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元素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4
课题2 元素学习目标:⒈会识别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
会列出元素的简单分类。
⒉会指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3. 会使用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重点、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评价设计: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2、通过观察,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3、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3,达标率98﹪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元素?2、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与联系3、元素分为哪三类?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四种?人体中元素含量前两位的是哪两种?4、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有哪几层含义?5、从元素周期表中你发现了那些规律?学习研讨:一:元素1、元素的概念:问题:1.对原子来讲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三者的关系是否相等?2.质子数+中子数的和等于什么?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请你给元素下定义:定义:如: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称为。
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
延伸思考:(1)、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例:水是由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例:一个水分子是由成的。
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
2、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元素、元素和元素。
3、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阅读 P71图4-4 P72资料,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二:元素符号:1.写法2.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①表示(种类,为宏观意义):②表示原子(微粒,为微观意义)思考:1、如何表示几个原子呢?如:两个氢原子:;三个铁原子:。
结论:注意:元素符号既表示宏观概念,又表示微观概念;三、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有上共有个横行和个纵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每一纵行称为,2、元素周期表表示的规律:评价样题:1.元素符号组合游戏: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几种元素的符号?Ⅰ:A B C M NⅡ:a u e l g2.试找一找,下列哪些物质里含有相同的元素?氧气(O2)、水(H2O)、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硫(SO2)、氢气(H2)、硫粉(S)3.如图,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①②③④4.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是()A、原子质量不同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5. 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状像足球,又叫足球烯。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1·广东·中考真题)牛奶中能促进骨骼生长和牙齿坚固的化学元素是()A.钠B.铁C.钙D.锌【答案】C【解析】钙元素能促进骨骼生长和牙齿坚固,故选C。
2.(2021·湖南邵阳)人体中有5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缺铁会引起甲状腺肿大B.缺氟易产生龋齿C.缺钙小孩易患佝偻病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答案】A【解析】A、缺铁会引起贫血,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符合题意;B、缺氟会引起龋齿,不符合题意;C、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不符合题意;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1·云南昆明)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A.佝偻病B.贫血C.甲状腺肿大D.龋齿【答案】A【解析】A、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A正确。
B、缺铁容易引起贫血,B错误。
C、缺碘容易引起甲状腺肿大,C错误。
D、缺氟容易引起龋齿,D错误。
故选:A。
4.(2021·江苏扬州)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
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A.铁B.碳C.氢D.氧【答案】A【解析】碳、氧、氢、氮、磷、钾等都属于人体中的常量元素,铁、钴、铜、锌等属于人体内的微量元素。
故选A。
5.(2021·安徽省卷)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氟能防治龋齿,补充越多越好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C.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可大量食用D.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每天应适量摄入【答案】D【解析】A、微量元素氟能防治龋齿,补充太多反而会损害健康,故A错误;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奶茶中有多种添加剂,而且不能替代水,因为人体需要补充的水分无法从奶茶中获得,长期饮用有害健康,故B错误;C、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大量食用会造成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影响健康,故C错误;D、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每天应适量摄入,故D正确。
课题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课题分析本课题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较详细地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材介绍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并介绍了钙、钠、钾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
为了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材还指出了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则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意识到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联系实际→激发兴趣→提供资料→拓展视野→得出结论。
五、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连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学生:①查阅资料并整理,填写下表②收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袋,加碘盐。
六、教学过程【设问】怎么会得这种病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什么? 2.该金属对人体有何影响?【讨论】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对讨论进行指导,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起生长迟缓、骨骼变形,出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一些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知道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很少但却很重要,而它们主要靠食物摄入,故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布置作业]习题课本P96调查与研究七、板书设计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构成人体的元素有50多种。
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二、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1.钙2.钠和钾3. 微量元素八、教学反思本课题的教学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提前展开调查,收集和整理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资料,培养学生处理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4.2 元素教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重点:元素及元素符号难点: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意义【课前预习】1.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其中“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 有没有别的碳原子呢?2.元素是具有相同的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种类: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有种,由此组成万种物质。
(2)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分别是 ,生物细胞中含量居前四位的是。
3.元素符号是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殊符号.其书写方法是: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 ,第二个字母要 .4.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
【情境导入】日常生活中,“含氟牙膏”、“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加铁酱油”中的“氟”“钙”“碘”“铁”指的是什么呢?二、自主探究:【分析思考】观察下表中几种不同的氢原子。
小结:氢气分子、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中都含有原子,上表中的三种氢原子(氕、氘、氚)相同,不同,都叫氢小结:各种不同的碳原子中数不同,但数都相同,都叫碳。
【归纳】元素概念:具有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的种类由决定。
【巩固应用】1.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2的一类原子总称为。
2.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8的一类原子总称为。
3.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11的一类原子总称为。
4.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12的一类原子总称为。
5.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17的一类原子总称为。
【阅读】P73图4-4& P74资料,找出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
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为、、、。
【讨论交流】1.根据P73讨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小结:反应前后,分子,元素种类和原子种类。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精编精练基础篇1·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A.FeB.ZnC.NaD.Ca【答案】A【解析】人体内因缺少铁元素会引起贫血,故选A2·科学合理膳食,使人体中各种元素形成“收支平衡”,以保障健康,下列属于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是()A.铁 B.钙 C.锌 D.碘【答案】B【解析】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
A、铁属于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故选项错误;B、钙属于人体中的常量元素,故选项正确;C、锌属于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故选项错误;D、碘属于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B。
3·碘盐是加入了少量KIO3的食盐,碘盐中能防止甲状腺肿大的元素是()A.Na B.K C.I D.O【答案】C【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
故选C。
4·人们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
下列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害的是( )A. 铁B. 碘C. 硒D. 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根据常见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微量元素中有20多种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还有一些是非必需元素,另有一些是有害元素,如本题中D项中的铅。
其他三种元素均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5·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缺乏时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如摄入过高,会使人中毒,此元素是( )A. 铁B. 硒C. 氟D. 锌【答案】B【解析】硒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但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故选B。
6·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总量不到万分之一的2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下列元素不是微量元素的是( )A. HB. FC. FeD. I【答案】A7·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得病,正确的膳食观点是( )A.只要是微量元素人体都必需,因此都要食用B.应多吃含有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或保健药品C.缺什么微量元素就要加倍多吃含这种微量元素的食物及营养补品D.不偏食,若摄取不足时,根据需要合理摄入【答案】D【解析】A、有些微量元素是人体不需要的,故错误;B、应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多吃含有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或保健品会造成人体伤害,故错误;C、加倍多吃含微量元素的食物或营养补剂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故错误;D、生活中,要不偏食,若摄取量不足时,可根据需要合理摄入微量元素,故正确。
课题2《元素》(第一课时)设计一、课题内容:本教学设计为人教版新课改教材(上册)第四单元,课题二《元素》。
二、教材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
其中对元素这一概念的形成,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的规律性认识作为教学的主线一直贯穿在教材之中。
本课题教学担负着帮助学生把宏观和微观分析联系起来,建立元素概念的重要衔接作用。
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
2.难点:原子与元素的区别和联系。
3.关键:如何理解元素概念的形成三、学情分析: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常见物质的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又通过前一课题建立了物质微观构成的初步知识,特别是对于原子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但并不晦涩。
纵览教材已有四次共六段文字涉及过这一名词,学生已经有了多次感知,在日常生活中“元素”这一用语也时常出现。
但要完成从微观到宏观,理解好“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一定义仍是教学中的难点。
学生对于“元素”概念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意识还没有形成,本节课地壳、生物体中元素含量的了解可以使他们更好的感知元素的存在,理解消化这一概念。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元素的概念,是重点也是难点,理解了元素是物质的宏观组成,以及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分布,除此之外,还学习了物质与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望同学们课后多复习并练题加以巩固。
七、作业布置。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认识无机盐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2.正确了解某些元素(钙、铁、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组织研究小组开展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获取有用化学信息;2.调查市场上有关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查看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和药效;(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辩证看待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二、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一些必需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钙、钠、钾),结合已经学习的化学物质如水、溶液和营养素,促进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密切关系的认识更趋向完整和深入。
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
为了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科学生活需要均衡膳食、合理营养。
三、学情分析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如物质的组成,生物学知识,信息技术的操作运用等)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从电视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补钙、补锌和补铁等保健药剂的广告,以及身边各类疾病的发生)出发,利用多媒体网络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获取有关的知识与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可使学习更具主动性、互动性和开放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课题2元素
【学习目标】
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4、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5、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课前预习】
一、 元素
1、元素的概念
具有相同————(即核内————)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 多种,但组成的物质却有2000多万种。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其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二、 元素符号
1、 元素符号的书写
国际上统一采用————名称的————字母来表示元素。
书写时注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如———— 表示碳元素,———— 表示氧元素。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第二个字母要————。
如———— 表示铝元素,————表示钙元素。
2、 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 (2)表示这种元素的————。
三、 元素周期表 1、 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和————将100多种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
2、 原子序数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
原子序数= ———— = ———— = ————。
3、 元素周期表结构 (1)横行(也叫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周期。
(2)纵行(也叫族):元素周期表共有————族。
(3)单元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占据一格,包括四个方面的信息,如图所示: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 H
氢
1.008
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一、元素
[思考]
1、在原子中有如下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么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元素的种类有谁来决定?
2、元素概念中的“同一类”三个字能否改为“同一种”?你对“同一类原子”是怎么理解的?
[讨论]
下述化学反应中;
水氢气+氧气
(H2O) (H2) (O2)
硫+氧气二氧化硫
(S)(O2) (SO2)
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原子
概念间的联系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
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
少的含义
即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
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及举例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如可以
说,“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
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
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
组成的”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例
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
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
“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
素组成的”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a.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
b.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c.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二、元素符号
1、熟记表4-3中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记住后同桌互相检查。
2、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① O ②Fe ③2O ④3Mg
3、怎样根据元素名称中的偏旁判断元素的状态和种类?
四、元素周期表
[活动与探究]
1、从元素周期表上查找原子序数为6、12、16、18、20、29的元素的名称、符号、核外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并指出它们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
教师出示答案,小组内互相订正。
2、考察每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结尾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
这说明元素之间存在着什么规律性的联系?它与“元素周期表”这个名称有没有关系?
你的收获
【有效训练】
1、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不同。
A、中子数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
2、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这些名词“加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这里的碘铁钙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D、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如右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13
B、它是非金属元素
C、它的质量是26.98g
D、相对原子质量是13
5、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Cl
②2Fe ③ nS
【课后提升】
1、思考: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是否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试举例说明。
13Al 铝26.98
2、试着用图示表示出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案】
[有效训练]1、B 2、A 3、D 4、A 5 ①氯元素、一个氯原子②两个铁原子③n个硫原子[课后提升]1、不一定。
例如质子数都为10的粒子有:Ne、H2O、NH3等。
2、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组成
元素物质
同
种成构
原构成
子构成
原子分子
例如,可以说: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