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4
自考大学语文(专)试题_全国2005年4月自考试卷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湖北自考网5月22日整理课程代码:000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从八个方面阐释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它使用的论证方式是()A.由一般原理推导出个别结论B.由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引出结论C.一般结论是所有个别事例的总和D.由某些方面相反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引出结论2.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引用的语句中,出自毛泽东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的是()A.老夫喜作黄昏颂B.蚍蜉撼树谈何易C.头悬梁、锥刺股D.日出江花红胜火3.《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从“不打落水狗是误人子弟”,推导出“必须痛打落水狗”的中心论点,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类比B.归纳C.演绎D.对比4.朱自清曾经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A.文学研究会B.太阳社C.左联D.创造社5.《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所驳斥的农家的观点是()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B.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C.父子有亲,君臣有义D.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6.下列作家中,支持范仲淹“庆历革新”的是()A.苏轼B.欧阳修C.王安石D.陆游7.下列说明文中,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的是()A.《桥的运动》B.《白丝翎羽丹砂顶》C.《苏州园林》D.《菊花》8.《白丝翎羽丹砂顶》:“关于鹤的鸣声,《诗经》就有‘鹤鸣九皋,声闻于野’之句。
”这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比喻B.举例C.诠释D.引用9.下列科学小品中,大量运用掌故、引述典籍的是()A.《统筹方法平话引子》B.《我们肚子里的食客》C.《菊花》D.《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0.下列文句中,与“这些长期食客内以‘大肠杆菌’为最主要”运用同一种说明方法的是()A.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B.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八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到天空中C.再就是研究看不见的频段,如波长比较长的红外线D.群众把会发生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11.《追悼志摩》一文主要运用的抒情方式是()A.状物抒情B.写景抒情C.说理抒情D.叙事抒情12.老舍创作的最著名的剧本是()A.《屈原》B.《月牙儿》C.《蔡文姬》D.《茶馆》13.《我与地坛》中,地坛和母亲对“我”来说相同的意义在于()A.母亲到地坛中找我B.都在为我默默祈祷C.都是为我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D.都给我人生哲理的启迪14.下列文句中,最能表现蔺相如机智的是()A.臣愿奉璧往使B.璧有瑕,请指示王C.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D.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15.下列文句中,最能说明《哀溺文序》所言永之氓溺死原因的是()A.尽力而不能寻常B.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C.身且死,何以货为D.吾腰千钱,重,是以后16.古人所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是()A.分叙B.顺叙C.倒叙D.插叙17.毛泽东《沁园春·雪》中下片的首句是()A.欲与天公试比高B.江山如此多娇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8.下列诗句中,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用了同一种修辞方法的是()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9.下列诗词语句中,通过人物举动表达情感的是()A.小楼昨夜又(武汉自考)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B.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20.下列词作中,表现作者关心国事、渴望北伐的爱国精神的是()A.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B.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C.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D.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科)试题及答案-(15).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课程代码:000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从八个方面阐释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它使用的论证方式是()A.由一般原理推导出个别结论B.由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引出结论C.一般结论是所有个别事例的总和D.由某些方面相反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引出结论2.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引用的语句中,出自毛泽东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的是()A.老夫喜作黄昏颂B.蚍蜉撼树谈何易C.头悬梁、锥刺股D.日出江花红胜火3.《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从“不打落水狗是误人子弟”,推导出“必须痛打落水狗”的中心论点,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类比B.归纳C.演绎D.对比4.朱自清曾经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A.文学研究会B.太阳社C.左联D.创造社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5.《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所驳斥的农家的观点是()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B.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C.父子有亲,君臣有义D.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6.下列作家中,支持范仲淹“庆历革新”的是()A.苏轼B.欧阳修C.王安石D.陆游7.下列说明文中,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的是()A.《桥的运动》B.《白丝翎羽丹砂顶》C.《苏州园林》D.《菊花》8.《白丝翎羽丹砂顶》:“关于鹤的鸣声,《诗经》就有‘鹤鸣九皋,声闻于野’之句。
”这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比喻B.举例C.诠释D.引用9.下列科学小品中,大量运用掌故、引述典籍的是()A.《统筹方法平话引子》B.《我们肚子里的食客》C.《菊花》D.《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0.下列文句中,与“这些长期食客内以‘大肠杆菌’为最主要”运用同一种说明方法的是()A.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B.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八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到天空中C.再就是研究看不见的频段,如波长比较长的红外线D.群众把会发生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11.《追悼志摩》一文主要运用的抒情方式是()A.状物抒情B.写景抒情C.说理抒情D.叙事抒情12.老舍创作的最著名的剧本是()A.《屈原》B.《月牙儿》C.《蔡文姬》D.《茶馆》13.《我与地坛》中,地坛和母亲对“我”来说相同的意义在于()A.母亲到地坛中找我B.都在为我默默祈祷C.都是为我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D.都给我人生哲理的启迪14.下列文句中,最能表现蔺相如机智的是()A.臣愿奉璧往使B.璧有瑕,请指示王C.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D.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15.下列文句中,最能说明《哀溺文序》所言永之氓溺死原因的是()A.尽力而不能寻常B.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C.身且死,何以货为D.吾腰千钱,重,是以后16.古人所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是()A.分叙B.顺叙C.倒叙D.插叙17.毛泽东《沁园春·雪》中下片的首句是()A.欲与天公试比高B.江山如此多娇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8.下列诗句中,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用了同一种修辞方法的是()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9.下列诗词语句中,通过人物举动表达情感的是()A.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B.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20.下列词作中,表现作者关心国事、渴望北伐的爱国精神的是()A.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B.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C.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D.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试卷(课程代码04729)本试卷共7页。
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秋水》(节选)语句中,被用作例证而非比喻的是A.礨空之在大泽 B.中国之在海内C.梯米之在大仓 D.毫末之在于马体2.下列《论毅力》提及的正反对举中,既在“人生历程”中,又出现于“譬诸操舟”中的是A.顺与逆 B.成与败 C.强与弱 D.幸与蹇3.《吃饭》提及的古人中,被作者认为“早已明白”“音乐的道理可通于烹饪”的是 A.伊尹 B.老子 C.孔子 D.孟子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不复歌”的根本原因是A.出有车 B.孟尝君左右的厌恶C.食有鱼 D.满意孟尝君的宽容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细节中,展现了南霁云性格特征的是A.背诵《汉书》 B.记百姓名姓C.拔刀断一指 D.操纸笔立书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而“国人皆不欲”的原因是A.胡服过于窄小 B.公子成极力反对C.胡服便于骑射 D.夷夏有别的观念7.《前赤壁赋》中描写洞箫的语句是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8.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体现了笔调诙谐特点的是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B.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C.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D.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9.《香市》中说“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作者是想说明A.从前的农村有着最理想的经济形态B.大革命破坏了农村原有的自然风光C.往日农村尽管人迹罕至,但香市热闹非凡D.农村自然经济被破坏,新变化未带来繁荣10.《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长宣子孙”四个字引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A.对遥远旧梦的怀念 B.对姐姐不幸遭遇的痛惜C.对祖辈的亲密回忆 D.对封建家庭的彻底否定11.《纪念傅雷》所叙述的事例中,能说明傅雷“在青年时候,她的刚直还近于狂妄”的是A.与滕固吵翻,一怒返沪 B.成为第五类分子C.望子成龙,逼傅聪练琴 D.不满“墨猪”之评12.下列《哭小弟》语句中,使用了肖像描写方法的是A.小弟说起这话时依然面带笑容,毫不介意B.她站着上课,那神色真是庄严C.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D.她站在山泉边,捧着一个大盆的样子,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13.下列词语中,对《饮酒》(其五)全诗构思起纲领作用的是A.忘言 B.人境 C.南山D.心远14.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属于因情造景的是 A.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B.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C.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D.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15.《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使用反诘句“同来何事不同归”、“谁复挑灯夜补衣”,所达到的抒情效果是A.重章叠句,创造凄美的意境,意在言外 B.突兀而起,把情感推向高潮,动人心弦 C.凸显事理颠倒的假象,表示内心的焦虑不安D.增强语气,表示屈居下僚、未尽其才的愤懑16.下列宋词语句中,使用了当时口语的是A.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B.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D.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17.《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其中“君莫舞”三字的深层情感内涵是A.警告谗害忠良者 B.感慨历史兴亡 C.惋惜春天的离去 D.讽刺红颜祸水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一一祖国啊”的象征意义是A.饱受压迫的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B.经历文革动乱的一代青年的痛苦记忆C.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重负载D.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赋予青年的重大责任19.《婴宁》中婴宁的自然天性受到社会束缚的具体表现是A.矢不复笑 B.忍笑而立 C.笑辄不辍 D.反笑为哭20.下列作品中,以小见大,反映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孤寂痛苦的心态的是A.《断魂枪》 B.《金鲤鱼的百裥裙》C.《苦恼》 D.《麦琪的礼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写作(一)试题课程代码:00506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各种写作活动都具有的主要的共同特点是( )A.应用性、抒情性、思辨性B.思想性、社会性、形象性C.说明性、描述性、议论性D.综合性、创造性、实践性2.学术论文的研究对象称做是( )A.母题B.课题C.主题D.标题3.在信函中,用于长辈的祝颂语是( )A.金安B.时绥C.近祺D.近安4.素材是指( )A.比较简明单一的材料B.文章中准备采用的材料C.未经过加工的材料D.作者已经掌握的固有材料5.下列几种资料,属原始资料的是( )A.分类剪报B.会议记录C.读书笔记D.资料汇编6.文章各部分间的互相扶持、协助,体现了结构上的( )A.连贯性B.严密性C.完整性D.灵活性7.以某个具体的场面描写作开头的方式,较多的见于( )A.消息B.通讯C.简报D.短论8.体现段落与段落、层次与层次各种衔接关系的形式或手段是( )A.线索B.脉络C.过渡D.照应9.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嵌进另一有关事件的叙述,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主线来写,就叫做( )A.补叙B.平叙C.插叙D.分叙10.客观描写就是客观、准确地描摹对象的方法,它较多地应用于( )A.散文B.通讯C.消息D.科技文章11.文章修改、定稿时的语言推敲要( )A.删去方言和平实文字B.选用复杂多变的句式C.使语言尽量光彩夺目、富于文采D.调整或增删文字,使文章清楚畅达12.论证是用论据证实论点的过程,它要回答( )A.证明什么B.用什么证明C.为什么证明D.怎样证明13.用通俗、浅显的形象,来说明抽象深奥的事理的论证方法叫做( )A.对比法B.引证法C.喻证法D.例证法14.“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不久前才开展这项活动的中国,竞赛水平竟发展得如此迅速。
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现代汉语语法学(课程代号:8069)[NO] {找答案}------------------------------------------------------------[收藏]-[发送]-[打印]-- 来源:招考信息网编辑:LiuJun 点击: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新著国语文法》的作者是(C)。
A.王力B.吕淑湘C.黎锦熙 D. 马建忠2.中国语法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其中草创模仿时期的起讫年代是(B)。
A.1840-1918年B.1898-1936年 C. 1936-1949年D.1949-1956年3.一般认为,语法范畴是(C)。
A.句法中的语法意义的概括B.词法中有关的语法意义的概括C.句法中语法形式的概括D.词法中语法形式的概括4.下列各项居于名词特征的是(B)。
A. 可以加"不"、"很"修饰B.可以加数量词修饰C.可以带宾语D.可以加其他副词修饰5.五十年代,丁声树、吕淑湘、李荣等八位先生编著的语法学专著是(C)。
A. 《语法学习》B.《汉语语法常识》C.《现代汉语语法讲话》D.《语法修辞讲话》6."装肥料~装了三袋好肥料"。
这是(D)。
A. 等量替换B.超量替换C.差量替换D.紧缩替换7."他走了。
"是陈述句,表肯定。
"他走了?"是疑问句,表不肯定。
导致这两个句子意义不同的因素是(D)。
A. 语义关系不同B.语法关系不同C.词语的次序不同D.句调不同8.从语义上看,"他写钢笔。
"这个句子中的宾语与动词的关系是(B)。
A. 工具B.受事C.方式D.结果9."小王抄→老李说",这是(D)。
A. 超量替换B.差量替换 C. 等量替换D.不等量替换10.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是(C)。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先秦古籍《吕氏春秋?古乐》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A.履虎尾,不咥人B.龙战于野,其血玄黄C.贲如,皤如,白马翰如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2.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A.齐、鲁、韩、马B.齐、鲁、韩、王C.齐、鲁、韩、毛D.齐、鲁、韩、郑3.《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A.采诗说B.作诗说C.删诗说D.献诗说4.《孟子》属于()A.寓言体B.论辩体C.语录体D.论述体5.下列寓言出自《韩非子》的是()A.狐假虎威B.郢书燕说C.画蛇添足D.南辕北辙6.《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7.仲长统《乐志论》说:“消摇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
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
”这几句话表现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名家思想D. 墨家思想8.《汉书》采用的编写体例是()A.本纪、世家、表、书B.本纪、列传、表、书C.本纪、传、表、书D.本纪、传、表、志9.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的基本结构方式。
《七发》中的主、客是()A.子虚先生与乌有先生B.西都宾与东都主人C.凭虚公子与安处先生D.吴客与楚太子10.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创作出现的新的重要特色是()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B.委婉曲折,借助繁复的比喻说理C.愤世疾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11.郭茂倩《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A.四类B.八类C.十二类D.五十三类12.体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代是()A.西汉前期B.西汉后期C.东汉前期D.东汉后期13.被刘勰评为“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诗风是指()A.建安诗风B.正始诗风C.西晋诗风D.东晋诗风14.阮籍《咏怀》诗忧愤深广,后人评为()A.情伤一时,心存百代B.过为峻切,讦直露才C.天才秀逸,弘丽妍赡D.辞藻绝丽,婉转侧折15.陆机《文赋》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A.文气说B.灵感说C.宗经说D.滋味说16.元嘉诗风的变化主要表现为()A.寄言上德,托意玄珠B.庄老告退,山水方滋C.儿女情多,风云气少D.农事家常,怡然自适17.谢月兆新诗的特点是()A.清新明丽,流转圆美B.发唱惊挺,操调险急C.质而实绮,癯而实腴D.经营惨谈,一归自然18.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A.幽婉深沉B.平淡自然C.缠绵悱恻D.俊逸秀美19.《隋书?文学传序》对南朝诗风的概括是()A.词义贞刚,重乎气质B.宫商发越,贵于清绮C.词采华美,缘情绮靡D.音情顿挫,骨气端翔20.王维山水诗创作的特色是()A.善于写空山的宁静之美B.善于写水乡的纯净之美C.善于表现慷慨的情怀D.善于抒发失意的悲哀21.完成五言律定型的是()A.杨炯和杜审言B.宋之问和沈佺期C.陈子昂和张若虚D.魏征和上官仪22.《登高》是杜甫晚年诗中的名篇,被后人评为()A.古今五律第一B.古今七律第一C.古今五绝第一D.古今七绝第一23.“大历十才子”齐名的重要原因是()A.同见于姚合编的《极玄集》B.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C.他们长期在江南任职D.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24.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反映的是()A.早年的读书和漫游生活B.困居长安十年时的感受C.“安史之乱”时的国恨家愁D.晚年漂泊西南的客旅生活25.王建所作《宫词一百首》采用的诗体是()A.五律B.七律C.五绝D.七绝26.下列诗句中,属于杜牧咏史诗的是()A.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C.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D.长空澹澹孤岛没,万古销沉向此中27.陆龟蒙的小品文《野庙碑》的主题是()A.指出帝王权位用老百姓生命换来B.讽刺最高统治者穷兵黩武,大兴宫室C.鞭挞封建官吏凶狠残暴,伪善无用D.揭露历代统治者借解救百姓之名争夺帝位28.韩愈在《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中提出的文学主张是()A.文以明道B.文从字顺C.气盛言宜D.不平则鸣29.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说,第二个“象”是指()A.形象B.意境C.韵味D.旨意30.李商隐诗歌的风格是()A.峭健俊爽B.沉博绝丽C.清奇僻苦D.正大高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汇总一、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2二、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9三、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18四、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25五、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29六、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35七、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40八、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44九、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49十、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53十一、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57十二、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65十三、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69一、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的喻意是( )A.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时间的限制D.人的认识受空间的限制2.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3.《吃饭》中说:“弄饭给我们吃的人,决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
”这句话所揭示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 )A.名实不副,相互掩饰B.主从错位,本末倒置C.二元对立,执两用中D.多元相济,和而不同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主要目的是( )A.我行我素,张扬个性B.不平则鸣,不甘人后C.照顾家庭,赡养母亲D.探求知己,以展怀抱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描述的中心事件是( )A.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之地B.赵武灵王招兵买马训练胡服骑射C.赵武灵王与肥义谋划胡服骑射D.赵武灵王就胡服骑射事说服公子成6.下列文章中,虽然不加议论,但语句多含褒贬之意的是( )A.《西湖七月半》B.《爱尔克的灯光》C.《纪念傅雷》D.《都江堰》7.《秋夜》:“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课程代码:04729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谏逐客书》中,作者在谏阻秦王逐客的论述中罗列秦王喜爱他国的珍宝、美色、音乐,其目的是A.迎合秦王的独特爱好B.批评秦王的奢靡享乐C.试图以珍宝、美色、音乐来打动秦王D.说明“重物轻人”不符合统一的方针2.《论毅力》中,作者自己提出的用于类比的论据是A.操舟B.为山C.平地D.掘井3.《咬文嚼字》中,作者引用韩愈“惟陈言之务去”的名言,使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论证B.对比论证C.演绎论证D.类比论证4.《张中丞传后叙》中,许远的性格特点是A.视死如归B.足智多谋C.宽厚谦让D.嫉恶如仇5.《种树郭橐驼传》的写作目的是A.对为官者提供鉴戒B.歌颂百姓智慧C.批判官吏压迫百姓D.记录奇闻轶事6.《先妣事略》中,作者写母亲督促自己熟读的经典是A.《论语》B.《孟子》C.《大学》D.《孝经》7.《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最欣赏的一类人是A.匿影树下,逃嚣里湖者B.不舟不车,不衫不愤者C.楼船箫鼓,峨冠盛筵者D.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者8.《秋夜》一文的语言风格特点是A.机趣幽默B.冷隽峭拔C.简净质朴D.空灵蕴藉9.《香市》中,鲜明地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的是A.社庙的左屋被借去做了衙门B.乌龙潭后的那座戏台坍塌了C.武术班技艺高明,票价低,但看的人很少D.庙前广场的一角筑了篱笆,据说将建公园10.《爱尔克的灯光》中,暴露了封建家庭、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的是A.被巍峨门墙代替的太平缸和石狮子B.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C.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D.对姐姐悲剧的回忆11.《哭小弟》中,作者写小弟在冬天不怕生冻疮,敢用冷水洗脸,使用的描写方法是A.环境描写B.肖像描写C.细节描写D.心理描写12.下列作品中,以象征手法表现反权势、反媚俗的文人价值观和理想人格的是A.《纪念傅雷》B.《牡丹的拒绝》C.《我与地坛》D.《蚂蚁大战》13.《湘夫人》中,“登白蘋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所使用的抒情方法是A.直抒胸臆B.借举止抒情C.融情入景D.借比喻抒情14.《归园田居》(其一)的语言风格特色是A.回环往复,一唱三叹B.铺陈夸饰,幽默诙谐C.简净质朴,平淡自然D.严整工切,精练新警15.《登高》中运用“句中自对”对仗形式的一联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迴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D.艰难苦恨繁霜,倒新停浊酒杯16.《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使用的抒情方法为A.借事抒情B.借景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比喻抒情17.《雨巷》一诗的意象中,象征人生漫漫长路、狭窄天地的是A.丁香B.雨巷C.雨的哀曲D.颓圮的篱墙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A.徐志摩B.舒婷C.闻一多D.裴多菲19.《枕中记》中,卢生经历黄梁一梦后,放弃追求功名利禄的根本原因是A.对荣华富贵的厌倦B.对将来灾祸的恐惧C.对人生不定的无奈D.洞见了人生“真谛20.《哦,香雪》一文描写香雪暗夜独行时的心理状态是A.既冲动,又胆怯B.既兴奋,又恐惧C.既痛苦,又坚定D.既专注,又不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中指出创业者应有的节操是()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C. 勤俭节约、清正廉洁D. 同心同德、顾全大局2. 《科学的春天》中所引用的白居易作品中的句子是()A. “蚍蜉撼树谈何易”B.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C. “头悬梁,锥刺股”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3.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中心论点是()A. 狗性总不会改变的B. “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简直应该打C. 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D.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4. 下列语句中,作者用来说明散文创作要重视主题思想的是()A. 有了线,有了珍珠,还必须有一双巧手把它们穿起来B. 古代有些画家,画人像眼睛时,要留待精神最好的时候才下笔C. 一个作品,几十万字也好,几百字也好,也总有它的“核”D. 笋尖比笋身好吃,菜心比菜梗好吃;厨房大师傅更是深知“此中三味”5. 下列作家中,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并参加“左联”任执行书记的是()A. 鲁迅B. 茅盾C. 老舍D. 巴金6. 《谏太宗十思疏》中“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是()A. 对偶、对比B. 对偶、比喻C. 对比、比喻D. 对偶、排比7. 《白丝翎羽丹砂顶》一文指出,鹤的饲养历史,已很久远,最早记载,见于()A. 《左传》B. 《诗经》C. 《庄子》D. 《吴越春秋》8. 下列作家中,身残志坚长期从事科普创作的是()A. 华罗庚B. 贾祖璋C. 高士其D. 史铁生9. 下列各句中,与“由亿万颗恒星组成的星系,像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中心也会爆发,还会爆发得更强烈”运用了同一种说明方法的是()A. 比如,想泡壶茶喝。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专)试题
课程代码:000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会见某外国代表团时谈话的一部分,这个代表团来自(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2.郭沫若创作的著名诗集是( )
A.《屈原》
B.《野草》
C.《蔡文姬》
D.《女神》
3.《论气节》中指出我国古代提倡“浩然之气”的是( )
A.文天祥
B.韩愈
C.孟子
D.孔子
4.周培源提出“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是针对社会上流行的一种不好风气,这种风气是( )
A.崇洋媚外
B.重理轻文
C.读书无用
D.数典忘祖
5.《散文创作谈》论证“中国是一个散文传统深厚的国度”时列举了庄周、韩非、贾谊、司马迁以及“唐宋八大家”等,这种论证方法是( )
A.类比法
B.对比法
C.演绎法
D.归纳法
6.“今也,南蛮鸟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参。
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这里的“幽谷”喻指( )
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农家学说
7.钱学森在《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中指出,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是( )
A.应用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的理论来解决生产斗争中出现的问题
B.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
C.遗传工程和板块理论的出现
D.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运用
8.玄奘亲身经历沙漠的情景载于他撰写的( )
A.《西京杂记》
B.《大唐西域记》
C.《佛国记》
D.《西游记》
9.“统筹方法,是一种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数学方法。
”这里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比较法
B.诠释法
C.定义法
D.举例法
10.下列句子中,运用比拟修辞手法的是( )
A.形形色色的菌客菌主菌亲菌友,有的挺着胸膛,有的弯腰曲背,有的圆脸儿涂脂擦粉,有的大腹便便,有的留个辫子
B.我们这一所细菌大饭店,一开前门便是切菜间,壁上有自来水,长流不息
C.厨房是一支大油锅,可以收缩,里面自然发生一种强烈的酸汁
D.小食堂备有咖喱似的黄汁,以及其他油呀醋呀,一应俱全
11.《追悼志摩》一文的主要抒情方式是( )
A.通过叙事抒情
B.通过说理抒情
C.借景抒情
D.直抒胸意
12.《秋夜》着重歌颂鲁迅先生( )
A.战斗不止
B.疾恶如仇
C.对祖国的热爱
D.对青年的关怀
13.《北京的春节》中记载北京过农历新年开始于( )
A.腊八
B.腊月二十三
C.除夕
D.元旦
14.《箱子岩》具有的思辨色彩主要体现在( )
A.民情风习的描写
B.人物的刻画
C.景色的渲染
D.叙事中穿插议论
15.《我与地坛》中写地坛“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让人联想到的深意是( )
A.地坛的古老
B.地坛的遭遇
C.“我”的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
D.“我”的持久不变的努力追求
16.《柳敬亭说书》中记叙柳敬亭所说的一段书是( )
A.武松打虎
B.林冲比武
C.杨志卖刀
D.鲁达救人
17.毛泽东《沁园春·雪》:“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唐宗”指的是( )
A.李渊
B.李世民
C.李隆基
D.李治
18.《迢迢牵牛星》中,“河汉清且浅”之后紧接的一句是( )
A.泣涕零如雨
B.盈盈一水间
C.相去复几许
D.脉脉不得语
19.下列诗句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是( )
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0.下列喻愁名句出自宋朝人笔下的是( )
A.休问离悉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
B.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咬文嚼字》中指出“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下列句子中的“烟”字用了联想意义的有( )
A.“杨柳万条烟”
B.“烟光凝而暮山紫”
C.“依依墟里烟”
D.“吟赏烟霞”
E.“蓝田日暖玉生烟”
22.《苏州园林》中指出,“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这表现在( )
A.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B.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C.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D.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
E.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23.下列作品中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有( )
A.《北京的春节》
B.《追悼志摩》
C.《都江堰》
D.《哭小弟》
E.《拣麦穗》
24.下列作品的作者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
A.《朋党论》
B.《衰溺文序》
C.《答司马谏议书》
D.《谏太宗十思疏》
E.《毛颖传》
25.下列诗句中,含有六朝兴亡之感的有( )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D.南朝四面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E.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永之氓咸善游
永之氓咸善游:
27.度义而后动
度:
28.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垂拱而治:
29.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
卒见任使:
30.活泼,秀丽,褴褛的衣衫
褴褛: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时法国士兵在沙漠中见到这“魔鬼的海”极为惊奇,就去问孟奇。
孟奇深深思考以后,便指出这是因为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一层空气温度就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许多。
这样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了一个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好像栽在地上,蔚蓝的天空,倒映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顷的湖面了。
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八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到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
(1)这段文字引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
(2)简要说明沙漠中“魔鬼的海”的形成原因。
(3)这里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
3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生人交谈,可以使大脑得到锻炼。
经常说话,尤其在生人面前说话,总要尽量说得准确、鲜明、生动些,这就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与生人交谈时,思维变得敏捷起来,某些原来没想到的内容,会出现在脑海里。
有些发明家就是在与生人交谈中受到启发,产生灵感,因而有所发明创造的。
为了提高工作能力,我们应当经常与生人交谈。
(1)这段文字提出的论点是什么?
(2)为什么经常与生人交谈可以锻炼思维能力?
(3)写出文中采用的事实材料论据。
3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1)“既罢”中的“罢”指什么事件的结束?
(2)这段文字表现了廉颇、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点?
(3)文中刻画廉颇、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五、作文题(30分)
34.以〈小议“异想天开”〉为题写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