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87.08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陕西省榆林市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摘要】樟子松是一种重要的造林树种,营养钵育苗技术对于提高樟子松苗木质量和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介绍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环境条件要求、养分配比和施肥技术、管理措施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研究表明,合理的养分配比和施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樟子松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减少苗木的疾病发生率。
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较广阔的前景,但需持续关注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樟子松苗木的质量和产量。
【关键词】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环境条件、养分配比、施肥技术、管理措施、疾病防治、应用前景、存在问题、改进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樟子松的种苗来源主要是通过传统育苗方法,存在着种苗质量不稳定、生长缓慢、易感染病害等问题。
而利用营养钵育苗技术育苗,可以有效提高种苗质量,促进生长快速,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研究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对于改善种苗质量、提高造林效率、促进樟子松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需要深入研究其养分需求、适宜的环境条件、合理的施肥技术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期实现樟子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的建立将有助于引导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业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促进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1.2 研究意义樟子松是一种重要的造林树种,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苗木质量和数量,促进樟子松的良种繁育和推广,以满足社会对木材和生态环境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视,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的研究能够推动樟子松树种的快速生长和良种繁育,为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还可以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模式,促进我国森林产业的绿色转型和升级。
深入研究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的意义重大,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摘要总结了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包括选地及整地、营养土选择及配置、摆营养袋、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为榆林市樟子松苗木快速繁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满足该地防沙治沙、造林绿化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 litv)又名海拉尔松、蒙古松、西伯利亚松等,为常绿乔木,是欧洲赤松的一个变种。
樟子松是阳性树种,根系非常发达,耐寒、耐旱、抗风,适应瘠薄土壤,树干直,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是防风固沙和针叶用材的优良品种,可广泛用于防护林、用材林和城镇道路绿化,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1-2]。
但是,樟子松育苗难度大,育苗技术要求高,因此大部分育苗技术不过关。
笔者经过多年来对樟子松育苗生产的实践,初步探索出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该技术在生产上是完全可行的,培育二至三年生樟子松苗,生长速度快,苗木质量好,是缓解当前苗木短缺与市场需求大的有效途径,对提高毛乌素沙地的土地生产力、增加群众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1选地及整地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较肥沃的砂壤土,且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的地块作为苗圃地,不宜选择茄科类作物地为苗圃地。
整地前要进行土壤消毒。
用750 kg/hm2硫酸亚铁撒入苗圃地中,深翻后整平即可。
消毒后可开始整畦(做床)。
苗床一般宽1 m,长10~15 m,步道(畦垄)宽0.5 m,畦深以容器的大小而定,一般为25~28 cm。
2营养土选择及配置营养土选择无污染的沙黄土为宜。
在起营养土前要对苗圃地进行整体规划,防止返工,需营养土900 m3/hm2左右。
营养土需配置充足的肥料,进行营养土的消毒,为苗木生长和防止病害做好准备。
一般营养土配置硫酸亚铁37.5 kg/hm2、磷肥75 kg/hm2,有条件可加入少量的骨肥、草木灰等,并均匀搅拌,最少要搅拌2次以上,防止肥料不均匀发生烧苗现象。
区域治理综合信息榆林地区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高静陕西省神木市新民国营林场,陕西 神木 719300摘要:樟子松是沙地营造林优良树种,由于榆林地区自然条件差、采种困难、调运费用大、出苗率和造林成活率低等因素,樟子松造林成效相对较慢。
近几年经过大田育苗试验,通过营养袋育苗技术,苗圃出苗率、营造林成活率均得到很大提高,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此,本文结合实践,对榆林地区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樟子松生物学特征,其次对苗圃地的选择和整理、营养土的配制和装填、种子处理、播种、出苗期管理以及苗期管理等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榆林地区樟子松造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榆林地区;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榆林市自1956年从东北引种樟子松并栽培成功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培育出大量的优质壮苗,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现将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浅析如下。
一、榆林市育苗地概括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总面积为42962km2。
全市光照充足,年辐射量高达541×107J/m2,年日照量为2600-2900h,年平均日照率高达59%-66%。
榆林市冬季较为寒冷,夏季较为炎热,冬季平均温度为-8-4℃,夏季平均温度在20℃以上,其中日最高温度在30℃以上为22-68d。
全市寒潮降温多,但是无霜期较短,全年无霜期仅为134-169d。
年均降水量为410.3mm,且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蒸发量高达1256.1mm,年均风速高达4.5m/s。
二、樟子松生物学特征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常绿乔木,高15-25米,最高达30米,树冠椭圆形或圆锥形,树冠幼时尖塔型,老树呈圆顶或平顶。
树干挺直,3-4米以下的树皮黑褐色,鳞状深裂,叶2针一束,刚硬,常稍扭曲,先端尖。
雌雄同株,雄球花卵圆形,黄色,聚生在当年生枝的下部;雌球花球形或卵圆形,紫褐色。
L i n y e s h u i l i樟子松,又名海拉尔松!为松科大乔木!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耐干燥瘠薄!耐旱耐寒!嗜阳光!喜酸性土壤。
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
但由于樟子松种子较小!幼苗年生长量小且病害严重"主要为立枯病#!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较难培育的树种。
长期以来!本地区一直存在育苗人少和小苗苗源不知的问题。
一、采种天然樟子松林$%&'(年左右开始结实!丰年间隔期)* +年!其中有的个别年出现小年。
春秋两季均可采种!秋季在,月中、下旬至$$月上、中旬!春季)月上旬到+月中、下旬。
二、育苗-一.培育裸根苗$/育苗地的选择0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比较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
如有条件!最好选择前茬是松、柞育苗地!因为这种圃地含有大量对松苗生长有益的菌类!能促进幼苗的发育和增强抗性。
'/施肥0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育苗地应施足底肥。
施肥方法!在作床前将肥料均匀的撒在育苗地上!然后用梨或人工进行搅拌使肥料均匀的混合在耕作层土壤中。
)/种子处理0-$.雪埋。
-'.混沙埋藏。
-).温水浸种。
+/作床0一般采用高床作业!床高$(&$%厘米!小步道宽%(厘米!床面宽$米!长$(*'(米。
%/播期0适期播种对促进种子发芽!保证苗齐苗壮!增强幼苗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1/播种地的管理。
加强播种后的管理是提高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关键。
2/苗期管理。
在苗木生长期中应着重水肥管理!方能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增强抗性!达到丰产。
3/二年生苗木的培育。
培育'年生苗木的方法有0移植、截根留植、留苗床等方法。
,/苗木的越冬保护。
樟子松耐寒冷!但幼苗期间由于冬季干燥气候的影响!苗木易失水分!导致生理干旱而枯死。
因此!在冬季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幼苗才能安全越冬。
试验结果证明!冬季采取覆土防寒对幼苗安全过越冬效果好!苗木死亡率仅)4!而采用覆草越冬!苗木死亡率$((4。
浅析陕西省榆林市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樟子松,是一种珍贵的树种,具有优良的木材质地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树种之一。
陕西省榆林市作为樟子松的主要分布地之一,对于樟子松的营养钵育苗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从樟子松的特点、营养钵育苗技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樟子松的特点樟子松,是一种落叶树,具有生长迅速、材质坚硬、抗寒性强等特点。
樟子松的树形美观,树皮灰褐色,树干笔直,是一种优良的造林树种。
樟子松的树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
樟子松的种子是其重要的繁殖材料,而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苗木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保障樟子松种子的质量,对于樟子松的栽培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二、营养钵育苗技术的方法1. 种子采集樟子松的种子采集一般在秋季进行,选取成熟的种子,避免病虫害和不良天气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采集下来的种子要及时清理,去除外壳和有病虫害的种子,保证种子的纯净度和健康度。
2. 营养钵制备营养钵的制备是营养钵育苗技术的关键步骤之一。
首先要选用优质的营养基质,常用的有腐殖土、河沙、腐熟的鸡粪和珍珠岩碎等。
将这些基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并且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营养钵的无菌性和营养充足度。
3. 种子播种将清理好的樟子松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营养钵中,覆土厚度以种子大小为准,一般是种子厚度的2-3倍。
播种后要进行轻轻的按压,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4. 养护管理种子播种后,要适时进行适量的浇水,以保持营养钵的湿润度,促进种子的发芽。
注意控制温度和光照,避免温度过高或者光照过强对种子的影响。
定期对植株进行喷洒适量的营养液,保证植株的养分供给。
5. 移栽苗木当樟子松种子长出一定程度的根系和茎干后,就可以进行苗木的移栽,将苗木移栽到合适的盆栽中进行培育。
在移栽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对苗木的伤害。
干旱区樟子松育苗管理技术分析杜宏兵樟子松的用途十分广泛,其树干通直且材质强,可以作为建筑的原材料。
并且,樟子松具有耐寒、抗旱、耐瘠薄以及抗风等特性,可以用于固沙造林,也是我国三北地区防护林的主要树种。
因此,在干旱区对樟子松进行育苗管理,培育出纹理细直、耐寒抗旱的樟子松是十分重要的。
一、播种育苗技术1、改土施肥虽然樟子松有着耐瘠薄的特性,但是相比于在艰难条件上顽强生长的樟子松来说,肥料条件充足的樟子松能够更好地健壮生长。
因此,为了能够保证樟子松健壮成长,除了提供充足的肥料外,还需要相应的土壤结构,并增加土壤的养分。
例如,在秋季进行施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腐熟的猪粪和鸡粪配合糠醛渣使用,其用量大约为每亩地粪便1000公斤左右,糠醛渣600公斤左右,这样的肥料可以有效地调节酸碱度。
并且在施用肥料过后,将土壤深挖30厘米,这样的方式可以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让樟子松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进而使其健壮成长。
2、种子处理选取品质优良的樟子松种子,并对其进行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在播种前选用品质较差、未经处理的种子,即使施加充足的肥料,也很难在干旱区健壮生长,甚至有的樟子松会因环境条件恶劣而生长缓慢。
因此,在播种之前就需要对品质较为优良的种子进行处理,从而保障幼苗的成活率。
例如,在选取种子过程中,最好选用黑龙家国标三级的种子,该类种子发芽率高达70%,并且其纯净度也保持在90%以上。
而对于种子处理,需要将洗净的种子在浓度为3%的硫酸亚铁溶中浸泡30分钟,捞出后再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将种子与湿河沙按相同体积进行混合,并在阴凉处进行层积催芽。
这样的方式一般层积约一个星期即可进行播种。
在进行种子管理时,也应该重视种苗间作问题,一般苗间距应该以樟子松育苗苗间距为限度进行育苗培育。
3、苗期管理苗期管理主要对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分别是遮阴、消毒以及浇水。
首先,为了保证幼苗期间不受阳光暴晒,不会受到较高气温的影响,可以相应地对幼苗进行遮阴处理,从而避免幼苗遭受阳光暴晒进而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
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作者:陈志刚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4期陈志刚(榆林市榆阳区林木种子站,陕西榆林719000)摘要:樟子松是沙地造林先锋树种,耐寒、耐旱、耐贫瘠。
探讨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大量培育樟子松苗木是治理毛乌素沙漠及绿化西北地区的迫切需要,快速成功的培育樟子松优质种苗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樟子松;容器育苗;苗期管理樟子松(Pinus sylvetris L.var.mongolica litvin)属松科,常绿乔木,为欧洲赤松的一个地理变种,是我国北方特有的国家二级珍贵树种,在我国的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沙地有零散的天然分布。
该树种具有强喜光性,根系可塑性强,耐干旱、耐瘠薄、稍耐盐碱,能忍耐-40~50℃的低温,是松类中最耐寒、耐旱的一个树种,在干旱贫瘠的沙地、砾质沙地和固定、半固定沙丘上均能生长。
辽宁省章古台流动沙丘引种成功已成林,新疆、内蒙、宁夏及榆林市自1956年从东北引种栽培并取得成功。
1育苗地自然条件育苗地选择在毛乌素沙漠南缘,榆阳区城郊林场苗圃地及榆阳区北部沙区,年平均气温8℃,极端最高温度37.8℃,全年日照时数2926小时,10℃以上活动积温32040℃,年降水量427mm,无霜期152天。
土壤为盖沙黄土地,pH值7.2。
属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区,光照条件较好,雨热同季。
1.1 苗圃地选择苗圃地应选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地势平坦,光照充足且劳动力富余,便于管理的地方,土壤以pH值7.2的沙壤土为宜。
由于樟子松喜微酸性土壤,所以不应选在盐碱地,如马铃薯、茄子、烟草、瓜类等感病植物病株残体多的农用地,而是选择在黄绵土地、覆土沙地、沙嚷土地。
1.2 施肥整地装袋造林成活率,我们现在主要以培育樟子松容器苗为主。
为了便于装袋,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并减少杂草,通常从靠圃地近一点的地方运回较干净的沙壤土装袋。
运土时要根据育苗多少,计算用土方量,并倒在便于装袋的合理位置。
浅析陕西省榆林市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樟子松是我国北方地区一种重要的造林树种,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抗旱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经济林、风景林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而樟子松的育苗技术则是其重要的生产环节之一,具有关键性作用。
本文将结合陕西省榆林市的实际情况,从土壤、肥料和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浅出地介绍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
一、土壤选择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是基于营养钵栽培技术予以发展的,因此土壤的选择十分关键。
首先要避免选择有害物质、细菌等,应选用酸性、疏松、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壤土。
樟子松营养钵的底层配有排水层,使用去除杂质、石头的洁净河沙或轻质重砂做底层,其余层则可选用椰糠、珍珠岩等材料组成。
二、肥料施用营养钵育苗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精准施肥,从而提高了植物的营养供应和生长效率。
樟子松作为速生树种,对氮肥需求比较高,特别是在生长初期,因此可使用尿素、溶性骨粉等作为氮源肥料,以促进樟子松的生长。
此外,钾肥也对樟子松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应根据土壤成分和植物生长状态,适当增加钾肥比例。
三、生长环境控制营养钵育苗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可以通过生长环境控制技术,精细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以提高其生长韧性和适应能力。
在樟子松营养钵育苗中,应根据樟子松的生长特点和需求,控制水分、温度等环境参数,确保植物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下。
特别是在春季,水分和温度的控制尤为关键,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浇水和控制温度。
总之,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育苗技术,具有精细施肥、环境控制等优点。
在陕西省榆林市这样的北方地区,通过合理选择土壤、施用肥料和控制生长环境等措施,可以实现樟子松的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