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水环境模型 蒋强1212020302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
水质模型简介及实例应用
谢新宇;闫妍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0(000)025
【摘要】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水质模型是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有效工具,它可以模拟和预测污染物在水体中随时间和空间迁移转化的过程.文章简要描述了水质模型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分类标准和几种常见模型,并分别应用S-P模型和完全混合模型对某造纸项目的地表水环境进行了预测,旨在说明正确选择水质模型是作出准确预测结果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改善河流水质,保护生态环境的途径之一.因此,对我国环境工作者科学地选择、使用水质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页数】2页(P451-452)
【作者】谢新宇;闫妍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河北,昌黎,066600;秦皇岛思泰意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岛,066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
【相关文献】
1.BOD-DO水质模型多参数识别反问题的水质模型多参数识别反问题的演化算法演化算法
2.松花江水质模型简介
3.国外城市非点源径流水质模型简介
4.遗传和模
拟退火算法在水质模型参数确定中的应用简介5.星湖水动力条件及水质模型的研究Ⅱ.水质模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P 模型的应用S-P 模型可以说是河流水质模型中使用最广泛、研究最深入的数学模型。
通常可使用该模型进行以下计算(以下只有第1、6两个应用可以使用数值解):1、 求x 处的DO 和BOD 浓度只需直接使用S-P 模型的解析解或数值解即可。
2、 求最小溶解氧值o c除了O'Connor 修正式,其它S-P 模型都可用直接使用解析式求出溶解氧浓度最小处的x c 、Dc 和o c 。
对O'Connor 修正式,由计算机用迭代法求出x c 、Dc 和o c 。
由S-P 模型或其修正式,下列式子是成立的:(1)),,,(00c D u K f x c= (2)),,,,(00c D u K x f o c c =(3)),,,,(00D u K o x f c =3、 已知排放口下游全部河段允许的最小溶解氧值o min ,求允许的BOD 最大起始浓度c 0,max此问题相当于:求起始浓度c 0,max ,使最小溶解氧值o c 等于控制值o min 。
可以由计算机使用迭代法求出。
方法如下:第一步,取x=1000,o=o min 代入),,,,(00D u K o x f c =求得c 0。
第二步,取),,,(00c D u K f x c=求出x c 。
第三步,如果x c =x,则说明o c =o min ,则c 0,max =c 0,计算结束。
否则取取x=x c ,o=o min 代入),,,,(00D u K o x f c =求得c 0,再返回第二步。
4、 已知排放口下游L 长度的河段内允许的最小溶解氧值o min ,求允许的BOD 最大起始浓度c 0,max与上一问题不同,只要能保证在排放口下游的L 长度内溶解氧不低于o min 即可,至于在L 长度之外的河段,则不管有没有低于o min 。
可用下面的方法迭代求出:第一步,以o=o min ,x=L 代入),,,,(00D u K o x f c =求出c 0,再由),,,(00c D u K f x c =求出x c 。
基于改进的S-P模型河道降解及纳污能力研究张静(辽宁省朝阳水文局,辽宁朝阳122000)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673-5366.2020.06.10摘要:结合改进的S-P模型对朝阳地区河道降解及纳污能力进行计算。
结果表明:应用改进的S-P模型进行计算,朝阳地区主要污染物降解系数计算误差平均降低12.7%和16.2%。
相比于现状年,通过采取水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朝阳地区远景年和规划年BOD5纳污能力提升率为34.9%~75.8%,COD纳污能力提升率为23.4%~85.3%。
关键词:改进的S-P模型;污染物降解;计算精度;纳污能力 当前,河道水环境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河道降解及纳污是河道水环境保护规划治理的重要指标。
在河道降解及纳污计算研究成果中,S-P模型由于计算不同类别河道降解物浓度,在河道降解及纳污能力计算中应用效果较好,但是传统的S-P模型在河道水质边界处理中存在临界负值,使得其计算精度不足。
为此有学者针对传统S-P模型的局限性,进行相应的改进,并将其应用于河道降解及纳污能力计算中。
结合改进的S-P模型对朝阳地区水功能区水质特征进行河道降解及纳污能力的计算,研究成果对于同类型河道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改进的S-P模型原理S-P模型采用非线性模型对污染物降解浓度进行演算,详见公式(1)、(2)。
Lt+v L x=-K1LC(1) Ct+v C x=-K1LC+K2(Cs-C)(2)式中:x为河流降解段主要计算的污染物浓度,mg/L;K1、K2为河流污染物降解参数;CS为河流水体的降解浓度,mg/L;C为水体中有机物溶解状态的浓度,mg/L;ν为水流流速,m/s;t为演算时间段,h。
改进的模型对其临界负值进行改进计算,采用特征值进行判定,见公式(3)。
Cs=Cs-(Cs-C0)e-k2xc/v+K1L0K1-K2(e-k1xc/v-e-k2xc/v)≤0(3)式中:L0为河段起算的初始距离长度,km;C0为污染物降解的初始计算浓度;xc为污染物降解衰减的水体溶解氧的浓度,mg/L。
地表水水质模型概述冯启申;朱琰;李彦伟【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借助水质模型对水污染问题进行研究,并为相关管理和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已经成为水环境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地表水水质模型的概念、发展以及分类,介绍了几种当前比较成熟的地表水水质模型,并对地表水水质模型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期刊名称】《安全与环境工程》【年(卷),期】2010(017)002【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地表水;水质模型;S-P模型【作者】冯启申;朱琰;李彦伟【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43;P333地表水水质模型[1]是描述各种污染物质在地表水体中混合和输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各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的数学方程,它是地表水环境污染治理规划决策分析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手段,在地表水质预测、水环境容量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地表水水质模型是一种数学描述,在其对地表水水质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因而比较复杂,研究过程中需要根据需求选择因子与研究方法,建立不同的模型。
最近几十年来,各种地表水水质模型不断涌现,发展日臻成熟,为地表水水质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随着人工神经网络技术、3S技术以及虚拟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以及与地表水水质模型的进一步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地表水水质研究技术和水环境管理技术的发展,为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持。
1.1 地表水水质模型的发展1925年,Streeter和Phelps建立了S-P模型,从此人们对地表水水质的研究开始借助和发展地表水水质模型,到现在的80余年中,地表水水质模型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已经不断深化与完善。
地表水水质模型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如下3个阶段[2]:(1)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是地表水水质模型发展的初级阶段。
Hans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 2023, 12(10), 1253-1262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hjcehttps:///10.12677/hjce.2023.1210146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玄武湖水治理研究黄洪,马斌,张卓,王兴贤西京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收稿日期:2023年9月19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10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0日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需求愈来愈大,中国水资源人均可支配量少且分布不均。
人工湖在城市建设和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有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因其自我修复的能力太差又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导致许多人工湖的污染严重、水质差,这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本文依托玄武湖水利风景区2021年度生态补偿项目及南京市玄武湖北湖东部疏浚及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以玄武湖为研究对象,对玄武湖的工程概况并通过选择pH值、溶解氧指数(DO)、生化需氧量指数(COD)、氨氮(NH3-N)、总磷指数(TP)和高猛酸盐指数等6个常见水质指标对其进行检测仿真研究,然后建立了玄武湖的二维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对玄武湖及相似湖泊的水管理与管理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治理工程,水动力模型,ECO Lab水质模型Research on Water Treatment of XuanwuLake Based on Hydrodynamic-Water Quality ModelHong Huang, Bin Ma, Zhuo Zhang, Xingxian Wang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Xijing College, Xi’an ShaanxiReceived: Sep. 19th, 2023; accepted: Oct. 10th, 2023; published: Oct. 20th, 2023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cceleration of modernization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many envi-黄洪等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people’s demand for water for daily life, production and ecology is getting greater and larger, and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amou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is small and unevenly distributed. Artificial lake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because of their poor self-healing ability and lack of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many artificial lakes have serious pollution and poor water quality, which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lying on the 2021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roject of Xuanwu Lake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Area and the dredging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 in the eastern part of Nanjing Xuanwu Lake North Lake, this paper takes Xuanwu Lak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selects the engineering overview of Xuanwu Lake and selects six common water quality indi-cators, including pH, dissolved oxygen index (DO),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index (COD), am-monia nitrogen (NH3-N), total phosphorus index (TP) and hyperviolent acid index, and then estab-lishes a two-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and water quality model of Xuanwu Lake. It has good ref-erence value for water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of Xuanwu Lake and similar lakes, and has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KeywordsWater Treatment Projects, Hydrodynamic Model, ECO Lab Water Quality Model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水动力学是一门研究流体表面等流动状态和运动规律及其与边界面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水环境评价模型综述
潘日华
【期刊名称】《广东化工》
【年(卷),期】2010(037)005
【摘要】水环境评价模型是用数学的手段来建立水环境中污染变化的规律.文章对水环境评价模型进行了概述.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确定性水质模型,包括:QUAL水质模型、WASP模型、MIKE模型、非点源污染模型、SWMM模型、HSPF模型、SWAT模型;另一类是不确定性水质模型,包括:马尔可夫模型、灰色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层次分析模型.水环境评价模型的综述主要为环评工作者提供水质环评
方法做参考.
【总页数】3页(P299-300,310)
【作者】潘日华
【作者单位】茂名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茂名,5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
【相关文献】
1.构建辽河流域水环境安全监控与监测体系为水环境改善提供科技支撑r——水专项"辽河流域水环境安全监控与监测体系建设"课题成果综述 [J], 辽河流域水环境
安全监控与监测体系建设课题组
2.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郑州市东风渠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J], 张二丽;汪太行;王玉龙;冯宇
3.关于流域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探讨 [J], 王群
4.关于流域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探讨 [J], 王群
5.Markov约束下受污染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J], 谢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