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区情及桂林市市情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4
广西桂林简介广西桂林位于中国南部,被誉为“山水甲天下”,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
桂林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西南濒临广西柳州市,北接云南省,东北与江西省交界,东南邻近广东省。
桂林市总面积为27,809平方公里,人口为450万。
桂林地形以山地为主,其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
境内最高峰是梧桐山,海拔高达2,158米。
山脉起伏,山峦叠翠,景色独特。
石林、象山、九马山、阳朔山,以及漓江等著名景点,使得桂林成为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桂林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19摄氏度左右。
四季分明,冬季相对较短,而夏季炎热潮湿。
最适合旅游的季节为春季和秋季,这时的气候温和宜人,适宜户外活动和游览风景名胜。
桂林的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早在2000余年前的秦朝,桂林就被设立为郡治。
历朝历代,桂林都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独特的壮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桂林独特的民俗风情。
桂林还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如古城墙遗址、解放桥、古宅院等,这些都是了解桂林历史的窗口。
桂林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色而闻名于世。
桂林的风景以漓江和桂林山峰为代表,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漓江是桂林地区的母亲河,全长427公里。
沿江两岸的山峦壮丽,美不胜收,如诸葛山、黄布倒挂、象鼻山等景点都是风景如画。
乘船游览漓江,沿途欣赏着青山绿水,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心旷神怡。
桂林还以其碧水和山洞而著称。
龙胜溶洞、芦笛岩、七星岩、骨灰洞等,都是桂林地区多彩多姿的地下景观。
这些溶洞中的钟乳石、石柱、石筒等奇特造型,给人带来了无限的惊喜。
而且桂林的水资源非常丰富,著名的漓江、青龙潭、七星潭、杨堤海、象山海等水域景观,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到桂林的美丽与神奇。
桂林是一个适合户外活动和探险的地方。
漓江畔的阳朔县是热门的徒步和骑行目的地,这里的自然风光悠闲宜人,风格独特。
而梯田、瀑布、溶洞等地也经常举办各种户外运动活动,如徒步穿越、攀岩、漂流等,吸引着大批国内外的探险爱好者。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广西区情及历史常识你们是不是傻在找关于广西区情及历史常识呢?下面小编已经帮你们整理了一些,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简称桂,地处中国南方,首府南宁。
广西位于中国中南地区西部,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接壤。
广西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大陆海岸线长1595公里,岛屿697座,岛屿海岸线长604.5公里。
全区陆地面积23.666万平方公里,辖8地区、5地级市、7县级市、63县、13自治县。
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区内聚居着壮、汉、瑶、苗、侗等民族,汉语言有桂柳话、粤语、平话等,少数民族的语言有壮语等。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
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
201X年1月13日,首趟T281次特快旅客列车经过64小时左右的旅行,从乌鲁木齐驶抵南宁站,结束了新疆、广西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没有直通旅客列车的历史。
壮族地理文化概述广西,一颗坐落在中国西部的明珠,不仅地理位置优越,风光迷人,资源丰富,而且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主要的聚集地。
壮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具有自己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以及民族风俗习惯,本文对壮族这几方面进行概述。
一、壮族的地理分布1、壮族的历史源地在壮族传说中他们认为自己是布伯子女伏依兄妹之后裔, 是在气候炎热、多发雷暴雨和洪水滔天的地方繁衍下来的, 所居住之处是山峦重叠、森林密布、虎狼成群、猩猩出没的环境,这也与岭南的特征相吻合。
在对壮族历史源地的考察中,考古工作者在岭南地区发现了许多文物,在柳江河畔的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中, 发现了五万年以前壮族祖先的化石“柳江人”,这种古人类面部低平、塌鼻梁、颧骨较高、下巴微突, 已经初具今天壮人的面部特征。
桂林概况讲解桂林是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一个城市,地处中国中部与南部的交界处,以其绝美的山水风光而闻名天下。
下面我们将全面介绍桂林的概况,带您了解这座美丽城市。
一、地理位置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南为湖南、广东,东邻贺州、梧州,西邻百色、河池,北接柳州、桂平。
全市总面积为2.02万平方千米。
二、行政区划桂林市下辖七个区、八个县,包括七星区、象山区、秀峰区、叠彩区、雁山区、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灌阳县、资源县、平乐县和荔浦县。
三、历史文化桂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较深的文化底蕴。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桂林地区就有了远古人类的活动证据。
汉代时期,桂林成为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唐代时期,“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语言也开始流传。
桂林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还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这里的多元文化历史记载着无数传奇和神话,成为了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四、旅游资源桂林以其天然美景享誉中外。
桂林山水区域内的山、水、洞、石相互协调,旅游资源丰富。
桂林有两条著名的河流——漓江和桂江,两岸飞峰耸立、清流淙淙,别有一番风味。
此外,桂林还拥有许多著名的山水景点,如四象山、韶山、龙脊梯田、象山等。
五、气候特点桂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温适宜,四季分明。
夏天清晨和傍晚有点雨,中午时分温度比较高,有一定的暑气。
秋天和冬天桂林的天气较为宜人,天空湛蓝,温暖如春。
六、经济发展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呈现出以旅游业、电力、工业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较为稳健。
桂林是全国县域电网改造升级试点县市,同时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全国美丽宜居城市典型市之一。
七、美食文化桂林是中国重要的南方小吃之一,其美食文化丰富多样。
当地的米粉、螺狮粉、桂林米粉汤、阳朔烧鹅等都是当地有名的美食。
同时,桂林菜系也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主要有著名菜品如桂林螺蛳粉、莲藕烤肉、香螺三鲜汤等,可谓是丰富多样。
关于桂林的介绍
桂林,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桂林素有“山水甲天下”之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桂林以其壮丽的山川景色而闻名于世。
漓江、桂林山水、象鼻山等景点都是桂林的代表性景观。
漓江风光秀丽,两岸峰峦叠嶂,清澈见底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美不胜收。
桂林山水更是有着“山水如画”之美誉,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而象鼻山更是桂林的地标,宛如一头巨象饮水的姿态,独具特色。
桂林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桂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如临桂县的银子岩石刻、阳朔县的百寿塔、桂林市的东西塔等,都是见证桂林历史的重要标志。
此外,桂林还是壮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每年的壮族三月三龙腾节等民俗活动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体验。
再者,桂林的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
桂林米粉、螺狮粉、糯米鸡、酥皮包子等美食都是桂林的特色小吃,口味独特,香气扑鼻,让人食指大动。
此外,桂林还以其新鲜的水果和茶叶而闻名,如桂林香橙、龙眼、桂林香茶等都是不可错过的特产。
桂林人民热情好客,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无论是在景点游览还是在餐馆住宿,桂林人都会用心地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让人感受
到桂林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桂林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其壮丽的山水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美食以及热情好客的人民都让人流连忘返。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桂林都将给您带来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欢迎您前来桂林,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桂林概况导游词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位居中国的东南部。
全市辖象山、秀峰、叠彩、七星、雁山五个城区和阳朔、临桂、灵川、兴安、全州、资源、灌阳、龙胜、永福、平乐、恭城、荔蒲____个县,拥有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两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____平方公里,总人口____万人。
桂林市气候温和湿润,平均气温19℃,古诗云:“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桂林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风光迤俪,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于世,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百里漓江“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构成桂林山水的精华。
市区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景中建城,城中见景,城景交融,世所罕见。
桂林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纳文物古迹、民族风情、村寨风光于一体,并与山水景观有机结合,相互交辉。
整个桂林景区以市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呈圈层分布,方圆面积达____万多平方公里,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资源之瑰宝。
优越的地理条件,奇特的山水景观,丰厚的历史文化,共同构建了旅游名城的发展优势,为桂林赢得了诸多的发展机遇。
____年____就确定桂林市为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使桂林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旅游业起动最快、对外开放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
至今累计接待了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旅游者____多万人次,____多位国家元首先后访问游览过桂林。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桂林市的对外开放,桂林现有两座机场,其中之一是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建成于____年,已开通____多条国际国内航线,逐步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国际性航空口岸。
近年来,桂柳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点基础工程的相继建成,极大地改善了桂林市旅游、投资和生活环境。
自____年我市率先引进澳大利亚资金兴建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以来,利用外资的领域已遍及旅游、工业、农业以及其他基础产业的开发,使全市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广西乃至大西南最具活力和最有后劲的地区之一。
介绍桂林导游词介绍桂林导游词(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
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介绍桂林导游词(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介绍桂林导游词1桂林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位于北纬24°15′—26°23′、东经109°36′—111°29′之间,扼湘桂走廊南端。
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84。
73万人,其中城区面积565平方公里,人口66。
83万人。
境内聚居壮、瑶、苗、侗、回等36个少数民族,人口72万余人。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候16.4—19.9℃,年降雨量1400—2019mm。
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盛产水稻、甘蔗、柑桔、马蹄、花生、油菜,是广西粮食及水果的主产基地之一;林业资源丰富,是广西主要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67%;植物资源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
全市森林面积121·56万公顷,森林储蓄量3774·42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40余万立方米、毛竹1600多万根;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1593种,隶属60目295科。
陆栖脊椎动物有400多种,其中有云豹、黄腹角稚、果子狸等;水生物有144种,有珍贵的娃娃鱼、鳗鲡等;矿产资源的矿种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钽、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石、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储量的有30多种,在广西位于全国前列的36种矿产中,桂林占17种,有锡、钨、铅、锌、金、铜、铝、锰、铁矿、滑石、重晶石等;境内河流密布,有湘江、资江、漓江、洛清河、浔江5条河流,年经流量263.4亿立方米,水能总蕴藏量为272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为100万千瓦。
广西桂林简介概况
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广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漓江上游,古称“桂州”、“桂林郡”。
桂林以山水著称,有“甲天下”之誉。
桂林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有汉族人民在这里聚居。
从秦朝开始,这里就是郡县制管辖的地区。
历史上曾经两次为郡、州、府、路、省驻地,现桂林市为1997年9月1日正式设立的地级市。
桂林是中国首批14个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桂林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拥有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山水风景名胜区——桂林山水风景名胜区和两江四湖景观带。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桂林山水以其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被世人所向往,被称为“山青、石美”。
—— 1 —1 —。
桂林是世界着名的、中国首批、,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的美誉。
桂林是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的永久举办地;于2014年在桂林举办。
人文历史桂林历史悠久。
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距今约一万年前,桂林就有人类祖先活动。
夏、商、周时期,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后,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
“桂林”之名,始于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当地盛产玉桂而成名,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
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
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
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
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
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
民国时属广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民国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桂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汉、壮、苗、瑶、侗、回、京、彝、水、满等多个民族和谐相处,多民族融合的地域民族文化构成了桂林城市文化一个重要特征。
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桂林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
行政区划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
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县、临桂县分别划归桂林市管辖,199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实施部分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桂林市辖秀峰、叠彩、象山、七星、雁山、临桂6个区及阳朔、灵川、全州、兴安、永福、灌阳、龙胜、资源、平乐、荔浦、恭城11个县(自治县)。
桂林市简介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
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
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
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围很广,项目繁多。
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古迹、石刻等等。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
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臵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
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
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
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
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
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一、象鼻山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右岸,山因酷似一只大象站在江边伸鼻吸水,因此得名,是桂林的象征。
由山西拾级而上,可达象背。
山上有象眼岩,左右对穿酷似大象的一对眼睛,由右眼下行数十级到南极洞,洞壁刻“南极洞天”四字。
再上行数十步到水月洞,高1 米,深2 米,形似半月,洞映入水,恰如满月,到了夜间明月初升,象山水月,景色秀丽无比。
宋代有位叫蓟北处士的游客,以《水月》为题,写下这样的绝句:“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
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象鼻山有历代石刻文物50余件,多刻在水月洞内外崖壁上,其中著名的有南宋张孝祥的《朝阳亭记》、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和陆游的《诗礼》。
广西区情报告学院:GUANGXIDAXUE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班级:数理试点2007级广西地处祖国南部,位于北纬20°54′~26°23′,东经104°29′~112°04′。
南临北部湾,与海南省隔海相望,东连广东,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邻云南,西南与越南毗邻。
陆地区域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5%,居各省区市第9位。
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多地少。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山地环绕,呈盆地状,盆地边缘多决口,中部和南部多为平地。
在陆地总面积中,山地(海拔400米以上)占39.8%,石山(海拔400米)占19.7%,丘陵(海拔200—400米)占10.3%,台地(海拔200米以下)占6.3%,平原占20.6%,水面占3.3%。
现有耕地面积约4000万亩,占土地面积的11%,人均耕地0.82亩。
广西属沿海地区。
北部湾海域面积约12.9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东起粤桂交界处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1500多公里。
海岸类型分冲积平原海岸和台地海岸两种。
沿海岛屿有697个,岛屿岸线长600余公里,岛屿总面积84平方公里。
涠洲岛是广西沿海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8平方公里。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征是夏天时间长、气温较高、降水多,冬天时间短、天气干暖。
年平均气温21.1℃。
最热月是7月,月均气温23—29℃;最冷月为1月,月均气温6—14℃之间。
年日照时数1396小时。
≥10℃年积温达5000—8300℃,持续日数270—340天。
年均降雨量在1835毫米。
桂南防城、桂中金秀—昭平、桂东北的桂林和桂西北的融安为多雨中心,年降雨量均在1900毫米以上。
桂西左、右江谷地和桂中盆地是主要旱区,年降雨量仅为1100—1200毫米。
广西绝大多数人和地区(包括少数民族中的许多人)讲汉语方言,有粤语、西南官话、客家话、平话、湘语、闽语等6种,为我国汉语方言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中以讲壮语居多。
广西概况导游词(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评语大全、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comprehensive reviews,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广西概况导游词广西概况导游词范文(通用14篇)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
桂林市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地处湘桂走廊南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09°36'50″—111°29'30″,北纬24°15'23″—26°23'30″,境域南北长236公里、东西宽189公里;北部及东北部与湖南省交界,东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接壤,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及来宾市毗邻,西部及西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相接,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平方公里,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面积的%;桂林是世界着名的、中国首批、,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的美誉;桂林是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的永久举办地;于2014年在桂林举办;人文历史桂林历史悠久;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距今约一万年前,桂林就有人类祖先活动;夏、商、周时期,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后,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桂林”之名,始于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当地盛产玉桂而成名,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民国时属广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民国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桂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汉、壮、苗、瑶、侗、回、京、彝、水、满等多个民族和谐相处,多民族融合的地域民族文化构成了桂林城市文化一个重要特征;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桂林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行政区划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县、临桂县分别划归桂林市管辖,199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实施部分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桂林市辖秀峰、叠彩、象山、七星、雁山、临桂6个区及阳朔、灵川、全州、兴安、永福、灌阳、龙胜、资源、平乐、荔浦、恭城11个县自治县;区县下辖13个街道办事处,75个镇、44个乡、15个民族乡,23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654个村民委员会;全市总人口万人,其中市区人口包括临桂万人;市人民政府驻;1995年起为自治县待遇县;2013年4月9日第二版:国务院关于同意调整桂林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已经出炉,同意撤销临桂县,设立桂林市临桂区;同意桂林市人民政府驻地由现址象山区五美路16号,搬迁至临桂区西城中路69号;地理环境地形桂林山川奇特、风景秀丽,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属典型的岩溶地貌;桂林以俊俏的山峰、瑰丽的岩洞、清澈的江河闻名于世,早在唐宋时期,“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已名扬海内外;市区至阳朔县长约80公里的漓江沿岸峰林地貌最为典型,形成了千峰环抱、山环水绕、碧水青山、奇峰倒影、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桂林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北、东、西三面地势较高;中部及南部地势较低平;其中从全州县、兴安县到灵川县、桂林市区、临桂一线有“湘桂走廊”之称,是广西的东北门户;桂林四周青山环绕,北部有猫儿山、越城岭;东部和中部有都庞岭、海洋山;西北和西部有大南山、天平山;南部有架桥岭和大瑶山;其中猫儿山主峰海拔米,为华南第一高峰;越城岭主峰真宝顶海拔米,为广西第二高峰;桂林市河流水系发达,全市共有大小河流100余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5条,其中五大河流的资江与湘江分属长江流域的资江、湘江水系,桂江、洛清江、浔江属于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气候桂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唐代诗人杜甫以“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赞誉桂林的气候;桂林三冬少雪,四季常花,年平均气温接近摄氏度;7、8两月最热,平均气温为摄氏度左右,1、2两月最冷,平均气温为摄氏度左右,偶尔降到摄氏0度以下,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7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平均气压为百帕;土壤桂林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酸碱度为~;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桂林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目前已发现有用矿产有煤、石煤、金、银、铁、锰、铜、铅、锌、锡、钨、铌、钽、重晶石、萤石、钾长石、花岗石、大理岩、石灰岩、高岭土、滑石、沸石、石英、方解石、矿泉水、温泉等54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1/4,探明一定储量的有35种,铌、钽、铋、滑石储量位居广西第一;其中滑石最负盛名,享誉海内外,质量全国第一,储量全国第四;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前景广阔;水利资源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桂林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7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7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生态环境桂林市已建立1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猫儿山、花坪和千家洞,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处;自然保护区集中在龙胜、兴安、资源、灵川、恭城、临桂、灌阳、阳朔、全州、永福、荔浦11个县;自然保护区类型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其面积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野生动物类型占%,地质遗迹类型面积公顷,总体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相对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桂林森林资源丰富,树种资源种类繁多,全市共有维管束植物249科,1103属,区域内已知高等植物有2000多种;树种资源有用材林、经济林、竹类、防护林含水源林、绿化树种和石山树种等,其中银杉、桫椤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林副产品资源有松脂、烤胶原料、干果、香菇、木耳、棕皮、罗汉果等;野生动物繁多,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50多种,约有鸟类26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黄腹角雉、金雕、白颈长尾雉、云豹、林麝、蟒蛇等,二级保护动物40种;区位优势桂林位于泛珠三角、西南、东盟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地处成渝经济区、中部经济试验区、泛珠三角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的交汇处,是沟通国内西南与华南沿海经济的桥梁,是贯通国内与东盟的枢纽;桂林交通便捷,自秦开凿灵渠沟通珠江、长江两大水系起,桂林就一直是联系岭南与长江流域的咽喉要地;目前,桂林已构筑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四通八达的复合式、立体化便捷的交通网络,桂林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凸显;公路交通桂林市四通八达的公路直通广西各地和临近省份,国道322、323线穿境而过,其中322线已改造成高等级公路;桂柳高速公路南接柳州、南宁、北海,北达湖南;桂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桂林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距离,构筑起桂北地区及湘贵川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公路通道;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阳朔至鹿寨桂林段等3条高速公路强力推进,桂林与周边地区高速路网的连接进一步加快;截至2014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公里,公路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公里,市、县区交通运输局管养里程公里;全市133个乡镇100%通了沥青水泥路;1655个建制村100%通了公路,年内新增101个建制村通水泥路,通沥青水泥路的建制村达1374个,全市建制村通畅率提升个百分点,达到%;完成村屯连通公路290公里;桂林市客运站91个,总建筑面积107776平米,一级站3个,二级站13个,三级站14个,四级站25个,五级站23个,等外站13个;拥有营运车辆39278辆,其中:营运客车6605辆、营运货车32673辆;开辟客运班线771条,其中农村客运班线373条;铁路交通随着2013年底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以及2014年底贵广高铁的开通运营,桂林迈入高铁时代,成为广西铁路交通的“新贵”,贵州、四川、云南都将以桂林为一个重要“节点”通往珠三角地区,成为连接湘、桂、黔、粤四省区乃至西南、中南、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已开通直达南宁、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上海、贵阳、广州、杭州等省会城市和首都北京的动车,日均发送乘客3万人左右;航空交通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位于桂林市西南临桂区的两江镇,面积406平方公顷,飞行区等级为4E,跑道长2800米,现有航站楼面积万平方米;预计2017年建设完成桂林机场T1航站楼改造项目和T2航站楼新建项目后,航站楼将增加10万平方米、站坪40万平方米、停车场万平方米,满足旅客吞吐量年1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万吨、飞机起降量万架次;桂林机场是国内重要的旅游机场和西南地区旅游枢纽机场;2014年,桂林机场共保障运输航班起降59743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6897741人次,货邮吞吐量吨;目前,共有30 家航空公司飞行桂林航线,通航国际国内46 个城市;计划飞行60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8条,分别是桂林-釜山、桂林-清州、桂林-吉隆坡、桂林-新加坡、桂林-南宁-曼谷、南宁-桂林-大阪;地区航线3条分别是桂林-台北、桂林-高雄、桂林-香港;国内航线49条;水运交通桂林市主要航运江河有漓江、桂江、湘江、洛清江、资江、浔江、百寿河等7条,航道里程共687公里,其中通航里程576公里;漓江、桂江是桂林市重要的通航河流,辖区通航192公里,7级航道经梧洲流入珠江通外海;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港口码头201个,其中: 旅游码头14个,货运码头3个,便民码头184个;营运船舶525艘,其中:客船439艘旅游船舶286艘,货船86艘;。
第一篇广西区情及桂林市市情同步强化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召开。
A. 2004年9月B. 2004年10月C. 2004年11月D. 2004年12月2. 在西部大开发包括的城市中,()是唯一一个沿海、沿江、沿边省(区)。
A. 贵州B. 甘肃C. 新疆D. 广西3. 我国第一个非粮原料燃料乙醇汽油试点省(区)是()。
A. 广西B. 陕西C. 云南D. 贵州4. 广西既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地区。
A. 壮族苗族B. 瑶族仫佬族C. 瑶族毛南族D. 侗族苗族5. 现广西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
A. 封阳古城B. 富川古城C. 庆坪古城D. 黄姚古镇6. 2012年9月23日至26日,第()届玉博会在玉林成功举行。
A. 六B. 七C. 八D. 九7. 1927年()市政府成立,为广西最早的省辖市。
A. 南宁B. 桂林C. 梧州D. 玉林8.(),凝聚党中央、国务院殷切关怀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实施。
A. 2009年11月4日B. 2009年12月7日C. 2009年10月1日D. 2010年1月1日9. 玉林古称(),设州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具有悠久的商业历史和优良的商业文化传统。
A. 玉州B. 鬰林州C. 浔州D. 郁州10. 玉林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其中位于玉林城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是()。
A. 真武阁B. 勾漏洞C. 谢鲁山庄D. 云天民俗文化世界11. 玉林市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储量居广西第一位。
A. 黑土B. 混凝土C. 高岭土D. 红土12.()素有“岭南都会”之称,是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商贾云集,市场交易活跃繁荣。
A. 北海B. 玉林C. 梧州D. 南宁13. 玉林博白县是国家级“()之都”,陆川县荣膺“()之都”。
A. 中国铁锅中国编织工艺品B. 绿色动力世界裤子C. 绿色动力中国编织工艺品D. 中国编织工艺品中国铁锅14.()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被誉为“岭南第一岩”的鹿峰山龙泉岩风景区,景色宜人的燕山湖风景区、始建于宋代的石嶷文塔等。
精心整理桂林市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地处湘桂走廊南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09°36'50″—111°29'30″,北纬24°15'23″—26°23'30″,境域南北长236公里、东西宽189公里。
北部及东北部与湖南省交界,东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接壤,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及来宾市毗邻,西部及西南部与广桂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桂林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距离,构筑起桂北地区及湘贵川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公路通道;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阳朔至鹿寨(桂林段)等3条高速公路强力推进,桂林与周边地区高速路网的连接进一步加快。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12079.886公里,公路密度43.45公里/百平方公里。
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660.478公里,市、县(区)交通运输局管养里程9888.041公里。
全市133个乡镇100%通了沥青(水泥)路;1655个建制村100%通了公路,年内新增101个建制村通水泥路,通沥青(水泥)路的建制村达1374个,全市建制村通畅率提升6.2个百分点,达到83.1%。
完成村屯连通公路290公里。
桂林市客运站91个,总建筑面积107776平米,一级站3个,二级站13个,三级站辆,班线站坪40万平方米、停车场7.72万平方米,满足旅客吞吐量年1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5万吨、飞机起降量10.12万架次。
桂林机场是国内重要的旅游机场和西南地区旅游枢纽机场。
2014年,桂林机场共保障运输航班起降59743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6897741人次,货邮吞吐量35841.4吨。
目前,共有30 家航空公司飞行桂林航线,通航国际国内46 个城市;计划飞行60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8条,分别是桂林-釜山、桂林-清州、桂林-吉隆坡、桂林-新加坡、桂林-南宁-曼谷、南宁-桂林-大阪;地区航线3条分别是桂林-台北、桂林-高雄、桂林-香港;国内航线49条。
桂林:拥有千年历史的城市桂林,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自古以来,桂林便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这里的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丰富,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玩赏景。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美丽的城市,探寻它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魅力。
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桂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了桂林郡。
自此,桂林便成为了中国南方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汉、晋、南北朝、隋、唐等历代,桂林均为郡、州、路、府治所。
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桂林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
二、山水相依,风光旖旎桂林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城内山水相依,景色秀丽。
著名的漓江、桃花江、杉湖、榕湖等江河湖泊穿城而过,形成了“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的美丽景观。
这里的山峦叠翠,洞奇石美,有着“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的山水风光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玩赏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名篇。
三、名胜古迹,璀璨夺目桂林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着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独秀峰、叠彩山、象鼻山、芦笛岩等。
这些景点见证了桂林千年的历史变迁,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民俗风情,独具魅力桂林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如:桂林三色饭、桂林米粉、桂林阳朔画眉茶等美食,以及瑶族长鼓舞、苗族跳花坡等民间艺术,都是桂林民俗文化的瑰宝。
这些民俗风情展现了桂林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智慧,为游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体验。
五、未来发展,前景可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桂林这座古老的城市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桂林市政府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如今的桂林,既是历史与现代的交汇点,也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总之,桂林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城市,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迷人的民俗风情,成为了中国南方一颗璀璨的明珠。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一、广西的基本区情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有壮、汉、瑶、苗、侗等12个世居民族。
2008年末总人口5049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8.3%(壮族人口占32.8%)。
陆地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现设14个地级市、109个县(市、区)。
广西的发展优势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区位优势。
广西沿海、沿边、沿江,陆地边境线1020公里,海岸线1595公里,有8个县(市、区)与越南接壤,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7个、二类口岸8个。
西江“黄金水道”横贯广西境内,直通广东、香港、澳门。
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我国通往东盟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连接我国与东盟市场的重要枢纽。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全面建成、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兴起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的区位优势和战略作用更为突出。
二是资源优势。
广西是我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铝、锰、锡、锑、铟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其中铝资源储量10亿吨以上,可建成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
水能可开发蕴藏量1800多万千瓦,居全国第七位。
以南亚热带为特色的农林产品、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甘蔗和机制糖、蚕茧、木薯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是我国南亚热带水果和速丰产林基地,有中草药46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
岸线资源和海洋资源丰富,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个沿海港口具有兴建年吞吐能力数亿吨的资源。
广西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区位、资源等优势,为广西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提供了优越条件。
三是生态优势。
广西蓝天碧海、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全区森林覆盖率54.2%,居全国第四位;沿海有红树林面积12.56万亩,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8%,居全国第二位;有76个自然保护区、34个风景名胜区、26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国家地质公园,同时还有31个市(区、县)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
第一篇广西区情及桂林市市情同步强化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召开。
A. 2004年9月B. 2004年10月C. 2004年11月D. 2004年12月2. 在西部大开发包括的城市中,()是唯一一个沿海、沿江、沿边省(区)。
A. 贵州B. 甘肃C. 新疆D. 广西3. 我国第一个非粮原料燃料乙醇汽油试点省(区)是()。
A. 广西B. 陕西C. 云南D. 贵州4. 广西既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地区。
A. 壮族苗族B. 瑶族仫佬族C. 瑶族毛南族D. 侗族苗族5. 现广西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
A. 封阳古城B. 富川古城C. 庆坪古城D. 黄姚古镇6. 2012年9月23日至26日,第()届玉博会在玉林成功举行。
A. 六B. 七C. 八D. 九7. 1927年()市政府成立,为广西最早的省辖市。
A. 南宁B. 桂林C. 梧州D. 玉林8.(),凝聚党中央、国务院殷切关怀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实施。
A. 2009年11月4日B. 2009年12月7日C. 2009年10月1日D. 2010年1月1日9. 玉林古称(),设州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具有悠久的商业历史和优良的商业文化传统。
A. 玉州B. 鬰林州C. 浔州D. 郁州10. 玉林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其中位于玉林城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是()。
A. 真武阁B. 勾漏洞C. 谢鲁山庄D. 云天民俗文化世界11. 玉林市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储量居广西第一位。
A. 黑土B. 混凝土C. 高岭土D. 红土12.()素有“岭南都会”之称,是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商贾云集,市场交易活跃繁荣。
A. 北海B. 玉林C. 梧州D. 南宁13. 玉林博白县是国家级“()之都”,陆川县荣膺“()之都”。
A. 中国铁锅中国编织工艺品B. 绿色动力世界裤子C. 绿色动力中国编织工艺品D. 中国编织工艺品中国铁锅14.()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被誉为“岭南第一岩”的鹿峰山龙泉岩风景区,景色宜人的燕山湖风景区、始建于宋代的石嶷文塔等。
A. 博白B. 北海市C. 陆川县D. 兴业县15.“十一五”期间,玉林市旅游建设发展的战略布局概况为()个旅游中心,()条旅游发展轴,()个旅游经济区。
A. 一二三B. 二三四C. 三四五D. 四五六二、多项选择题1. 南宁的“两会”指的是()。
A. 中国—东盟博览会B.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C. 中国东盟商务会D. 中国—东盟贸易峰会2. 广西西部大开发建成标志性工程包括:()。
A. 龙滩水电站B. 百色水利枢纽C. 洛湛铁路广西段D. 岩滩水电站3. 远古时期的广西,居住着百越中的()人。
A. 骆越B. 西瓯C. 苍梧D. 柳江4. 广西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有()。
A. 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B. 少数民族均匀分布C.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D. 边境地区大多是汉族人民居住5. 广西铁路发展迅速,其中()一起构筑了大西南的出海通道。
A. 南昆线(南宁—昆明)B. 湘桂线C. 南防线(南宁—防城港)D. 钦北线(钦州—北海)6.“玉贵走廊”是指广西玉林市、贵港市主要公路沿线的乡镇和中心城区的()三个文明的综合体。
A. 物质文明B. 经济文明C. 政治文明D. 精神文明7. 玉林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A. 内燃机B. 粮食C. 日用陶瓷D. 农产品8. 玉林被称为()之乡。
A. 沙田柚B. 荔枝C. 三黄鸡D. 桂圆9. 玉林市现辖县包括()。
A. 博白县B. 兴业县C. 容县D. 陆川县10. 玉林福绵农业的“三宝”指的是()A. 参皇鸡B. 巨东蛋C. 八角D. 大智米三、问答题1. 说说广西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最佳举办地的理由。
2. 简述广西区域经济合作情况。
3. 简述玉林市的投资优势。
4. 简述桂东旅游经济区概况。
5. 当今时代,玉林市应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同步强化训练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C【解析】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04年11月召开。
2. D【解析】广西作为西部地区唯一一个沿海、沿江、沿边省(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紧紧抓住自身优势,从民生出发,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
3. A【解析】广西在自治区范围内封闭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成为我国第一个非粮原料燃料乙醇汽油试点省(区)。
4. B【解析】广西既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全国仫佬族人口最多的地区。
5. B【解析】现广西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富川古城和永福永宁州城。
6. D【解析】首届玉博会于2004年举办,到2012年是第九届。
7. C【解析】1927年梧州市政府成立,成为广西最早的省辖市。
8. B【解析】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实施。
9. B【解析】玉林古称鬰林州。
10. D【解析】玉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真武阁、勾漏洞、云天文化城等120多处名胜古迹。
其中,位于玉林城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是云天民俗文化世界。
11. C【解析】玉林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萤石矿、铅锌矿、独居石等,其中高岭土储量居广西第一位。
12. B【解析】玉林人气旺,商业发达,古有“岭南都会”之誉,甚至有人说,“天州地州不如玉林州”。
13. D【解析】玉林市被誉为“中国动力之城”和“绿色动力之都”,所辖福绵管理区被誉为“世界裤子之都”,博白县获国家级“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称号,陆川县被誉为“世界铁锅之都”。
14. D【解析】龙船岩位于兴业县城隍镇东南的鹿封山。
清《玉州志》记载有“李龙夫妻开山凿洞化成仙”的民间传说,因洞中一股清泉长流而得名“龙泉洞”。
洞内石奇景幽,可与桂林芦笛岩相媲美,有“岭南第一岩”的美誉。
15. A【解析】一个旅游中心是玉林城区,两条旅游发展轴指东西和南北旅游发展轴,三个旅游经济区是玉东、玉西、玉南。
二、多项选择题1. AB【解析】南宁的“两会一节”即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2. ABC【解析】西部大开发10年间,广西实施的重大项目达135个,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洛湛铁路广西段等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投产。
3. ABC【解析】先秦时期,广西为骆越国,居住着百越中的“骆越”“西瓯”“苍梧”人。
4. AC【解析】广西少数民族具有地域性,比较集中,如瑶族自治县、苗族自治县,B 项错。
广西的8个边境县(市、区)全是少数民族聚居县,D项错。
5. ACD【解析】南昆线(南宁—昆明)、南防线(南宁—防城港)和钦北线(钦州—北海)一起构筑了大西南的出海通道。
6. ACD【解析】构建“玉贵走廊”是要充分发挥玉林、贵港两市优势,促进“玉贵走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以局部突破、辐射和带动两市乃至整个桂东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7. AC【解析】玉林是全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8. ABCD【解析】玉林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桂圆之乡”“三黄鸡之乡”“沙田柚之乡”。
9. ABCD【解析】玉林现辖2区、1个县级市、4县:玉州区、福绵区、北流市、博白县、兴业县、容县、陆川县。
10. ABD【解析】福绵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盛产荔枝、龙眼、香蕉、八角等,其中八角以个大、味香著称,是中国优质八角的重要生产基地。
而参皇鸡、巨东蛋、大智米是福绵农业的三宝。
三、问答题1. 【答案要点】(1)广西在地理上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广西在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打造成为中国—东盟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
(3)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已经打下很好的基础。
(4)广西与东南亚人文关系密切。
东南亚有大量的桂籍华侨华人,很多国家的民族与广西的民族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和相似的民族风俗。
(5)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长久举办地的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和信息中心,交通便利。
2. 【答案要点】目前,广西重点参与的区域合作共有9项:①中国—东盟“10+1”合作;②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③中越“两廊一圈”合作;④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⑤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合作);⑥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作;⑦桂台合作;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⑨西部大开发的南贵昆经济区。
3. 【答案要点】玉林市投资环境优越,发展商机无限。
政府职能逐步到位,创新管理逐步建立起公共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快速发展,“一站式”服务机制初步形成。
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不断发育健全,玉林经济开发区等十大工业园区(集中区)成为投资发展的“洼地”。
玉柴机器、三环陶瓷成为“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玉林制药已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品牌;海螺水泥、燕京啤酒、旺旺食品、晶辰电子、国美电器、联华超市等一批著名品牌纷纷落户玉林;机械产业、水泥陶瓷、健康产业、服装皮革、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迅速成长,彰显了玉林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活力。
4. 【答案要点】桂东旅游经济区包括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和贺州地区。
其主要旅游特色是历史文化、宗教名胜和侨乡风貌。
其总体布局是“一轴、两城、三条线”形成的扇形旅游区:“一轴”为南宁—桂平—梧州构成的桂东旅游中心轴线;“两城”是指集国家级风景名胜、文物保护单位、森林公园为一体的桂平市和广西东大门以及粤、港、澳水路、陆路游客来往广西必经的旅游枢纽地梧州市;“三条线”是指北面旅游线,梧州—岑溪—容县—北流—玉林的南面旅游线和桂平市与广西东大门以及粤、港、澳水路、陆路游客——桂平——梧州旅游中心轴线。
5. 【答案要点】玉林面临的机遇: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落户玉林并成功启动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创建,让玉林从经济版图的边缘走向区域中心,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
因此,玉林需要充分借助这两大千载难逢的机遇,实现21世纪的经济腾飞。
玉林民营经济活跃,中小企业众多,发展壮大全市中小企业,把玉林建设成为中小企业名城,是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非公经济和现代农业,努力把玉林建设成为广西非公经济示范市、现代农业示范市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紧紧依托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会这一平台,继续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家、投资商的联系沟通,深化交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推动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充分发挥玉林的区位优势,按照自治区关于把桂东建设成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的部署要求,加强与梧州、贵港、贺州三市的交流合作,联手推进桂东承接产业转移协作区建设,实现协作区内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促进中小企业量的不断扩张和质的不断提升;将紧紧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玉林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的作用,以龙潭产业园建设为龙头,全面融入北部湾开放开发,加强与北部湾地区在交通、物流、产业、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对接与合作,为加快玉林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