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护理考试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6
基础护理学临终关怀试题一、名词解释1、死亡:2、临终关怀:3、安乐死:二、填空题1、死亡过程的分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尸僵一般在死亡小时开始出现,小时扩展到全身,小时发展至最硬, _____小时后尸僵开始减弱。
3、绝症患者从获知病情到临床整个阶段的心理反应过程总结为5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64年安格东提出了悲伤过程的六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临终关怀的理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尸斑出现的时间是死亡后4-6小时,最易发生于尸体的最高部位。
()2、若患者死亡时为侧卧位,则应将其转为仰卧位,以防面部颜色改变。
()3、绝症患者承认存在的事实,希望能发生奇迹,并千方百计寻求延长生命的方法,说明患者正处于接受期。
()4、知觉是临终患者最后消失的感觉,可采用触摸患者的非语言交谈方式,让临终患者感到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孤独。
()5、随着世界临终关怀运动的开展,现代“临终关怀模式”逐渐形成和发展为:科学性-整体性-姑息照护模式。
四、选择题()1、临终关怀是针对各种疾病晚期,治疗不再生效,生命即将结束者进行的照护,一般在死亡前__实施临终关怀。
A、2-3月B、3-4月C、3-6月D、1-2月()2、__是死亡后最先发生的尸体现象。
A、尸斑B、尸僵C、尸冷D、尸体腐败()3、临终患者四肢冰冷不适时,应加强保暖,必要时给予热水袋,水温应低于__。
临终关怀题库篇一:临终关怀是指为临终患者提供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全面支持和照顾,帮助他们在生命的尽头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尊严。
这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主题,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因素。
以下是一些关于临终关怀的常见问题和答案:1. 临终关怀的定义是什么?临终关怀是指为临终患者提供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全面支持和照顾,帮助他们在生命的尽头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尊严。
2. 临终患者需要哪些支持和照顾?临终患者需要全面的身体支持和照顾,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护理和照顾等。
此外,临终患者还需要心理和社会支持,包括安慰、陪伴、教育和情感支持等。
这些支持可以帮助临终患者更好地面对生命的结束。
3. 临终关怀服务的流程是什么?临终关怀服务的流程通常包括评估、治疗、护理、照顾和支持等步骤。
评估可以帮助确定患者是否需要临终关怀服务,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身体健康,照顾可以帮助患者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支持则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生命的结束。
4. 临终关怀服务的成本是多少?临终关怀服务的成本因地区和服务质量而异。
通常,临终关怀服务的成本包括医疗成本、护理成本、社会成本和情感成本等。
5. 临终关怀服务的好处是什么?临终关怀服务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包括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尊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提高医疗保健的质量和效率等。
此外,临终关怀服务还可以提高社会对医疗保健的意识和认识,加强社会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6. 临终关怀服务的国际合作如何?临终关怀国际合作非常活跃。
各国政府和医疗机构正在努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提高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尊严。
7. 临终关怀服务的文化因素是什么?临终关怀服务的文化因素包括各国的文化差异、社会价值观、宗教信仰、家庭传统等。
不同的文化因素对临终关怀服务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为跨文化交流和协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重要知识:临终护理常考点在《基础护理学》中的临终护理一章节考点相对较集中,中公教育医疗卫生考试研究院辅导专家为广大考生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于大家进行有效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一、知识点总结:(一)死亡过程的分期1.濒死期:各种反射减弱或逐渐小时,肌张力减退或消失,血压下降,心跳减弱。
2.临床死亡期:心跳、呼吸完全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
3.生物学死亡期:(1)尸冷:最先发生,24小时左右降至与环境温度相同。
(2)尸斑:2~4小时出现在尸体最低部位。
(3)尸僵:1~3小时出现,12~16小时最硬,24小时后尸僵缓解。
(4)尸体腐败:24小时后出现。
(二)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1.否认期:病人在得知自己患不治之症时,首先会表现出震惊,进而进行否认,他们会说不,不是我或不可能。
病人可能会采取各种方式试图证实诊断是错误的,如要求复查、转换医院就医等。
这是因为病人尚未作好接受自己疾病严重性的准备。
护士应尊重其反应,不要急于揭穿其防御心理,与病人交往过程要采取理解、同情的态度,认真倾听其感受。
同时对其家属给予支持,使之理解病人的行为。
2.愤怒期:在被诊断无误后,病人情感上难以接受现实,痛苦、怨恨、嫉妒、无助等情绪交织在一起,表现为生气、愤怒、怨天忧人,为什么是我? ,有的人甚至迁怒于医务人员和家属,以谩骂等破坏性行为发泄其内心的痛苦。
此时护士应明白愤怒是病人心理调适的反应,要理解病人发怒是源于害怕和无助,而不是针对护士本人。
护士要为病人提供表达其愤怒的机会,以渲泄其情感,尽量满足其合理需要。
3.协议期:病人表现为不再怨天忧人,会提出要求,希望尽一切力量延长生命,要求活到完成某件重要事情之后。
病人为延长寿命会承诺做某些事情,如配合治疗和护理。
此时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
4.忧郁期:即将来临的死亡威胁和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使病人产生悲伤、失落、情绪低沉、食欲下降、甚至自杀的想法。
护士在这个时候应注意允许病人有悲伤、哭泣和表达失落的机会,并让家人陪伴在病人身旁。
临终关怀护理选择一、选择题1.临终关怀护理的核心是A.给予B.稳定情绪C.关心D.控制疾病的发展E.减轻家属的负担2.临终关怀护理最终是达到什么目的A.省钱B.优死C.延长死亡时间D.缓解疼痛E.治愈疾病3.患者王某,男,54岁,患胰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患者心情不好,对医务人员工作不满,常对其陪伴亲属发脾气。
你认为该患者的心理反应处于何阶段A.忧郁期B.愤怒期C.协议期D.否认期E.接受期4.临终关怀着重对临终患者进行的内容不包括A.疼痛的控制 B.情绪的支持 C.家属的心理指导 D.患者的灵性需求 E.X线照射5.为老年临终患者提供的心理服务内容包括A.尊重患者 B.耐心解释消除疑虑 C.陪伴和聆听 D.满足合理要求 E.死亡教育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协议期临终患者表现 A.患者的愤怒逐渐消退 B.患者很和善、很合作 C.患者有侥幸心理,希望是误诊 D.患者认为做善事可以死里逃生E.患者开始接受了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的事实 9.濒死期患者最后消失的感觉常是 A.视觉 B.听觉 C.味觉 D.嗅觉 E.触觉 10.世界上第一个现代临终关怀机构是 A.美国新港临终关怀病院 B.西欧修道院 C.英国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 D.加拿大姑息护理协会 E.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1.对濒死期患者的心理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A.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B.对患者攻击行为应无声地接受 C.尽量满足患者的意愿 D.对患者否认期的言行应好心矫正 E.语言亲切,照顾要周到12.对死者家属的护理不包括。
护师临终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临终护理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延长患者生命B.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C. 完成所有医疗程序D. 确保患者家属满意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临终护理中常用的疼痛管理方法?A. 药物控制B. 心理支持C. 物理治疗D. 手术治疗答案:D3. 临终患者的心理需求包括以下哪项?A. 物质需求B. 社会需求C. 情感需求D. 经济需求答案:C4. 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以下哪项是不恰当的?A. 提供情感支持B. 提供信息支持C. 忽视家属情绪D. 鼓励家属表达情感答案:C5. 临终护理中,以下哪项不是患者的基本权利?A. 知情同意权B. 隐私权C. 自主决定权D. 强制治疗权答案:D二、多选题6. 临终护理中,患者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包括哪些?A. 焦虑B. 抑郁C. 否认D. 愤怒答案:ABCD7. 临终护理团队通常包括哪些专业人员?A. 医生B. 护士C. 心理咨询师D. 社会工作者答案:ABCD8.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A. 疼痛控制B. 营养支持C. 环境舒适D. 家庭参与答案:ABCD三、判断题9. 临终护理只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忽视心理和社会需求。
(错误)10. 临终护理中,家属的参与和支持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临终护理中的“四全”护理原则。
答:临终护理中的“四全”护理原则包括全人护理、全程护理、全家护理和全团队护理。
全人护理强调对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需求的全面关注;全程护理指的是从患者确诊到生命终结的整个过程中的连续性护理;全家护理关注患者的家庭成员,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全团队护理则是指多学科团队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综合护理。
五、案例分析题12. 患者李某,65岁,晚期肺癌患者,目前处于临终阶段。
患者表示害怕死亡,家属则希望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为护师,你将如何进行临终护理?答:作为护师,在面对李某这样的临终患者时,首先要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患者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系统等。
临终病人的护理一、概述【死亡的概念】1.脑死亡作为死亡的标准,其诊断标准有·①无感受性和反应性·②无运动、无呼吸·③无反射·④脑电波平直【死亡过程的分期】1.濒死期(临终状态)生命即将终结,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2.临床死亡期·延髓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5~6分钟,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仍有复苏的可能3.生物学死亡期不可逆变化;死亡最后阶段。
①尸冷:最先发生;死后24小时接近环境温度。
②尸斑:2~4小时开始出现,最容易发生于尸体的最低部位。
③尸僵:首先从小块肌肉开始。
咬肌、颈肌开始。
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扩到全身,12~16小时发展至最硬,24小时后尸僵开始减弱。
④尸体腐败:死后24小时先在右下腹出现,逐渐扩展至全腹。
二、临终病人的护理【临终病人的躯体状况和心理反应】1.临终病人的躯体状况·循环与呼吸:脉搏快而弱、不规则、血压下降、呼吸浅快、可有潮式呼吸、间断呼吸等·希氏面容:面肌瘦削、面部呈铅灰色、嘴微微张,下颌下垂、双眼呆滞·听觉最后消失·通常呼吸先停止,随后心跳停止2.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五个阶段)·否认期:拒绝接受事实。
去各个医院检查·愤怒期:为生气与愤怒。
情绪发泄·协议期:病人接受临终事实。
积极配合治疗。
·忧郁期:强烈的失落感。
轻生;低沉·接受期:为临终的最后阶段。
【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1.否认期:不要轻易揭露患者的防御机制,也不要欺骗患者;尽量满足患者心理方面的需求。
2.愤怒期: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允许患者发怒、抱怨、不合作。
3.协议期:关心和指导患者,尽可能答应患者合理的需求。
4.忧郁期:给予患者同情和照顾、鼓励和支持,预防患者的自杀倾向。
5.接受期:给予安静、舒适的环境。
临终护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临终关怀是为( )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支持和照顾。
A、临终老人B、临终老人的家属C、临终老人及其家属D、病重老人2. 下述中不属于临终老人呼吸衰竭的表现是( )。
A、潮式呼吸B、临终呼吸C、昏迷D、点头样呼吸3. 下述中属于临终老人胃肠道变化的是( )。
A、大小便失禁B、下颌下陷C、心肌收缩力减弱D、高热4.下述中不属于临终老人肌肉张力减弱的表现是( )。
A、下颌下垂B、眼球内陷C、吞咽困难D、体温异常5.下述中属于临终老人意识改变的是( )。
A、心肌收缩力减弱B、上睑下垂C、昏睡D、高热;6.有关尸体料理的工作程序,下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根据当班医生的死亡诊断,记录死亡时间,填写死B、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劝家属在身边陪伴不要离开C、将尸体置于一个平面位置,仰卧,双臂放在身体的两侧,在其头下放置一个枕头防止面部淤血D、撤去棉胎,放平尸体,移开床旁桌、椅7. 生物学死亡是指( )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呼吸心跳停止后大脑的死亡,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完全停止8、现代医学判断死亡的标准是()。
A、心跳停止B、呼吸停止C、瞳孔散大D、脑死亡9、临终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在否认期的表现特点是()。
A 、多疑、愤怒B、怨恨、嫉妒D、力争把自己的情绪转向他人D、极力否认事实、拒绝接受现实10、临终关怀以提高老年人的()质量为宗旨。
A、生活B、生存C、幸福D、照顾11、濒死期是死亡的()时期。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12、生物学死亡期是指整个机体已()复活。
A、可以B、局部C、不能D、完全13、临终时呼吸变化表现为()。
A、节律规则B、频率16~20次/分C、变深变快D、变浅变慢14、老年人换癌症晚期,要求医生重新做全面检查,该病人的心理反应处于()A、否认期B、犹豫期C、协议期D、接受期15、临终老年人房间在冬季,应每日开窗通风()。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16、临终各阶段养老护理员应做好家属的()。
临终关怀1、临终关怀学的创始者是∶ ( )——[单选题]A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B 西塞丽·桑德斯C 丽连·沃德D 露丝·依瑞曼E 菲比修女正确答案:B2、临终关怀学体现了哪种医学模式的特色?( )——[单选题]A 生物医学模式B 整体医学模式C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E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正确答案:D3、对临终关怀理念、概念和服务观念以及临终关怀行为和信念等进行实际调查与研究是∶( )——[单选题]A 规范临终关怀学B 理论临终关怀学C 描述临终关怀学D 应用临终关怀学正确答案:C4、现代临终关怀事业的发源地是∶( )——[单选题]A 美国B 澳大利亚C 加拿大D 日本E 英国正确答案:E5、在临终关怀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 )——[单选题]A 归纳法B 案例法C 比较研究法D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正确答案:A6、世界上第一家临终关怀护理院是∶( )——[单选题]A 白普理宁养院B 圣卢克医院C 圣约瑟夫关怀院D 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正确答案:D7、西方临终关怀思想最早、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单选题]A 盖仑B 苏斯拉他C 希波克拉底D 迈蒙尼提斯E 科拉加正确答案:C8、我国内地第一个临终关怀专门研究机构是∶( )——[单选题]A 上海市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B 白普理宁养院C 马偕纪念医院淡水分院D 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E 上海市南汇县老年护理院正确答案:D9、适合当前我国的国情,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临终关怀模式是:( )——[单选题]A 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B 护理医院组织模式C 家庭病床模式D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临终关怀病房E 综合模式正确答案:E10、第一个世界临终关怀及舒缓治疗日是∶( )——[单选题]A 2005年10月8日B 2005年1月8日C 2004年10月8日D 2004年10月18日E 2005年10月18日正确答案:A11、第一个将护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护理学家是∶( )——[单选题]A 卡利斯塔·罗伊B 吉恩·华森C 伊莫詹妮·M·金D 西塞丽·桑德斯E 鲁特维·贝塔朗菲正确答案:B12、关于临终关怀理念和临终关怀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 临终关怀学理论是对临终关怀现象及本质的规律性认识。
临终护理考试重点(2013)名词解释1.临终关怀:是指由医生、护士、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员及志愿者等多方面、多学科的人员组成的团队,对晚期患者及家属提供的全面照护。
其宗旨是提高晚期患者的生命质量,使晚期患者无痛苦、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阶段,为人生划上完美的句号。
同时使晚期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保护和加强。
2.临终护理:是一种组织化护理方案,重视团队精神照顾,为晚期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缓和性和支持性的全面照护。
3.临终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系统地利用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和设备的过程。
为了实施临终护理,必须明确其职能,确立临终护理组织,并且进行有效的管理。
4.死亡教育:是指将有关死亡与濒死及其与生命有关的知识传递给社会及个人的教育过程。
5.安乐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濒死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患者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过程。
6.被动安乐死:对不可治愈的晚期临终患者,停止使用延缓其生命的器械或延续其生命的治疗措施,仅采取止疼方法任患者自然死亡的方式。
7.主动安乐死:对于躯体和精神遭受极端痛苦的人实施的一种人为的,旨在仁慈地结束病人的生命或加速其死亡的过程。
8.生命质量:是以社会经济、社会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心状况、社会能力及个人综合状况的感觉体验。
9.癌性疼痛:指与癌症有关的疼痛,包括与疾病进展有关的疼痛和与治疗有关的疼痛。
10.死亡:即脑死亡,又称全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中脑和脑干的不可逆性死亡。
填空题1.临终关怀的对象(晚期患者及其家属)。
2.临终关怀格式塔的两大支柱(症状控制)、(关怀)。
3.世界临终关怀创始人是英国的(西斯莉。
桑德斯),她于(1967年7月)创办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院(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4.晚期患者的确定,以预期生命不超过(六个月)为标准。
5.临终护理管理的特点(综合性和实践性)、(广泛性)。
6.临终关怀机构告别室设计和配置特点(人性)、(人道)、(至爱)、(关怀)7.悲伤发展的四阶段理论(麻木)、(渴望)、(颓丧)、(复原)8.晚期患者症状护理的医学和方法论原则(姑息性原则)、(客观原则)、(整体论原则)、(调整原则)、(清醒原则)9.晚期患者症状护理的生命伦理原则(统一原则)、(权利原则)、(公平原则)10.晚期患者症状护理的一般原则(质量原则)、(舒适原则)、(同意原则)、(告知原则)、(个体化原则)、(综合治疗原则)、(无创原则)11.癌痛止痛治疗中首选的最常用配方(吗啡+)12.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核心内容是(健康状态)、(主观体验)13.一个好的生存质量量表具有的特点有(反应度)、(信度)、(效度)、(可行性)14.生存质量在癌症的临床研究中的作用(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利于抗癌药物的筛选)15.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疲劳)16.生存质量的评价内容一般包括四个维度(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状态)、(一般性感觉)17.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无感受性和反应性)、(无运动和无呼吸)、(无反射)(脑电波平坦)18.生物性死亡是指(呼吸心跳)停止后大脑的死亡。
19.Whaley提出“医学死亡”是持续(12)小时无自发性的自主运动,瞳孔(无对光反射),心脏和呼吸功能呈现不可逆的停止。
20.老年人对死亡和濒死的态度(理智对待)、(积极应对)、(恐惧死亡)、(接纳死亡)、(无所谓)、(解脱)21.晚期患者对死亡的典型反应(依赖)、(愤怒)、(自尊丧失)、(罪恶感)、(丧失人生价值)简答题1.简述癌性疼痛的特点(一慢、一进、两伴、两心)答:1)以慢疼痛为主,常伴有疼痛综合症;2)随着病情的进展进行性加重,有时呈爆发性疼痛;3)疼痛常伴随致死,极少能治愈;4)除了对于疼痛的治疗一般还需要心理治疗等生命支持;5)疼痛常伴随严重的心理障碍;6)疼痛常伴随其他器官的衰竭和功能障碍。
2.简述临终护理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基本目标是什么。
答:服务对象:以那些不能维持正常社会生活而又需要帮助的晚期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还包含老年社区和老年人群。
基本目标:以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社会发展和家庭的和谐与和睦为基本目标3.简述临终关怀的理念。
答:1)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关怀为主的照护;2)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转变为以提高生存质量;3)尊重临终患者的尊严和全力;4)注重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
1)接纳死亡;2)重视生命质量而不是生命数量;3)尊重晚期患者的生命、权利和尊严4.简述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意义。
答:1)临终关怀符合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2)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3)临终关怀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的崇高。
5.简述对老年人进行死亡教育的主要内容(3个)答:1)生命的意义及价值;2)对待死亡的态度;3)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
5.2简述死亡教育的意义。
(四个有利于)确立、促进、提高、工作答:1)有利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提高社会整体素质;3)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4)有利于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和普及。
6.简述临终疼痛控制的基本原则。
(3个)(钱钟书)答:1)舒适原则;2)综合治疗原则;3)全面照护原则。
7.简述临终症状护理的一般性原则。
(7个)(叔侄同时告发一个人,因为他犯了五宗罪) 答:1)舒适原则;2)质量原则;3)同意原则;4)个体化原则;5)告知原则;6)综合治疗原则;7)无痛原则8.简述对临终患者家属的支持。
(5个)答:1)协助料理后事;2)协助表达悲痛情绪;3)协助处理实际问题;4)促进适应新生活;5)陪伴与聆听。
(放在第一个)9.简述对临终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所采取的措施。
答:护士应密切观察并记录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倾听老年人及其家属的述说,以促进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心理舒适。
根据晚期患者所处的不同临终心理反应阶段进行心理护理,常用以下方法:(9个)(雨荨,顾里的自我批评,积极地转移了满足于现状的我,激励我向前)1)语言开导法;2)询问交谈法;3)鼓励式交谈法;4)理解式交谈法;5)批评式交谈法;6)积极倾听式交谈;7)转移注意力式交谈;8)满足式交谈法;9)激励调节法。
10.你如何看待死亡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这一观点。
(任何人,在面临现代临床癌症死亡的原因,都将表现出难过。
)答:任何生命都存在着死亡的必要性。
临终和死亡是人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
现代临终关怀理念认为,死亡是生命发展的最后阶段,临终关怀为晚期患者提供了进一步完善自我和个体发展的最后机遇。
死亡和濒死既是对生命的否定,又是对生命另一种形式的肯定。
因此,我们要对濒死和死亡采取接纳的态度,将临终和死亡视为人生命发展必不可少的阶段,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临终护理管理2.主动安乐死3.临终护理4.死亡5.生命质量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6题,24分)1.简述癌性疼痛的特点。
2.简述社区临终关怀的特点。
3.简述癌性疼痛控制的原则。
4.简述老年临终关怀的意义。
5.对老年人进行死亡教育的内容。
6.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7.简述临终护理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基本目标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8分,共2题,16分)1.论述家庭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内容。
2.谈谈你对安乐死的看法。
五、案例分析(10分)陈先生,65岁,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教育家。
家庭美满,有一儿一女,均已成家,与妻子感情好。
妻子经常去社区参加活动。
前年陈先生发现夜尿增多,且尿液有异常,但没怎么在意,几个月后,出现尿痛,并发现尿中有血。
去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
自此,陈先生接受了放疗,之后出现了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
陈先生变得不愿与家人交流,更不愿意出席讲座的邀请。
妻子因担心自己的活跃伤害先生自尊也放弃了社会活动。
陈先生变得越来越不愿意交流,甚至也不愿与自己的儿女交流,也经常对妻子发脾气。
陈太太也一直忍让,并且也很担心丈夫,但却害怕伤害到先生自尊也不敢随便说话,儿女们都很担心陈先生,陈先生也明白家人的担心,但却觉得像是有一堵墙阻碍了家人情感的交流。
请回答1.请从身体意象、生殖功能、家庭权利分配及人的成长阶段的任务四个方面分析陈先生的社会心理冲击。
2.假如你家里有一位前列腺癌的患者你会怎样做。
《临终关怀》1.基本理论:1)掌握:临终关怀的概念;临终病人的主要心理反应、生理变化;临终病人的护理;疼痛的概念,疼痛评估,控制疼痛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疼痛的护理。
2)熟悉:WHO癌症疼痛分级方法,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变化和指导。
2.目标:临终患者对死亡不恐惧,不孤独,没有痛苦和遗憾,身体完整,清洁整齐,在浓厚亲情友爱氛围中告别人间。
一、临终关怀的有关概念1.死亡:个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永久停止。
临床上,当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而固定,所有反射都消失,心电波平直即可宣布死亡。
2.脑死亡的判定标准:1)对刺激无感受性及反应性;2)无运动、无呼吸;3)无反射;4)脑电波平坦。
上述标准24h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过低(低于32℃)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影响,即可做出脑死亡的诊断。
3.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
这时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处于深度的抑制状态。
此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反之,则进入临床死亡期。
4.临床死亡期:此期的主要指征为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如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仍有复苏的可能。
5.生理死亡期:此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不能复活。
随着此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等现象。
6.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是由多学科、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使临终病人缓解极端的病痛,维持其尊严,得以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同时使家属得到支持和鼓励并能够静心协助病人,共同度过难关,并缓解失去亲人后的痛苦和悲伤,重建生活的信心。
临终关怀是姑息护理的一部分,也称终末期护理,它包含了一种护理理念,也是一种护理方法。
通过控制症状,给病人提供身、心、灵的全面照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有限的生存期间内保持舒适和尊严,并帮助他们平静地接受死亡。
7.临终病人的心理:美国精神病学家库布勒·罗斯博士将临终病人的心理总结为五个典型阶段: 1)否认阶段: 否认和不相信事实。
2)愤怒阶段: 当病人必须面对时,他们会感到无助和绝望,从而表现出难以控制的焦虑、烦躁和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