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秋冬季建筑工地扬尘防治专项工作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6.80 KB
- 文档页数:4
住建局秋冬季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方案根据省住建厅《x年秋冬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过开展施工扬尘治理,严肃查处相关违规行为,有效解决秋冬季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地施工扬尘突出问题,提高秋冬季建筑施工标准化水平,有效建立施工扬尘治理长效机制,遏制施工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秋冬季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的领导与落实,县住建局成立秋冬季建筑工地扬尘防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任领导小组副组长、x为领导小组成员。
三、治理范围。
全县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及建筑物拆除工程。
四、防治标准。
x.裸露土方扬尘污染控制要求:施工现场实行分区管理,对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区、堆放区、生活区、办公区的主要道路应进行混凝土硬化,其他可采用铺洒米粒石夯实后硬化处理,硬化后的地面应清扫整洁无浮土、积土,严禁使用其他软质材料铺设。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x小时的,应密闭存放或及时进行覆盖,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土方堆放时间较长的必须进行绿化处理;四级风(含四级)以上时停止土方作业,并检查土方、易扬尘材料的覆盖状况,同时确保施工围挡齐全;构筑物拆除,挖土、装土、堆土、使用风钻挖掘地面、路面切割、幕墙石材切割、清扫施工现场等作业时,要喷(洒)水抑尘,施工现场路面等易产生扬尘的区域,秋冬季节每天洒水应不少于x次。
x.施工过程的防尘降尘管理要求: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设施,且排水通畅无积水,施工产生的污水泥浆不得溢流到临街路面,禁止将未经沉淀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排水设施;施工现场严禁焚烧有毒有害物质和各类废弃物,堆放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应密闭存放或及时进行覆盖;施工脚手架外侧必须使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安全网上的建筑尘土、垃圾、废弃物应当及时清洗、整理,保持整洁;施工现场土方、爆破施工等易产生粉尘的作业,采取湿法作业,安装喷雾或喷淋等降尘装置,并保证正常使用。
建筑工程秋冬扬尘治理方案一、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问题分析1.1 问题描述建筑工程中的扬尘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秋冬季节尤为突出。
由于气候干燥,风力较大,地面覆盖物较少等因素的影响,建筑工地上的扬尘污染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和影响。
大量的扬尘不仅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还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道路交通造成影响。
因此,对建筑工程扬尘污染进行有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1.2 影响因素(1)气候因素:秋冬季节气候干燥,风力较大,易造成扬尘污染。
(2)地面裸露:建筑工地上往往大量裸露的土壤与碎石,易产生扬尘。
(3)施工作业:建筑施工作业需使用机械设备和工具,产生大量扬尘。
(4)交通运输:运输车辆往返于施工现场,也是产生扬尘的重要原因。
1.3 治理意义(1)保护环境:治理扬尘污染有利于改善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维护员工健康:减少扬尘污染有助于维护施工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3)优化社会形象:良好的扬尘治理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社会形象。
二、建筑工程秋冬扬尘治理方案2.1 现状调查(1)了解施工工地的相关信息:包括工地位置、施工范围、用地面积、周边环境等。
(2)了解工地的主要扬尘来源:包括裸露土壤、施工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等。
(3)了解施工工地的周边环境:包括周边居民区、道路交通等。
2.2 目标设定根据现状调查,制定具体的扬尘治理目标,例如:减少扬尘颗粒浓度、减少扬尘飞扬距离等。
2.3 技术措施2.3.1 土地覆盖(1)采用覆盖材料:对裸露土地进行覆盖,可以采用草坪、麻袋、草垫等。
(2)选择覆盖时间:尽量选择在气候稳定、风力较小的时段进行土地覆盖。
2.3.2 施工工艺(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对于易产生扬尘的施工工序,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减少扬尘产生。
(2)使用绿色环保材料:选择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和环保施工设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2.3.3 生态防护(1)种植固沙植被:在工地周边或易飞扬的地方种植固沙植被,减少扬尘产生。
秋冬季建筑施工工地扬尘防治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结合国家和省市x-x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要求,为切实减少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强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督促建设、施工、监理等企业单位认真贯彻落实《X市扬尘污染防治办法》,x年x月底前确保全市范围内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合格率达x%,建筑面积x平米及以上建筑工地按要求安装扬尘在线监控,并与住建部门联网;强化检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x年x月x日-x年x月x日,按照要求实施冬季“封土行动”。
二、工作要求。
x、各施工工地需将现场情况与本方案相结合,制定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及记录作业台账。
x、施工工地四周设置硬质围挡,主要路段不低于x.x米,一般路段不低于x.x米。
场内堆放的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在其周围设置围挡。
堆放物高度高于围挡的,采取有效覆盖措施。
x、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环保监督员、扬尘污染监督主管部门联系电话等信息,实行视频监控,并与监督管理部门联网。
x、施工现场必须落实定时清扫洒水制度,配备洒水降尘设备,有专人负责。
工地时时处处干净整洁。
x、施工现场出入口道路必须硬化并配备车辆自动冲洗设施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进出施工现场的机动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出场;施工现场的道路、加工区,不得有积水、浮土、积土,裸露场地采取覆盖或者绿化措施;外脚手架设置密目式安全网;运送散装物料、建筑垃圾、渣土,应采用密闭方式清运,严禁抛掷、扬撒。
x、建筑垃圾、土方、砂石、粉煤灰等材料分类堆放,堆存时必须在堆场周边设置围档加防风抑尘网或防风抑尘网,并设置喷淋设施且用覆盖网(布)覆盖。
需要运输、处理的,按规定要求清运至指定的场所处理。
x、施工现场土方开挖后尽快完成回填,不能及时回填的场地,堆存时必须在堆场周边设置围档加防风抑尘网或防风抑尘网,并设置喷淋设施且用覆盖网(布)覆盖。
秋冬季土石方作业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一、背景土石方作业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同时也伴随着扬尘污染的问题。
秋冬季节,由于气温低、大风频繁,扬尘污染更加严重。
为了减少土石方作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施工的环境质量,特制定土石方作业扬尘治理专项方案。
二、目标1.降低土石方作业扬尘污染,保护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
2.提高施工现场的环境质量,保护工人的健康。
3.根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三、具体措施1.制定施工方案和管理制度(1)制定土石方作业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源和治理技术。
(2)建立土石方作业现场管理制度,包括扬尘治理、垃圾分类、环境检测等方面的要求。
(3)指定专人负责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对违反治理要求的责任人进行追责。
2.环境保护设施建设(1)在作业场所的周边设置挡土墙或围挡,防止扬尘向周边环境散播。
(2)对土石方作业现场进行封闭处理,避免扬尘污染的产生。
(3)对施工设备进行调整或优化,减少扬尘的产生。
3.水雾喷洒技术(1)在土石方作业现场设置喷雾设备,通过喷洒水雾来减少扬尘污染。
(2)控制喷雾的时间和水量,确保喷雾的效果,并避免造成过度湿润或地面积水的问题。
(3)对工人进行培训,确保水雾喷洒技术的正确使用。
4.环境监测与评估(1)对土石方作业现场的扬尘污染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源及时发现和处理。
(2)对施工现场周边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估,确保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3)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理措施,保证扬尘治理的效果。
四、沟通与宣传1.进行施工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训,提高工人的环保意识。
2.向施工现场周边居民宣传扬尘治理措施,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反馈。
3.定期公开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措施和效果,增强社会对施工环保的关注。
五、预期效果1.扬尘污染明显减少,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2.工人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减少与扬尘相关的职业病发生率。
2024年秋冬季建筑工地扬尘防治专项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1.确保建筑工地扬尘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
2.提高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水平,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建立健全扬尘防治长效机制,实现源头治理。
二、主要任务1.加强扬尘污染源头控制a.严格施工许可,对未办理施工许可的工地,一律不得开工。
b.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监管,禁止使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
c.对工地周边进行绿化,减少裸露土地。
2.强化施工过程管理a.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确保扬尘不外溢。
b.定期对施工场地进行清扫,保持清洁。
c.采取湿法作业,减少扬尘产生。
d.使用封闭式施工车辆,防止运输过程中扬尘泄露。
3.提高扬尘防治技术水平a.推广使用先进的扬尘防治设备,如雾炮车、洒水车等。
b.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c.利用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对工地扬尘进行监测。
三、具体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a.成立扬尘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
b.制定详细的扬尘防治工作计划,分解任务,落实到人。
2.落实责任制度a.对施工企业实行严格的环保责任制度,确保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b.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形成震慑。
3.加大投入力度a.增加扬尘防治设备投入,提高防治能力。
b.加大对扬尘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4.建立健全监管体系a.建立扬尘防治信息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
b.定期对工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工作要求1.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扬尘防治工作。
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扬尘污染的危害性,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来抓。
2.强化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确保扬尘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3.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未完成任务的部门和个人,要严肃问责,确保责任落实。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扬尘防治知识,引导全民参与环保行动。
飞扬尘埃防治专项施工方案1. 背景和目的飞扬尘埃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工人和社区居民的健康,并遵守环境保护法规,本专项施工方案旨在有效防治飞扬尘埃的产生和传播。
2. 飞扬尘埃防治措施为实现飞扬尘埃的有效防治,以下措施将被采取:2.1 施工现场尘埃管理- 在施工现场建立合理的尘埃管控措施,包括布设防尘网等设施。
- 确保施工现场清洁,并定期清理和清除尘埃积累。
2.2 水雾喷洒系统- 在飞扬尘埃易产生区域安装水雾喷洒系统,以有效抑制尘埃的产生和扩散。
- 确保水雾喷洒系统正常运行,并及时维修和更换设备。
2.3 施工材料管理- 选择低飞扬性的施工材料,在可能的情况下减少尘埃的产生。
- 严格按照规定合理储存、处理和清理施工材料,避免尘埃外溢。
2.4 交通尘埃控制- 积极控制运输车辆产生的沿途尘埃,包括定期清洗车辆和道路、限制超速行驶等措施。
- 鼓励使用封闭式运输车辆,减少尘埃排放。
2.5 员工培训和督导- 对施工人员进行飞扬尘埃防治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和操作技能。
- 定期进行督导和检查,确保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
3. 监测和评估- 建立飞扬尘埃的监测系统,定期对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和改进措施,确保飞扬尘埃防治效果的持续改善。
4. 应急处理-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应对飞扬尘埃污染事故。
- 提供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培训,确保危机时刻的有效应对能力。
5. 社会参与与沟通- 积极与社区居民、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听取意见和反馈。
- 提供相关信息和公告,增加公众对飞扬尘埃防治工作的认知和参与度。
以上是飞扬尘埃防治专项施工方案的完整内容,希望能够有效预防和减轻飞扬尘埃对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影响。
如有需要,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冬季施工及停工期间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冬季施工和停工期间,扬尘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冬季干燥,风力较大,扬尘污染更容易加剧。
为了有效防治扬尘污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下面这个方案或许能帮到你。
一、施工期间的扬尘污染防治措施1.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在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设置专门的料场、搅拌区、加工区等,尽量避免物料露天堆放。
同时,要合理设置施工围挡,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遵循湿法作业原则在施工过程中,要遵循湿法作业原则,对易产生扬尘的环节进行喷水降尘。
如:土方开挖、破碎、切割等。
同时,对施工车辆进行清洗,避免带泥上路。
3.加强施工道路硬化施工现场的道路要进行全面硬化,减少扬尘产生。
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道路进行清扫和冲洗,保持道路清洁。
4.设置扬尘监测设备在施工现场设置扬尘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扬尘污染情况。
一旦发现扬尘浓度超过标准限值,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意识培训,让他们了解扬尘污染的危害,掌握扬尘污染防治的基本方法。
同时,要设立环保监督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停工期间的扬尘污染防治措施1.对物料进行覆盖停工期间,要对施工现场的物料进行全覆盖,避免风吹扬尘。
对于裸露的土方,可采用防尘网、绿网等进行覆盖。
2.设置围挡在停工期间,要设置围挡,防止扬尘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同时,对围挡进行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3.增加绿化面积在施工现场周边增加绿化面积,种植树木、草坪等,可以有效降低扬尘污染。
4.加强现场清扫停工期间,要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特别是对道路、料场等易产生扬尘的区域,要加大清扫力度。
5.做好应急预案针对突发天气状况,如大风、沙尘暴等,要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降低扬尘污染。
冬季施工及停工期间,扬尘污染防治至关重要。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同时,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共同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冬季施工扬尘防治方案该办公楼实际开工日期为2003年8月1日,合同要求2004年7月22日竣工交付使用。
扣除三个半月的冬季,实际施工时间为六个半月,比定额工期缩短30%以上,要按期完工今年必须施工完五层结构平面和17.85米处的独立柱,以及地下室地面面层。
就必须采取冬季施工,方能为按期完工创造条件,冬期施工起止日期,按本地的气候条件一般为11月1日至第二年3月15日。
温度为-25~10℃,早晚温差大,起止日期可经实测定,也可由甲、乙双方协商统一划定。
二、冬季混凝土特点及采取的方法1、冬季混凝土特点:凝结时间:0℃~4℃时,比15℃延长3倍,温度降到0.3~0.5℃时,混凝土开始冻结后,反应停止,-10℃时,水化反应完全停止,混凝土强度不在增长,混凝土中水冻胀体积增加9%,硬化的砼结构遭到破坏,及发生冻坏。
要保证不发生冻寒,我施工方决定采取的措施如下:2、负温混凝土:除水泥以外的混凝土全部进行保温防护,养护过程采用蓄垫保温措施尽量延长砼在正温状态下的硬化强度间的蓄垫法方案。
负温砼施工要点:当掺入防冻剂的砼用的原材料应根据不同的气候,按下列方法进行加热,(1)、气温低于-5℃,不低于-8℃时,用加热水拌和砼,水温高于65℃时,应先将水和骨料拌合,再加入水泥。
(2)、气温低于-10℃时,骨料可搭建暖棚或采取加热措施,水温不高于60℃。
(3)、搅拌前用热水冲洗搅拌机并适当延长搅拌时间50%。
拌合物出搅拌机温度大于10℃,入模温度大于5℃。
浇灌砼注意事项:(1)、15分钟内应将现场砼浇灌完毕。
(2)、在负温情况下,不能浇水。
(3)、外部加以覆盖,保温材料,养护初期,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的规定温度。
(4)、当气温低于-15℃时,受冻临界强度不得小于4N/mm2,及大小设计强度的20%。
3、蓄垫法适合条件:5℃~-15℃大模板墙柱架结构梁、柱、板混合结构。
(1)、原材料加热。
(2)、低温早强剂、防冻剂。
(3)、一般保温材料或高材料,费用底。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施工方案扬尘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机械、施工作业等因素而产生的大颗粒物或细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颗粒物污染。
扬尘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制定一个可行的扬尘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施工方案,供参考。
一、前期准备工作1.了解现场情况:包括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气象条件等2.制定方案:根据现场情况,明确管理责任单位、管理人员,并制定可行的扬尘治理方案二、施工前1.宣传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扬尘防治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2.强化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完好性,避免土壤裸露,人员、物料进出要按照规定方式进行三、施工中1.封闭施工:适时设置挡土墙、围栏等,控制施工现场的扬尘扩散2.加装喷淋设备:在扬尘可能产生的区域加装喷淋设备,进行喷淋降尘处理3.限制机械作业:减少机械作业,尽量选择低扬尘的设备进行施工作业4.管理尘源工地:对于容易产生较大扬尘的工地,加强现场管理,采取防风防尘措施5.做好清扫工作:合理布置清扫设施,定期清理扬尘物四、施工后1.跟踪检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定期检查,确保扬尘治理措施的有效执行2.现场修复:对于扬尘产生的土方、渣土等废弃物,及时进行清理,修复现场环境五、风险防控措施1.按照气象条件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免在风力较大或气象条件不稳定时进行高扬尘作业2.定期组织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充分了解施工期间的危害和防护措施3.提供个人防护用具,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4.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警示周边人员注意施工区域可能存在的扬尘危害六、监测与考核1.施工过程中进行扬尘浓度监测2.根据扬尘治理方案制定的考核标准,对施工方案进行考核,确保扬尘治理达到预期效果七、定期评估1.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扬尘治理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2.对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价,总结经验,提高治理效率以上是一份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施工方案的概要,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现场和气象条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20XX年秋冬季建筑工地扬尘防治专项工作
方案
根据省住建厅《20XX年秋冬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施工扬尘治理,严肃查处相关违规行为,有效解决秋冬季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地施工扬尘突出问题,提高秋冬季建筑施工标准化水平,有效建立施工扬尘治理长效机制,遏制施工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秋冬季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的领导与落实,县住建局成立秋冬季建筑工地扬尘防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张训任领导小组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邹远川任领导小组副组长、质安站站长代功强、副站长刘学春、工作人员刘一平、建管股股长彭洪斌为领导小组成员。
三、治理范围
全县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及建筑物拆除工程。
四、防治标准
1.裸露土方扬尘污染控制要求:施工现场实行分区管理,对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区、堆放区、生活区、
办公区的主要道路应进行混凝土硬化,其他可采用铺洒米粒石夯实后硬化处理,硬化后的地面应清扫整洁无浮土、积土,严禁使用其他软质材料铺设。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12小时的,应密闭存放或及时进行覆盖,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土方堆放时间较长的必须进行绿化处理;四级风(含四级)以上时停止土方作业,并检查土方、易扬尘材料的覆盖状况,同时确保施工围挡齐全;构筑物拆除,挖土、装土、堆土、使用风钻挖掘地面、路面切割、幕墙石材切割、清扫施工现场等作业时,要喷(洒)水抑尘,施工现场路面等易产生扬尘的区域,秋冬季节每天洒水应不少于4次。
2.建筑施工现场封闭管理要求:施工现场应连续设施硬质围挡(围墙)实施全封闭管理,城镇主要路段的工地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5米的围挡,其他路段的工地围挡不得低于1.8米,围挡应使用彩钢板、PVC板、砌体等硬质材料搭设,围挡应坚固、整洁、美观;严格控制施工围挡范围,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围挡确需要占用道路的,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3.施工过程的防尘降尘管理要求: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设施,且排水通畅无积水,施工产生的污水泥浆不得溢流到临街路面,禁止将未经沉淀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排水设施;施工现场严禁焚烧有毒有害物质和各类废弃物,堆放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应密闭存放或及时进行覆盖;施工脚手架外侧必须使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安全网上的建筑尘土、
垃圾、废弃物应当及时清洗、整理,保持整洁;施工现场土方、爆破施工等易产生粉尘的作业,采取湿法作业,安装喷雾或喷淋等降尘装置,并保证正常使用。
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抑尘制度,安排专人负责,非冰冻期每天洒水不少于6次,保证施工现场湿润不起尘,重污染天气时应相应增加频次。
各类地下管线工程施工,道路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并对回填后的沟槽采取洒水、覆盖等降尘措施。
回填时禁止抛洒回填物,回填后余土、开挖弃土及建筑垃圾必须于作业当天密闭清运干净,并对施工现场洒水保洁,当天内不回填、不外运的土方应进行覆盖。
4.垃圾的处理控制要求:建筑物内保持干净整洁,清扫垃圾时要洒水抑尘。
施工层建筑垃圾采用封闭式管道或装袋涌垂直升降机械清运,严禁凌空抛掷和焚烧。
施工现场设置建筑垃圾存放点,垃圾集中堆放并严密覆盖、及时清运。
生活垃圾应用封闭式容器存放,日产日清,严禁随意丢弃。
5.拆除作业扬尘防治要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工业厂房、烟囱、高炉等建(构)筑物拆除作业按工程性质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承担,并实行报备制度。
拆除作业时,在施工区域设置硬质封闭围挡及醒目警示标志,严禁敞开式拆除,作业时采用湿法作业,现场配备专业洒水、喷淋、喷雾设备,拆除过程中要洒水、喷雾降尘、抑制尘土飞扬,避免扬尘污染,实施爆破作业的,对爆破部位进行覆盖、遮挡。
拆除现场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要集中堆放,严密覆盖,每天早晚分别洒水不少于1次,全天不少于4次,
拆除施工完工后或暂不施工的现场做好覆盖工作,防止扬尘污染。
五、时间安排
1.部署阶段(20XX年10月1日-15日)。
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建立扬尘防治工作台账,确保防治工作全覆盖,无遗漏。
2.实施阶段(20XX年10月16日-12月15日)。
通过企业自查,住建局巡查,实现工作联动,各方责任主体要履行好隐患排查职能,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落实防治标准要求,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管,不留死角,全面覆盖。
住建局将强化日常执法监管,加强制度建设,对扬尘治理不达标的单位和企业以及有监管责任的部门和人员,实施公开曝光和问责。
3.总结阶段(20XX年12月16日-12月31日)。
认真总结扬尘治理的经验,成效及问题。
在此基础上,对治理工作成效显著的企业和项目进行通报表扬,并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对落后企业和项目公开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