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指数计算表格
- 格式:xls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8
工程名称:徐州市九里区玉潭湖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液化判别最大深度:20米标贯击数基准值NO: 6击抗震设防烈度:7度
Z4孔砂(粉)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地下水位:0米
Z4孔液化等级为:轻微
Z17孔砂(粉)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
地下水位:0米
Z17孔液化等级为:轻微
Z20孔砂(粉)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
地下水位:0米
Z20孔液化等级为:严重
Z34孔液化等级为:中等
Z37孔砂(粉)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地下水位:0米
Z37孔液化等级为:中等
Z45孔砂(粉)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
地下水位:0米
Z45孔液化等级为:不液化
Z56孔砂(粉)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地下水位:0米
Z56孔液化等级为:不液化
Z83孔液化等级为:轻微
Z133孔砂(粉)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
地下水位:0米
Z133孔液化等级为:中等
Z144孔砂(粉)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地下水位:0米
Z144孔液化等级为:轻微
Z147孔砂(粉)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
地下水位:0米
Z147孔液化等级为:不液化
Z155孔液化等级为:中等
Z162孔砂(粉)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地下水位:0米
Z162孔液化等级为:轻微
Z183孔砂(粉)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地下水位:0米
Z183孔液化等级为:轻微
Z215孔砂(粉)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地下水位:0米
Z215孔液化等级为:不液化。
工程中偶尔遇到此类情况: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3节判别液化,计算每个钻孔的液化指数IlE,按表4.3.5“综合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当液化指数0<IlE≤5时,地基液化等级为轻微;当液化指数5<IlE≤15时,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
如果各钻孔的液化指数IlE处于界限值两侧(如IlE介于3~8),该如何“综合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曾与总工、同事探讨过此问题,也在网上查阅了一些不同地区的勘察报告,主要有三种方法:1、根据各钻孔的液化指数IlE值,按表4.3.5于平面图中划分出轻微液化及中等液化区域;2、采用各钻孔的液化指数IlE的平均值,按表4.3.5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3、安全原则,当地基的液化等级介于轻微~中等时,划分为中等液化。
先谈谈我对这三种观点的看法:1、首先,钻孔有间距(比如15~30m),用各点的成果来画出一条平面的分界线,那么这条界限必然是模糊的,是画在两孔中间,还是往那边偏差点呢?再则,假设一幢楼有4个钻孔控制(矩形角点布孔),如果其中两孔的液化指数IlE小于5,另外两孔大于5,将一幢楼划分到两个液化等级区域里了,设计部门会如何处理呢?我想应该是按中等液化考虑处理整幢楼而不会只处理半幢楼吧。
如是这样,那划分这区域又有何意义?2、如果按各钻孔IlE的平均值评价为轻微液化,那么对于IlE大于5的那些钻孔控制的区域,是否有些冒进?如果评价为中等液化,对于IlE小于5的那些钻孔控制的区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对轻微液化的部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哪个做法更合理呢?或者有更好的方法,请各位指点。
鄙人毕业于2008年,才疏学浅,经验浅薄,有幸于此论坛向高老师及各位前辈们学习,荣幸之至,感激不尽!1. 这位网友提出了一个有些网友曾经提出过的问题,但他不仅提出问题,而且也介绍他们讨论的情况,提出了几种方法,对这些方法,还说明了他自己的见解。
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提问的范式,是动了脑筋的,值得提倡;2. 评价液化时,如何根据各个标准贯入判别孔的液化等级,综合评价场地的液化等级?有些网友希望规范能够给出一个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遵循,特别在实行了施工图审查的制度以后,审图希望评价能有规范的依据,似乎工程师只能事事按规范说话才行,如果是工程师自己的经验与判断,好像总是放不到台面上来似的;3. 在修订规范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最后认为,场地液化的综合评价应该由岩土工程师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在规范中给出综合评价的方法是不现实的,不可能设计一套供工程师评价的程序,只要往里一代,结果就出来了;4. 液化判别是按点计算是否液化,按孔判别液化等级的方法是一种经验的估计方法,考虑了影响液化的一些因素,但液化指数仅是一种趋势分析的结果,并不是可以加减处理的物理量,不能对其进行统计计算;5. 液化是一个宏观现象,判别的结果是划分为几个等级以选择工程措施的方法,按孔划分的等级来评价整个场地的液化等级时,不是依靠数学的计算,而是根据场地与工程的条件,作出整体的判断与评价;6. 综合评价时,还必须考虑更多无法量化但对场地液化严重程度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例如,液化土层的产状,是水平层还是倾斜土层,液化土层是否在斜坡上出露,液化土层上覆土层的性质与厚度,液化等级在平面上是无序分布还是出现某种规律性。
SLZK13淤泥质粉细砂 4.30可能液化2 3.05 2.55 3.50 3.0016SLZK23淤泥质粉细砂 4.60可能液化2 3.15 2.60 4.00 3.0016SLZK25淤泥质中砂30.00可能液化717.4518.50 3.00 3.0016SLZK3淤泥质粉细砂4 3.65 3.22 3.85 3.0016SLZK3淤泥质粉细砂2 6.95 6.18 2.05 3.0016SLZK43淤泥质粉细砂7.50可能液化3 5.65 5.30 4.40 3.0016SLZK45淤泥质中砂27.00可能液化317.9518.75 2.50 3.0016SLZK5淤泥质中砂614.2513.00 4.40 3.0016SLZK5淤泥质中砂716.4516.38 2.35 3.0016SLZK5淤泥质中砂518.9518.42 1.75 3.0016SLZK6淤泥质粉细砂6 5.6 5.06 3.33 3.0016SLZK6淤泥质粉细砂28.157.46 1.47 3.0016SLZK7淤泥质粉细砂1 3.1 3.15 2.10 3.0016SLZK7淤泥质粉细砂3 5.6 5.45 2.50 3.0016SLZK7淤泥质粉细砂28.17.95 2.50 3.0016SLZK7淤泥质粉细砂510.69.90 1.40 3.0016SLZK8淤泥质中砂68.458.30 2.91 3.0016SLZK8淤泥质中砂1211.3511.10 2.70 3.0016SLZK8淤泥质中砂913.8513.18 1.45 3.0016勘探点编号13.90可能液化120.000.0056.8490.40310.60可能液化38.20可能液化519.30可能液化37.20可能液化标贯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di (m)粘粒含量ρc(%)标贯锤击数基准值No(击)实际锤击数Ni (击)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层底深度(m)初判结果标贯点底深(m)标贯点所代表土层的中点深度ds (m)液化判别地下水位深度dw (m)抗震设防烈度(度)地震加速度(g)设计地震分组判别深度(m)基础埋深d b (m)标贯点液化指数(1-Ni/Ncri) *Wi*di 土层液化指数钻孔液化指数土层液化等级钻孔液化等级/情况19.040.11液化10.0031.3231.32严重19.200.10液化10.0035.8335.83严重38.400.18液化 1.00 2.45 2.45轻微20.000.20液化10.0030.8025.280.08液化9.2217.4023.200.13液化9.8037.5437.54严重38.400.08液化0.83 1.92 1.92轻微25.920.23液化 4.6715.7827.360.26液化 2.42 4.2327.360.18液化 1.05 1.5020.080.30液化9.9623.2224.160.08液化8.3611.3116.080.06液化10.0019.6920.080.15液化9.7020.6324.080.08液化8.0318.4228.080.18液化 6.737.7516.740.36液化7.8014.5721.380.56液化 5.937.03 25.380.35液化 4.55 4.26严重严重25.8525.8566.48严重34.53严重21.51严重48.20严重详判结果权值Wi液化指数液化等级临界锤击数Ncri( 击)Ni/Nc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