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教您一眼认定结果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3
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定义判断找准关键词一步到位华图王晓乐四川公务员考试中定义判断作为判断推理模块的题型之一,占有10个题目的题量。
相对于同样占有10个题目题量的逻辑判断来讲,定义判断的解题方法简单,步骤易学,理论上应该是得分题目。
但是,很多同学却对这类题目望而却步。
原因是定义判断做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定义当中的关键词汇,但是许多同学找关键词总是找不对,导致这个题型大面积的失分。
今天,我们就用一个专题来找找定义判断中的关键词,帮助大家来强化这个题型的做题技巧。
1、题干中的举例常常与选项一一对应。
2014年四川下半年公务员-62、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是指运用税收、信贷、财政补贴、收费等各种有效经济手段引导和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的是:A. 某省通过交通税费的征收与管理,发展有益于环境保护的交通方式B. 某国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信贷投入C. 某环保设备制造园规定了允许进入园区的企业注册资金的最低限度D. 某企业由于污染治理未达标,而被环保部门取消了当年申请环保专项资金的资格【答案】D.【题目详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对题干中的概念所涉及的信息做好有效的分析。
当看到题目中概念是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的时候,应该清楚题目中的概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叫做环境保护,另一个部分叫做经济政策。
比较两个部分可知,环境保护的政策有很多,本题侧重的是经济政策。
因此,经济政策是后文中描述文字阐述的重点。
接着往下看可以看到有四个举例列举的经济手段。
按照定义判断出题的经验来看,通常这几个经济手段的举例会和选项中的具体信息相对应。
同时,本题中应该落到段落的中心词上,那就是经济手段促进环保。
本题解题的另一个关键是要看清楚命题人的问法。
题目中问的是不属于环境保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护经济政策的概念的是哪个选项,考生切不可想当然的选一个属于类的选项。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成绩查询】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尊敬的参加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的同学们,大家好,经过4月12日的考场厮杀,笔试成绩已成定局,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在期待着自己的成绩,是否如愿发挥,拿到应得的分数,又或是否有转机的可能,咱们选调生的公告里面已经注明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成绩公布时间,所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转发成绩查询入口,另外也可以登录其他几个官方网站查询,这几个网站分别是:河南人事考试网(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大河网( )上公布。
考生也可登录报名系统查询笔试成绩。
登录报名系统的时候,需要你以前注册的账号登录,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成绩查询入口马上就要开通了,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我们成绩的时刻到了。
华图官方面试备考课程购买入口:/RAOVaej 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行测辅导:定义判断不可小觑QQ群:2389925、104918981 、122634718【华图教育 - 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备考热点】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时政热点汇总行测备考申论备考面试热点汇总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招考公告,河南华图根据历年河南选调生考试公布时间,预计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招考公告在3月初公布。
届时河南选调生考试网将第一时间提供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招考公告,广大考生随时关注河南选调生网(/xds/)!华图河南选调生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历年年河南选调生考试招考公告,供考生参考。
河南华图提醒广大考生提前备考。
逻辑学中最基础的三个部分:概念、判断、推理,其中最基础的是概念,所以定义判断在在近几年的国考、联考中题量全部都是10道,由此可知所占的比重也是不容小觑!而我们的考生往往又会因为觉得自己缺乏学科背景而放弃或者无法保证较高的正确率因此而苦恼,华图教育为了帮助大家,特此在此文中献上良计,助大家定义拿满分!我们要认识到在一个定义的组成,其实本质就是由单个的词构成!因此,我们在做这种题的时候,就应该找到定义中最关键和最核心的词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关键词!例如,主语、定语、状语、属性等!例1:工作倦怠:指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程要求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尽的现象。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不属于教师工作倦怠的是( )A 小王老师感到难以完成学校下达的额外教学任务B 现在很多学生非常调皮,一些年轻的老师疲于应付C 因为最近经常加班,小李老师这几天上课总提不起精神D 小张老师因为和丈夫关系紧张,最近上班总是愁眉苦脸的解析:群体的关键要件有:(1)没有组织结构;(2)一定程度共同关注点;(3)可能形成集团。
在A选项中,某家族举行宴会祭祖,属于家庭聚会,不符合(1),所以排除。
在C 选项中,十余万游客浏览参观颐和园,属于普通的游玩,不符合(3),所以排除。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十大陷阱题【导读】2015年河南选调生行测能力测试已经落下帷幕,综合来看,行测的难度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
有些题目虽然难度不高,但是很容易做错。
2015年河南选调生行测能力测试已经落下帷幕,综合来看,行测的难度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
有些题目虽然难度不高,但是很容易做错。
下面我们就分享十道典型的陷阱题:陷阱题之常识判断【例1】下列成语与工艺技术或行业对应不正确的是:A.量凿正枘——木工B.锦上添花——纺织C.炉火纯青——冶炼D.青出于蓝——陶瓷【答案】D【解析】A项,量凿正枘是指木工度量器物孔眼的大小方圆制作可与之相契合的榫头。
比喻说话办事须从实际出发,与木工行业相关,因此A项对应正确。
B项,锦上添花是指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与纺织行业有关,因此B项对应正确。
C项,在冶炼青铜时,产生了青色的气体时杂质就基本除去了;后来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
现在用“炉火纯青”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可见炉火纯青与冶炼工艺有关,因此C项对应正确。
D项,青出于蓝是说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
本成语指颜色,用以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该词的产生与陶瓷制作无关,因此D项对应不正确。
因此本题选择D项【陷阱】在本题中C是一个容易做错因为大家做题的过程中,对于炉火纯青很容易联想到炼丹,而不是冶炼。
事实上丹指的是丹砂或称硫化汞,是硫与汞的无机化合物。
属于冶炼技术的一个分支,因此C是完全正确的。
【例2】俗话说“绣花要得手棉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下列与该俗语哲理相同的是( )A.身正不怕影子斜 B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国家选调生|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选调生| 各省选调生|C.大水漫不过船D.有理不在声高【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绣花要得手棉巧,打铁还须自身硬”强调办事情需要依靠内因。
四个【陷阱】选项中只有B“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以体现出内因”。
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2015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25题,每题分,参考时限25分钟)本部分中每道题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
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要求,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1-25题)1.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不能把典型的地域特征搞没了,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掉了,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弄丢了。
对本句话最恰当的概括是:A.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突出特色B.乡村规划和建设要典型C.乡村规划和建设要保留优秀传统D.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符合国情2.在目前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下,县级财政勉强能负担起教师工资,中央和省财政能补贴部分教师工资和学校建设资金,但留下的缺口全部都交给学校自己解决。
一些农村中小学校长反映:义务教育现在已经成了"学校的义务"。
义务教育现在已经成了"学校的义务"的含义是:A.学校承担义务教育B.义务教育是学校的责任C.学校的义务是负责义务教育D.学校只尽义务而缺少外部投资3.他们认为不应该纠缠于中日间的陈年旧账,要眼望中日友好的巨大利益,他们中一些"杰出的"代表还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模式提出了一个中日关系新思维理论,认为如果早在20世纪就建立日本人设计的"大东亚共荣圈"将会给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福祗。
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A.否定B.肯定C.未置可否D.有肯定有否定4.在他们过度理性的影响下,一些被他们的过度理性蒙蔽的中国人开始无视中国的抗日战争史而向"中国愤青派"爱国青年质问诸如,"你们为什么要反日"这样完全丧失民族情感的弱智问题。
一、真假型题干特点:题干给出几句对话(猜测)及其真假情况,但并未指明哪句为真哪句为假,要求根据所给条件进行推理。
【例题1】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解析:题干要求根据四人所说的话来判断与车的颜色的对应关系。
只有丁的话是确定条件,可知“说实话的人的车是红色的,且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说实话”。
观察甲、乙、丙的话,发现乙的话中提到了红色,与该条件有关,可以此作为突破口。
显然,乙不可能说实话,否则乙和丙的车都是红色的,不符合题意;由乙的话为假可知丙的车不是红色的,那么丙说的也不是实话,则丁的车是蓝色的。
所以说实话的是甲,甲的车是红色的。
由甲的话“乙的车不是白色”是实话,可知乙的车是银色,则丙的车是白色的。
因此答案为C。
点拨:当题干信息只有唯一一个确定条件时,可由与该条件相关的话的真假入手解题。
真假型题目的解题关键是找到题目的突破口,通常可以从确定条件、一致条件和唯一条件这几个点出发,需要大家多做题多积累经验,此外,假设法和代入法是真假型题目的通用解法,如果在考场上一时没有思路,可直接进行假设或代入。
二、排序型题干特点:题干给出多个确定条件,只涉及了一类元素,但这些元素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位置上的次序关系或者数量、程度的比较关系等等。
【例题2】在同一侧的房号为1、2、3、4的四间房里,分别住着来自韩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四位专家。
有一位记者前来采访他们,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①韩国人说:“我的房号大于德国人,且我不会说外语,也无法和邻居交流”;②法国人说:“我会说德语,但我却无法和我的邻居交流”;③英国人说:“我会说韩语,但我只可以和一个邻居交流”;④德国人说:“我会说我们这四个国家的语言”。
今天,我们来谈一种很容易得分的类型题,这就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片段阅读中的细节理解题。
近几年,细节理解题变化还是很大的,出现了细节理解题同其他题型的融合。
如“这段文字未暗示的信息是”,这是意图判断题同细节理解题的融合。
细节理解题的技巧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偷换时态在我们学习过程中,我们所知的时态有过去时、将来时、现在时。
过去时的标志有“已、已经、曾经、了、过”等;将来时的标志有“将、要、立即、马上”等;进行时的标志有“正、正在、在……中、着、现在”等。
当我们看到这些词出现在选项中,一定要重视起来,再在原文中找到看事态是否一致。
第二,偷换数量数量方面包括以下三种,一种是较多量,如“较多、很多、许多、大量、大部分、大多数、广泛、一片、不少”等;一种是较少量,如“较少、很少、少量、少部分、少数、少许、不多”等;一种是中间量,如“某些、一些、一部分”等。
在这些数量面前,一定要记住:首选同级替换,次选中间量向两级替换。
第三,偷换逻辑偷换逻辑是比较隐藏的一种方式,最常考的就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混淆、因果倒置、并列混淆为条件或因果关系。
第四,偷换概念概念包括偷换、扩大、缩小。
相对来说,比较隐蔽。
第五,偷换相对绝对体现相对的词有“相对:可能、也许、往往、大概、通常、未必、是否”等;体现绝对的词有“所有、一切、全部、总是、完全、任何、无论、都、各个、绝对、永远”等。
第六,无中生有无中生有包括由无到有、无关系到有关系(曲解文意)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化同法” 一般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将分子(或分母)化为完全相同,从而只需要看分母(或分子)即可。
二是将分子(或分母)化为相近之后,出现“某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大而分子较小”或“某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小而分子较大”的情况,则可直接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
三是将分子(或分母)化为非常接近之后,再利用其它速算技巧进行简单判定。
事实上在做资料分析的试题当中,将分子(或分母)化为完全相同一般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化同法更多的是“化为相近”而非“化为相同”。
虽然“化同法”在资料分析的试题当中使用频率并不是太高,远远没有估算法、首数法那么普遍。
但是应考者可以将“化同法”作为补充的速算技巧来掌握,对于部分分数比较类题目使用化同法还是非常方便的。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2015年河南选调生行测备考:逻辑判断的应试策略逻辑判断是河南选调生行测考试判断推理部分最典型的逻辑题目,在选调生行测考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但又因为逻辑判断题灵活多变,难度颇高,因此也常常令很多选调生考生感到头疼不已。
其实逻辑判断题并非无规律可循,无方法可解。
要想做好这类题型的同学,则需要制定相关的应试技巧。
下面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就为考生们介绍几种逻辑判断题的应试技巧,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学习相关知识——运用知识解题逻辑判断考查的内容涉及分析、综合、理解、概括、判断、推理、论证、类比等思维能力,则需要考生熟练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基本概念,熟悉联言、选言、假言推理,熟悉掌握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才能快速有效的解题。
这部分内容是大多数考生普遍反映的难点所在,所谓难的原因有二:一是知识点较多;二是有些知识与我们日常理解有偏差。
那么,针对难点原因进行复习:一是结合给出的例子理解知识点的含义,在学习选言命题和假言命题时可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帮助记忆。
二是对于与日常理解有偏差的知识点,要重点记忆。
二、熟悉解题方法——寻找最优技巧做好逻辑判断类题型,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因此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解题方法,即找突破口法、假设法、代入排除法、图表法。
很多同学在做此类题型时都能得出答案,但是往往花费时间较多,在时间紧张的考试情况下,更容易放弃。
为此,关键是要找到最优的、更容易运用的解题方法。
三、分析论证关系——掌握解题思维可能性推理题型是选调生考试的重点题型,同学根据提问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解题思路来确定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然后分析各个选项,需要比较的则依据教材所给原则进行比较,最终选出正确答案。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计算试题,成了当前考生所关心的主要问题。
这里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给大家介绍一种能快速解题的方法——尾数判定法。
尾数判定法是一种利用目标答案的尾数计算的方法,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尾数法、多位尾数法、除法尾数法等。
其基本依据是:和、差、积的尾数就是尾数的和、差、积的尾数。
下面我们来看四个简单的例子:[例1]173×173×173-162×162×162=(D )。
A.926183B.936185C.926187D.926189[解析]尾数法:3×3×3-2×2×2=19,尾数是9,选择D。
这个例题给大家介绍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尾数判定法,但是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会出现利用后几位尾数才可以确定最终答案的情况,因此就要使用多位尾数法。
[例2]2002×20032003-2003×20022002的值是( B)。
A.-60B.0C.60D.80[解析]两位尾数法:原式的末两位数字=02×03-03×02=00,选择B。
下面我们看一个乘方尾数问题,在遇到乘方尾数问题时,要牢记口诀,即:底数留个位,指数除以4留余数(余数为0,则看作4):[例3] 1999的1998次方的末位数字是(A )A.1B.3C.7D.9[解析]9的乘方尾数呈9、1、9、1、9、1的规律变化,1998是偶数,选择A在尾数判定法中,若算式中含有除法,则需要应用除法尾数法,如例题4:[例4] (873×477-198)÷(476×874+199)的值是( A)A.1B.2C.3D.4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解析]根据除法尾数法,原式可化为(****3除以*****3)代入选项,B、C、D可被排除,选择A。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教您一眼认定结果
华图教育
从历年国考、联考来看,构造问题虽不是传统题型,但几乎每年都会考到,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题型,而且现在考试逐渐加大杂糅题型的数量,构造问题可以和许多其他题型联合在一起出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种小题型。
华图教育公考专家主要就极值问题做一个解读和梳理。
1、100人参加7项活动,已知每个人只参加一项活动,而且每项活动参加的人数都不一样。
那么,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最多有几人参加( )
A.21
B.22
C.23
D.24
答案:B。
解析:要想使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人数最多,就必须使其他六项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少。
设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人数为x,则
(1)参加人数最少的三项人数分别为1、2、3;
(2)参加人数最多的三项人数分别为x+3、x+2、x+1
∴ 1+2+3+x+(x+1)+(x+2)+(x+3)=100 => x=22
在构造问题中,这种极值问题考的比较多,我们只需要把握这种思想就可以了:要想使它最大,其他的就必须最小;要想使他最小,其他的就必须最大。
2、某机关20人参加百分制的普法考试,及格线为60分,20人的平均成绩为88分,及格率为95%。
所有人得分均为整数,且彼此得分不同。
问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最低考了多少分?( )
A.88
B.89
C.90
D.91
答案: B
解析:20人的总分是88×20=1760根据及格率为95%可知,有一人未及格。
国家选调生|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选调生| 各省选调生|
要想使排名第十的人的分数最低,必须其余排名的人的分数尽可能高。
设成绩排名第十的人考分为x分,则
(1)未及格的人为59分;
(2)排名第十一至十九的分别为x-1,x-2,x-3,x-4,x-5,x-6,x-7,x-8,x-9;
(3)排名第一至九的分别100,99,98,97,96,95,94,93,92
∴ 59+10x-(1+9)×9÷2+(100+92)×9÷2=1760 => x=88.2
最低为88.2分,取大于88.2的最小整数89
在做极值问题时,若最后算出来是非整数,则看问题的问法,若问最小值,则取大于该数的最小整数;若问最大值,则取小于该数的最大整数。
3、城市9月平均气温为28.5度,如当月最热日和最冷日的平均气温相差不超过10度,则该月平均气温在30度及以上的日子最多有多少天?
A.24
B.25
C.26
D.27
答案:B
解析:要使该月平均气温在30度及以上的日子尽量多,就必须使该月平均气温在30
度以下的气温尽量低。
又因当月最热日和最冷日的平均气温相差不超过10度,则最高气温应该就是30度,其他的气温应该皆为20度。
设该月平均气温是30度的日子有x天,则
该月平均气温是20度的日子有30-x天
∴ 30x+20×(30-x)=28.5×30 => x = 25.5
最多为25.5,取小于25.5的最大整数25
不难发现,构造问题的出题形式越来越复杂,但其解题思想是不变的:要使所求的最大,就必须使其他项尽量的小;要想使所求最小,就必须使其他项尽量的大。
在做此类题的时候,最后计算出来是个非整数,很多学员不知道怎么处理,其实看一下所问的问题就可国家选调生|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选调生| 各省选调生|
以了:问最大/最多/至多/最重为多少,则取小一点的整数;问最小/最少/至少/最轻为多少,则取大一点的数。
国家选调生|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选调生| 各省选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