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乘法除法混合运算10套

四年级乘法除法混合运算10套

四年级乘法除法混合运算10套
四年级乘法除法混合运算10套

日期:姓名:

乘法

35×2= 140×7= 13×6= 280×3=

24×50= 350×2= 50×11= 250×6=

125×8= 48×20=

除法

6600÷600= 3600÷400= 9600÷30= 1800÷300=

4800÷400= 75÷25= 330÷11= 5400÷9=

420÷60= 3500÷7= 混合运算

(1)(457+28×14)×5= (2)(480+20×4)÷20 =

(3)180+60÷5×6 = (4)1721-36×(432-408)

=

(5)420-(25+15)×4= (6)8×(28+18

÷15)=

(7)(230-215÷5)×16 = (8)(160+880

÷20)×4=

(9)(90-21×2)÷12 = (10)70+(750-65×11)=

日期:姓名:

乘法

135×45= 108×25= 54×312= 47×21 0=

138×54= 126×89= 203×32= 312×255=

437×28= 82×403=

除法

336÷21= 858÷39= 372÷45= 645÷32=

432÷46= 966÷23= 980÷28= 828÷36= 689÷34= 888÷37=

混合运算

(1)(800÷20+36)×12 = (2)360÷9÷8+16 =

(3)1080-3500÷50+346 = (4)(300÷15-11)×12 =

(5)3500-(124+76)×16 (6)480-(80+20)÷4

×5÷31

(9)(60-12×4)×15 (10)720+320÷16×7 日期:姓名:

乘法

208×24= 36×137=

406×23= 460×23= 305×57= 624×78=

46×589= 353×56= 45×240= 479×8=5

除法

731÷79 618÷88 300÷25 4000÷12 5

240÷25 600÷25 3200÷50 400÷25

1500÷250 2000÷125

混合运算

(328+198÷9)÷70 65+260÷4×98

(73+22)÷(72-67) 36×5÷(27-17)

3200÷(1280-72×15) (457+28×14)×5

280÷(240-8×25) 30+(96-24×3)×6

350-5×3÷5 (365-328)×(73-55)

日期: 姓名: 乘法 24×126= 84×678= 623×45= 85×530= 135×12= 176×46= 325×26= 237×83= 322×35= 36×254= 除法 184÷30 240÷37 420÷58 143÷70 632÷90 240÷77 850÷50 960÷80

287÷43 590÷27

混合运算

(58+37)÷(64-9×5) 19+(253-22)÷21

(23+23)×24-597 85+14×(14+208÷26)

21+(327-23)÷19 539-513÷(378÷14)

(110-10)÷10-10 304-275÷(275÷25)

(70+10)÷(18-10) 44+15×16-32 日期:姓名:

乘法

83×217= 32×164= 25×328= 85×215= 34×246 220×40= 160×60= 180×50= 290×30= 460×80=

除法

432÷48 118÷15 144÷16 212÷24 175÷26 158÷25 230÷26 144÷26 126÷18 136÷17

混合运算

(10-100÷10)×11 (53-588÷21)×36

(247+18)×27÷25 36-720÷(360÷18)

(70+203÷7)×28 (60+10)÷(17-10)

17+(233-43)÷10 22+(374-10)÷26

(245-11)÷18-11 22-(10+100÷10) 日期:姓名:

乘法

390×14= 350×15= 320×16= 280×15= 430×26= 18×230= 26×320= 23×340= 27×150= 87×410=

除法

584÷26 370÷39 762÷63 217÷16 178÷25 393÷25 384÷16 118÷16 775÷25 576÷18

混合运算

(252-14)÷17-10 (346-10)÷16-12 215-198÷(121÷11) (45-651÷21)×33 (714-12)÷27-19 14+(21-19)×14 736÷(43-20)×23 (227+11)÷(31-14) (31-154÷11)×12 (1369-37)÷37-32 日期:姓名:

乘法

206×40= 208×30= 305×50= 108×90= 209×60= 26×108= 25×306= 18×103= 69×105= 19×302=

除法

930÷31 163÷17 404÷42 207÷22 312÷39 204÷43 350÷51 444÷74

638÷72 316÷53 混合运算

160÷(22-12)×22 (438-39)÷21-12

(20+18)×11-239 (58+370)÷(64-45)

(58+37)÷(64-9×5)95÷(64-45)

(540-360)÷(18×5)360÷(60÷2)

(360÷12-10)×20 (24+36)÷12×14 日期:姓名:

乘法

135×5 108×6 8×312 7×210 138×9 82×403 126×89 203×32 312×25 123×62

除法

140÷26 200÷25 104÷26 720÷18 432÷27 958÷43 708÷59 400÷49

632÷90 633÷88

混合运算

(86-24)×5÷31 (365-328)×(73-55)765÷(491-476) 75+720÷(42-27)(252+144)÷(307-271) 93×(515-428)(69+21)×(72÷8) (16+20)×35 日期:姓名:

乘法

47×210 568×91 307×46 54×312 234×46 613×48 320×25 25×29 136×15 215×36

除法

350÷68 242÷60 240÷81 598÷26 4000÷800= 320÷40=

混合运算

(126-87)×12÷26 234÷(205-199)

(75+315)÷(35-20) (121-92)×12÷6

178-(83+360÷60) (420+60)÷(275-245)

460÷(30-21÷3) (49+21)×(48÷8) 45+120÷(30-6) 420÷[(205-198)×4]日期:姓名:

乘法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35×126 235×12 321×19 321×16 332×24 33×215

除法

888÷37= 731÷79= 680÷28= 585÷45= 793÷26= 646÷28= 891÷79= 328÷64=

75+360÷(20-5) (75+360)÷(20-5) 283÷29= 413÷82

混合运算

(84-4) ×9÷6 (65+250)÷(28-13)

(124-85) ×12÷26 (270-180) ÷30

(59+31)×(96÷8) 1024-(680+640÷16)

4800-24×(532÷38) 96×(328-875÷25)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来源。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2、理解七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记口诀。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4、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体验7的乘法口诀来源,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 教学难点: 熟记口诀,学会可以利用推想的办法帮助记忆。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教学准备: 课件、七色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准备 《七色花》故事导入 复习 看算式说口诀1×55×44×35×56×41×66×1 二、新课 1、数一数算一算 出示7朵七色花,观察这七朵七色花,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表格: 1朵七色花有几个花瓣?2朵七色花有几个花瓣?3朵、4朵、5朵、6朵、7朵呢?

你是怎么数的?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填表。 从表格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是多少?3个7是多少?4个7是多少?5个7是多少?6个7是多少?7个7是多少? 2、编口诀 一个7是多少?那么求1个7怎样列乘法算式?怎样编一句口诀? 小组合作,编口诀:你能像刚才那样根据表格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吗? 指名交流,同时把板书填完整。 (五七三十五是什么意思?与之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是什么?六七四十二你能想到哪四道乘法?哪句口诀可以很快算出黑板上一共有几个花瓣?) 读一读7的乘法口诀。 检查预习:书本70页的填空。 3、记口诀 1)比一比谁在一分钟内最先记住7的乘法口诀。 2)指名背,全班背。 3)师背,生纠错。 4)对口令 如果老师一时忘记了四七多少怎么办?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5)抢答游戏:想到得数的学生站起来直接说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35×76×77×27×3 4、用口诀 讲解课本72页例2。引出与乘法口诀“四七二十八”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 三、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医生告诉我们:人每天要喝6杯水,一星期要喝多少杯水呢?(6×7) 2、《山行》:四句诗句共有几个字,你能用一句口诀算出来吗?(4×7) 3、电子琴:白键有多少个?(5×7+1) 4、谁的座号与7的乘法口诀有关?我们班来这儿上课的有几人?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吗? 5、要求学生写出与7的乘法口诀相关的所有除法算式。 6、完成想想做做各题。 四、找生活中7的乘法口诀

数学两位数乘除法计算练习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练习 27×41= 43×46= 25×23= 66×57= 47×33= 87×10= 84×13= 15×46= 95×37= 45×86= 98×27= 43×90= 96×54= 84×81= 91×80= 84×41= 91×32= 41×31= 34×40= 42×64= 31×41= 23×99= 56×72= 20×26= 14×78= 58×37= 42×11= 88×17= 86×39 = 61×39= 45×62= 79×78= 54×37= 35×57= 43×98= 81×22= 35×96= 17×69= 72×98= 42×56= 26×12= 96×29= 58×26= 58×42= 60×47= 37×97= 38×26= 59×93= 46×76= 93×35= 92×62= 88×49= 87×38= 84×44= 27×57= 26×76= 83×23= 82×52= 79×19= 36×76= 78×28= 77×57= 76×46= 75×35= 27×41= 43×46= 25×23= 66×57= 47×33= 87×10= 84×13= 15×46= 95×37= 45×86= 98×27= 43×90= 96×54= 84×81= 91×80= 84×41= 76×46= 60×62= 43×10= 82×46= 91×32= 41×31= 34×40= 42×64= 31×41= 23×99= 56×72= 20×26= 14×78= 58×37= 42×11= 88×17= 11×81= 39×54= 43×23= 22×72=

【第五天】表内乘除法混合运算.答案

二年级3科期末打卡复习第一阶段第5天 【第五天】表内乘除法混合运算.答案 1直接写出得数 56÷7= 5×9= 49÷7= 32÷4-5= 69-27÷3=6+4×7= 8 ,45,7 3,60,34 2 填空 (1)例:四七( 二十八 ) 六九() ( )三十五 (2)把5×6=30改编成两道除法算式是( )和( )。 (3)62个苹果平均放到8个盘子上,每个盘子上最多放( )个,还剩下( )个。 (1)五十四,五七 (2)30÷5=6,30÷6=5 (3)7,6 3 判断 (1)计算7×3=( )和( )÷3=7时,( )里的数相同。…………………………………( ) (2)在7÷0=0算式中,除数为0。…………………………………………………………………………………( ) (3)4的6倍相当于8的3倍。………………………………………………………………………………………( ) (1)√ (2)× (3)√ 4 把一些故事书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分得5本,还缺4本,现在有多少本故事书? 8×5=40(本) 40-4=36(本) 答:现在有36本故事书。 5 有3盒巧克力,每盒有8块,把这3盒巧克力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块巧克力? 8×3=24(块) 24÷6=4(块) 答:每位小朋友分到4块巧克力。 6 同学们排队做操,共7排,每排人数相等,小巧在第二排,她的左边有3个同学,右边有5个同学 (1)每排有多少个同学? (2)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做操? (1)3+5+1=9(个) 答:每行有9个同学 (2)7×9=63(个) 答:一共有63同学在做操。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教学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7~9的乘法口诀和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6的乘法口诀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计算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学习乘、除法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熟记并能正确应用。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编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用了乘法和除法穿插安排的方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7-9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除法,在单元结束时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左右,平均正确率94%;能应用学国的乘、除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出发的含义。 2、使学生在编制和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况和简单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活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所有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求商。 进度安排: 7的乘法口诀及口诀求商2课时 7的乘法和相应的除法练习1课时 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练习1课时 8的乘法口诀及口诀求商2课时 8以内的乘法和相应的除法练习1课时 9的乘法口诀及相应的练习2课时 乘法口诀表1课时 连成、连除和乘除混合1课时 表内乘、除法练习1课时 表内乘、除法复习1课时 乘、除法实际问题复习1课时 检测评析2课时 机动2课时

一千以内乘除法计算题100道 (88)

1000以内乘除法计算题 100道用时:错误: 30 × 17 = 28 × 12 = 49 × 16 = 336 ÷ 12 = 23 × 20 = 21 × 16 = 391 ÷ 23 = 336 ÷ 16 = 990 ÷ 99 = 793 ÷ 61 = 972 ÷ 54 = 564 ÷ 12 = 798 ÷ 19 = 13 × 61 = 820 ÷ 41 = 14 × 19 = 11 × 57 = 40 × 15 = 20 × 41 = 15 × 49 = 19 × 11 = 65 × 11 = 627 ÷ 57 = 33 × 18 = 380 ÷ 10 = 820 ÷ 82 = 572 ÷ 44 = 840 ÷ 10 = 168 ÷ 14 = 10 × 82 = 403 ÷ 13 = 11 × 40 = 600 ÷ 12 = 966 ÷ 42 = 900 ÷ 50 = 264 ÷ 12 = 918 ÷ 34 = 225 ÷ 15 = 21 × 37 = 15 × 15 = 12 × 53 = 41 × 11 = 23 × 25 = 459 ÷ 17 =

575 ÷ 25 = 594 ÷ 33 = 380 ÷ 20 = 23 × 12 = 44 × 16 = 15 × 58 = 70 × 12 = 276 ÷ 12 = 20 × 50 = 42 × 11 = 276 ÷ 23 = 782 ÷ 46 = 689 ÷ 53 = 240 ÷ 15 = 12 × 23 = 910 ÷ 91 = 703 ÷ 19 = 462 ÷ 11 = 945 ÷ 15 = 671 ÷ 11 = 14 × 11 = 525 ÷ 15 = 15 × 41 = 539 ÷ 49 = 33 × 10 = 80 × 10 = 330 ÷ 10 = 54 × 14 = 338 ÷ 13 = 864 ÷ 54 = 45 × 12 = 16 × 54 = 20 × 46 = 25 × 39 = 19 × 16 = 18 × 42 = 686 ÷ 49 = 756 ÷ 42 = 592 ÷ 37 = 13 × 75 = 16 × 37 = 36 × 11 = 21 × 42 = 26 × 35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一、填空 1.36÷4=9,这个算式读作( ),其中除数是( ),被除数是( ),商是( )。 考查目的: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答案:36除以4等于9,4,36,9。 解析:除法算式的读法要注意“除以”和“除”的区别;要灵活理解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切不可机械记忆,将除数和被除数弄混淆。 2.42减7,连续减()次,差是0;63连续减()个9,差是0。 考查目的:除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6,7。 解析:42连续减多少个7,差是0,其实就是求42里面有多少个7,用除法计算;后一题解法与前一个题相同。 3.计算54÷9=( )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 考查目的:表内乘法口诀。 答案:6,六九五十四。 解析:做除法想乘法口诀,想( )九五十四,所以商为6。 4.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 )里。 35÷7 42÷6 7×7 72÷8 36÷6 ( )>( )> ( )>( )>( ) 考查目的:根据口诀计算。 答案:7×7>72÷8>42÷6>36÷6>35÷7。 解析:先让学生根据口诀计算,将结果写在算式下面,再根据结果排列大小。 5.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 );被除数和除数同样多,商是( )。 考查目的:先根据语言描述列算式再计算。 答案:64,1。 解析:已知两个因数都是8,列出的算式是8×8=64;被除数和除数同样多,商就是1。 6.35天有( )个星期。算式:。 考查目的:除法的意义,一周的天数。

答案:5,35÷7=5。 解析:求35里面有几个7,用除法计算,这里隐含的条件是一周有7天。 二、选择 1.与计算7×8用同一句口诀的除法算式是( )。 A.8×7 B.56÷7 C.65÷8 2.12÷4=3,读作( )。 A.12除4等于3 B.4除以12等于3 C.12除以4等于3 3.( )×4<30,( )里能填( )。 A.7 B.6 C.8 4.42÷7=6,这道算式表示( )。 A.把42分成7份,每份是6 B.42里面有7个6 C.把42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 考查目的:表内口诀、除法算式的读法、意义。 答案:1.B;2.C;3.A;4.C。 解析:第1题的关键词是除法算式,不要把A选项也选了进去;第2题的读法要注意区分“除”和“除以”;第3小题要注意关键词“”,不要错选了B选项;第4小题主要考查除法算式的意义,要体现平均分的思想。

二年级数学上册六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苏教版

六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 本单元教学内容分四段进行教学。 第一段:学习7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完成“想一想”和“想想做做”的题目,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口诀并能用口诀求商。 第二段:学习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乘法竖式,完成“想想做做”的8道题,教学乘法竖式,使学生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乘法。 第三段:学习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完成“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的题目。让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运用口诀求商,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段:整理全部乘法口诀,进行乘、除两步计算。)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1课时7的乘法口诀 教材第70页例1及相关练习。 1.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的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编口诀、用口诀的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编制7的乘法口诀,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难点:熟记7的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件。 看图说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乘法口诀: 提问:“四五二十”这句口诀可以表示什么? 1.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1的小船图。 师:这只小船是用三角形摆成的,数一数,摆一只小船用了几个三角形? 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用7个小三角形摆成了一只小船,它是1个几? 师:如果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三角形?摆3只、4只……7只呢?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表格: 么?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8~9

同学个性化教学设计年级:二上教师:科目:数 班主任:日期:时段:

班主任签字: ___________ 日期 练习: 一、填空。 6×7=( ) 9×4=( ) 42÷ 7=( ) ( )×( )=24 ( )×7=14 4×8=( ) 28÷ 4=( ) ( )÷( )=8 27÷9=( ) 5×( )=35 ( )× 7=63 ( )÷7=2 24÷6=( ) 12÷2= ( ) 36÷ 6=( ) 48÷( )=6 二、接力赛 24 ÷8 □ × 5 □ ÷ 3 □ × 7 □ 7 ×4 □+28 □÷7 □×9 □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得数不是4的算式是()。 A、12÷3 B、16÷4 c、24 ÷6 D、36÷4 2、得数是1的算式是()。 A、9÷9 B、8×8 C、8 ÷1 D、1-1 3、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42÷6<7 B、5×7>7×5 C、 49÷7<8 五、你知道吗? 1、一共有()辆小汽车。□○□=□(辆) 2、如果把这些小汽车平均分成()份,每份有()辆。 □○□=□(辆) 3、如果9辆小汽车排一行,可以排()行。 □○□=□(行) 有几个盘子 2 每个盘子放 几个桃子 9 七、一只要5元,淘气有14元,可以买3个吗? 八、看图编除法题。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8~9) 1、乘法口诀 1个8 8×1=8 一八得八 2个8 8×2=16 二八十六 3个8 8×3=24 三八二十四 4个8 8×4=32 四八三十二 5个8 8×5=40 五八四十 6个8 8×6=48 六八四十八 7个8 8×7=56 七八五十六 8个8 8×8=64 八八六十四 1个9 9×1=9 一九得九 2个9 9×2=18 二九十八 3个9 9×3=27 三九二十七 4个9 9×4=36 四九三十六 5个9 9×5=45 五九四十五 6个9 9×6=54 六九五十四 7个9 9×7=63 七九六十三 8个9 9×8=72 八九七十二 9个9 9×9=81 九九八十一 2、口诀求商 (1)看口诀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四八三十二七八五十六五八四十一八得 八八八六十四三八二十四 八九七十二四九三十六二九十八五九四十五九九八十一六九五十四 (2)8÷1= 8÷2= 8÷4= 8÷8= 72 ÷9= 18÷9= 36÷9= 小结:用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是: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用哪 句口诀,然后写出商。 课后作业 课堂反馈:○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差学生签字:

二年级数学上册六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表内除法二练习题苏教版

《表内除法二》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8 = 54+26 = 3×7 = 83-60 = 24+37 = 9×2 = 61-34 = 35÷7 = 6×8 = 87-63 = 56÷8 = 75+15 = 65-28 = 21÷3 = 30+48 = 6×6 = 63÷9 = 55+14 = 5×7 = 40-23 = 二、想一想,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被除数是54,商是6,除数是9,求商列式是()。 (1)54÷6 (2)54÷9 (3)6×9 2、求6个7相加是多少,列式是()。 (1)6-7 (2)7×6 (3)6+6+6+6+6+6+6+6 3、钢笔每支8元,圆珠笔每支2元,钢笔和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多少倍?这题是求()。 (1)8和2倍是多少(2)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3)8是2的多少倍 4、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列式是()。 (1)12×4 (2)12÷4 (3)12+4 5、8+×2 (1)﹥(2)﹤(3) = 6、每两个男生之间站一名女生,6个男生之间站()个女生。 (1)6 (2)5 (3)3 三、想一想,填一填。 1、36是4的()倍,是6的()倍。 2、72÷8 =(),想口决()。 3、把18连续减去3,()次减完。 4、把42本练习簿,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本。] 5、32里面有()个4.

6、从35里面减去()个5,结果是5. 7、妈妈买来48支花,每6支扎成一束,可以扎()束。 8、一个数的7倍是56,这个数是()。 四、想一想,()里最大能填几。 8×()﹤36 5×()﹤5 6×()﹤40 54﹥()×8 12﹥()×3 28﹥()×7 五、这些小动物迷路了,你能帮它找到自己的家吗? 六、很快算出下面各题。 18÷3×9 54÷9×7 34+6×8 70-3×6 = = = = = = = = 45+63÷9 6×7-32 56÷8+29 6×6÷4 = = = = = = = = 七、解决问题。

乘除法口算题100题

56÷8= 18÷3= 24÷6= 28÷4= 12÷2= 15÷5= 6÷2= 5×7= 6×8= 24÷3= 25÷5= 49÷7= 10÷2= 54÷9= 20÷5= 21÷7= 3×5= 9÷3= 28÷7= 9×9= 16÷2= 42÷6= 18÷2= 5×2= 3×9=9÷1= 18÷9= 2×3= 42÷7= 24÷3= 36÷4= 63÷9= 16÷4= 27÷9=9×5= 54÷9= 2×8= 20÷4= 4×8= 49÷7= 10÷2= 30÷5= 3×7= 45÷9= 9×4= 5×6= 6×3= 32÷8= 4×5= 48÷8= 2×7= 4×8= 2×6= 7×6= 12÷2= 4×9= 63÷7= 16÷2= 5×3= 2×6= 7×9= 64÷8= 3×3= 5×4= 3×2= 16÷8= 42÷6= 3×9= 54÷9= 6×3= 3×3= 9×6= 6×4= 4×4= 6×5= 12÷4= 5×8= 6÷3= 54÷6= 7÷7= 5÷1= 1×6= 56÷8= 21÷7= 28÷7= 7×3= 35÷7= 2×3= 42÷7= 45÷9= 30÷6= 49÷7= 9×2= 56÷8= 64÷8= 24÷6 = 63÷7= 8×5= 4×3= 16÷8= 72÷8= 2×7= 9÷9= 27÷9= 5×7= 18÷9= 8×3= 81÷9= 72÷9= 18÷3= 54÷6= 7÷1= 8×8= 63÷7= 8×9= 8×5= 40÷8= 9×3= 6×9= 30÷6= 7×3= 9×9= 16÷4= 7×7= 28÷7= 40÷8= 6×6= 7×4= 9÷9= 7×8= 24÷6= 7×5= 27÷3= 81÷9= 3×6= 25÷5=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教材分析

在表内乘法(一)和表内除法(一)单元,我们已经初步教学了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教学了1~6的乘法口诀。学生已经能够运用学习的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以及相应的除法,能够应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上述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编排,以7~9的乘法口诀为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领悟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乘法口诀,能够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全单元编排六道例题,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7的乘法口诀例2用7的口诀求商练习十一 用7的口诀求积,求商例38的乘法口诀例4用8的口诀求商练习十二 用8的口诀求积,求商例59的乘法口诀用9的口诀求商整理乘法口诀例6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练习十三 用9的口诀求积,求商练习十四 练习全部乘法口诀单元复习整理全单元的内容,并进行练习从上表可以看到:①全单元教学内容分成四段,依次是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整理乘法口诀以及乘除两步计算。在教学全部乘法口诀以后,及时整理口诀并进行乘除两步计算,有助于学生掌握口诀,熟练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②7、8的口诀把乘法计算和除法计算分开教学,分别编排例题;9的口诀把乘、除计算结合起来,在同一道例题里教学。这是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安排。7、8的乘法口诀比较多,记忆的难度较大,教学进度不宜过快。教学9的口诀时,学生编口诀、用口诀的经验丰富了,把乘除计算结合起来教学,能体现乘法与除法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③不编排例题教学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仍然在练习里安排学生解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1.鼓励学生编乘法口诀,帮助他们记忆口诀。 在教学1~6的乘法口诀时,已经安排学生参与编口诀和自主用口诀的活动,部分5和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编出来。本单元继续教学乘法口诀,给学生留出了更大的主动学习空间。 7、8、9的乘法口诀,几乎都让学生自己编。编7、8、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线索是:在现实情境里提出具体的问题,在表格里用加法解决问题,为编乘法口诀作铺垫→把具体问题抽象成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写出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写在教科书指定的地方。这样的线索和教学1~6的口诀是一致的,有利于学生把学习1~6乘法口诀的经验迁移过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思考,例1、例3和例5在编写上也有一些变化。 (1)例1教学7的乘法口诀,像2~6的口诀那样,详细地展开了上述活动,使新、旧知识的教学很好地衔接,促进已有的学习活动经验迁移过来。例题提出的实际问题是摆1只小船用7个三角形,摆这样的2只、3只……7只小船分别要用多少个三角形。首先让学生在教材提供的表格中依次计算2个7、3个7……7个7相加的和,体会3个7比2个7多7、4个7比3个7多7……7个7比6个7多7。接着问学生“算三角形的个数时能想到什么”,把他们的心向引导到用乘法计算和编乘法口诀上面。然后依次抽象出数学问题1个7、2个7相加、3个7相加……7个7相加,写成相应的乘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测试卷苏教版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单元测试 一、算一算。 27÷3=6×8=24÷4=28÷7= 4×9=35÷5=6×3=14÷2= 54÷6=16÷4=36÷6=64÷8= 二、在里填上“>”“<”或“=”。 25÷5 4 36÷62×316÷4 4 4÷416 6÷3 2 20-5 4 三、在里填上“+”“-”“×”或“÷”。 52=7 244=6 54=128 4=24 6 82=4 305=6 1 四、小鸟该吃哪条虫子?(连一连) 五、填一填。 四六( ) 五( )三十五( )九六十三 4×()=24 5×()=35 ( )×9=63 24÷()=6 35÷()=5 63÷()=9 六、把表格填写完整。 七、( )里最大能填几? 6×()<35 7×()<30 8×()<50 ( )×5<27 ( )×3<25( )×4<25

八、解决问题。 1. (1)坐大船需要几只? (2)坐小船需要几只? 2.一共卖了多少钱? 3. 4.

(1)买8个魔方需要多少钱? (2)用64元可以买多少个玩具娃娃?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一、 9 48 6 4 36 7 18 7 9 4 6 8

二、 > = = < = > 三、 + ÷×+ ÷÷÷×或÷ 四、提示:上一行的得数分别是4、2、3、5、6、36、1,下一行的得数分别是2、4、6、36、 1、3、5,连线略。 五、竖排:二十四 6 4 七7 7 七7 7 六、 2 8 36 4 4 4 七、 5 4 6 5 8 6 八、 1. (1)24÷4=6(只) (2)24÷3=8(只) 2. 9×4=36(元) 3. 20÷4=5(米) 4. (1)4×8=32(元) (2)64÷8=8(个) (3)答案不唯一,如:玩具娃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魔方的价钱?8÷4=2(个)

小学数学计算专题100以内乘除法练习题.

9÷9= 16÷2= 71-68= 6÷1= 15÷3= 9×3= 5×9= 5×5= 72÷8= 9×8= 52+35= 8÷4= 14÷2= 6×2= 6÷2= 49÷7= 10÷2= 54÷6= 27÷9= 20÷4= 3×6= 30÷6= 15÷5= 49÷7= 9×4= 9÷3= 9×7= 42÷6= 24÷4= 18÷9= 9×9= 72÷9= 2×2= 30÷6= 14÷2= 7×8= 35÷5= 5×6= 80-46= 10÷5= 42÷6= 7×2= 18÷2= 5×6= 36÷9= 6×4= 54÷6= 8÷8= 4×8= 2×1= 8÷8= 32÷4= 20÷5= 6×5= 40÷5= 16÷8= 21÷3= 5×8= 28÷7= 5×4= 24÷8= 6×7= 35÷5= 4×9= 21÷7= 3×8= 8÷2= 4×8= 30÷5= 18÷3= 5×2= 48÷6= 8÷1= 25÷5= 63÷9= 28÷4= 5×5= 81÷9= 3×6= 14÷7= 4×3= 4×5= 4×7= 35÷7= 4×9= 12÷2= 3×8= 12÷4= 1÷1= 5×5= 72÷8= 81÷9= 8×2= 18÷9= 27÷9= 27÷3= 27÷9= 3×4= 5÷1= 4×3= 15÷3= 18÷2= 8×6= 4÷2= 6×2= 6÷2= 10÷2= 3×6= 9÷3= 8×6= 4÷1= 9×9= 72÷9= 4×5= 36÷4=

45÷5= 30÷6= 42÷7= 10÷5= 4×2= 18÷2= 9×5= 14÷2= 4×6= 15÷5= 21÷3= 8×4= 64÷8= 9×2= 8÷4= 49÷7= 24÷4= 8×7= 16÷2= 42÷6= 4×8= 24÷6= 3×7= 8÷8= 32÷4= 3×5= 6÷3= 3×9= 63÷9= 4×9= 25÷5= 6×5= 30÷5= 6×6= 40÷5= 8×7= 16÷8= 36+42= 21÷3= 4×2= 48÷6= 35÷5= 21÷7= 3×8= 8÷2= 4×1= 18÷3= 8×9= 28÷4= 9×1= 8÷1= 3×6= 28÷7= 24÷8= 3×9= 20÷5= 4×1= 12÷3= 4×9= 81÷9= 5×7= 14÷7= 6÷6= 63+24= 36÷9= 15÷3= 71-68= 54÷9= 15÷3= 9×3= 5×9= 5×5= 14÷2= 6×2= 6÷2= 49÷7= 10÷2= 54÷6= 27÷9= 20÷4= 3×6= 42÷7= 5×2= 56÷7= 3×7= 12÷2= 4×9= 9×8= 72÷8= 72÷8= 30÷6= 25÷5= 49÷7= 9×4= 9÷3= 9×7= 6×6= 24÷4= 18÷9= 9×9= 72÷9= 7×2= 30÷6= 18÷9= 27÷9= 27÷3= 3×4= 27÷9= 5÷1= 4×3= 15÷3= 18÷2= 8×6= 4÷2= 6×2=

苏教版二年级上《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7~9的乘法口诀和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6的乘法口诀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计算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学习乘、除法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熟记并能正确应用。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编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用了乘法和除法穿插安排的方式。 学情分析: 在表内乘法(一)和表内除法(一)单元,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已经能够运用学习的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以及相应的除法,能够应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上述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编排,以7~9的乘法口诀为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领悟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乘法口诀,能够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之一,对今后进一步学习乘、出发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熟记并能正确应用。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编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采用了乘法和除法穿插安排。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大量自主学习的空间,直接让学生自主探索编出口诀和求商的方法,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7-9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除法,在单元结束时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左右,平均正确率94%;能应用学国的乘、除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出发的含义。 2.使学生在编制和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况和简单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 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学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是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已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知识的迁移、比较、推理,让学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解决问题方面,本单元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初步渗透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感受除法的现实模型,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本单元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具体情境引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的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如“做了56面小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 2、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教材先呈现“56÷8”的计算思路,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再在主题图“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的计算,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3、借助矩形模型帮助学生感受乘法和除法间的关系。教材中2 次呈现了乘法的矩形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行数×列数=总数,总数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单元卷 一、直接写得数。 1.直接写得数9×5= 4×8= 21÷3= 7×6=24 ÷8= 6×4= 8×7= 5×7=9×6= 48÷8= 5×8= 4×7=7×7-7= 9×9+9 = 3×2×5= 1×8÷4= 二、填一填。 2.按要求补充算式。________÷6=7 9×__ ______=63 ________×5=358×________=48 27÷________=3 ________÷6=5 3.填上“>”“<”或“=”。8×5________8+5 6÷6________4÷2 7×2________14 7×1________7+1 4.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七________五十六三________ 二十四________九十八五________三十五八________六十四六________五十四 5.7×8=________,可以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连加的和是________。计算7×8、8×7、56÷7和56÷8时,都可以用________这句乘法口诀来解答。 6.请你写出4个积是24的乘法算式。 三、按要求回答 7.看图列算式,并写出口诀 8.看图列算式,并写出口诀 9.找花瓶。

四、解决问题。 10.一共有几瓶汽水? 11.42把椅子需要配多少张桌子? 12.70元钱够买8个球拍吗?9元/个 13.面包房。 (1)小丽买一种面包,正好用去42元,她买的可能是什么?买了多少个? (2)亮亮花24元钱买了3个面包圈,一个面包圈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一个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吗?解答出来。 答案解析部分 一、直接写得数。 1.【答案】解:9×5=45;4×8=32;21÷3=7;7×6=42;24÷8=3;6×4=24;8×7=56;5×7=35;9×6=54;48÷8=6;5×8=40;4×7=28;7×7-7=42;9×9+9=90;3×2×5=30;1×8÷4= 2.故答案为:45;32;7;42;3;24;56;35;54;6;40;28;42;90;30;2. 【考点】表内乘法,表内除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两位一位数相乘,应用乘法口诀计算,两位 数除以一位数,也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与加减法混合时,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解答. 二、填一填。 2.【答案】42;7;7;6;9;30

乘除法练习题1000道

8×6= 15÷3= 2×5= 14÷7= 8×3= 16÷2= 2×9= 48÷8= 56÷8= 5×8= 16÷2= 4×4= 36÷6= 81÷9= 1×7= 36÷4= 28÷7= 6×3= 30÷5= 20÷4= 2×1= 5×8= 24÷8= 6×9= 42÷7= 7×9= 48÷6= 8×9= 56÷8= 9×9= 6×4= 30÷6= 4×7= 35÷7= 42÷7= 3×7= 18÷3= 9×4= 32÷8= 5×1= 72÷8= 8÷2= 48÷6= 8×9= 24÷6= 1×5= 30÷5= 5×5= 1×1= 9÷3= 7×9= 54÷6= 7×8= 42÷7= 40÷5= 1×9= 36÷9= 6×5= 27÷3= 14÷2= 6×7= 36÷6= 9÷3= 40÷8= 16÷4= 9×5= 35÷7= 6÷3= 9×9= 24÷3= 27÷9= 5×3= 64÷8= 7×7= 49÷7= 7×9= 16÷8= 18÷3= 5×7= 56÷7= 8÷2= 6×4= 12÷4= 32÷4= 56÷7= 8×7= 63÷9= 4÷2= 8×5= 5÷5= 16÷8= 3×5= 4÷6= 45÷9= 8×3= 10÷2= 20÷4= 36÷9= 9×3= 14÷2= 9×8= 18÷3= 25÷5= 7×3= 25÷5=

40÷5= 7×8= 9÷3= 15÷3= 10÷2= 7×9= 54÷6= 7×4= 42÷7= 40÷5= 16÷8= 18÷3= 5×7= 56÷7= 8÷2= 6×4= 12÷4= 36÷4= 28÷7= 6×3= 30÷5= 2×1= 24÷6= 5×8= 24÷8= 6×9= 42÷7= 7×9= 48÷6= 6×7= 36÷6= 9÷3= 7×4= 40÷8= 16÷4= 9×5= 35÷7= 6÷3= 9×9= 24÷3= 27÷9= 5×3= 8×6= 15÷3= 2×5= 14÷7= 8×3= 16÷2= 2×9= 48÷8= 56÷8= 5×8= 16÷2= 4×4= 36÷6= 81÷9= 1×7= 32÷4= 42÷6= 56÷7= 8×7= 63÷9= 4÷2= 5÷5= 16÷8= 3×5= 4÷6= 45÷9= 8×3= 10÷2= 20÷4= 36÷9= 9×3= 14÷2= 9×8= 18÷3= 25÷5= 7×3= 25÷5= 2÷8= 40÷5= 7×8= 9÷3= 15÷3= 1×9= 36÷9= 6×5= 27÷3= 14÷2= 6×7= 36÷6= 9÷3= 7×4= 40÷8= 16÷4= 9×5= 35÷7= 6÷3= 9×9= 24÷3= 27÷9= 5×3= 64÷8= 7×7= 49÷7=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过关检测卷

表内乘法和表内乘法(二) 一、填一填。(5题4分,9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7分) 1.将口诀补充完整。 ( )九四十五五七( ) 六九( ) 四( )三十六( )七二十一( )二十四 2.4个8比5个8少( ),比3个8多( )。 3.8个9比80少( ),是( )。 4.找规律填数。 (1)63、54、45、( )、( )、18。 (2)28、( )、42、49、56、( )。 (3)( )、( )、48、40、32、( )。 5.看图列式计算。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40 ÷9=9 48÷=8 7×=49 54÷=6 ÷=7 7.在填上“>”“<”或“=”。 406×7 49÷748÷8 8×69×3 6×98×7 7×6-75×7 8×98×8+9

8. 左图中灰色带子长8厘米,那么白色带子长( )厘米。 9.看图写算式。 二、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计算下列算式时,与计算36÷9用同一句口诀的是( )。 ①36÷6 ②16÷4 ③9×4 2.求2个8相加结果是多少,列式是( )。 ①2+8 ②2×8 ③8×8 3.下列口诀不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的是( )。 ①三五十五②七七四十九③四六二十四 4.48人坐船,每只大船坐8人,每只小船坐6人,选( )需要的船只数少。 ①大船②小船③无法确定 5.1个筐里最多可以装4个篮球,30个篮球用8个筐装,( )。 ①能装下②装不下③无法确定 三、直接写出得数。(10分) 2×7=56÷8= 8×5=21÷7×9= 40÷5= 4×7=27-9= 45÷5×2= 8÷8=42÷6= 30÷6= 45÷9×3= 5×9=6×8=56÷7= 72÷8÷3= 3×8=28÷7= 72÷9= 8×8-4= 四、填表。(8分)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2-1-2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86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学习2~5的乘法口诀基础上,探索、编制并掌握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经历编制8,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3、理解8,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口诀。并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及知识迁移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5、在口诀的编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7的乘法;经历编8,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记清7的乘法口诀;知道8,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口诀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7的乘除法 (一)回顾。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9×5= (二)探究新知。

1、算一算。 摆1只小船用7个三角形,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三角形?摆3只、4只……7只呢? 板书: 7+7+7+7+7+7=42 7+7+7+7+7+7+7=49 7+7+7+7+7+7+7+7=56 7+7+7+7+7+7+7+7+7=63 有没有同学会写出乘法算式? 板书引出7的乘法口诀。 2、想一想。 一个星期有七天,七个星期有多少天?八个星期、九个星期呢? 板书引出7的乘法口诀。 (三)运用提升。 1、检验用口诀计算。 2、独立完成,小队汇报。 3、填数:想想做做第7题。 4、课堂小测。 (四)课堂总结。 二、8、9的乘除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背诵7的乘法口诀,男女生分组背,师生对口令。 2、情景引入 课件出示例3的大正方体图。摆1个大正方体要用8个小正方体,摆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摆3个、4个……8个呢? (二)经历过程,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待学生作答之后,提出新问题:怎样编出8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先列出算式,试算答案,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说说是怎么算出结果的。 学生:8个8加起来,9个8加起来。 2、教学例5 探索9的乘法口诀

三年级乘法-除法计算题

36×15= 46×12= 51×24= 47×11= 74×13= 368÷4= 795÷5= 168÷8 = 370÷5= 640÷8= 46×25= 31×15= 42×53= 15×82= 79×57= 865÷5= 448÷8= 816÷8= 4455÷9= 984÷8= 77×25= 82×12= 38×24= 16×41= 74×43= 728÷7= 846÷6= 483÷3= 584÷8= 774÷9=

368÷4= 795×5= 168÷8 = 370×7= 640÷8= 472÷8= 729÷9= 522÷6= 576×8= 192÷4= 39×42= 48×61= 25×54= 53×49= 35×43= 791÷7= 525÷5= 696÷4= 546÷7= 348÷6= 594÷3= 832÷8= 288÷9= 984÷8= 684÷4= 29×35= 57×42= 68×34= 49×61= 24×75=

488÷8= 875÷7= 636÷6= 875÷5= 276÷4= 61×17= 83×21= 31×23= 41×25= 54×23= 177÷3= 672÷2= 672÷2= 576÷9= 968÷8= 574÷7= 366÷6= 763÷7= 909÷9= 488÷4= 392÷4= 355×5= 351÷6= 627÷3= 243÷9= 392÷4= 477÷3= 74×18= 545÷5= 258÷6=

738÷9= 464÷4= 657÷9= 312÷2= 436÷4= 33×42= 71×28= 53×51= 47×28= 61×12= 15×54= 52×21= 64×52= 16×37= 38×10= 29×61= 45×55= 66×25= 47×51= 31×28= 52×34= 33×52= 72×19= 75×29= 61×25= 16×38= 38×49= 31×28= 67×29= 37×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