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上历史第6课洋务运动教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1
第六课洋务运动教案第六课洋务运动教案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
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求富,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从而由感知历史到逐步积累历史知识,进而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以及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
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从多种途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借以自强求富。
他们既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教学流程】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所谓近代化,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而洋务运动则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开始。
同学们请看本课导入框中的内容。
框中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由中国工匠独立制成的铁甲舰“平远号”。
它的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外国购买的“远”字号战舰。
在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
那么,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又有哪些?这是我们在本课中将要学习到的内容。
八年级上册第6课洋务运动一、知识梳理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这些人都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较为开明的官员。
主张“师夷长技”,富国强兵,以维护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一、创办军事工业;二、创办民用工业;三、筹划海防;四、培养人才。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
虽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保守性。
洋务派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挽救封建统治危机,而不愿触动封建制度。
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重点难点分析本课教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第二、洋务运动的概况。
第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本课的重点是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中应主要抓住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根据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可以采用有利于加强学生记忆的直观演示法。
首先向学生──展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和创立者,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创办的军事工业,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
在学生认识了洋务派的主要人物和创办的军事工业后,可以设计问题“洋务派前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说明了洋务派是以什么为旗号?”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些军事工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窘况。
然后可以根据这个窘况提问:假如你是洋务派大员,你打算怎样解决这种问题?过渡到洋务运动第二阶段的内容。
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展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创建的海军图片。
要求学生从所给的信息中,归纳总结出洋务运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并探索不同时期的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最后指出洋务派在后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民用工业说明洋务派的旗号发生了变化:由“自强”发展为“自强和求富”并存。
关于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可以先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关键字】精品洋务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洋务运动的概况。
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 洋务运动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什么是“洋务派”?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导入新课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3)讲授新课: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解释什么是“洋务运动”。
“洋务” 指一切涉外的事务。
“洋务运动” 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 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三、该运动分为几个阶段?主要活动有什么不同?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近代军事工业;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主要创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1885年,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使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四、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师可提出“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你怎样看待洋务运动”?等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小结,对洋务运动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首先,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六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洋务运动》教学案冀教版第一部分学案一、学习目标:1、课程标准:了解魏源等人的主要思想;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知道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洋务派创办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主要史实。
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等在中国出现的基本情况。
探讨洋务运动从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转向近代民用工业的原因;学习用历史发展的眼光观察和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近代工业的兴起对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知道腐朽的政治制度是近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了解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在面对外来侵略、民族危机日渐凸显的状况下,积极思考国家独立和富强之路,学习他们的爱国、求新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学习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及影响。
4、学习难点:洋务派从兴办近代军事工业转向重点创办民用工业的原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二、预习第5课,并完成以下内容1、认真阅读,基础认知:下面是本课的基础知识,相信通过自己的认真预习,同学们一定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加油啊!!!(1)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的是________,他一生中编写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_________,阅读课文,了解此书的主要内容,这部书中提出了__________和的_________________主张。
(2)洋务派在中央以_______为代表,在地方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
从_________到_________,他们掀起了一场以_________为目的的洋务运动。
(3)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批近代工业;同时他们还筹建了新式_________作为实现“自强”目的的重要内容。
第6课洋务运动教学目标?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阅读课文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之后,各组学生派代表展示本组所做的表与图,大家共同讨论,制定最为合理的表与图。
第6课洋务运动课程标准了解魏源等人的主要思想;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目标和要求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知道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洋务派创办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主要史实。
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1、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2、难点:洋务派从兴办近代军事工业转向重点创办民用工业的原因。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法指导近代化:在世界潮流的刺激下,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过程。
洋务运动:是洋务派为应对国外危机,维护清朝统治而发起的,其目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一场自救运动。
时间上集中于19世纪60~90年代。
1、读课文概括本课主要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几个问题:、、2、掌握本课知识点:一、睁眼看世界(魏源在鸦片战争后对拯救中国民族危机的思考及其提出的方案。
)1、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先驱是,他的作品是,主要内容主张,意义二、“自强”与“求富”1、目的:2、代表人物:中央,地方3、时间:4、口号:5、主要内容后期6、结束标志7、评价洋务运动(难点)第一、;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第三、从而引发了近代中国社会关系、思想文化的变化,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四、洋务运动受当时主客观条件限制,如政治制度的限制,洋务派本身的局限、列强的影响等,没有是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三、新式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出现社会条件练习检测1、想一想:魏源为什么会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2、说一说:不允许用机车牵引而使用骡马来拖拽车厢,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什么心态?3、问题探究: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你觉得他们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第6课洋务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既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成就、结果以及作用。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课前预习:1、什么叫洋务?洋务运动是怎么回事?2、洋务派代表人物有哪些?3、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是什么?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口号分别是什么?分别进行了哪些活动?4、洋务运动的破产的标志是什么?5、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是什么?教学方法:1.归纳法。
对于洋务运动的概况,可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归纳。
2.逻辑推理法。
对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培养新式人才之间的关系,可用常理推导。
3.分析法。
对于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可用此法。
4.讲解法。
这一节对于初学历史的八年级学生来说,不好理解的东西过多,需用讲解法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常规教具、投影仪、图文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复习已学内容}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清王朝出现了什么样的危机局面?你们能根据显示的资料说出来吗?(展示李鸿章的日记)日记一:天气阴转多云今天,我军和太平军在青浦大战了一场,损失惨重,如果不是友军美国人华尔率领的洋枪队的帮忙,很可能已经全军覆没了。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精选10篇)《洋务运动》教学设计篇1二、洋务运动的内容1.兴办军事工业生:(同学阅读教材并分析问题)师:19世纪60年月初,太平天国革命力气走出低谷,开头复兴。
洋务派首先试图采纳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镇压太平天国的革命,达到其师夷长持以自强的目的。
1861年在长江流域,曾国落的部队占据安庆后,马上创办安庆军械所,这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师: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天津机器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大门这两幅历史照片,这些照片上的建筑,它们的外观有什么特点?再想想它里面设备是什么样的,比较一下两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认真观看历史照片)师:天津机器制造局的外观是以中国旧式建筑为主,再加上一些西式厂房和高大的烟囱,房屋里面安装的是从西方进口的先进机器。
洋务运动刚刚开头,洋务派办的军事企业的外观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的,这些建筑的不协调之处就在于:上观上是传统建筑的形式,厂房里却是用西方大机器进行生产。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使用西方的机器进行生产,却不按机器生产的要求建构新的厂房,而是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又加上一些西式厂房,这从侧面反映了洋务派怎样的思维方式呢?大家发表一下看法。
生:(相互争论,发表意见)师:(总结同学的发言)正如大家所说,洋务派试图把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技术,嫁接到清王朝腐朽的封建制度上来。
大家思索一下,洋务派的这种想法,错在何处呢?生:(相互争论,发表意见)师:大家的观点集中起来就是——建立在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基础上的近代技术与腐朽的封建社会体制是不相容的,这正是洋务派的不足之处。
那么洋务派在70年月以后,为什么将重点转向民用工业?2.兴办民用企业生:(分析教材内容并回答)师:洋务派办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在性质上是否相同?生:(阅读材料,发表意见)师:推断一个企业的性质,应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生:(分析并概括)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一个企业的性质主要由生产目的、产品安排、销售和企业管理特点等方面打算的。
第6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年月日教学目标板书设计第6课洋务运动一、睁眼看世界二、“自强”与“求富”1.“自强”2.“求富”3.洋务运动的影响三、新式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出现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北京再次被外国军队占领,战争和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况有哪些不同?组织学生阅读“导言框”,了解洋务运动期间制造的军舰性能,教师指出: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烧了圆明园后,清政府一些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统治,形成了所谓“洋务派”。
他们所从事的与老外打交道的过程被称作洋务运动。
平远号军舰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制造出来的小结、过渡:这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呢?请看新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睁眼看世界怎样学习有关魏源的历史知识?(通过设问,启发学生从生活时代、代表作[或创造发明]、主要内容、成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解:A、生活时代:鸦片战争期间;B、代表作:《海国图志》;C、主要内容:“师夷长技以制夷”;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良好的道德品质[讲诚信,不负林则徐重托];强烈的创新意识[批判闭关锁国政策,破除轻视科技的愚昧观点]。
)二、“自强”与“求富”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5——27页本目的内容,并根据《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第10页的练习题,由学生自己先在课本上做读书标记,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补充订正,接着当堂进行“接龙”活动。
(第一个学生由教师指定,其余由答对的学生选择自己准备考察的对手,答错者不得分,答对者得分并有权提问一个同学。
出题者可看教材,“接龙”者不能看书,其他人不许插嘴提示。
)1、列举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
卉原中学初二历史学案 编制:李学儒 审批: 2014年9月 班级 姓名 组别 组号 编码:08
让学习、思考、改变、进步成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1 初二历史导学案 第6课 洋务运动 (初稿)
一、【学习目标】:1、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目的、内容。
2、分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
3、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主要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4、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二:本课自学知识:
1、什么是洋务派?洋务派,是指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什么是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3、本课知识表格:
洋务运动
背景
①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政府的统治内外交困。
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
②慈禧太后认为要维护清朝的统治,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目的 强兵富国,摆脱内外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性质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代表人物 中央──奕訢(xin)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口号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主要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在书中标出名称、创办人、特征 ②创办民用工业——在书中标出名称、创办人、特征
③筹划海防:创办 、 、 三支海军 ④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时间、地位、宗旨、作用 结果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破产标志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失败。
评价
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失败原因 外因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技术。
内因
①根本原因是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制度。
②顽固派仇视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
③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有限。
五:【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这是谁在什么事件后发表的感慨?
(2)他为什么说练兵和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
(3)这里的海军具体是指哪支海军舰队?
(4)他说的“办了一辈子事”具体指的是他所进行的什么运动?
(5)这句话揭示出这场运动哪方面的不足?为什么会有这方面的不足?
结果方面,没有使中国富强。
(2分)因为洋务派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仅仅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
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
同时西方列强也不会让中国富强,在引进的技术中,有些是不能用的。
(2分)
2、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
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① 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谁?
② 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③ 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④ 通过材料二,我们怎样看待洋务派的“求富”之路?
通过创办民用工业就说“富强之基,从此开始”,这有点言过其实。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但它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应该肯定的。
⑤ 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 修改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