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课堂检测
- 格式:docx
- 大小:111.36 KB
- 文档页数:4
教科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亲爱的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
祝你学习进步!一、填空题1.空气是由混合而成的。
2.《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我们:空气占据一定的,石头把空气的空间占据了以后,水面就。
3.风车能转动是因为具有流动性。
4.爸爸为给小明补过“六一”儿童节,6月5日带小明去游乐场玩充气城堡。
充气城堡是利用空气可以被性质。
5.空气是,具有、、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二、判断题6.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7.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发电。
()8.充满气的气球是圆形的,说明气体的形状是圆形的。
( )9.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是真正空着,而是充满着空气。
()10.气体没有确定的体积,但有质量。
( )三、单选题11.下列物体和孔明灯升空原理一样的是()。
A.风筝B.普通的气球C.热气球12.坐在教室里能闻到食堂里菜香味的原因是()。
A.空气有质量B.空气能流动C.空气能被压缩13.在“乌鸦喝水”这个故事里,乌鸦能够喝到瓶子里的水,是因为()。
A.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B.石子占据一定的空间C.水占据一定的空间14.玻璃杯竖直倒扣在水槽中,观察到水槽的水位,杯底塞的纸A.下降B.上升C.没湿15.“人离不开空气”这句话主要是指生命离不开空气中的()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四、连线题16.将物品与利用空气的对应特征连起来。
扇扇子篮球可以压缩救生圈会流动轮胎质量小帆船五、综合题17.填一填18.雾霾天应该怎样做好做防护?19.请描述空气的特点。
20.探究空气的成分。
(1)扣上矿泉水瓶后,看到蜡烛,由此可以发现空气中有一部分的气体。
(2)蜡烛熄灭后,瓶中的水位会,请用虚线画出水位上升的大致高度。
1.【答案】多种气体2.【答案】空间;上升3.【答案】空气4.【答案】压缩5.【答案】气体;会流动;有一定的重量6.【答案】正确7.【答案】正确8.【答案】错误9.【答案】正确10.【答案】正确11.【答案】C12.【答案】B13.【答案】B14.【答案】B;D15.【答案】B16.【答案】17.【答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能;能;有;会;能;不能;有;会;能;不能;有;不会18.【答案】⑴尽量减少外出和室外活动⑵必须外出时佩戴防雾霾专用口罩⑶从外面回来及时洗手洗脸⑷雾霾天少开窗,必要时开启空气净化器⑸外出要注意交通安全⑹锻炼身体,合理饮食提高免疫力。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物体按照他们的存在状态可以分为固体、________、________三类,其中我们喝的水属于________,空气是________。
2.在生活中压缩空气的用途很广,给人们带来了便利。
例如________和________等就利用了压缩空气。
3. ________和________,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
4.我们可以使用______来称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用_____来给袋子充气。
5.请你写出有关空气的三个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做“热气球”时,点燃________加热袋中的空气,用手贴住袋子的面壁,感觉到袋子________。
松开双手,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________。
7.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红旗飘动知道空气在______,人们用风来_______。
8.地球被一层厚厚的________包围着,人们称它为________。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 )2.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 )3.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无法改变的。
( )4.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水不容易被压缩。
( )5.把一瓶密封的空气抽去半瓶后,瓶里只有半瓶空气了。
( )6.会流动的物体都是液体。
( )7.空气是一种单一的气体。
( )8.我们能传递石块和水,但没办法传递空气。
( )9.打气筒能给袋子充气,是因为打气筒能制造空气。
( )10.孔明灯只有在灯内的空气变热之后才会升上高空。
( )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选项中,( )能让我们感知空气的存在。
A.看一看 B.扇一扇 C.闻一闻2.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___________。
2.空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
3.大面积焚烧秸秆,会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______。
二、选择题1.空气中成分最多的是( )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2.空气能流动,在地球的近地面到处都有空气,( )都需要空气。
A.人和动物B.植物C.人和动植物3.空气是一种( )。
A.单一的气体B.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C.混有多种气体的气体4.潜水员背着氧气瓶下水是为了( )。
A.下沉B.上浮C.呼吸5.对于空气和水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有香味的B.都是会流动的C.都是摸不到的6. 离开空气,任何动物就无法呼吸,说明空气中含有()。
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水蒸气三、判断题1.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植物会制造氧气,所以它的生存其实不需要空气。
( )3.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
()4.陆地上的生物需要空气,水里的生物不需要空气。
()5.人呼吸时,吸收的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四、简答题1.把你观察到的有关空气方面的知识填在气泡图里。
参考答案一、1.大气层 2.无色无味(会流动等) 3. 空气二、1.A 2.C 3.C 4.C 5. B 6.B三、××√××四、1.。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第八课《空气与我们的生活》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从空气是一种资源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空气。
地球是动植物和人类的家园,通过本课开展的调查、交流、学习活动,学生能从更多维度、更深入地了解空气与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时,本课也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总结和梳理,有助于学生连贯地思考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且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说学情空气与我们的生活,由于前面七节课的体验活动基本都已经做过,如果直接运用,重复的内容,学生兴趣度也不高。
同时,本课要求掌握的目标又特别多,传统形式很容易出现满堂灌的情景。
所以选择了火星这个更陌生且没有适宜空气的环境。
在教师的引领下,趣味化的进行学习,借助五个微课片段,串联起故事,融入空气单元知识点,让学生用已有知识进行解释,再进行资料补充学习,拓展提高。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学生通过研讨活动,知道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2.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交流研讨,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3.学生通过研讨活动,知道空气可以帮助燃烧。
4.学生通过研讨活动,知道风具有能量,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科学探究】:1.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尝试用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2.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3.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回顾和反思整个单元内容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态度】:1.学生通过补充完善班级记录表,能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整理信息的重要性。
2.学生通过教师指导,有分析、反思探究过程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大气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愿采取行动保护大气环境,节约资源。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五、说教法和学法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篮球可以充进许多空气,那是因为()。
A.空气占据空间B.空气有重量C.空气可以被压缩2.在“乌鸦喝水”这个故事里,乌鸦能够喝到瓶子里的水,是因为()。
A.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B.石子占据一定的空间C.水占据一定的空间3.我们制作的“热气球”升空的原理是()。
A.袋子中的空气没有了B.袋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比重变轻而上升C.袋子变轻了4.下列现象中不是由风造成的是()。
A.塑料瓶漂浮在水面上B.烟囱里排出的气体在飘动C.吹出的泡泡在飘动5.风扇可以给我们送风,主要是因为()。
A.风扇可以让周围的空气流动B.风扇可以压缩空气 C.空气没有质量6.()不会流动。
A.固体B.液体C.气体1.游客乘坐()能够升到高空去看风景。
2.空气、水和石块一样,都能()空间,都有一定的()。
3.空气压缩枪的制作需要()和()。
4.帆船航行是借用()的力量。
5.将注射器吸进空气,用橡皮塞堵住出口,用力压活塞(如下图),观察空气的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以上实验说明了()这时,如果将手松开,看到的现象是(),以上实验说明()。
6.压缩的空气有()性,可以产生弹力。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车胎可以打进很多气是因为气体能被压缩。
()2.充气玩具是人们利用空气发明出来的。
()3.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感受到风。
()4.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着。
()5.空气有质量是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的。
()6.袋子能飞到空中是因为袋子会飞。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把下列物品和它利用的空气特征连起来。
电风扇轮胎热气球孔明灯会流动可以压缩热空气比冷空气轻1.填表题。
请在下表中填出各种物体对应的数量六.简答题(共5题,共28分)1.请你再举一个空气占据空间的例子。
2.说说石头、空气和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课本中是怎么证明空气能占据空间的?请你简单说一说。
最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板书课后训练及答案第二单元空气第8课时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通过研讨活动,知道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2.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交流研讨,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3.学生通过研讨活动,知道空气可以帮助燃烧。
4.学生通过研讨活动,知道风具有能量,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尝试用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2.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3.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回顾和反思整个单元内容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通过补充完善班级记录表,能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整理信息的重要性。
2.学生通过教师指导,有分析、反思探究过程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大气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愿采取行动保护大气环境,节约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第一节课画的气泡图等。
教师准备:之前课时的班级记录表,ppt,微课,板贴,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火星旅行,想不想去?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地球和火星吧。
板贴地球和火星图片地球和火星表面都有一层厚厚的空气,有没有同学知道叫什么?预设:大气层。
板贴2.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什么,有什么作用?预设:生存,呼吸,呼吸需要氧气,二氧化碳。
板贴3.再看看火星大气情况(ppt出示火星大气情况)。
我们这样可以直接去火星么?你的理由?你有什么办法?根据生成进行板贴。
预设1.需要宇航服,宇航服提供什么保护和支持?呼吸的氧气,温度,保护。
预设2.要用火箭,燃烧。
4.那我们就准备跟着探测器一起去火星了,去的路上,请解决这两个问题。
1.观察到哪些和空气有关的现象?2.能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么?设计意图:换一个陌生环境,让学生有新鲜感,利用宇航服完成大气层,呼吸等知识点的教学,缺乏氧气难以生存,可以说明空气是一种资源,在火星上属于稀缺资源。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空气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oA.我们应该把植物放在空气充足的地方B.我们应该把植物放在没有空气的地方C.我们应该把植物放在空气极少的地方2.对于教室里的空气中是否有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B.没有C.下雨天有,晴天没有3.人们利用空气()来发电。
A.占据空间B.有重量C.能流动4.在自行车轮胎里打入空气,自行车会跑得又快又稳,这是利用了空气()oA.可以被压缩的性质B.比较轻的性质C.会流动的性质5.下列哪一项不是空气和我们生活的联系?()A.植物呼吸B.风力发电C.地震6.病毒可以在空气中快速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
A.可以流动B.有质量C.无色无味7.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恢复原形是因为:()oA.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把乒乓球变回原形8.热水受热膨胀把乒乓球变回原形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能占据空间B.空气会流动C.空气是不透明的二、填空题9.水和空气比较,都能,都会o10.大面积焚烧秸秆,会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o11.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在空中、和都有空气的踪迹;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
12.任何动物离开空气都无法呼吸,说明空气中含有o13.的流动形成风。
在___________ 、和都有空气的踪迹。
14.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的踪迹。
15.动植物需要,可以帮助火柴燃烧。
16.绝大多数生物都离不开空气,鸟儿在空中翱翔,说明()有空气,鱼儿在水中畅游,说明()有空气。
17.空气的作用有、、、O18.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o三、判断题19.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和空气。
()20.土壤中的动物同样需要空气。
()21.空气中的氧气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22.炒菜时如果锅里着火了,应该马上盖上锅盖。
()23.陆地上的生物需要空气,水里的生物不需要空气。
()四、简答题24.人们利用空气可以做哪些事情?25.举例说明,利用空气能做哪些事情?26.说说在生活中,我们利用空气可以做哪些事情?(至少写出两条)27.人们可以利用空气做那些事情?28.空气有很多特点,请你描述空气的三个特点;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运用了空气的例子,并说明是利用了空气的什么特点。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1.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占据__________。
2.压缩的空气具有__________。
3.帆船的航行是借助于__________流动产生的__________。
4.妈妈在厨房做饭,在客厅的小明很快闻到了香味,这是因为空气是__________。
5.蒸好的馒头手一按就塌下去了,因为馒头里面有__________。
6.像铁块这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的是__________体。
7.像水这样,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可以流动的是__________体。
8.像空气这样,没有固定的形状,没有一定的体积,可以流动的是__________体。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 ) 2.空气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 )3.因为空气中氢气的质量比较轻,所以氢气球可以飘在空中。
( )4.杯子盖起来时空气是占据空间的,但是把杯盖打开以后空气就不占据空间了。
( )5.在给自行车打气时不能一直打气,会爆胎。
( )6.开油汀取暖不会形成风。
( )7.在高山的山顶没有空气,所以登山员要带氧气瓶。
( ) 8.水里没有空气,所以潜水员要携带氧气瓶。
( ) 9.跳到充气城堡上会弹起来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
( )10.揭锅盖时不要把脸放在锅的正上方,因为热空气是向上流动的。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课堂检测
一、填空题。
1.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答案:大气层
2.绝大多数生物都离不开空气,如图所示,鸟儿在空中翱翔,说明有空气,鱼儿在水中畅游,说明有空气。
答案:空中;水中
3.我们不能随意焚烧垃圾,因为会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
答案:空气
二、判断题。
1.我们看不到植物呼吸,所以植物不需要空气。
()
答案:×
2.物体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助燃。
()
答案:√
3.人呼吸时,主要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
答案:√
4.空气的气味有时是淡淡的,有时是香的,有时又是臭的。
()
答案:×
三、选择题。
1.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A.风扇
B.轮胎
C.瓶子
答案:B
2.当红旗飘扬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
A.红旗周围有空气存在并且空气在流动
B.红旗周围空气占据空间
C.红旗周围空气有质量
答案:A
3.在生活中,以下做法不利于保护清洁空气的是()。
A.多开私家车出行
B.多坐公交车出行
C.垃圾分类投放,不随意焚烧垃圾
答案: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空气
B.空气会流动,所以不需要保护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助燃
答案:A
四、填表题。
答案:
五、综合应用。
星期天,楠楠一家准备出去游玩。
1.早上,妈妈用燃气灶做好了早餐,这需要()。
A.压缩空气产生的弹力
B.空气助燃
C.空气流动
答案:B
2.楠楠在卧室里就闻到了香味,这是因为()。
A.空气被压缩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流动
答案:C
3.吃完饭,爸爸开车带着妈妈和楠楠一起去公园玩,汽车的轮胎是()的应用。
A.压缩空气
B.空气流动
C.空气助燃
答案:A
4.一阵风吹过,公园里的人、树摇晃起来,风的形成是的结果。
答案:空气流动
六、材料分析。
大气层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聚集在地球表面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层的气体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厚度大约在5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线。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示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1.大气层可分为()层。
A.4
B.5
C.6
答案:C
2.大气层随着地面高度的增加,()。
A.越来越稀薄
B.越来越稠密
C.没什么变化
答案:A
3.飞机飞行的时候主要是在大气层的()中。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