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分式方程3
- 格式:docx
- 大小:28.72 KB
- 文档页数:6
八年级数学下册5.4.3 分式方程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数学下册5.4.3 分式方程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数学下册5.4.3 分式方程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5。
4.3分式方程教学目标:1.能运用列表法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2.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模型-解分式方程-检验合理性”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审明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2.根据实际意义检验解的合理性.难点:寻求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投影问题)1.解分式方程的步骤?2.解下列分式方程:214111x x x +-=--. 3.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处理方式: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学生小组间竞争抢答.找两名学生口述第1题和第3题过程,再找两名学生板演第2题,其他学生在下面做题,教师巡视,然后由学生纠错,并强调注意事项;教师多媒体展示结果。
1.(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2.省略。
3.(1)审;(2)设;(3)列;(4)解;(5)答.你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为下列应用题列出方程吗?做一做:(投影)某单位将沿街的一部分房屋出租。
每间房屋的租金第二年比第一年多500元,所有房屋出租的租金第一年为9.6万元,第二年为10.2万元.(1)你能找出这一情境的等量关系吗?(2)根据这一情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3)这两年每间房屋的租金各是多少?处理方式:学生先独立阅读解答,然后互相交流。
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5.4.3 分式方程【教学内容】列出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的过程;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列出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对所求出的分式方程的根进行检验的思想的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操作、实验、发现、确认等数学活动,体会数学观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列出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题难点:对所求出的分式方程的根进行检验的思想的重视【导学过程】【知识回顾】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情景导入】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清题意;(2):设未知数;(3):找出等量关系;(4):列出分式方程;(5):解这个分式方程;(6):检验,既要验证根是否是所列分式方程的根,又要检验根是否符合题意;(7):写出答案。
2、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区别: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时要注意,既要验证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所列分式方程的根,又要检验根是否。
【新知探究】探究一、甲、乙两人加工同一种玩具,甲加工90个玩具所用的时间与乙加工120个玩具所用的时间相等,已知甲、乙两人每天共加工35个玩具,求甲乙两人每天各加工多少个玩具?解题方案:解:设甲每天加工x个玩具,则乙每天加工()个玩具,①甲加工90个玩具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乙加工120个玩具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②根据题意,列出相应方程__________________;③解这个方程得___________;④检验: ____________;⑤答:甲每天加工________个玩具,乙每天加工_________个玩具。
探究二、例3 某市从今年1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每立方米水费上涨31.小丽家去年12月的水费是15元,而今年7月的水费则是30元。
5.4 分式方程(3)一、备课标:(一)内容标准: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二)核心概念、数学思想、方法: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方程;掌握用方程进行表述的方法;通过用方程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十大核心概念在本节课中突出培养的是运算能力、符号意识、模型思想、应用意识。
二、备重点、难点:(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第4节《分式方程》第3课时。
(《分式方程》共分为3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模型——求解——解释解的合理性”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中设置丰富的实例,关注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能否尝试用不同方法寻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分式方程表示,能否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能够将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建立分式方程的模型.(2)体会运用分式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难点: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三、备学情:(一)学习条件和起点能力分析:1.学习条件分析:(1)必要条件:通过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了方程的模型思想,并能通过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恰当的未知数,并利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支持性条件:在本节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历用分式方程来刻画现实世界问题的过程,也经历了探索解分式方程的过程,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同时在以前学习了列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为本节分式方程的应用打下了基础.2.起点能力分析前两节课,学生认识了分式方程这样的数学模型,并且学会解分式方程,为本节课用分式方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二)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寻找等量关系及列方程表示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个别学生由于对应用题的畏惧心理,字母表示数能力相对薄弱,对代数式、方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策略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仔细审题,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充分交流想法,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通过交流碰撞来理解题目、得出方程,同时体会不同方程的意义。
第五章分式方程
4分式方程
第3课时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活动
- •-.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引入】
x+1 4
1•解万程x_ 1 口- 1.
2.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3.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分哪几
步?
回顾解分式方程,复习列
一兀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
步骤,引出新问题•
活动
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1】(课本P129)做一做:
某单位将沿街的一部分房屋出租.每间房屋的租金第一
年比第一年多500兀,所有房屋出租的租金第一年为
9.6万元,第二年为10.2万元.
(1) 你能找出这一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吗?
(2) 根据这一情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 你能利用方程求出这两年每间房屋的租金各是
多少吗?
等量关系:①房屋的间数不变.
②每间房屋的租金第二年比第一年多500元.
③出租房屋的总租金=每间房屋的租金X出租房屋
间数.
解:设第一年每间房屋的租金为x元,则第二年
每间房屋的租金为(x + 500)元,根据题意,得96000
x
102000 丹/口
—"CC,解得x= 8000.
x + 500
答:第一年每间房屋的租金为8000元,则第二年
每间房屋的租金为8500元.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用所
学过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去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探究2】(课本P129)例13:
某市从今年1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每立
1
方米水费上涨3•小丽家去年12月份的水费是15 兀,而
今年7月份的水费则是30兀.已知小丽家今年7月份的
用水量比去年12月份的用水量多5 m ,求该市今年居民
用水的价格.
等量关系:①今年7月份每立方米水费比去年12
1
月份上涨§.②7月份的用水量比去年12月份的用
引导学生按“审一一
设――列一一解一一验一一
答”的步骤解决问题.形成解决
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
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
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求等量
关系,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类比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
般步骤,总结出列分式方程解
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强调两次
验根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求等量
关系,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
用意识.
类比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的一般步骤,总结出列分式方
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强调
两次验根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① [授课流程反思]
回顾解分式方程的步骤、解有关分式方程及列一 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引出新问题.
② [讲授效果反思]
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结合具体的 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 一一建立数学模型 一- 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选择生动有趣的、 有现实意义的,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有助 于学生实践创新的内容,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 作交流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 ,从而使数学学习 过程成为数学方法的掌握和数学思想的建立的过 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 能够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提高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 [师生互动反思]
④ [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
一部分人骑自行车先走,过了 40分钟,其余人乘 汽车去,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 自行车的3倍,求汽车的速度. 【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这节课大家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组 的合作完成的,相信每个同学都有所收获•整理 一下本节课的所学,写下来.
我掌握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学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还知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学说明:以回顾反思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 的收获,增强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全面了解学 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 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 作业:
1. 教材P129随堂练习.
2. 教材P130习题5.9中1 , 2,
3. 【知识网络】
让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反 思,从较多的内容中提炼出 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 和合作交流能力,使学生的 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框架图式总结,更容易形成 知识网络•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