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3——三角形中常见的辅助线

专题3——三角形中常见的辅助线

专题3——三角形中常见的辅助线
专题3——三角形中常见的辅助线

专题三:三角形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

一、斜边中线模型

构成:Rt △ABC,∠ACB=090,D 为AB 边的中点

目的:找等量关系,或2倍(1/2)的关系。 结果:AD=CD=BD

例 1 已知:△ABC 中,∠A=060,CE ⊥AB,BD ⊥AC 求证:DE=12

BC

证明:取BC 中点M ,连结EM,DM

先证EM=DM ?EM=12

BC=DM 再证:∠2=π-∠1-∠3

=π-(π-2∠ABC )-(π-2∠ACB )=060 则△EDM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有DE=DM=12

BC

“Rt △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腰对等底”+“等量代换” 例2、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M 是AB 中点,AM=AN ,MN//AC 求证:MN=AC 证明:连结CM

//AB AM

MN AC MCA MAC AMN N ACM MNA MN AC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M 是AB 的中点

1

CM=2

又 例3已知:△ABC 中,CE ⊥AB,BD ⊥AC ,M,N 分别为BC,DE 的中点 求证:MN ⊥ED

证明:连结EM,DM 先证 EM=DM ?EM=12

BC=DM

后证 MN ⊥ED ?N 为中点,EM=DM

“RT △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三线合一定理” [思考]:若△ABC 为钝角△,又该如何呢?在Rt △中,又是怎样?

例4已知:在△ABC 中,AB=AC,BD 为∠ABC 的角平分线,AM ⊥BC,DE ⊥BC, FD ⊥BD

A

D

C

M

A

B

D

E

C

213N

E

D

B

A

M

N

M

B

C

A

求证:ME=

14

BF 证明:取BD 、BF 中点G 、N ,连结 DN , EF , GM 先证 DN=12

BF

再证:DN=DC ?∠DNC=∠C=∠ABC ? ①DN ∥AB ?∠3=∠1②AB=AC 再证 GM=12

DC

后证 GM=ME ?∠MEG=∠MGE ? ①∠GEM=∠2②∠GMB=∠C=2∠2 所以有ME=12DC=

1

4

BF “RT △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次)”+“平行线性质1”+“等腰对等底”+“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例5如图,在△ABC 中,∠B=2∠C ,AD ⊥BC 与D,M 为BC 边的中点,AB=10cm,则MD 长为多少? 解:取 AB 中点N,连结DN,NM,则DN=1

2

AB, ∠NDB= ∠B, 且∠NMD= ∠C ∠NDB= ∠NMD+ ∠DNM ∠B= ∠C+ ∠DNM=2∠C

∴∠DNM=∠C=∠NDM 则DM=DN=1

2

AB

“Rt △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外角性质”+“等底对等腰” 例6如图 ,Rt △ABC 中,∠C=090,CD 平分∠C ,E 为AB 中点,PE ⊥AB,交CD 延长线于P,那么∠PAC+∠PBC 的大小是多少?

解:连结 CE ,则∠EAC=∠ECA

∴∠DCE=∠ECA-∠DCA=∠DAC-045

∠DAC=1800-∠ADC-045=0135-∠PDE

∴∠DCE=(0135-∠PDE)- 045=∠DPE 则PE =EC=AE

则可证∠PAC+∠PBC=∠PAB+∠BAC+∠PBA+∠ABC=1800

“斜边中线性质”+“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

例1、如图所示,在ABC 中,AB=2AC ,AD 平分∠BAC 且AD=BD ,求证:CD ⊥AC 提示:在AB 上取中点E ,连结DE ,可得DE ⊥AB ,并且AE=AC ,

N G

F 3

12

C

E D B A

M

N

C

D B

A M

P

D

C

E

B

A

证AED ?

ACD ,则有∠ACD=∠AED=90?,即CD ⊥AC

例2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BAC=90?,点D 是BC 的中点且AE=BF 求证:DE ⊥DF

证明:连接AD

二、“三线合一”模型

“角平分线”+垂线→等腰三角形”

构成:OC 为∠A0B 的角平分线,BC ⊥OC 于C 点 目的:构造等腰三角形

结果: ⑴[边]:BC=AC,OA=OB →OC 为△OAB 的中线

⑵[角]:∠3=∠4,∠ACO=090→ OC 为△ABO 的高线 ⑶[全等]:△ACO ≌△BCO

432

1C B A

O 45459090BAC BD AD B C B DAE

BDF ADE B DAE BD AD

BDF ADE BDF ADE

ADF BDF ADE ADF DE DF

∴⊥∠∠=?=∠=∠=?∴∠=∠??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D 是中线1

AD BC ,且DAE=,2又在和中BF=AE 又即

例 1 已知:AD 是△ABC 的∠A 的平分线,CD ⊥AD 于D,BE ⊥AD 于AD 的延长线于E,M 是BC

边上的中点。 求证:ME=MD

证明:延长 CD 交AB 于F 点,BE 与AC延长线交于G点

D为FC 中点,M为BC中点。

DM∥AB,∠1=∠3

∠4+∠5=090,∠2+∠6=090 ∠5=∠G=∠6∠4=∠2 则∠3=∠4则MD=ME

“‘三线合一’定理的逆定理”+“平行线的性质”+“等底对等腰” 例2已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090,∠1=∠2,CE ⊥BE

求证:BD=2CE

证明:延长 CE 、BA 交于F 点 先证 CF=2CE

再证 RT △ABD ≌RT △CAF ? “∠3=∠F ”+”AB=AC ”+”∠BAD=∠CAF ”

则有BD=CF=2CE

“‘三线合一’定理的逆定理”+“ASA ?全等”

例3 已知:△ABC 中,CE 平分∠ACB ,且AE ⊥CE,∠AED+∠CAE=1800(∠3+∠4=1800)

求证:DE ∥BC

证明:延长AE 交BC 边于F 点,则有∠3=∠6且∠3=∠5

? ①∠3+∠4=1800

② ∠4+∠5=1800

∴∠5=∠6 则DE ∥BC

“‘三线合一’定理的逆定理”+“平行线的判定”

例4 已知:在△ABC 中,AC>AB,AM 为∠A 的平分线,AD ⊥BC 于D 求证 :∠MAD=12

(∠B-∠C)

证明:作BE ⊥AM,交AC 于E 点,交AM 于K 点 先证∠3=∠4?∠1=∠2

654321M

G

F

E

D C

B

A 43

2

1F

E D B

A

543

2

1

F

E D C

B

A 543

2

1K

E

M

D

C

B A

∠5=∠AEB ? ① AM 为角平分线 ②BE ⊥AM 后证:∠B-∠C=∠4+∠5-∠C=∠4+∠AEB -∠C=2∠4 则∠3=∠4= 12(∠B-∠C )即∠MAD=12

(∠B-∠C) “三线合一逆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例5 已知:在△ABC 的两边AB 、AC 上分别取BD=CE ,F 、G 分别为DE 、BC 的中点,∠A 的

平分线AT 交BC 于T

求证:FG ∥AT

证明:作EN ⊥AT 于N 点,交AB 于L 点,作CK ⊥AT 于K 点,连结FN 、GK 先证:NF ∥且=12LD,KG ∥且=12

MB 再证:LD=MB ?LM=DB=EC

最后证明四边形FNKG 为平行四边形。

“‘三线合一’定理的逆定理”+“平行四边形判定”

例6、如图,AB=AE ,∠ABC=∠AED ,BC=ED ,点F 是CD 的中点 (1)求证:AF ⊥CD

(2)在你连接BE 后,还能得出什么新结论?

证明:(1)连接AC 、AD ,在△ABC 和△AED 中,AB=AE ,∠ABC=∠AED ,BC=ED

∴△ABC ?△AED ∴AC=AD

在等腰△ACD 中,F 是底边CD 的中点

∴AF ⊥CD

例7、如图,△ABC ,∠ACB=90?,AC=BC ,D 为AC 上一点,AE ⊥BD 的延长线于E ,且AE=1

2

BD ,求证:BD 平分∠ABC

提示:分别延长AE 和BC ,两者相交于F

欲证BD 平分∠ABC ,只需证BE 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中线,

M

K N

L G F T

E

D

A B

O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蕴含着BE是AF的中垂线

三、三角形中位线模型

构成:△ABC中,D 为AB边中点

目的:找中位线,构造:①2倍关系②相似三角形

结果:①DE∥BC,DE=1

2

BC ②△ADE∽△ABC

例1 已知:在△ABC中,AB=AC,AD⊥BC于D,DE⊥AC于E,F为DE中点求证:AF⊥BE

证明:取BE中点H,连DH

先证:Rt△EDH∽Rt△AED 则

2

2 DE EC HD AE DE EF

==

∴ Rt△EDH∽Rt△AEF 则∠BED= ∠1

∴∠EAF+∠AEG=0

90则AF⊥BE

“AAA?△∽”+“中位线定理”+“(两直线)定义”

例2 已知 BD、CE为△ABC的角平分线,AF⊥CE 于F,AG⊥CE于F,AG⊥BD于G

求证:①FG∥BC ② FG=1

2

(AB+AC-BC)

证明:延长AF、AG 分别交BC于M、N 两点证G为AN中点?①BD⊥AN ②∠1=∠2

F为AM中点?①∠3=∠4 ②CE⊥AM

①则GF为△ANM中位线 GF∥BC, GF=1

2 MN

②MN=BN+CM-BC=AB+AC-BC

“等腰△三线合一”+“△中位线定理”+“等量代换”

思考:BD、CE为外角平分线时或一内一外角平分线时,又该如何证明?

例3 已知,如图在ABCD中,P为CD中点,AP延长线交BC延长线于E,PQ∥CE 交DE于Q

求证:PQ=1

2

BC

证明:先证△ADP≌△PCE 可得 CE=AD=BC

再证 PQ为中位线,PQ=1

2

CE

“AAS?△≌”+“平行四边形性质”+“△中位线定理”

A

B C

D E

G

F

E

D

H

B

A

43

2

1

G

F

N

M

E

C

D

A

Q

P

E

D

C

B

A

例4 已知:梯形ABCD 中,AB=DC,AC ⊥BD,E 、F 为腰上中点,DL ⊥BC,M 为DL 与EF 的交点 求证:EF=DL

证明:取AD 、EF 的中点 H 、K,连结 EH 、FH 、HK 易证EH ⊥HF 则HK=12

EF

RT △DLC 中可得M 为DL 中点,则DM=12

DL

由题意得 HK=DM 则EF=DL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3次)”+“平行线性质”+“斜边上中线为斜边一半” 例 5 已知:锐角△ABC 中,以AB 、AC 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ADB ,△AEC,M 为 BC 中点,连结DM 、ME 求证:DM=EM ,DM ⊥EM

证明:取AB 、AC 的中点F 、G,连结DF 、FM 、 ME 先证△DFM ≌△MGE ?① DF=GM

②∠DFM=∠MGE ?∠1=∠2=∠3 ③FM=GE

则DM=ME , ∠4=∠5

再证∠DME=∠7+∠1+∠5=090,则 DM ⊥EM

[思考]:∠BAC 为钝角时,又该如何证明?

例6:如图所示,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 ,D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且AB=BD ,CE 是腰

AB 上的中线。 求证:CD=2CE

分析:要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两倍(或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一半) 常用的方法是构造中位线 证明:找出AC 的中点F 连接BF ,

L

M

K H

F

E

D

C

B

A

7654

321

G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1

21

2

2AB AC F AC BF AC

AB AC AE AF BE CF ABC ACB BC BC

BCE CBF CE BF

CE CD

CD CE

=∴==∴===∠=∠=∴=∴=∴==是的中点

“补长截短”模型

(1) 截长法: 构成:线段a,b,c

目的:确定一线段,找令一线段的等量关系 结果:→ a-b '=c ?a=b+c , b=b ' (2)补短法: 构成:线段a,b,c

目的:构造一等长线段,再找等量关系 结果:c=c ',b+c '=a ?a=b+c

例1 已知:△ABC 中,AD 平分∠BAC

求:(1)若∠B=2∠C,则AB+BD=AC (2) 若AB+BD=AC,则∠B=2∠C

解:(1)在AC 上取AE=AB,连结DE,则△AED ≌△ABD

∴BD=ED ∠3=∠B,AB=AE 且∠3=2∠C=∠4+∠C

则EC=ED ∴AC=AE+EC=AB+BD (2) (1)的反推过程

“SAS ?△全等”+“△的一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和”+“等底?等腰” 例2:在ABC 中,∠C=2∠B ,AD ⊥BCY 于D ,求证BD=AC+CD

提示:要证明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之和的问题时要将两条线段转化到 一条直线上,即选用截长补短法

延长DC 至E 使AC=CE 证明ABE 是等腰三角形进而证明BD=DE 则问题得证

例3如图所示,等腰直角ABC 中,∠BAC=90?过点A 做直线DE ,BD ⊥DE 于D ,CE ⊥DE 于E ,求证:DE=BD+CE

c a

b c

432

1E B

D

C

A C

D B A

C

B

E

D

A

321G H

D

F E

B A 5

4

32

1G

M F

E D C

B A

108

0543

2

1

E

C

B A

D

提示:证明DE=BD+CE 即证ABD ?

CAE 则有AD=CE ,BD=AE

例2已知:等腰△ABC 中,AB=AC, ∠A=0108,BD 平分∠ABC 求证:BC=AB+DC

证明: 在BC 边上取BE=BA,连结 DE, 则△ABD ≌△EBD ?AB=BE

再证:∠3=∠4 ?∠4=0

72,∠3=∠5-∠C=0

72

∴DC=EC 则BC=BE+EC=AB+DC

“SAS ?△全等”+“△两外角等于不相邻两内角和”+“等底对等腰” 例3、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AB=AC ∠A=100?,BD 平分∠ABC 交AC 于D 求证:BC=AD+BD

提示通过截长补短证明,然后和角度结合

例 3 已知:在△ABC 的边BC 上取BE=CF ,过E 作EH ∥AB 交AC 于H,过F 作FG ∥AB 交AC

于G

求证:EH+FG=AB 证明:在AB 上取BD=FG,连结DE 先证△DBE ≌△GFC 再推∠3=∠C

再证四边形ADEH 为平行四边形则 FG+EH=AD+DB=AB “SAS ?△全等”+“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思考]: ①若在AC 上截取AD=EH ,连DF ,如何证明?

②若用以下方法添加辅助线,又该如何证明? a. 在CA 上截取CD=GF,连DF b. 延长HE 至D,使ED=GF,连AD c. 延长EH 至D,使ED=AC,连CD

例 4 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M 是CD 的中点,E 是CD 上一点,

且∠BAE=2∠DAM

求证:AE=BC+CE

证明:取BC 的中点G ,连结AG

C

D

B

A

M

N

F

E

D

C

B

A

延长AB 至F 使AF=AE,连结FG ,GE 先证∠3=∠5 则∠3=∠4=∠5

后证RT △AFG ≌RT △AEG 则FG=GE 再证RT △FBG ≌RT △ECG 则BF=EC 所以有AE=AF=AB+BF=BC+CE

“SAS ?△全等”+“‘三线合一’定理”+“等量代换”

[思考]:若用以下方法添加辅助线,该如何证明? a. 在AE 上截取AF=AB,取BC 中点G,连结AG,GF,GE b. 延长DC 至H,使CH=AB ,连AH 交BC 于G

例 5 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上任一点,∠EAD 的平分线交DC 于F 求证:BE+DF=AE

证明:延长CD 至G,使DG=BE,连结 AG,则RT △ABE ≌RT △ADG,

得∠3=∠4再证∠5=∠1+∠4 ?AG=FG 所以有AE=AG=AF =DF+DG=DF+BE

“平行线性质2”+“等底对等腰”+“HL ?RT △全等” “等腰?等边”模型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

构成:∠AOB ,OD 为∠AOB 的角平分线

目的:构造等腰△,找等角,等边 结果: ①△OEC 为等腰△?OC=OE ②∠3=∠C, ∠1=∠3

例 1 已知:△ABC 中,AB=4,AC=7,M 是BC 中点,AD 平分∠BAC,过M 点作MF ∥AD, 交AC 于F 求:FC 的长度?

解:延长FM 至N ,使MF=MN,延长MF 、BA 交于E 点 先证:△BMN ≌△CMF ?BN=CF , ∠N=∠MFC

再证:∠E=∠BAD=∠CAD=∠CFM=∠AFE=∠N

?AE=AF,BN=BE

则有:AB+AC=AB+AF+FC=AB+AE+FC=BE+FC=NB+FC=2FC

2

1B

A

C

D

E

F

G

3

45

E

32

1D

C

B O A

432

1F

E D

C

B A

54A

B

D E C

F

21

3

5

P G

H

4A B

D E

C

F 213 所以有:FC=

1

2

(AB+AC)=5.5 “SAS ?△全等”+“平行线性质”+“对顶角相等”+“等底对等腰” 例 2 已知:锐角△ABC 中,∠ABC=2∠C, ∠ABC 的平分线与AD 垂直,垂足为D 求证:AC=2BD

证明:过A 作BC 平行线,延长BE 交平行线于F 先证:△ABF 为等腰△?BF=2BD

再证:AE+EC=EF+BE ? ①AE=EF ?∠3=∠4 ②BE=EC ?∠2=∠C 即 AC=BF=2BD

“等底?等腰” +“等腰△三线合一”+“平行线性质2” 例 3 已知:在△ABC 中,∠A=1000,AB=AC,BE 是∠B 的平分线

求证:AE+BE=BC

证明:过E 作ED ∥BC 交AB 于D,延长CA 至A 使EF=BC 连结FD

先证:DE=DB=EC

再证:△DEF ≌△ECB ?FD=BE 后证:FD=FA ?∠4=∠5=900 所以有:AE+BE=AE+FD=AE+FA=EF=BC

“平行线性质”+“等底?等腰”+“SAS ?△全等”

例 4 已知:△ABC 中,AB=AC,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P 为BC 上一点,过P 作

AD 的平行线交BA 的延长线于E ,交AC 于F

求证:2AD=PE+PF

证明:延长AD ,FP,过C 作AB 平行线,交于G 、H 点 先证:AD=DG,PH=FP ?∠1=∠2=∠3=∠4=∠5 后证:AG=EH ?四边形AEHG 为平行四边形 则有:2AD=AG=EH=EP+PH=EP+FP

“等底?等腰”+“平行线性质1”+“平行四边形判定及性质” 构造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例1、如图,已知∠ABD=∠ACD=60?∠ADB=90?-1

2

∠BDC 且∠BAC=20?求:∠ACB 的度数。

分析:由已知,∠ABD=∠ACD=60?联想等边三角形的内角,

E

D

C

B

A

43

2

1

E D C

B A 而原图中没有等边三角形因此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等边三角形。 解:如图延长CD 到E ,使CE=CA ,连结AE

注意:当条件中含有60?角或已知角的和差中含有60?的角时,经常想起构造等边三角形

例2、如图所示,在AOB 中,∠AOB=120?,CO 为∠AOB 的角平分线交AB 于点C 求证:111OA OB OC

+=

证明:延长AO 到点D ,使OD=OB ,连接BD 120601260,60//111

OA AOB BOD BD OB OC AOB AOC OC DB AO AD OC BD CO AD AO BD OC OB OB OC

∠=?∴∠=?∴∠=∠=?=∠∴∠=?∴∴==∴+=是的角平分线::即(AO+OB )=OA 即

倍长中线模型

构成(条件):△ABC 中,AD 为中线

目的:(1)构造全等三角形 →找等量关系(边)

(2)构造平行线 → 找等角关系 结果:(1)△BDE ∽△ADC → ① BE=AC

F G

A

B

C

D

E 12360601

ADB=90 - BDC

2

2ADB=180-BDC=BDE 6012ACD ACE E ABD ADB ADE

E ABD AD AD ADB ADE AB AE AC

ACB ∠=?

∴?∴∠=∠=?

?∠∴∠?∠∠∴∠=∠∠=∠=?=∴?∴==∴∠=?∠???是等边三角形,1

(180-BAC )=(180-20)=802

(2)AE=2AD ②∠1=∠2,∠3=∠4→AC ∥BE 例1: 已知:AD 为△ABC 中线,E 为AC 上一点,且AE=FE 求证:AC=BF

证明:(倍长中线)△BDG ≌△CDA ?∠ G=∠EAF ,BG=AC

再∠G=∠3?BF=BG “SAS △全等

”+“等底 等腰”+“等量代换”

例2 :已知:CE 、CB 分别是△ABC 、△ACD 的中线,且AB=AC ,求证:CD=2CE 证明:倍长CE ,连结BM

△MEB ≌△CEA ?(SAS )ME=EC+∠MEB=∠AEC+BE=AE △MBC ≌△DBC ?(SAS )MB=BD+∠MBC=∠DBC+ BC=BC ∴DC=MC=2EC

“等腰对等底”+“外角=两内角和”+“SAS △全等”

例3、如图,在△ABC 中,AB=BD=DC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AC=2AE

证明:延长AE 到F 使AE=EF ,连结DF ,

证△ABE ≌△FDE —》AB=DF 所以在证△ADF ≌△ADC 有AC=AF=2AE

例4、如图在△BAC 中,AD 是中线,且BE=AC 求证:AF=EF

证明:延长AD 到M 使AD=DM ,连结BM 证明△BDM ≌△CDA 则有BM=AC ,∠BMD=∠DAC ,又因为BE=AC=BM

所以∠BMD=∠BEM=∠AEF=∠DAC ,所以AE=AF

例5:已知Rt △BAC 中,∠A=900,D 为BC 边中点,E 、F 分别为边AB 、AC 上一动点,且ED

⊥FD 。求证:EF=BE+CF 。

证明:倍长FD 至G , 连结BG 、EG

先证△CFD ≌△BGD ?CF=BG ,∠C=∠GBD (AC ∥BG ) Rt △EBG 中,EG 2=BG 2+BE 2=FC 2+BE 2 △EGF 为等腰△ ,则EF 2=BE 2+CF 2

“SAS ?△全等”+“勾股定理”+“等腰△三线合一”

M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54321G

E D

B A

C

F

M 例6:已知:△ABC 中,AD 为中线,AB 边长为x ,AC 边长为y ,求中线AD 的取值范围。 解:倍长AD 连结BE

△ ABE 中, |x-y|<2AD <x+y

2

2

x y x y

AD -+∴

<<

“SAS △全等”+“等量代换”+“△三边关系”

例7:已知M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点,过BC 上一点D 引直线平行于AM 交AB 于E ,

交CA 的延长线于F 求证:ED+DF=2AM

证明:倍长AM ,连结BH 延长ED 交BH 于K 先证四边形FAHK 为平行四边形?AH=FK 再证ED= DK ?ED/AM=DK/HM ,AM=MH

∴ED+FD=FK=AH=2AM

“SAS 全等△”+“平行四边形定义及性质”+“比例性质”+ “等量代换”

[练习] 已知:△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M 是BC 中点,MF ∥DA ,MF 交AB 、CA 的延长线于E 、F 。求证:BE=CF 证明:倍长FM 连结BG

先证△BMG ≌△CMF ?BG=CF ,∠G=∠F ∴FC ∥BG

再证∠1=∠F=∠G ?41

212F ∠=∠??

∠=∠??∠=∠?

∴BE=BG=CF

“SAS 全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底对等腰”+“等量代换”

四、面积法

(1)构成:AD ∥BC ,△ABC ,△BCD 。 目的:找等积 △. 结果:S △ABC =S △BCD. (2)构成:EF ∥BC ,△ABC ,△AEF 。

A

B

C

D

E

M

K H

F

C

A

B

D

E D

C

B

A

F E

C

B A

D A B

C

E F 目的:找比例线段。

结果:S △AEF :S △ABC=AF 2

:AC 2

=AE 2

:AB 2

=EF 2

:BC

2

(3)构成:l 1∥l 2∥l 3,线段AC 、BD ,AD 、BC 相交于点O 。

目的:找比例线段。

结果: AE :EC=AO :OD=BO :CO=BF :FD

例1:在△ABC 的边AB 、AC 上分别取点D 、E ,使DE ∥BC ,在AB 上取点F ,

使S △ADE=S △BFC 。求证:AD 2

=AB ×BF 。

证明:“S △ADE :S △ABC=AD 2

:AB 2”+“ S △ADE :S △ABC=

S △BFC :S △ABC=FB :AB ” ? AD 2:AB 2=FB :AB

? AD 2

=FB ×AB

“相似△面积比”+“同高△面积比”+“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2:已知:△ABC 中,∠ACB=900,CE 平分∠ACB 交AB 于E ,EF ⊥AC 于F 。 求证:

111AC BC EF

+=。 证明:过E 作ED ⊥BC 于 D

S △ABC = S △BEC +S △AEC ?BC × AC=BC × ED+AC ×EF 则BC ×AC=(BC+AC )×EF 所以有

111AC BC EF

+= “角平分线的性质”+ “△面积公式”+“比例性质(逆用)”+“等面积代换”

例 3:已知:△ABC 中,AB=AC ,D 为BC 上任一点,DE ⊥AB 于E ,DF ⊥AC 于F ,CG ⊥AB 于G 。

求证:CG=ED+DF 证明 :连结AD 。

S △ABC =S △ABD+ S △ACD

12AC ×BG=12AB ×ED+1

2

AC ×DF ,则BG=ED+DF “△面积公式”+“等面积代换”

小结:等腰△腰上的高为底边任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和。

延伸:如图题中的条件不变把“点D 在BC 上”改为“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那么DE 、

DF 、CG 存在什么等式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结论:DE-DF=CG

l 3

l 2l 1O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G E H

F

D

C

B

A

F

G

E D

A

C

B

P F

E

D

C

B

A

例4:已知P 是 △ABC 中∠A 的平分线上任意一点,过C 引CE ∥PB ,交AB 的延长线于E ,

过 B 引BF ∥PC ,交AC 的延长线于F 。求证:BE=CF 。 证明:连结PE 、PF 。

先证S △PBE= S △BPC=S △PCF 再证P 到BE 边与CF 边的距离相等。 所以有BE=CF

“同底等高?△面积相等”+“角平分线性质”+“面积公式”

例5:已知:△ABC 中,DE ∥BC 交CB 延长线于F ,AG ∥DC 交BC 延长线于G 。 求证:BF=CG 证明:连结EF 、DG 。

先证S △FBE=S △GCD ?“S △AEB =S △FBE ”+ “S △ADC =S △GCD ”+“S △AEBC= S △ADC ” 则有

12FB ×EN=1

2

CG ×DM ,即BF=CG 。 “等高同底 △面积相等”+“△面积公式”+“两平行线距离”

例6、已知:△ABC 中,AD 是中线,F 是AD 上的点,且DF=2AF ,BF 的延长线与AC 交于E ,

求BF :FE 。

证明:作FP ∥AC 交BC 于P 。

先证

31CD CP =,则有11,65

CP PC BC PB == 即

5

1BF BP EF PC ==。 [思考]:将“DF=2AF ”改为“AF=2DF ”,其它条件不变,求BF :FE 。(BF :FE=2)

G

N M

F

E

D

C

B A P

F

E

D C

B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