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 不会再逼你写作业”,99%的父母看哭了
- 格式:docx
- 大小:14.87 KB
- 文档页数:5
概念连在某个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在它们所传送的数据包里含有某些附加信息,这些附加信息就是发送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和接受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
当网络中存在以IP协议为基础的通信时,这些发送和接受数据的地址就是IP地址。
基本地址格式现在的IP网络使用32位地址,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72.16.0.0。
地址格式为: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或IP地址=主机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IP地址类型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ID),即网络ID和主机ID。
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
IP地址根据网络ID的不同分为5种类型,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
1.A类IP地址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地址范围从1.0.0.0到126.0.0.0。
可用的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网络能容纳1亿多个主机。
2.B类IP地址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
可用的B类网络有16382个,每个网络能容纳6万多个主机。
3.C类IP地址一个C类IP地址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
范围从192.0.0.0到223.255.255.255。
C类网络可达209万余个,每个网络能容纳254个主机。
4.D类地址用于多点广播(Multicast)。
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
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
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
IP地址、子网掩码、网络号、主机号、网络地址、主机地址以及ip段背景知识IP地址IP地址被用来给Internet上的电脑一个编号。
大家日常见到的情况是每台联网的PC上都需要有IP 地址,才能正常通信。
我们可以把“个人电脑”比作“一台电话”,那么“IP地址”就相当于“电话号码”,而Internet中的路由器,就相当于电信局的“程控式交换机”。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4个字节)。
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
例:点分十进IP地址(100.4.5.6),实际上是32位二进制数(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A类,B类,C类特殊D类以1110开始用于组播E类以11110开始用于科研保留范围上划分有些要注意的:A类从1.0.0.0 到126.255.255.255B类从128.0.0.0到191.255.255.255C类从192.0.0.0到223.255.255.255其中172.x.x.x段地址空间是被保留的回环地址IP地址包含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即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网络地址:1、如果是192的C段地址,那么,网络地址就是:192.168.1.0,地址掩码是:255.255.255.0。
2、如果地址掩码是:255.255.0.0,那么网络地址就是:192.168.0.0。
3、网络地址很大一部分是由地址掩码决定的。
主机地址:如IP地址是202.112.14.137,掩码是255.255.255.224 ,网络地址是202.112.14.128,子网号是128。
主机地址是202.112.14.137 。
子网掩码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
IP到底是个什么鬼IP(Internet Protocol)是互联网协议的简称,是网络中负责完成数据传输的一种协议。
它是一种规定了计算机在互联网上通信时所使用的通信协议。
IP的作用是为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这个标识符就是IP地址。
IP地址是由4个八位无符号整数组成的32位数值,通常以点分十进制表示。
192.168.0.1是一个常见的IP地址。
IP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问题。
通过IP协议,计算机可以将数据包封装为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目的计算机。
在传输过程中,IP地址起到了唯一标识计算机的作用,类似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门牌号码。
除了唯一标识作用,IP地址还可以分为两类:IPv4和IPv6。
IPv4是最早被广泛使用的IP协议版本,它采用了32位的地址空间,理论上可以分配约42亿个IP地址。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地址的数量已经日益不够使用了。
为了扩大地址空间,IPv6应运而生,在IP地址中引入了128位的地址空间,以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
IP还具有路由的功能,它可以根据目的IP地址来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在互联网中,存在大量的路由器,它们负责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地。
每个路由器都根据自身的路由表来选择下一个最佳路径,以确保数据包能够准确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IP是互联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协议之一。
它通过IP地址唯一标识计算机,负责数据的封装和传输,还具有路由的功能。
没有IP协议,互联网将无法正常运行,人们无法进行网上冲浪、通信、购物等活动。
所以IP是互联网的基石,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网络通信环境。
IP到底是个什么鬼
IP(Internet Protocol)是互联网协议的缩写,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用于在网络
上传输数据。
它为互联网上的计算机提供了一种通信基础,允许它们彼此通信,传输信息
和执行网络任务。
IP是一种分组技术,它将数据分成许多小组,每一组都有自己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这些小组被称为“数据包”,通过互联网网络传输到目标计算机。
数据包包含了一组指令,告诉网络如何将它发送到目的地。
这些指令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数据包的长度和其它
信息。
IP协议是互联网上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因为它决定了如何将数据包从一个计算机发送到另一个计算机。
IP协议与其它协议一起构成了互联网的基础,人们可以用它来进行电子邮件、网络浏览、远程登录和共享文件等操作。
在互联网上,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这个地址是一个由四个数字组成
的标识符,例如192.168.0.1。
它告诉网络数据包该如何到达目标计算机。
通过IP地址,网络可以将数据包传送到正确的计算机上,并且可以保证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丢失或
失真。
总之,IP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协议,它定义了互联网数据传输的基础和规则,是网络世界的“门卫”,有助于保护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对于广大用户来说,了
解IP协议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互联网,提高上网体验和安全性。
ip通俗讲解IP,即Internet Protocol,中文意为互联网协议,是一种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数据的通信协议。
它为互联网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数据传输方式,使得不同的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和交换信息。
IP协议的作用是为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提供一种标准的格式和规则。
它定义了数据包的结构和传输方式,同时也确定了数据包在互联网中的寻址方式,即IP地址。
IP地址可以看作是一个节点在互联网上的唯一身份标识,类似于实体世界中的地址和门牌号。
通过IP地址,数据包可以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实现网络通信。
IP协议的设计理念是简单而有效。
它将数据分割成一系列的数据包,每个包都有一个报头和数据部分。
报头包含了目标节点的IP地址、发送者的IP地址、数据包的序号等信息,用于在传输过程中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而数据部分则是实际要传输的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等任意形式的数据。
IP协议使用的是无连接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说,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没有建立专门的连接通道。
这意味着每个数据包都是独立传输的,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和不同的中转节点进行传输。
这种无连接的特点使得IP协议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网络环境和网络拓扑结构。
IP协议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数据包的传输。
这意味着IP协议不关心数据包的传输顺序和可靠性,只负责将数据包传输到目标节点。
如果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损坏或者乱序,IP协议不会自动进行重传或者重新排序。
这是因为IP协议将可靠性和传输效率之间进行了权衡,选择了一种折中的方式。
它通过其他协议或者机制来保证数据包的可靠性,比如TCP协议和UDP协议。
IP协议的工作方式是基于分组交换和路由选择。
当一个数据包需要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时,它会首先被分割成多个较小的数据包,并加上报头信息。
然后,每个数据包根据目标IP地址选择最佳的路径进行传输。
在传输的过程中,它们会经过多个中转节点,每个中转节点根据自己的路由表选择下一个节点,并转发数据包。
IP到底是个什么鬼IP,全名为Internet Protocol,直译为互联网协议。
它是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之间在互联网上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协议,用来标识和定位设备的唯一地址。
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IP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IP究竟是个什么鬼还是一个未知的领域。
本文将深入解析IP到底是什么,并探讨它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IP是什么?简单来说,IP就是一个数字地址,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门牌号码,是用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这个数字地址通常表现为一组由点分割的四个数字,每个数字的取值范围是0-255。
一个IP地址可以是192.168.1.1。
在互联网上,每个连接到网络上的设备都被分配了一个唯一的IP地址,这样就能够确保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时候不会出现混乱。
IP的作用是什么呢?除了作为设备的标识号码,IP地址还能够帮助设备进行网络通信。
当一个设备需要向另一个设备发送数据时,它会使用目标设备的IP地址来寻址,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
这种寻址和传输的过程就是IP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
IP地址在互联网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设备能够在网络中进行通信的基础。
在现代生活中,IP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与网络进行连接,这些设备都需要拥有自己的IP地址才能进行通信。
从传统的电脑、手机到智能家居设备、智能汽车,甚至是工业控制系统和医疗设备,都离不开IP地址的支持。
IP地址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信,还包括数据的传输、互联网的运行和信息的交换等方方面面。
除了在个人和家庭生活中的应用,IP地址在商业和社会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电子商务中,IP地址可以用来确认买家和卖家的位置,从而实现定位服务和个性化推荐。
在金融领域,IP地址可以用来确保用户的身份,防止欺诈和非法操作。
在安全领域,IP地址可以用来追踪网络攻击和恶意行为,提高网络安全性。
在医疗领域,IP地址可以用来远程监护患者的健康状况,实现远程诊断和治疗。
IP到底是个什么鬼IP到底是个什么鬼?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经常听到关于IP的词汇。
可是对于许多人来说,IP到底是什么鬼?在互联网世界中,IP是无处不在的,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释IP呢?本文将深入探讨IP的定义、作用和意义,带您一起揭开IP的神秘面纱。
让我们来了解IP的含义。
IP,即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中文名字为互联网协议,它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负责在网络中传输数据包。
简单来说,IP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身份标识,类似于人的身份证号码。
每一台联网的设备,例如电脑、手机、路由器等,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IP地址,这个地址由数字和点组成,例如192.168.1.1。
有了IP地址,设备才能在网络中相互通信,完成各种数据传输的工作。
接着,让我们来了解IP的作用和意义。
IP的存在使得数据在网络上传输成为可能。
当我们在浏览网页、发送邮件、观看视频等操作时,都离不开IP的支持。
IP地址的具体作用包括唯一标识、定位位置、建立连接、数据交换等。
在浏览网页时,我们的电脑首先通过IP地址找到要访问的网页服务器,然后才能顺利地加载网页内容。
在发送邮件时,我们的电脑也需要通过IP地址找到对方邮箱服务器,才能顺利地发送邮件。
没有IP地址,互联网就无法正常运行。
除了以上的作用外,IP地址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保护网络安全。
通过IP地址,网络管理员可以监控和管理网络中的设备,防止网络攻击和非法入侵。
通过IP地址可以对特定的设备进行限制访问、封锁等操作,保障网络的安全稳定。
在现代社会中,IP地址的应用范围已经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IP地址已经成为连接各种设备、系统和服务的重要桥梁。
无论是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方面,都需要IP地址的支持。
IP地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没有它,我们将无法想象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地址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称作网络协议地址,是分配给主机的一个32位地址,由4个字节组成,分为动态IP地址和静态IP地址两种。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什么是IP地址,希望对你有帮助哦!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一种在Internet上的给主机编址的方式,也称为网际协议地址。
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为便于使用,常以XXX.XXX.XXX.XXX形式表现,每组XXX代表小于等于255的10进制数。
例如202.96.155.9。
Internet中,IP地址是唯一的。
目前IP技术可能使用的IP地址最多可有约42亿个。
骤看可能觉得很难会用尽,但由于早期编码上的问题,使很多编码实际上被丢空或不能使用。
加上因特网的普及,使每个家庭都至少有一部电脑,连同公司的电脑,以及连接每个网络的服务器,长此下去,专家担心随着Internet的发展,将不够用。
所以相应的科研组织正在研究128位的IP地址,其IP地址数量最高可达3.402823669 × 1038 个,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可以拥有自己的IP地址,这种新版的IP地址技术叫IPv6。
An IP address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is a unique number that devices use in order to identify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on a network utilizing the Internet Protocol standard. Any participating device —including routers, computers, time-servers, internet FAX machines, and some telephones —must have its own unique address. This allows information passed onwards on behalf of the sender to indicate where to send it next, and for the receiver of the information to know that it is the intended destination.The numbers currently used in IP addresses range from 1.0.0.0 to 255.255.255.255, though some of these values are reserv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This does not provide enough possibilities for every internet device to have its own permanentnumber. Subnet routing,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and the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server all allow local networks to use the same IP addresses as other networks elsewhere though both are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Devices such as network printers, web servers and email servers are often allocated static IP addresses so they can always be found.IP addresses are conceptually similar to phone numbers, except they are used in LANs (Local Area Network), WANs (Wide Area Network), or the Internet. Because the numbers are not easy for humans to remember, the Domain Name System provides a service analogous to an address book lookup called "domain name resolution" or "name resolution". Special DNS servers on the internet are dedicated to performing the translation from a domain name to an IP address and vice versa.More detailThe Internet Protocol (IP) knows each logical host interface by a number, the IP address. On any given network, this number must be unique among all the host interfaces that communicate through this network. Users of the Internet are sometimes given a host name in addition to their numerical IP address by their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The IP addresses of users browsing the World Wide Web are used to enable communications with the server of the Web site. Also, it is usually in the header of email messages one sends. In fact, for all programs that utilize the TCP/IP protocol, the sender IP address and destination IP address are requir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communications and send data.Depending on one's Internet connection the IP address can be the same every time one connects (called a static IP address), or different every time one connects, (called a dynamic IPaddress). In order to use a dynamic IP address, there must exist a server which can provide the address. IP addresses are usually given out through a server service called DHCP or the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If a static address is used, it must be manually programmed into parameters of the device's network interface.Internet addresses are needed not only for unique enumeration of hosted interfaces, but also for routing purposes, therefore a high fraction of them are always unused or reserved.The unique nature of IP addresses makes it possible in many situations to track which computer — and by extension, which person — has sent a message or engaged in some other activity on the Internet. This information has been used by law enforcement authorities to identify criminal suspects; however dynamically-assigned IP addresses can make this difficult.IP version 4AddressingIn version 4 of the Internet protocol (IPv4), the current standard protocol for the Internet, IP addresses consist of 32 bits, which makes for 4,294,967,296 (over 4 billion) unique host interface addresses in theory. If all of these were used, that would be around one IP address per 21.3 square meters, or 70 square feet, of land. In practice, because addresses are allocated in blocks, many unused addresses are unavailable (much like unused phone numbers in a sparsely-populated area code), so that there is some pressure to extend the address range via IP version 6 (see below).IPv4 addresses are commonly expressed as a dotted quad, four octets (8 bits) separated by periods. The host known as currently has the number 3482223596,written as 207.142.131.236 in base-256: 3482223596 equals 207×2563 142×2562 131×2561 236×2560. (Resolving the name to its associated number is handled by Domain Name System servers.)IPv4 addresses were original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network and the host. A later change increased that to three parts: the network, the subnetwork, and the host, in that order. However, with the advent of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CIDR), this distinction is no longer meaningful, and the address can have an arbitrary number of levels of hierarchy. (Technically, this was already true any time after the advent of subnets, since a site could elect to have more than one level of subnetting inside a network number.)AssignmentEach interface of a device is assigned, at least theoretically, a unique IP address. In practice, some interfaces may be unnumbered, and many addresses are not globally unique.The actual assignment of an address is not arbitrary.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routing, that addresses encode information about a device's location within a network, implies that an address assigned to one part of a network will not function in another part of the network.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standardized by CIDR and overseen by the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IANA) and its Regional Internet Registries (RIRs), manages the assignment of Internet address worldwide. Each RIR maintains a publically searchable WHOIS database that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IP address assignments; information from these databases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numerous tools which attempt to locate IP addresses geographically.ExhaustionSome private IP address space has been allocated via RFC 1918. This means the addresses are available for any use by anyone and therefore the same RFC 1918 IP addresses can be reused. However they are not routable on the Internet. They are used extensively due to the shortage of registerable addresses.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is required to connect those networks to the Internet.While a number of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o conserve the limited existing IPv4 address space (such as the use of NAT and Private Addressing), the number of 32-bit IP addresses is not sufficient to accommodate the long-term growth of the Internet. For this reason, the plan is that the Internet 128-bit IPv6 addressing scheme will be adopted over the next 5 to 15 years.IP version 5What would be considered IPv5 existed only as an experimental non-IP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 called ST2, described in RFC 1819. In keeping with standard UNIX release conventions, all odd-numbered versions are considered experimental, and this version was never intended to be implemented; the protocol was not abandoned. RSVP has replaced it to some degree.IP version 6In IPv6, the new (but not yet widely deployed) standard protocol for the Internet, addresses are 128 bits wide, which, even with generous assignment of netblocks, should suffice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In theory, there would be exactly 2128, or about 3.403 × 1038 unique host interface addresses. If the earth were made entirely out of 1 cubic millimeter grains of sand, then you could give a unique address to each grain in 300 million planets the size of the earth. This large address space will besparsely populated,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again encode more routing information into the addresses themselves.AddressingA version 6 address is written as eight 4-digit hexadecimal numbers separated by colons. For readability, addresses may be shortened in two ways. Within each colon-delimited section, leading zeroes may be truncated. Secondly, one string of zeroes (and only one) may be replaced with two colons (::). For example, all of the following addresses are equivalent:1080:0000:0000:0000:0000:0034:0000:417A1080:0:0:0:0:34:0:417A1080::34:0:417AGlobal unicast IPv6 addresses are constructed as two parts: a 64-bit routing part followed by a 64-bit host identifier.Netblocks are specified as in the modern alternative for IPv4: network number, followed by a slash, and the number of relevant bits of the network number (in decimal). Example: 12AB::CD30:0:0:0:0/60 includes all addresses starting with 12AB00000000CD3.IPv6 has many improvements over IPv4 other than just bigger address space, including autorenumbering and mandatory support for IPsec.。
Ip地址Internet 中所谓的「IP 地址(IP Address)」,就像现实生活中每户人家都要拥有唯一的地址一样,传送者可以根据 IP 地址进行辨识,将资料传送到唯一目的地地址完成通讯。
世界各地的 IP 地址必须具有一致性,才不会导致辨识上的混乱,故必须依循共同的规范才能达成。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 IP 地址为第四版 IP 地址,一般称为 IPv4 地址。
为满足使用上的需求,又陆陆续续发展 IPv5、IPv6,IPv5 是提供给 Stream Protocol 实验协议使用,而 IPv6 则是 IPv4 的扩充,为因应地址数量不敷使用的问题,在标头格式也提供动态字段设定。
IPv4 地址是由 32 位所组成,一般以 8 位为单位(octet)将 32 位分成四部份,彼此间以"." 做区隔,例如"100100011.00001110.01001000.00011100",此即为「加点二进制表示法(dotted binary notation)」,由于二进制表示法太长不易记忆,故通常使用十进制来表示,上述的二进制 IP 地址即可表示成 "163.14.75.28",此即为「加点十进制表示法(dotted decimal notation)」。
由于每一部份均由 8 位所组成,故每个十进制值均介于 0 ~ 255 之间。
IP 地址主要分为两部份:网络位(Network bits)和主机位(Host bits)。
网络位主要是用来辨识其 IP 地址是属于哪一个网络系统;而主机位则是用来辨识其 IP 地址在其所属的网络系统中是属于哪一台计算机主机。
IP 地址=网络位+主机位IPv4 将地址分成 A、B、C、D、E 五类,分别用来表示不同的网络地址种类,各类的地址型态可从左边固定的位进行判断。
以下为各类 IP 地址的格式,其中没有框的位为固定位,用以判别地址是属于哪一类,N 代表网络位,H 代表主机位,而 M 和 R 则分别代表 D 类的多点传送位(Muticast bits)和 E 类的保留位(Reserved bits)。
ip 地址IP地址IP地址,全称为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互联网中用于标识和定位设备的一组数字。
它是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实体的唯一标识符,类似于世界上每个人所拥有的不同身份证号码。
IP地址的出现和使用使得计算机能够在互联网上互相通信和交换数据。
IP地址的组成IP地址由四个由句点分隔的数字组成,每个数字的范围是从0到255,其中的每个数字都被称为一个八位字节(byte)。
例如,192.168.0.1是一个常见的IP地址格式。
这种格式被称为IPv4地址(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Address),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
IPv4地址的限制然而,由于互联网的爆炸性发展,IPv4地址的数量逐渐不足以满足新设备的需求。
根据统计数据,到2020年,全球IPv4地址已经全部分配完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Pv6地址(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Address)被引入。
IPv6地址的格式IPv6地址与IPv4地址的格式有所不同。
IPv6采用128位的地址,使用由冒号分隔的八个十六进制数字组成。
一个IPv6地址的示例是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
与IPv4地址相比,IPv6地址的数量十分庞大,可以满足未来互联网发展的需求。
IP地址的分类根据IP地址的用途和分配方法,IP地址可以被分为公共IP地址和私有IP地址。
公共IP地址公共IP地址是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分配给用户或组织的IP地址。
这种IP地址对外可见,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
公共IP地址通常用于企业、机构或个人用户需要直接与互联网通信的情况下使用。
公共IP地址可以被多个设备共享,但要确保网络流量管理和分配的有效性。
私有IP地址私有IP地址是本地网络中使用的一组保留地址范围,无法在公网中直接访问。
这些地址被用于私有网络中的设备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网络IP地址详细说明一、IP地址的介绍1、IP地址的表示方法IP地址 = 网络号+主机号把整个Internet网堪称单一的网络,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在Internet网的主机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标示符,Internet管理委员会定义了A、B、C、D、E五类地址,在每类地址中,还规定了网络编号和主机编号。
在 TCP/IP协议中,IP地址是以二进制数字形式出现的,共32bit,1bit就是二进制中的1位,但这种形式非常不适用于人阅读和记忆。
因此Internet管理委员会决定采用一种"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表示IP地址:面向用户的文档中,由四段构成的32 比特的IP地址被直观地表示为四个以圆点隔开的十进制整数,其中,每一个整数对应一个字节(8个比特为一个字节称为一段)。
A、B、C类最常用,下面加以介绍。
本文介绍的都是版本4的IP地址,称为IPv4.从上图可以看出:●A类地址:A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第一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A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第一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0"。
不难算出,A类地址第一个地址为00000001,最后一个地址是01111111,换算成十进制就是127,其中127留作保留地址,A类地址的第一段范围是:1~126,A类地址允许有2的7次方-2=126个网段(减2是因为0不用,127留作它用),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3组8位二进制数,每个网络允许有2的24次方-2=16777216台主机(减2是因为全0地址为网络地址,全1为广播地址,这两个地址一般不分配给主机)。
通常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
●B类地址:B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两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两组8位二进制数,B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两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0"。
B类地址第一个地址为10000000,最后一个地址是10111111,换算成十进制B类地址第一段范围就是128~191,B类地址允许有214=16384个网段,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2组8位二进制数,每个网络允许有2的16次方-2=65533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多的网络。
IP到底是个什么鬼IP到底是个什么鬼?IP,全称为Internet Protocol,中文名为传输控制协议,是互联网传输数据的基本协议。
在互联网世界中,IP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整个互联网通信过程的基础。
但对于一般用户来说,IP可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那么IP到底是个什么鬼呢?让我们从IP的定义说起。
IP是一种网络协议,它负责把数据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
在你浏览网页的时候,你的电脑或手机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返回数据给你的设备,这个数据传输过程中,就离不开IP协议。
IP协议通过给每个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来确保数据能够正确传输。
换句话说,IP地址就像是互联网上的“门牌号”,是设备在互联网上的标识。
IP地址通常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192.168.1.1就是一个常见的IP地址。
但为了方便使用,IP地址也可以以十进制或十六进制的形式表示。
由于IPv4地址空间的限制,目前已经逐渐普及使用了更为广泛的IPv6地址,它采用128位二进制数表示,使得互联网能够连接更多的设备。
除了用于标识设备的位置,IP地址还分为内部IP和外部IP。
内部IP是局域网内部设备的地址,它是在路由器上分配的,用于在局域网内部传输数据。
而外部IP则是指互联网上能够访问到你设备的IP地址,比如你在互联网上的访问都是通过外部IP地址完成的。
但是IP到底是什么鬼呢?对于普通用户来说,IP可能仅仅是一串数字,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
但实际上,IP地址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它是互联网上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重要工具。
正是因为有了IP地址,我们才能够在互联网上访问网站、发送邮件、收发信息等等。
简单来说,IP地址就像是互联网世界中的身份证,凭借它,我们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操作和交流。
除了IP地址以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概念叫做“动态IP”和“静态IP”。
动态IP是指IP地址不固定,它会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你的手机会在不同的Wi-Fi网络下获得不同的IP地址,这就是动态IP。
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它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一般以四段用点分隔的十进制数形式呈现。
IP地址的作用是让计算机能够在互联网上进行通信和定位。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
IPv4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版本,它采用32位的地址长度,共有大约42亿个可能的地址。
IPv6是IPv4的扩展版本,采用128位的地址长度,理论上有无限个地址可供分配。
IP地址的结构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
网络号用来标识主机所在的网络,主机号则用来标识网络中的具体主机。
根据IP地址的类别,网络号和主机号的划分方式有所不同。
IP地址的分类有A类、B类、C类、D类和E类。
A类地址用来分配给大型网络,它的第一位数字为0,其余7位用作网络号,剩下的24位用作主机号。
B类地址用来分配给中型网络,它的前两位数字为10,其余14位用作网络号,剩下的16位用作主机号。
C类地址用来分配给小型网络,它的前三位数字为110,其余21位用作网络号,剩下的8位用作主机号。
D类地址用来进行多播(Multicast)通信,它的前四位数字为1110。
多播是指一台主机同时向多个主机发送数据包,类似于广播,但只有特定组的主机可以接收。
E类地址则保留作为实验目的使用。
IP地址有一些特殊的保留地址。
其中,127.0.0.1是本地回环地址,用于让计算机通过自身进行网络通信的测试。
169.254.0.0至169.254.255.255是自动配置IP地址范围,用于临时分配给无法通过DHCP自动获取IP地址的设备。
由于IPv4地址的有限性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6作为新的协议被引入。
IPv6的地址长度更长、地址空间更大,可以更好地解决地址耗尽问题,同时还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性能优化。
总结一下,IP地址是互联网中计算机的唯一标识,用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与定位。
它分为IPv4和IPv6两个版本,通过网络号和主机号来划分。
名词解释ip地址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互联网上的设备(如计算机或路由器)所分配的一个唯一标识符。
它由32位二进制数字组成,通常以四组数字表示,每组数字之间用点分隔,例如192.168.0.1。
IP地址的作用是定位和标识互联网上的设备。
每个设备都需要一个IP地址以便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IP地址分为两种类型:IPv4和IPv6。
IPv4是目前主要使用的IP地址协议,它由4组十进制数字组成,每组数字的取值范围为0-255,总共有大约42亿个可用地址。
然而,由于互联网上设备的快速增长,IPv4地址空间已经不够用了,因此IPv6协议被开发出来。
IPv6是下一代IP地址协议,它由8组4位十六进制数字组成,每组数字之间用冒号分隔。
IPv6地址空间庞大,理论上能够提供340亿亿亿亿(约340十万亿亿亿)个地址。
这样的大地址空间可以满足未来互联网上设备的需求。
IP地址分为两类:公共IP地址和私有IP地址。
公共IP地址是指可以直接从互联网中访问的地址。
每个接入互联网的设备都需要一个公共IP地址。
公共IP地址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分配,它们通常是有限的资源,因此ISP会根据需求和付费情况来分配这些地址。
私有IP地址是指在私人网络中使用的地址,例如家庭网络或企业内部网络。
私有IP地址不可以从公网直接访问,只能在私人网络内部进行通信。
私有IP地址被规定为预留的特殊地址范围,如10.0.0.0 - 10.255.255.255、172.16.0.0 -172.31.255.255、192.168.0.0 - 192.168.255.255等。
IP地址还可以细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网络地址是IP地址中的前几个数字,用于标识互联网上的不同网络。
网络地址的位数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
例如,对于一个IP地址192.168.0.1,其中192.168.0是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是指IP地址中的最后一组数字,用于标识网络中的具体设备。
IP地址简介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唯一标识一个设备的地址。
IP 地址由32位或128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表示,如192.168.0.1。
IP地址分为IPv4地址和IPv6地址两种类型:
1. IPv4地址:IPv4采用32位地址表示,通常以四段十进制数表示,每段数值范围为0到255,如19
2.168.0.1。
IPv4地址的数量有限,约有42亿个,因此面临着地址耗尽的问题。
2. IPv6地址:IPv6采用128位地址表示,地址长度远远超过IPv4,可以提供更多的地址空间。
IPv6地址通常以八组十六进制数表示,每组数值长度为4个十六进制位,以冒号分隔,如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
IP地址按照其在网络中的作用分为两种类型:
1. 公有IP地址:用于识别一个网络中的每一台设备,并且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路由。
公有IP地址是全球唯一的,并且可以直接通过Internet进行访问。
2. 私有IP地址:用于在私有网络中标识设备,不直接暴露在Internet上。
私有IP地址在局域网内部使用,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在不同的局域网中。
IP地址的分配通常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或组织的网络管理员进行管理,确保网络中的设备可以正确地互相通信。
IP网络IP网络概念IP是什么?IP是英文 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
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 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
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
IP网络互连各个厂家生产的网络系统和设备,如以太网、分组交换网等,它们相互之间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所传送数据的基本单元(技术上称之为“帧”)的格式不同。
IP协议实际上是一套由软件程序组成的协议软件,它把各种不同“帧”统一转换成“IP 数据报”格式,这种转换是因特网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使所有各种计算机都能在因特网上实现互通,即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IP协议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给因特网上的每台计算机和其它设备都规定了一个唯一的地址,叫做“IP 地址”。
由于有这种唯一的地址,才保证了用户在连网的计算机上操作时,能够高效而且方便地从千千万万台计算机中选出自己所需的对象来。
在当今世界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过程中,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成为重要的促进因素,它的不断发展形成推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的源动力。
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整个社会对现代化通信需求进一步增加,新一代宽带通信网络将成为新一代电信的明显特征,宽带IP网络技术应运而生。
IP业务的特征最初,IP网络的设计是为数量不多的节点提供服务,为数量不多的使用者提供资源共享和文件传输能力。
目前,IP网络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空前发展,网络的应用方式和特性均发生了变化。
因此,考察当前IP业务的特征是指导IP网络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1.用户数量急剧增长因特网的规模现每月增长10%左右,业务量每6-9个月翻一番。
IP和子网掩码对照表在计算机网络的世界中,IP 地址和子网掩码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就像是网络中每个节点的“身份证”和“地址范围标识”,帮助数据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准确无误地传输和路由。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IP 和子网掩码,并通过对照表的形式更清晰地呈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IP 地址,即互联网协议地址,是用于在网络中标识设备的一组数字。
它由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用点分隔,每个部分的取值范围是 0 到255。
例如,常见的 IP 地址 19216811 就是这样的一种表示形式。
子网掩码则是用来确定 IP 地址中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的边界。
它同样由四个部分组成,也是用点分隔,通常由连续的 1 和连续的 0 组成。
比如,子网掩码 2552552550 。
|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络地址|可用主机地址范围|广播地址|||||||| 192168110 | 2552552550 | 19216810 | 19216811 1921681254 | 1921681255 |对于这个例子,我们来逐步分析。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中,前面三个部分都是 255,这意味着对应的 IP 地址的前三个部分是网络地址部分。
所以,网络地址就是 19216810 。
可用主机地址范围是通过排除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得到的。
网络地址是整个网络的标识,不能分配给主机使用。
广播地址则是用于向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发送消息的特殊地址。
在这个例子中,广播地址是1921681255 。
那么,可用的主机地址范围就是从 19216811 到 1921681254 。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络地址|可用主机地址范围|广播地址|||||||| 10100100 | 25525500 | 101000 | 101001 1010255254 |1010255255 |子网掩码 25525500 表示 IP 地址的前两个部分是网络地址部分,所以网络地址是 101000 。
“孩子,我不会再逼你写作业”,99%的父母看哭了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报补习班,也不是请家教,而是培养她的阅读习惯。
01
“刚放下书包就看电视,作业不用做了吗?”
“妈,你好烦啊,能不能别再逼我了?”
“我还不都是为了你好?!”
“真羡慕宁宁,有一个好妈妈。
我讨厌妈妈!!”
话还没说完,女儿“砰”的一声,关上了房门。
脖子上挂着围裙还没来得及系的我,愣在厨房门口,满心失望,却还是忍不住念叨:
你妈我容易吗?白天在公司像超人一样转,回家还要给你洗衣、做饭,你现在不努力学习,以后苦头有得吃!你这孩子咋就不知道好好学习呢?
女儿月月的成绩一直不够理想,每次考试,语文阅读理解和数学应用题失分都很严重。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惜花了几万块钱给小丫头报辅导班、请家教,每天上学放学接送,补习班接送,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场。
为了提高她的阅读能力,我还从网上买了很多书回来,可小丫头也不怎么看,那些书基本就这样原封不动地摆在书架上积灰尘了。
付出了那么多,没把孩子成绩提升上来,竟然还遭到了她的反感,真让人心累。
听了女儿的那番话,我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忍不住打电话给宁宁妈诉苦:
“没想到多说了这孩子几句,都开始讨厌我了。
这才小学三年级,以后可怎么好?你家宁宁怎么就那么听话,不让人操心呢?”
宁宁妈笑了笑,宽慰我说:
“孩子大了自然就明白你的苦心了。
我们家宁宁现在呀,每天晚上自己听书,听完会看,我就不用怎么管她了。
”
原来,宁宁妈平时工作也累,没有太多时间,就给她女儿买了个听书,孩子听着有趣,不过瘾的时候还会自己找书看,久而久之,知识量就多了,习惯也养成了。
我觉得有些新奇,让宁宁妈把听书推荐给我,打算给月月也试试。
第一天,我特地把女儿叫到房间放给她听,可小丫头无比抗拒,一分钟都没听完,就跑了。
第二天,我换了个法子,送她去上学的路上,在车上放《狼王梦》给她听。
没想到,女儿听着听着竟被故事迷住了,居然说:“妈妈,这只狼妈妈也太伟大了吧!”
渐渐地,她爱上了听书,经常追着我要“小象哥哥”“小象姐姐”(主播的名字),有时候听得不过瘾,还让我把书买回来。
就这样,女儿一边听,一边看,阅读量渐渐多了起来,我和孩子的沟通也频繁了:
听完《杜利特医生非洲历险记》,我们会一起在地图上找出英国和非洲的地理位置,小丫头还嘟囔着说,长大后也想去非洲;
听完《小王子》,女儿会与我分享六个星球上都住着什么样的人;
听完《窗边的小豆豆》,我们会一起扮小丑,玩游戏;
......
女儿听的书越来越多,理解能力有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好。
前不久,老师给我发了篇月月写的作文,其中有一句话让我觉得很欣慰:
“妈妈不是脾气不好,只是太累了。
”
▲月月写的作文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报补习班,也不是请家教,而是培养她的阅读习惯02
古今中外,很多优秀杰出的人物都是从幼年时期就开始培养阅读习惯并对读书如饥似渴的,从白居易到郭沫若,从歌德到列宁,再到武亦姝、李尚荣。
十六岁的武亦姝,精通2000首诗词,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镇定自若,古典优雅,她腹有诗书,气质出众;
来自天津的6岁女孩李尚荣,词汇量高达4000+,已经读完《中庸》《论语》《弟子规》等,并且学以致用,出口成章:“小女子自天津来,常闻二位盛名,不曾相见,时常渴慕。
今日得见,兄台气宇轩
昂、温文尔雅。
阿姊明眸善睐、绝代风华,果然名不虚传,不胜荣幸。
”
所以说,一个孩子到底能从童年的阅读中得到多少益处?
老约翰绘本馆馆长也曾分享过儿子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和小朋友一起去天坛游玩,天坛的高度引起孩子们的惊叹,同行的孩子不禁发出了“真高啊”、“好高啊”、“太高了”的感叹。
稚嫩的童音此起披伏,馆长的儿子却指着天坛兴奋地喊:“看!高耸入云!”
孩子读的书多了,言语气质和思考自然不一样。
幼年时期的知识积累,会成为孩子脑子里的一部分,不断吸收,将知识融会贯通,在遇到新鲜事物的时候,有不一样的思考,使得他比同龄人更具备表达能力和叙事能力。
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书可以,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书也可以。
知识积累越多,孩子日后发挥的空间越大。
4~12岁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特别注重对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抗挫能力的培养。
而读书,就是培养孩子这些能力的最好方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经研究发现,只有坚持系统的听书,孩子才最有可能厚积薄发,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第1周,孩子听完了2本书,他缩减了玩游戏的时间,在饭桌上,开始问你书中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激起了他无限的想象力。
第8周,孩子听完了16本书,已经慢慢学会了复述书中的故事,一遍遍讲给你听,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好,在学校也越来越受欢迎了。
第16周,孩子听完了32本书,开始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有了专属自己的一套逻辑和思辨方式。
第25周,孩子听完了50本书,有了气质上的提升,出口成章,对待各种问题能应对自如,写作能力也突飞猛进。
“抱道不曲,拥书自雄。
”当孩子们看过书里的大世界,就不太可能被眼前的小浮华迷惑。
03
父母的一生中有三件事要趁早,其一就是:教育孩子。
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发现:启蒙阶段阅读能力越强,孩子随后的学习能力越强。
利用好孩子的关键时期,会使他们在学习路上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造成孩子长期的阅读障碍和学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