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学重点复习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17
护理管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管理与管理学本节考点:(1)管理与管理学的概念、基本特征(2)管理的对象、方法(3)管理的职能一、管理与管理学的概念、基本特征(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协调人及其他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里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第二,管理者要有效地协调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技术等资源;第三,管理者要通过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过程来实现。
(二)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从管理活动中概括出来的基本规律,包括一般原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构成了一般管理学。
管理学既涉及自然科学,又包含社会科学,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三)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的二重性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存在两重性: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1)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具有普遍性和共性,即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或生产活动,都要经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过程,这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任何阶段都是相同的。
(2)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具有其特殊性和个性,即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社会文化,都会使管理出现一定的差别,这就是管理的社会属性。
A型题管理的二重性包括哪两个:CA.管理的普遍性与目的性B.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C.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D.管理的科学性与目的性E.管理的普遍性与艺术性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是由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的知识体系,反映了管理活动的科学性。
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实践,也就无所谓艺术。
3.管理的普遍性与目的性管理普遍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这就决定了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是人类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协作活动,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这就是管理的目的性。
03006 护理管理学(2009年版)笔记依据教材《护理管理学》(2009年版)第一节管理概述第二节护理管理学概述第三节护理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第二章管理理念第一节管理理念的概念第二节现代管理理念第三章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理论的萌芽及起源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第三节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第四章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整分合原则第二节弹性原则第三节反馈原则第四节能级原则第五节动力原则第五章计划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第六章组织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我国的医疗卫生组织系统第三节组织设计第四节组织变革第五节护理组织文化建设第七章领导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常用领导理论第三节领导方法与艺术第八章控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控制技术第三节控制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第九章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护理人员的配置与使用第三节护理人员的培训第四节护理人员的绩效评价第五节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第十章护理质量管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护理质量管理标准第三节护理风险管理第四节临床路径第十一章护理临床教学管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护理临床实习管理第十二章社区护理管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社区护理组织管理A.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于。
”B.“管理就是决策”C.“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D以达到共同目标的活动【A】1.2.“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管理学家的观点?A.泰罗B.卢瑟·古利克C.艾什比D.赫伯特A·西蒙【D】1.3.下列哪个观点由法约尔提出,后经林德尔·厄威克卢瑟·古利克、哈罗德·由此形成著名的过程管理学派?A.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B.“管理就是决策”C.“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D以达到共同目标的活动【C】1.4.当今被普遍认同的管理定义的基础是A.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管理: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各项职能工作,合理有效的利用和协调组织管理所拥有的资源要素,与被管理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护理管理:是为人类健康水平,系统地发挥护士的潜在能力及有关人员或设备、环境及社会活动作用的过程。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与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角色role:是描述一个人在某位置或状况下被他人期望的行为总和。
管理原理theroy of management:是对管理工作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分析和概况。
管理原则principle of management:是根据对管理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而引申出的管理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计划: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未来的行为进行设计的活动过程。
目标:在宗旨和任务的指导下,组织要达到的可测量的、最终的具体成果。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是由组织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目标制定,在工作中由员工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
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结构严密、制度化的人群结合体。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 structure:是由任务、工作和责任关系、以及连接组织各部门的沟通渠道所构成的系统模式。
资源:是指组织或社会用来进行价值增值的财富,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human reasources:又称劳动力资源,是依附于个体的经济资源,用以反映人所拥有的劳动能力,对组织的效益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劳动力总和。
整体护理holistic nursing care: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活动时要以人的功能为整体,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帮助和照护。
绩效评价performance appraisal:是组织采取特定的方法和工具对组织成员的工作效果进行考察评价的过程。
职业career:是一个人在他生涯历程中选择从事工作的行为过程。
护理管理学第一章绪论1、管理: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控制等各项职能工作,合理分配、协调组织内部一切可调用资源,与被管理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宗旨),并取得最大组织效益的动态过程。
2、管理的内容包括:管理职能、管理对象和管理方法3、管理职能的5个方面包括: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控制。
【计划是前提,组织、领导时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是关键,控制是手段】4、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时间、空间等一切资源,人力资源是保持组织有效运作的首要资源。
5、行政管理方法是最基本、最传统的管理方法。
6、护理管理:是指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
WHO对护理管理的定义是: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其他相关人员、设备、环境和社会活动的过程。
7、关系和时间是医院护理管理行为的核心。
7、护理管理的特点是:广泛性、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8、护理管理学是管理科学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是在结合护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护理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9、护理管理的任务: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业务管理、护理教育管理、护理科研管理10、护理管理者:是从事护理管理活动的人或人群的总称,具体是指那些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负责对护理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护理人员。
第二章管理理论和原理、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法约尔被称为“现在经营管理之父”,他区别了经营和管理,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中提炼出来,成为经营、韦伯被称为“行政组织理论之父”,提出了行政组织理论,理论出发点在于行政管理方面,从行政管理的角【应用:如三级医院实行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制度,上下级关系是明确的,由组织层级和组织结构决定了护理管理者管理权限的大小,因此必须慎重考虑管理幅度和管理层级】4、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代表包括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护理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护士是社会关系中的“人”而非简单的“经济人”。
《护理管理学》重点及难点第一章绪论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其中包括执行管理职能,进行管理决策;合理有效的使用组织的各种资源,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基本功能,又称管理的要素,是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的具体体现。
管理职能的划分有许多学派,国外普遍将管理职能分为五项:计划、组织、人员管理、指导与领导、控制。
管理的对象:人、财、物、时间、信息。
其中对人的管理是最主要的、占主导地位。
其它管理活动是通过对人的有效管理来实现的。
管理的二重性:管理具有在组织中有效指挥共同劳动,组织社会生产力的特征属于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所具有的监督劳动、维护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管理的社会属性,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意志,受一定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管理学的概念: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过程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管理学研究的对象: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影响护理管理的因素包括:组织外部因素、组织机构、组织宗旨和目标、组织内部环境、任务和技术因素、人员因素。
护理管理人员要提高管理效率,必须重视所有影响护理管理的各种因素。
第二章我国的医疗卫生系统医院管理工作的特点:医院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医疗为主体。
医院工作具有科学性、技术性强;医院工作具有随机性、规范性;医院工作具有时间性和连续性;医院工作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医院工作人员的劳动是脑体结合的复合型劳动。
医院的基本功能:医疗、教学、科学研究、预防和社区卫生服务。
医院护理组织系统:护理行政管理体制、护理管理组织系统;护理部的地位、作用与管理职能;护理部主任的基本要求。
中华护理学会成立时间及主要任务:中华护理学会(原名中国护士会)于1909年8月在江西牯岭成立。
中华护理学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广大护理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项目论证、鉴定;编辑出版专业科技期刊和书籍;普及、推广护理科技知识与先进技术;开展对会员的继续教育;发动会员对国家重要的护理政策、法规发挥咨询作用;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维护会员的权利,为会员服务。
自考《护理管理学》复习笔记第一章第一章绪论一、办理概述(一)办理的概念(略,见名次解释)(二)办理的本能机能:包罗计划、组织、人力资源办理、领导、控制五个方面。
(三)办理对象:包罗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时间资源、信息资源、空间资源六部分,其中人力资源是组织最重要的办理资源。
(四)办理的方法:包罗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数量分析方法。
(五)办理的基本特征1、办理的两重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
办理的二重性给予我们的启发:办理的自然属性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办理经验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我们可以大胆地引进国外成熟的办理经验,以便迅速提高我国的办理水平。
而办理的社会属性则告诉我们,不能全盘照搬国外做法,必需结合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办理模式。
2、办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1)办理的科学性:是指办理者在办理活动中遵循办理的原理原则,按照办理客不雅规律解决办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行为活动过程。
所以,从理论上讲,办理是一门科学。
(2)办理的艺术性:是办理者熟练地运用办理知识,针对不同的办理情景采用不同的办理方法和技能达到预期办理效果的办理行为。
办理活动的动态发展变化决定了办理的随机性和灵活性。
办理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办理活动中办理者个人在解决办理问题时采用方法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六)科学办理的基本特征1、办理制度化;2、办理程序化;3、办理的数量化;4、办理的人性化。
(七)影响护理办理的因素:护理办理的一般环境、病院护理办理组织结构、宗旨和目标、人员因素(八)护理办理者的任务1、加强护理人员的本质办理;2、加强监控和质量办理;3、做好协调工作;4、做好人员的培养工作。
二、护理办理学概述(一)护士长角色模式1.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三元”10种角色模式:“三元”包罗人际关系、咨询及决策;10种角色包罗护理办理者、联系者、代表者、监督者、传播者、患者代言人、企业家、资源调配者、补救者和协调者。
护理管理学自考重点笔记
知识点框架:
- 护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 护理管理的职能与过程
-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 护理质量管理
- 护理安全管理等
思维方面:
- 理解护理管理决策的思路与流程
- 分析各种管理方法应用的思维过程
重难点与易错点:
- 重点标注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与指标
- 易错点如人力资源配置的误区等用特殊颜色笔标注
补充点:
- 老师提到的最新行业动态与实际案例
- 相关政策法规对护理管理的影响
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 总结不同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 思考如何结合实际提升护理管理水平,形成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护理管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管理与管理学本节考点:(1)管理与管理学的概念、基本特征(2)管理的对象、方法(3)管理的职能一、管理与管理学的概念、基本特征(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协调人及其他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里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第二,管理者要有效地协调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技术等资源;第三,管理者要通过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过程来实现。
(二)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从管理活动中概括出来的基本规律,包括一般原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构成了一般管理学。
管理学既涉及自然科学,又包含社会科学,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三)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的二重性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存在两重性: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1)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具有普遍性和共性,即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或生产活动,都要经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过程,这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任何阶段都是相同的。
(2)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具有其特殊性和个性,即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社会文化,都会使管理出现一定的差别,这就是管理的社会属性。
A型题管理的二重性包括哪两个:CA.管理的普遍性与目的性B.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C.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D.管理的科学性与目的性E.管理的普遍性与艺术性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是由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的知识体系,反映了管理活动的科学性。
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实践,也就无所谓艺术。
3.管理的普遍性与目的性管理普遍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这就决定了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是人类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协作活动,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这就是管理的目的性。
护理管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领导者通过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工作,合理有效的利用组织内的资源,与被管理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
2、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人力资源管理和控制。
3、关系和时间是医院护理管理行为的核心。
4、管理的对象是人、财、物、信息、时间、空间和技术。
其中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
5、管理的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和数量分析法。
6、数量分析法的特点:模型化和客观性。
7、管理的基本特征A、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与生产力有关)和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文化和经济制度有关)。
B、科学性与艺术性。
C、管理的普遍性。
D、管理或管理人员任务的一致性(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8、科学管理的基本特征A、管理制度化B、管理程序化C、管理数量化D、管理人性化9、管理学的概念:是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与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10、护理管理概念(WHO):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其他人员、设备、环境和社会活动的过程。
11、行政管理者亨利·明茨伯格认为护士长主要承担的有人际关系、咨询及决策三大方面角色。
12、护理管理者的基本素质A、身体素质(最基本的素质)B、思想素质C、知识素质D、能力素质E、心理素质13、全方位管理模式有称OEC管理管理模式,是全方位对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的管理方法。
第二章管理理论和管理原理1、自管理学成立以来,大体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2、古典理论的代表人物:泰勒、法约尔和韦伯。
3、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被称之为科学管理之父。
4、法约尔提出了管理过程理论,被称之为管理过程之父。
5、韦伯提出了组织设计理论,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
6、韦伯认为权力分为传统性权力、个人魅力性权力及法定的权力与权威,其中法定的权力与权威行政管理中最理想的手段。
第一章绪论管理: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各项职能工作,合理有效利用和协调组织管理所拥有的资源要素,与被管理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1、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2、组织职能,是管理的重要职能3、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的核心职能4、领导5、控制管理的对象:1、人力资源2、财力资源3、物力资源4、信息资源5、时间资源6、空间资源。
人际关系是管理的核心问题。
人是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管理的核心。
管理的方法:1,行政方法: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2)具有明确的范围;3)不平等性。
(行政方法是最基本的、传统的管理方法)2,经济方法:1)利益性;2)交换性;3)关联性;3,教育方法:1)教育是个缓慢的过程;2)教育是一个互动过程;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4,数量分析方法:1)模型化;2)客观性强.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3、管理的普遍性和目的性;4、管理和管理人员任务的一致性。
管理的二重性给予我们的启发:管理的自然属性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管理经验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我们可以大胆地引进国外成熟的管理经验,以便迅速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
而管理的社会属性则告诉我们,不能全盘照搬国外做法,必须结合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科学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制度化;2,管理程序化;3,管理数量化(量化指标体系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标志);4,管理人性化(包括树立人格平等的管理理念,建立组织与成员共同发展的管理目标,使用有利于成员心理健康的管理模式)。
管理学概念:一门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护理管理的定义是:“为了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其他人员、设备、环境和社会活动的过程。
”影响护理管理的因素:1,护理管理的一般环境;(环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对医院有直接的推动和抑制作用)2,医院护理管理组织结构;(护理部主任——500张以上床位医院要求配备专职副院长并兼任护理部主任,另设护理部副主任2人;300-500张床位医院或虽不足300张,但医教研任务繁重的专科医院,设护理部主任1人,副主任1-2人;300以下,设总护士长1人。
管理是指管理者运用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手段和方法。
管理对象1.人力资源2.财力资源3.物力资源4.时间资源5.信息资源管理方法1.管理的普遍性2.管理的目的性 3.管理的二重性4.管理的科学性个艺术性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领导职能4.控制职能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
与动态原理相对应的管理原则 1.弹性原则:弹性舞台在外力作用下能做出反应并维持自身稳定性的能力和特性2.随机制宜原则:是权变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
要求在管理活动中应从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因事、因人、因时不同儿采取最适宜的最有效的处理方法。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理想行证管理体系、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系统的发挥护士的潜在能力及有关的人员或设备、环境及社会生活作用的过程。
以便使护理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优的护理服务组织的特点1.具有一定的群体目标;2.具有共同的价值观;3.具有较长的凝聚力;4.具有不稳定性;5.强调领袖人物的作用。
计划的概念是指在权衡组织的实际情况之后,在工作或行动之前预先拟定的方案。
常见的时间管理方法(1)划分事物级别。
(2)ABC时间管理法的灵活应用。
资源是指组织或者社会用来进行价值增值的财富,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一)护士的素质要求:1.思想素质护理工作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护理人员应有维护人类健康、无私奉献的崇高情操,富有同情心,乐于帮助患者解决痛苦,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2.科学素质护士必须具有刻苦学习业务,对科学精益求精的精神,不经要掌握护理学,临床医学级基础医学有关的护理学知识,还要了解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外语等多种知识,同时,还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3.职业素质(1)仪表:服装整洁,举止稳重,动作轻柔,敏捷。
专衔本,护理管理学重点,课程代码03006护理管理管理理念动力原则控制论护理管理学控制系统.临床路径绩效弹性原则医疗过失行为组织变革绩效评价护理成本控制临床教学护理质量缺陷: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一切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和结果。
护理成本组织文化护理安全社区护理管理.反馈原则风险鉴别社区护理(国情)组织设计控制过程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目标管理的特点。
简述组织的基本特征.根据控制措施的作用环节不同,可将控制分为哪几类?简述护理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
简述临床教学的特点。
简述社区儿童保健管理的具体措施。
简述现代管理的特点。
简述能级原则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简述制定计划的步骤。
简述组织设计的原则。
简述选择控制关键点应考虑的因素.简述护理人员排班的基本原则.简述社区护理管理的基本要求。
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措施.简述在执行计划中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简述护理人员培训的目的和功能.简述常用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简述护理教学查房的注意事项。
P202简述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支持方式。
P211.简述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措施。
P108简述领导者的含义。
P113简述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简述常用的护理风险控制手段.简述护理教学查房的意义.P202简述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对管理学的主要贡献。
P58—60.简述弹性原则的表现形式。
P71-72。
简述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点和缺点.P96—97。
简述领导者有效沟通的技巧。
P130—131简述绩效考核的形式。
P159。
简述PDCA循环的基本要求.P169简述护理教学查房的基本要求。
P200 2简述社区慢性病患者随访的主要内容。
P211简述现代管理活动的特点。
简述动力原则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简述护理管理者实施时间管理的步骤.简述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简述护理成本的概念及主要构成.简述护理人员编配的主要原则。
.简述社区健康教育管理的主要措施。
简述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护理管理学第四版第一~三章知识点总结一、管理的内容: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职能,管理对象和管理方法三个方面。
1管理职能:(1)计划:前提。
是管理最基本的职能;(2)组织:保证。
主要内容包括组织设计、组织运作、组织变革;(3)人力资源管理:关键。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核心为选人、育人、用人、评人和留人;(4)领导:保证。
(5)控制:手段。
对组织活动进行衡量、监督、检查和评价;2管理对象:人(最重要)、财、物、信息、技术、时间、空间。
3管理方法:行政方法(最基本、最传统的管理方法)、经济方法(特点:利益性,交换性,关联性)、教育方法、法律方法、数量分析方法、系统方法、权变方法、人本方法。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意味着每个国家间可以相互学习,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管理经验提供了机会和理论依据)和社会属性(告诉我们,不能全盘照搬锅仔的做法,必须结合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2管理的科学性(科学的规律性、先进的技术性、严密的程序性)与艺术性(巧妙的应变性、经过的策略性、完美的协调性)。
3管理的普遍性与目的性。
三、护理管理的相关概念1护理管理的特点:广泛性、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
2护理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具有临床和管理经验、掌握护理管理实践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四、护理管理的内容1护理管理的任务: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业务管理,护理教育管理,护理科研管理。
2护理管理的研究内容:护理管理模式研究、护理质量管理研究、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护理经济管理研究、护理信息管理研究、护理文化建设研究、护理管理环境研究。
3影响护理管理发展的因素;组织宗旨和目标、护理管理环境组织(组织外部宏观环境、组织外部微观环境、组织内部环境)、医院护理管理组织机构。
五、护理管理者的角色1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模式:将10种角色分为人际关系型、信息型、决策型3种类型。
(1)人际关系型:代言者、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型:监察者/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型:创业者、协调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第一章绪论一、管理的概念及内容(一)管理的相关概1.管理的概念管理(management)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控制等各项职能工作,合理分配、协调组织内部一切可调用资源,与被管理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并取得最大组织效益的动态过程。
准确理解管理的概念,需要明确以下几点:①管理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为过程:②管理的宗旨是实现组织目标;③管理的核心是执行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和控制五大职能;④管理的对象是组织内部切可调用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空间和时间等;⑤管理的作用是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及效果,以同样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管理学的概念:是由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融合、交叉产生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主要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社会性的特点。
在各种社会组织和日益丰富的管理活动中,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管理学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出关于管理一般原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知识,从而反映管理的规律性。
3.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承担管理责任,指挥协调他人活动与他人一起或者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目标、目的的人,其工作绩效将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兴衰成败。
注意:管理者不仅需要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来达到组织目标,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承担与监管他人工作无关的其他任务,如病房护士长或护理组长不仅要协调、监管护士的日常工作,同时也会参与一定的护理操作。
二)管理的内容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管理职能,管理对象和管理方法。
1.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对管理基本功能和活动内容的理论概括,是管理成管理人员所应状挥的作用成承担的任务。
20世纪早期,法国的工业经济学家享利•法约尔首次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要执行五项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两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将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5种职能作为管理教科书的框架。
护理管理学重点管理: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各项职能工作,合理有效的利用和协调组织管理所拥有的资源要素,与被管理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护理管理:是为人类健康水平,系统地发挥护士的潜在能力及有关人员或设备、环境及社会活动作用的过程。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与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角色role:是描述一个人在某位置或状况下被他人期望的行为总和。
管理原理theroy of management:是对管理工作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分析和概况。
管理原则principle of management:是根据对管理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而引申出的管理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计划: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未来的行为进行设计的活动过程。
目标:在宗旨和任务的指导下,组织要达到的可测量的、最终的具体成果。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是由组织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目标制定,在工作中由员工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
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结构严密、制度化的人群结合体。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 structure:是由任务、工作和责任关系、以及连接组织各部门的沟通渠道所构成的系统模式。
资源:是指组织或社会用来进行价值增值的财富,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human reasources:又称劳动力资源,是依附于个体的经济资源,用以反映人所拥有的劳动能力,对组织的效益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劳动力总和。
整体护理holistic nursing care: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活动时要以人的功能为整体,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帮助和照护。
绩效评价performance appraisal:是组织采取特定的方法和工具对组织成员的工作效果进行考察评价的过程。
职业career:是一个人在他生涯历程中选择从事工作的行为过程。
护理职业素质nursing professional diathesis:是指驱动护理人员胜任工作创造良好工作业绩各种个性特征的总和。
领导leadership:是指管理者通过影响下属达到实现组织和集体目标的行为过程,其目的是使下属心甘情愿地为组织目标而努力。
领导者:是一种社会角色,特指领导活动的行为主体,即能实现领导过程的人。
决策decision making:是指管理者在领导活动过程中,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而做出的各种选择和决定。
激励motivation:是利用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发人的内在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沟通:指人与人的信息传递、交流、理解,以期获得反应效果的过程。
冲突conflict:就是不一致,是组织群体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的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一种矛盾的表现形式。
控制controlling:是管理者监督和规范组织行为,使其与组织计划、目标和预期的绩效标准一致的系统行为过程。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指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从而有效的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佳安全生产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护理安全nursing management:是指在实施护理服务安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它包括了一切护理缺陷和一切不安全的隐患。
护理质量管理:是指按照护理质量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满足和超越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程。
护理质量缺陷nursing quality defective: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一切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和结果。
信息information:是指经过加工整理后,对于接受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数据、消息、情报的总称。
护理法:nursing legislation:是指由国家制定的,用以规范护理活动及调整这些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人力资源管理、控制。
管理的对象:人力、财力、物力、信息、时间(资源)。
管理的方法:行政、经济、教育、数量分析。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理。
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动态平衡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计划的形式:宗旨、目的、任务、目标、策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
计划的特点:目的性、纲领性、普遍性、效率性。
目标的作用:主导作用、激励作用、协调作用、推动作用、标准作用。
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制定目标体系、组织实施、检查评价。
组织基本要素:目标与任务、职权与责任、物质与精神、技术与质量、适应与发展。
组织变革的阻力来源于:个体、组织自身、领导者三个方面。
医院的基本功能:医疗、教学、科学研究、预防和社区卫生服务。
组织类型:正式与非正式组织、实体与虚拟组织、学习型组织。
组织结构基本类型: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参谋型、矩阵型、委员会组织、团队。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科学配置原则、成本效率原则、结构合理原则、个人岗位对应原则。
护理人员排班原则:满足需求原则、结构合理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按职上岗原则。
护理人员排班方法:周排班法、周期排班法、自我排班法。
绩效评价作用:人事决策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教育和管理作用。
护理人员培训形式:脱产培训、在职培训、岗前培训、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
培训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视听和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案例学习等。
领导者影响力的种类:权利性、非权力性。
领导者的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沟通作用、激励作用。
沟通要素:信息来源、信息编码、沟通解码、接受信息、反馈。
正式沟通网络形式:链式、轮型、环型、Y型、全通道式。
非正式沟通具有:自发性、灵活性、不可靠性的特点。
保持融洽关系和良好的沟通三个原则:找到共同利益、以诚待人、要尊重所有人。
冲突的基本过程:潜在对立阶段、认知与个人介入阶段、行为阶段、结果。
控制的功能:限制偏差积累、适应环境变化。
控制类型: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
控制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重点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及时性原则。
控制过程三个关键步骤:确立标准、衡量绩效、评价并纠正偏差。
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自我控制。
信息的特征: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的时间性、信息的不定性、与信息载体的不可分性。
护理信息的特点:生物医学属性、相关性、准确性、大量性和分散性。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克莱顿•奥尔德弗“ERG”理论: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生长发展的需要。
二、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0﹪,床护比1﹕0.4,与全院护士比1﹕0.6,医师与护士比1﹕2。
一级护理(所需护理时间)4.5h,二级:2.5h,三级:0.5h。
问答管理的基本特征?1、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科学性和艺术性。
3、普遍性和目的性。
4、管理和管理人员任务的一致性。
科学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制度化。
2、管理程序化。
3、管理数量化。
(量化指标体系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标志)4、管理人性化。
影响护理管理的因素?1、护理管理的一半环境。
2、医院管理(护理)组织结构。
3、宗旨和目标。
4、人员因素。
护理管理者的任务?1、加强护理人员素质管理。
2、加强监控和质量管理。
(中心任务)3、做好协调工作。
(核心、关键)4、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护士长的“三元”角色模式?3大类型:人际关系、咨询、决策。
10个角色:护理管理者、联系者、代表者、监督者、传播者、患者代言人、企业家、资源调配者、调停者、协调者。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观点、各理论代表人物、观点?主要观点: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
1、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2、管理过程理论:法约尔、经营管理之父。
3、行政组织理论: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人际关系学说?1、人是社会人。
2、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型领导重视提高工人满意度。
管理原理相对应的管理原则?1、系统原理: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
2、人本原则:能级原则、动力原则。
3、动态原则:弹性原则、随机制宜原则。
4、效益原理:价值原则。
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
2、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
3、有利于合理使用资源。
4、有利于控制工作。
5、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计划的种类?1、按计划作用的时间分类: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2、按计划规模分类: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
3、按计划的约束程度分类: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计划的步骤?1、分析形势:对现实调查、对未来的预测、对结果的综合分析。
2、确定目标:具体准备实际逻辑先后顺序、预先完成的时间。
3、评估资源:内部的预期环境、外部预期环境是否有可能变化。
4、拟定备选方案:考虑多个方案、有选择余地、集思广益。
5、比较方案:科学、合理、可行。
6、选定方案:从论证方法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7、制定辅助计划。
8、编制预算。
制定目标体系的步骤?1、高阶层领导制定总体目标。
2、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3、制定下级目标和个人目标。
4、形成目标责任。
目标管理的特点?1、强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
2、强调自我管理。
3、自我评价。
4、整体性管理。
5、目标特定性。
目标管理的优点?1、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
2、提高管理效率。
3、提高生产力。
4、激发员工自觉性。
5、目标管理有利于控制。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目标制定有难度。
2、费时费力。
3、限制管理者管理能力的发挥。
4、缺乏灵活性。
时间管理的过程?1、评估时间使用情况。
2、了解个人时间浪费的原因。
3、确认个人最佳工作时间段。
组织设计的原则?1、统一指挥的原则。
2、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3、管理层次的原则。
4、管理幅度的原则: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呈反比例关系。
5、职责与职权相应的原则。
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组织制定的政策有哪些基本作用?1、为组织成员指出行动方向。
2、保证组织成员活动协调一致。
3、树立和维护组织威严。
理想的学习型原则应具有的特征?1、组织具有适应性。
2、成员具有学习的欲望和能力。
3、组织有强大的团队精神和优异业绩。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1、是吸引、开发和保持一个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2、是通过高素质的员工实现组织使命和目标。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1、人与岗位的匹配。
2、人与科学的匹配。
3、人的需求与工作报酬的匹配。
护理人力资源的特点?1、人的主观能动性。
2、人力资源的可变性。
3、人力资源的组合性。
4、人力资源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5、人力资源的流动性。
6、人力资源的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