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的制作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9.77 KB
- 文档页数:3
陕西黄酒的制作方法
陕西黄酒以高粱、小麦、红糖、酒曲等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成,
是陕西地区著名的传统酒类之一。
原料准备:
1.高粱:选择成熟、干燥的高粱谷粒,去掉杂物,再用清水浸泡24小时。
2.小麦:选用优质小麦,清洗干净后,用水浸泡至发芽。
3.红糖:红糖是黄酒的重要原料之一,要选用优质黑糖或红糖,需要将糖和水进行煮沸,直至糖溶。
4.酒曲:是黄酒的发酵剂,要选用纯天然的酒曲,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
制作方法:
1.将浸泡好的高粱谷粒捞出晾干,磨碎成粉。
2.将发芽好的小麦蒸熟,晾凉后磨成小麦粉。
3.将磨好的高粱粉和小麦粉混合,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称出一定比
例的高粱小麦混合物,将其盖好,放置在麻袋中进行发酵。
4.将原材料中的红糖以及酒曲分别加入适合的容器中进行发酵,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
5.将经过麻袋发酵的高粱小麦混合物加入到红糖和酒曲发酵的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的水,继续进行发酵。
6.经历一个月左右的发酵过程后,得到成品黄酒。
将黄酒从发酵器中取出,进行过滤,再进行贮存。
注意事项:
1.磨制的粉必须干燥,防止发霉变质。
2.控制好温度和湿度。
3.要保证发酵的原材料纯正,其中的杂质会对黄酒的味道产生影响。
4.掌握好黄酒的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口感和质量。
总之,陕西黄酒是一种蕴含着浓郁陕西文化的美酒,其制作方法虽然繁琐,但每个环节都千锤百炼,以期打造出最正宗的陕西黄酒。
黄酒工艺流程黄酒是中国传统的发酵酒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流程。
下面是黄酒的主要工艺流程。
1. 酒曲的制备:首先需要制备酒曲,酒曲是黄酒发酵的主要菌种。
制备过程包括蒸煮糯米、晾干、添加酒曲并进行发酵。
发酵完成后,将其晾晒保存备用。
2. 米的炒制:将糯米放入炒锅中,炒制糯米目的是增加糯米的酶活性,提高酒的发酵效果。
炒制时需要掌握火候,让糯米变得黄亮、香气四溢。
3. 糯米的浸泡:将炒制过的糯米放入大盆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
浸泡的时间一般为几个小时,目的是让糯米吸水涨大,为后续的蒸制做准备。
4. 糯米的蒸制:将浸泡过的糯米放入蒸锅中,蒸煮糯米的时间要根据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而定。
一般来说,蒸煮时间在1到2个小时左右。
5. 发酵:将蒸熟的糯米倒入发酵桶中,加入适量的酒曲。
然后将桶口用草纸封好,放置在适宜的室温下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一般为15到30天,过程中需要定期搅拌以促进发酵。
6. 过滤: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液倒入漏斗中进行过滤。
过滤的目的是去除固体残渣和杂质,使酒液更加纯净透明。
7. 精制:过滤后的酒液再进行精制处理。
一般包括澄清、调整酒的甜度和陈酿时间等步骤。
澄清可以通过置放静置一段时间或添加澄清剂等方式进行。
8. 贮存:精制完成的黄酒需要贮存一段时间,使其风味更加浓郁。
黄酒的贮存一般在大缸或糖坛中进行,时间可根据个人口味需求而定,一般为3个月到1年不等。
9. 灌装:待黄酒贮存完成后,将其进行灌装。
可以选择瓶装或袋装等方式,以便于销售和饮用。
以上是黄酒的主要工艺流程。
黄酒酒体醇厚、香气浓郁,具有独特的风味。
每个地区的黄酒工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黄酒的制作过程都需要经过糯米的蒸制、发酵和精制等环节。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黄酒生产也引入了一些新的工艺和设备,但传统工艺依然保留并且受到人们的喜爱。
黄酒的制作工艺黄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发酵饮料,历史悠久,制作工艺也非常复杂。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黄酒的制作工艺。
1. 原料的准备黄酒的主要原料包括糯米、小麦、大米、黑糖、曲菌等。
首先需要将这些原料进行清洗和晾干,确保没有杂质和水分。
2. 糯米和小麦的处理将糯米和小麦混合后浸泡在水中,待其吸满水分后,放入蒸锅中蒸熟。
蒸好后将其取出晾凉。
3. 大米的处理将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至八成熟,然后捞出晾凉备用。
4. 黑糖的处理将黑糖加入适量的开水中溶解,过滤去除杂质后备用。
5. 曲菌的处理曲菌是黄酒发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微生物。
可以通过购买现成的曲菌粉或者自己制作曲菌来进行使用。
自制曲菌需要将大豆浸泡后蒸熟,然后加入适量的米饭和曲菌制成曲块。
6. 发酵将蒸好的糯米和小麦放入发酵桶中,加入适量的黑糖水和曲菌。
然后将晾凉的大米放入桶中搅拌均匀。
最后盖上布,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进行发酵。
7. 筛渣经过数天的发酵后,黄酒会产生一些杂质和残渣。
需要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滤网进行筛渣,将黄酒中的杂质去除。
8. 调味经过筛渣之后,黄酒需要进行调味。
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的冰糖、枸杞、桂圆等调料。
9. 贮存调味完成后,黄酒需要进行贮存。
可以将黄酒倒入干净无味的玻璃瓶中,并在冰箱中保存。
也可以在常温下保存,在阴凉通风处放置即可。
总结:以上就是黄酒制作工艺的详细步骤。
虽然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但只要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操作,就能制作出美味可口的黄酒。
黄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饮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营养价值。
希望大家可以尝试制作,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黄酒的不同制作方法1. 浸米法!嘿,就像给米洗个舒舒服服的澡一样,把糯米泡上一段时间。
你想想,让米吸足水分,这多重要呀!咱就把糯米放在水里,让它好好泡着,为之后的美味打下坚实基础呢。
例子:我跟你说,我那次做黄酒,浸米的时候就特别用心,感觉米都变得水灵灵的了。
2. 蒸饭法呀!这就好比给米来了个华丽变身,把泡好的米蒸熟。
哎呀呀,想象一下蒸熟的米那香喷喷的样子。
就把米放进蒸笼里,大火蒸起来,让它变得软糯可口。
例子:我记得有一回我蒸饭,那蒸汽一冒出来,哇,满屋子都是香味呢。
3. 落缸法!哈哈,这就像是给米找了个温暖的家。
把蒸熟的米放进缸里,然后加上酒曲啥的。
你看,多有意思呀,米就乖乖在缸里等着发酵啦。
例子:那次我落缸的时候可小心了,就像呵护宝贝一样。
4. 糖化发酵法哟!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呢,就如同让米开启一场奇妙之旅。
让米和酒曲在缸里产生奇妙的反应,慢慢地变化着。
这过程,真的好神奇呀!例子:我看着它们一点点变化,心里那个期待呀!5. 喂饭法呢!听着很有趣吧,就好像给米加些好吃的加餐一样。
在发酵过程中加入米饭,让酒变得更醇厚。
是不是很特别呀?例子:哇,我那次喂饭的时候,感觉自己像个大厨在给美味加分呢。
6. 压榨法!相当于把黄酒从米里挤出来呀,就像榨果汁似的,把精华给弄出来。
看那清澈的酒液流出来,心里可有成就感了。
例子:我压榨那次,真的是满心欢喜地等着酒出来呢。
7. 煎酒法呀!最后这一步也很关键呢,给黄酒来个高温洗礼,消灭一些杂质啥的。
这就好比给黄酒做个最后的提升。
例子:我煎酒的时候可仔细了,就想着让这黄酒更完美。
我觉得呀,黄酒的这些制作方法都各有各的奇妙之处,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做出超美味的黄酒!。
客家黄酒制作方法简介客家黄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黄酒,以其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而闻名。
它是由糯米、黄米和麦曲经过发酵制作而成。
客家黄酒制作方法复杂且需要经验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客家黄酒的制作流程,并提供一些制作黄酒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材料准备以下是制作客家黄酒所需的主要材料:1.糯米:500克2.黄米:500克3.麦曲:适量4.水:适量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容器:1.发酵桶2.纱布3.温度计4.塑料刮板5.玻璃瓶制作步骤步骤1:准备1.将糯米和黄米分别淘洗干净,沥干水分。
2.将糯米和黄米分别浸泡在清水中,分别浸泡12小时。
步骤2:蒸米1.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蒸锅中,蒸熟。
2.将蒸熟的糯米取出,待其稍微冷却后,用塑料刮板将其捣碎成细糯米粒备用。
步骤3:曲面处理1.将麦曲放入一个砧板上,使用木槌轻轻敲击,使其散开。
2.将散开的麦曲放在一个干净的纱布上,用绳子扎紧。
3.将麦曲扎紧的纱布悬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让其自然晾干。
步骤4:酒曲制备1.将晾干的麦曲放入发酵桶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2.将搅拌均匀的麦曲水面覆盖一层干净的纱布,防止杂质进入。
3.将发酵桶放在温暖通风的地方,保持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
4.每天都要将桶中的麦曲水搅拌均匀,以促进酒曲的生长。
步骤5:黄酒发酵1.将蒸熟的细糯米放入发酵桶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2.将细糯米均匀覆盖在发酵桶中的酒曲上。
3.用纱布将发酵桶口盖好,防止虫子和杂质进入。
4.将发酵桶放在温暖通风的地方,保持温度在18-25摄氏度之间。
5.每天都要用塑料刮板将桶中的细糯米拌匀,以促进发酵。
步骤6:滤清1.经过7-15天的发酵,黄酒的醪糟已经形成。
2.使用干净的纱布将酒糟过滤,将滤液收集到一个干净的容器中。
3.严格控制滤液的温度,使其保持在15-20摄氏度之间。
步骤7:贮存和陈化1.将黄酒滤液倒入干净的玻璃瓶中。
2.将玻璃瓶密封,并放置在阴凉通风处。
3.黄酒需要陈化一段时间,一般为3个月至半年,时间越长味道越好。
黄酒的酿制方法
黄酒,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酒类,也是中国酒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酒酿制
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口感丰富,营养丰富,被誉为“液体面包”。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黄酒的酿制方法。
首先,黄酒的原料主要包括糯米、大米、小麦、玉米、小米等。
这些原料要先
进行清洗,然后泡水,让其充分吸水,使其变软,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
接着,泡好的原料要进行蒸煮。
将原料放入蒸锅中,蒸煮至熟透,然后取出晾
凉备用。
蒸煮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的原料和工艺来确定,以保证原料的熟透和口感的好坏。
然后,将蒸煮好的原料放入黄酒曲中进行发酵。
发酵是黄酒酿制的关键环节,
也是决定黄酒口感和风味的重要因素。
在发酵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保证黄酒曲中的酵母能够充分发酵,产生丰富的香气和口感。
发酵完成后,就是酿制黄酒的最后一步,即陈酿。
将发酵好的黄酒放入陶罐或
者酒缸中进行陈酿,时间一般为数个月至数年不等。
在陈酿的过程中,黄酒会逐渐变得醇厚,口感也会更加丰富。
最后,经过陈酿的黄酒就可以进行装瓶销售了。
黄酒的酿制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工艺和细节却是需要经验和技术的积累。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和经验,才能酿制出口感醇厚、香气浓郁的黄酒。
总的来说,黄酒的酿制方法包括原料处理、蒸煮、发酵和陈酿等环节,每个环
节都有其独特的技术和工艺,需要经验和技术的积累。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的介绍,大家对黄酒的酿制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能够更加欣赏和喜爱这种传统的中国美酒。
黄酒制作方法酿酒技术
黄酒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中国酒品,采用发酵工艺制作而成。
下面是黄酒制作的基本步骤:
1. 选材:选择好的糯米或糯米饭,并确保没有杂质。
2. 浸泡:将选好的糯米或糯米饭用清水浸泡数小时,使其充分吸水。
3. 蒸煮:将浸泡后的米放入蒸锅中,用中火蒸煮至米粒变软,但仍保留一定的硬度。
4. 撒曲:将蒸煮好的米放在凉爽的地方,待米温度降至30-35℃左右时,撒入发酵曲。
5. 发酵:将撒有发酵曲的米搅拌均匀,并盖上保鲜膜或湿布,放在温暖的地方,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0-30℃之间)。
发酵时间根据天气、温度等因素而异,通常需要数天至数周不等。
6. 过滤: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好的米糊倒入纱布或滤网中,过滤出黄酒。
过滤时可以稍微压榨一下,以提取更多的酒液。
7. 调味:根据个人口味偏好,可以在过滤后的黄酒中加入适量的糖、甜酒曲、糯米酒等调味品。
8. 存储:将调好味的黄酒倒入干净的酒坛或密封容器中,放置
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储存。
储存时间越久,黄酒的口感和香气会越好。
制作黄酒的酿酒技术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了基本步骤。
如果想要制作出更加优质的黄酒,还需要深入学习和实践。
自制黄酒的正确方法黄酒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酒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自制黄酒不仅可以保证酒的纯正和品质,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进行调整,因此备受人们青睐。
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的自制黄酒的正确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喜爱黄酒的朋友们。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制作黄酒的原料和工具。
原料包括糯米、小麦、麦曲、酒曲和清水。
工具包括蒸锅、发酵罐、漏斗和密封瓶等。
确保原料的新鲜和干净,工具的清洁和完好无损,这样可以保证制作出的黄酒口感纯正,不受外界杂质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糯米的蒸煮。
将糯米清洗干净后,放入蒸锅中蒸煮至熟透。
熟透的糯米应该具有一定的软硬度,能够顺利地进行后续的发酵过程。
蒸煮好的糯米需要晾凉备用,确保温度适宜。
然后,我们将蒸煮好的糯米和小麦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酒曲和麦曲。
酒曲和麦曲是黄酒发酵的重要辅料,能够使黄酒产生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混合均匀后,将其放入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罐口,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
在发酵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搅拌和观察。
搅拌可以使发酵的原料充分混合,有利于发酵的进行;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发酵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保证黄酒的质量和口感。
待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好的黄酒进行过滤和贮存。
使用漏斗和密封瓶,将发酵好的黄酒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残渣,保证黄酒的纯净和透明。
然后将过滤好的黄酒倒入密封瓶中,密封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地方,等待黄酒的口感和风味进一步提升。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黄酒的调整和提升。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适量的甜味剂或者香料,调整黄酒的口感和风味,使其更符合个人的口味和需求。
通过以上的步骤和方法,我们可以制作出口感纯正、风味独特的黄酒。
自制黄酒不仅可以保证酒的品质和纯净度,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非常适合喜爱黄酒的朋友们尝试。
希望以上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制作黄酒成功,享受美味的黄酒时光!。
⾃制黄酒的⽅法 黄酒是我国最古⽼的饮料酒,很多⼈想知道⾃制黄酒的⽅法,下⾯由店铺为⼤家整理⾃制黄酒的⽅法的资料,希望⼤家喜欢! ⾃制黄酒的⽅法 ⼀、准备⼯作最好选择陶坛或不锈钢桶、搪瓷桶(不要⽤塑料桶),刷净后再⽤⾷⽤酒精擦⼀遍进⾏杀菌。
到中药店买神曲(⼜叫药曲)作糖化剂⽤;到副⾷商店购买做馒头⽤的⼲酵母,作发酵剂⽤。
备⼀块纱布,作过滤⽤,使⽤前⽤开⽔浸烫杀菌。
⼆、泡⽶ 将⼤⽶(或⼩⽶、黄⽶、⼩麦、⼩⽟⽶●)⽤⽔淘洗⾄没有糠麸为⽌(如有糠麸,则影响黄酒的⼝味,并增加⽶中的杂菌量),然后加⽔,⽔量超过⽶⼀⼨即可。
浸泡24~36⼩时,⽶浸泡到⽤⼿指⼀捻即碎,⽆太⼤硬⼼即可。
三、煮饭(或蒸饭) 将泡好的⽶放⼊锅中,加⼊⽐平时做⼲饭多⼀半的⽔,将⽶煮熟成稠粥状(若⽤锅蒸熟则要加⼊凉开⽔,加⽔量为⽶饭的⼀半)。
四、放凉加曲 当煮好的⽶粥凉到50℃左右时,加⼊神曲。
先将神曲碾碎,边加边搅拌,加⼊量为⽶的15%,即500克⽶加75克神曲。
如药店⽆神曲,也可买焦麦芽(也叫麦芽或炒麦芽),按同样⽐例加⼊。
五、发酵 加⼊神曲后,⽶中的淀粉开始被神曲中的糖化酶糖化变成葡萄糖,所以⽶粥会愈来愈稀。
为使糖化充分,要经常搅拌。
待温度降到30℃左右时加⼊⼲酵母。
⼲酵母的加⼊量为⽶的0.12%,即500克⽶⽤0.6克⼲酵母。
加法是⽤杯⼦盛30℃左右的温⽔,内加少许⽩糖,再把称好的⼲酵母加⼊其中,⽤筷⼦搅拌使其沉⼊⽔中,放置⼏分钟后,杯中开始泛起⼩泡便倒⼊⽶粥中,然后搅拌均匀。
春秋或冬季⽓温低时,容器要放在温暖处,最好保持在25℃以上。
容器加盖防尘,以防污染杂菌,但不要封严,以便发酵产⽣的⼆氧化碳逸出。
发酵5天左右(因温度的⾼低和加酵母量的多少等原因,发酵时间可长可短),看到粥液上不再有⼤量⽓泡产⽣,便可将上部酒液倒出。
六、煎酒 把倒出的酒液放⼊不锈钢锅中,加热到80℃左右,保持30分钟。
然后倒⼊⼀个⼲净容器中沉淀和陈酿。
黄酒制作流程
黄酒的制作流程如下:
1. 原料准备:选择优质的糯米、黄米和小麦麦曲作为主要原料。
将糯米和黄米浸泡一晚,用清水洗净,并将小麦麦曲泡软备用。
2. 蒸米:将浸泡的糯米和黄米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熟,直至米粒完全熟透。
3. 糖化:将蒸熟的米倒入大容器中,稍微晾凉后,加入小麦麦曲进行发酵。
麦曲中的酵母能够将米中的淀粉分解为糖,并将糖转化为酒精。
4. 发酵:将盖好的容器放置在室温下,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气体,并产生酒香。
5. 过滤:经过适当时间的发酵后,将发酵液倒入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物质。
6. 贮存:将过滤后的酒液倒入酒坛或酒瓶中,密封好。
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后续熟化过程。
7. 熟化:熟化是黄酒的重要过程,存放时间一般为数月至数年不等。
在这个过程中,酒液中的各种成分会逐渐平衡和融合,形成黄酒独特的风味与香气。
8. 终精: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和熟化后,黄酒会形成二次沉淀,
接着进行精制处理。
将沉淀的酒液倒入另一个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待沉淀物沉淀下来后,将上清液倒出即可。
9. 瓶装:经过终精处理后,将黄酒倒入干净的酒瓶中。
在瓶中存放一段时间,以进一步提醒黄酒的口感和香气。
10. 成品:最终,经过上述流程的黄酒就制作完成了。
将其封瓶存放,等待饮用或销售。
黄酒的制作方法
黄酒的制作方法1、泡米。
选择较好的江米或大米,经过淘洗;用普通凉水浸泡8—10小时,沥干后备用。
2、蒸饭。
将沥干的米上锅蒸至九成熟离火。
要求米饭蒸到外硬内软,无夹心,疏松不糊,熟透均匀熟后不要马上掀锅盖,在锅内把饭放至快凉时再出锅;出锅后将假打散;再摊盘晾至28℃以下人缸。
3、前期发酵。
把准备好的水、培养曲和酒药倒人缸内与蒸好的米饭搅拌均匀,盖好盖,夏季置干室温下,冬天放在暖气上或火炉前,经3天左右,米饭变软变甜,用筷子搅动,即可见到有酒渗出。
此时缸里的温度达到23℃左右,即可停止前期发酵。
4、压榨。
将经过前期发酵的物料装入一干净的布袋中,上面压上木板、重物,榨出酒液。
5、煎酒(加热杀菌)。
把压榨出的酒液放人锅内蒸(各种蒸锅均可),当锅内温度升到85度,即停止加热。
6、过滤。
用豆包布做成一个布袋,把蒸过的酒液倒入袋中过滤,将滤液收存起来。
7、封存。
把滤液装进一个干净的坛子里,用于净的牛皮纸把坛口包好,再用稻草或稻壳与上和成稀泥把坛口封严,然后把坛子放到适宜的地方,两个多月后即可开坛饮用。
黄酒的作用一: 对畏寒、血淤、缺奶、风湿性关节炎、
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等症,以热饮为好;
二: 对神经衰弱、精神恍惚、抑郁健忘等症,加鸡蛋同煮饮汤效果较佳。
三: 水酒能够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四: 产妇血淤、腰背酸痛、手足麻木和震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消化不良、厌食烦躁、心跳过快、体质虚衰、元气降损、遗精下溺、月经不调、产妇缺奶和贫血等病症大有补益和疗效。
五: 水酒可以直接作开瓶生饮,也可以加热后饮用。
六: 水酒作为调味佳品的原理在于,它能溶解其他食物中的三甲胺、氨基醛等物质,受热后这些物质可随酒中的多种挥发性成分逸出,故能除去食物中的异味。
七: 水酒还能同肉中的脂肪起酯化反应,生成芳香物质,使菜肴增味。
水酒的这些去腥、去膻及增味功能,在菜肴烹制中广为人们采用。
西方人喜欢吃中国菜,这与水酒的调味功能独特,被中国人首先发现并巧妙地加以采用不无关系。
黄酒的其他用处1、药用(保健)功能。
黄酒的药用价值很大,它可用来浸泡、煎熬、冲中药,效果极好,因为中药有效成分在水中的微溶或不溶,在乙醇中却溶解度较大。
黄酒酒度适中,是较为理想的药引子。
中医认为,黄酒气味苦,甘,辛,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皮肤,散湿气,扶肝,除风下气。
以热饮为佳。
2、烹调。
黄酒不竟是营养丰富的饮料酒,也是很好的调料酒,
黄酒含酒清浓度低,酯和氨基酸含量丰富,故香味浓郁,味道醇厚,在烹调菜肴时常用以去腥、调味、增香。
特别是烹调水产类原料时,更少不了黄酒。
这是因为肉、鱼等原料里含三甲胺、氨基戊醛、四氢化吡咯等物质,这些物质能被酒精溶解并与酒精一起挥发,因而可除去腥味;还因为黄酒除本身所含的酯具有芳香气味外,其中氨基酸还可与调味品中的糖结合成有诱人的香味的芳香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