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元素2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2
梳理整合
诊断练习1.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A. 4H2 B 4H C. 2H2 D.H4
2.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示意图 ,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选项是〔〕
A.元素名称是“硫〞
B.元素符号“S〞
C.元素的质量32.6g
D.核电荷数是16
3.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以下对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查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 D确定元素的种类.
4.写出以下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Cl
②2Fe ③ nH
5.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2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__ ____;3个钾原子____ __;镁元素
_____ 。
作
业书面作业:教材P65页习题2。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三节元素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相对原子质量、分子、原子及其结构,理解了分子的性质、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符号的意义。
本节课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化学,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了解了分子的性质,认识了原子的结构及相对原子质量,知道了元素的概念及其意义,能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的变化与分类,掌握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时也具备了宏微结合、模型认知等方法,初步接触了元素观、微粒观、守恒观等化学观。
但对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元素周期表的使用尚未了解。
三、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等概念。
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
(知识与技能)2. 通过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观察原子结构,揭示元素周期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3.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和认识,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并且使学生认识化学美。
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目标】1. 通过对元素周期的分析探究,鉴别每一横行、每一纵行,周期、族、元素周期表的一般规律,诊断和发展学生建构模型、探究实践的能力(探究水平)。
2. 通过建构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中信息的分析探究,诊断与发展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作为化学学习工具等知识的认知水平,诊断与发展学生对模型认知的思维与方法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
3. 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科学家对真理的不断追求的认知水平(价值水平: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结构、周期、族的概念(2)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的一般规律六、教学方法思维导图、自主学习、观察思考、总结规律、建构模型七、教学过程【教学进程】【课堂测评】()1.右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月日教学目标1、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3、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教学程序设计【过渡】请大家结合前面有关分子的知识与本节课有关元素的知识,共同来看下面的讨论。
【投影】展示“讨论”。
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学生分组讨论后,由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有不同意见者补充说明】【回答】上述两个反应,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都发生了变化,元素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可见,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元素并没有发生变化。
【提问】前面我们学过物质的构成可用原子表示,现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
用原子表示物质的构成和用元素表示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区别呢?【板书】4.原子和元素的区别:【学生思考】【讲解】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
用原子时只能对应微观粒子,而用元素时只能对应宏观物质。
【投影】展示下列表格:元素与原子的比较【板书】二、元素符号【阅读】请大家阅读资料,了解元素符号的来源。
【学生阅读后,请学生简要陈述元素符号的来源】【总结强调】第一个字母一定要大写,第二个字母一定要小写,即“一大二小”。
【板书】1.表示: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若第一个字母相同,附加第二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过渡】知道了元素符号的写法,还应该知道元素符号的读法。
【板书】2.读法【请同学们读出下列元素符号】() C H Cu Ca N S Na【强调】元素符号在渎的时候就应该渎成该元素的名称,而不能读成英文字母。
如,C读碳,S读硫,Cu读铜,等等。
探究三:元素周期表1、周期2、族课题2 元素(2)4.原子和元素的区别:二、元素符号1.表示:2.读法三: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构成物质的奥秘课题3 元素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学业目标本课时是在原子结构与元素概念学习后对于元素的进一步学习,包括了元素符号、意义及元素周期表等。
本节的内容不多,但是重难内容突出和科学史蕴含丰富。
重难点内容为元素符号的意义及元素周期表的内在规律,本节课主要是采用小组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科学史为国际元素符号的统一、徐寿编造了中国的元素周期表、数位科学家历经百年最终编制了现在的元素周期表,这些都能让学生明白科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类在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探索是不断发展的,我们习以为常的科学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妥善使用这些科学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发展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以如何表示种类较多的元素及其组成物质为例引出学习元素符号的重要性,通过对国际通用元素符号和中文元素名称由来的历史回顾,能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能够知道元素符号的意义。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知道元素周期表是按照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排号,即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观察与对比,能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判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能正确认识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的信息,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该元素的名称、符号、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3.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通过对元素周期的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规律,知道行为周期、列为族;知道同周期、同族的元素原子排布规律;能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找出该元素的周期与族,感受元素排布之间的内在结构。
4.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史实的学习,了解人类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探索是不断发展的,感受元素周期表对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元素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学科价值观,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元素资源的意义。
课题3 元素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2.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并能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符号正确写法难点:用元素周期表查询一些简单信息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元素周期表四、教学过程相同,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书写时要注意,有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例如:【学生活动】书写PPT上展示的元素符号【提问】找一找,下列元素符号的书写有错误的吗,错在哪里?钙锰氯氢铁硅CA mn cL h Fe SI【板书】5.元素的意义【过渡】上表中出示的常用的元素符号,请同学们记住并要求会写。
元素符号除了表示一种元素外,还有其它的表示意义吗?【讲解】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都会使用到铅笔,有一种铅笔是6H铅笔,那么在化学的眼中,6H可以代表什么意义呢?例如氧元素【总结】微观意义:表示一个氧原子;宏观意义:表示氧元素。
【讲解】(1)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6H:只表示六个氢原子,没有宏观意义注意:若元素符号前有系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只表示原子的个数。
【总结】部分元素符号有三种意义【讲解】具有三种意义的元素符号有:Cu、Fe、Hg等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以及C、P、S、Si等固态非金属元素。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元素符号“Hg”能表示______________A.汞元素B.一个汞原子C.汞D.汞离子【讲解】ABC【展示】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讲解】1.周期: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7个周期。
2.族:每一纵行叫一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18个纵行,16个族)。
3.元素周期表的起始: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其中稀有气体元素又称0族元素。
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其化学性质呈周期性的变化。
4.根据元素周期表能确定元素的分类、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及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是由元素组成的•掌握元素、混合物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掌握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和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熟练使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元素的信息二、教学内容1. 元素、混合物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元素: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的原子所组成的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物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按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的规律性而设计的一种表格。
•元素周期表由一行一行的小方格组成,每个小方格表示一个元素。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同时也按照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组。
3. 使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元素的信息•元素周期表上每个元素方格中的信息包括: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等。
•元素符号是用来简化元素名称的一种符号表示方法,一般由元素英文名的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组成。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问答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将学生的思维导入到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展示(10分钟)在黑板上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并对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等概念进行解释和讲解。
引导学生注意元素周期表的排列顺序和分组的规律性。
3. 学生参与(20分钟)让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份元素周期表。
要求学生查找指定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并在小组内讨论。
4. 学生汇报(10分钟)请学生代表各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所查找到的元素信息,并让其他学生补充和纠正。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
5. 拓展练习(10分钟)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班级姓名
一、基础练习:
1.下列微粒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B.电子数C.质子数D.由以上三个数据共同决定
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符号是()
A. S
B. H
C. O
D. Cl
3.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A.MN(锰)B.Cu(铜)C.Na(钠)D.Al(银)
4.下列元素名称书写正确的是()A.炭B.绿C.汞D.钙
5.二氧化碳是由和组成的,共有种元素;
6.二氧化碳分子是由和构成的,共有种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
子中有个原子。
7用符号填空:
氢气_______ , 氢元素,2个氢原子_______
铜_______ ,3个汞原子________ ,水______
二氧化碳 ______ 。
8.用“原子”、“元素”、”分子”填空:
氧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锰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
氧气是由氧构成的。
1个二氧化硫中含有一个硫和2个氧
9.请你写出你所知道的,分别以A、C、M为字头的元素符号:
A_____ ___;C______ __;M____ ____。
10.用线把下面元素名称及代表它的元素符号连起来
钠氧硫铁钡碳氮氯氖
N Fe Ba O S Cl C Ne Na
二、迁移应用: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
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
(1)查出钾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1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2)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
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