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36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实验现象对某些问题初步作出正确的科学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教学过程: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自学)结论:(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互学)(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过氧乙酸等(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2)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第十一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本节课从常见的酸和碱出发,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熟悉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通过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本节课是本章内容的开端,为后续学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埋下知识基础。
二、学情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都接触过这些生活中的酸,但是对碱缺比较陌生,而且对酸和碱的性质也没有深刻的认识;在第五单元探究微粒不断运动的实验中接触过酚酞,在第六单元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性质实验中也认识了紫色石蕊,但是还不清楚酸碱指示剂的定义和作用。
在基本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学生初步具备并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得到较直观的结论,但是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方法、设计实验的能力尚显薄弱。
三、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酸和碱;通过与指示剂作用的宏观现象推断溶液的酸碱性,了解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通过演示实验,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特性和用途,初步学会常见酸的稀释方法。
(知识与技能)2.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探究生活中常见溶液的酸碱性,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其证据收集技能。
(过程与方法)3.通过对浓硫酸特性了解,知道使用浓酸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所用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目标】1. 通过酸碱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的探究活动,诊断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探究发现水平)。
2. 通过分析浓硫酸、浓盐酸放置在空气中溶液中各成分质量变化趋势以及浓度的变化,诊断与发展学生对盐酸、硫酸的特性认知水平(认知结构水平)。
3.通过学习盐酸和硫酸在生产、生活中等多方面的应用,诊断并发展学生对酸在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认知水平(价值水平: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
课题1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会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测溶液地酸碱性。
2、通过指示剂地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指示剂遇酸性、碱性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变化,了解显色反应是观察物质性质的方法之一。
2、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讨论、实验进一步发展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二者之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准备]仪器、药品:点滴板、表面皿、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我们生活中的常见食物,要想区分它们的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但是在化学实验室,对于化学药品我们怎么区分酸碱性呢?一、如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过渡)接着问:但是科学家从不用品尝或触摸的方法来确定一种物质的酸碱性,他们怎样来识别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啊?那好,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人物——波义耳。
(投影:波义耳的画像)这位伟大的人物跟花有一段美好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想知道那就赶紧看课本13页“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实验探究一】请大家根据教材第12页要求,完成实验,并把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石蕊酚酞【得出结论】现在你会识别酸和碱了吗?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啊?(如果答不全,可多找几个学生来总结。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怎样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过渡)浓的盐酸比稀盐酸的酸性强,原学生观看投影,很感兴趣。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会异口同声的回答“尝一尝”。
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猜测方法。
看完后学生回答,通过看书,他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交流展示实验结果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石蕊通过日常生活中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7章酸、碱、盐教学目标:1、在了解有关酸、碱、盐等物质初步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几种常见酸、碱的性质;2、了解几种常见的盐和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3、了解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的概念;4、常识性了解几种重要的化肥;5、了解酸、碱的化学通性;6、常识性介绍浓硫酸和硝酸;7、能初步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有关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进一步训练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技能以及巩固有关化学计算的技能;8、培养坚持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解决一些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1、常见的酸、碱、盐及它们之间的典型反应;2、从离子的观点认识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3、酸、碱的通性。
教学难点:各类物质间相互反应的规律。
课时安排:分配共9课时§7.1溶液的酸碱性 1§7.2常见的酸和碱 5§7.3酸和碱的反应 2§7.4酸、碱、盐的应用 1复习与练习题 2第1课时教学内容:§7.1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1、了解pH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2、掌握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教学重点: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2、pH的测定方法。
教具准备:仪器:烧杯、玻璃棒、pH试纸、点滴板等药品:浓盐酸、稀盐酸、酸果汁、纯碱溶液、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溶液、氨水、无色酚酞试液、白醋等教学过程:(引入)白醋也能像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吗?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如: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等。
2、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物质,如: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等。
3、中性溶液既不使之变红色又不能使之变蓝色的物质,如:食盐水、蔗糖溶液、酒精等等。
4、结论:①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性溶液变蓝色。
②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性、中性溶液都不变色,遇到碱性溶液则变红色。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某些植物花卉与酸、碱溶液变色的事实2、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区别常见的酸、碱溶液,3、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初步认识溶液能导电的原因。
【教学重点】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难点】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0-51页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哪些物质曾给你留下过“酸”的印象2、试写出几种酸和碱的名称和化学式3、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碱的变色规律是什么?认真阅读课本P57回答下列问题。
5、酸碱的溶液为什么能导电?我们如何确定哪些物质是酸还是碱?二、探究质疑我们小组在完成预习学案中遇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活动一、感知酸碱指示剂跟酸碱溶液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分小组完成课本50页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将实验现象填入课本表格中,并得出实验结论。
结论:跟踪___ ___液__ 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它使石蕊溶液变___ _,使酚酞溶液变___ ___。
3.下表是四种花的提取液实验的(酒精用于提取花中的色素)⑵将厨房中的少量白醋滴入大红花的花汁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⑶若将紫罗兰提取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则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应用:如果实验室里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硫酸溶液,你怎样去区别它们?(精讲点拨)1、酸碱指示剂跟酸或碱溶液反应显示不同的颜色。
变色的是指示剂,不是酸或碱溶液。
2、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活动二、探究酸和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本质原因【思考】酸溶液为什么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碱溶液为什么都能使石蕊溶液变蓝?【实验探究】课本P57实验10-7【交流讨论】1、金属导电的原因是什么?上述实验中同是化合物为什么有的能导电,有的不能导电?2、请你结合以上有关知识与同组同学交流得出,①盐酸、硫酸溶液中有什么共同的离子?属于哪类化合物?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中有什么共同的离子?属于哪类化合物?③猜想不溶于水的碱(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加入酚酞溶液中有何现象?四、当堂检测:一课一练P87-88页1-7小题【拓展应用】1.现有稀盐酸,氢氧化钠各一瓶,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进行鉴别?(请简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2.右图表示一瓶氢氧化钡溶液,请按要求填写化学符号:(1)其溶液中阴离子的符号:;(2)溶剂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3)在右图标签的横线上......填写氢氧化钡的化学式。
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2.知道酚酞试液、石蕊试液(或试纸)等酸碱指示剂;3.学会测定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4.感受酸性或碱性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存有和应用。
【学习重点】学会判断并理解常见溶液的酸碱性【学习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学习准备】1.溶液是物质以或的形式分散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的混合物。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性和性;稀溶液还具有的特性是沸点、凝固点、导电性。
2.“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3. 回忆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的相关知识,想一想:右图实验可看到的现象有: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到的结论有:4.列举:生活中哪些食品给你酸酸的感觉?(至少四种)。
【学习过程】思考与感悟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什么样的溶液是酸性溶液?什么样的溶液是碱性溶液?〖查阅资料,解决问题〗酸性溶液是指:碱性溶液是指:2.怎样检验(或判断)溶液的酸性还是碱性呢?〖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实验一、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现象:;结论:。
实验二、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现象:;结论:。
[归纳小结]1.用紫色石蕊试液能够判断溶液的酸性、碱性或中性,即: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则显性;如:等;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则显性;如:等;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则显性;如:等。
2.酸碱指示剂:像石蕊这样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酚酞也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表现的颜色不一样。
〖实验探究,解决问题〗酚酞试液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表现什么颜色?实验三、分别向稀盐酸、纯碱溶液、食盐水等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现象:纯碱溶液(显性)滴入酚酞,无色酚酞变;稀盐酸(显性)和食盐水(呈性)滴入酚酞,无色酚酞。
结论:。
〖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怎样利用石蕊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实验四、学会用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稀盐酸、纯碱溶液、食盐水等溶液现象:酸性溶液(稀盐酸等)使蓝色石蕊试纸;碱性溶液(纯碱溶液等)使红色石蕊试纸;中性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和红色石蕊试纸都不变色。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知道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酸碱指示剂能使酸碱溶液反应,可用于检验酸或碱的溶液。
浓硫酸的稀释。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教学方法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教具准备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白纸,木棒。
毛巾。
药品:浓硫酸、浓盐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教学过程:【引入】展示一个柠檬,问同学们是什么,喜欢吃吗?学生回答:不喜欢,太酸啦。
有同学说喜欢。
用小刀切开,给一部分学生尝尝。
并说出是什么味道。
有酸味,提问,像这样有酸味的水果就是化学上讲的酸吗?带着疑问从生活中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入新课。
【过渡】酸和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有哪些属于酸,哪些属于碱呢?导入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酸和碱。
展示一瓶紫色石蕊,回忆之前提到是在学到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创设情境,回顾已学的知识,引入课题。
【问题研究】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设问】除了碳酸,我们熟悉的食醋、盐酸、石灰水等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实验】在试管内分别滴入食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主动上来六位同学,自主做实验,然后自述我是什么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什么颜色。
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强调操作,液体取一到二毫升,胶头滴管要悬空在试管口上方。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食醋、酸果汁等物质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这是因为它们的溶液都表现出酸性。
2.肥皂水、石灰水、纯碱溶液、氨水等物质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这是因为它们的溶液都表现出碱性。
3.食盐水、蔗糖水等溶液不能(填“能” 或“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变色,这是因为,这些溶液既不表现为酸性,也不表现为碱性,而是呈中性。
酸性溶液一定是酸溶液吗?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答案:酸性溶液并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性溶液也并不一定是碱溶液;但是酸溶液一定呈酸性,碱溶液一定呈碱性。
4.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被称为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指示剂遇到酸或碱溶液变色,而不是酸或碱溶液变色。
5.为了使用方便,还可以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酸碱指示剂的实际应用点拨:1.能够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无色酚酞试液只能将碱性溶液鉴别出来,无法将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区别开来。
2.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也能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例】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物理变化B.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C.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D.蝴蝶兰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思路点拨: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以及指示剂的变某某况一般与工农业生产、社会实践、生活实际等联系起来,解答此题主要是掌握好溶液的酸碱性使指示剂变色的情况。
解析: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溶液、碱溶液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是由于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一种有其他颜色的新物质的缘故。
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呈黄色的一定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属于盐类物质。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石蕊、酚酞这两种酸碱指示剂;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3.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有关的实验;4. 了解几种常见的酸,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5. 了解浓硫酸的腐蚀性和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2.了解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难点: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
三、学习过程【课前准备】1.将浓氨水滴入酚酞试液中有什么现象?2.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别写出你所知道的酸和碱。
【自主探究】1.酸碱指示剂(指示剂):能跟__________或__________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指示剂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紫色石蕊溶液:遇酸__________,遇碱__________;无色酚酞溶液:遇酸__________,遇碱__________。
3.酸碱指示剂是由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发现的。
【合作探究】一、实验探究: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根据上面的探究总结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规律:1. 紫色石蕊溶液:酸性中性碱性色←————色————→ 色2. 无色酚酞溶液:酸性中性碱性色←————色————→ 色【练一练】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稀盐酸B.石灰水C.食盐水D.水二、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能跟_____或_____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__________的试剂。
常见的指示剂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变色规律: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成______,遇碱性溶液变成_______。
酚酞溶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_______,遇碱性溶液变成______。
3.注意:(1)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的溶液作用时,变色的是_____________,而不是酸或碱的溶液,并且“酸或碱的溶液”是指溶液,指示剂变色属于变化;(2)酸溶液一定显酸性,显酸性是酸溶液;碱溶液一定显碱性,显碱性是碱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