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相关知识介绍提纲
- 格式:ppt
- 大小:14.38 MB
- 文档页数:19
国际贸易口岸一、口岸概述1.口岸的概念口岸是由国家指定的对外经贸、政治、外交、科技、文化、旅游和移民往来的,并供来往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国(边)境的港口、机场、车站和通道。
2.口岸的分类口岸的地位与作用(1)口岸是国家主权的象征(2)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3)口岸是国际货运的枢纽二、海关业务1. 海关的概念海关是依法执行进出关境监督管理的国家行政机关,是对进出关境货物、运输工具、行李物品、货币、金银等执行监督管理和稽征关税的国家行政机构。
2. 海关的主要业务制度海关的业务制度是海关为完成监管、征税、查缉走私、编制海关统计四项基本任务,依据《海关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和管理办法。
海关业务制度可分为:监管制度、关税制度、保税制度、稽查制度、统计制度等五项主要业务制度。
(1)监管制度海关监管的对象分为贸易性的货物、运输工具和非贸易性的货物三部分,因而海关监管制度可分为:货运监管制度、非贸易性物品监管制度和运输工具监管制度三大体系。
监管制度的主要内容海关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进行监管的过程可分为申报、查验、征税和放行四个环节了解监管制度的主要环节监管制度的特点:国家对进出口活动实行的行政管理、法制性、政策性、涉外性。
(2) 关税制度关税制度是国家关税法令和关税稽征办法的具体化。
《关税条例》及其组成部分《进出口税则》是我国关税的基本法规。
关税制度的主要内容:纳税义务人、税率的适用、完税价格的审定、关税的缴纳与退补、纳税争议的处理关税制度的特点:a. 财政作用明显 b. 保护国家进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公平竞争 c. 与国际惯例靠拢,方便货物进出 d. 保障纳税义务人的合法权益。
(3) 保税制度保税制度是指经海关批准的境内企业所进口的货物,在海关监管下,在境内指定的场所储存、加工、装配并暂缓缴纳各种进口税费的一种海关监管业务制度。
保税制度的主要内容:保税加工制度、保税仓储制度、区域保税制度保税制度的特点:境内企业经海关批准进口的货物可暂缓纳税、并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保税制度还带有过程监管的特点。
⼀、什么是出⼊境卫⽣检疫⼯作? 出⼊境卫⽣检疫⼯作是指出⼊境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国境卫⽣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通过对出⼊境的⼈员、交通⼯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李、货物、邮包等物品实施国境卫⽣检疫,防⽌传染病由国外传⼊或由国内传出,保护⼈体健康。
出⼊境检疫对象都应当接受检疫,经出⼊境检验检疫机构许可⽅准⼊境或出境。
⼆、出⼊境卫⽣检疫对象是什么? 《国境卫⽣检疫法》规定的出⼊境检疫对象包括:⼊境、出境的⼈员、交通⼯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李、货物、邮包等特殊物品。
《⾷品卫⽣法》规定的出⼊境检疫对象有进⼝⾷品、⾷品添加剂、⾷品容器以及包装材料、⼯具设备等。
三、我国《国境卫⽣检疫法》有哪些主要特征? 1.是⼀部涉外卫⽣⾏政法律,对外体现⼀个国家⾏政卫⽣主权。
2.采取“预防为主”⽅针,防⽌传染病在国境⼝岸上传⼊与传出。
3.具有中国特⾊⼜符合国际惯例。
4.规定由出⼊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国境⼝岸出⼊境交通⼯具、⼈员、货物、集装箱、⾏李、邮包等实施卫⽣检疫、传染病监测、卫⽣监督和卫⽣处理。
5.从公共卫⽣法基本要求对⼝岸进⾏卫⽣⾏政管理。
四、什么叫国境⼝岸?出⼊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国境⼝岸的卫⽣检疫⼯作范围包括哪些? 国境⼝岸指在中华⼈民共和国国际通航的港⼝、机场以及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的⼝岸。
出⼊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国境⼝岸的卫⽣检疫⼯作范围,是指对为国境⼝岸服务的涉外宾馆、饭店、俱乐部,为出⼊境交通⼯具提供饮⾷、服务的单位和对⼊境、出境⼈员、交通⼯具、集装箱和货物实施卫⽣检疫、传染病监测、卫⽣监督、卫⽣处理和进出⼝⾷品卫⽣检验及监督。
五、检疫传染病包括那些?潜伏期如何规定的? 《国境卫⽣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包括⿏3911第⼆⼗五章 出⼊境检验检疫基础知识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院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国境卫⽣检疫法实施细则》对上述三种检疫传染病的潜伏期作了如下规定:⿏疫的潜伏期为六天;霍乱的潜伏期为五天;黄热病的潜伏期为六天。
口岸边检法律法规培训学习资料目录第一部分边防检查工作概述------------------------- 1一、边防检查工作的性质二、边防检查的任务三、边防检查工作的原则四、边防检查工作的特点五、边防检查工作的职权第二部分法律法规---------------------------------- 7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七、国际航行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检查办法第三部分涉外工作纪律------------------------------ 38一、涉外人员守则二、登外轮工作人员守则三、个人保密守则第四部分证件签发及管理相关规定-------------------- 40第五部分各国风土人情简介-------------------------- 42第一部分边防检查工作概述边防检查是国家通过设在对外开放口岸边防检查机关,依法对出入境人员,交通运输工具及其携带、载运的行李物品,货物等实施检查、监督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
是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口岸秩序,方便往来的必要手段,是国家出入境管理和公安保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边防检查制度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开始,1949年在辽宁大连设立了我国第一个边防检查站,而后在全国的重要海、陆、空口岸都设立了边防检查站,并陆续颁布了边防检查法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出入境的旅客和交通运输工具急剧增加。
边防检查工作在国家的出入境秩序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97年12月30日之前,我国边防检查人员全部是现役制的武装警察,由各省、市、自治区边防总队具体领导边防检查站的工作。
1997年8月15日,国务院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厦门、海口、汕头九个城市进行边防检查职业化改革试点,将上述九个城市所属边防检查人员由现役制改为职业制。
口岸相关知识介绍提纲
口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接触的边境地区。
口岸作为国家的门户,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意义。
下面是一个关于口岸相关知识的提纲,详细介绍了口岸的定义、分类、功能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一、口岸的定义
1.口岸的概念
2.口岸的形成条件
3.口岸的基本要素(海港、航空港、陆地口岸、铁路口岸)
二、口岸的分类
1.国际口岸和国内口岸
2.主要口岸和次要口岸
3.推进口岸概念的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经济合作区)
三、口岸的功能
1.经济功能(贸易、物流、产业发展)
3.文化功能(文化交流、旅游)
四、口岸的作用
1.国际贸易的便利通道
2.区域经济的重要节点
3.增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窗口
4.促进民族团结与文化交融
五、国际口岸的发展与竞争
1.口岸的标准化建设
2.多式联运的推广与发展
3.口岸的服务创新与提质
六、典型国际口岸案例的介绍
1.上海港口(中国)
2.新加坡港口(新加坡)
3.鹿特丹港口(荷兰)
4.旧金山港口(美国)
5.大连港口(中国)
七、我国国际口岸的现状与发展
1.口岸布局与发展战略
2.口岸建设与设施改善
3.中国口岸的国际竞争力
八、口岸与沿边地区发展的关系
1.口岸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2.口岸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与发展
结语:口岸作为国家的连接点,具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潜力,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合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因此,充分了解口岸的相关知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