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全力转身信息化智慧港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谱写青岛港航新篇章,开启港口发展新未来【摘要】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对于青岛港的发展意义重大。
通过规划和目标的设立,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将为青岛港注入新活力,打开新的发展前景。
青岛港的航运服务中心建设和设施完善,拥有国际竞争优势,在国际航运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青岛港未来面临挑战和机遇,但有信心应对,并展现更加璀璨的发展光芒。
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将助力青岛港开启新的发展篇章,成为全球港口中的重要一员。
展望未来,青岛港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在国际航运领域中迎接更多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 青岛港, 发展前景, 规划, 目标, 竞争优势, 地位, 作用, 挑战, 机遇, 新活力, 发展篇章, 全球港口, 璀璨光芒1. 引言1.1 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意义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青岛港在国际航运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设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将为青岛港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极大提升了港口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使得青岛成为国际航运的重要枢纽。
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也将推动青岛港的产业升级和转型,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还有助于加强青岛与国际航运领域的联系与合作,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提升了青岛在国际航运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将为青岛港和当地经济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推动青岛港成为更加现代化、国际化的港口。
1.2 青岛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青岛港作为中国著名的综合性港口,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
靠近日韩以及东南亚等重要的国际贸易市场,青岛港具有便捷的海陆联运条件,为国内外货物的进出口提供了便利。
青岛港作为中国第三大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迅速,逐渐成为国际航运业的热门选择。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海运业的快速崛起,青岛港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港口码头工程智慧化工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
邢东亮;傅晓蕾;张超;王德利;刘俊伟;尚文昌
【期刊名称】《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年(卷),期】2024(22)2
【摘要】为推动港口码头智慧化建设,解决港口码头工程建设中人员管理能力差、危险源监测不到位、信息传递不通畅等问题,以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三期工程为背景,采用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关键技术,针对港口码头工程智慧化工地建设各环节中智慧化应用不足问题,从智能防疫应用、安全管理应用、进度管理应用、质量管理应用、环境管理应用五个方面重点研究智慧化工地建设应用。
工程实践表明,港口码头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保障施工安全。
港口码头工程进行智慧化建设试点探索,达到了高效建设港口码头的效果。
【总页数】7页(P186-192)
【作者】邢东亮;傅晓蕾;张超;王德利;刘俊伟;尚文昌
【作者单位】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12
【相关文献】
1.政府推进智慧工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南京市智慧工地试点建设实践为例
2.超高压电网基建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实践探讨
3.创建智慧工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举办建设工程安全质量及智慧管理标杆工地观摩学习活动
4.长输油气管道工程智慧工地标准化建设探讨
5.BIM+智慧工地在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工程中的创新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S哎第42舂第1期2020年1月我智慧港□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李红,王大成,刘婷(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数据应用事业部,北京100102)【摘S2为推进我国暂慧港口建设进程,分析我国智急港口建设中存在码头改违成本离、港口集疏运信息共享不克分、港口服务模式灵活性低、港口场流養业齐协同能力不高寻问题,对钢慧港口建设提出建议:智急港口的发展需妥政府部门冬有力的指导和政策支持;钏患港口的发展需妥依托港口企业持蝕创新服务模式,加大新技术的应用;智慧港口的发展需要智力支拎。
【关靈词】智慧港口;上海港;码头自动化;集疏运0引言港口是对外开放的门户和枢纽。
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港航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建设智慧港口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的重要途径。
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慧港口则是智慧交通功能的重要体现,更是依托海洋运输的智慧型全球供应链体系的核心节点円2017年1月22日,交通运输部印发《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将推动智慧化港口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加强港口的智慧化建设也将助力整个智慧交通的发展。
总结智慧港口发展现状,发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对智慧港口建设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发展现状2017年1月24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开展智慧港口示范工程的通知》,明确了智慧港口示范工程的申报要求;5月中旬,经评审确定共有10个省(区、市)的13个智慧港口示范工程项目入选,包括港口智慧物流、港口危险货物管理智能化、省级危险货物监管智能化等3个方向,各方向的示范项目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目前,各示范工程均在有序推进,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自动化码头、单证电子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本文将青岛港、上海港、天津港、大连港、宁波舟山港作为典型代表,梳理了这5个港口的信息化基础及智慧港口建设内容。
特别报道Special R eport企业巡礼5G赋能自动化码头—山东联通联合青岛港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本刊记者卢桂峰续凯刘冰丨文作为国际物流租供应链的必经节点,港口一直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从信息港到数字港,再到现今的智慧港口建设,我国港口已进入关键的数字化转型时期。
青岛是“一带一珞”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而責岛港作为 全球领先的高效率自动化码头又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运输职责。
山东联通联合青岛港’将5G技术与港 口的建设运行结合到一起,充分发挥差异化性能优势,突破以往传统方式的局限性,逐步实现了岸边 装卸无人化、7尺平运输无人化、闸口查验无人化,极大提升了自动化妈头的运营效率,为僚充人工码 头的改造注入新动力,将青岛全自动集装綱头誠工删第一个真蔵义上的全自綱头。
联舍!..盘自动体码头思夺C B.2018年4月,山东联通在青岛开展了 5G 试点工作,青岛港智慧码头就是联通5G试点项 目之一。
2019年1月18日,在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全球首例在5G环境下控制的岸桥吊平 稳移动,抓起自动化导引车(A G V)上的集装箱, 成功控制及运输至岸桥吊平台。
该成果标志着 由山东联通、爱立信、青岛港与振华重工四方 共同参与的5G与工业自动化紧密结合方案取得 阶段性成果,朝着5G时代的工业自动化和智能 制造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突破,既实现了 全球首例基于5G网络的智慧港口,又首次实现 了 5G网络与工^以太网标准之间的对接。
作为全球最高效的全自动化港口,港口对 于通信有着低时延、大上行带宽、高可靠性及 作业环境复杂等多方面严苛要求。
在青岛港,山东联通成功实现了毫秒级延时的工业控制信 号和三十多路高清摄像头流量在5G网络的混 合承载,稳定的性能表现支持实际生产中对岸 桥吊车进行远程操作。
作为山东联通在5G工 业自动化方面的一次突破和创新,青岛港全自 动化码头作为全球效率最高的码头,主动拥抱5G新技术,充分证明了 5G在工业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广泛 应用场景和重大潜力,同时,5G与全自动化码头的结合也 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典范。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19年第23期·49·文章编号:2095-6835(2019)23-0049-02浅谈新型智慧港口的建设——以青岛港为例*任建东,焦明倩(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404)摘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包括山东省港口在内的多个港口的竞争成为了各个区域之间的竞争。
为了提高山东港口整体的竞争优势,青岛港作为大型港口之一,依托于互联网+,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等新型技术,以港口信息数据为驱动,全面优化山东港口的服务建设,打造高效和绿色的智慧型港口,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港口的重要举措。
“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对港口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港口的智慧化建设成为了必然趋势。
研究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实现港口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中图分类号:F551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ki.kjycx.2019.23.0191引言智慧港口是在原有的商业业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利用高端的信息化技术,结合山东省港口自身的资源禀赋进行创新。
智慧港口的建设实质上是对港口未来的规划,是对组织和管理结构、运营方式、人员管理、服务业务等多方面的一场非形式化的变革。
青岛港作为中国利用率较高的国际港口,其智慧港口的建设理念和建设发展途径将会对其他相应的智慧港口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2智慧港口智慧港口并不是完全放弃已有的设施,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以新型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港口业务新发展为主要动力,以不断完善优化的体制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发展政策为智慧港口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得山东省的相关港口建设,特别是青岛港实现更高层次的资源优化配置,在新型平台上满足新型服务港口业务要求,具有鲜明特征的服务运输业新常态,比如实现港口生产的全自动化,通过职能化操作平台实现多层次业务、全面的个性化服务管理体系、高质量低风险的保障措施等特征。
智慧港口系统智慧港口系统是一个集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旨在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港口安全,并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一、系统概述智慧港口系统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通过集成港口各个环节的数据和信息,实现港口运营全流程的监控、管理和优化。
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模块:船舶调度管理、货物进出港管理、码头设备管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共享与交流等。
二、船舶调度管理模块船舶调度管理模块是智慧港口系统的核心模块之一,主要功能包括船舶进出港计划制定、船舶位置追踪、船舶资源调度等。
通过该模块,港口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船舶的位置、状态和预计到港时间,从而合理安排港口资源,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
三、货物进出港管理模块货物进出港管理模块主要负责货物的进出港流程的管理,包括货物预报、货物装卸计划制定、货物跟踪等功能。
通过该模块,港口管理人员可以实时了解货物的进出港情况,及时调整作业计划,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
四、码头设备管理模块码头设备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对港口设备的监控和维护。
通过该模块,港口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情况和维护记录,及时进行设备维修和保养,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
五、安全监控管理模块安全监控管理模块主要负责港口安全的监控和管理。
通过安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对港口的各个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同时,该模块还可以与其他安全系统集成,如防火系统、门禁系统等,提高港口的整体安全性。
六、信息共享与交流模块信息共享与交流模块是智慧港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模块,港口管理人员、船舶公司、货主等各方可以实时交流信息,共享港口运营数据。
同时,该模块还提供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功能,帮助港口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分析和绩效评估。
七、系统优势1. 提高港口运营效率: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合理调度资源,优化作业流程,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和运营效率。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精确的数据和信息,合理安排船舶、货物和设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港口科技•智慧港口山系卷口的智慧绿笆卷口建设卖我孙付春,杨斌(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摘要:为进一步推动山东省智慧港口的建设,基于工业4.0集成概念在港口行业的延伸,总结多维度集成的设计理念和原则。
总结国内外智慧港口发展经验,着重说明:单一“自下而上”发展之路挑战重重,只有“上下结合、双线发展”之路,整体自主决策智能串联港口生态,才能推动智慧港口建设。
介绍智慧港口技术在山东港口自动化码头、干散货码头、件杂货、综合物流服务平台方面的实际应用,说明山东港口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港口;智慧;绿色;CP4.0;自动化0引言2019年,山东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丨3.2亿t,居全国沿海港口第1位,集装箱吞吐量2956万 TEU,居全国港口第2位。
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 形势紧张和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山东港口集团实现难能可贵的“双增长”:完成货物 吞吐量7亿t,同比增长7.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1 478万TEU,同比增长2.5%。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港口行业每20 a就 会经历1次转型升级,从机械化、自动化到信息 化。
今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时代大幕已经 拉开,以光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绿色时 代也已经来临,站在全新时代的起点上,未来港口 智慧绿色升级之路需要当代港口人的深人思考。
1港口发展新形势“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 海洋港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港口行业的殷切期 望,也是港口行业工作的总遵循。
但是.港口发展 也面临着复杂的新形势。
从全球贸易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贸 易形势的不利影响,港口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 战;从时代趋势看,港口 4.0大幕开启,以AI、5G 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在港口应用发展迅猛;从 港口业态看,从“轨到轨”到“门到门”和“端到端”的全程多式联运区块链应用,急需港口打造通联 融合的“万能接口”;从时代使命看,作为基础性、枢纽型重要设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港口应在 智慧赋能、绿色发展中走在前列,彰显作为。
青岛港建设第四代港口 SWOT 分析王平【摘要】With the method of SWOT , detailed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 and threat faced by the forth generation port construction of Qingdao port.Based on It , from four aspects ,strategic pla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port construction of Qingdao port were brought forward.%利用SWOT分析法,对青岛港营运状况及青岛港建设第四代港口面临的优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青岛港建设第四代港口的战略措施提出了建设性策略建议。
【期刊名称】《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15-19)【关键词】青岛港;第四代港口;SWOT分析【作者】王平【作者单位】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4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91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6卷第2期,2015年6月Journal of Zhejiang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Vol.16 No.2,Jun.2015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港口企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尽快转型升级建设第四代港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供应链全程物流,提升核心竞争力—青岛港舍此别无出路。
“最初第四代港口概念来自于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1999),但这一概念本身仍处于形成的过程中”[1]。
目前,第四代港口的概念还在不断完善中。
交通运输部关于山东省智慧港口建设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的验收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4.02.02•【文号】交规划函〔2024〕62号•【施行日期】2024.02.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港口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山东省智慧港口建设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的验收意见交规划函〔2024〕62号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申请验收“智慧港口建设”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的相关材料收悉。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山东省开展高速铁路建设管理模式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交规划函〔2020〕335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交办规划〔2022〕61号)及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分工方案,我部组织开展了“智慧港口建设”试点任务验收工作,主要意见如下:一、通过试点任务实施,山东省加强自动化码头建设、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港口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港口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不断提升智慧港口建设水平。
二、试点成果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推广价值,对提高港口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智慧港口建设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三、原则同意“智慧港口建设”试点任务通过验收,验收评分98.4分,等级评定为优秀。
我部将建立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果推广清单,加强试点成果经验宣传推广,请你单位配合做好有关工作,并负责本单位(地区)试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推广等工作。
附件:1.试点任务完成情况2.试点任务取得的典型经验3.试点任务成果清单交通运输部2024年2月2日附件1试点任务完成情况一、区域性港口物流生态圈综合服务平台以运输需求为导向,面向全流程、全业务、全方位服务,全面融合上下游各类需求,实现港口物流供应链相关方信息互联互通。
研发实施港口物流服务线上化、运输服务、港口金融服务、口岸智慧查验、港口物流区块链等信息系统,构建“港航+物流”、“港航+金融”、“港航+监管”等“港航+”线上服务生态圈,加快港口物流、金融、贸易相互融合,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统一的网上业务办理平台以及全方位、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体验。
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谱写青岛港航新篇章,开启港口发展新未来【摘要】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是为了推动青岛港口的发展,开启港口发展的新篇章。
青岛港作为中国重要的航运枢纽,面临着现状和挑战,需要拥有更完善的航运服务中心来提高竞争力。
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将为港口发展注入新活力,提供全方位的航运服务,助力青岛港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其发展规划包括提升服务质量、拓展业务范围、引进国际航运资源等方面。
未来,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将更好地服务于青岛港,带动港口发展,同时也将对中国航运业产生重要影响,提升国内外航运业的整体水平。
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将成为青岛港发展的新引擎,推动中国航运事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青岛港、港口发展、航运服务、优势、功能、规划、前景、带动、影响、重要性。
1. 引言1.1 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背景介绍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作为青岛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
建设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意义在于推动青岛港口的转型升级,提升航运服务能力,增强港口竞争力,助力青岛成为国际一流综合性港口。
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将成为青岛港区域内的统一管理机构和服务平台,为港口客户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航运服务。
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还将积极推动青岛港口与国际航运市场的对接,搭建国际航运服务平台,为中国航运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随着中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将为中国航运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青岛港口的发展,促进中国航运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1.2 青岛港的重要性青岛港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青岛港是中国沿海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之一,是中国最重要的外贸港口之一,承担着大量的物流运输任务。
青岛港拥有丰富的航运资源和完善的港口设施,能够承接各类大型船舶,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青岛港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连接着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与世界各大主要港口相通。
132023年9月·山东国资山东港口:整合内部 链接外部 构建生态8月18日,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暨重点项目启动仪式在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举行。
“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的全面启动,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重要内容。
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智慧港口为目标,山东港口努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以及港口领域协同创新。
”山东港口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高亚向记者介绍,作为山东省国资委和山东省科技厅联合认定的首批山东国资科创基地单位之一,山东港口充分发挥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持续完善协同创新机制,特别是以科创基地建设为抓手,深度整合集团内部科创资源,高效链接企业外部科创力量,握指成拳凝聚创新驱动合力。
深度整合内部科创资源山东港口是山东国企整合发展的典型代表。
自2019年8月组建以来,山东港口持续推进一体化改革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
“推进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山东港口需要深度整合旗下各港口及产业板块资源。
其中,科创资源是重要内容。
”山东港口科技信息部部长,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斌表示,省国资委和省科技厅联合推动的山东国资科创基地建设,为山东港口深度整合内部科创资源提供了有力抓手。
杨斌介绍,山东港口国资科创基地具有清晰的定位,以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为目标,以破解智慧港口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相关技术的难题痛点为导向,以构建智慧港口科技创新高地为愿景,积极探索合作创新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合作,发挥港口应用场景优势,完善互动式科技创新研发机制,为智慧港口建设运营提供“山东方案”。
在具体的架构上,山东港口国资科创基地依托山东港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港口科技集团”)开展实体化运作,针对行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设立技术研发中心、青岛研发中心、日照研发中心、烟台研发中心4大分中心,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科技成果测试基地、科技服务平台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揭秘世界第七大港“青岛港”背后的智慧OA办公实践多年信息化建设,N多套IT系统,如何整合移动化?多组织企业,移动开发各自为政,成本高、管理难,CIO如何是好?流程审批PC老拖后腿,提效不显著,领导发火怎么办?微信上沟通工作,重要信息安全性如何保障?内部员工与外部伙伴如何高效协作……作为世界第七大港、具有126年历史、拥有50多级子公司与合作单位及5W+员工的大型国企:青岛港,近年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再次携手蓝凌构建面向未来发展的港口移动互联支撑平台和移动开发平台——“港信”,对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从2014开始,蓝凌与青岛港合作,在经过协同化、个性化的办公平台打造后,为配合其整体IT战略,携手推动了全面移动化的新平台上线,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统一移动门户,融合工作入口集成众多系统待办打造移动办公门户,满足“作为办公应用,领导及员工会打开应用优先看到自己需要处理的待办”的需求。
基于青岛港办公应用、业务系统众多,不同职位用户所需访问的应用也不尽相同的情况,进行移动应用的统一集成、按角色授权,为青岛港用户提供了便捷的移动应用访问入口。
统一移动管理,全程应用无忧青岛港移动管理平台提供了对用户、应用、设备、内容的综合管理服务,进而提供统一应用下载、移动接入控制、移动运行监控等关键服务,打造完整全面的移动管理体系。
设备管理:支持移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注册、激活、注销、丢失、淘汰等环节)包括远程锁屏、远程擦除、远程配置、远程定位、越狱监控,及应用远程推送、卸载等机制。
应用管理:移动应用管理围绕移动应用的发布、升级、授权、运行、分析等进行一体化的聚合管理,提升企业应用的整体管理效能。
用户管理:提供移动用户身份认证的集中管理,并提供统一的API 封装。
不同的应用可以通过统一封装的注册、登录、登出、查询、绑定等接口完成用户认证。
内容管理:提供内容采编、分发、安全保护、统计检索等移动基础信息发布和管理能力,支持图文采编和附件发布、分享、下载、评论等。
青岛港全力转身信息化智慧港
战略大升级:青岛港全力转身信息化智慧港
港口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青岛港作为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双双位居世界第七的全球知名大港,已成为国家“一路一带”交汇点上的重要桥头堡之一。
港口发展,信息先行,伴随着青岛港发展,港口信息化进程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有到优的蝶变过程。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庄开宇博士介绍说:“新世纪,青岛港集团提出了建设亿吨大港的目标,为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青岛港加快信息化改造步伐,1997年成立了青岛港信息中心开启了自主研发的信息化之路,投资上千万建立国际集装箱EDI系统示范工程,成功创立了国内港口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EDI中心,从而实现与国际贸易方式接轨,促进国际集装箱运输大发展。
”
据庄开宇介绍,信息化作为港口建设的有力支撑,先后建设了《青岛港信息港技改工程》国家重点项目,在沿海港口率先建成了集成度最高、技术最先进的生产指挥中心和技术先进、服务功能强大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了先进光纤系统和无线网络,构建港口信息化“高速公路”;开发了近百项重点信息化项目,实现了港口信息资源的整体规划利用和业务流程再造,满足了亿吨大港生产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创新能力、市场能力、服务能力是信息化改造的重要目标,青岛港集团按照港口枢纽信息网、港口信息资源库、港口公共信息平台和港口GIS平台相结合的“一网一库二大平台”的建设目标,实现了港口业务与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加快数字港、电子港、信息港建设,以持续的科技创新打造港口核心竞争力,标志着青岛港从二代港口想三代港口迈进的步伐。
“2006年到2010年青岛港集团建成了生产管理、船舶资料、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工程管理八大主题数据库;投资 1.2亿元完善全港信息化普及使用,实现所有系统的数据集成和信息化系统应用的集成;《青岛港现代物流及电子商务系统工程》获得首批全国电子商务专项基金,并成功批准为国家发改委电子商务专项项目。
建设了适应现代化物流业务运作的物流信息中心和沿海港口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110指挥中心。
”庄开宇介绍。
近年来,青岛港集团不断加快拓展全球航线,全力打造区域航运物流中心港。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港口业务深度融合,建设信息化港口是成为区域航运物流中心的技术基石。
“此间,青岛港集团信息中心积极研发自动化码头信息系统,优化集装箱、散杂货、货物疏运等业务流程,先后实施了东营、淄博、郑州、西安、乌鲁木齐等内陆港系统,实现了青岛港与内陆港的信息‘无缝直通’。
与此同时,逐步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建设公共订舱、集装箱集疏运、电子支付等平台,推进中加集装箱班轮物联网技术示范航线项目在我港落地,逐步打造智慧港口。
”
如今,青岛港已建设了世界级大码头,建立了“门到门”完整物流链条,吸引了世界知名船公司全部登陆青岛港,截至目前顺利开通航线150多条,形成了东南亚22条、日韩33条的“优势航线组群”,航线数量和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之首,为国家“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庄开宇表示,依托港口物流链,构建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了与海关、国检、船公司、货代等众多相关方的数据共享,并成为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之一。
同时,青岛港还将加快发展海铁联运,全力打造内陆组合港。
铺设了近20条通达山东、辐射西部、直至中亚的铁路班列线路,并在河南郑州、陕西西安、新疆乌鲁木齐合作共建了内陆港,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两个边境口岸,开通了连接日韩、东南亚和中亚五国、贯穿东西的“过境海铁联运大通道”.青岛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最佳出海口和亚
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地位作用日益增强。
庄开宇表示:“今后青岛港集团将加快信息产业化发展,逐步向信息技术服务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现代物流及电子商务信息平台运营商,加快四代全程物流港口建设。
青岛港在信息集成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领先优势,未来可以完全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一带一路’打造统一公共的信息平台提供技术支持。
建立健全集团信息化管理体系,完善集团信息化管理制度,实现集团信息化与业务在纵向管理层次、横向业务领域的融合建设和统筹发展。
强化互联网创新思维,大力开展港口装卸智能化、现代物流及电子商务、港口现代管理等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大数据信息中心港,打造世界领先的智慧型港口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