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煤炭经济发展中煤炭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 格式:pdf
- 大小:186.48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煤炭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周晋钢 晋煤集团运销处摘 要:煤炭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能源,能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
一直以来,煤炭的开采挖掘除了由大型企业控制之外,还存在一部分的小型煤炭企业,这部分企业对于煤炭的开采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而且分布较为杂乱,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因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浪费局面,严重影响着煤炭资源的健康发展。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开始督促煤炭资源走向整合。
以此来形成企业煤炭资源的集中化生产,取得更大的可持续发展效益。
关键词: 煤炭资源整合 可持续发展 煤炭产业 安全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种能源的消耗量也不断增加,而煤炭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种,它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性能源,也是我国战略上最安全和最可靠的能源,它的重要战略资源地位无法动摇。
当前,根据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显示,煤炭处于能源中的主导消费地位,占到了整个能源消费结构的三分之二。
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煤炭行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小型的煤炭企业过于繁杂,分布也不集中,对其的监管力度也亟待优化。
其次,很多煤炭企业并没有完善的开采挖掘设施,危险系数较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各种安全意外状况,对员工和企业的资产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再之,一部分小型企业由于安全开采意识的匮乏,并不会对煤矿周围的环境做好完善的保护措施,仅仅采取了简单的安全提醒,所造成的污染相当严重。
最后,煤炭行业长期存在的一个弊病是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其他经济行业在与煤炭行业进行交易时,往往只会选择优质的煤矿,因而质量较差的煤矿和就被放弃。
同时,由于开采措施的不善,经常会出现许多煤渣、煤粒,企业在面对这些剩余产物时,并不会采取合理的填充,很多时候是直接舍弃,或者进行部分集中,缺乏合适的处理方式,导致煤的浪费情况十分严重。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现如今的煤炭资源开采,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进行解决和完善,因此,国家开始采取相关的措施,积极地对煤炭资源、企业资金、技术等进行了优化配置,并逐步形成了煤炭资源的集中化生产,实现了煤炭资源整合。
煤炭资源整合论文煤炭资源论文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政策研究提要煤炭企业作为掌控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煤炭资源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能源,煤矿行业因矿难频发环境污染等问题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尴尬行业……这些都让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显得迫在眉睫。
关键词:煤炭;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在《礼记·檀弓下》中,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在过往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不管朝代如何变迁,不论帝王如何更替,即便是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清明盛世,即便有短暂的休养生息,“苛政猛于虎”依然是对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最精准简短的概括。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57年以后的2006年1月1日,农业税被全面取消,从此以后“苛政猛于虎”的时代被尘封进历史,幸哉!而近些年,不绝于耳的声音“矿难猛于虎”,悲哉!2008年5月4日,郑州市,遇难16人2008年7月10日,济源市,遇难11人2008年8月01日,平禹市,遇难23人2008年9月07日,禹州市,遇难18人2008年9月13日,洛阳市,遇难10人2008年9月21日,登封市,遇难37人……2010年3月15日,新密市,遇难25人2010年3月31日,洛阳市,遇难46人2010年6月21日,平顶山,遇难47人2010年8月02日,郑州市,遇难16人2010年10月16日,平顶山,遇难37人……触目惊心,血淋淋的数字,每一个数字都曾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倡导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煤矿企业的整改迫在眉睫。
而矿难,虽不是唯一的诱因,确是现有行业状况最尖锐的矛盾体现。
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一、煤矿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是于国家、企业、私营矿主三方有利的行为能源无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命脉,通过煤矿资源的整合和有效的企业兼并重组,于国,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一,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煤炭经济转型发展案例分析现在煤炭经济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对原来煤炭资源的整合,这是为了让煤炭的资源能够更合理地被开采利用,与此同时并保持着良好的销售业绩。
在对资源的整个整理整合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和麻烦,特别是在对煤炭经济循环网络的搭建过程,各种各样的矛盾会层出不断。
因此,为了使煤炭资源的利用的效率能够稳定上升,减少资源的浪费,提升利用率,在符合现在的潮流下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互联网+煤炭资源的方法对煤炭资源进行综合性的管理,确保它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
1.煤炭经济发展中煤炭资源整合的重要性1.1顺应了全国能源市场的整体的发展趋势政府出章说明,在2020年要把中国煤炭的消费数量控制在42×108t 以下,根据数字统计表明,去年中国煤炭市场的产能大约在47×108t,中国的煤炭市场出现了大量的煤炭剩余,造成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局面,就拿山西省来说,合法的煤炭与违规的煤炭矿产综合为601处,这些煤矿的每年的出煤量大约在16×108t,除此之外,山西省还有很多待建的煤矿工程,另外,企业的手中也握有大量的煤炭资源,保守估计约为1200×108t,煤炭的资源出现严重的资源过剩问题。
因此,工业转型是山西省必不可少的一场工业变革。
国家规定,在2020年撤除原来的5414×104t的煤炭量,这些煤炭量大约是现在产值的4.7%。
除了这些,也伴随项目转化,矿产重组,解决产能过剩的机遇出现。
政府已经同意在山西省建设四条电力外送通道,并配设各种设备,保证山西的煤炭产业能够稳定持续发展。
期中涉及的项目工程会在2017年陆续开工,预计在2020年陆续竣工,实现原来的每年4.4×108t的可转换煤的目标。
1.2从源头上解决煤炭企业的安全问题对煤炭的资源进行综合的整理整合后,在根源上对煤炭企业的安全问题进行解决。
通过资源整合处理,把违法经营,安全设施和等级不够完善的企业进行及时的清理。
浅谈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产业优化意义及其积极影响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2-000-02摘要煤炭行业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山西省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担负着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探讨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实现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及时掌握煤炭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新动向、新情况和新问题,缓解煤炭资源供需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业优化积极影响煤炭素有“工业粮食”之称,一直以来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开采技术相对落后,企业规模小对煤炭资源的开采长期处于粗放状态下。
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这就难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行业生存危机凸显。
可以说没有山西煤炭的支持,全国许多地方的经济都无法快速发展,因此山西的能源地位决定了山西必须加强能源安全建设,确保供需平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但是山西煤炭行业在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行业发展制约因素过多的问题。
如何从长远着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好的建设山西能源基地,确保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成为了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山西煤炭资源状况分析山西作为全国煤炭储量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山西全省含煤面积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
目前拥有大同、阳泉、潞安、晋城、霍州、华晋、平朔和太原煤炭气化集团公司、山西焦煤等十大煤炭生产、供应基地,以及各类小煤矿4200多个,总体产能突破5亿吨,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3、1/4和70%以上。
山西煤炭资源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献,但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也造成资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等严峻问题,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
由于历史原因,煤炭开采形成了多、小、散、乱的局面,小煤窑所占比例较大,其无序开采严重冲击着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
2010年9月18日公务员联考《申论》试卷(山西、河南、福建、重庆、宁夏、青海、西安、内蒙古、辽宁、海南、西藏为同一份试卷)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资料1.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生产基地,承担着保证国家能源供应,保证矿工安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任。
在长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多、小、散、乱的格局。
【批注1】从煤炭整体开采水平上看,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占到70%以上,其中15万吨以下煤矿占到了60%。
具体来看,在资源回收率方面,中小煤矿平均只有15%。
据测算,这意味着开采一吨煤要浪费6吨的资源,每年破坏资源20亿吨,每年因为煤炭开采造成环境总的损失大约有300亿元。
在矿难方面,过去平均每年10人以上的煤矿事故有13起,其中乡镇煤矿占到70%,乡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相当于国有重点大矿的17倍。
因为开采秩序混乱,很容易滋生腐败。
据煤炭和税务部门估计,前些年,山西煤炭实际产量在8亿吨,而每年的报表产量只有6.5亿吨。
也就是说,每年有1.5亿吨左右是逃脱了监管的“黑煤”,每年流失税费百亿元以上。
这些问题不仅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有碍国家的能源安全,也使山西省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和沉重的资源环境与生命代价。
【批注2】2008年9月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煤炭企业全面整合重组。
抓住机遇搞好山西煤炭产业整合工作【摘要】本文分析了山西煤炭产业现状,论述了山西煤炭产业整合的必要性,指出了搞好山西煤炭产业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整合后要保持产能持续稳定;二是妥善解决小煤矿及其他煤矿业主的退出问题;三是要加强对煤矿开发的各项政策研究;四是加强对整合后煤炭企业的管理;五是矿产资源整合要取得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有力配合。
【关键词】山西省;煤炭产业;产业整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山西煤炭产业现状1、煤炭资源概况山西煤炭资源非常丰富。
山西全省国土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其中含煤面积5.7万平方千米,占近40%;全省118个县级行政区中94个县地下有煤,91个县有煤矿。
1995年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显示,山西2000米煤炭资源的总量为6400亿t,占全国的16%;截止1996年末,已累计探明储量2662亿t,占全国27%(其中:煤焦煤占57%),保有储量2613亿t,占全国的27%,境内各类煤矿批准占用储量约1500亿t。
众所周知,我国的能源结构一直以来都以煤为主。
煤炭无论是在一次能源的生产或是消费结构中均占到75%。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在煤炭开发方面实行“强化东部,战略西移”的战略决策,从而确立了山西省在全国能源基地中的战略中心地位。
山西顺势成为新时期以来向全国发达省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实施“西煤东运,北煤南调”最便捷的煤炭产地,晋煤在市场的份额一度达到80%。
同时山西的煤炭也出口至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约占全国的70%,成为重要的创汇商品。
2、煤炭产业当前布局及存在的问题山西煤炭产业一直以来与国家能源战略调整密不可分。
在经历了“六五”时期国家为解决能源危机而实行“有水快流”的方针从而获的了大发展、“七五”时期以安全为中心的全面整顿、“八五”时期重点改造以后,山西煤炭产业步入了“九五”时期的稳步发展阶段。
目前山西煤炭产业已颇具规模。
以煤炭开发为主,同时围绕煤炭及其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发展多种经营,兴办第三产业,煤炭经济已成为山西的龙头产业、山西经济的支柱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