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知识总结教学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474.00 KB
- 文档页数:9
植物学第三版马炜梁知识梳理
【实用版】
目录
1.马炜梁植物学第三版的概述
2.马炜梁植物学的主要内容
3.马炜梁植物学的知识梳理方法
4.马炜梁植物学的价值和意义
正文
马炜梁植物学第三版是一部关于植物学的权威著作,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马炜梁教授主编。
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册,涵盖了植物学的基础知识、植物的形态与结构、植物的生理生态、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等方面的内容,为我国植物学研究者和学生提供了一部全面、系统的学习参考书。
马炜梁植物学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植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等;
第二部分,植物的形态与结构,涉及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器官的形态特征和结构;
第三部分,植物的生理生态,讲述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代谢、营养代谢等生理过程以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四部分,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介绍植物的分类原则、分类系统和植物的系统发育等内容。
马炜梁植物学的知识梳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阅读全书,了解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
其次,针对每个部分,梳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形成知识图谱;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和研究,深入理解植物学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马炜梁植物学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该书为我国植物学研究者和学生提供了一部全面、系统的学习参考书,有助于提高植物学研究和教育水平;
其次,该书内容丰富,涵盖了植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动态,有助于拓宽读者的知识视野;
最后,该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培养读者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总之,马炜梁植物学第三版是一部值得推荐的植物学学习教材,无论是植物学研究者还是学生,都可以从中受益匪浅。
大一植物学第二版知识点讲解植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植物的形态、生理、生态、分类及进化等方面的知识。
大一植物学课程是我们对植物世界的第一次深入探索,让我们了解植物的奥秘与美丽。
在第二版的《大一植物学》教材中,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几个重要内容。
首先,我们来讨论植物的基本分类。
植物界分为非维管植物和维管植物两大类,非维管植物包括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而维管植物则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这两类植物在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非维管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而维管植物则具备了这些结构。
维管植物的根、茎和叶能够为植物提供支撑和输送水分、养分的功能,这是植物生活的基础。
其次,我们来看看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的生长主要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展来完成。
细胞分裂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它能够带来新的生长点和组织。
同时,植物的根、茎和叶也会随着生长点的移动而不断延长和分化。
除了细胞分裂,植物的生长还受到植物激素的调控。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等,它们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接下来,我们来关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它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能量来源,也是植物能够储存养分和生长的基础。
而呼吸作用则是植物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它是光合作用的逆过程。
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能够在环境中保持能量和物质的平衡,维持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植物的繁殖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
无性繁殖是通过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芽等)产生新的个体,这样的个体与母体基因相同。
而有性繁殖则是通过植物的花粉和卵细胞结合,形成新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基因组合,有更强的适应性和进化潜力。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关系。
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十分强大,它们可以通过进化和自然选择来适应不同的生境和气候条件。
形态解剖部分一、绪论部分:植物的多样性及植物学研究的内容 二、植物细胞1、理解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植物细胞的大小、结构与功能单层膜、双层膜II 细胞壁(结构、组成、功能)细胞膜:结构功能 细胞质:组成功能细胞器:组成,结构、功能 细胞核:结构、功能纹孔、胞间连丝等共质体、质外体运输等{物细胞相邻细胞壁胞间连丝&微管“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光滑内质网高尔基体7过氧化物体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3、细胞的分裂和各分裂期的特征;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三、植物的组织组织的概念和类型及其特点;1、分生组织2、薄壁组织3、保护组织4、机械组织5、输导组织6、分泌组织传递细胞的概念三、植物的营养器官(一)根1、器官的概念:根、茎、叶营养器官和花、果实、种子繁殖器官2、根系的功能和根系的类型;3、根尖的组成;4、根的初生结构(凯氏带)、侧根形成、根的次生结构5、根变态的常见类型(二)茎1、茎的形态和芽的类型2、茎尖的结构;生长锥:原套、原体分生区 叶原基叶芽原基茎尖 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过渡区; 细胞有丝分裂活动减弱成熟区:细胞有丝分裂和伸长活动 明显趋于停止3、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和次生结构①初生结构中切皮部和木质部的发育方式;被子植物荃尖顶端分区、组织分化成熟的过程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成熟组织②射线原始细胞和纺锤状原始细胞;③茎结构通过横向、径向、切向三个面所观察到的特征; ④周皮、皮孔、树皮、年轮、早材、晚材的概念; ⑤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⑥茎的变态类型和常见植物原套一^周缘分生组织/ /分生部 分< 本织 基组皮生部层线层 皮(三)叶1、了解叶的形态;2、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3、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C3和C4植物叶的特点;4、叶的特华类型及其常见植物;四、植物的繁殖器官(一)花1、繁殖的概念和类型2、花的形态和结构:特别是雄蕊群和雌蕊群的相关知识;3、禾本科植物花的结构4、雄蕊的发育和花粉的发育pl525、雌蕊的结构和发育P1586、花粉粒的萌发于生长以及双受精作用和意义7、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过程8、果实的类型和常见种类五、藻类常见藻类必须了解(发菜、水花、赤潮的形成、水绵的接合生殖,常见的大型藻类紫菜、海带等)六、菌物常见菌类,担子菌的锁状联合七、苔群植物了解颈卵器的结构,有胚植物的开始,地钱和葫芦薛、抱子体和配子体的关系八、蕨类植物维管植物的开始,颈卵器,抱子体和配子体的关系;P302, 图9-25九、裸子植物的特征和常见植物十、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生活中常见的植物题型:1、填空(20)2、选择(25)3、比较题(20)4、问答题(35)形态解剖部分90%,系统分类10%课程作业,尽快完成!格式:PPT> Word (不要win7格式)。
大一植物学知识点汇总新版人教版植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起源、进化、结构、形态、生理、生态以及分类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大一学生而言,了解植物学的基本知识是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针对大一植物学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植物学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植物的起源与进化1. 植物的起源与进化植物起源于水中的藻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渐适应陆地环境。
植物演化主要经历了绿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四个阶段。
2. 植物的细胞结构和组织构造植物细胞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植物组织构造包括表皮组织、维管束组织、基本组织和分生组织等。
3. 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长分为原生生长和次生生长两种类型。
原生生长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使植物体积增大,次生生长则通过形成次生组织增加植物的宽度。
第二部分:植物的结构与形态1. 植物的根植物的根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并固定植物体在土壤中。
根的主要结构由根冠、侧根和毛根等组成。
2. 植物的茎植物的茎是连接根和叶的重要部分,承担着携带水分和养分的功能。
茎的结构形式多样,包括直立茎、爬行茎、匍匐茎和块茎等。
3. 植物的叶植物的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吸收光能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氧气。
叶的结构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第三部分:植物的生理与代谢1.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其中关键的反应是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内,暗反应则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2. 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能量的过程,通过呼吸作用植物可以释放能量供自身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
3. 植物的营养吸收与传输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并通过维管束传输到其他部位。
其中水分通过根压力和蒸腾作用推动,而养分主要通过根的吸收和运输进行。
第四部分:植物的分类与种群生态1. 植物的分类植物的分类是按照植物在系统发育上的关系进行分类,主要包括门、纲、目、科、属和种等级别。
适合自学的植物学书籍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植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想要自学植物学的人来说,选择一本适合的植物学书籍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本适合自学植物学的经典书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植物学》作者:蔡澄这本书是中国植物学的经典教材之一,是一本系统全面介绍植物学基础知识的教材。
书中详细介绍了植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介绍了植物的繁殖、生长发育、适应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适合初学者入门自学。
2.《植物学原理》作者:拉文斯泰因这本书是国际上公认的植物学经典教材,被誉为植物学的“圣经”。
书中详细介绍了植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植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本书还介绍了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对于想要深入学习植物学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3.《植物学教程》作者:高尔基这本书是一本介绍植物学基础知识的教材,适合初学者自学。
书中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适合快速了解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书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实例,有助于读者理解和记忆植物学的知识。
4.《植物学导论》作者:巴克曼这本书是一本介绍植物学基础知识的导论性教材。
书中内容包括植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介绍了植物的进化、生态学和植物学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语言简洁明了,注重概念的解释和实例的引用,适合初学者自学。
5.《植物学教程与实验指导》作者:刘慎明这本书是一本结合理论和实践的植物学教材。
书中除了介绍植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提供了一些实验指导,帮助读者通过实践了解和掌握植物学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本书适合对植物学感兴趣的读者进行自学和实践。
总结来说,想要自学植物学的人可以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植物学书籍进行学习。
不同的书籍侧重点和深度不同,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
欢迎阅读第一章植物细胞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第二节植物细胞的繁殖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三、植物细胞的结构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665名“cell 1838如果它 1839”,即: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1.大小:一般细胞直径为10—100μm 。
少数植物细胞较大,如番茄果肉、西瓜瓤的细胞。
原因:①细胞的大小受细胞核的控制作用相关。
②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有利于细胞与周围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运。
2.形状:单细胞植物,细胞常呈球形。
多细胞植物体,理想状态下,细胞呈正十四 面体(但是这种细胞很少见)细胞的形状与细胞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2.细胞质⑴质膜:(Ⅰ单位膜: Ⅱ主要功能:⑴质膜:(①磷脂双分子层:两排磷脂分子在膜上形成双分子层,亲水的含磷酸的“头部”,朝向膜的内、外两侧;疏水的脂肪酸的烃链“尾部”朝向膜的中间。
②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蛋白质以各种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构成膜的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暗带,厚2nm,主要成分蛋白质。
明带,厚3.5nm,主要成分类脂。
暗带⑵细胞器(organelle):细胞质内具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亚细胞结构)。
①质体(plastid):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Ⅰ质体的类型:根据所含色素不同,分为叶绿体(含叶绿素a 、b 和胡萝卜素、叶黄素)、有色体(只含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白色体(不含色素)。
Ⅱ叶绿体(chloroplast)的结构:光学显微镜下,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为球形、卵形或凸透镜形。
电子显微镜下,叶绿体具精细的结构。
Ⅲ叶绿体的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
CO2+H2O[CH2O]+O2光反应:在基粒上进行。
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Ⅳ有色体(chromoplast)和白色体(leucoplast):1①②(一)原生质体有色体只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常存在与果实、花瓣和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使植物体呈现黄色、橙色、和橙红色。
植物学第二版强胜知识点总结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分布、遗传、进化等方面的科学。
强胜所著的《植物学》第二版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系统的植物学知识。
以下是对其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植物细胞植物细胞是植物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它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中包含了细胞器,如线粒体提供能量,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物质合成和运输。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储存着遗传信息。
二、植物组织植物组织分为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
分生组织具有持续分裂能力,包括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薄壁组织是植物体内分布最广的组织,具有储存、同化、通气等功能。
保护组织如表皮可以防止水分散失和外界侵害。
输导组织中的导管和筛管分别负责水分和有机物的运输。
机械组织如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增强了植物的支持和巩固作用。
三、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固定植株。
根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茎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和运输。
茎的形态多样,有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等。
茎的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
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的形态和结构适应了光合作用的需要,叶片通常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四、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产生花粉。
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果实的类型多种多样,如真果和假果。
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构成。
五、植物的分类植物分类学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将植物进行分类。
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常见的植物类群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植物学第一章绪论一.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裸子植物高等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真菌细菌菌类植物卵菌黏菌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褐藻红藻非维管束植物蓝藻低等植物绿藻黄藻藻类植物金藻甲藻硅藻裸藻轮藻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4.植物作用□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2植物与环境○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一.1.细胞概念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
大一下植物学知识点总结植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结构、功能、分类、演化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大一下的植物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植物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下面是对大一下植物学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植物的分类植物按照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几大类。
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1. 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属于低等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而是由叶状体、茎状体和根状体组成。
它们依赖于水和水分悬浮的营养成分进行生长和繁殖。
2.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它们繁殖方式多样,既可以通过孢子繁殖,也可以通过根茎繁殖。
3.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类,其种子裸露在雌蕊的内部。
裸子植物大多数是乔木状植物,如松树和杉树等。
4.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级的植物,种子被包裹在果实中。
被子植物的根、茎和叶的结构与功能高度多样化。
二、植物的组织与器官植物体是由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构成的。
了解这些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至关重要。
1. 根系:根是植物地下部分的主要器官,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养分,并固定植物在地面。
根的主要部分包括根尖、根毛和根系。
2. 茎:茎是植物地上部分的主要器官,连接根和叶。
茎的主要功能是支持植物体,同时也负责物质的输送。
茎的不同部分包括茎尖、节间和叶腋等。
3. 叶: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叶的形态和结构有很大的多样性,包括叶片、叶柄和叶脉等。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种子的形成与萌发:种子是植物生殖的一种形式,由胚胎、种皮和种质组成。
种子的形成需要授粉和受精过程,而种子的萌发则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2.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
植物学第三版马炜梁知识梳理摘要:一、植物学概述二、植物学的分类三、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四、植物的繁殖与生长五、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六、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正文:【植物学概述】植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生态、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植物学为我们揭示了植物世界的奥秘,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自然界,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植物资源。
【植物学的分类】植物学通常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研究领域:1.植物形态学:研究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2.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3.植物分类学:研究植物的种类、分布、演化关系及其分类系统。
4.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植物群落、生态位等。
5.植物遗传学:研究植物的遗传特性、遗传变异及其规律。
6.植物地理学:研究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及其演变过程。
7.植物资源学:研究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与保护。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植物的器官主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这些器官各具特定的功能,如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物体并输送养分,叶进行光合作用,花进行繁殖,果实和种子负责传播。
【植物的繁殖与生长】植物的繁殖主要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有性生殖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如花粉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
无性生殖则是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扦插、嫁接等。
植物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三个方面。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则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通过自身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调节与环境的关系,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植物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大一植物学第二版知识点植物学是生物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植物的起源、结构、功能、分类、生长、发育以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大一植物学第二版是一本经过修订和更新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该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从细胞结构到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让读者对植物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一章:植物的起源与分类该章节主要介绍植物的起源和分类方法。
植物起源于原始藻类,通过进化逐步形成不同类型的植物。
植物的分类是根据其形态、生命周期和遗传关系等特征进行的,常见的植物分类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该章节重点介绍植物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组织学。
植物细胞的特点是有细胞壁、有叶绿体和质体、有中心体等,这些特点使得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分裂。
植物组织包括表皮组织、导管组织、维管束组织等,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
第三章:植物的营养生长该章节主要介绍植物的养分吸收、物质运输以及生长调控等方面的知识。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并通过导管组织将其运输到各个部位。
生长调控是植物根据外界环境和内部条件来控制生长和发育的过程,它包括内源性激素和环境因素的调节。
第四章:植物的生殖该章节介绍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其中有性繁殖包括花粉传递和受精过程,无性繁殖包括萌枝、球茎、分株等。
生殖器官是植物进行繁殖的部分,包括雄蕊、雌蕊和花瓣等。
第五章:植物的适应与生态互作该章节介绍植物的适应性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植物通过一系列适应策略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
植物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例如植物通过释放氧气来影响环境气候,同时也依赖其他生物参与的生态系统。
除了以上章节,该教材还涵盖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的遗传与基因工程、植物资源利用等内容。
植物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对农业、园艺、药学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植物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的基本特征1. 细胞结构:植物的细胞结构是由细胞壁、叶绿体和大中央液泡组成的。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由纤维素和其他多糖构成,具有保护细胞、支撑植物体和传递物质等功能。
2. 生物分类:植物按照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可以分为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几个门类。
被子植物是目前最为主要的植物类群,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植物物种,包括了我们日常所见的树木和草本植物。
3. 生活史和染色体:植物的生活史是指植物在种子发芽、植物生长、开花授粉、结实和播种等阶段的一系列过程。
植物的染色体是植物细胞内的重要结构,负责携带遗传信息和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二、植物的形态特征1. 植物器官:植物体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不同的器官。
根是植物的营养吸收器官,茎负责支持和传导物质,而叶负责光合作用和蒸腾等功能。
2. 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主要包括植物的高度、叶片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
植物的形态特征反映了植物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 植物的内部构造:植物的内部构造主要由维管束、细胞组织和分泌物等构成。
维管束是植物的主要生长和传导组织,分为导管和木质部,其功能是传导水分、养分和激素等物质。
三、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1. 生长发育:植物生长发育包括植物营养生长、细胞分化和花果生长等过程。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光照、水分、温度和营养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2.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和能量的来源。
3. 植物生态适应:植物生态适应是指植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适应能力。
不同的植物对光照、水分和土壤条件等有着不同的适应能力。
四、植物的生物学特性1. 遗传变异:植物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遗传变异,导致植物的后代具有不同的性状和表现形态。
遗传变异是植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
2. 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大一植物学知识点总结大一植物学知识点总结一、植物学以植物为主要对象,从不同层次(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居群、个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研究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与生化基础2、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3、研究植物多样性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与机制4、揭示植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二、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1、植物是自然界中的第一性生产者,即初级生产者2、植物在维持地球上物质循环的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自然科学1、在自然科学中的意义植物科学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和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也可影响和加速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同时,植物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一些新的物理、化学的技术手段的运用常给植物科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使植物科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植物科学的研究为利用植物和改造植物提供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对植物区系、植物资源、植被和珍稀濒危植物的调查研究,为农业区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细胞和组织培养、生物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农业上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培育开辟了新的前景$植物化学的研究,对开发药用资源、发展医药工业有重要的意义$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可筛选出对污染敏感或具较强抗性的植物$古植物学的研究,可以为找煤、石油及其他矿藏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研究,为保护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条件,保护丰富的基因库具有深远的意义四、人类面临最重大的问题和挑战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疾病危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生态平衡破坏;生物物种大量消亡五、植物(Plant)具有固着生活方式;具有细胞壁(纤维素的网状结构);自养生物(叶绿体);具有永久分生组织、不断生长、分化。
六、植物学发展简史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本草学阶段:16世纪末以前,以实用为目的博物学阶段:16世纪末至1859年,意大利西沙尔比诺以生殖器官作为分类基础,使植物学和实用的本草区别开来。
植物学第二版强胜知识点总结植物学,这可是一门神奇又有趣的学问!特别是强胜老师编写的第二版教材,那里面的知识点就像一个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等着咱们去探索。
先来说说植物的细胞结构吧。
细胞就像是植物的“小房间”,每个“小房间”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
比如细胞壁,它就像房子的墙壁一样,给细胞提供支撑和保护。
细胞核呢,则是细胞的“司令部”,指挥着细胞的各种活动。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里观察一片树叶,用放大镜仔细看,仿佛能看到那些小小的细胞在忙碌地工作,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工厂,各司其职,特别神奇。
再讲讲植物的组织。
植物的组织可有意思啦,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等等。
分生组织就像是植物的“成长先锋队”,不断地分裂出新细胞,让植物能够生长发育。
保护组织就像是植物的“铠甲”,保护着植物不受外界的伤害。
有一回,我不小心蹭破了一棵小树的树皮,那露出的部分就是保护组织被破坏了,当时我心里还挺愧疚的。
植物的器官也是重点哦!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每一个器官都有自己的重要作用。
根是植物的“吸管”,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是植物的“运输管道”,把营养物质送到各个部位;叶子是植物的“太阳能板”,进行光合作用;花是植物的“颜值担当”,吸引着昆虫来帮忙传播花粉;果实是植物的“宝贝箱”,里面藏着种子;种子则是植物的“希望之星”,孕育着新生命。
记得有一次在乡下,我看到一株向日葵,那大大的花盘里密密麻麻的瓜子,可不就是它的果实和种子嘛,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植物的分类也是个有趣的话题。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植物分成各种各样的类别。
比如按照有无种子,可以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则有果皮包被。
像松树就是裸子植物,苹果就是被子植物。
每次看到不同的植物,我都会试着去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类,感觉就像在玩一个有趣的分类游戏。
植物的生态环境也不能忽略。
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环境,有的喜欢阳光充足,有的喜欢阴暗潮湿。
植物学知识总结一、名词解释1.纹孔:细胞壁形成次生壁时并非全面地增厚。
在一些位置上不沉积次生壁物质,这种未增厚的区域成为纹孔。
2.初生纹孔场:在细胞的初生壁上一些明显凹陷的较薄区域3.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上的小孔连接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质丝4.细胞骨架:真核细胞内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组成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
5.高尔基体:一般由4~8个单层膜围成的扁囊平行垛叠而成,略呈弯曲状,凸面又称形成面,凹面又称成熟面。
具分泌作用。
6.原分生组织:由来源于胚的、始终保持分裂能力的胚性细胞,位于根、茎顶端部分。
7.次生分生组织由已经成熟的细胞重新恢复分裂能力而来,活动的结果是形成植物的次生结构,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8.基本组织:细胞壁薄,仅有初生壁,液泡大,排列疏松,胞间隙明显,分化程度低。
9.厚角组织:初生的机械组织。
由生活细胞组成,常含叶绿体。
细胞壁为初生壁性质。
细胞壁发生不均匀的增厚。
增厚一般发生细胞的角隅处。
10.厚壁组织:细胞壁均匀的次生增厚,常木质化;细胞腔狭小;成熟时一般为死细胞。
11.薄壁组织:细胞壁薄,仅有初生壁,液泡大,排列疏松,胞间隙明显,分化程度低。
12.栅栏组织:双子叶植物叶肉中靠近上表皮的部分,排列整齐如栅栏,含较多的叶绿体。
13.海绵组织:双子叶植物叶中,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胞间隙发达,含有较少的叶绿体。
14.周皮:双子叶植物的老根和老茎最外层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的次生保护组织15.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中,运输有机物。
它们由一些管状的无细胞核的生活细胞——筛管分子连接而成的管状结构。
16.导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由许多管状的、细胞壁木质化的死细胞纵向连接而成。
组成导管的每一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
成熟导管分子为死细胞,端壁溶解,形成穿孔。
侧壁发生不同方式的次生木质化增厚。
17.凯氏带: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壁上有一条木化和栓化的带状加厚区域,称为凯氏带18.通道细胞:根内皮层的大部分细胞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壁常呈五面加厚,少数正对原生木质部的内皮层细胞保持薄壁的状态.这种薄壁的细胞称为通道细胞。
19.中柱鞘: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中,微管柱的最外方的细胞,排列整齐。
具潜在的分裂能力。
20.泡状细胞:在禾本科植物叶片上的一组大型的薄壁细胞,分布于两个叶脉之间的上表皮。
在横切面上呈展开的扇形排列,中间的细胞最大,两旁的细胞渐小。
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大液泡,不含或少含叶绿体。
与叶片的卷曲和张开有关。
21.次生生长:由于次生分生组织,特别是维管形成层的活动,不断产生新的细胞组织所导致的生长。
主要表现为植物的根和茎的加粗。
22.须根系:由粗细长短相似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23.无限外韧维管束:初生韧皮部位于初生木质部外方,在两者之间保留部分未分化的原形成层细胞。
24.年轮:在温带地区多年生木本植物木材的横切面上,一个生长季节内形成的早材和晚材组成一轮显著的同心圆环。
25.离层:叶柄基部离区内的部分细胞胞间层发生降解甚至死亡,叶从该处断离、脱落。
26.原套—原体学说:将被子植物苗端的原分生组织分为原套和原体两部分。
原套是生长锥表面一至数层细胞,通常只进行垂周分裂,扩大生长锥的表面。
原体是原套内方的一团不规则排列的细胞,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增大生长锥体积。
27.菌根:高等植物的根与土壤中某些真菌形成的共生体。
28.根瘤:固氮细菌、放线菌侵入宿主植物根部细胞而形成的瘤状共生结构。
29.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
30.同源器官:来源相同,功能和形态不同的变态器官。
31.无限花序:开花顺序自下而上或由外而内。
32.有限花序:开花顺序为自上而下或由内向外。
33.聚伞花序:开花顺序是顶端花先开,基部花后开;或者是中心花先开,侧边花后开。
34.合轴分枝:顶芽发育到一定时候就死亡或生长缓慢或为花芽,位于顶芽下的侧芽迅速发育成为新枝,代替主茎的位置。
35.总状分枝:顶芽不断向上生长,主干明显。
36.子房下位:子房不仅以基部着生在花托上,而且整个子房壁与花托愈合37.侧膜胎座:多心皮合生,子房1室,胚珠着生于每一心皮的边缘,如黄瓜。
38.中轴胎座:多心皮构成多室子房,心皮腹缝线在子房中央联合成轴状,胚珠着生在轴上。
39.边缘胎座:单雌蕊,子房一室,胚珠着生于腹缝线上。
40.大孢子叶: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体中着生胚珠的变态叶,被子植物的大孢子叶也称作心皮。
41.单雌蕊:由一个心皮构成的雌蕊42.离生单雌蕊:一朵花中具有多个心皮,心皮彼此分离,各自形成一个小雌蕊。
43.四强雄蕊:6枚雄蕊,其中4枚花丝较长, 2枚花丝较短。
44.无融合生殖:在胚囊中,不经过雌雄性细胞的融合而产生胚的现象。
45.同配生殖:大小形状相似、性别不同的两个配子融合。
46.异配生殖:相结合的两个配子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或相似47.胚状体:在自然界或组织培养过程中,由非合子细胞分化形成的胚状结构。
48.细胞型胚乳:是植物胚乳发育的一种方式,即初生胚乳核的每一次分裂都伴随着胞质分裂和细胞壁的形成。
49.外胚乳:由珠心或珠被发育来的类似胚乳的组织50.双受精:被子植物所特有,一个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另一个精子和极核结合形成初生胚乳核51.世代交替:孢子体世代和配子体世代交替出现,缺一不能完成生活史。
52.同型世代交替:孢子体和配子体形态相似的世代交替。
53.聚合果:由一朵花中的许多离生单雌蕊与花托共同发育成的果实。
54.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形成的果实。
55.聚合蓇葖果:一朵具离生单雌蕊的花发育成的果实,且每一小雌蕊发育成的小果在成熟时沿腹缝线或背缝线开裂。
56.荚果:由单雌蕊发育而成,成熟后,果皮沿背缝线和腹缝线开裂为两片。
57.复果:整个花序发育而来的果实,又称为花序果。
58.真果: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
59.真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一朵花相当于裸子植物的一个两性孢子叶球,主张被子植物是由早已灭绝的本内苏铁目中两性孢子叶球的植物演化而来。
孢子叶球基部的苞片演变为花被,小孢子叶演变成雄蕊,大孢子叶演变成雌蕊(心皮),孢子叶球的轴则缩短演变成花托和花柄。
即由本内苏铁的两性孢子叶球演化成被子植物的两性花。
60.双名法:用两个拉丁文单词给植物命名,第一个单词是属名;第二个单词是种加词,一个完整的拉丁文学名还要在双名的后面附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
二、填图题三、简答题1.试比较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在叶片结构上的不同。
表皮:双子叶外壁角质化、单子叶矿质化;双子叶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形(看表面)、单子叶呈长方形;单子叶上表皮有运动细胞,双子叶无;气孔:双子叶保卫细胞呈肾形、单子叶呈哑铃形;双子叶无副卫细胞、单子叶有;双子叶气孔数目上表皮多于下表皮、单子叶上下相似;叶肉:双子叶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之分,单子叶则无;叶脉:双子叶是网状叶脉,单子叶是平行叶脉;双子叶无维管束鞘,单子叶有;单子叶维管束与上下表皮之间有厚壁组织,双子叶是厚角组织。
2.简述禾本科植物的主要特征。
识别要点:茎秆圆柱形,节明显,叶两列,叶鞘常开裂,常有叶舌或叶耳。
小穗组成各种花序。
颖果。
草本或木本植物,有或无地下茎,秆中空有节,很少实心;单叶,叶通常由叶片和叶鞘组成(竹类尚有叶柄),叶鞘包着秆(包着竹秆的称箨鞘),除少数种类闭合外,通常一侧开裂;叶片扁平,线形、披针形或狭披针形(箨鞘顶端的叶片称箨叶),脉平行,除少数种类外,脉间无横脉;常有叶舌(箨舌)、叶耳(箨耳);花序常由小穗排成穗状、总状、指状、圆锥状等型式;小穗有花1至多朵,有1-2片或多片颖;花两性、单性或中性,通常小,为外稃和内稃包被着,颖和外稃基部质地坚厚部分称基盘,外稃与内稃中有2或3(很少有6或无)鳞被(浆片);雄蕊3,很少1、2、4或6,花丝纤细,花药常丁字着生,子房1室,有1胚珠,花柱2,很少1或3;柱头常为羽毛状或刷帚状;果实为颖果。
3.简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
双子叶植物的根的初生结构从外至内都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
表皮通常由一层细胞组成,皮层由薄壁细胞组成。
根的表皮上有根毛,邻近表皮的一层皮层细胞称为外皮层,当表皮脱落时能接替表皮细胞起保护作用,与维管柱相邻的一层皮层细胞称为内皮层,其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结构,称凯氏带。
维管柱最外为中柱鞘细胞,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木栓形成层、不定芽、侧根和不定根由此产生。
初生维管组织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组成,二者各自成束,相间排列,且二者的成熟方式都为外始式,即原生木质部和原生韧皮部在外,后生木质部和后生韧皮部在内。
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为薄壁细胞填充。
一般植物根的中央部分往往由后生木质部占据,如果不分化为木质部就由薄壁组织或厚壁组织形成髓4.简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双子叶植物种类很多,但其茎的结构都有共同的规律,在横切面上,可看到表皮、皮层、中柱三个部分。
表皮位于幼茎的最外方,通常由一层细胞组成。
表皮细胞为初生保护组织,皮层位于表皮与中柱之间,绝大部分由薄壁细胞组成。
在表皮的内方,常有成束或成片的厚角组织分布,厚角细胞和薄壁细胞中常含有叶绿体,故幼茎多呈绿色。
有些有分泌腔、乳汁管或其它分泌结构;有些植物茎中的细胞则有只含晶体和单宁;有的木本植物茎的皮层内往往有石细胞群的分布。
有些植物茎皮层的最内层细胞为淀粉鞘。
中柱(也称维管柱)它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组成。
(1)维管束由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束内形成层组成。
(2)髓和髓射线髓和髓射线是中柱内的薄壁组织,位于幼茎中央部分的,称为髓;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连接皮层与髓的部分,称为髓射线。
5.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包括哪些类群?简述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区别。
高等植物包括: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低等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和地衣。
(1)高等植物一般有根茎叶的化,低等植物无根茎叶分化(2)高等植物有组织分化,低等植物无组织分化(3)高等植物生殖器官多细胞,低等植物生殖器官单细胞(4)高等植物合子发育成胚,低等植物是无胚植物简述高等植物的特征:生活在陆地上,植物体一般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是多细胞的,合子发育成新植物体经过胚的阶段,生活史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简述低等植物的特征:多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环境。
在构造上无组织分化,形态上无根、茎、叶分化,故也称为原植体植物。
生殖器官常为单细胞。
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所以又叫无胚植物。
6. 试比较导管和筛管的不同。
导管由死细胞构成导管位于木质部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导管端壁穿孔导管无伴胞筛管是活细胞构成管管位于韧皮部筛管主要运输有机物筛管端壁筛孔筛管有伴胞7.简述百合科植物的主要特征。
大多数为草本。
地下具鳞茎或根状茎,茎直立或呈攀援状,叶基生或茎生,茎生叶常互生,少有对生或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