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管理体系分析学习资料

环境管理体系分析学习资料

环境管理体系分析学习资料
环境管理体系分析学习资料

第一节环境管理体系

一、总要求

项目经理部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环境管理绩效,预防污染对项目经理部及公司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环境管理方针

方针说明:

1、遵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遵守公司及上级单位的规章制度;

2、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服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都参与环境管理,人人有义务参与,人人有责任监督;

3、对影响周围相关人员生活、对社会环境不利的环境因素全面识别,严格管理;

4、通过我们的工作,为社会环保事业尽绵薄之力。

三、策划

(一)、环境因素管理、全面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科学合理评价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施工条件、技术方法、建筑材料、法律法规等条件变化时及时调整、更新。

(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制定专门人员通过公司或其他渠道收集适用的法律法规,并通过文件或交底的形式传达到执行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

识别、传达、满足并超越施工合同对环保的要求。

组成专门的联络小组,建立畅通的渠道收集施工区域相关方的要求并合理处置。

(三)、目标和指标

为确保工程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减少施工扰民,配合当地环境保护的整治,我项目经理部将依据环境管理标准和我公司环境管理手册,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如下:

总体目标:

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力争施工和环境和谐,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施工、一流的速度、一流的质量”,以“三文明,一满意”为宗旨,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并最大限度的达到施工环境的美化。

分项目标:

噪声污染:尽量减少夜间施工,噪声排放严于国家要求。

扬尘控制:全面控制,总体实现与外界环境同步。

污水排放:排污达标,满足国家排污指标的要求。

废弃物管理:废弃物排放无污染。

节能降耗:材料节约率2%,施工用水用电15%(与同类工程比)。

危险品的控制等:无火灾,无爆炸事故。

(四)、环境管理方案

针对拟实现的环境管理目标指标,项目经理部编制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内容包括:拟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公司运营要求、技术措施、财务水平相适应且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每一相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职责;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时间表。

四、实施与运行

(一)、组织结构和职责

1、组织结构

项目经理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由主管部门牵头,环保责任人为第一方位,管辖各科室及机要部,主要有行政室、技术部、工程部、物资部、合约部、机电部、质安部、财务部。

2、职责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岗位(特别是重要岗位)明确岗位职责:.

(二)、培训、意识和能力

项目经理部配置的人员有70%经过环保知识的专门培训和相关经验,其他人员在入场前进行相关培训,在施工过程中,适当时机安排进行继续教育,以保持和更新员工的环保知识、提高环境意识。

(三)、信息交流

项目经理部各层次和各职能部门之间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会议、板报、内部小刊物、向其它项目和单位学习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达到能及时上传下达。

项目经理部与当地有关部门的联络设置管理小组,随时沟通,随时处理,并安排专人记录有关决定和事项。

(四)、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执行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五)、文件控制

按照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管理好相关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以确保:

1、文件便于查找。

2、对环境管理体系起关键作用的岗位都能得到相关文件的有效版本。

3、及时将失效的文件撤出、收回或上交,以防止误用。

4、欲保留的失效文件予以鲜明标识。

(六)、应急准备和响应

施工前,按照公司《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消防管理程序》针对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防火应急措施》《防尘应急措施》等切实可行并且详细具体的措施,规定主管人员、组成成员、事故报告、事故营救、消防联络、人员疏散、财产保护、事故处理、事故总结、预防措施等内容。

第二节环境管理措施

对环境因素特别是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及活动按照以下控制措

施实施。

一、大气污染及粉尘、扬尘控制

施工现场内道路硬化与绿化管理、砼搅拌机的降尘封闭措施、施工现场松散材料的堆放、建筑垃圾的扬尘管理、日常道路的撒水降尘、机动车尾气控制以及在运输过程中的遗撒管理等方面。

1、施工现场道路硬化与绿化管理

为了减少裸露地面产生扬尘,根据公司实施细则,按照现场平面布置的要求,将裸露场地主要道路进行硬化,辅助区域进行临时绿化,从而减少扬尘。

2、建筑垃圾的扬尘管理

在施工作业层外脚手架的外侧,挂密目安全网,进行封闭,且做到工完场清,及时将作业层面废弃物有组织的清理至封闭垃圾堆放场,并定期对外脚手架进行清理。

建筑垃圾采用每层设置封闭垃圾道或用密闭容器吊运的办法,有效合理安排垃圾的垂直运输。对施工现场内运输、日常存放及外运消纳的垃圾进行封闭或覆盖,在工地出口处设清洗的设施(高压水和沉淀池)和人员,使驶出施工现场的车辆不带泥,不带土,从而减少扬尘的产生和对道路的污染。

3、日常道路的洒水降尘

制订现场定期洒水制度,现场配备洒水设备并安排专人每天进行多次清扫和洒水降尘作业。

4、烟尘黑度(锅炉、茶炉、大灶)控制

现场厨房使用液化气作燃料,电热水器供饮用水,确保无烟尘排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5、机动车尾气控制

按照柳河县公安交通管理局的有关车辆检测规定,对机动车尾气进行达标化改造,按期进行维修、保养,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6、在运输过程中的遗撒管理

对运输易散落、易飞扬的材料(如建筑垃圾、水泥、砂石料等细颗粒散装材料)前,由项目主管部门向运输单位及责任人提出扬尘控制的要求,严禁超载运输,并对车厢进行覆盖。

7、现场混凝土搅拌不设搅拌机,砂浆搅拌机装设淋水装置。

8、现场松散易飞扬的物资(砂石堆场,水泥库等)采取的覆盖或表面固化措施。

二、水污染控制

包括:雨水管理、生活污水的隔油沉淀排放、生产污水的沉淀达标排放。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向柳河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注册,领取《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施工现场污水处理项目经理部绘制污水收集、排放平面图,在污水的最后出口处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立沉淀池,必要时采用多级沉淀,经过沉淀达标后的污水经监测后直接向市政管网排出;对沉淀池内的泥沙定期清理处理。

1、雨水管理

在得到县市政管理部门批准后,建立与市政管网相连接的雨水管网,确保雨水未发生化学污染、油品污染、无固体废弃物后,可直接排放。

2、生活污水隔油沉淀达标排放

在现场严禁将食物残渣及剩饭等直接倒入下水道,用容器盛放,集中处理;使用无磷洗涤剂洗涤餐具;施工现场的临时厕所应设化粪池,化粪池的清理应委托市政环卫部门处理。现场污水出口处设立沉淀池,必要时设多级沉淀,食堂污水排放设隔油池,确保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防止泄漏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在现场临时油料、油漆等库房的地面和墙底部250mm 高处,应作防渗处理,除了用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外,在地面铺设3~5cm 的砂子,并定期进行更换,防止油料渗入地下,污染水体。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挖坑掩埋。项目经理部在编制施工方案时,采用先进的节水装置或其它经济可行的方法,减少用水量及化学品、油品的使用,最终减少污水量。

4、污水排放监测

污水排放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关于排入城市下水管道的水污

染物排放标准。项目经理部每季度委托区环保局对污水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安排主管人员及时分析原因,进行有效整改,经复查合格后方可外排。

三、噪音和光污染控制

包括:施工机械设备的降噪控制、人为活动的噪音治理(施工作业时物体工具撞击发声和喧哗等)及夜间施工光污染治理等。

(一)、噪声控制的申报

项目经理部在正式开工时,按照有关规定,向区环保局提出申报,填写有关申报表,批准后方可施工。

根据政府指令(如高考期间及提前半个月严格控制夜间施工作业时间),采取有效降低噪声的措施。施工期间,应认真贯彻执行,对于达不到排放标准的,分析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保证施工现场噪声排放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如必须在夜间(22 时至次日6 时)施工的(如连续浇筑混凝土),提前向区环保部门申报批准,另外在居民区提前张贴“安民告示”,做好周边居民的安抚工作。在作业层周围设置防噪音密目安全网,喊少施工噪声对外扩散。

(二)、各种噪音治理措施

1、施工机械设备的降噪治理

项目经理部选用的施工机械必须符合环保标准,操作人员必须先经过相应的环保教育且有一定的相关经验才能上岗。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严禁超负荷运转。加强各种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缩短维修保养周期,配备合理的降噪音防护罩,尽可能降低施工机械噪声的排放。

(1)、浇筑混凝土时对振动捧、混凝土泵噪声排放的控制:

选用低噪声高频振动棒,振动棒使用完后,及时清理干净并进行维修保养。

振捣混凝土时,避免强振钢筋或钢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间歇时间较长时立即关闭电源。

混凝土输送泵采取搭设防噪棚的措施进行控制,降低噪声的污染。

对混凝土泵的操作人员应进行培训,保证机械平稳运行。

(2)、木工圆盘锯或手提圆锯噪声排放的控制:

圆盘锯或手提圆锯的使用要集中进行,尽可能在木工房内进行,或将作业点进行封闭,避免露天操作造成噪音的扩散。

(3)、塔吊运转噪声排放的控制:

塔吊吊运材料时,要轻起轻落,信号员要及时安排人员做好紧密配合,以减少噪音排放。另外,信号员与塔吊司机的联络采用对讲机,代替吹哨。

2、人为噪音控制(施工作业时物体工具撞击发声和喧哗等)

(1)、模板、脚手架支设、拆除及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不得抛扔。

(2)、木工支设模板时,敲打架管、钉子、钢模等作业,必须加强作业的合理性、规范性,减少单调、刺耳的声音单独发生,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夜间施工。

(3)、钢模板、架管修理、钢结构安装校正时,禁上用大锤敲打,修理工作在封闭的工棚内进行。

(4)、减少材料的搬运次数,从而达到减少噪音的目的。

(5)、在日常工作与休息时,教育工人,特别是避免夜间大声喧哗。

3、装修施工阶段

装修施工作业应做到先封闭周围,然后装修内部,将施工噪声控制在施工区内。

4、噪声的监测

(1)、项目经理部环境管理员负责每月对施工现场进行场界噪声测量,并填写噪声测量记录,对于超过标准的情况,应及时召集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有关整改措施,落实解决。

(2)、基础、主体结构、装修等各阶段施工开始后3 日内要进行1 次噪声测量,各阶段施工在进入正常阶段后每月进行1 次噪声测量。

(3)、测量时间分为昼间和夜间两部分,夜间测量应在22 时以后进行。测量在正常施工的时候进行。

(4)、测量方法是:在同一测量点,连续测量10 个数值,每次读数的时间间隔为5 秒钟,测量值为10 个数值的平均值。

(5)、测量点应设在施工场界线上,且距离噪声敏感建筑物或区域最近的地方。测量记录中应标出边界线与噪声敏感区域之间的距离。

(6)、噪声测量仪器选用积分声级计。

(7)、测量选在无风、无雨、无雪的气候时进行。

(8)、测量期间,各施工机械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包括不断进入或离开场地的车辆,以及在施工场地上运转的车辆。

(9)、背景噪声应比测量噪声低10 分贝以上,若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小于10 分贝时,测量值应按下表修正。背景噪声是指停止施工时的环境噪声。

(10)当噪声高出下表所列的噪声限值时,则应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

5、夜间施工光污染治理

统一现场施工照明灯具,并按规格配备定向式可拆除灯罩,使夜间照明只照射施工区而不致影响周围社区和过往车辆,同时也能增加施工区照明亮度,达到节能效果。

四、废弃物控制管理

包括: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堆放、标识与分类处置。

(一)、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堆放

1、不可回收利用无毒无害废弃物,如混凝土碎块、碎砖头瓦块、生活垃圾、结块水泥、装饰装修施工废弃的各种无害材料等,单独设立堆放区。

2、可回收利用无毒无害废弃物,如废钢筋、废钢材、废木材、空材料存贮桶、包装材料等,单独设立堆放区。

3、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废弃物,如废打印机和复印机墨盒、废电池、废电瓶、废复写纸、变质过期的化学稀料、化工材料及包装物、日光灯管、石棉瓦等,单独设立堆放区。

4、可回收有毒有害废弃物,如废油桶、废灭火器、废塑料布等,单独设立堆放区。

(二)、标识

1、废弃物分类存放,并在存放处用标牌或其它方式注明废弃物的种类;或购置标有废弃物种类标志的专用贮存桶。

2、有害类废弃物单独放置并注明“有害”字样。

3、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中废物的堆放场所,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三)、分类处置

1、废弃物的收集

(1)、项目经理部各个产生废弃物的单位均设置废弃物临时置放点,配备有标识的废弃物容器。

(2)、有害有毒废弃物必须单独存放,防止再次污染。

(3)、废弃物产生后,按要求放置到临时存放点或容器里。

(4)、项目经理部设废弃物管理员负责此项工作。

2、废弃物的运输

(1)、内部运输:项目部各部门及现场的废弃物临时存放点指定专人管理。由专人负责将废弃物运输到场内废弃物指定存放地点,并分类放置。在运输中需确保不遗撒、不混放。

(2)、外部运输:废弃物外运委托有准运证的单位进行。外运前必须将废弃物覆盖严实,不得出现遗洒。生活垃圾运至当地垃圾站。

(3)、有毒有害废弃物运输:对危险、有毒有害废弃物的运输,执行国家有关法规,用密闭容器装存,委托专业公司采用专用运输工具,防止二次污染环境。

3、废弃物存放场地的管理

(1)、项目经理部废弃物管理员根据废弃物的分类规划贮存场地,并绘制简易规划图。

(2)、废弃物场地设置防雨、防流失、防渗漏、防飞扬等设施,并有消防等应急安全防范设施(如空机油桶、柴油桶、废弃易燃化学材料等有毒有害类废弃物存放处),且有醒目的标识。

4、废弃物的管理

(1)、项目废弃物管理员定期对废弃物贮存设施、设备和场所进行管理、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引言 0.1.背景 达到一个平衡的环境,社会和经济被认为是基本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目标是通过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问责的期望已经从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发展了越来越严格的立法,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使得环境管理组织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个框架,来保护环境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平衡的需要。它指定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集的环境管理体系。 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可以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来建立长期的成功和创建选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 ——保护环境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减轻潜在的不利环境条件对组织的影响; ——协助组织实现合规义务; ——提高环境绩效; ——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分布式、消费和处理,通过使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可以防止环境影响生命周期内无意中被转移到别的地方; ——实现财务和运营效益的同时,还实现环保的替代品,加强组织的市场地位; ——环境信息交流有关利害关系方。 本国际标准,就像其他国际标准,并不打算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要求。 0.3.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承诺所有级别和功能的组织,由最高管理层组织利用机会来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提高有益的环境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的影响。高层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其风险和机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使他们与其他业务优先级,将环境管理融入其整体管理系统。示范的成功实现本国际标准可以用来向利害

企业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手册 企业环境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AAAA-14001/2016 版本号/修改号:A/0 有限公司以致力于社会生活的改善和提高,推动世界文化的进步为纲领,充分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必须为保护环境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编制: 日期:2016.04.20 批准: 日期:2016.04.20

目录 环境管理手册颁布令 (03)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 第一章公司简介 (05) 第二章目的、范围、引用标准 (06) 第三章定义 (07) 第四章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08) 4.2 环境方针 (09) 4.3 规划 4.3.1 环境因素 (11) 4.3.2 法律与其他要求 (12) 4.3.3 目标和指标 (13) 4.3.4 环境管理方案 (15) 4.4 实施和运行 4.4.1 机构和职责 (16) 4.4.2 培训、意识与能力 (17) 4.4.3 信息交流 (20) 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22) 4.4.5 文件管理 (23) 4.4.6 运行控制 (25)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26) 4.5 检查和纠正措施 4.5.1 监视和测量 (26) 4.5.2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27) 4.5.3 记录 (28) 4.5.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29) 4.6 管理评审 (30)

《环境管理手册》颁布令 经审核,本《环境管理手册》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符合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实际情况,能指导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现予以颁布实施。 本《环境管理手册》是公司从事与环境有关的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纲领性文件,是公司的基本法规之一,必须严格遵守,确保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环境管理目标,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扫除技术壁垒。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733-77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是组织的自我检查与评判。内审的过程应有程序控制,定期开展。内审应判断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预定安排,是否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并将审核结果向管理者汇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一次完整的内审应全面完整地覆盖组织的所有现场及活动,覆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所有要素,并包括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受控情况,目标批标的实现程度等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应保证其客观性、系统性和文件化的要求,应按审核程序执行。内审的程序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规定:

A、审核的范围,可包括审核的地理区域、部门或体系要素; B、审核的频次,应根据组织自身的管理状况和外部机构要求确定; C、审核的方法,一般可包括检查文件及记录,观察现场及*作,与相关人员面谈等; D、审核组的要求和职责,如审核组长及组员的能力与职责等; E、审核报告及结果的要求和报送办法等。在开展每次审核前应制定审核计划(方案),包括人员与时间的安排。审核的内容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环境管理体系简称EMS,我国新版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是:GB/T 24001:2004 等同于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工作总结 1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工作总结公司自2011年7月8日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开始,各项工作正式按照《环境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有效运行,公司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节能降耗、充分利用原燃材料、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是公司生存的必然要求。设备科作为生产部的下属科室,担负着管理全公司机械设备和环保设备的任务;为严格按照《环境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规范管理,做了大量的统计汇总工作,填写、编制了《环境因素调查和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重点相关环境因素调查表》和《环保设备运行、维护记录》,对公司机械设备,特别是环保设备的运行、维护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重点监控;车间各种原始记录,包括操作记录和巡检记录的规范、完整的填写,有了《设备完好情况检查统计表》,使我们对包括环保设备在内的全部设备运行状况、完好状况及缺陷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对环保设备的检修和大中修就能做到事前有计划、有准备,为提高环保设备的运转率作好了基础准备;对公司生产中的粉(烟)尘排放、废水的排放、废油的处理、噪声的管理等都严格执行相关的控制程序。 总之,我认为公司已建立了符合GB/T14001-1996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并在本部门得到了不断改进和持续有效的运行;公司的环境方针明确,环境管理目标、指标管理方案适宜、可行;公司的环境方针、环境管理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得到了实现。 设备科:何文军 2012年11月5日

关于成品车间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总结 公司领导: 成品车间自投产以来,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在车间内部逐步得到了落实,与生产部、化验室、中控室及其他车间和科室的配合也相当默契,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质量体系的建立,让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深入人心。 车间投产之初,各位员工对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不是很明确,造成他们的各种行为都很不规范,随意性很大。员工当班的各项记录和台帐很多都是胡乱填写,多处涂改,很不规范。但从2010年9月20日,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对《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等体系文件的学习和理解,使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班的各项记录和台帐都能做到认真填写,涂改明显减少,机修更换的备件从名称到型号、数量都很清楚,加油的油品、重量也都记录无误。对在公司的内审中发现的一些不合格项,车间也及时进行了纠正,对员工的培训也得到了加强。 通过公司的内审,我们认为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适宜的、可行的,本车间的组织结构设置合理,人员及资源配备充分,能够适应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需要。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得到了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文件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公司已建立了符合ISO9001: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本车间得到了不断改进和持续有效的运行。 成品车间:李成 2012年11月6日

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一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对某技术委员会工作感兴趣的成员团体有权参加该技术委员会﹒国际上的其它组织﹐无论是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通过与ISO的联络参加其工作﹒ 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国际标准须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同意才能正式通过. 国际标准ISO 14001是由ISO/TC 207 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环境管理体系分技术委员会(SC 1)制定的﹒

·引言 现在﹐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来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表现(行为)﹒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它措施都在陆续出台﹐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定自身的环境表现(行为)但仅靠这种“评审”或“审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表现(行为)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律与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并将其纳入全部管理活动的整体﹒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它们可与其它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它国际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该体系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各个层次与职能﹐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据以建立一套程序﹐用来设立环境方针和目标﹐并向外界展示这种符合性﹔同时这一体系还可用来评定程序的有效性﹒本标准的是支持环境保护的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 本规范提出了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的要求﹐它用来为组织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一般性帮助的非认证性指南有重要差别﹒环境包容了全方位的内涵﹐其中有些还具有战略性与竞争性含义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展示对本标准的成功实施﹐使相关方确信它已建立了妥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关于环境管理支持技术的指南见其它标准 本标准仅包含那些用于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目的﹐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需要得到对环境管理体系中诸多问题更加全面指导的组织﹐可参阅(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应当说明的是﹐本标准除了要求在方针中对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进行持续改进作出承诺外﹐未提出对环境表现(行为)的绝对要求﹐因而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表现(行为)的组织﹐可能都是遵守本标准要求的﹒

ISO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宣贯手册

I S O国际标准环境管理 体系宣贯手册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ISO14000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宣贯手册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ISO 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它将成为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ISO14000适用于任何性质和规模的行业,它的基本要求是:持续改进企业的整体环境行为,必须遵守所在地的环境法律法规。企业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避免企业受到环境法律法规的处罚。 国际统一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认证制度还有助于克服“绿色贸易壁垒”,在全球贸易竞争日益剧烈的未来,出口企业如果通过了ISO14000认证,就获得了全球贸易的“绿色通行证”,这无疑是扩大了企业的国际市场,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ISO14000的实施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我国企业应该认识到它对自身的影响和冲击,应关注ISO14000的动态,对照其要求,根据自身经济、技术条件,采取措施使企业管理向ISO14000靠拢,以最终达到要求并获得认证。 本册子是为实施ISO14000标准提供一本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适合普通员工的培训教材。 目录 8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的英文缩写。ISO的工作目标是起草国际标准、协调国际标准化工作、促进国际标准的应用、增进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 ISO标准编号方法: ISO 14001 :1996 中国国家标准编号方法: GB / T 24001—1996

2015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2015年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标准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4.4环境管理体系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5.2环境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总则 6.1.2环境因素 6.1.3合规义务 6.1.4措施的策划 6.2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环境目标的策划

6.2.1环境目标 6.2.2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 7.支持 7.1资源 7.2能力 7.3意识 7.4信息交流 7.4.1总则 7.4.2内部信息交流 7.4.3外部信息交流 7.5文件化信息 7.5.1总则 7.5.2创建和更新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8.运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 9.1.2合规性评价

9.2内部审核 9.2.1总则 9.2.2内部审核方案 9.3管理评审 10.改进 10.1总则 10.2不符合与纠正措施 10.3持续改进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外部和内部问题。这些问题应包括受组织影响的或能够影响组织的环境状况。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 c)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其合规义务。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界定其范围。 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

精心整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1、范围 2、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 4.2环境方针 a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d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 f)传达到全体员工; g)可为公众所获取。 4.3规划 4.3.1环境因素 1) 2 4.3.2 ,用来 a)确定适用于企业环境因素的法律要求;企业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企业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它应遵守的法律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企业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书面文件。 可行时,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法律要求及企业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的承诺。

企业在制定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环境要求,它自身的重大环境因素、可选技术要求、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企业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企业的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4.4实施与运行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企业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企业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为便于环境管理体系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应明确规 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b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这些要求。应保存相关记录。 b) 境效益。 c)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4.4.3 并将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 4.4.4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c)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d)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企业应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4.4.5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的要求进行控制。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规定: a.文件在发放前由授权人签字批准,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性和适宜性;

XXX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手册

XXX公司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 (ISO14001-2004) 发行号:01 修订号:A 生效日期:2005-6-6 拟定:总经办 审核:(环境管理者代表) 批准日期:(总经理) 地址:江苏省昆山市 电话:

封面 目录 (1) 修订页 (2) 颁布页 (3) 前言 (4) 手册控制 (5) 总则..................................................................................6-8 环境方针. (9) 环境组织结构图 (10) 职能分配表 (11) 4.1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 (12) 4.2环境方针 (13) 4.3环境因素 (14)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15)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16)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17-18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19) 4.4.3信息交流 (20) 4.4.4文件..................................................................21-22 4.4.5文件控制 (23) 4.4.6运行控制..............................................................................24-25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26) 4.5.1监测和测量 (27) 4.5.2合规性评价 (28) 4.5.3不符合、纠正及预防措施 (29) 4.5.4记录控制 (30) 4.5.5内部审核 (31) 4.6管理评审 (32) 程序目录书 (33)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模版

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体系 中国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2000年月日批准2000年月日实施

目录 编号章名编写者 1、环境方针 2、环境管理手册的发布令 3、环境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4、公司简介 5、目的、适用范围、引用法规及标准、定义 6、环境管理手册管理 6.1总要求 6.2环境方针 6.3环境因素 6.4法律与其他要求 6.5目标和指标 6.6环境管理方案 6.7组织机构与职责 6.8培训、意识与能力 6.9信息沟通 6.10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6.11文件控制 6.12运行控制 6.13应急准备与响应 6.14监控与测量 6.15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6.16记录 6.17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6.18管理评审 7、附录 7.1厂区平面图 7.2厂区所在位置示意图 7.3生产工艺简介及流程图 7.4环保法律、法规标准要求清单 7.5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7.6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7.7环境管理组织结构图

发布令 各部门、各科室、车间: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公司的环境保护也引起了高度重视。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公司决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编写了符合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1996-GB/T24001:1996)及其它要求的《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手册》是描述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对环境实施有效控制、健全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的依据和见证。《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及第三层文件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具有同等效应。 《环境管理手册》及《环境管理程序文件》于2000年月 日发布,公司各部门、各科室、车间必须积极组织本部门职工学习贯彻。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后,作为我公司环境管理的法规,公司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保证公司的各项活动按照手册的规定进行。 总经理: 2000年月日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知识简介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知识简介 ISO14000产生的背景 我们知道ISO9000是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把关,那么ISO14000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温室效应加剧、酸雨不断蔓延、臭氧空洞的出现、水体不断遭到严重污染、土地大量荒漠化、草原退化、森林锐减、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中,可以说有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对自然的破坏造成的。这些问题已经危及到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人类开始考虑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各种各样的组织重视自己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形象;并希望以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来规范人类自身的环境活动,以求达到改善生存环境的目的。 首先开始酝酿制定这样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的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机构,它成立于1947年2月,主要从事各行业国际标准的制定,从而促进世界范围内各国贸易的友好往来以及文化、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内的合作。ISO自成立以来,已经制定并颁发了许多国际标准,其下设若干个技术委员会,其中第176技术委员会(TC176)在1987年成功地制定和颁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对改善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凡响。 进入9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ISO对此作了非常积极的反应。1993年6月,ISO成立了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专门负责环境管理工作,主要工作目的就是要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并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平衡,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其职责是在理解和制定管理工具和体系方面的国际标准和服务上为全球提供一个先导,主要工作范围就是环境管理体系(EMS)的标准化。为此,ISO中央秘书处为TC207预留了100个标准号,标准标号为ISO14001-14100,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 此后,一个全新的概念——环境管理体系(EMS)产生了。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的整个管理体系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管理体系这个概念产生以后,经过了3年的发展与完善,达到了可以用标准来衡量的程度。于是ISO考虑将其标准化,于1996年9月出台了两个国际标准——ISO14001和ISO14004标准,这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XX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手册

XX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手册 环境治理体系手册 (ISO14001-2004) 发行号:01 修订号:A 生效日期:2005-6-6 拟定:总经办 (环境治理者代表) 批准日期:(总经理) 地址:江苏省昆山市 :

名目 (1) 修订页 (2) 颁布页 (3) 前言 (4) 手册操纵 (5) 总则..................................................................................6-8 环境方针. (9) 环境组织结构图 (10) 职能分配表 (11) 4.1环境治理体系总要求 (12) 4.2环境方针 (13) 4.3环境因素 (14)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15)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16)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17-18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19) 4.4.3信息交流 (20) 4.4.4文件..................................................................21-22 4.4.5文件操纵 (23) 4.4.6运行操纵..............................................................................24-25 4.4.7应急预备和响应. (26) 4.5.1监测和测量 (27) 4.5.2合规性评判 (28) 4.5.3不符合、纠正及预防措施 (29) 4.5.4记录操纵 (30) 4.5.5内部审核 (31) 4.6治理评审 (32) 程序名目书 (33)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公司版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公司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环境手册 (依据ISO14001:2004标准编制) 受控状态:受控 受控号: 手册编号: 现行版本: 修订: 审核: 批准: 2013年 03月 11日修订 2013年 03月 15日发布 发布令 本公司依据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编制了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环境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及过程控制文 件,此文件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要求及本公司实际情况,可以证实本公司在产品的 开发、生产制造、以及服务等各方面具有持续满足客户要求和环境保护的能力,是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实施环境管理控制、落实环境目 标和管理方案的依据,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公司所属部门和全体员工务必认真学 习、充分理解并在各项环境管理控制活动中严格遵照执行。 本手册自2013年03月15日起实施。 总经理:李方喜 2013 年03月11日 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GB/T 24001—2004 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确保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特任命谢荣先生为公司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如下: 1、确保本公司按照GB/T 24001—2004 ISO14001:2004标准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 系,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环境保护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2、负责组织编制及修订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并获得批准发布; 3、向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报告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业绩,包括对改进的需求; 4、提高并加强全公司员工对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5、组织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使用指南

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使用指南》 GB/T 24001-96 批准日期1996-12-01 实施日期1996-12-01 引言 现在,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表现(行为)。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他措施都在陆续出台,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定自身的环境表现(行为)。但仅靠这种“评审”和“审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表现(行为)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律与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并将其纳入全部管理活动的整体。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它们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他国际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该体系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其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各个层次与职能,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据以建立一套程序,用来设立环境方针和目标,实现对它们的符合,并向外界进行展示这种符合性;同时这一体系还可用来评定程序的有效性。本标准的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

本规范提出了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的要求,它和用来为组织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一般性帮助的非认证性指南有重要差别。环境管理包容了全方位的内涵,其中有些还具有战略性与竞争性含义。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展示对本标准的成功实施,使相关方确信它已建立了妥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关于环境管理支持技术指南见其他标准。 本标准仅包含那些用于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目的,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需要得到对环境管理体系中诸多问题更加全面指导的组织,可参阅GB/T2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图1本标准环境管理体系(EMS)模式 应当说明的是,本标准除了要求在方针中对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进行持续改进作出承诺外,未提出对环境表现(行为)的绝对要求,因而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表现(行为)的组织,可能都是遵守本标准要求的。

ISO14001-2015中文版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 FDIS 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14001:2015 FDIS 中文稿(节选) ——新旧版本管理体系模式的变化: 2004版本管理体系模式 北京华夏健峰企业管理咨询 ISO14001:2004 EMS 运行模式PDCA 4.6管理评审 4.5.1 监测和测量4.5.2 合规性评价 4.5.3 不符合,纠正及预防措施4.5.4 记录控制4.5.5 内部审核 4.3.1 环境因素 4.3.2 法律及其它要求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4.4.3 信息交流4.4.4 文件4.4.5 文件控制4.4.6 运行控制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A P C D 4.2 环境方针 2015版本的管理体系模式 北京华夏健峰企业管理咨询 ISO14001:2015 --PDCA 领导力(5) 策划(6) 绩效评价(9) 改进(10) 支持与运作(7、8) 外部与内部的问题(4.1)) 相关方需求与期待(4.2)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果

3 术语定义(部分) 3.15 生命周期 从获取原材料,或者利用自然资源加工到废弃处理的连续的相互关联的产品系统。 注:生命周期包括活动,产品和服务,既可以包括采购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包括产品废弃处理和运输服务,如:设计、制造、运输、包装、最终使用和处置。 3.18 风险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注: ——影响是对预期的偏离—积极或消极。 ——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其后果或可能性的认识或了解方面的信息的缺乏或不完整的状态。 ——风险通常以潜在事件和后果,或他们的组合来描述。 ——风险通常以事件的后果(包括环境的变化)和发生可能。 3.5 相关方 能影响某项决定或活动或被其影响的,或感知到自身将受其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注: ——相关方可能包括关注或受组织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感知自身受影响”指来自与已知组织。 ——相关方可能包括客户、团体、供应商、监管者、非政府组织、投资商、员工。 3.12 绩效 可测量的结果。 注: ——绩效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绩效可以涉及活动、过程、产品(包括服务)、体系或组织的管理。 3.22 合规性责任 组织必须或选择遵守的要求。 注:责任可能来自于强制的要求,如适用的法规或自愿承诺,如组织的和工业标准,合同关系,良好管理 原则和社区及道德标准。 3.7 文件化的信息 组织需控制或维持的信息及其载体。 注: ——文件化的信息可以是任何形式或载体,并任何来源 ——文件化信息可能涉及: - 环境管理体系,包括其相关的过程; - 用于组织运行的信息(文件); - 所达成结果的证据(记录) 4 组织的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意图相关的并影响其达成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事宜,这些事宜包括能影响或受组织影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条件。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环境管理体系涉及的相关方;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手册参考模版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手册 参考模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体系 中国有限公司 2000年月日批准2000年月日实施

目录 编号章名编写者 1、环境方针 2、环境管理手册的发布令 3、环境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4、公司简介 5、目的、适用范围、引用法规及标准、定义 6、环境管理手册管理 6.1总要求 6.2环境方针 6.3环境因素 6.4法律与其他要求 6.5目标和指标 6.6环境管理方案 6.7组织机构与职责 6.8培训、意识与能力 6.9信息沟通 6.10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6.11文件控制 6.12运行控制 6.13应急准备与响应 6.14监控与测量 6.15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6.16记录 6.17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6.18管理评审 7、附录 7.1厂区平面图 7.2厂区所在位置示意图 7.3生产工艺简介及流程图 7.4环保法律、法规标准要求清单 7.5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7.6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发布令 各部门、各科室、车间: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公司的环境保护也引起了高度重视。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公司决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编写了符合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1996-GB/T24001:1996)及其它要求的《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手册》是描述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对环境实施有效控制、健全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的依据和见证。《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及第三层文件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具有同等效应。 《环境管理手册》及《环境管理程序文件》于2000年月日发布,公司各部门、各科室、车间必须积极组织本部门职工学习贯彻。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后,作为我公司环境管理的法规,公司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保证公司的各项活动按照手册的规定进行。 总经理: 为保证环境管理体系正常运行,任命王莉副总经理为环境管理者代表,并授权其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全面负责,指挥、指导、直辖市各部门的环境管理活动,当环境因素出现严重异常时,在通知最高管理者后,有权宣布停产。 总经理: 环境方针 中国XXXXXXXX有限公司坚持“为了人类的生存,必须善待自然”的理念。公司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优先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不断完善自身的环境行为。营造CJS独特的绿色文化,实现我们对社会的承诺。 中国XXXXXXXX有限公司承诺: 1.遵守适用的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 2.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实现持续改进。 3.坚持达标排放,不断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4.全过程开展清洁生产活动,加强污染物排放的过程控制。 5.鼓励相关方开发和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产品。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内容

参考资料

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得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与它应遵守得其她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得信息,制定与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本标准适用于组织确定其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得那些环境因素.但标准本身并未提出具体得环境绩效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得组织: a)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得环境方针; c)通过下列方式证实对本标准得符合: 1) 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声明; 2) 寻求组织得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得确认; 3) 寻求外部对其自我声明得确认; 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或注册)。 本标准旨在使其所有要求都能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诸如组织得环境方针,活动、产品与服务得性质,运行场所与条件等因素。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标准提供了资料性得指南. 2规范引用文件 无规范引用文件。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审核员 auditor 有能力实施审核得人员。 3、2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强化得过程,目得就是根据组织得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绩效得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得所有方面。 3、3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得不符合得原因所采取得措施。 3、4 文件document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注:媒体可以就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她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得组合。 3、5 环境 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得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得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3、6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得活动、产品与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得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就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得环境因素。 3、7 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得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得任何有害或有益得变化。 3、8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MS) 组织管理体系得一部分,用来制定与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 注1:管理体系就是用来建立方针与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得一系列相互关联得要素得集合。 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与资源。 3、9 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 objective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DOC3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 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 1 范围 1.1本文件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实施认证业务范围管理,满足CNAB-AC32:2004文件G4. 2.9能力分析的要求提供指南。 1.2 本文件适用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实施认证业务范围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以下引用的文件,注明日期的,仅引用的版本适用;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CNAB-AC3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 CNAB-AC32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 CNAB-AR01 认证机构认可规则 GB/T19011-2003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dtISO19011:2002) NACE CODE:2003 经济活动统计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4.1针对认证业务范围的管理,认证机构应建立和实施能力分析和评价系统,并配备相应的专业资源。对认证业务范围的管理是认证机构的责任。 4.2 认证机构的能力分析和评价系统至少覆盖以下活动: 1)对认证业务范围的专业特点的分析与评估,确定认证业务范围的分类和分组; 2)针对不同认证业务范围,认证人员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需求分析和资格准则的确定; 3)针对不同认证业务范围,认证人员管理能力和/或专业能力的培训需求分析; 4)针对不同认证业务范围,专业审核指导性文件编制的需求分析;

5)认证人员管理能力和/或专业能力的评价、培训和监督的实施; 6)认证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管理; 7)认证业务范围的扩大和缩小的管理; 8)认证机构的相关利益方(符合4.1.2-e)条要求的委员会)对认证业务范围发展的意见。 4.3认证机构应对能力分析和评价系统制定相应文件,并保持充分的分析和评价记录。 4.4认证机构应有程序就申请认证业务范围的认可做出规定。 4.5本指南仅就从事合同评审的人员、审核人员和技术专家的专业能力提出指导性意见,认证机构的能力分析系统还应包括对各类认证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其它认证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 5 认证业务范围的管理 5.1 认证业务范围的分类与分级 5.1.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分类以NACE CODE:2003《经济活动统计术语》为基础,划分为不同的行业类别(见附表)。 5.1.2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参考CNAB-AC32《<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附录1的表2《业务类别与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类别的联系示例》,按环境因素的复杂程度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级(其中表2中“有限的”复杂程度归为三级,特殊的复杂程度归为一级),每一大类可能包含不同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中、小类别(见附表)。 鉴于《经济活动统计术语》的特点,本文件未就每一经济活动(大类、中类和小类)中分属不同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业务范围逐一识别,认证机构宜配备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对认证业务范围分类的合理性进行逐一识别并管理。 5.1.3同一认证业务范围的所有组织并不一定都属于同一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等级。认证机构的认证业务范围分级及合同评审等的管理应适应此特点,以确保在申报业务范围认可和确定组织的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等级时充分考虑到了行业及组织的特殊活动。 注: 例-1化学行业的大部分组织都属于一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而从事无化学反应或排放的混合作业或贸易的组织则可以归为二级或三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