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规定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167.87 KB
- 文档页数:92
附件2《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释义1. 总则1.1 为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应遵守本准则。
1.3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本评审准则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的特殊性,制定和发布评审补充要求,评审补充要求与本评审准则一并作为评审依据。
【条文解释】1、编制目的。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九条“申请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符合的条件”的要求,为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而编制。
2、适用范围。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
3、补充要求。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的特殊性,制定和发布评审补充要求,评审补充要求与本评审准则一并作为评审依据。
2. 参考文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GB/T 27000《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31880《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GB/T 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27020《合格评定各类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GB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 22576《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JJF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条文解释】编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参考文件有9份,这9份参考文件不构成评审准则要求,作为检验检测机构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的参考。
3. 术语和定义3.1资质认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
山东省资质认定实验室分级管理办法为深化实验室科学管理,鼓励实验室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好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检测技术服务,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质监局)颁发资质认定证书的实验室.实验室分级管理工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
实验室等级分A、B、C级,并按照A、B、C等级递减排序。
实验室等级主要依据实验室的检测技术能力、技术装备能力、管理体系运行质量、能力验证结果和各种渠道投诉处理结果等内容进行评定。
满足以下条件的实验室为A级。
(一)本科(第一学历)以上人员数量占全部人员60%以上;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比例不低于60%,高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比例不低于20%,且检测技术人员中至少80%以上所学专业与现从事的检测业务相一致,并经技术培训合格;(二)检测仪器设备净资产达到200万元以上;(三)通过资质认定的检测项目达到100个以上;(四)年度能力验证检测数据满意率达到90%以上,且未出现离群数据;(五)各种资格证书(包括行业部门颁发的)至少连续三个有效期不间断;(六)资质认定复查或监督评审至少连续三次为“基本符合"以上结论;(八)无违法违规行为等.满足以下条件的实验室为B级。
(一)本科(第一学历)以上人员数量占全部人员40%以上;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比例不低于40%,高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比例不低于10%;且检测技术人员中至少60%以上所学专业与现从事的检测业务相一致,并经技术培训合格;(二)检测仪器设备净资产达到100万元以上;(三)通过资质认定的检测项目达到50个以上;(四)年度能力验证检测数据满意率达到50%以上,且未出现离群数据;(五)各种资格证书(包括行业部门颁发的)至少连续两个有效期不间断;(六)资质认定复查或监督评审至少连续两次为“基本符合”以上结论;(七)无违法违规行为等.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为C级实验室。
省质监局负责等级评定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省直属实验室的初审和推荐;省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业务管理实验室等级评定的初审和推荐;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质监系统和其他实验室等级评定的初审和推荐等.等级评定工作每年组织一次。
第86号《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86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验室和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做好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质量监督检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身体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实验室,泛指从事检测、分析、检验等专业技术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检查机构,指按照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从事安全生产现场检查监督及设备检验,安全评价等职能的机构。
第四条本办法合用于全部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
第二章资质认定机构和认定专家第五条资质认定机构应当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依法开展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工作。
资质认定机构应当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确保资质认定的严格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第六条资质认定机构是指由国家权威机关或者其授权的机构负责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的组织。
第七条资质认定机构应当配置职业资格认定专家和行业技术专家,职业资格认定专家和行业技术专家应当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和技术水平,具有相关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资质认定工作。
第八条职业资格认定专家是指经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机构认定并具有资质认定权的专业人员。
第九条行业技术专家是指在相关领域从事研发、生产或者检测等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技术专家。
第三章资质认定的依据和程序第十条资质认定的依据是本办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第十一条准备申请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资质认定。
第十二条资质认定的程序包括申请、初审、评审、监督和整改等。
第十三条资质认定机构在认定过程中应当保障申请机构的知情权、申辩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资质认定机构对已认定机构的资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章资质认定标准第十五条资质认定标准应当根据具体行业的技术要求和国家相关的标准、技术规范等要求,综合考虑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检测设备、检测技术、环境与条件、监督检查情况等方面的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文档模板范本: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活动的管理,规范资质认定的工作程序和要求,提高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保障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检验检疫机构资质认定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资质认定机关应当依法独立、公正、客观地进行资质认定工作,确保资质认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第十一章附则第六十二条对于违反本办法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机关应当按照《检验检疫机构资质认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赋予相应的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六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以前颁布的资质认定办法。
如现有政策、法规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六十四条本办法解释权归国家质检总局所有。
附件: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申请表格2、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审查评估表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批准证书4、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结果通知书5、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监督检查意见...法律名词及注释:1、《检验检疫机构资质认定条例》:该条例是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的管理办法的主要法律依据,其中规定了资质认定的程序、要求和监督等内容。
2、独立: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机关在进行资质认定工作时应当独立于被认定机构,避免利益冲突,确保认定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3、公正:指资质认定机关在进行资质认定工作时应当依法行使职权,公正地评估被认定机构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不偏袒任何一方。
...艰难及解决办法:1、艰难:在资质认定过程中,可能浮现申请材料不完整或者不规范的情况。
解决办法:资质认定机关应当加强对申请材料的审查,及时向申请单位提出要求补充完善材料,并赋予相关指导。
2、艰难:在资质认定评估过程中,可能遇到评估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或者主观偏见的问题。
解决办法:资质认定机关应当选派具备相应专业能力和经验的评估人员,并进行培训和监督,确保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辽宁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资质认定管理工作,提高资质认定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资质认定的种类及形式第二条资质认定的形式包括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
计量认证包括:资质认定(验收)和资质认定(授权)。
第三条计量认证是指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检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性能、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及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质量体系能力进行的考核。
第四条审查认可是指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检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承担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检验任务和承担其他标准实施监督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以及质量体系进行的审查。
第五条资质认定(验收)是指政府质量管理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依法设置承担产品质量检验任务的质检机构设立条件、界定检验任务范围,并对其公正性和技术能力进行依法考核合格后,准予其承担法定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行政行为。
第六条资质认定(授权)是指政府质量管理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依法授权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质检机构设立条件、界定检验任务范围,并对其公正性和技术能力进行依法考核合格后,准予其承担法定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行政行为。
第三章检测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与能力第七条从事下列活动的机构应当通过资质认定:(一)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二)为司法机关作出的裁决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三)为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决定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四)为社会公益活动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五)为经济或者贸易关系人提供具有证明作用数据和结果的;(六)其他法定需要通过资质认定的。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86号《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已经2005年12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1987年7月10日原国家计量局发布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局长李长江二00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管理工作,提高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是指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具有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本办法所称的认定,是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以及对其实施的资质认定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统称地方质检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所辖区域内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资质认定,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统一规范、有利于检测资源共享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评审、评价、认定的原则。
第二章资质认定第六条资质认定的形式包括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
计量认证是指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检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性能、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及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质量体系能力进行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