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_教学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217.90 KB
- 文档页数:15
C语言程序设计课件教案第五章循环结构教学目的掌握循环结构中的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的用法,掌握中断语句中break和continue语句的用法。
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2.熟练掌握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重点和难点1.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的使用2.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的使用教学支撑环境与教学资源:1.笔记本电脑2.VC20103.投影仪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授课课时6课时教学过程AM一、课程引入计算1+2+3+...+n有几种方法,需要多少步骤?、循环结构语句什么时候用到循环结构:处理重复的问题的时候。
循环结构的三大语句: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
1.while语句while(循环条件表达式)循环体语句;执行过程:只有循环条件表达式的值为真就执行循环体语句,先判断后执行。
1.输出1---n之间的数intmain(void){inti=1;intn=0;printf("请输入n的值:");scanf("%d",&n);//1015while(i<=n)15printf("%d\n",i);i++;}return0;}2.计算m+...+n 的值intmain(void){inti=1;intn=0;intm=0;intsum=0;printf("请依次输入m 和n 的值:");scanf("%d%d",&m,&n);//m+...n10while(m<=n){sum=sum+m ;m++;}printf("sum=%d\n",sum);return0;}2.do...while 语句do循环体语句;}while(循环条件表达式);执行过程:先执行循环体语句,再检查循环条件表达式的值是否为真,如果为真则继续执行循环体语句,否则结束循环。
一、教案主题: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粤教版必修二、教学目标:1. 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及其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2. 掌握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语法及执行过程。
3. 能够运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程序设计的效率。
三、教学内容:1. 循环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2. For循环的语法及执行过程。
3. While循环的语法及执行过程。
4. 循环控制语句:break和continue。
5. 循环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程序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2. 新课导入:介绍循环结构的概念及其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3. 讲解For循环:解释For循环的语法格式,并通过示例演示其执行过程。
4. 讲解While循环:解释While循环的语法格式,并通过示例演示其执行过程。
5. 循环控制语句:介绍break和continue的作用及其在循环结构中的应用。
6.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编写含有循环结构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循环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语法及执行过程。
2. 编写一个程序,利用循环结构输出1到100的所有整数。
3. 编写一个程序,利用循环结构计算1到100的所有整数的和。
4. 思考如何利用循环结构优化自己的程序设计,提高执行效率。
六、教案主题: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粤教版必修(续)七、教学目标:1. 加深对循环结构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For循环和While循环解决问题。
2. 掌握循环结构的嵌套使用,理解其执行过程。
3. 学会使用循环结构处理复杂问题,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八、教学内容:1. 循环结构的嵌套使用:内层循环在外层循环内部。
2. 嵌套循环的执行过程及举例。
3. 循环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数组排序、打印图案等。
九、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循环结构的掌握情况。
教案精选:初中信息技术《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初中信息技术《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一、学习目的1.初步掌握计数循环、条件循环两种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2.初步掌握简单循环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
3.理解程序的循环结构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掌握计数循环、条件循环两种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掌握简单循环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二、学习指导1.计数循环语句(1)格式:FOR 循环变量=初值TO 终值STEP 步长语句组(循环体)NEXT循环变量FOR语句为循环说明语句,NEXT语句为循环终端语句。
FOR和NEXT后面的循环变量必须相同。
初值、终值和步长都是数值表达式。
步长为1时,STEP可省略不写。
(2)功能:根据FOR语句说明设定的循环次数重复执行循环体。
其具体执行过程可用图5-4-l表示。
图5—4—1其中循环变量超过终值的规则是:步长为正,大于终值;步长为负,小于终值。
一般地循环次数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循环次数=INT((终值一初值)/步长)+12.条件循环语句(1)格式:DO WHILE条件语句组(循环体)LOOP(2)功能:当条件成立(即为真)时,执行DO和LOOP之间的语句组(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转到LOOP语句的下一句执行。
3.计数循环程序设计关键是确定循环的次数和重复循环的操作;条件循环程序设计的关键是确定循环的条件和重复循环的操作三、应用实例1.编程求1+2+4+8+16+……+2n(nWEND注: 是终止循环的逻辑表达式,应随循环的执行而变化,最终退出循环。
如:s=0i=1WHILE im, r=>n, 重复(1)。
程序及框图:INPUT “m,n=“;m,nr=m MOD nWHILE r 0m=nn=rr= m MOD nWENDPRINT”最大公约数为:”,nEND例3 (P153例7.7):给一个整数n(>2),判别它是否素数(质数)。
《程序的循环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程序中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使用循环结构实现程序重复执行的方法;3.能够灵活运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熟练运用循环结构编写程序。
教学内容:一、复习回顾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程序的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它们分别表示程序的从上到下的执行顺序和根据条件选择执行的不同路径。
而在实际的程序开发中,我们通常还需要处理一些需要重复执行的任务,这时就需要用到程序的循环结构。
二、引入1.什么是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语言中的一种基本结构,可以使一段代码重复执行多次,直到满足一些条件才结束。
通过循环结构,我们可以简化程序的编写,减少代码的重复性。
2.循环结构的种类常见的循环结构有以下几种:- while循环:在指定条件为真时循环执行代码块;- for循环:指定循环次数来执行代码块;- do...while循环:先执行一次代码块,然后在指定条件为真时继续执行。
三、实践练习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个实例来练习使用循环结构编写程序。
1. 使用while循环打印1到10的数字:```pythonnum = 1while num <= 10:print(num)num += 1```2. 使用for循环计算1到100的和:```pythontotal = 0for i in range(1, 101):total += iprint("1到100的和为:%d" % total)```3. 使用do...while循环实现一个猜数字游戏:```pythonimport randomcorrect_num = random.randint(1, 100)guess = 0while guess != correct_num:guess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数字:"))if guess < correct_num:print("猜小了!")elif guess > correct_num:print("猜大了!")else:print("恭喜你,猜对了!")```四、拓展应用现在让我们尝试一些更复杂的问题,使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场景中的问题。
循环结构—while循环课题循环结构—while循环单元Python程序基本结构学科信息年级八年级主备人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while循环的语句格式和执行流程;2、理解循环控件语句break和continue的功能;3、能够编写比较简单的while循环程序。
重点while循环的语句格式和执行流程,循环控件语句break和continue的综合应用。
难点while循环应用实例。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for循环结构概念:for循环语句是通过遍历某一序列对象来构建循环,循环结束的条件就是对象遍历完成。
一般格式:for <变量> in <序列>:执行流程图:<循环体>[else:语句块]应用举例:总结:for循环中,由于遍历结构的确定,使得循环次数是明确的。
二、衔接:但生活中很多循环是难以确定遍历结构,难以明确重复次数的。
比如,请你吃小馒头,不规定个数。
没吃饱,继续!吃饱了,就不要吃了!引出:根据条件控制循环——While语句———条件循环三、while循环语句格式1、while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2、while循环的执行流程图“吃馒头”循环执行流程图注意:在循环体中,一定要包含改变测试条件的语句,使循环能够结束,以避免产生死循环。
3、while循环语句随堂练习阅读如下程序,当循环结束后,X的值是(72 )。
四、案例练习案例:通过键盘输入多个数,结束后输出这些数的和。
1、问题分析输入次数不定,用while循环语句。
循环条件:输入字符不为空循环终止条件:按回车键(Python中直接按回车键,则输入的为空字符串。
)2、算法设计3、编写代码4、调试运行按F5键,多次输入数字,观察运行结果。
5、修改完善上例中,通过输入“quit”退出循环,如何修改程序?while xst!=”quit”:五、循环控制语句:break和continue循环控制语句,也称跳转语句,其功能就是改变循环语句的执行顺序。
【教学案例一】1. 实验目的熟练使用for语句控制循环。
2. 实验任务(1)实验内容:打印输出所有"水仙花数"。
所谓"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的正整数,其各位数字立方和等于该数本身。
例如:153是一个"水仙花数",因为153=13+53+33。
(2)实验要求:没有输入,输出所有"水仙花数"。
程序输出以下4个"水仙花数":153 370 371 4073. 实验分析(1)问题分析:用循环语句循环测试每一个三位数是否符合"水仙花数"的规则。
即对所有100至999的数,把每个数分解出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再判断是否符合条件。
(2)实现要点:用一次穷举循环就可以了。
因为是固定次数的循环,一般采用for语句。
对于每个当前的整数,用取余和整除运算分解出各位的数字。
对于三位的正整数n,个位数g = n%10,十位数s = (n%100)/10,百位数b = n/100。
4. 参考代码#include <stdio.h>int main(void){int n, g, s, b;for (n=100; n<=999; n++){b = n / 100;s = n / 10 % 10;g = n % 10;if ( g*g*g + b*b*b + s*s*s==n) printf("%d ",n);}return 0;}5. 思考题什么情况下采用穷举循环是比较合适的?【教学案例二】1. 实验目的(1)熟练使用while 语句和理解该语句的执行顺序,掌握累加和计算的算法。
(2)熟练运用断点调试。
2. 实验任务74(1)实验内容:根据下面关系式,求π的值,直到最后一项的值小于epsilon 。
epsilon 的值由键盘输入。
12!3!!12335357357n p =++++ᄡᄡᄡᄡᄡᄡᄡ…+…(2n+1)(2)实验要求:改正下面的错误程序,达到满足如下表的运行示例结果。
测试用例:/* 1 */ #include <stdio.h>/* 2 */ int main(void)/* 3 */ {/* 4 */double sum,item;/* 5 */double epsilon;/* 6 */int i;/* 7 */printf("Enter Epsilon:");/* 8 */scanf("%lf",&epsilon);/* 9 */item = 1;/* 10*/sum = 0; /*调试时设置断点*//* 11*/while (item >= epsilon)/* 12*/{/* 13*/sum += item;/* 14*/i++;/* 15*/item *= i;/* 16*/item /=(2*i-1);/* 17*/}/* 18*/printf("Pi=%.6lf\n",2*sum); /*调试时设置断点*//* 19*/return 0; /* 20*/ }3. 实验分析(1)程序分析:这是一个求累加和的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抽取出具有共性的算式:sum=sum + item ,其中sum 存放累加和,item 表示第i 项的内容。
题目没有显式地给出循环次数,只是提出了精度要求。
在反复计算累加的过程中,一旦第i 项的绝对值小于Epsilon ,就达到了给定的精度,计算终止,这说明精度要求实际上给出了循环的结束条件,转换为循环条件item≧Epsilon。
通过以上分析,主要的错误可能会出现在求和变量的初值赋值以及循环的次数错误及输入输出的格式等。
(2)调试要点:该程序调试的主要要点是:对源代码进行编译,解读相关的编译信息,若存在编译错误,则根据提示信息修改源代码;用测试用例数据运行,看结果是否有错;若有错,设置断点,利用断点调试运行;设置断点的分析,观察在第一个断点时各边量的值(初值是否设置正确),单步进行循环时观察各个变量的值的变化以及while循环语句条件的变化;根据观察情况综合分析,与预期结果做比对,从而找出错误,给出正确结果。
具体调试步骤:1)先编译源程序,信息窗口中显示编译正确信息,然后执行连接,完全正确。
运行该程序,发现输出结果不正确,调试该程序。
2)在源程序第10行和第18行设置断点,运行至第一个断点处,输入变量测试用例,查看变量epsilon的值,此时,epsilon的值与输入的值一致。
3)单步执行,程序执行到输入第15行,观察变量i,这时看到变量i的值是一个奇怪的数值。
检查之前的代码,发现程序忘记给变量i赋初值了。
变量i的初值到底应该是多少是合适的?分析代码可以得出变量i的初值设置为0较合适,这是通过比较变量item的初值得出的。
终止调试,修改程序代码,在语句“item =1;”之前插入语句“i=0;”,重新编译,连接运行,输入测试用例。
4)程序执行到第一个断点。
单步执行,程序执行到输入第16行,观察到变量item值为1.00,但是分析计算公式,item的值应该为1/3,按照item的值推算,语句“item /=(2*i-1);”应为“item /=(2*i+1);”。
修改程序代码,然后重新编译和连接,程序显示结果正确。
4. 参考代码#include <stdio.h>int main(void){double sum,item;double epsilon;int i;printf("Enter Epsilon:");scanf("%lf",&epsilon);i = 0;item = 1;sum = 0; /*调试时设置断点*/while (item >= epsilon){sum += item;i++;item *= i;item /=(2*i+1);}printf("Pi=%.6lf\n",2*sum); /*调试时设置断点*/return 0; /*调试时设置断点*/}5. 思考题修改上面程序,利用格利高里公式求π的值,要求精确到最后一项的绝对值小于10-4。
公式如下:⋯+-+-=71513114π【教学案例三】1. 实验目的(1)熟练使用while 语句控制循环。
(2)熟练理解和掌握循环体内变量存储的循环变化规则。
2. 实验任务(1)实验内容:一对兔子,从出生后第3个月起每个月都生一对兔子。
小兔子长到第3个月后每个月又生一对兔子。
假如兔子都不死,请问第1个月出生的一对兔子,至少需要繁衍到第几个月时兔子总数才可以达到R 对?(R 为给定的正整数。
)(2)实验要求:输入一个正整数R ,输出“至少到第几个月时,兔子总对数才能达到R 对。
”测试用例:3. (1)问题分析:这显然是一个循环计算的问题。
设某一个月的当月出生的兔子有R1对,两个月大的兔子有R2对,三个月及以上大小的兔子有R3对,则总数是R1+R2+R3对。
那么下一个月的兔子数量按年龄分别是R3=R3+R2、R2=R1、R1=R3。
第1个月的初始值:R1=1、R2=0、R3=0。
(2)实现要点:1)循环控制结构。
循环计算的次数不能预先知道,所以可以采用while 循环,只要R1+R2+R3 < R 的条件满足,就要继续计算下一个月,否则结束循环。
2)每月不同年龄兔子数量的循环更新。
每月不同年龄兔子数量的循环更新规则:R3=R3+R2、R2=R1、R1=R3。
3)把每个月的各月龄兔子数量序列都打印出来,就容易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正确的序列是: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2584, 4181, 6765, ……如果不正确,进行跟踪调试。
4. 参考代码/* 1 */ #include <stdio.h>/* 2 */ int main(void)/* 3 */ {/* 4 */int month=1, R, R1=1, R2=0, R3=0;/* 5 */scanf("%d", &R);/* 6 */while( R1+R2+R3 < R )/* 兔子数量未达到给定的量,继续计算下个月的值 *//* 7 */{ month++;/* 8 */R3 += R2; /* 二月龄兔子变成成年兔子*//* 9 */ R2 = R1; /* 一月龄兔子变成二月龄兔子*//* 10 */ R1 = R3; /* 成年兔子又生出一月龄兔子*//* 11 */}/* 12 */printf("至少第 %d 个月才有 %d 对兔子。
\n", month, R1+R2+R3 );/* 13 */ }5. 思考题这个兔子繁殖的增长序列与Fibonacci序列(后一项是前两项的和)有什么关系?【教学案例四】1. 实验目的(1) 熟练使用当形循环语句控制循环。
(2) 熟练掌握整数中各位数的处理。
2. 实验任务(1) 实验内容:从键盘读入一个整数,统计该数的位数。
实验分析(1)问题分析:一个整数由多位数字组成,统计过程需要逐位地数,因此这是个循环过程,循环次数由整数的位数决定。
(2)实现要点:由于需要处理的数据有待输入,故无法事先确定循环次数。
程序中采用do-while循环语句。
由于负数和相应的正数的位数是一样的,所以把输入的负数转换为正数后再处理。
将输入的整数不断地整除10,该数最后变成了0。
例如,234 / 10商为23,23再整除10商为2,2再整除10商为0并结束循环,一共循环了三次,故234的位数是3。
4. 参考代码/* 1 */ # include <stdio.h>/* 2 */ int main(void)/* 3 */ {/* 4 */ int count, number; /* count 记录整数number的位数 *//* 5 *//* 6 */ count = 0;/* 7 */ printf("Enter a number:"); /* 输入提示 *//* 8 */ scanf ("%d", &number);/* 9 */ if(number < 0) number = -number; /* 将输入的负数转换为正数 *//* 10 */ do{/* 11*/ number = number / 10; /* 整除后减少一位个位数,组成一个新数 *//* 12 */ count++; /* 位数加1 *//* 13 */ }while(number != 0); /* 判断循环条件 *//* 14 */ printf("It contains %d digits.\n", count);/* 15 *//* 16 */ return 0;/* 17 */ }5. 思考题将程序中的do-while语句改为下列while语句,会影响程序的功能吗?为什么?再增加一条什么语句,就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while(number != 0){number = number / 10;count ++;}【教学案例五】1. 实验目的(1)熟练使用do/while 循环语句以及理解do/while语句的执行顺序;(2)理解二分法的概念,掌握运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近似解的方法;(2)熟练理解和掌握程序错误判断及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