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维酮碘消毒液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5
聚维酮碘在降低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探讨摘要】目的:对手术过程中使用0.35%的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切口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结果进行应用探讨。
方法:抽选自2017年3月—11月间700例在本院施行的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450例)在关闭体腔之前选择使用100ml的0.35%聚维酮碘溶液注入体腔内,再行负压吸引器吸出聚维酮碘和混合的血浆,对照组(250例),使用0.9%生理盐水冲洗并吸出血浆,组织液。
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和生命体征,并且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程度和切口感染率。
结果:实验组的中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切口愈合程度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在手术过程中使用0.35%的聚维酮碘进行冲洗手术创口,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措施,是值得加大推广力度的。
【关键词】聚维碘酮溶液;手术切口感染;术中冲洗【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070-021.手术切口感染与聚维酮碘溶液的概念在医院感染监控中心中,手术室是严格把关的首要科室,而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报告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
手术切口感染包括了三个部分,分别是表浅感染,深部感染,以及器官腔隙感染,预防手术切口感染除了与手术中严格得保持无菌原则有关以外,还与手术类型,切口部位,切口类型,全身营养状况,以及手术医师的技术熟练程度等等有关系。
[1]聚维酮碘溶液(povidoneiodinesolution)是高分子混合物PVP与碘络合的产物,它可以短时间内清除细菌,病毒,真菌,芽孢等等多种致病微生物,属于广谱杀菌剂中的一种。
[2]2.研究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几率,手术室明确规定使用0.5%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术前手术部位的表皮层皮肤消毒,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为了达到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目的,而用0.5%聚维酮碘冲洗手术切口的使用次数极其微少,仍然在使用0.9%的外用型生理盐水进行术中的冲洗。
聚维酮碘使用方法一、药理:系由表面活性剂与碘络合而成的不稳定络合物,其中有80~90%的结合碘可解聚成游离碘,浓度大,杀菌力强,无味、无刺激,无致敏性,毒性低。
为广谱杀菌剂,能杀死病毒、细菌、芽孢、真菌、原虫。
在15ppm的浓度下1分钟内能杀死各种细菌的繁殖体,杀死结核杆菌需要较长时间,杀死真菌需1.5小时,对芽孢则需更长时间;在150ppm的浓度下10分钟即能破坏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本品除用于皮肤消毒以外,还可用于金属医疗器械、食具等的消毒。
在消毒用浓度下通常为红色或琥珀色,可以直接用于手术病人切口部位的皮肤和脑膜,也可供妇产科、泌尿科体外冲洗之用。
当其浓度下降为10ppm 以下时,变为白色或淡黄色,失去杀菌活性。
[药理作用]本品为一种以表面活性剂为载体和助溶剂的不定型络合碘,在水中逐步解聚溶解,产生广谱杀菌作用。
对细菌、病毒、真菌均有效。
它杀死细菌繁殖体速度很快,但杀芽胞需要较高浓度和较长时间。
0.2%浓度10min就能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3%浓度2h能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和蜡样杆菌芽胞。
3%浓度30min能完全破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0.1%浓度2min能杀灭结核杆菌。
本品在消毒的同时,还有洗涤清洁去污作用。
二、适应症:常用于:①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②治疗烫伤;③治疗滴虫性阴道炎;④治疗化脓性皮肤炎症及皮肤真菌感染;⑤餐具和食具的消毒。
可用于体温表、玻璃器皿的消毒、外科手术前患者手术部位消毒以及医护人员手臂的消毒。
其制剂可用于治疗滴虫、白色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炎、非特异细菌引起的子宫糜烂等妇科疾病。
也用于防治伤口感染、皮肤溃疡、褥疮、清洁口腔等。
三、用法用量:用0.1%溶液冲洗,也可5-10%软膏或栓剂局部用药,0.05%水溶液浸泡5分钟消毒餐食具。
[用法及用量]1、体温表消毒:3%浓度浸泡30min以上,取出后可放入75%乙醇中备用,也可用无菌水或冷开水冲洗后放入消毒容器内备用。
普外科术前聚维酮碘皮肤预消毒的效果研究
罗萍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16(013)001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聚维碘酮进行普外科术前皮肤准备的方法及对不同类型手术切口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 2014年8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的7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2例和对照组36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备皮方法,剔除毛发后用软皂清洁皮肤,观察组采用0.5%聚维酮碘预消毒的方法,剔除毛发后用0.5%聚维酮碘涂擦术区皮肤两遍.比较备皮后10 min及24 h两组患者不同切口类型的术区皮肤存菌量及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备皮后10 min及24h观察组不同部位存菌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术前应用0.5%聚维酮碘对术区皮肤预消毒强化了手术常规消毒的效果,保障了患者手术和护理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36-137)
【作者】罗萍
【作者单位】610041 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聚维酮碘皮肤消毒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J], 黄一平
2.宫颈癌术前聚维酮碘阴道灌洗与阴道擦洗消毒效果的对比 [J], 石秀慧;朱敏
3.骨科术前切口皮肤聚维酮碘预消毒方法的护理研究 [J], 邓小凌;易亚玲;陈倩仪;曾燕娟
4.聚维酮碘冲洗液在内眼手术前结膜囊病患者中的消毒效果及舒适度观察 [J], 孙溯荫; 廖丽; 韦兰
5.经鼻蝶垂体瘤术前聚维酮碘预消毒方法的护理研究 [J], 蔡雪恋; 郑建仙; 于美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维酮碘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中的疗效。
方法对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化脓性阑尾切除术的6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9例患者术中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对腹腔及各组织间隙进行冲洗,对照组30例患者术中使用生理盐水对腹腔及各组织间隙进行冲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3d白细胞(WBC)计数、使用抗生素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差异。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3d后白细胞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标签:聚维酮碘;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目前,治疗化脓性阑尾炎首选的措施是手术切除,但术后切口感染率高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个难题[1]。
聚维酮碘溶液是临床常用的杀菌药品,尤其对革兰阴性菌杀菌效果较好。
我们在阑尾切除术中予以聚维酮碘溶液冲洗腹腔及切口,减少切口感染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69例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平均年龄37.8岁(17~69),男41例,女28例。
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前者39例,平均年龄36.9岁(17~67),男21例,女18例;后者30例,平均年龄38.1岁(18~69),男17例,女13例。
所有患者均行开腹阑尾炎切除术。
两组患者在人口统计学方面(年龄、性别比、伴随基础疾病)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术前预防性予以抗炎治疗,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取常规麦氏切口,阑尾炎切除步骤略,切除后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腹腔及各组织间隙并浸泡3~5min,待冲洗干净后用吸引器或纱布吸出冲洗液,放置小号引流管后逐层缝合。
聚维酮碘溶液在外科手术腹腔冲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殷雪群;韩小云【摘要】从聚维酮碘的理化性能、杀菌和灭瘤作用机制、在外科腹腔冲洗中预防和治疗感染、消灭肿瘤及细胞毒性方面,对聚维酮碘溶液在外科手术腹腔冲洗中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认为对聚维酮碘溶液在腹腔内的使用浓度尚未给出统一定论,未见对聚维酮碘溶液腹腔使用的安全性及腹膜组织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sterilization and killing tumor mechanism,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n in surgical peritoneal irrigation,tumor eradication and cytotoxicity of povi-done iodine,it reviewed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of application of povidone iodine solution in the surgical perito-neal irrigation.It considered that the use concentration of povidone iodine solution in surgical peritoneal irriga-tion didn’t have a definitive conclusion,and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ports didn’t occur on usage security of povi-done iodine solution in abdominal cavity and its effects for peritoneal tissue.【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5-7,8)【关键词】聚维酮碘;外科手术;腹腔冲洗;杀菌效果;无瘤技术【作者】殷雪群;韩小云【作者单位】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13003,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1Research progress on application of povidone-iodine solution in peritoneal irrigation in surgical operationYin Xuequn,Han Xiaoyun(Affiliated First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Jiangsu 215006 China)Key words povidone-iodine;surgery;peritoneal irrigation;germicidal efficacy;no-tumor technique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PVP-I)是一种广谱中效消毒防腐剂,属于碘伏的一种,也是唯一被中国药典收录的碘伏消毒液[1]。
1%聚维酮碘溶液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和外用药物,其技术参数如下:
1. 成分:聚维酮碘、纯水。
2. 外观:棕色液体。
3. pH值:3.5~5.5。
4. 含量:聚维酮碘含量为1%(w/v)。
5. 消毒效果:具有广谱抗菌、杀菌作用,可用于皮肤和黏膜的消毒,也可用于创面清洗和消毒。
6. 适应症:适用于创伤、烧伤、烫伤、溃疡等伤口的清洗和消毒,也可用于口腔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7. 用法用量:外用,涂抹或喷洒于患处,每日2~3次。
8. 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红肿等。
9. 禁忌症:对聚维酮碘过敏者禁用。
10. 保存条件:密闭保存,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总之,1%聚维酮碘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和外用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杀菌作用,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避免接触过敏原。
同时,需要妥善保存,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
聚维酮碘使用方法聚维酮碘是一种常用的外用消毒药物,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常用于伤口消毒、手术准备、皮肤消毒等方面。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消毒效果,下面将介绍聚维酮碘的正确使用方法。
1. 准备工作。
在使用聚维酮碘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聚维酮碘溶液、无菌纱布或棉棒、手套等。
确保工作台面干净整洁,避免污染消毒过程。
2. 清洁伤口。
如果是用于伤口消毒,首先需要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洁伤口,去除污物和分泌物,使伤口表面干净。
3. 涂抹聚维酮碘。
取适量聚维酮碘溶液倒在无菌纱布或棉棒上,然后涂抹在需要消毒的部位上。
注意不要反复使用同一块纱布或棉棒,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4. 等待干透。
涂抹聚维酮碘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其干透,通常约为1-2分钟。
在此期间,不要触摸消毒部位,以免造成污染。
5. 包扎伤口。
在聚维酮碘干透后,可以对伤口进行包扎处理。
在包扎之前,同样要注意保持无菌环境,避免污染伤口。
6. 注意事项。
在使用聚维酮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以免刺激和伤害;对于过敏体质者,慎用聚维酮碘,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时应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聚维酮碘仅供外用,切勿内服。
总结。
聚维酮碘作为一种常用的外用消毒药物,能够有效杀灭细菌,预防感染。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消毒效果,保护伤口不受感染。
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同时,对于特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禁忌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聚维酮碘使用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献精粹】皮肤消毒剂:聚维酮碘与氯己定醇1. 手术部位感染与皮肤消毒手术切口的污染程度、手术持续时间是造成SSI的独立危险因素。
除了术中组织失血及失活,手术过程中划开皮肤时、手术中将空腔脏器取出的操作造成切口周围皮肤的污染、长时间的手术使消毒后的皮肤上残余菌落生长繁殖等,都可能造成内源性手术部位感染。
病人的皮肤是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体的主要来源,因此优化术前皮肤消毒方式可降低术后的感染率。
术前皮肤消毒的目标是降低术野皮肤的菌落数,保持术中有效的消毒浓度。
当使用某种皮肤消毒剂消毒皮肤达到即刻的消毒效果后,用于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剂还要求有持续的残留活性,才能保证在接下来一段持续的手术操作时间内,手术部位持续的保持无菌状态。
理想的皮肤消毒剂首先是要安全,其次是刺激性小、起效快,持续时间长。
皮肤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消毒剂主要成分。
2. 受推荐的常用皮肤消毒剂美国CDC推荐将乙醇、氯己定和聚维酮碘用于外科洗手和皮肤准备。
适用于手术部位皮肤消毒的液态消毒剂有聚维酮碘、醋酸氯己定、葡萄糖酸氯己定和聚六亚甲基胍等。
英国关于SSI的指南推荐2008年指出,应在皮肤切开前即刻用(以水或醇为基底的)抗菌剂对手术部位进行皮肤准备,最合适的抗菌剂为聚维酮碘或氯己定。
应使用氯己定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
3. 聚维酮碘(应用最广泛的碘伏)碘伏的杀菌原理是由表面活性剂提供的对细菌膜的亲和力将其所载有的碘与细胞膜和细菌质结合,其中80%-90%的结合碘能可解聚成游离碘,使巯基化合物、肽、蛋白质、酶、脂质等氧化或碘化,直接使病原体内的蛋白质变性、沉淀,使细菌等微生物失活,而达到高效消毒杀菌的目的。
医用碘伏用于临床已三十余年的历史,现已被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药典收载。
碘伏杀菌力强,能杀死细菌、芽孢、真菌、病毒、结核杆菌、阴道毛滴虫、梅毒螺旋体、砂眼衣原体和藻类等。
它杀死细菌繁殖体的速度很快,但杀死芽孢一般需要较高浓度和较长时间。
聚维酮碘使用不当致甲减,按需选浓度文/ 曾巧英(新疆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聚维酮碘溶液是外用药物,其中的碘
经黏膜吸收,长期、高浓度使用会使患者
机体内碘过量。
碘过量和碘缺乏一样,同
样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减退。
近日我院收住了一位右肺恶性肿瘤5年
余,多发转移瘤的50岁女性患者。
患者肿
瘤晚期,伴全身多发转移灶,腹腔转移病
灶已达10余厘米,内部缺血坏死并感染,
愈合可能性不大,长期携带引流管、反复
冲洗,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治疗。
腹。
betadineBetadin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消毒药物。
其主要成分为碘,具有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功效。
Betadine在各种医疗场合中被用于皮肤消毒、手术准备、创伤护理以及口腔卫生方面。
它以其高效的杀菌能力和广谱的抗菌活性而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广泛认可和使用。
Betadine的主要成分为碘化聚维酮(PVP-I)。
碘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消毒和抗菌治疗,而Betadine则以其独特的配方和使用方式闻名。
使用Betadine进行皮肤消毒时,碘快速杀灭表面上已存在的细菌,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同时,它还能够在短时间内与皮肤表面结合成一层持久的保护膜,阻止细菌再次侵入,从而提供了长时间的保护。
在手术准备方面,医疗专业人员经常使用Betadine来消毒手术部位。
在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将Betadine涂抹在手术部位周围的皮肤上,以杀灭手术区域潜在的致病菌,并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由于Betadine的高效杀菌和广谱抗菌活性,医生们普遍信任它的功效。
Betadine还被广泛用于创伤护理。
无论是小的切口、擦伤还是更为严重的创伤,Betadine都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
当人体皮肤或黏膜遭受创伤时,细菌往往会乘机侵入,导致感染的发生。
Betadine能够快速杀灭这些细菌,预防感染的扩散,同时促进创伤的愈合。
此外,Betadine还被用于口腔卫生。
口腔是细菌滋生的温床,而细菌滋生又容易导致牙龈炎、口腔溃疡等问题的产生。
使用Betadine进行漱口可以有效地杀菌并减少细菌滋生。
此外,Betadine还被用于口腔手术准备,如牙齿拔除、口腔手术等,它能够清除手术部位的细菌,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然而,尽管Betadine在医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它仍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被遵守。
首先,个别人群可能对碘过敏,所以在使用Betadine之前,应该先进行皮肤敏感测试。
其次,Betadine不能直接涂抹在眼睛、鼻子或者嘴巴等粘膜部位上,以免刺激黏膜。
5%聚维酮碘溶液用途聚维酮碘(PVP-I)是一种碱性多肽,由聚乙二醇与碳碘酸酯结合而成的无定形的高分子物质,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可以有效的保护细胞和组织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5%聚维酮碘溶液是将聚维酮碘与水混合而成含有5%聚维酮碘的溶液,常被用作消毒剂、抗菌剂,还有许多其他用途。
一、消毒5%聚维酮碘溶液可以有效消毒,可用于消毒有伤口、皮肤损伤等水性活体细胞表面,其杀菌有效程度高,可以杀死强毒性菌,如大肠杆菌及肺炎球菌。
另外,5%的聚维酮碘溶液也可以用于去除污垢、油污、脓污等,杀菌消毒后,还可以消除房屋、车辆等残留的细菌,从而消除异味。
二、抗菌5%的聚维酮碘溶液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这种抗菌作用比常见的抗生素抗菌效果更好,而且聚维酮碘具有抗凝血作用,可以在受损的体表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抑制细菌侵袭,减少传播风险。
三、用于生病期洗涤当一个人出现发烧、关节痛等症状时,应根据症状尽快就医诊治,并使用5%聚维酮碘溶液进行生病期的洗涤,这样可以有效的抑制病原体的传播。
5%的聚维酮碘溶液可以有效的防治腹泻、呼吸道传染病等传染病,因为这种溶液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
四、用于敷贴5%聚维酮碘溶液在抗菌方面也具有很强的效果,因此可以用于敷贴治疗各种皮肤病,比如烧伤、烫伤、皮炎等,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湿疹、荨麻疹及尿布疹等皮肤病症。
此外,聚维酮碘溶液还可以用于去除病灶以及结痂的病变,并可以防止复发。
五、其他用途5%的聚维酮碘溶液除了可以用于消毒、抗菌、治疗疾病、敷贴等外,还可以用于皮肤、头发护理、护发素、眼部及口腔护理等。
此外,5%的聚维酮碘溶液也可以用于婴儿的护理,其弱酸性可以有效的防止皮肤病。
综上所述,5%聚维酮碘溶液可用于消毒、抗菌、敷贴、口腔护理等多种用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虽然5%聚维酮碘溶液具有较高的作用性,但仍需在使用前进行一定的皮肤测试,以避免可能发生反应,它也是不可缺少的临床药品,在抗菌、消毒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聚维酮碘消毒液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作者:刘爱军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12期[摘要] 目的探索聚维碘酮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2001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外科采用聚维碘酮消毒液进行手术和伤口消毒的相关病例资料。
结果全部外伤缝合伤口和外科Ⅱ类以下切口均甲级愈合,余伤口也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结论临床中聚维碘酮溶液应用于急诊外伤和外科感染伤口消毒和换药,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 聚维碘酮;外科;消毒;换药;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 R61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183-01本院外科2001年1月~2009年12月,在外科手术、门急诊外伤和外科感染伤口清创、换药过程中应用聚维碘酮消毒液进行消毒,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外科实施各类手术1 200例(其中包括无菌手术768例,带菌和感染手术432例),处理各类门急诊外伤清创缝合伤口826例,外科感染伤口换药279例(包括头面颈部感染伤口38例、躯干感染伤口96例、四肢感染伤口123例、肛周会阴感染伤口22例),其中处理压疮8例。
1.2 方法(1)外科手术,在切口周围规定范围内用聚维碘酮棉球或纱布涂擦3遍消毒,铺巾后用酒精棉球涂擦切口皮肤1遍,以后病程中的换药和拆线均只用聚维碘酮消毒;(2)外伤伤口,先用聚维碘酮消毒手术野皮肤2~3遍,开放性伤口用肥皂水刷洗后,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再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然后用聚维碘酮消毒手术野皮肤,铺无菌巾开始手术,在手术操作完毕关腔缝合未松止血带之前,用聚维碘酮原液冲洗伤口及皮肤,再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然后逐层缝合。
(3)感染伤口,先用聚维碘酮予以周围皮肤消毒后,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或纱布清创伤口内脓性分泌物,然后用聚维碘酮纱布或棉球在伤口内涂擦数遍再放置引流条,也可直接用聚维碘酮纱布引流;(4)Ⅰ度压疮患者每日在局部压疮部位应用聚维碘酮擦拭消毒,由中心向外,每日2次,有死皮的用无菌剪刀先予清除。
聚维酮碘溶液最佳用法
聚维酮碘水溶液是皮肤科乙类非处方药品,具备安全系数高,副作用低的特性在皮肤疾病层面的医治备受大家的信赖。
那麼,聚维酮碘水溶液最好使用方法是什么呢?接下去网编就详尽为大伙儿详细介绍下这些方面的內容,很感兴趣的盆友赶紧看来一下吧。
聚维酮碘水溶液最好使用方法是啥?
聚维酮碘水溶液用以化脓性皮炎、皮肤真菌感染、小总面积轻微烧伤烫伤,也用以小总面积皮肤、粘膜伤口的消毒杀菌。
使用方法简易,外敷。
用棉球蘸取小量,由管理中心向颈静脉部分涂搽。
一日1~2次就可以。
该商品功效为高效率妇科消毒杀菌品,其pH值与阴道内相仿,柔和,按使用说明经稀释液(温水)后能达300ppm合理碘,超出除菌浓度值10-20倍,清洗后可合理消灭内各种各样发病微生物菌种。
聚维酮碘水溶液,其有机化学名叫: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与碘的一氧化氮合酶。
1ml含主要成分聚维酮碘0.05克。
辅材为:磷
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碘酸钾、纯水系统,为棕红色液體。
能逐渐释放出来碘而充分发挥抑菌功效,使菌体蛋白质水解、身亡,对病毒感染、病菌、细菌均合理,其特性是对组织刺激小。
换句话说而言,便是对多种多样病菌、芽胞、病毒感染、细菌等有消灭功效,触碰创口或伤处后,能解聚释放出来“碘”具有抑菌作用。
以上便是聚维酮碘水溶液最好使用方法是啥的有关详细介绍,聚维酮碘水溶液应用时留意不可与碱、黄酮、水合氯醛、酚、硫代硫酸钠、木薯淀粉、单宁酸合用或触碰。
聚维酮碘消毒液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索聚维碘酮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2001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外科采用聚维碘酮消毒液进行手术和伤口消毒的相关病例资料。
结果全部外伤缝合伤口和外科ⅱ类以下切口均甲级愈合,余伤口也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结论临床中聚维碘酮溶液应用于急诊外伤和外科感染伤口消毒和换药,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 聚维碘酮;外科;消毒;换药;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61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183-01
本院外科2001年1月~2009年12月,在外科手术、门急诊外伤和外科感染伤口清创、换药过程中应用聚维碘酮消毒液进行消毒,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外科实施各类手术1 200例(其中包括无菌手术768例,带菌和感染手术432例),处理各类门急诊外伤清创缝合伤口826例,外科感染伤口换药279例(包括头面颈部感染伤口38例、躯干感染伤口96例、四肢感染伤口123例、肛周会阴感染伤口22例),其中处理压疮8例。
1.2 方法
(1)外科手术,在切口周围规定范围内用聚维碘酮棉球或纱布涂擦3遍消毒,铺巾后用酒精棉球涂擦切口皮肤1遍,以后病程中的换药和拆线均只用聚维碘酮消毒;(2)外伤伤口,先用聚维碘酮消毒手术野皮肤2~3遍,开放性伤口用肥皂水刷洗后,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再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然后用聚维碘酮消毒手术野皮肤,铺无菌巾开始手术,在手术操作完毕关腔缝合未松止血带之前,用聚维碘酮原液冲洗伤口及皮肤,再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然后逐层缝合。
(3)感染伤口,先用聚维碘酮予以周围皮肤消毒后,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或纱布清创伤口内脓性分泌物,然后用聚维碘酮纱布或棉球在伤口内涂擦数遍再放置引流条,也可直接用聚维碘酮纱布引流;(4)ⅰ度压疮患者每日在局部压疮部位应用聚维碘酮擦拭消毒,由中心向外,每日2次,有死皮的用无菌剪刀先予清除。
ⅱ度~ⅲ度压疮患者局部清创后,应用碘伏纱布填塞,然后用纱垫包裹,每日换药1次。
同时加强护理,为患者每2小时翻身1次,并加以受压部位按摩,同时使用防压疮气垫。
关于抗生素的使用: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以及伤口的具体情况而定,全身情况较好的部分缝合伤口且清创较彻底的小伤口可不用全身抗生素;普通无菌小手术笔者仅主张予以口服3~5 d抗生素;对于全身情况较差或感染较重者予以规范使用抗生素,但笔者仍不主张过多使用抗生素。
1.3 伤口愈合的判断标准
ⅰ期愈合:又称初期愈合,是伤口形成细窄的线形瘢痕。
ⅰ期延迟愈合:介于ⅰ期和ⅱ期之间的过渡期或称中间期。
ⅱ期愈合:瘢痕较ⅰ期明显,愈合时间也较ⅰ期延长。
ⅲ期愈合:又称延迟愈合,新近称为慢性伤口愈合过程,指通过组织形成来闭合伤口的ⅱ期愈合过程,一般都超过8周。
ⅲ期愈合具有ⅰ期和ⅱ期愈合的共同特征,瘢痕明显且不规则。
2 结果
在2 313例临床病例中,ⅰ期愈合1 461例,ⅰ期延迟愈合724例,ⅱ期愈合120例,ⅲ期愈合8例。
3 讨论
聚维碘酮别名碘伏、碘附,是一类碘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定型络合物之总称,是棕红色液体。
聚维碘酮具有如下特点:(1)水中溶解度高;(2)对皮肤黏膜刺激性小;(3)罕见变态反应;(4)不挥发,易于储存;(5)不需用酒精脱碘,仅用无菌水冲洗即可,皮肤上不留消毒液颜色;(6)其内表面活性剂,可形成一层膜,有利于碘发挥作用,且本身有一定的杀菌和洗净作用[1-4]。
本溶液具有渗透性较强,药效持久,作用迅速等特点,对各种化脓性细菌均有较强抗菌能力。
聚维碘酮来源广泛,经济适用,操作方便简单,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应用较广。
聚维碘酮是国内20世纪80年代新型、高效、广谱消毒剂,在国外已取代碘酊、新洁而灭、来苏尔、石碳酸、洗必泰等消毒剂。
常
用皮肤消毒浓度是5%的络合碘溶液,其中含有效碘为0.5%,具有
广谱杀菌性。
适应证:常用于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治疗烫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治疗化脓性皮肤炎症及皮肤真菌感染;餐具和食具的消毒。
聚维碘酮消毒溶液颜色可指示消毒灭菌作用的强弱,遇维生素c和新洁尔灭溶液后颜色消失而失效,应予以注意;且对碘过敏者慎用,烧伤面积大于20%者不宜应用。
根据多篇文献报道以及笔者的临床实践,聚维碘酮消毒液作为一种广谱、中效、无毒的新型消毒剂,性能稳定,使用方便,能缓慢持久释放有效碘,达到持续较长时间的杀菌作用,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手术人员手臂、患者注射部位和会阴部手术等皮肤消毒,手术切口部位消毒,伤口换药的消毒、湿敷和引流[5-6]。
对于外科临床
工作而言聚维碘酮是清创消毒、预防感染较理想的药液。
[参考文献]
[1]蔡学全,池达智,岳兵,等. 碘伏溶液在急诊外伤和外科感
染伤口中的应用[j]. 中国急救医学,2000,2(5):46.
[2]张汝花,赵敏. 碘伏联合硫糖铝治疗感染伤口的临床应用[j]. 临床医学,2004,7(8):43-44.
[3]刘斌,李梅. 碘伏在烧伤创面临床应用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
[4]陈世碧,刘树辉. 0.5%强力碘溶液皮肤粘膜消毒临床效果观
察[j]. 四川医学,1991,12(3):167-168.
[5]王海军,康绍禹. 强力碘在二度烧伤创面的应用[j]. 沈阳部队医药,1994,5(12):22.
[6]段海英. 碘伏在手术消毒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0(5):626-627.
(收稿日期:2012-01-17本文编辑: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