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41.21 KB
- 文档页数:21
广东省肇庆市城东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为了更有针对性的满足不同旅客的出行要求,中国高铁运行时速覆盖200公里、250公里、300公里、350公里四个速度等级,在同一个高铁路网中同时运行如此多速度等级的动车组,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今年9月21日,7对“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中国重新成为世界铁路运营时速最高的国家。
中国高铁不仅速度快,而且运营规模大,截至2016年末,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逾2.2万公里,比2012年底增长了1.4倍,稳居世界首位。
在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快捷方便的轨道交通需求的同时,中国高铁越来越注重布局的均衡,五年来,我国中西部高铁营业里程从2012年底的0.3万公里增加到2016年底的1.3万公里,增长了3倍多,在路网中占比超过半壁江山。
到2020年,我国高铁运营规模将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与公路、民航、水运、城市轨道交通有效衔接,以高铁为大动脉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展现出“交通强国”的英姿。
材料二:材料三2016年,中国高铁旅客发送量超14.7亿人次,平均每天403万名旅客乘坐高铁出行。
支撑如此大规模运输量的关键,就是中国铁路的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实力。
也正是因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才迈出了高铁强国的铿锵步伐。
这是一个世界级的新跨度。
作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北盘江大桥主跨445米,距离江面300米,需应对相当于10级狂风的峡谷风速。
然而,当动车组以时速300公里疾驰而过时,桥面变形只有3毫米,远低于10毫米的世界前沿标准。
这是一个世界级的新速度。
2016年7月15日,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以超过420公里的时速在郑徐高铁上交会,创造了高铁列车交会、重联运行速度的世界最高纪录。
交会时产生的压力波相当于1平方米瞬时受重近200公斤。
广东省肇庆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非不呼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捂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沸湃究,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节选自《庄子》)文本二:子独不闻夫坎井①之蛙乎?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欤出跳梁乎科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②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趺还奸、蟹与科斗③,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④坎井之乐,此亦至矣。
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繁矣。
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之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之加损。
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节选自《庄子•秋水》)【注】①坎井:浅井。
②甃(zhòu):用砖砌成的井壁。
③科斗:蝌蚪。
④跨跱:盘踞。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乐欤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趺/B.吾乐欤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趺/C.吾乐欤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趺/D.吾乐欤/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趺/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贻:赠送B.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虑:思想C.莫吾能若也若:像D.而水弗为之加益加:更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子,名周,战国人,道教学派代表人物,其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母语姐姐打来电话,说父亲病重,要我立即回国。
我迫不及待地带上妻子和孩子,踏上了回国之路。
我已经有八年时间没有回国看望过父亲了。
这期间,父亲体恤我只身漂泊异乡,他坚持说,只要我在国外一心一意把事情做好,即使十年不回去看他,他也欣慰。
这八年来,我娶妻生子。
妻子是美国姑娘,父亲却说她有中国古典美。
我的儿子从出生起,父亲就从照片、录像、微信上看着他长到五岁。
父亲是语文教师,说话特别讲究用词,可看着孙子的相貌,却说了句不雅的话:“好!好!远缘杂交,必然生出优良品种。
瞧我孙儿,中美杂交的混血儿,还真是个具有中国风的洋娃娃呢!”自父亲病重住院,他最急于完成的事就是写一份关于家产继承的遗嘱,字斟句酌,比他当年教书备课还认真百倍。
长空旅行,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失去了参照物的飞机像是定在了空中似的。
妻子忽煞问我:“我们很快要见到爸爸了,爸爸不懂英语,那我们怎么和他说话?”我说:“这只能靠我翻译了。
见到爸爸,千万别提‘外’字、‘洋’字,爸爸死记着当年外国列强欺侮中国,这些都是爸爸的死敌。
”妻子摇头,接着问:“这些既然是爸爸的敌人,为什么他会同意你学英语?还让你到美国?我就是一个外国人,爸爸对我也嫉恶如仇吗?”我回答妻子:“爸爸就我一个儿子,中国有句古语叫‘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儿子的前程,他只能选择忍耐,尊重儿子的选择。
至于你,爸爸会喜欢的。
”“为什么?”“中国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意思是,喜欢一个人,连带着也喜欢和这个人有关的人或物。
你嫁给我这个中国男人,也就是中国人了。
”妻子反问我:“你不是已经拿到美国绿卡了吗?“我是美籍华人,本质上仍是一个中国人。
”“那我们的孩子呢?”“华人后裔,本质上同样是中国人。
国籍可改,种族不变。
”妻子突然话锋一转:“我既然成为你这个中国人的妻子,那你为什么不教我中文?” 我窘迫地回答:“这是一个疏忽。
广东省肇庆市2021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两年的任期内,为发展民族实业,张謇________、呕心沥血,起草了多项法令、条例,制订了一套完整的实业发展计划。
②该公司违法手段隐蔽,不易被发现,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虽然该公司________挽救,但终究难逃被查处的命运。
③王勇在看望慰问“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受伤人员时强调,有关方面要________救治受伤人员,减少因伤死亡因伤致残的情况。
A . 千方百计处心积虑殚精竭虑B . 殚精竭虑千方百计处心积虑C . 殚精竭虑处心积虑千方百计D .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殚精竭虑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自己的耕地。
为了维护城郊失地农民的权益,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B . 官司缠身的黄光裕,在面对法庭审问时,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洗刷自己的罪行,但是大多数人已不再相信他了。
C . 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D . 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要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还必须在建设民族文化和引领世界文化上有所建树,靠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感染力和竞争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天下心悦诚服”。
3. (2分) (2017高二上·寻乌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张老师,我诚挚邀请您莅临我校学术交流研讨会,请您届时为会议给予认真的指导。
B . 老李对父亲刚去世三天就来上班的老张说:“家父刚过世,你还是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吧。
”C . 小兰在刚开张的小店里买到了她心仪已久的音乐盒,兴奋地对店员说:“下次我还会光临贵店,多多惠顾贵店的。
肇庆市2020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什么是艺术精品?深刻的思想启迪、鞭辟入里的人性揭示,精美的舞蹈编排、演出,动人的剧场艺术氛围等,恐怕是应有之义。
②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声称,现任总统在振兴国内经济和削减赤字方面的表现乏善可陈,并非管理国家经济的最佳人选。
③因为临时有事,我未能去黄浦码头为他们送行,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对朋友失约,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
④在合理范围内,光明正大地上调价格无可厚非,顾客也还能接受,可是表面不涨价,暗地里减分量就有失诚信了。
⑤“转基因玉米”事件的双方涉事者首鼠两端、各执一词;转基因技术本身没有错,最重要的是关系民生的科学试验都必须履行法律审批程序。
⑥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他常常食不暇饱,只好饿着肚子上学去。
但他的母亲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他继续念书。
A . ①③⑥B . ①②④C . ②④⑤D . ③⑤⑥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这次再版的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B .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有前瞻性,要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办学宗旨服务。
C . 巨能体饮平衡饮料作为竞赛指定饮料将为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保持身体良好状态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D .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3.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藏羚羊为什么要去繁育它们的后代?迁徙的目的何在?至今,这种古老而原始的迁徙现象在国内外动物学研究中仍然是不解之谜。
动物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基因说。
适者生存,通过迁徙淘汰一些老弱病残,优胜者存活下来延长着传递基因的使命。
而且,藏羚羊集中产仔后,也有可能转去了其他的种群,这样有利于基因之间的交流,增加物种的遗传。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8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7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龟裂(jūn) 剔除(tī) 强求(qiáng) 悄无声息(qiǎo)B.垣墙(yuán)间断(jiān) 祈祷(qí) 徘徊不前(huái)C.船坞(wù) 妊娠 (rèn) 解剖(pōu) 开花结果(jiē)D.谂知(rěn) 惩罚(chéng) 镌刻(juān) 气息奄奄(yǎ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主的亲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B。
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一下,粘到铜胎上去.C.作为工厂,它不足称道,但几十年间,粤中造船厂历经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苍桑,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沉淀为真实并且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D.我极抱歉的是,由于篇辐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是不同凡响了.D。
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肇庆市2021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4分)1. (6分) (2019高二上·安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
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化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
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B . 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C . 面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D . 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2)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 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 . 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 . 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D . 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第一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的艺术创作理论通常不以创意为中心,更加强调创作的技巧、素材等一些工具性问题。
而在创意写作视野中,创意是第一性,写作是第二性的。
创意写作学认为,创意最初从写作者的意识转化为笔端的文字,这个过程是“一度创意”。
一度创意是原生态(文字态、文案态)的创意,一部分是直接以文字的形式直接产业化的,另外一部分也无法以其原初的面目进入市场(如舞台剧本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法产业化的(如很多没有市场的纯文学作品)。
“一度创意”常常并不以它本来的面目进入市场,它需要通过一定的转化,如转化为符合产业要求的创意形态(舞台剧、广告、电影等)。
这种转化,并不是对大众趣味的简单迎合或者样态的简单变化,而是一个再创意过程,我们称它为“二度创意”。
创意写作主张拓展文学领域,将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纳入其中,这样,创意写作学就将对“创意”的研究,拓展到了传统的艺术创作论之外,将其引申向产业态创意——“二度创意”。
传统的文学理论家伊瑟尔认为作者创作完成的文学文本是不完整的,其中充满了空白,这些空白,需要依靠读者的想象去完成。
而只有当读者填补了这些空白,一部文学作品才算真正地完成。
伊瑟尔的观点为我们研究文学创意的产业化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创意写作也将是作者、读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结果,文学创意要进入市场,实现产业化,创作者必须充分重视消费者的参与地位。
文学正是因为其创意本质,才具有产业化可能。
产业化过程本质是“一度创意”向“二度创意”的转化,这才使得文学从文字态转化为影视、戏剧、摄影等形式,从而使文学能与市场经济更紧密结合,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深入,又反过来促进文学创意的不断涌现。
文学创意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非但不会扼杀文学,反而会使文学重获新生,更加繁荣。
在市场化的今天,在这个以视听文化为主导的时代,文学产业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文学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语言是文化的天然载体,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底色。
以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保存、传播方言,不仅可以保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能让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并焕发活力。
尤其是在网络文艺兴盛的当下,寻找新的文艺形式和表达空间来唤起方言新的生命力,维系乡土记忆与城市生活之间的精神联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方言让文化传承开新花考察方言与文艺形式的渊源,可以发现,传统的地方曲艺最能体现方言的文化特点,比如秦腔、豫剧、粤剧等,合辙押韵的戏词依托方言特色,唱出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将地域文化与方言结合起来的音乐形式是网络原创歌曲,像网络空间里大受欢迎的陕西方言民谣《西安人的歌》、微电影主题曲《重庆的味道》,用方言演唱,再配上地域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不仅是自媒体内容生产者寄托乡情的载体,也是网民了解城市文化的有效路径。
方言网络歌曲为方言的传承找到了舞台,同时也让方言退去了“土”和“俗”的标签。
川渝风味的说唱、三秦大地的摇滚,成为网生代追捧的新时尚。
川渝说唱歌词,具有四川青年文化的地域性,成为青年人享受生活、敢耍爱玩的生活写照。
四川话那种脆生生、活泼泼的腔调和韵味,天然具备接地气的基因,像《精神小伙听令》里的“整起来”“懂了撒”,不仅形象鲜活,也易于流传。
方言利于情绪和情感传播在互联网时代,方言作品的兴起,满足了个体的自我表达和社群文化的认同。
方言成为短视频的常见声道,是因为方言在连接情感、渲染气氛、拉近距离、强化认同上具备传播优势。
研究表明,母语更容易激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而今互联网上的情绪传播成为主流。
网友们通过情绪,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份、职业来确认社群归属。
感性类内容通常将私密的议题带入公共领域,在激发受众情绪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归属感。
在表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作者的个性方面,方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不少作家回归故土,发掘方言,找寻语言的源头。
方言作为一种叙述方式,常能使作者的语言别具风格,像莫言作品中地域色彩浓厚的生活用语,贾平凹作品中文白夹杂的商洛方言,金宇澄《繁花》中通篇的上海话思维,成就了作家语言的独特性。
网络语言作为新的语言现象,折射出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
方言不仅是告别故乡的人纾解乡愁的出口,也是在城市生活的人对地域风情和乡村生活进行想象的一种凭借,是连接乡土中国与城市空间、连接传统话语与二次元表达的全新网络文化景观。
彰显方言的文化魅力当前,方言网络文艺大多为自媒体生产,存在良莠不齐的现状,有些作品难免存在内容粗俗化、制作粗糙化、趣味粗鄙化的情况。
方言网络文艺创作不可沉溺于“土味”,一味追求娱乐效果,从而让方言沦为媚俗的手段。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面对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挑战,网络语言的生产者和创作者,要坚持审美趣味的引导和高质量的方言内容生产。
网络文艺尤其是方言创作长于日常表达,但日常不等于一地鸡毛、无聊琐碎。
如何在小人物的平凡日常中发现美、记录美,表现有温度的人性,直面现实的困惑,寻求心灵的慰藉,这是网络文艺方言创作的努力方向。
方言网络文艺作品应该以文化为起点,用方言的魅力建立地域文化自信,让那一份乡愁成为文化传承最美的寄托。
(摘编自刘亭《方言网络文艺别沉溺于“土味”》,《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1日)材料二∶方言之于文学,好比盐之于饭菜。
一顿饭有各种吃法,“舌尖上的中国”百味杂陈,可总也少不了一点儿盐——有盐才有味儿。
远的不说,就只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哪一部不是包含着南北各地的方言风味?哪一部不是总有一点儿增色添香的方言桥段?《西游记》有诙谐风趣的淮安方言,《水浒传》有豪爽劲道的山东方言,《红楼梦》则更是集各地方言之大成,苏北、常州、南京、北京等地的方言大放异彩,在小说里穿插自如,恰似一首大合唱。
一地方言成一家“盐”,来自南北各地的作者,自然而然地把这“盐”撒进了自家的作品里。
无论读者有啥口味,喜好啥味道,总能在文学里的方言中,找到获得感与归宿感。
这当然是方言的魅力,也是方言总能活跃在文学作品中的根本原因。
“新文化”运动至今已上百年,各地方言屡屡被作家们注入到作品之中,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出脍炙人口的新鲜滋味。
沈从文以《边城》开创了湘西方言文学,李劫人以四川方言写的《死水微澜》引人入胜,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中不乏四川方言,老舍以北京方言创作了不朽的《骆驼祥子》,后来,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让更多中国读者在《秦腔》中品悟到了“最美的平凡”。
总之,中国方言文学的版图一直都在,也一直百花齐放。
(摘编自肖伊绯《大师笔下的方言之美》,海燕文学月刊网2020年2月2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网络文艺中充分展示方言的魅力,可以传承文化传统并使之焕发活力,而且能维系乡土记忆与城市生活之间的精神联系。
B.方言网络文艺创作的方向,就是以身份最低微的小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表现美好人性,直面现实的困惑,寻求精神慰藉。
C.《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成为名著,是因为它们自如运用各地方言,创作了很多增色添香的方言桥段,受到了读者热捧。
D.“新文化”运动以来,沈从文、李劫人、巴金、老舍等名家无不善于运用方言,他们的作品可以说都是运用方言的杰出作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言用于新文艺形式,就有可能退去“土”和“俗”的标签,充分地展现文化的魅力。
B.有些作家回归故土,发掘方言,是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并刻画人物形象。
C.方言能够纾解乡愁,告别故乡的人在作品中看到或听到故乡的方言,常会找到归宿感。
D.古代文学在运用方言上水平很高,成就颇大,《红楼梦》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性作品。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论点的一项是()A.现代作家赵树理运用方言可谓炉火纯青,这使其小说呈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B.发表于《收获》月刊的长篇小说《繁花》运用了大量上海方言,其语言有很强的独特性。
C.网络小说《盐女》用了很多涉及井盐制造工艺的方言词语,语言明显具有四川自贡特色。
D.网络小说作家不可传播历史虚无主义,而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创作文艺作品时在使用方言上应防止出现怎样的问题。
5.材料一的小标题形式有何作用?前两个小标题与第三个小标题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回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门外大榆树郭华我记事起,老家门外就有棵大榆树,足足有三层房那么高。
虽然农村的树木一般没人用心修剪,但它的树形却正像一把巨大的雨伞,撑出好大一片荫凉。
除去特别寒冷的冬日,大部分日子,我常在树下玩耍,在树下读书。
村子里有许多榆树,但是长得这么高大、这么漂亮,以它为先。
我家院子在村口,每次从村子外面回来,没看到老家的房子,先看到大榆树。
虽然它不像迎客松那样伸着臂膀,但它让我知道到家了。
春天,一串一串的榆钱迎风摇曳,那嫩黄嫩黄的颜色,让人看上去觉得心里酥酥的痒痒的,半个村子的人都来采榆钱。
我家门外的空地和大榆树归一位堂兄家所有。
堂兄和我关系极好,每年春天都让我第一个上树采榆钱。
榆树的生命力强。
头一年随风飘落的榆钱,第二年就会生根发芽,长出嫩绿的小树苗。
不用刻意去呵护它、浇灌它,只要没人去践踏它、铲掉它,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
门外这棵大榆树到底是有人栽种的,还是飘落的榆钱自己长出来的,始终没有人说得清。
农民把榆树叫作救灾树。
它的榆钱可以吃,至今仍然是家乡做蒸菜的传统食材。
它的叶也可以吃,洗净之后掺到玉米面、高梁面中,再稍微放一点儿盐,不论蒸窝窝还是贴饼子,都让人从寻常粗粮中吃出诱人的滋味。
它的树皮更是珍贵,晾干之后,在碾子上轧成面,极富黏性。
榆树皮是可以拿到集市上换钱的。
母亲出身贫寒,特别善于烹调野菜。
榆钱、榆叶这种野菜是家家户户都吃的,不必说了。
有些别人家不吃的,比如柳树的嫩叶,也被母亲捋回家来,用开水焯过之后,再用凉水浸泡三天,拧干水分做凉拌菜吃。
我们不仅吃过,还“喝”过野菜。
端午节那天,母亲会去采一种叫作茶棵子的野菜,把它的嫩叶洗净晾干之后,用来泡水喝,那便是我们小时候喝过的“茶叶”。
平原不比山区,没有太多野生果树,杜梨是极少可以吃的野果子。
没有熟透的时候又酸又涩,很少有人吃。
等到熟透了,又早被鸟儿啄光了。
母亲趁果实不熟的时候摘回来,用棉被捂上,捂到不再酸涩,拿出来分给我们吃。
那毕竟是少见的水果。
然而,我们发现母亲从来不到门外的大榆树上去采榆钱。
我们采回来之后,母亲会精心地为我们做了吃,但她自己从来不去采。
有时候发现她甚至捧着榆钱悄悄落泪。
我们曾经以为是生活的艰辛让母亲伤感,可为什么她不回避到别的树上去采树叶、采野果呢?长大之后才知道我四舅的命运竟然与这棵榆树密切相关。
母亲告诉我,在她的五个哥哥当中,四舅最是英俊,也最疼爱母亲。
1943年四舅十九岁,母亲八岁。
那年河北平原大旱,家中断粮。
四舅上树采榆钱,母亲在下面看着。
突然,四舅一不小心,从高高的树杈上摔了下来,摔成重伤。
母亲吓得哇哇大哭,却手足无措。
人们听到母亲的哭声赶来救助。
四舅的命保住了,但是不能干重活了,于是到安徽毫州投奔叔叔学做生意,谁知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母亲说她一闭眼就能看到姥姥家屋后那棵大榆树,看到四舅采榆钱的情景,看到四舅从榆树上摔下来的那一瞬间……从此,母亲尽量回避采榆钱。
我们那一带盖房子崇尚杉木檩榆木梁。
有一年堂兄家翻盖房子,刨掉榆树做了房梁。
从此站在院子里向外望去,不见了大榆树,我好长一段时间觉得有些失落。
但有时想,不见了也好,至少不再天天触动母亲心中的伤痛了。
谁知,有一天母亲说:挺想那棵大榆树的,那么大的一棵榆树,灾荒年能救不少人的。
河北平原的东部沿海地区,历史上曾经叫作渤海郡。
汉宣帝时期派一个叫龚遂的人出任太守。
《汉书·龚遂传》记载,龚遂治理渤海郡的诸多措施中,有一条是“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
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
所谓务农桑,第一条居然是每个人要种一棵榆树。
由此看来,早在西汉时期,榆树的备荒和救灾作用,就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近年来,老家的院子旁边开发了一个很大的明清古典家具市场。
市场兴建之初,我以为冠以“明清古典家具”,肯定是红木家具。
后来才知道,这个市场主打老榆木品牌。
榆树本来就是上等的木材,耐腐蚀,有韧性,而榆木落梁历经风化,木性更加稳定。
加工时刨面光滑,木纹美丽,而且极具沧桑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榆木家具越来越受追捧。
真没有想到榆树还有如此的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