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杯口灌浆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建筑与装饰2022年3月下 193预制装配式结构杯口基础的问题与探讨韩丽玲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272100摘 要 本文讨论了预制混凝土杯口基础的问题,罗列出国内杯口基础的计算及构造措施。
根据Canha的理论并结合杯口基础的实际受力特点,对欧标下杯口基础的杯口厚度和杯口配筋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国内规范下杯口基础的计算结果以及欧标下杯口基础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杯口基础;施工技术Problems and Discussion of Prefabricated Structure Cup FoundationHan Li-lingSinopec Guangzhou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zhou 272100,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cup foundation, and lists the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measures of cup foundation in China. According to Canha’s theory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tres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p foundation,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cup thickness and cup reinforcement of cup foundation as per European standard is deduced. Based on specific example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cup foundation as per Chinese specifications and European standard are compared.Key words prefabricated structure; cup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引言由于预制混凝土结构具有节省模板、改善制作时的施工条件、劳动效率高、施工速度快等优势,使得预制装配式结构在石油炼化项目中应用较多。
杯口预制柱的施工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杯口预制柱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施工前准备:- 确定施工地点和预制柱的数量、规格。
【精选】二次浇注混凝土施工三、浇筑方案本工程的钢柱基础二次灌注采用人工浇筑,为了有效控制的施工质量,从以下几方面严格把关:1、砼配合比设计及外加剂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气温情况,设计为C35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考虑现场最低温度在0℃以下,本方案二次灌浆混凝土比设计提高一个标号,采用C40微膨胀抗冻细石混凝土,商砼站根据技术要求进行配合比及加入相应添加剂。
2、砼的运输砼运输设备为商砼站的专用运输车辆。
四、砼的浇筑1、施工准备:杯口内部无杂物、杯口内部进行湿润。
2、根据钢柱安装的顺序,达到10m3左右的混凝土量时,联系商砼站进行浇注。
3、柱底部分灌浆时应从杯口一侧进行灌注,另一侧溢出,不能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注。
4、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五、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振捣方法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捣时间宜为15~30S,且隔20~30分钟后进行第二次复振。
1、混凝土自料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注高度如超过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拨,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捣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
3、浇注过程中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注完毕。
4、浇注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钢柱轴线有无移动。
当发现砼有不密实等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砼的养护浇筑好的砼应进行充分的湿润养护,这一工序是保证砼强度质量的关键,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对砼采取自然养护,应在浇筑完毕的12h内时砼加以覆盖,保护和浇水,以防止风裂、干裂。
砼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使砼处于湿润状态。
已浇筑好的砼在强度未达到1.2N/mm以前,不得在上踩踏或施工。
七、控制工程质量的措施1、砼在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①检查砼组成材料的质量,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②检查砼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基础裂缝灌浆处理施工方案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概述基础裂缝灌浆处理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所需材料和潜在风险的预防措施。
2. 施工方法
2.1 清理基础裂缝
- 首先,对基础裂缝进行彻底清理,包括清除松动的碎石、尘土和油污。
- 使用刷子和高压水枪进行清洁,确保裂缝表面干净。
2.2 粘结剂准备
- 准备适当的粘结剂,如环氧树脂或聚合物混凝土粘结剂。
- 按照粘结剂制造商的说明书准备粘结剂。
2.3 灌浆注入
- 选择适当的灌浆注入方法,如压力灌浆或泵灌浆。
- 根据裂缝的深度和宽度,确定注入灌浆剂的压力和速度。
- 从裂缝底部开始,逐渐向上注入灌浆剂,确保灌浆充满整个裂缝。
2.4 灌浆养护
- 灌浆完成后,根据粘结剂的要求进行养护。
- 避免在养护期间施加额外的负荷或震动。
3. 所需材料
- 刷子
- 高压水枪
- 粘结剂(如环氧树脂或聚合物混凝土粘结剂)
- 注入灌浆剂
4. 风险预防措施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护目镜。
- 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确保周围没有人员或动力设备。
- 在灌浆过程中,遵循粘结剂的安全操作指南,并避免直接接触粘结剂。
5. 总结
基础裂缝灌浆处理施工方案包括清理裂缝、准备粘结剂、注入灌浆和养护。
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法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修复基础裂缝,并为建筑物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稳定性。
灌浆工程施工基坑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商业综合体的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基坑工程,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深度约7米,周边环境为老旧城区,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条件为软岩和粘土,地下水丰富。
二、灌浆工程施工目标1. 对基坑墙壁进行加固,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防止地下水渗透,保障基坑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安全。
三、灌浆工程施工方案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灌浆工程前,需要对基坑进行周边环境的调查和地质勘察,获取基坑附近的地下水位、土质及地质情况等信息,并制定相应的灌浆方案。
2. 施工材料及设备准备灌浆工程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注浆剂、加固材料等,设备包括注浆设备、泵车、搅拌设备等。
3. 施工工艺流程(1)对基坑墙壁进行凿孔处理,打孔间距不超过1.5米,孔深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将凿孔和墙体表面清洗干净,并将注浆设备接入孔口。
(3)根据设计要求,将水泥和注浆剂按一定比例搅拌均匀,然后通过泵车送入基坑墙壁孔中进行注浆。
(4)注浆完成后,等待一定时间使其固化,然后进行下一道工艺流程。
(5)再次对基坑墙壁进行检测和清洗,确保基坑墙壁完全加固和防水。
四、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注浆的质量和数量符合标准。
2.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基坑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保护,避免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3. 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4. 施工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地下水变化、地质条件变化及施工效果,随时调整施工方案。
五、施工质量验收1. 结束灌浆工程后,需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验收,确保灌浆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2. 需对基坑墙壁进行专业的检测和测量,确保墙壁的加固和防水效果。
3. 应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验收和记录,做好相关的工程档案和报告。
六、施工效果评估1. 在施工结束后,需对灌浆工程效果进行评估,对加固和防水效果进行全面检测和测量。
2. 需对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和评估,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0。
000米相当于绝对标高218.000m。
汽机房跨度为18。
0m,纵向柱距为6。
0m,纵向长度36m。
主要工程量:长度为20.865米的预制框架柱14根,23.1米的预制抗风柱4根。
1.2工程特点该工程预制柱长度长,重量大(框架柱单根重量为23.6吨,抗风柱单根重量为19。
8吨,钢筋混凝土自重按2。
5吨/立方米计算),要求安装精度高,且施工场地狭小,各工序交叉较多,故施工难度较大。
吊装作业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并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吊装作业期间,停止施工范围内的其他作业,以保证相互不干扰,确保安全。
吊装完成后,做好成型预制柱的轴线、标高观测直到二次灌浆达到设计强度。
2.依据文件2.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篇。
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2。
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土建工程篇2。
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 2. 7《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2002]49号2.8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与体系程序》3.施工方案3.1开工应具备的条件和施工前应做的准备3.1.1进行图纸会审,施工前根据编写的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进行认真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组织班组长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以利施工。
3.1.2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学习,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的施工规范及标准。
3.1.3备齐检验合格的测量工器具。
3.1.4准备好施工用的机械及水泵。
3.1.5搞好施工场地的清理及整平工作.3.1.6根据测量控制网,测设厂房轴线位置及基准高程点,并经有关质检部门及业主复检合格。
3.1.7在施工以前应对所有的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检修,确保机械状况良好。
3.1.8施工前清理好吊车行走道路,确保无障碍.3.1.9组织好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到持证上岗。
目录1 工程概况 (1)2 编制依据 (1)3 施工准备 (1)3.1技术准备 (1)3.2原材料准备 (1)3.3机械设备准备 (1)3.4劳动力准备 (1)3.5雨季施工物资准备 (1)4 施工程序 (1)5 施工方案 (2)5。
1工程定位 (2)5.2土方开挖 (2)5.3地基处理 (2)5。
4垫层混凝土施工 (2)5.5基础测量放线 (2)5.6基础模板工程 (2)5。
7基础钢筋工程 (2)5。
8基础混凝土工程 (3)5。
9柱(高杯口短柱)模板工程 (3)5。
10杯口模板工程 (3)5.11砼养护工程 (3)6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7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8 安全保证措施 (4)9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10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5)10。
1主要噪音源几管理方案 (5)10。
2主要废弃物及管理方案 (6)10。
3主要废水及管理方案 (6)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伊川二电旧厂改建综合管道支架基础分部工程。
位于K8与电除尘之间,平面(见施工图)南北长149.1米,均为联合基础,高杯口短柱,共计13个,基础采用C30砼,垫层采用C15砼,,钢筋HPB300,HRB335,HPB400级,基础砼保护层40mm,短柱砼保护层30mm。
杯口二次灌浆采用C40细石混凝土。
2 编制依据2。
1《综合管道支架》 F3761S—T0708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
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土建工程)》 DL/T5210.1-20052。
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2—2002)3 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审查图纸,熟悉会审纪要,明白设计意图,做好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和技术质量要求,掌握工程的特殊性.3。
2原材料准备(1)依据施工图预算,按计划组织进场,并对原材料及时进行复试。
(2)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堆放严格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堆放,确保现场施工文明有序.3.3机械设备准备(1)认真熟悉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要领和操作规程,配备齐全各种现场所需的施工机具.(2)对各种机具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各种机械设备运行良好。
对钢柱杯口基础设计的认识 Understanding of the foundation design of steel column cup mouth发布时间:2022-07-15T07:52:32.144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5期作者:张大剑[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钢结构生产加工技术的进步,张大剑(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54)【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钢结构生产加工技术的进步,工业厂房工程中采用钢框排架结构形式的比例在逐渐上升,结合规范中相关的强连接弱构件的要求,柱与基础的连接计算成为设计的关键一环,杯口基础与外露式、包裹式、直埋式相比,对上部钢柱形式和截面更具适应性,便于满足上述抗震要求,且其施工能与上部结构的加工同步开展,有利于压缩工期和节省工程费用。
目前杯口基础的设计理论有固端理论、撬杠理论及斜截面破坏理论,但规范对杯口基础的设计缺少明确的理论指导,本文综合现有文献及试验成果,梳理出一套钢柱杯口基础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供结构设计人员讨论参考。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steel structur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industrial plant engineering using steel frame structure proportion gradually rising,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ation, the column and foundation connection calculation is the key to the design, the cup base and exposed, package, straight buried, compared to the upper steel column form and section, easy to meet the seismic requirem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can synchronize with superstructure processing, is conducive to compression period and save engineering costs.At present, the design theory of cup base includes solid end theory, crowbar theory and inclined section destruction theory, but the specification lacks clear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cup base.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test results to sort out a set of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 of steel column cup base for structural designers.【关键词】钢框排架;杯口基础;固端理论;撬杠理论;斜截面破坏理论【Keywords】Steel frame rack; cup mouth base; solid end theory; crowbar theory; inclined section damage theory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钢结构生产加工技术的进步、绿色低碳的生态保护理念在工程领域的树立,工业厂房采用钢框排架结构的情况越来越多。
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对钢柱基础杯口二次灌浆施工工法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对钢柱基础杯口二次灌浆施工工法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建筑结构的大型化、高层化和混合结构化趋势的加速,钢柱基础杯口二次灌浆的施工需求逐渐增多。
针对传统的钢柱基础杯口二次灌浆方案存在施工难度高、施工周期长、工程质量不稳定等问题,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解决方案。
二、工法特点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对钢柱基础杯口二次灌浆的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简便: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粘度低,易于搅拌和泵送,施工操作简单,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工序和工时。
2. 施工速度快: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在施工过程中可实现快速凝固,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
3. 高强度高可靠性: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具有优异的强度表现和可靠性,能够满足钢柱基础杯口二次灌浆的强度要求,保障工程质量。
4. 无收缩性: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具有无收缩性,避免了因灌浆料体积变化而导致的开裂和渗漏问题,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
5. 耐久性强: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对环境和化学因素具有良好的抵抗能力,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保护。
三、适应范围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对钢柱基础杯口二次灌浆适用于各类建筑和工业设施,包括高层建筑、桥梁、大型设备基础等。
四、工艺原理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施工工艺和采取的技术措施上。
首先,钢柱基础杯口二次灌浆前,需对基础进行清理和预处理,确保基础的平整和洁净。
然后,在基础杯口周围设置导流管,用于引导灌浆料填充整个杯口空间。
接下来,通过搅拌设备将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与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形成均匀的灌浆料。
最后,采用机械泵送或手动灌注的方式将灌浆料注入到基础杯口内,保证充填均匀和完整。
施工完毕后,需要等待一定时间,让灌浆料养护硬化。
五、施工工艺1. 清理和预处理:清除杯口内的杂质和松散混凝土,确保基础平整和洁净。
杯口基础钢柱精度调整方法的探讨与研究【摘要】钢结构杯口基础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基础形式之一,特别是工业厂房应用尤为突出,其中杯口基础钢柱安装精度对整体结构及下道工序的构件安装精度和难易程度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杯口基础钢柱安装精度,采用何种方式是项目研究和探讨的关键所在。
在杯口基础钢柱精度调整时,采用钢楔铁、缆风绳和经纬仪以及杯口基础底部预先砂浆找平是传统的杯口基础钢柱精度方式,为使杯口基础钢柱安装快捷、安全、又精准,设计一套专用杯口基础钢柱调整装置也是一种有效的调整方式。
【关键词】杯口基础,精调装置,顶紧装置,调整方法1、引言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更新,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钢结构由于具有钢材强度高、构件面积小、自重轻、造价低等许多优点,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高层建筑及桥梁结构的建设中。
其中杯口基础是将建筑物基础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在工业厂房中应用较为广泛。
在杯口基础钢柱精度调整时,往往采用钢楔铁、缆风绳和经纬仪,其中钢楔铁需要专门加工制作,人工锤击钢楔铁进行加固,利用缆风绳调节钢柱垂直,费力、耗时,而且缆风绳容易断裂且人工力量掌握不好,调节起来特别费劲,调整精度底,往往要多次反复锤击钢楔铁及反复调整缆风绳才能完成,安装精度得不到保证,达不到规范允许的偏差范围要求,且需要的人员较多,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针对此情况特进行杯口基础钢柱精度调整方式进行探讨与研究,对后续钢结构杯口基础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研究背景:西安某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主要由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以及配套的管理中心、物流中心、生活配套区等设施。
其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主体结构均为钢结构,基础设计均采用杯口基础形式,其中涂装车间是结构最复杂、工艺最多,局部为三层结构,其余车间为单层结构,因此涂装车间钢柱安装精度更为重要。
1.杯口形式选择传统使用的杯口形式为杯口内壁与基础底部成斜角,方便斜铁加固,本工程为更好提高钢柱的安装精度,将杯口基础形式稍作优化,把杯口基础内壁斜角改为直角(内壁与底部垂直)。
基础底板型钢柱埋入式柱脚预留杯口施工技术天津某超高层建筑工程基础底板施工时,因首节型钢柱受施工条件限制无法吊装到位,施工中采用了在基础底板上预留杯口施工技术,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利用新安装的大型塔吊后吊装,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以保证后安装型钢柱与基础底板的结构整体性,解决了首节型钢柱吊装困难的问题。
标签:基础底板;型钢柱;埋入式柱脚;预留杯口;后安装1 工程概况某超高层建筑工程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该工程总建筑面积325056m2,由四层地下室、八层裙房及四栋塔楼组成,建筑物总高度258m,为超高层建筑。
塔楼结构形式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中办公楼型钢柱钢板厚度达48mm,首节型钢柱柱脚埋入基础底板内1.5m,伸出底板上皮1.8m,型钢柱最大安装重量约5.5吨。
办公楼型钢柱主要包括外框支柱内包十字型钢柱、核心筒剪力墙内预埋型钢柱。
办公楼型钢柱分布如图1:图1 办公楼型钢柱分布示意图型钢柱埋入底板连接大样如图2:图2 型钢柱与基础底板连接大样图2 工程难点埋入底板内的首节型钢柱伸出底板上皮 1.8m,型钢柱最大安装重量约 5.5吨,本工程在基础底板施工阶段现场安装了3台塔吊,根据三台塔吊的工作幅度和额定起重量,埋入底板的型钢柱约有40%塔吊不能吊装到位,特别是临近地铁集散厅一侧的型钢柱由于汽车吊无法站位,吊装更加困难,此部分型钢柱安装是基础底板施工阶段的一个难点。
3 基础底板型钢柱埋入式柱脚预留杯口施工技术为解决塔吊吊装能力不足及大型起重机械无法站位吊装的问题,底板施工阶段在型钢柱柱腳埋入位置(办公楼核心筒除外)预留杯口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安装大吨位塔吊,通过塔吊后吊装首节钢柱。
施工时采取以下措施,以加强后安装型钢柱与基础底板的整体性:混凝土结构柱竖向钢筋在底板内的锚固深度加深到杯口底部以下、底板下皮最上一排钢筋;杯口底部插入短钢筋以加强新老混凝土的结合;型钢柱安装完毕将底板钢筋通过可焊接直螺纹套筒直接与型钢柱连接;杯口内混凝土浇筑前钢柱脚板下先浇筑水泥基灌浆料填充密实。
XX特钢集团XX基地环保搬迁项目高线基础杯口灌浆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国XX冶XX特钢XX基地环保搬迁工程项目部XX年8月22日审批页XX特钢XX基地环保搬迁项目高线基础杯口灌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高线车间预制柱开始吊装,按图纸设计要求,在柱安装后我单位将进行基础杯口内灌浆.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施工,特编制此方案,施工时严格按照附图设计要求及本方案施工.二、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0—93);2《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GB50300—20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以及现行国家施工规范及其他有关标准;三、施工机械手电钻 5台插入式振动器 5台油桶改装容器 2个四、人员配备项目部管理人员:技术员:1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专业测量员:1人电工: 1人施工班组人员:工长:1人混凝土工:3人 (其中振捣一人)五、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1. 每次灌浆前,事先将基础杯口内部清理干净,并用水均匀湿润杯口内壁.2. 第一次灌浆采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是一种具有早强、高强、高流态、微膨胀和耐久性好,免振捣自流平等多种优点的新型复合材料.是将流态混凝土技术、早强高强混凝土技术、膨胀混凝土技术和外加剂等多种混凝土技术有效运用的结果.它具有很好的抗冻性,耐久性,坍落度不损失,对钢筋无锈蚀.第一次灌浆高度为200mm.灌浆料需按使用说明加适量水人工机械搅拌才可使用.搅拌机械为手电钻改制而成. 为了第二次灌浆时C35细石与灌浆料结合效果好,所以对灌浆料进行凿毛.凿毛时防止产生粉尘与杂质,灌浆后在灌浆料初凝前进行人工凿毛.3. 第二次灌浆采用微膨胀C35细石混凝土,灌浆至基础顶面往下300mm位置.灌浆前先湿润内壁,灌浆时采用人工机械振捣的方法.灌浆后在细石混凝土初凝前对其进行人工凿毛.4. 第三次灌浆采用微膨胀C35细石混凝土,灌浆至基础顶面. 灌浆前先湿润内壁,灌浆时人工机械振捣,并将混凝土面抹光.满足外观质量要求.5. 灌浆时从基础杯口一侧开始灌浆,以防止空气引入。
1工程概况A列外电气构筑物主要包括:主变基础2个,厂变基础2个,起备变基础1个,防火墙基础6个,以及若干个构架基础。
垫层为C15混凝土,基础混凝土为C30砼,杯口二次灌浆采用C40细石混凝土。
基础均置于③层土上,否则挖至③层土,用毛石混凝土换填至基础底部。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钢筋保护层厚度:池壁为30mm,基础为40mm。
防火墙有三层梁,标高分别为-0.45 m,3.45m,7.85 m。
墙体采用MU10砖,M5水泥砂浆砌筑,柱与墙拉结筋做法需满足03G329图集。
2编写依据2.1 《A列外电气构筑物结构图》(T0401)2.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土建工程篇)》(DL/T 5210.1─2005)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9)2.5《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2-2002)3作业准备和条件3.1技术准备在A列外电气构筑物施工前,对照图纸进行会审,编制施工方案并报批完成,在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
根据施工图纸,编制材料预算,组织材料进场。
3.2材料、设备准备3.2.1钢筋、模板、方木、钢管等需用的材料根据材料预算量及现场需求,组织材料进场并能确保材料质量。
3.2.2混凝土集中搅拌,砼浇筑前汽车泵、罐车和振动棒等进行检修,对某些损坏部件予以更换,同时购置易损配件备用,确保正常运行。
4.作业方法及安全、质量控制措施4.1 总体施工方案先深后浅、先地下后地上、先基础后沟道的施工安排。
土方方案:本次施工采用机械开挖方案,人工配合,及清理基底。
结构施工方案:采用覆膜木胶合板,0米以上基础防火墙柱阳角安装倒圆角。
支撑体系采用普通脚手管加对拉螺栓加固体系,防火墙框架柱采用柱外对拉螺栓方式加固。
防火墙第一次施工缝留在-0.45米层梁上表面,第二次留设在3.45米处,第三次浇筑到顶。
钻孔灌浆施工工作范围及施工程序灌浆孔布置于堤顶及迎水面,孔距2.0m,排距1.0m,梅花型布置,深入堤基1.0m。
灌浆用浆液选用壤土,由泥浆搅拌制,采用60-80mm 的钢管作输浆管,分接到各灌注孔进行灌浆。
施工程序为:钻孔、泥浆制备、灌浆三个过程。
工艺流程图1、测量放线:依据施工前准备的基点,采用经纬仪定位,并在施工前用双飞粉定出桩位标识。
2、取芯及芯样试验:芯样最大长度控制在3m以内,一旦发现芯样卡钻或磨损,应立即出,确保芯样获取率大于80%,取出的芯样应编号并绘制钻孔柱状图和进行岩芯描述。
3、布孔:灌浆孔布置呈梅花型,造孔时应按序进行。
4、灌浆孔钻孔:选用锥探机按设计桩位钻探,钻探时应控制全孔测斜以及钻孔完毕后的孔位保护,对于合格的孔应采取批准的补救措施,对于无法纠偏时,应报废原孔,重新钻孔。
5、制浆:搅拌及贮浆:选用搅拌机制浆,贮浆搅拌机用于贮浆,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
材料参配:各种材料参配必须采用重量称量法称量,误差控制小于2%。
为提高泥浆的流动性、稳定性以及后期强度,报请监理批准后,可参配适量的水泥或水玻璃,如结合灌浆消灭白蚁,在浆液中应加入少量的灭蚁药物。
6、灌浆:(1)施工试验a、泥浆比重计量瓦门用来测定泥浆容量的仪器,使用前应对仪器进行校正,校正方法:将泥浆杯擦洗干净,注满蒸溜水,盖上杯盖,擦净从杯盖小孔中溢出的水,将杠杆水平置于支架上,因定游码在标尺读数“1”上增加或减少园柱内金属颗粒,使杠杆水平,则仪器校正完毕。
测定泥浆容重时,将搅拌均匀的浆液满泥浆杯,盖上杯盖,擦净溢出的泥浆,将杠杆置于支架上,移动游码使杠杆水平,其游码指示数即为泥浆容重。
b、泥浆的制备①泥浆土料:应选用成浆率较高、体缩率较小、稳定性较好的粉质粘土或生粉质壤土,其粘糕点含量20-45%、粉粒30-70%、沙粒小于10%,在隐患严重、裂缝较宽、吸浆量大的堤段可适当选用中粉质壤土或注量沙壤土。
②泥浆浓度及粘度:泥浆的浓度及粘度可分别用比重计(或比重瓶) 和粘度计测定,灌浆过程中,每天应测定泥浆的浓度和粘度不少于二次。
灌浆工作业操作规程范本一、前期准备工作:1. 检查灌浆设备及工具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并做好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2. 确保灌浆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包括其质量、存储条件等。
3.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其干净整洁,并设置好必要的施工标志和警示标识。
4. 提前测量、标示灌浆点的位置,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施工准备工作:1. 将灌浆设备与输送管道等设备连接,检查连接是否牢固,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 根据具体灌浆情况,调整灌浆设备的参数,包括流量、压力等,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预先试验灌浆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流量、压力、混凝土浆液均匀性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灌浆工艺操作:1. 将预先配置好的灌浆材料倒入搅拌桶中,并根据要求加入必要的添加剂,搅拌均匀。
2. 将搅拌好的灌浆材料倒入灌浆设备的供料斗,确保供料斗不断供料。
3. 根据预先确定的灌浆点位置,逐一进行灌浆,先注浆低处,再逐渐向高处灌浆。
4. 在灌浆过程中,需要保持灌浆速度和压力的稳定,以确保灌浆质量的一致性。
5. 灌浆结束后,及时清理灌浆设备和输送管道,确保其干净洁净。
四、质量验收和记录:1. 灌浆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包括对灌浆效果、灌浆密度等进行检查。
2. 根据质量验收结果,及时调整灌浆工艺和参数,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对灌浆工作进行记录,包括施工时间、灌浆量、灌浆材料使用量、施工人员等信息。
4. 施工记录需要及时整理归档,以备日后查阅和汇总使用。
五、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1. 在灌浆施工过程中,严禁与其他设备、管道等相互影响,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稳定。
2. 施工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3.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并设置好安全带、防护栏杆等设施,确保人员安全。
4. 在灌浆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六、事后清理和维护:1. 灌浆施工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工作现场,包括搅拌桶、施工设备等的清洗和维护工作。
杯口基础灌浆料浇筑要求下面就是杯口基础灌浆料浇筑的要求啦。
一、浇筑前的准备。
1. 杯口清理。
杯口里面可不能有杂物,什么小石子儿、碎木屑之类的都得清干净。
就像你要往一个干净的杯子里倒水一样,杯口基础要是脏脏的,灌浆料进去也不舒坦呀。
2. 模板检查。
模板得支得稳稳当当的。
要是模板歪歪扭扭的,灌浆料可就会到处乱跑,就像没关好的羊圈,羊(灌浆料)都跑没影了。
模板的缝隙也要处理好,不能太大,不然灌浆料会从缝里偷偷溜走,那可不行。
3. 钢筋检查。
钢筋得摆放正确,就像建筑的骨架一样,可不能错位。
而且钢筋上不能有太多的锈,要是锈太多,就好像骨架生病了,和灌浆料的结合也不会好。
二、灌浆料的准备。
1. 搅拌。
按照说明书来搅拌灌浆料,可不能乱搅一通。
水和灌浆料的比例得合适,就像做饭放调料一样,放多放少都不行。
搅拌的时候要充分,要把那些干粉都搅拌均匀,不能有疙瘩。
要是有疙瘩,就像粥里有没煮烂的米团,多影响口感(灌浆料的性能)啊。
2. 运输。
从搅拌的地方运到杯口基础旁边,得小心点。
不能让灌浆料在路上就开始凝固了,就像你带着一杯热咖啡,要是洒了或者凉得太快就不好喝了(不能正常使用了)。
如果距离远,要采取合适的措施保证它的状态。
三、浇筑过程的要求。
1. 浇筑速度。
浇筑的时候速度要适中。
不能太快,像洪水决堤一样灌进去,那样容易产生气泡,就像汽水里面的气泡太多,喝起来就不好了(灌浆料性能受影响)。
也不能太慢,不然灌浆料在桶里或者输送设备里就开始凝固了,就像排队的时候前面的人走得太慢,后面的人就不耐烦(灌浆料不能正常浇筑)了。
2. 浇筑高度。
浇筑高度也有讲究。
不能太高了直接倒下去,不然灌浆料砸到杯底会溅起来,还会把空气带进去,就像从高处往水里扔石头,水花四溅还会带进去气泡。
一般来说要通过导管之类的东西,让灌浆料缓缓地流到杯口基础里。
3. 振捣。
振捣这个环节很重要。
要用合适的振捣工具,像小振捣棒之类的。
振捣的时候要均匀,把灌浆料里面的气泡都振出来,就像给蛋糕面糊排气一样,让灌浆料填得满满的,不留空隙。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准备 (2)2。
1技术准备 (2)2.2施工材料准备 (2)2。
3安全技术准备 (2)四、施工布署 (3)4.1流水段划分 (3)4.2施工机械选择 (3)4。
3劳动组织 (3)五、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3)5。
1工艺流程 (3)5。
2测量定位放线 (4)5。
3土方工程 (4)5。
4钢筋工程 (4)5。
5模板工程 (9)5.6混凝土工程 (10)六、施工管理措施 (14)6.1质量保证体系 (14)6.2样板设置 (14)七、质量保证措施 (15)八、雨季施工措施 (16)九、安全保证措施 (16)为保证本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及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目标的实现,特编制本方案。
一、编制依据1、《洛阳西500kV变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500kV构架基础施工图B4721S—T03013、220kV架构基础图B4721S-T03044、66kV设备支架及基础施工图B4721S—T03085、主变构架、基础及防火墙结构图B4721S—T0307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变电工程分册土建部分)9、《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 183—2008)10、《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50204—2002)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二、工程概况洛阳西500kV变电站工程构架基础垫层混凝土C15,基础混凝土C30,钢筋保护层厚度40mm。
500kV构架基础共计:27个,其中JC-1共12个、JC-2共12个、JC-3共2个、JC—4共1个。
220kV构架基础共计27个,其中JC—1共9个、JC—1a共2个、JC —2共2个、JC—3共12个、JC—4共2个。
XX特钢集团XX基地环保搬迁项目高线基础杯口灌浆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XX冶XX特钢XX基地环保搬迁工程项目部
XX年8月22日
审批页
XX特钢XX基地环保搬迁项目
高线基础杯口灌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高线车间预制柱开始吊装,按图纸设计要求,在柱安装后我单位将进行基础杯口内灌浆.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施工,特编制此方案,施工时严格按照附图设计要求及本方案施工.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0—93);
2《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GB50300—200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以及现行国家施工规范及其他有关标准;
三、施工机械
手电钻 5台
插入式振动器 5台
油桶改装容器 2个
四、人员配备
项目部管理人员:
技术员:1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专业测量员:1人电工: 1人
施工班组人员:
工长:1人混凝土工:3人 (其中振捣一人)
五、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1. 每次灌浆前,事先将基础杯口内部清理干净,并用水均匀湿润杯
口内壁.
2. 第一次灌浆采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是一种具有早强、高强、
高流态、微膨胀和耐久性好,免振捣自流平等多种优点的新型复合材料.是将流态混凝土技术、早强高强混凝土技术、膨胀混凝土技术和外加剂等多种混凝土技术有效运用的结果.它具有很好的抗冻性,耐久性,坍落度不损失,对钢筋无锈蚀.第一次灌浆高度为200mm.
灌浆料需按使用说明加适量水人工机械搅拌才可使用.搅拌机械为手电钻改制而成. 为了第二次灌浆时C35细石与灌浆料结合效果好,所以对灌浆料进行凿毛.凿毛时防止产生粉尘与杂质,灌浆后在灌浆料初凝前进行人工凿毛.
3. 第二次灌浆采用微膨胀C35细石混凝土,灌浆至基础顶面往下
300mm位置.灌浆前先湿润内壁,灌浆时采用人工机械振捣的方法.
灌浆后在细石混凝土初凝前对其进行人工凿毛.
4. 第三次灌浆采用微膨胀C35细石混凝土,灌浆至基础顶面. 灌浆
前先湿润内壁,灌浆时人工机械振捣,并将混凝土面抹光.满足外观质量要求.
5. 灌浆时从基础杯口一侧开始灌浆,以防止空气引入。
因为灌浆料
自流性高,所以不需要振捣.灌入微膨胀C35细石混凝土时,需要人工使用振捣器,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加盖湿草袋保持湿润。
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浇水次数应保持灌浆材料处于湿润状态。
六、质量要求:
使用灌浆料时,加水量不能过多,以免引起料浆泌水和离析,抗压强度随着加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打开包装袋后,应尽快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