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随堂练习新人教版 (1241)
- 格式:pdf
- 大小:695.81 KB
- 文档页数:7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练习(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做法属于在声源处有效制止了噪音产生的是()A.在嘈杂的环境中带好耳塞B.歌厅的内墙使用很厚的软材料装修C.会场里将手机调静音D.有居民居住的公路旁修建隔音墙2、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鼓浪屿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C.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D.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3、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4、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高架道路两旁安置透明板墙B.将高音喇叭音量调小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居民小区内多种植花草树木5、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6、如图1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肇庆市端州区中心城区分步实行禁鸣喇叭,请你在下列方法中,选出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7、下列措施不能减弱躁声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装在城市高架桥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C. 在人耳处戴上耳罩D. 在声音传播途径中使用扩音器8、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9、下列措施不能减弱躁声的是A.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装在城市高架桥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C. 禁鸣喇叭D. 在声音传播途径中使用扩音器10、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 机场工作人员配戴有耳罩的头盔C.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 高架桥两侧建起透明板墙11、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12、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长期生活在噪声的环境下还会损伤听力,下列做法有可能损伤听力的是A.在城市道路上刷黑B.在闹市区将门窗装上双层真空玻璃C.在居住的房屋周围多植树D.长时间带耳机听音乐13、要控制和减弱噪声的危害,下列不可行的措施是()A.在公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B.在人耳里塞棉花团C.减小噪声振动的频率D.给发动机安装消声器14、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A.足球比赛中球迷的呐喊声B.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C.上课时小林和同桌的交谈声D.交响乐团演奏时的锣鼓声15、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4节噪音的危害和控制同步测试题1.噪声是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产生的。
如下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
从波形可知,图甲是________的波形,图乙是________的波形。
(均选填“乐音”或“噪声”)2.下列声音一定属于噪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1)城市里的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2)演唱会歌唱时乐器的伴奏声;(3)晨读时的朗读声;(4)自习课的喧哗声;(5)深夜的引吭高歌声;(6)老师讲课声干扰某个学生的睡觉;(7)装修房间的电钻声;(8)燃放爆竹的爆炸声。
3.物理单位dB是用来计量( )A.音色的好坏B.音速的大小C.声音的强弱D.音调的高低4.现代城市的主要街道上设置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一时刻装置的显示屏显示着4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
这个数字显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当附近有一辆载重汽车驶过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如图所示,“MP3”很受青少年的青睐,人们高兴之余往往将音量开得过大。
“MP3”的耳机离人耳近,因而不大的声音即可产生过大的________,根据测试可达110_______,长期使用会引起听力下降,因此同学们今后使用“MP3”,千万记住要选用适当的音量。
6. 东营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C.降低噪声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7.下列措施不属于控制噪声的是(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笛B.飞机场工作的人员戴耳罩C.在市中心安装噪声监测器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8.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关紧门窗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C.用棉花塞住耳朵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9.如图所示,在城市繁华路段旁竖有噪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大小可知( ) A.此时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B.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觉D.此时的噪声环境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10.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11.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与控制噪声无关的是()A.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3.如图所示,中国“海巡3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以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dB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C.发射器喇叭状的外形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D.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甲图: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乙图: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C.丙图:在电子阅览室里禁止高声喧哗D.丁图: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戴上耳罩5.下列措施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A.纺织工人使用防噪耳罩B.中心城区汽车禁止鸣笛C.轻轨两旁安装隔音板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6.西安年·最中国,2018年2月8日至2018年3月25日期间,百余位青年艺术家在大唐不夜城音乐街区为全国人民献上了一场“音乐大餐”.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琴发出的声音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背对着舞台也能辨别出演唱者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C.使用扩音器可以使人们在很远处听到音乐声,这是提高了声音的音调D.夜晚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休息,适当减小音乐声,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是对琵琶声的形象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超声波2.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如图所示。
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锤或棒按照音谱敲打不同铜钟,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铜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敲击铜钟,钟声悦耳,是因为钟体在振动C.钟声纯美优雅,清脆洪亮,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钟声悦耳动听,所以铜钟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4.小明发现音乐盒主要由滚筒和音板(金属条是由同一块金属板切割出的)组成,如图所示,滚筒上凸起程度不同的焊点拨动音板上的金属条发出声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条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B.左端金属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C.同一金属条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变D.音乐盒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B.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6.为了降低噪声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在绵阳一些穿越住宅区、学校的高架桥上,会安装如图所示的数米高的挡板。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B. 阻断噪声传播C. 防止声源产生噪声D. 以上方式都有2.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 禁止商家使用扩音器C. 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D. 公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3.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措施是()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甲丁4.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A. 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B. 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 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D. 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5.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B. 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 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 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6.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产生的是()A. 关闭房间的门窗B.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7.如图所示,是某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个途径实现的()A. 在声源处减弱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 在人耳处减弱D. 改变声音的音调8.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 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B. 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C.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 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9.海秀快速道两侧都安装隔音墙(如图所示),目的是尽量减小汽车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A. 防止噪声产生B.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C. 阻断噪声的传播D. 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10.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 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 市区里种草植树C. 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 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二、填空题11.晚上,楼下的吵闹声非常响,影响了小明做作业。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精选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A. 学校附近的歌舞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B. 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音乐,伴随着老人的晨练C. 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十分开心D. 公路上机动车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2.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护栏,这些护栏的主要作用是()A. 减小车辆噪声污染B. 保护车辆行驶安全C.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3.从图的波形上看,下列波形图中是噪声的为()A. B. C. D.4.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A. 防止噪声的产生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防止风吹到头部5.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
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 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B. 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C.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 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6.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在图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措施是()A. 摩托车的消声器B. 隔音走廊C. 防止噪声耳罩D. 环境质量检测仪7.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 让同学戴个防噪声耳罩B. 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C. 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D.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8.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 噪声检测仪B. 道路的隔声板C. 防噪声耳罩D. 摩托车消声器9.星期天的早晨,小明在家做作业,小区里的广场的音乐声对学习产生干扰。
下列措施中对减弱干扰无效的是()A. 关上门窗并拉上窗帘B. 通过居委会要求减小音乐声C. 戴上耳罩做作业D. 在房屋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0.关于噪声的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立交桥两侧架设隔音屏障,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会场内把手机调成静音状态,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C. 飞机场工作人员通常佩戴防噪音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在学校和医院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11.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声现象》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含答案1、噪声对人类有很大危害,保证工作和学习时,应控制噪声不超过()A.50分贝B.70分贝C.80分贝D.90分贝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4、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5、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长期生活在噪声的环境下还会损伤听力,下列做法有可能损伤听力的是A.在城市道路上刷黑B.在闹市区将门窗装上双层真空玻璃C.在居住的房屋周围多植树D.长时间带耳机听音乐6、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乐器商店的标志7、笛子是我国传统地民族乐器,悠扬地笛声是由于振动产生地.如图所示地标识,从环境保护地角度来看,这是在__________处控制噪声.8、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请选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
当初选择闹铃声时,小明对于选择“男低”和“女高”犹豫不决,这里“男低音”和“女高音”的主要区别在于声音特性中的不同。
9、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请指出三幅图片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甲:;乙:;丙:。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梳理知识点1:噪声及其来1.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为乐音。
噪声是由声的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嘈杂刺耳、听起来很不舒服的声音。
例如,车辆的发动机、喇叭声,工地或工厂的各种机器的响声,喧哗声等。
乐音和噪声的波形不同,如图(a)是某乐音的波形图,(b)是某噪声的波形图。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这个意义上说,噪声的来非常多,一些乐音也可能成为影响他人的噪声。
例如,图书馆里的说话声、邻居家电视机过大的声音等。
拓展延伸在社会生活中,噪声和乐音没有严格的区分标准,一种声音是否是噪声,不只由它的物理特性决定,还应根据人的心理状态及需求情况而定。
知识点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人们以分贝(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噪声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影响甚大,噪声是目前污染环境的四大污染之一。
噪声的声强级越大,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危害也越大,如下表所示。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它们是对地球环境危害最严重的四类污染形式,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声音的等级人的感觉与危害0 d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30~40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 dB影响睡眠和休息超过70 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超过90 dB听力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150 dB可能使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拓展延伸噪声有害健康,但要能善加利用,则可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现在,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利用噪声来发电、除尘、除草、制冷、降噪、使植物增产等利用噪声的方法。
易错警示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0 dB以下不是没有声音,只是此时人已经听不到了。
知识点3:控制噪声1.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声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声现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B.声源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C.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D.水中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说明空气可以传声2.在医院、学校和研究部门附近,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
下列所说的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师傅戴上防噪声耳罩D.在公路两侧植树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的B.“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模仿不同名人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D.中考期间学校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从声音的角度看,人生活的理想环境是()A.30-40dB的环境B.70-90dB的环境C.90dB的环境D.绝对无声的环境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叫做次声波B.医生可用超声波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超声波还可以用来清洗牙齿等C.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优美的音乐一定不是噪声D.人们可以利用监测次声波来预报地震、台风和海啸6.百色市的城市建设逐渐以人为本。
路旁植树造林,离住宅较近的快速路两旁建有隔音板,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绿化美化环境B.减小水污染C.减小大气污染D.减小噪声污染7.某中学运动会男子400米比赛时,发令员在起跑线后方某处,运动员在各自赛道的起点处等待发令,如图所示。
发令枪响同时有闪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枪声不是振动产生的B.运动员中在第8赛道的听到枪声最晚C.枪声和闪光都是依靠空气传播的D.发令员戴耳塞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8.经过实验,影响人们工作效率的声音强度为()A.40 dB以下B.40 dB~70 dBC.70 dB以上D.90 dB9.如图所示为禁止鸣笛的标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针对练习(含答案)1.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BA.在救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个个防噪声耳罩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2.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
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D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
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4.在声源处减弱噪音的是CA.建隔音墙B.在耳孔内塞棉花C.禁止鸣笛D.安装双层真空玻璃窗5.下列做法中,可以防止噪声产生的是BA.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B.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C.工厂工人戴防噪声耳罩D.在马路两旁栽上树木6.今年5月,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C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C.降低噪音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7.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B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B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C.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真空可以传声9.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
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C10.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影响,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C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B.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D.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三个环节来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D A.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C.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佩戴耳罩D.用噪声强度显示仪监测声音强弱1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B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13.2015年菜市制定了《中高考期间禁噪方案》,规定5月20日至6月20日中高考期间各考点的噪音不超过45______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训练【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有效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 在学校周围植树C. 纺织车间工人戴上防声耳罩D. 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2. 贵港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金港大道两旁植树造林,穿城而过的南广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房,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 绿化美化环境B. 减小噪声污染C. 减小大气污染D. 减小水污染3. 下列措施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是()A. 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B.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C. 燃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D. 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4. 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 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D.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5. 如图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A. 防止噪声产生B. 监测噪声强弱C.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6. 在一些城市的公路旁,常见到一种监测噪声的设备.当有汽车行驶过来时,设备上显示的数字会发生变化,这个数字的单位应该是()A. HzB. dBC. km/hD. km7. 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 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 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C. 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D. 鼓浪屿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8. 下列关于乐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B. 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C. 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人的健康D.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9. 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A. 师傅在用切割机械雕刻精美的石雕时,用棉花团塞住耳朵或戴防声耳罩B. 小明的邻居在晚上看球赛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C. 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D. 在图书阅览室内,谈笑风生10. 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A. 在图书馆内禁止大声喧哗B. 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条C. 城市道路上禁止鸣笛D. 在道路两旁设置隔声罩11. 如图所示,属于在声音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 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反噪声器B. 北京动物园修建了“隔音蛟龙”C. 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 空军机务兵佩戴降噪防护耳罩12. 隔壁班的老师戴着“扩音器”讲课的声音,对你来说()A. 优美动听B. 也是噪声C. 增加学习D. 以上均错13. 电影院的屋顶和四周墙壁都制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煤状似的,这是为了()A. 减弱声波的反射B. 增强声波的反射C. 增强声音的响度D. 仅仅是为了装饰二、填空题14. 车间机床工作时发出响度达110 ______ 的声音,波形如图所示,Here One降噪耳机能阻止特定的频率的声音进入人耳,同时允许其他频率的声音(如工友的指令等)进入人耳,工人在车间只要把耳机阻止声音的频率值设置为 ______ Hz即可.15. 如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甲是 ______ 的波形,乙是 ______ 的波形,它们都是由 ______ 产生的.三、实验题16. 请回答下列有关噪声的问题:(1)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指 ______ (填序号)A、人刚好听不见的声音 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2)路过某一街道时,小明看到监测噪声的分贝仪显示68dB,这样的噪声 ______ (填”会“或“不会“)影响到工作和学习.(3)如图所示,甲图是在 ______ 处减弱噪声,乙图是在 ______ 处减弱噪声.四、填空题17. 下列做法采用哪种方法来防治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1)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 ______ ;(2)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______ ;(3)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题【答案】第2题【答案】第3题【答案】第4题【答案】第5题【答案】第6题【答案】第7题【答案】第8题【答案】第9题【答案】第10题【答案】第11题【答案】第12题【答案】第13题【答案】第14题【答案】第15题【答案】第16题【答案】第17题【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单选题1.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无法确定2.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生活中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中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乙图中学校周围的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方法相同C.丙图中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丁图中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可改变音调的高低3.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A.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C.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D.在嘈杂的车间,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4.下列说法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是()A.人们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2m/sB.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大约12dmC.中学生上一节课的时间约40sD.高于70dB的声音会影响学习和工作5.下列关于声音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要小声交谈,是减小声音的响度B.学校周围种花植树,可以减弱噪声的产生C.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D.做“B超”检查,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特性6.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A.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C.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佩戴耳塞D.在住宅区植树7.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不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道路两旁建隔音墙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D.在阅览室请勿高声喧哗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敲鼓时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9.为了保护听力,声音强度不能超过A.90 dB B.70 dB C.110 dB D.30 dB10.双层真空门窗玻璃,不影响采光,但却能隔音降噪,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了()A.空气能传声B.玻璃能传声C.声波能被反射D.真空不能传声二、填空题11.你非常熟悉的电话号码打来,接通后手机中传来陌生人的声音,这就是“魔音手机”的一种功能,把声音三、实验题19.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选择题1.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2.噪声严重污染人类环境,被列为国际公害。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噪声妨碍人们的生活B.噪声会引起人们中毒C.噪声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D.噪声有害于人体健康3.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4.在我国农村的许多地方,过春节时喜爱放鞭炮。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于这件事的观点,你应该支持谁的观点()A.甲:放鞭炮能增加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B.乙: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对环境造成污染C.丙: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于它能产生噪声、空气污染等问题,弊大利小D.丁: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5.某高架桥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 m,高7 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6.为了减少环境噪声对教室内学生的干扰,以下方法无效的是()A.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B.在教室周围植树C.上课时关闭门窗D.学校路段禁止鸣笛7.2019年5月,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即将交付使用。
该船多项指标国际领先,特别是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当船行驶时,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振动有规律的声音都是乐音,不会成为噪声D.乐音是指40dB以下的声音,噪声是指40dB以上的声音【答案】A【解析】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
关于小鸟的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B.小鸟的叫声对我们来说是噪声C.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响度D.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音调变高了【答案】A【解析】解:A、小鸟的发声器官振动会发出声音,故A符合题意;B、小鸟的叫声对我们来说是乐音,不是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音色,故C不符合题意;D、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响度变大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A.中午,同学们在教室里学习、休息时,有些同学大声嬉戏B.半夜时,有人引吭高歌C.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课,个别同学在小声讲话D.在歌剧院中,女高音歌唱家引吭高歌【答案】D【解析】解:A、同学们在教室里学习、休息时,如果有些同学大声嬉戏,则对其他同学正常的学习、休息造成妨碍,因此是噪声,与题意不符;B、半夜时分是人们休息时间,引吭高歌虽然在物理学方向是乐音,但肯定会影响别人休息,故仍是噪声,与题意不符;C、上课时间,个别同学尽管小声说话,但已经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造成妨碍,因此是噪声,与题意不符;D、歌剧院中,歌唱家虽然引吭高歌,但在歌剧院中是供观众欣赏的,不是噪声,与题意相符。
故选:D。
4.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阅览室内,正在学习的同学听到的絮絮细语声B.上物理课时,同学们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C.夜深人静时,正要入睡的人,听到楼上传来的钢琴声D.吉利4S店内,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答案】D【解析】解: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声,会妨碍同学们的学习,属于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1.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A.上物理课时小明窃窃私语B.上物理课时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课声C.上物理课时,邻班教室内上音乐课的歌声D.当你快睡时,耳边蚊子的嗡嗡声2.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雨天打雷时,我们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见闪电B.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C.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D.燃放鞭炮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3.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听声音可以辨知说话人是谁,依靠的是音色B.超声波可以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余音绕梁”说明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D.美妙的音乐永远不会成为噪声4.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5.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哪种方法是最合理的?()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在教室周围植树6.下列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A.道路两旁植树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7.中考期间跳广场舞的阿姨为了减弱噪声,自觉把音响的音量调小,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A.在声源处B.在传播过程中C.在人耳处D.在声源和人耳处8.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9.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和激光都能传播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音C.利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小声说话,声音的音调一定低B.用力敲鼓,站在近处和远处的人听到的鼓声的响度是一样的C.能听出电话里谁在说话,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的D.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声源处消除了噪声二、填空题(共1题)11.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因而产生较大的噪声。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请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属于噪音的是()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2.(2017·湖北鄂州中考)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笛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3.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C.降低噪声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4.控制噪声,优化人们生活环境,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
主要在“消声、吸声、隔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下列属于通过“吸声”方式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道路两旁的隔音板D.歌剧院的装饰板做成蜂窝状5.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
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白天邻居在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了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A.让邻居不要装修房子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C.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关闭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7.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显示装置。
图中数字的含义是。
这样的噪声(选填“会”或“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8.某一居民区附近车辆往来频繁,摩托车、汽车等发出的噪声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你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减弱噪声吗?请写出两条。
(1)。
(2)。
探究创新★9.八年级(6)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时间:2017年11月3日12:30地点:八年级(6)班教室A.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B.小黄在看课外书籍C.小马在讲台前拍球D.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3、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
符号,超过90dB 会损害健康;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最微弱的声音;4、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减弱;(例:汽车安消声器);(2)在中减弱;(例:植树。
隔音墙)(3)在减弱.(例:戴耳塞)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2、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3、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5、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
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B.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6、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7、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B、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8、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打开门窗,让空气加速流通B.关紧门窗C.用棉花塞住耳朵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二、填空题9、笛子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悠扬的笛声是由于振动产生的.如图所示的标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这是在处控制噪声.10、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经常会影响居民生活,有时甚至会吧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战斗机飞行会产生很大的,同时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三、问答题11.小明家楼下就是夜市,一到晚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时而还会传来阵阵烤肉的香味,影响了小明的中考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