时间:2017年 12月 五、活动地点: 六、活动对象: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大二全体学生 七、前期工作: 1、下发竞赛通知,向各班团支书强调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并由各班团支书负责比赛顺序的抽签。 2、各班团支书向本班正确传达竞赛通知,并派4名选手参加比赛。 3、各班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参赛队,报名参加比赛。 4、准备题库拟定“党团知识资料”参考题目及答案。(以班为单位,每班出10道选择题,5个名词解释,2首红歌) 八、活动流程: (1)各参赛队伍入场。 (2)宣布比赛开始,全场起立,奏唱团歌,行注目礼;

(3)各参赛队进场进行自我介绍; (6)比赛结束后由主持人宣布比分及获奖班级。 (7)参赛队员和观众退场; (8)会场的后续清理工作。 八、比赛环节: 第一关:智在必答 此关为必答题,有一次求助现场观众的机会。每答对一道题加十分,答错不扣分,限时10秒。 第二关:争分夺秒 在两分钟由两名选手一边背靠背夹气球,运到指定位置,一边回答出主持人的问题。答对每个题加十分,气球每掉一次减两分,答错不扣分。 第三关:默契猜猜看 在屏幕上播放与党团有关的短语,每个队把队员分两组,一组做动作一组猜,每猜对一个加十分,猜错不扣分,每班限时两分钟 第四关:红歌记忆(抢答) 参赛队员需仔细聆听播放的歌曲,在歌曲播放的过程中即可抢答,抢答后需说出歌曲的名字。答对一次加十分,能唱出者额外加五分。(共五首红歌,本关唱歌环节可求助在场观众)

结构设计大赛之桥梁模型设计

结构设计大赛之桥梁模型设计 戴洁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 摘要:文中从结构设计大赛的模型要求及比赛加载方式分析入手,提出桥梁模型的设计方案构思,选择结 构方案.并进一步对模型进行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受力分析。试验证明本次设计制作的桥梁模型非常坚固, 承受极限荷载接近于封顶值50 kg。 1桥梁模型设计 1.1模型要求及加载方式分析 结构设计大赛拟设计桥梁结构模型。桥梁结构模型设计尺寸要求为:桥面总长l 000 mln;桥面高不低于120 toni:桥面总宽160~180rnITl;桥面净空高度不小于200 toni:最大跨径不小于400 mm。尺寸要求体现了桥梁设计的桥下净空和桥面净空等功能要求。比赛加载方式为动静载结合方式,初赛要求徒手将一辆l5 kg的小车从桥头拉至最大跨的跨中位置.并在该位置停留不少于5 S 然后拉到桥部。模型不至于失效方可进入决赛。决赛采用跨中集中力加载方式,初始荷载为20 ,荷载增加梯度为5 k 次,封项荷载为50 。每次加载后停留5 S。模型不失效即加载成功。模型不失效的标准:模型强度足够、不失去整体承载力:模型跨中挠度不超过l5 mm。小小桥模型须承受l5~50 kg的重量,由此带来的跨中弯矩较大,承载亦不易。但更难控制的还是弯曲变形,挠度不超出15 mln即要求模型具有足够的抗弯刚度。 1.2材料分析 参赛的结构模型要求采用组委会统一提供的绘图纸、棉线和乳胶。主体材料为绘图纸.辅助材料为棉线和乳胶。单张的绘图纸只能承受少量拉力,不能作为受弯、受压构件,即使多张绘图纸叠放具有抗弯强度.也不能提供足够的抗弯刚度。要使纸构件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一种方法将纸卷成圆柱形.作成圆形梁和圆形柱:另一种方法将纸张切片叠成一定厚度并粘在一起.作成一定高度的薄梁.可以用作桥面的抗弯构件。但从整体结构上必须布置成纵、横梁网格系。棉线抗拉能力强,不能受压.只能用来做受拉构件,吊(拉)桥面或捆绑节点,增强节点强度。白乳胶主要起粘结作用。 1.3结构选型与方案构思 鉴于比赛的加载重量大。且挠度变形量控制严格,桥型结构不能采用单一的梁桥、拱桥、悬索桥,而必须采用组合体系桥梁。为使桥面平整,便于行车,主体结构采用梁式桥型。为了增强模型的整体抗弯强度和抗弯刚度.布置斜拉杆(索)或垂直吊杆(索)。用卷成圆柱形的纸杆作为刚性斜拉杆或吊杆.节点用棉线捆绑牢固,做成类似斜拉桥的板拉桥刚性拉杆。桥面下可用拱形结构支撑桥面.也可以采用桥墩加斜撑辅助支撑桥面。拱形结构受力合理.但制作困难。下部结构主要采用实心的圆柱形纸杆作桥墩.由于直径有限(直径大时耗材多),难以保证桥墩的稳定性,而空心纸卷制作起来有困难.也不能提供足够的抗压强度,所以桥墩结构上必须加强各杆件的横向联系.以增强桥梁的整体稳定性。主孔纵向设计为梁式桥结合“A” 型塔斜拉桥。主梁5片,横梁10根,等间距地布置主梁、横梁,形成网格式梁式结构。“A” 型塔斜拉结构设计为双塔,两侧各一个.中间设一撑杆加强两边“A”型塔的横

大连交通大学第三届结构设计大赛理论设计方案

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方案 作品名称途锐 参赛学校大连交通大学 参赛队员周权峰袁彬、魏剑锋 赵桐玉、杨馨胜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张涛 大连交通大学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 二○一一年

作品简介 考虑到本次竞赛题目要求为两跨双车道桥梁,在移动荷载以及均布静荷载作用下的加载,根据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认识到主要应该解决的是桥梁跨中的抗弯问题以及细节的抗扭问题、主梁的局部稳定性和支座处的抗剪能力。 从全国各高校的比赛情况来看,大多数模型均采用空腹式梁—桁架组合结构。这种桥型不仅制作简单、计算方便、理论与实际吻合情况较好,而且可以通过变桁高来实现竖向抗弯刚度沿桥长方向的变化,从而最大程度减轻结构自重。 在主梁类型的选择上我们曾考虑两种截面形式——工字形截面和空心圆形截面。在截面面积及杆件厚度相等的情况下(即控制“自重影响”这一变量),容易验证工字形截面比空心圆截面惯性矩大40%以上。此外,前者节点处理较圆形截面简单,故最终可选用工字形截面。 注:作品简介应包括对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有特色方面的说明(可加页)。

结构承重验算1.材料的强度特性 我们查阅了浙江大学土木系对结构设计大赛材料的性能试验数据,如下:

1 5 2 ( 1 )( 2 )0.00 3.12 0.003.12 2.结构整体受力分析 我们对支座实际的约束情况加以分析,得到进行结构力学理论计算的杆件约束体系如下: 考虑到此次大赛规则有变,加载了均布的静荷载。联系所学桥梁知识对主梁的连续及非连续不同情况做了对比,(单位均布力) a. 中间为简支非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下的弯矩图: 1.00 1.001 5 2 ( 1 ) ( 2 )5.00 5.00 M 图

结构设计大赛理论方案设计设计

结构设计理论方案 作品名称: 团队名称: 团队成员:李晓斌胡建华潘富康 专业班级:土木0806班 团队精神:结构有形梦想无限承载希望建筑未来

目录1、作品摘要 2、结构计算书 2.1结构选型 2.2荷载分析 2.3内力计算分析 1.3.1截面性质分析 1.3.2内力分析计算 2.4内力计算数据表 2.4.1杆端内力值 2.4.2位移计算 2.4.3内力图

3、结构方案图 4、承载能力估算 1、作品摘要:本作品结构为框架结构,其优点为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延性较好。但是,框架结构由于其抗侧刚度较差,水平力作用下侧向变形较大,所以设计中应合理地布置抗侧力构件,减少水平力作用下侧向变形;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不应在同一层同时改变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我们组的结构为六层的矩形框架结构,由四个直径从下向上逐渐增大的渐变形圆柱支撑整体,柱在节点处保持连续、刚接;横杆、斜杆与柱铰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设计要求。 2、计算书: 2.1结构选型:我们组的结构为六层的矩形框架结构,有四个渐变形圆柱支撑整体,层高133mm,建筑总高985mm。结构受力体系为两榀平面桁架,因此可以选平面结构进行内力计算。为简化计算,认为基础底部为刚接;柱在节点处保持连续、刚接;横杆、斜杆与柱铰

接。 2.2荷载分析:已知荷载:模型顶部为15Kg(150N)的竖向荷载,侧向最大加5Kg(50N)的冲击荷载。 对于冲击荷载的计算,重物G从10cm处自由落体,可知其最大速度为V1=√2gh,再由动量定理可得,Ft=mv,F=m√2gh/t ,考虑冲击时间为0.25s,可得F=28.3N,所以得出冲击荷载为F1=28.3+50=78.3N。考虑冲击时绳子完全回弹则V2=―V1=―√2gh,所以的F2=―2m√2gh/t=―56.6,得出冲击荷载为56.5+50=106.6。综上所述,真实情况在两者之间,考虑安全因素取106.6N。荷载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均取1.0。 2.3内力分析计算: 2.3.1截面性质分析:虽然柱子为渐变形柱子,但考虑安全因数,所以按最小的截面进行验算。查资料知,白卡纸的弹性模量E=1459MPa,所以得柱的抗拉(压)刚度为EA1=165009N,抗弯刚度EI=1353074N拉(压)杆的抗拉刚度为EA2=73337N,EI=249347N 2.3.2内力分析计算:采用清华大学开发的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计算: 其命令如下: 结点,1,0,0 结点,2,0,133 结点,3,0,266

党建知识竞赛方案

****关于开展党建知识竞赛活动的请示 公司领导: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公司计划开展党建知识竞赛活动,此次活动以党小组为单位,参赛对象为在职的党员和非党员,此次活动预计费用****元,费用从党费中开支。 特此请示,请领导批示。 附件:党建知识竞赛方案 ******委员会 二〇一八年*月*日

党建知识竞赛方案 一、项目背景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主题,紧跟党的步伐,结合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到每一个人都不简单、每一杯酒才放光彩的工作中。经公司支部研究决定,决定举办党建知识竞赛活动。 二、活动宗旨 坚持节俭、活泼、创新的原则。 三、活动时间 2018年*月*日 四、活动地点 ***** 五、工作小组 组长:*** 组员:***** 六、活动方式 参赛对象在职员工,每组由三名党员(包含积极分子)和二名非党员同志组成,要求每一组至少有3个党员或积极分子参加,采取知识竞赛的方式,比赛共分必答单选、必答多选、抢答三轮。 八、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1)奖品购置 (2)横幅制作,会场布置 (3)参加人员名单确认 2.活动正式开始 (1)主持人开场发言 (2)领导致辞 (3)每队念口号 (4)比赛开始

第一环节:每队抽取一个装有题库的信封,每个信封里有6道单选题和4道多选题,每个小组可通过讨论选择正确的答案,限时15分钟,15分钟后,收卷子。 第二环节:主持人念单选题题目,总计20题。通过每队举手抢答的方式,抢答正确,记两分,抢答错误,扣一分。 第三环节:共设10道题目,每个题目会先给大家三个提示,通过提示,各答题选手进行现场押分,并在主持人的口令下统一亮押分板,押分高者可答题。答对题目总分可加上相应分数,答错扣除相应分数,计算负分分数。本环节每支队伍可派两人一组参与答题,答题时间为15秒/题。 (5)分数统计 在最终排位中若出现同分值的情况,则从备选题库中抽选题目加赛比拼。 (6)颁奖 3.活动结尾 会场打扫 请各部门于*月*日前上交本单位参赛报名表(详见附件1)。 联系人:****,邮箱:****。 附件1:《党建知识竞赛参赛报名表》 *****委员会 二〇一八年*月*日

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方案

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方案 作者:qq 发表日期: 2010-4-1 14:56:58 阅读次数: 755 承办单位:土木与安全工程学院 一.大赛简介 结构设计大赛是一项极富创造性、挑战性的科技竞赛。它旨在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团队精神,提高同学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精神,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通过结构设计竞赛可以很好地将课堂理论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设计与计算能力。为了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丰富校园学术气氛,加强专业建设。 二、机构安排 主任:关天民 副主任:张继和、王艳、赵文春、石爱民、葛宰林、江阿兰、李洪林 委员:巨建民、郭吉坦、赵晶、张业民、马莉英、白海峰、薛齐文、董四辉、李钰、潘科、赵丽华、吴会军、朱绩超、靳长青、李彧、于润群、皮正宏 命题委员会委员:江阿兰、吴会军、朱绩超 专家委员会委员:曲哲、王生武、江阿兰、李洪林、王洪德、巨建民、郭吉坦、赵晶、白海峰、张业民、马莉英、薛齐文、 董四辉、李钰、吴会军 三、竞赛题目 承重结构的模型设计、制作和跨中静荷载作用的加载试验。 四、竞赛内容 理论方案设计、结构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模型加载实验。

五、时间及地点安排 1.报名阶段 2010年4月1日——2010年4月15日 参赛同学填写报名表(报名表可在大连交通大学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网站上下载),表上必须填写上参赛全部同学姓名和指导教师相关信息,报名截止后不可更改。填写报名表后需到所在学院签字盖章。报名表后有作品简介、结构承重验算和作品简图,一并填写好送交试验馆614土木与安全工程学院团委,作为初赛评审材料。 2.初赛 2010年4月16日——2010年4月20日 根据参赛选手提供的设计方案(作品简介、结构承重验算和作品简图)进行初赛,2010年4月20日在大连交通大学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网站上公布初赛结果。 3.模型制作 2010年4月21日——2010年5月5日 2010年4月21日大赛筹备组统一发放比赛所需的制作材料,具体地点见大连交通大学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网站通知。 4.上交作品 2010年5月6日——2010年5月7日 提交参赛模型,组委会统一对模型进行封存(具体地点见大连交通大学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网站通知),迟到或缺席视为自动弃权。 5.决赛 2010年5月8/9日 地点见大连交通大学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网站通知。 六、竞赛要求 1.参赛队员要求 (1)参赛者为大连交通大学在校本科生。每个参赛队由3至5名学生组成,允许参赛学生跨专业组队。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参赛队应独立设计、制作。 (2)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给作品命名。

党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党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为迎接建党89周年,学习宣传廉政文化知识,提高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党员模范意识和廉政意识,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促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贯彻落实,营造“守党纪,正党风”的良好氛围,经教育局党委研究决定,在全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中开展“党的基础知识及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竞赛内容及范围:下发的竞赛题中党的基础知识、廉政知识及师德法规三部分内容(见附件1)。 二、竞赛方式:每个基层支部(总支)须组织一支参赛队参加初赛。每队三人,需由1名校级干部、1名中层干部和1名党员教师组成,并依次为本队1-3号选手。初赛以笔试形式进行,按各队3名选手卷面总分,取前6名学校参加决赛。初赛中,如遇团体总分相同,则比较1号选手(校级干部)个人总分;若1号选手成绩也相同,则比较2号、3号选手个人总分。如需临时更换参赛选手,须报教育局党办。各单位在5月14日前将参赛人员名单报教育局党办(见附件2)。 三、竞赛时间、地点: 初赛:6月10日,52中学吉盛校区一楼阶梯教室。 决赛:6月23日,52中学临河校区三楼演播厅。 具体时间以赛前通知为准。

四、奖项设置:只设团体奖项,分别设第一名1名,第二名2名,第三名3名。 五、其他要求: (1)各支部(总支)要高度重视此次决赛,精心组织人员参加,参赛选手要认真准备比赛; (2)参加决赛的各单位选手要统一服装,提前20分钟进场,现场抽取座位。 (3)参赛各组要注意决赛纪律,发扬风格,展现各校风貌。 六、竞赛规则见附录。 附录:竞赛规则 一、基本规则: 1、参加决赛6支队伍的座次,现场抽签决定。 2、答题裁定:答题正误由主持人裁定,遇有违规争议的,主持人无法判定时,由主持人请求仲裁组裁定。仲裁组由教育局科长组成。 3、各参赛队基准分为100分,在此基础上通过竞赛增减,比赛结束依据各队得分高低排定名次。 4、选手答题须起立作答,答题完毕后须回复"答题完毕",在规定时间之外回答的内容无效。 二、必答题规则: 1、必答题共三轮。每队每人1题,按队员场上座位顺序,面向观众, 从左至右,依次为1-3号队员,每题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或不

第一届四川省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力学试题

第一届四川省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力学试题学校名称姓名 1.(6分)二根弯杆AB、BC质量不计,在A、B、 C处用光滑铰链连接,其上分别作用大小为M、 转向相反的力偶,几何尺寸如图所示,则A处的 约束力大小为,作用线与水平 面的夹角为。 2.(8分)各杆自重不计,尺寸及几何关系如图 所示。杆AC的A端和B处分别靠在粗糙的墙 上和杆BD的端部,D为光滑固定铰支座,C 处作用一铅垂力F 。若要系统平衡,则A处和 B处的摩擦系数最小值应分别为 和。 3.(12分)如图所示,三根等长且质量不计的杆 相互用光滑铰链连接成一构架,铰接点C、D、E 分别为杆DH、BE、AC的中点,杆BE水平,A、 B处分别是固定铰支座和可动铰支座约束。如在 杆DH上端点H处作用一铅垂力F,则铰C、D、 E处的约束力的大小分别为 、、 。

4.(6分)一空间力的大小为F ,作用线 过边长为l 的正方体的顶点C 和D ,方向 如图示,则该力对过正方体顶点O 和G 的轴ζ 的矩为 。 5.(6分)已知平面运动刚体上两点A 和 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和B a ,方向如 图所示,则刚体上位于AB 连线中点C 的加 速度大小为 。 6.(12分)已知机构中长为r 的曲柄OA 在 图示瞬时以匀角速度ω 绕轴 O 转动;连杆 AB 长为2 r ,套筒C 可在连杆AB 上滑动, 从而带动杆CD 上下运动,如在图示瞬时, AC = CB ,OA 铅垂且垂直于OB ,则该瞬时 杆CD 的速度大小为 ,加 速度大小为 。 7.(12分)半径为r 的轮O 在水平地面上 作纯滚动。一杆AB 斜靠在它上面,杆与轮之间 无相对滑动,杆端A 不脱离地面。已知杆端A 的速度v 0 为常数,则当杆与地面夹角θ = 60o 时, 杆AB 的角速度大小为 ;轮O 的角速度大小为 ;杆AB 的角加 速度大小为 ;轮O 的角加速度 大小为 。

结构设计理论方案

结构设计理论方案 作品名称通海大桥 参赛院系土木与交通学院 参赛队员 专业名称地下建筑机电机械自动化 指导教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第三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二0一0年

目录 摘要 (2) 1 设计说明书 (3) 1.1 概述 (3) 1.2 方案简介 (3) 1.3结构模型及方案特点 (4) 2结构方案图 (5) 2.1结构效果图 (5) 2.2结构俯视图 (5) 3设计计算书 (6) 参考文献 (8)

摘要 本文根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规程和使用材料的特点要求,结合现代桥梁结构的特点,借鉴细杆桥结构设计概念构思了本结构模型。 在造型上,空间上主要采用三棱柱、圆柱、三角形、拱形等几何元素,使用细线、胶水固定各个构件,注重结构的整体性。 在结构设计方面,充分根据纸张的力学性能,主要受力构件采用格构式组合构件,利用圆柱杆支撑增加结构空间作用,使用细线承担部分桥面拉力,提高整体结构的抗压能力。 关键词:结构模型、设计大赛、模型制作

1 设计说明书 1.1 概述 对于结构模型,稳定性起着控制作用,包括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选择合理有效的结构受力体系对结构模型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模型设计中,主要应考虑充分利用白卡纸受力性能特点。就本次竞赛而言,关键在于充分利用白卡纸坚挺厚实的性能,受压则需要组合成柱的特点,选择优化的结构模型,使结构模型能够接近竞赛规定的最大加载荷载,同时尽可能降低结构的自身重量。 本结构模型根据以上思想,进行结构的构思与设计。 1.2 方案简介 本结构整体外型从正面看有两个相等三角形构成,从侧面看就是一个“口”字,桥面略略上拱,能够有效地抵抗桥面施加的压力。其造型融入三角形和圆柱等美学元素,整体造型简单、受力形式较好,符合本次竞赛的设计理念。 结构根据竞赛规程的要求,确定合理跨度和高度以后,以八根圆柱斜杆为主要受力构件向下传力。根据面内部位的抗弯刚度要求,,通过计算得出合理拉线的位置,合理布置拉线的空间角度;并通过ANSYS软件模拟多种荷载情况下的破坏情况,找出结构构件的薄弱环节进行局部加强,使得结构的破坏向强度破坏靠近,从而使本结构模型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优秀的抗侧能力。

党团知识竞赛策划方案范文

党团知识竞赛策划方案范文 一、活动目的: 为迎接党十八大的召开及建团九十周年华诞,同时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促动大学生进一步学习党团知识,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党员和团员的先进性,根据学校2020年度大学生“校园之春”活动的统一安排,特举办“喜迎十八大,永远跟党走”第二届党团知识竞赛。 二、主办单位:XXX 三、承办单位:XXX 四、活动主题:喜迎十八大,永远跟党走 五、活动对象:XXX 六、竞赛内容: 党章、党史、团章、团史2020年两会相关知识以即时政热点 七、活动时间: 1、个人赛 (1)报名时间:2020年4月2日--4月6日下午5:00 (2)比赛时间:2020年4月11日(暂定) 2、团体赛 (1)报名时间:2020年4月2日--4月6日下午5:00 (2)比赛时间:2020年4月12日(暂定) 八、参赛方式: 个人赛:

4月6日之前在各班自行报名,名额不限。 团体赛: 4月13日之前由推选1-2支队队伍参加党团知识竞赛初赛。(每支代表队由4人组成) 九、活动地点: 个人赛:待定团体赛:待定十、比赛流程: 个人赛:以笔试答题的形式,依据成绩,排名前3位选手晋级校 园复赛。 团体赛: 1、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宣读比赛规则及相注重意事项。 2、主持人宣读开场词,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3、团队介绍:自拍短片、制作PPT或其他体现方式介绍团队成员,展示团队风采。展示时间在2分钟以内,每支代表队展示完之后由评 委实行打分。 4、答题 题型设计:题目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 答题规则:本环节的题目以PPT的形式展示题号,由个团队依次 抽取答题,在一分钟以内实行团队内讨论并给出答案。 分数统计:播放结束后,评委打分,由记分员统计选手得分。 5、论述题 题型设计:将问题表现在屏幕上。 答题规则:参赛团队依次实行选题,由主持人宣读题目,实行答题,答题时间在三分钟之内。

结构设计大赛(桥梁)计算书

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方案作品名称蔚然水岸 参赛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赛队员吕远、李丽平、李怡潇、赵培龙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一、方案构思 1、设计思路 对于这次的设计,我们分别考虑了斜拉桥、拱桥、梁式桥与桁架桥的设计方案。斜拉桥可以瞧作就是小跨径的公路桥,且对刚度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斜拉桥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对于用桐木强度比不上其她样式的桥来得结实;拱桥最大主应力沿拱桥曲面而作用,而沿拱桥垂直方向最小主应力为零,可以很好的控制桥梁竖直方向的位移,但锁提供的支座条件较弱,且不提供水平力,显然也不就是一个好的选择;梁式桥有较好的承载弯矩的能力,也可以较好的控制使用中的变形,但桥梁的稳定性就是个很大的问题,控制不了桥梁的扭转变形,因此,我们也放弃了制作梁式桥的想法;而桁架桥具有比较好的刚度,腹杆即可承拉亦可承压,同时也可以较好的控制位移用料较省,所以,相比之下我们最后选择了桁架桥。 2、制作处理

(1)、截杆 裁杆就是模型制作的第一步。经过试验我们发现,截杆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杆件,采用不同的截断方法。对于质地较硬的杆应该用工具刀不断切磋,如同锯开;而对于较软的杆应该直接用刀刃用力按下,不宜用刀口前后切磋,易造成截面破损。 (2)、端部加工 端部加工就是连接的就是关键所在。为了能很好地使杆件彼此连接,我们根据不同的连接形式,对连接处进行处理,例如,切出一个斜口,增大连接的接触面积;刻出一个小槽,类似榫卯连接等。 (3)拼接 拼接就是本模型制作的最大难点。由于就是杆件截面较小,接触面积不够,乳胶干燥较慢等原因,连接就是较为困难的。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加以控制,如用铁夹子对连接处加强压、用蜡线进行绑扎固定等。对于拱圈的制作,则预先将杆件置于水中浸泡并加上预应力使其不断弯曲,并按照先前划定的拱形不断调整,直至达到理想形状。 在拱脚处处理时,先粘结一个小的木块,让后用铁夹子施加很大的压力,保证连接能足够牢固。 乳胶粘接时要不断用电吹风间断性地吹风,使其尽快形成粘接力,达到强度的70%(基本固定)后即可让其自行风干。 (4)风干 模型制作完成后,再次用吹风机间断性地吹粘接处,基本稳定后,让其自然风干。 (5)修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