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与水资源学习题11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29
工程水文学(单选)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的内容是[ ]。
A、代表性分析B、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C、插补展延洪水资料D、选择设计标准正确答案:B2、皮尔逊 III 型频率曲线的三个统计参数 x 、Cv、Cs 值中,为无偏估计值的参数是[ ]。
A、xB、CvC、CsD、Cv 和Cs正确答案:A3、天然河道中的洪水受到水生植物影响时,在水生植物生长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A、呈逆时绳套状B、上抬C、下降D、呈顺时绳套状正确答案:C4、用经验法(Pa,P=KIm)确定设计暴雨的前期影响雨量 Pa,P 时,在湿润地区设计标准愈高,一般[ ]。
A、K 愈大B、K 愈小C、K 不变D、K 值可大可小正确答案:A5、在年径流系列的代表性审查中,一般将 [ ] 的同名统计参数相比较,当两者大致接近时,则认为设计变量系列具有代表性。
A、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非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B、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C、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D、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正确答案:C6、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 大于稳渗率fc ,则此时下渗率f 为[ ]。
A、f = iB、f < fcC、f = fcD、f > i正确答案:C7、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B、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正确答案:A8、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B、以前很长的时期内C、某一时刻D、预见期内正确答案:D9、用马斯京根法作洪水预报,当计算时段t = 2kx ( k , x 为该法的两个参数)时预见期为[ ]。
第一章、绪论(一)问答题3.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答:水文规律,基本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5.试举出水文学中两个以上关于成因规律的例子。
答:(1)流域水量平衡原理;(2)流域降雨转化为净雨的规律,称流域产流规律;(3)流域净雨转化为流域出口径流的规律,称流域汇流规律,等等。
6. 试举出水文学中两个以上关于统计规律的例子。
答:(1)水文现象的概率分布函数;(2)水文现象间的相关关系:(3)水文因素的地区综合规律,等等。
7.长江三峡工程主要由哪些建筑物组成?其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中将涉及哪些方面的水文问题?答: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闻名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重大综合效益。
为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必需的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电站、船闸、升船机、排沙设施等。
为设计和管理好这些工程,发挥它们的最好效益,水文上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计算,来沙、输沙与淤积计算;水文、水质监测;水文预报、尤其洪水预报;水环境预测与评价。
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四)问答题1. 何谓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产生水文循环的原因是什么?答:地球上的广大水体,在太阳的辐射作用下,被蒸发成水汽,随风向各处输送,并在适当的气象条件下,成云致雨,降落在地面或海洋上,前者又形成地面、地下径流,回归大海。
地球上这种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再蒸发……的循环过程,称水文循环。
形成水文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水具有固、液、气三态转化的特性;再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2. 何谓水资源?为什么说水资源是再生资源?答:水资源是指由于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在一定地区形成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为淡水资源。
因为水文循环年复一年永不停止的进行,水资源也就年年生成,所以是再生资源。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水文学的基本原理?A. 水的循环。
B. 水的地质作用。
C. 水的生态环境。
D. 水的地表流动。
答案,B。
2. 水文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地表水。
B. 地下水。
C. 海洋水。
D. 所有水体。
答案,D。
3. 水文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水资源调查。
B. 水文地质。
C. 洪水预测。
D. 所有选项。
答案,D。
4. 以下哪个不是水文学的研究方法?A. 地质勘探。
B. 水文调查。
C. 水文模型。
D. 数值模拟。
答案,A。
5. 水文学原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预测水资源的分布。
B. 防洪减灾。
C. 保护水环境。
D.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答案,D。
二、填空题。
1.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表层水循环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 水文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水。
3.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水文调查、水文模型和数值模拟。
4. 水文学原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水文学原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地质、水文地貌和水文气象等方面。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水文学的基本原理。
水文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水的循环、水的地表流动和水的地下流动。
水的循环是指地球表层水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融化和蒸发等环节。
水的地表流动是指地表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水的地下流动是指地下水在地下流动的过程,包括地下水补给、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动力等。
2. 请简要介绍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水,主要研究水的分布、变化和运动规律。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水文调查、水文模型和数值模拟,通过对水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数值模拟,来研究水文学的规律和特点。
四、综合题。
1. 请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水文学原理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水文学原理在水资源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水文学原理的研究,可以预测水资源的分布、变化和利用情况,从而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
水环境系统分析选习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Ex11.什么是水文循环。
自然界中水的这种不断蒸发、输送、凝结、降水、产流、汇流的往复循环,即蒸发、降水径流、蒸发…,称为水文循环2.什么是水体污染水体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不同物质,当某些物质超过一定限度,危害人类生存和生态平衡,影响水的用途时,称水体受到了污染。
3.污染物是指。
4.水体污染的原因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地理因素引起的,称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称人为污染。
5.自然污染指特殊的地质构造或其它自然条件,使一个地区的某些化学元素富集(如存在铀矿、砷矿、汞矿等),或天然植物在腐烂过程中产生某些有毒物质等,地面地下径流将这些元素大量带入河流、湖泊。
6.人为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如大量的工业废水不加处理而直接排放,农药、化肥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等。
7.水的自净能力是指水的污染浓度自然降低而恢复到较清洁的能力。
8.当水体的自净能力大于污染物进入水体的强度时,水质将不断得到改善,趋于良好状态;反之,水质将恶化,严重者将导致污染。
水体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水体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下,每年允许的最大纳污量。
9.水体自净是一个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极其复杂的过程。
10.物理净化过程是指污染物在水体中污染物在水体中混合、稀释、沉淀、吸附、凝聚、向大气挥发和病菌死亡等物理作用下使污染浓度降低的现象。
11.化学净化过程污染物在水中由于分解和化合、氧化与还原、酸碱反应等化学作用下,致使污染浓度降低或毒性丧失的现象。
12.生物净化过程是是水体内的微生物群,在它们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使污染物发生分解和转化为无害物质的现象。
13.论述水体的自净过程。
14.按水体的污染的属性进行分类,可归纳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15.按水体污染源的分布状况分类,可分为点源和非点源。
16.点源污染主要指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它们均有固定的排放口。
17.非点源污染主要指来自流域广大面积上的降雨径流污染,如农药、化肥污染,也常称面源污染。
《水文与水资源学》复习题库及解析张建军(北京林业大学)第一章绪论1.1 举例说明水文现象在循环过程中的存在和运动形态,如:降雨、径流、河流的水情等等。
水文学的定义: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流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2 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水文现象在空间上具有地区性,水文现象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
水循环永无止境1.3 水文学的分科体系以研究对象分类:传统的水文学是按研究对象―水体的不同划分分支学科的,一般划分为:河流水文学、沼泽水文学、冰川水文学、水文气象学、地下水文学、海洋水文学。
根据研究手段分: 水文学主要是通过定点观测、野外勘查、室内外试验等手段获得水文资料的,因此,根据研究手段可以划分为:水文测验学、水文调查、水文实验以研究区域分: 为了研究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中水的作用,形成了区域水文学,主要有:流域水文学、河口水文学、山坡水文学、平原水文学、干旱区水文学等。
根据应用范围分: 水文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应用学科,水文学可以分为:工程水文学(水文计算、水文预报)、农业水文学、森林水文学、土壤水文学、城市水文学。
1.4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水文现象的特点,研究方法划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成因分析法:是以物理学原理为基础,利用实测资料研究水文现象的形成及演变过程,揭示水文现象的本质,确定水文要素间的定量、定性关系,建立各种确定性模型。
数里统计法是以概率论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水文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水文现象特征值得统计规律,以及水文现象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得出经验性模型。
数里统计法是建立在水文现象的周期性和随机性基础之上的地理综合法是按照水文现象的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的地区差异,用各种水文等值线图表示水文特征的分布规律建立地区性的经验公式,揭示地区性的水文特征地里综合法是建立在水文现象地区性的基础之上1.5水文学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水文学是水土保持与环境科学的专业基础课。
1、某站控制流域面积F=121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 =767㎜,多年平均流量Q平=822 m3/s,试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多年平均流量模数、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2、设有一数据系列为1、3、5、7,用无偏估值公式计算系列的均值x 、均方差σ、离势系数Cv?3、4、5、某水库坝址处有1954年至1984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四年洪峰流量依次为:15080m3/s,9670 m3/s ,8320 m3/s和7780 m3/s。
此外,调查到1924年发生过一次洪峰流量为16500 m3/s的大洪水,是188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且1883年到1953年间其余洪水的洪峰流量均在10000m3/s以下,试考虑特大洪水处理,用独立样本法和统一样本法推求上述五项洪峰流量的经验频率。
6、已知某流域及其附近的雨量站如图所示,试:(1)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雨量。
(2)绘出该流域的泰森多边形,并在图上标出A、B、C、D站各自代表的面积FAFBFCFD,写出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本流域的平均雨量公式。
7、某流域等流时线如下图所示,各等流时面积ω1 、ω2 、ω3、ω4 分别为20 km2、40 km2、35 km2、10km2,时段Δt=Δτ=2h。
若流域上有一次降雨,净雨在流域上分布均匀,其净雨有两个时段,各时段净雨依次为18mm,36mm,试求该降雨形成的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及总的地面径流历时。
(洪峰流量以m3/s计,时间以h计)解:地面径流洪水过程计算表时间△t 净雨Rs,i(mm)[Q~t]Rs,1 [Q~t]Rs,2 Q~t0 01 18 0.278*18/2*20 0 50.042 36 0.278*18/2*40 0.278*36/2*20 200.23 0.278*18/2*35 0.278*36/2*40 287.74 0.278*18/2*10 0.278*36/2*35 200.25 0 0.278*36/2*10 506 0 0 0地面径流历时T=Ts+ιm=(2+4)*2=12h。
一.单项选择题1、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A、径流B、水文循环C、蒸发D、降水2、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3、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A、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B、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C、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D、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4、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B、蒸发、降水、下渗、径流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5、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mmA、450mmB、500mmC、950mmD、1400mm6、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A、887.7mmB、500mmC、473mmD、805mm7、某流域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
A、0.55B、0.45C、0.65D、0.688、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680km2,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10L/(s·km2) 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mmA、315.4mmB、587.5mmC、463.8mmD、408.5mm9、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10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576mm ,则多年平均流量为()。
A、150m3/sB、15m3/sC、74m3/sD、18m3/s10、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 ,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00mm ,则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
A 、0.47B 、0.50C 、0.65D 、0.3511、 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A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B 、自东南向西北递增C 、 分布基本均匀D 、自 西向 东递减12、 流域围湖造田 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难以肯定13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 (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难以肯定14、在一次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叫做( )A 必然事件B 不可能事件C 随机事件D 独立事件15、 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3型曲线,这是因为( )。
水资源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规律是()A. 南多北少B. 男少北多C. 夏秋多,冬春少D. 夏秋少,冬春少2. 关于西气东输路线判断错误的是()A. 一线和二线都经过了我国地势三个阶梯B. 一线二线都经过了黄土高原C. 两条线都到长三角,到珠三角只有二线工程D. 两条线都经过甘肃省、陕西省3.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至上海,途经14个省(区市).据此回答36-37题.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气源主要来自()A. 塔里木盆地B. 中亚 C. 中东 D. 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地区4.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 东南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B. 东南地区终年高温,热量充足C. 东南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D. 东南地区的年降水量十分丰富5. 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区域,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其主要目的是()A. 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B. 促进新疆经济发展C. 降低施工成本D. 增加当地财政收入6. 漫画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A. 增加自来水公司收益B. 提高自来水的质量C. 减少社会用水需求D. 增强全民节水意识7. 3月22-28日是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读下列漫画,完成12-13题.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不合理B.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不会发生水资源危机C. 兴建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矛盾D. 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精选8. 读中国水资源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5-6题: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B.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C. 中国是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D. 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为咸水9. 我国是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A. 改变当地气候B. 人工降雨C. 兴修水利工程D. 防治水污染10. 西气东输工程不穿过的地形区是()A. 河西走廊B. 黄土高原C. 东北平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11.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A. 交通优势B. 生态优势C. 经济优势D. 旅游优势12. “西气东输”为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是()A. .缓解西部地区能源短缺的压力B. .改善西部的空气质量,减少西部的大气污染C. ;增加西部地区的经济收人D. .减少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13. 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 会严重破坏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B. 会缓解东部地区如皖、沪等地的能源短缺问题C. 该工程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D. 能增加当地的收入和就业机会14. 西部大开发中,横贯中国腹地的能源大动脉“西气东输”工程采用的运输方式是()A. 铁路运输B. 管道运输C. 公路运输D. 内河运输15. 漫画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A. 增加自来水公司收益B. 人为抬高自来水价格C. 减少社会用水需求D. 增强全民节水意识16.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水源地是()A. ①河B. ②河C. ③河D. ④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7.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______ 地区.在北极地区,长期居住的居民是______ 和______ .南极大陆上覆盖巨厚的冰盖,如果全部融化,全球洋面将升高约______ 米.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8. 读“我国西气东输管道线路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该管道线路自西向东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______ .(2)该管道工程的建设,将分别对东、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产生哪些有利的影响?______ .(3)该管道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突出的意义?______ .19.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 .为解决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______ 来解决.(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______的特点.产生原因是______ .20. 如图表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______ (填字母);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_ (填字母),该河中游流经______ 高原,此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将______ (名称)流域的水调往我国最缺水的西北和______ 地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______ 运河已将水输送到天津等地.(3)很多专家认为,“南水北调”工程并不能彻底解决我国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你认为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______ .【答案】精选1. C2. A3. B4.D 5. A6. D7. B8. C9.C 10. C11. C 12. C 13. A14. B 15. D16. B17. 两极;因纽特人;拉普人;6018. 新、甘(陇)、宁、陕(秦)、晋、豫、皖、苏、沪;东部地区能源过去是以煤为主,污染较严重,现在用清洁的天然气,对环境改善十分有益.西部改用天然气,缓解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压力;该工程的建设,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19.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夏秋季节,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但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各地年际变化很大20. B;A;黄土;水土流失;长江;华北;京杭;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兴修水库、海水淡化等【解析】1.解: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故选:C.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记忆即可.2.解:A、西气东输工程起点是在塔里木盆地,沿途经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跨越了我国二、三阶梯,故错误;B、西气东输工程起点是在塔里木盆地,途径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故正确;C、两条线都到长三角,到珠三角只有二线工程,故正确;D、西一线:起于新疆轮南,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东抵上海,全长4000公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10个省区市.故正确;故选:A.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本题考查了西气东输工程,结合图牢记知识点即可.3.解:西气东输二线是西气东输系列中的第2个工程,主气源为中亚进口天然气,调剂气源为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国产天然气.工程主要目标市场是早先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未覆盖的华南地区,并通过支干线兼顾华北和华东市场.故选:B.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至上海,途经14个省(区市).本题考查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4.解: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造成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因此,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故选:D.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考查我国的降水特点,要理解记忆.5.解: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区域,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其主要目的是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故选:A.“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本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即可解答,较简单.6.解:图中所示用水越多价格越贵,可以提醒人们节约用水,平时节约用水的做法有用淘米水浇花等.故选:D.根据用水越多价格越贵提醒人们节约用水的做法进行解答.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读图理解解答即可.7.解:A、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如华北地区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故A不符合题意;B、中国水资源的状况不容乐观.虽然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多达28000亿米3,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只有2100米3,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0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够理想,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有些地区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加剧了用水的困难程度.中国大部分城市存在着供水不足的问题,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故B符合题意;C、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精选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8.解: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故A叙述正确;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大气降水,故B叙述正确;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比较缺乏,故C叙述错误;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为海洋水即大部分是咸水,故D叙述正确.故选:C.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特点,牢记即可.9.解: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故选:C.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解决的措施,要理解记忆.10.解:“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该工程沿线经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等,该工程不经过东北平原.故选:C.“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路径,结合相关地图解答即可.11.解:西气东输能使西部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资源向东部输送,可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来说可以缓解能源紧缺问题,同时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不会对东部地区造成污染,对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有利.故选:C.西气东输工程将铺设两条直径1.5米的主干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考查西气东输的意义,要理解记忆.12.解:“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该工程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是带动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故选:C.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该工程的实施可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或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或能够使本地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本题主要考查“西气东输”给西部地区带来的作用,牢记即可.13.解:西气东输能使西部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资源向东部输送,可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来说可以缓解能源紧缺问题,同时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不会对东部地区造成污染,对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有利.故选:A.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资源开发、输气管道铺设、城市管道和工业利用等相关工程.西部地区蕴藏着22.4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每年可向东部地区输气120亿立方米,并可稳定供气30年.西气东输工程将铺设两条直径1.5米的主干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考查西气东输的意义,要理解记忆.14.解:西气东输工程将铺设两条直径1.5米的主干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故选:B.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资源开发、输气管道铺设、城市管道和工业利用等相关工程.西部地区蕴藏着22.4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每年可向东部地区输气120亿立方米,并可稳定供气30年.考查西气东输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15.解:图中所示用水越多价格越贵,可以提醒人们节约用水,平时节约用水的做法有用淘米水浇花等.故选:D.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考查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16.解:读图可知,图中①是沅江,②是汉江,③是岷江,④是雅砻江.南水北调工程分西线、中线和东线三条输水线路,其中中线水源地是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精选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本题考查了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水源来源,上游基础题.17.解: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在北极地区,长期居住的居民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南极大陆上覆盖巨厚的冰盖,如果全部融化,全球洋面将升高约60米.故答案为:两极;因纽特人;拉普人;60.两极地区是指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广大地区,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主,南极地区以南极大陆为主,两个地区在特有生物、气候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温低,降水不易蒸发,长年积累,极地形成了厚厚的冰雪覆盖,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两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南极地区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该题主要考查两极地区的特点,牢记即可.18.解:(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自西向东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其简称依次是新、甘(陇)、宁、陕(秦)、晋、豫、皖、苏、沪.(2)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对东、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产生的有利影响是:东部地区能源过去是以煤为主,污染较严重,现在用清洁的天然气,对环境改善十分有益.西部改用天然气,缓解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压力.(3)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突出的意义是:该工程的建设,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故答案为:(1)新、甘(陇)、宁、陕(秦)、晋、豫、皖、苏、沪;(2)东部地区能源过去是以煤为主,污染较严重,现在用清洁的天然气,对环境改善十分有益.西部改用天然气,缓解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压力;(3)该工程的建设,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路径和意义,理解解答即可.19.解:读图可知,(1)从图中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2)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布上的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产生的原因是夏季降水多;为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修建水库.故答案为:(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2)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夏秋季节,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但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各地年际变化很大.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该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解答即可.20.解:(1)读图可得,A是黄河,B是长江,其中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长江;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该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此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2)“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我国最缺水的西北和华北地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已将水输送到天津等地.(3)“南水北调”工程并不能彻底解决我国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兴修水库、海水淡化等.故答案为:(1)B;A;黄土;水土流失;(2)长江;华北;京杭;(3)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兴修水库、海水淡化等.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长江的水调往华北地区.本题考查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精选。
《水文与水资源学》部分习题
1.某流域面积F=194Km2,L=3
2.1Km,J=0.00932,H24.1%=214mm,n=0.75,m=0.96,u=
3.0mm/h
求Q m1%=?
2
3.已知统计参数Q=100m3/s,Cv=0.5,Cs=2.5Cv,试绘理论频率曲线。
并确定频率P=1%,P=2%,P=5%时的设计流量。
若Cs=3.5Cv,试绘理论频率曲线,并与Cs=2.5Cv时的理论频率曲线进行比较。
4.设有A,B两站的洪峰流量(m3/s),利用A站的资料展延B站的资料
5.某河某水文站的流域面积为1077km2,年平均流量为15.5m3/s,流域平均降水量为1033mm,试求其年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及径流系数。
6. 某站有35年最大流量资料,试求最大流量的理论濒率曲线及相应于P=1%和P=0.1%的最大流量值。
7. 某水库的泄洪建筑物为开敞式的河岸式溢洪道,溢洪道堰定高程为116m,相应的库容为247×106m3,溢洪道顶宽B=45m,流量系数m1=1.6。
设计洪水过程线见表。
水位库容关系线如表,取△t=12h,求最大下泄流量q m,放洪库容V防和设计洪水位Z。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材建设项目《水文学》习题集参考答案环能学院市政工程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12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水文学的一般概念与水文测试 (5)第三章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18)第四章年径流及洪、枯径流 (33)第五章降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50)第六章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 (54)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水文现象是指(地球上的水受外部作用而产生的永无休止的运动形式)。
2.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变化情势的一门水利学科。
3.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降水)、(蒸发)、(渗流)和(径流)。
4.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大循环),海洋或陆面局部的水循环称(小循环)。
6.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文预报)。
7.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8.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
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9.水文现象具有时程变化的(周期性)与(随机性)的对立统一,地区分布的(相似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二、选择题1. 水文现象的发生[ d ]。
a 完全是偶然性的b 完全是必然性的c 完全是随机性的d 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2. 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 c ]的概率分布情况。
a 任一时期内b 预见期内c 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d 某一时刻3. 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b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1、某站控制流域面积F=121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 =767㎜,多年平均流量Q平=822 m3/s,试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多年平均流量模数、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2、设有一数据系列为1、3、5、7,用无偏估值公式计算系列的均值x 、均方差σ、离势系数Cv?3、4、5、某水库坝址处有1954年至1984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四年洪峰流量依次为:15080m3/s,9670 m3/s ,8320 m3/s和7780 m3/s。
此外,调查到1924年发生过一次洪峰流量为16500 m3/s的大洪水,是188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且1883年到1953年间其余洪水的洪峰流量均在10000m3/s以下,试考虑特大洪水处理,用独立样本法和统一样本法推求上述五项洪峰流量的经验频率。
6、已知某流域及其附近的雨量站如图所示,试:(1)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雨量。
(2)绘出该流域的泰森多边形,并在图上标出A、B、C、D站各自代表的面积FAFBFCFD,写出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本流域的平均雨量公式。
7、某流域等流时线如下图所示,各等流时面积ω1 、ω2 、ω3、ω4 分别为20 km2、40 km2、35 km2、10km2,时段Δt=Δτ=2h。
若流域上有一次降雨,净雨在流域上分布均匀,其净雨有两个时段,各时段净雨依次为18mm,36mm,试求该降雨形成的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及总的地面径流历时。
(洪峰流量以m3/s计,时间以h计)解:地面径流洪水过程计算表地面径流历时T=Ts+ιm=(2+4)*2=12h。
1、是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___B_____。
A、径流B、水文循环C、降水D、蒸发2、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___B_____。
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B、蒸发、降水、下渗、径流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3、人类开发利用活动(例如建库、灌溉、水土保持等)通过改变下垫面的性质间接影响年径流量,一般说来,上述这些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会使得___B_______。
水文统计分析习题及答案水文统计分析习题及答案水文统计分析是水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水文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揭示水文过程的规律,为水资源管理和水文预测提供依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水文统计分析习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频率分析1. 某地区年最大降水量的序列如下:(单位:mm)120, 150, 180, 140, 160, 170, 200, 190, 210, 230, 250, 220, 240, 280, 260, 300, 320, 340, 380, 360请计算该地区的年最大降水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差系数。
答案:平均值 = (120 + 150 + 180 + 140 + 160 + 170 + 200 + 190 + 210 + 230 + 250 + 220 + 240 + 280 + 260 + 300 + 320 + 340 + 380 + 360) / 20 = 230 mm标准差= √[ (120-230)^2 + (150-230)^2 + (180-230)^2 + ... + (380-230)^2 + (360-230)^2 ] / 20 ≈ 72.18 mm变差系数 = (标准差 / 平均值) × 100% ≈ 31.41%2. 某河流的年最低流量数据如下:(单位:m³/s)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请计算该河流的年最低流量的中位数和极差。
答案:中位数= (50 + 55) / 2 = 52.5 m³/s极差 = 115 - 20 = 95 m³/s二、趋势分析3. 某湖泊近20年的年平均水位数据如下:(单位:m)10.2, 10.5, 10.7, 11.0, 11.3, 11.5, 11.8, 12.0, 12.3, 12.6, 12.8, 13.1, 13.4, 13.7, 14.0, 14.3, 14.6, 14.9, 15.2, 15.5请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计算湖泊水位的年均变化量和变化趋势。
水文学习题集与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材建设项目《水文学》习题集参考答案环能学院市政工程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目录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水文现象是指(地球上的水受外部作用而产生的永无休止的运动形式)。
2.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变化情势的一门水利学科。
3.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降水)、(蒸发)、(渗流)和(径流)。
4.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大循环),海洋或陆面局部的水循环称(小循环)。
6.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文预报)。
7.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8.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
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9.水文现象具有时程变化的(周期性)与(随机性)的对立统一,地区分布的(相似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二、选择题1. 水文现象的发生[ d ]。
a 完全是偶然性的b 完全是必然性的c 完全是随机性的d 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2. 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 c ]的概率分布情况。
a 任一时期内b 预见期内c 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d 某一时刻3. 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b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 任一时期内b 预见期内c 以前很长的时期内d 某一时刻4. 水资源是一种[ b ]。
调查某一河段上游100米处洪痕高程285.70米,下游150米处洪痕高程285.40米,测得过洪断面面积275米2,水面宽60米,推算洪峰流量。
(n 取0.050)答:I =(285.70-285.40)/(100+150)=0.0012 R =275/60 =4.58 (m )V =I 1/2R 2/3/n =(0.0012)1/24.582/3/0.050=0.035×2.76/0.05=1.93(m/s ) Qm =A ×V =275×1.93=531(m 3/s )1、某水库坝址处共有21年年平均流量Q i 的资料,已计算出 (1)求年径流量均值Q ,离势系数C v 。
(2)设C s = 2C v 时,P-III 型曲线与经验点配合良好,试按下表求设计保证率为90%时的设计年径流量?P —III 型曲线离均系数Φ值表(P=90%)解:(1)年径流量均值Q = ÷21= ÷21=138m 3/sCv=(2)查表得Φ=-1.23 x p =(1-1.23×0.2)138=104.052 m 3/s 2、某水文站有28年实测径流资料,经频率计算已求得理论频率曲线为P —III 型,年径流深均值=850mm ,C s = 2 C v = 0.6 ,试用下表求二十年一遇枯水年的年径流深?s m Q i i /28983211=∑=8.0)1(2112=-∑=i i K ∑=211i i Q s m /289832.0208.0121)1(2112==--∑=i iKP-Ⅲ型频率曲线模比系数Kp值表解:P=10%,查表得Kp=0.64R=850×0.64=544mm3.某水库多年平均流量=15m3/s,C v = 0.25 ,C s = 2.0 C v,年径流理论频率曲线为P—III型。
(1)结合下表1求该水库设计频率为90%的年平均流量?(2)下表2为典型年年内分配,求设计年平均流量的年内分配?表1 P—III型频率曲线模比系数Kp值表(C s = 2.0 C v)表2 典型年年径流分配过程解:(1)查表得Kp=0.7 Q=15m3/s×0.7=10.5 m3/s(2)K=10.5÷8.81=1.195月:6×1.19=7.1 m3/s 11月:4.45×1.19=5.3 m3/s6月:5.28×1.19=6.3 m3/s 12月:3.27×1.19=3.9 m3/s7月:32.9×1.19=39.2 m3/s 1月:3.75×1.19=4.5 m3/s8月:26.3×1.19=31.3 m3/s 2月:4.72×1.19=5.6 m3/s9月:5.84×1.19=6.9 m3/s 3月:5.45×1.19=6.5 m3/s10月:3.55×1.19=4.2 m3/s 4月:4.18×1.19=5.0m3/s(每个0.5)1、某水文站某次悬移质输沙率测验的部分记录如下表:(1)计算0.6一点法测速的相对误差(2)计算垂线平均含沙量相对水深0.0 0.2 0.6 0.8 1.0测点流速(m/s) 0.52 0.60 0.54 0.48 0.42水样容积(cm3) 2000 1950 1980 1980 2000泥沙重(g) 0.3854 0.3761 0.9413 1.0603 1.3759 答:(1)五点法垂线平均流速:Vm=(V0.0+3 V0.2+ 3V0.6+ 2V0.8+ V1.0)/10=0.53m/sP i=(0.54-0.53)/0.53×100=1.9%(2)各测点含沙量,自水面向河底分别为:0.19,0.19,0.48,0.54,0.69kg/m3垂线平均含沙量 :Cm=(V0.0 C 0.0+3 V0.2 C 0.2+ 3V0.6 C 0.6+ 2V0.8 C 0.8+ V1.0 C 1.0)/10 Vm =0.38 kg/m32、某流域上游有干、支流两个水文站,在一次洪水过程中,两站的流量过程见下表,试根据上游两站合成流量~下游站相应流量关系绘制上游两站合成流量~下游站相应流量关系曲线并预报下游站的洪峰流量。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练习题 How long is forever? Who can tell me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由于利用和保护不当;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引起深刻的社会危机的是A、煤B、石油C、淡水D、金矿2、湖南省年人均水量约为2500m3对照下表可知该省人均水资源紧缺程度为紧缺性程度年人均水量轻度缺水 1700~3000中度缺水 1000~1700重度缺水 500~1000极度缺水<A、轻度缺水B、中度缺水C、重度缺水D、极度缺水3、不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南昌市近期举办了“豫章城里话节水”的征文活动..下面是部分市民征文中有关水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B、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C、要节约用水;做好水的循环利用D、自来水厂用硫酸铜给饮用水消毒4、下图是瓯江口附近海域污染标准指数示意图;此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是氮、磷以及油污..氮和磷大量排入水域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形成赤潮..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可采取许多措施来防止赤潮的发生..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污染标准指数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到再排放C、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D、科学使用氮、磷肥5、世界上淡水主要消耗在A、工业生产中B、生活用水中C、农业用水中D、交通运输中6、200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见右图..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等能源B.合理利用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资源C.工厂“三废”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D.为使农作物高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7、为了改变我市某些地方“枕着大江、大河没水饮”的状况;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B .禁止工厂排放工业废水C.生活、生产垃圾不堆放在河边 D.减少或不使用含磷洗涤剂8、上海被列为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并被联合国预测为21世纪洁净水严重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造成水质型缺水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上游水源污染较严重B、淡水资源短缺C、降雨量不均衡D、取水点远离城市9、下列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仍是世界“贫水国”之一B、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少;因而缺水严重C、深圳水资源比较丰富;因此不必担心缺水D、生活污水排入江河;有利于水生动物的生长10、2008年5月11日;南昌市计划供水、节约用水办公室向全体市民发出节约用水倡议..下列做法或建议错误的是A.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 B.刷牙少用一口水;洗脸少用一杯水C.选用节水型器具 D.发现水管漏水及时向物业管理或供水部门反映二、填空题11、7分说地球上水资源丰富;是因为;说水资源宝贵;是因为 ..爱护水资源要从和两方面采取措施..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污染、污染和污染..12、6分自然界中我们接触到的水有:①海水、②江河水、③雨水;经净化处理后的水有:④自来水、⑤矿泉水、⑥蒸馏水等;从既科学又经济的角度看;请你选择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水产养殖用:;2灌溉农田用:;3洗衣、洗浴用:;4洗菜、烧饭用:;5日常饮用:;6配制医疗注射液用: ..13、5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下图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1上图吸附池内的活性炭起作用;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纯水填“是”或“不是”..2家庭生活中可以用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3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三、简答题14、4分2007年1月17日新华社消息国家卫生部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新标准为国家标准;对饮用水增加了亚硝酸盐、溴酸盐、贾第虫和隐孢子虫等危及人健康的有害物检测指标..新标准于2007年元月7日起强制执行..新标准水质指标将从以前的35项;增加到106项..这意味着今后居民饮用水有更多的检测项目把关..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与人类有关的食物链主要有两条:1土壤植物禽畜人2水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人请根据食物链说明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四、应用题共8分15、8分用水量年份工业用水/m3 农业用水/m3 生活用水/m32000 3.9×1011 1.1×1011 6.0×10102005 4.2×1011 1.4×1012 2.8×10111上表是我国用水量的统计;2005年与2000年相比; 用水增长幅度最大..请你根据增长幅度最大的用水方面;提出一条节水建议2若2005年总用水量为2.1×1012m3;请计算出2005年的三项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参考答案1、C 解析: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总水储量虽然巨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还不到总水储量的1%;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点拨: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总水资源丰富;淡水资源短缺..2、A 解析:对照表中的数据可知湖南省属于轻度缺水省份..3、D 解析:人们的家庭生活离不开水主要是指离不开自来水..自来水是自来水厂将自然界中江、河或地下水等经过一系列的生产加工得到的..在这些生产过程中有一个杀菌消毒的工序;利用的是氯气而不是硫酸铜;硫酸铜有一定的毒性..点拨:“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A、C应当成为人们保护水资源的自觉行动..利用排除法可知应选D..4、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出产生赤潮的原因是海水中富含氮、磷元素;那么要防止赤潮发生就必须防治水污染..水污染的人为原因有:工业“三废”的直接排放、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由此可知A、B、D 三项的做法是合理的..5、C 解析: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所以农业用水量巨大;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农业用水是工业用水的2~3倍..6、D 解析:A、B两项都有助于减少和消除污染;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合理利用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可持续性发展;生态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A、B、C三项都和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相符合..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的污染;农作物中也会残留较多的有害物质;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故选D..7、B 解析:为了消除水污染;改变“枕着大江、大河没水饮”的状况;A、C、D 都是必须采取的合理的措施;对于工业废水应该是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而非禁止排放..点拨: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善环境污染;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是限制发展;而引导其“又好、又快”的发展..8、A 解析:本题应抓住“水质型”缺水这一关键条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都是造成水质型污染使水质变坏的条件;故A正确..点拨:本题除了应用化学知识外;还可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帮助解决问题..如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且降水丰富;所以B、C、D都不对;而A与题意相符合..9、A 解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有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许多地区已出现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如深圳市属于沿海地区;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淡水资源并不充裕;加上人口集中、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大;淡水仍然短缺..所以我国仍是世界“贫水国”之一..10、A 解析:节约用水包括:不浪费水和提高水的利用率;B、C、D都是节约用水的具体表现;而A明显是在浪费水;所以A的做法或建议是错误的..11、答案:水占地球表面的71%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工业农业生活解析: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特点是总水储量丰富;而淡水资源很少;可利用的淡水不到总水储量的1%..所以我们要爱护水资源;并从源头上防治水体污染..12、答案:1①② 2②③ 3④ 4④ 5④⑤ 6⑥解析:本题考查了水的重要作用: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此外;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应用有关化学知识和你的生活经验;就能顺利回答本题..13、答案:1吸附不是 2肥皂水 3及时关闭水龙头、用淘米水浇花、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等..解析: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从取水口取出的天然水;经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以后所得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软水中滴入肥皂水会产生丰富的泡沫;而硬水滴入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很少且有浮渣;所以常用肥皂水来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节约用水应从每个人做起;可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如何节约用水..14、答案:植物的生长需要水灌溉;水中的生物与水更分不开;没有干净的水;就没有干净的食物;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极大威胁;所以防止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关系到人类的生存..解析:人类的食物有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水受到污染就会危害到作物和水生生物;人类以这些作物、禽畜及水生生物为食;也会间接受到污染..所以水污染会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15、答案:1农业农业上要节约用水;改大水漫灌为喷灌2工业用水:20% 农业用水:66.7% 生活用水:13.3%解析:2005年与2000年相比;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增长的幅度分别为:0.077倍、11.7倍、3.7倍;所以农业用水增长幅度最大..可以通过采用新的技术;改善传统的灌溉方式来实现节水的目的..用2005年各项的用水量分别除以2005年的总用水量;即为三项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的百分比..点拨:在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中;用水量最大的是农业用水..随着我国对农业投入的加大;农业用水已占据了总用水量的大部分..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自然资源有哪些类型{P4}2.下列物质;属自然资源的是 A电脑 B纸张 C铜矿 D桥梁3.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上的资源;主要来自 .{P5}4.淡水资源有哪些存在形式{P5}5.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的多少来衡量.{P5}6.中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各有什么特点{P6} 中国水资源总量大;居世界第位;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填空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 ..2.淡水资源由中的水; ; 以及等组成的..3.地球上水量的%为咸水;淡水只占%..4.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来衡量..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6.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的影响;表现出时间分配、空间分布的特点..7.在时间上;水资源分布规律为:季节水资源多;季节水资源少..8.在空间上;水资源的分布从向递减;总体呈现水多; 水少的状态..9.为了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的状况;人们实施了工程;如、、 ..10.南水北调:从调水;以适应、的发展需要;调水分工程、工程和工程..二、选择1.地球上的淡水;数量最多的是A河湖水 B地下淡水 C海洋水 D冰川和永久积雪2.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A江河湖泊水和地下水 B高山冰雪融水和湖泊水 C深层地下水和浅层地下水3.下列地区中;缺水最为严重的是A东北地区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4.我国北方缺水的主要原因是A水土资源配合不够合理 B水土流失严重 C水热资源配合欠佳 D植被破坏;森林覆盖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