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解剖肾积水肾囊肿的超声诊断学
- 格式:ppt
- 大小:19.15 MB
- 文档页数:67
20
2019.06 No.17
肾囊肿是成年人肾脏最常见的一种异常结构,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一个或多个,单纯的肾囊肿一般没有临床症状,但是当囊肿压迫引起血管闭塞或尿路梗阻时可出现相应的表现。
另外有研究显示,单纯性肾囊肿也可影响肾功能,且囊肿数量越多,血肌酐的水平也相对越高。
日常工作中较为常见的可分为肾皮质囊肿、肾盂源性囊肿、获得性肾囊肿等。
超声不仅能显示囊肿囊壁的厚薄、囊壁表面和内壁的光滑程度,观察囊内有无乳头突起或实质部分,对有怀疑的肿块,也还可用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部的血流,是肾囊肿的首选检查。
临床上对于无症状
文/ 张心怡(江苏省中医院超声医学科)
图2
图4
图1
图5
图3
图6
右肾肾皮质囊肿絮状的低回声
索带状回声间隔
囊肿内强回声并伴有淡声影
肾实质内无回声区。
一、肾脏的解剖:1、位置:脊柱两侧的肾窝内,腹膜后方,肾的长轴向外下倾斜,左肾比右肾高1-2cm,左肾上极平T11下缘,下极达L2下缘,右肾上极平T12,下极平L3。
活动范围1—3cm。
2、形态:形似豆形,外凸,内凹,内侧中部为肾门,为肾盂、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出入之处。
3、大小:成年人肾长10~12cm,宽4~5cm,厚3~5cm。
二、正常肾脏声像图1、肾脏轮廓与形态:长轴断面呈椭圆形或蚕豆形,肾门横断面呈马蹄形。
肾包膜连续光滑,肾周脂肪囊厚度因人而异。
2、肾实质:皮质回声略低于肝脏,回声均匀一致,髓质(锥体)形似三角形,回声更低,围绕肾窦呈放射状排列,髓质(锥体)之间为肾柱。
3、集合系统(肾窦):肾中心的椭圆形增强回声,内无明显液性暗区。
4、肾血流回声:CDFI示肾动静脉彩色血流信号分布均匀。
三、肾癌病理和临床表现●肾癌即肾细胞癌,为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成人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常为单发,仅有2%左右为双侧,肿瘤无组织学包膜,但压迫肾实质与纤维组织形成假包膜,瘤体大小不一,断面呈橙黄或灰色,较大的肿瘤内部常有出血、坏死、纤维化斑块,中心坏死区形成囊肿。
肿瘤可侵犯邻近的脂肪、肌肉、血管、淋巴管,易形成静脉内癌栓,进入肾静脉。
●肾癌主要症状为血尿、腰痛和侧腹部包块。
是肾癌典型三联征。
三者同时存在仅占10%,但已属晚期。
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肾癌的主要症状,但已表明肿瘤侵入肾盂,非早期症状。
四、肾癌的声像图表现1)肾轮廓改变:可正常(<1.5cm)或失常。
2)肾实质回声异常: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边界较清楚。
3)集合系统改变:变形、移位和中断,少数可出现肾盂及肾盏积水。
4)CDFI:团块内部及周边可探及动脉血流.5)肾周围血管受侵犯:晚期常侵犯肾静脉和下腔静脉。
五、肾癌的超声分期●1、肾癌团块局限于肾实质,肾轮廓线完整未断裂,无转移征象。
●2、肾癌团块仅侵及肾周围脂肪结缔组织,但仅限于肾周筋膜回声以内。
教你读懂肾脏超声报告肾脏超声检查是诊断和治疗肾脏病的重要方法,是探测肾积水和肾脏大小的首选,对于肾盂积水、肾囊肿、多囊肾、肾肿瘤、肾结石的诊断及穿刺定位均有帮助。
那肾脏超声的报告单该怎么看呢?超声医生一般会对肾脏的数目、大小、回声、有无结石、囊肿以及肿瘤等占位性病变进行描述,下面我们来对每项指标进行解读。
数目正常情况下,人有两个肾脏,位于左右两侧,但是也有少数人是先天性孤立肾,即仅有一侧肾脏,但是肾脏功能是正常的。
因为只有一个肾脏,一般会稍微大一点。
另外,如果肾脏发生移位,在肾脏部位找不到它,那么可能是游走肾、异位肾或一侧是肾缺少。
大小纵向扫描肾脏呈蚕豆型,右肾较左肾偏下,正常人的肾脏长径在10~12厘米,宽径在5~6厘米,厚径在4~5厘米。
但肾脏大小与性别、身高相关,男性比女性大,身材矮小的患者肾脏较小,因此一般不将肾脏大小作为唯一标准,临床医学上认为宽径与厚径比照差当超过1厘米时才有参考价值。
通常情下,肾脏缩小多见于慢性肾炎,肾脏增大多见于急性肾炎、肾积水。
回声肾脏超声的主要指征为评估肾集合系统。
盂、肾盏等组织〔集合系统〕在B超上呈一椭圆形的回声区,位于肾中央,一般多在1厘米以内。
如果肾脏集合系统发生扩张,这在超声下很明显,因为低回声液体取代了会产生回声的肾窦脂肪。
通常,集合系统别离超过1厘米有临床意义,多数情况下提示存在肾积水,比拟常见的原因有肾和输尿管结石。
长期的集合系统别离,肾实质受压,肾功能会下降,所以一旦发现集合系统别离需要积极的寻找原因,尽快解除肾积水,必要时行穿刺或引流以排除脓肾。
如果发生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性纤维化、炎症,超声成像均表现为皮质回声增强。
肾结石那么在超声上表现为强回声,对于较小的结石会描述为结晶。
肾脏小结晶通过多喝水是可以排出去的;局部结石会下降到输尿管中,引起剧烈疼痛,需要手术取石。
肾囊肿在超声上表现为无回声。
肾脏囊肿属于良性肿瘤,可以是单发的,也可以是多发的,小于5厘米的囊肿定期复查即可。
肾脏疾病的超声检查胎儿分娩后肾脏内部结构仍在继续发育,使结构与功能均逐渐成熟,因此新生儿的肾脏与成人肾有许多不同之处。
由绝对数值看新生儿肾脏甚小,比如其内部结构上,肾单位发育尚不完全,肾小球只有成人1/3大小,但就其在腹腔中的相对值来讲,婴儿与儿童的肾脏又均较成人所占位置为大,加之儿童躯体较小,而且腹壁脂肪亦少,更便于超声检查的应用。
儿童肾脏大小的正常数值,随年龄而改变。
新生儿肾脏表面凹凸不平呈分叶状,随着肾皮质的发育,至1岁(甚至3~4岁)表面开始变平滑,渐成蚕豆状。
婴儿肾脏解剖与成人有许多细节上的不同,如肾盂周围脂肪少于成人,肾脏的髓质锥体大而且明显,这些在声像图上也有相应的反映。
探头的频率婴幼儿用5mHz或7.5mHz,较大儿童用3.5~5 HMz。
正常肾脏的声像图是一个规则的圆形(横切面)或椭圆形(纵切面)的强回声光环所构成的清晰轮廓线,肾周围脂肪囊显示不显著肾轮廓线内围以低回声区是为肾实质。
儿童的肾实质回声较成人低,但其中肾皮质回声的年龄差异很大,婴幼儿肾皮质回声强度多与肝脾相等,髓质锥体大,回声低。
小儿肾窦分离的情况很易看到,常常是正常变异,若非严重分离,不一定是病理情况,有时幼小儿童尿液充盈肾盂与肾盏而构成按原腔隙分布的无回声区,冠状面则呈花朵状。
儿童尤其是幼小儿童肾实质较薄,不能按成人的比例估计有无病变。
2先天性肾脏异常2.1 肾数目的异常双侧肾缺如在生后不久即死去,而单侧肾缺如却并不少见。
在临床工作中,常因静脉肾盂造影时一侧肾未显影而进行超声检查,以明确原因。
超声检查未能发现此侧肾脏时,尚不能排除该侧肾发育不良。
无功能而且极小的肾是难以发现的;数目增多的额外肾是十分少见的。
2.2 肾形态与结构异常由肾脏体积分,异常改变有小肾脏,肾发育不良(有正常结构)及肾多发性囊肿(结构异常),大肾脏有重肾与多囊肾肾柱肥大与分叶肾临床意义不大。
此类病均可由肾脏超声测量与声像图确定。
2.3 形态的异常从肾脏形态的异常上分,如块状肾、S型肾、马蹄肾等亦可用超声诊断检出,后者宜采用左右对比,连续切面以显示出双侧上极或下极连接处,此方法在小儿较方便。
目录
1.正常肾脏
2.肾积水
3. 肾囊肿
4. 肾细胞癌
1. 正常肾脏
双肾大小正常,左肾10. 5 cm x 5. 2 cm x 4. 1 cm,右肾10. 3 cm × 5. 0 cm x
4.0 cm ;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完整;肾实质结构清晰,肾实质与肾窦比例正常,未见异常回声;肾孟、肾窦无分离。
2. 肾积水
左肾大小形态正常,10.3 cm x5.0 cm × 4.5 cm,轮廓清晰,包膜光滑,实质回声清晰,肾窦未见分离。
右肾形态饱满, 11. 6 cm x 5 . 9 cm x5. 0 cm ,包膜光滑,肾盂、肾盏扩张呈菱角样,宽1 . 7 〜 2. 1cm ,内呈无回声。
超声诊断提示:有肾积水。
3.肾囊肿
右肾形态欠规则,大小正常,肾脏实质区可见散在5 〜 6个无回声区,包膜清晰、完整,后方回声增强,大者1 . 9 cm ×1. 6 cm x 1 . 7cm ,肾窦未见异常。
左侧肾脏大小、形态、回声未见异常。
4.肾细胞癌
右肾大小尚正常,形态失常。
肾中上部实质区可见2. 5 c m x1. 9 cm × 1. 8 cm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内部回声分布欠均匀,后方回声无明显衰减。
左侧肾脏大小、形态、结构及回声无异常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