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洞察报告2020版
- 格式:pdf
- 大小:389.14 KB
- 文档页数:15
阿拉善左旗旗情阿拉善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辖8个镇5个苏木,总面积80412平方公里,人口近15万,有蒙、汉、回、满、朝鲜、达斡尔等23个民族。
巴彦浩特是阿拉善盟和阿拉善左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区位优势明显。
阿拉善左旗位于西北和华北的结合部,地处京、津、呼、包、银经济带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交汇处,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交界,西与甘肃为邻,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88.678公里。
乌海至巴彦浩特一级公路、银川至巴彦浩特二级公路、旗通公路构成了阿拉善左旗交通运输大动脉。
巴彦浩特距离银川和乌海机场、火车站均在130公里左右。
随着银巴高速、临策铁路、临哈高速、支线机场以及中蒙乌力吉口岸的陆续建设,区位优势将更为凸现。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自春秋战国时代起,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吐蕃、蒙古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阿拉善第一代开拓者从新疆、青海迁入定居。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设立阿拉善和硕特旗,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旗和平解放。
这里是世界蒙古民族传统礼仪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悠扬的长调,清新的短调,极富感染力的民族舞蹈,喜庆的阿拉善婚礼,华贵的蒙古族服饰,神秘的藏传佛教,盛大的那达慕,隆重的祭敖包,独特的民族餐饮,丰富的体育竞技活动,展示着阿拉善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神韵,成为民族艺术的瑰宝。
这里是世界文化名人——杰出的蒙藏语言大师阿旺丹德尔的故乡。
经过多年的挖掘和弘扬,打造了蒙语诗歌、呼麦、奇石文化等有较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名片。
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使这块土地充满了灵气和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的区域文化特色。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阿拉善精神。
资源相对富集。
阿拉善左旗幅员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样,现有农业用地535.29万公顷,其中牧草地524.3万公顷、耕地2.1万公顷、林地8.42万公顷。
内蒙古阿拉善盟盟情概况阿拉善盟(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
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05万人,有蒙、汉、回、藏等28个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
现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和2个自治区级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24个苏木(镇)、191个嘎查(村)。
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康熙年间,卫拉特和硕特部从新疆天山迁徙到阿拉善草原,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万里东归到额济纳河流域。
康熙36年(1697年)设阿拉善和硕特旗,雍正9年(1731年)设定远营(今巴彦浩特),乾隆18年(1753年)设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
因稳定西部边疆屡建战功,两旗旗王被晋爵亲王,并且清皇室与阿拉善和硕特旗保持了长期的联姻关系。
清朝和民国时期,两旗直属清政府理藩院和民国蒙藏委员会管辖。
1949年阿拉善和硕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和平解放,此后曾五次变更隶属关系,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5月1日成立阿拉善盟。
阿拉善成矿条件优越,目前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仅占全盟总面积的5.3%,找矿潜力巨大。
已发现的矿藏有86种,探明一定储量的有45种,其中湖盐、无烟煤、花岗岩、冰洲石储量居全区第一,煤、盐、硝、金、铁等30种矿产得到开发利用并形成一定产业优势,现已建成世界生产规模最大的金属钠生产基地,亚洲生产规模最大的靛蓝生产基地,我国生产规模最大的氯酸钠厂、最大的盐湖生物养殖基地和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焦炉煤气合成甲醇装置。
阿拉善属典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无霜期长达130—165天,年日照时数2600—35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47—165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风速4.3米/秒,年均风日70天左右,是全国光热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内蒙古市社会和谐诊断报告综合排名:18得分:1481.基本情况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37元,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4%,比2000年降低3.1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989元,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比2000年降低1.8个百分点。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3774个,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6.94万张,年末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26万人。
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平均寿命69.87年,在西部地区的省级区域中,居于中等偏上水平。
2.社会和谐指数分析总指数得分:148;排名:18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和谐总指数得分148分,比2004年下降26分,在西部地区的省级区域中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但是与北京、天津、上海等东部地区,仍有着较大的差距。
其中人口素质得分44,发展差距得分34,公共服务得分30,人与自然得分40。
内蒙古自治区的人与自然水平连续两年排在全国前列。
与2004年相比,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有所下降,尤其是公共服务水平排名较2004年下降了6位。
而人口素质水平较2004年上升了5位,居西部地区的省级区域中第1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人口素质得分:44;排名:15在过去的一年里,内蒙古自治区人口素质有所提高。
高中以上人口比例有2004年的21.70%,上升到23.23%,增加了7.09%,排名从2004年的第10位上升到第4位,但与北京、上海和天津仍有着较大的差距。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8.3%。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9.87,排名第24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5年内蒙古的人口素质得分比上年增加2分,排名从20位上升到15位。
发展差距得分:34;排名:20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发展差距排名有所下降。
但是城乡收入比指标由2004年的32.09%上升为2005年的32.71%,排名18,比上年上升3位。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7%,增长幅度较为显著,但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有着较大的增长,增长幅度为12.5%。
阿拉善盟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来源: 阿拉善日报网2011-05-27阿拉善盟统计局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 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盟行政公署及各旗(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盟常住人口全盟常住人口[3]为23133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9935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1983人,增长16.04%。
年平均增长率为1.50%。
二、家庭户人口全盟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77440户,家庭户人口为19834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2人减少0.56人。
三、性别构成全盟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26144人,占54.53%;女性人口为105190人,占45.47%,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5.04上升为119.92。
四、年龄构成全盟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1093人,占13.44%;15-64岁人口为185333人,占80.11%;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908人,占6.4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5.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61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盟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72466人,占74.55%;蒙古族人口为44635人,占19.30%;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14233人,占6.15%。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36879人,增长27.2%;蒙古族人口增加120人,增长0.2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3657人,增长34.58%。
快速民展的阿拉善左旗
佚名
【期刊名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十二五”期间,在阿拉善盟盟委、盟行政公署的正确领导下,阿拉善左旗旗委、旗政府带领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坚持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顺利完成了“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
“十二五”末,全旗生产总值达到116.2亿元,年均增长10.8%,是“十一五”末的1.7倍;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5.8亿元,年均增长23.8%,是“十一五”末的2.9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亿元,年均增长11.2%,是“十一五”末的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年均增长13%,是“十一五”末的1.8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399元,年均增长113%,是“十一五”末的1.7倍;农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72元,年均增长16.3%,是“十一五”末的2.1倍。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7
【相关文献】
1.依托快速增长市场打造世界最大电子展记第27届香港电子展暨国际电子组件和生产技术展 [J], 李健
2.廉政赢民心勤政出效益——湖北省熊口快速民展探秘 [J], 陈洪思;徐述军
3.快速发展的阿拉善左旗 [J], ;
4.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福建省美术作品展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福建省作品选拔展优秀作品选登 [J],
5.阿拉善左旗人民检察院深化廉政风险防探管理机制建设找准切入点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阿拉善左旗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苏日图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洞察报告2020版报告导读本报告对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做出全面梳理,从地区生产总值,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洞察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理解,洞悉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第一节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第二节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二、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三、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四、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二、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三、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四、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1)表2: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3)表3: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3)表4: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3)表5: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4)表6: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7)表12: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表 (7)表13: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表 (8)表14: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阿拉善盟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阿拉善盟统计局2011年3月31日2010年,全盟各族人民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全年经济运行平稳,民生改善迈出了新步伐,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全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8.0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9.37亿元,分别增长 3.5%、25.5%和8.7%。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55%,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6.50%,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95%。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由上年的3:78:19调整为3:81:16。
图1 三次产业比重第一产业 3%第二产业 81%第三产业 16%图2 “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长速度85.41111.39181.79305.89245.1119.925.821.222.923.0050100150200250300350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亿元051015202530%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4.0%。
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指数来看,呈现“六涨一平一跌”态势, “六涨”是指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和居住类价格均比上年有所上涨。
“一平”是指烟酒及用品价格基本与上年持平。
“一跌”是指衣着类价格比上年下跌。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7.86%。
表一2010年各类价格指数指标指数% 比上年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0 4.0 食品110.8 10.8烟酒及用品100.0 0.0衣着97.7 -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1.5 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4.3 4.3交通和通信101.4 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0.2 0.2居住101.6 1.6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4.0 4.0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3.8 3.8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7.86 7.86 轻工业103.48 3.48重工业108.29 8.29 年末全盟就业人员129439人,比上年末增加5369人,增长4.33%。
阿拉善盟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93 更新时间:2013-4-26 16:59:3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阿拉善盟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阿拉善盟统计局2007年 3 月 31 日2006年,盟委、行署带领全盟各族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移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资源优势,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使全盟边疆安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 合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318万元,比上年增长22.8%(按可比价计)。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448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5647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8399万元,分别增5.6%、31.0%和12.0%。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037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约为5190美元,增长21.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86%,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
其中涨幅较大的是衣着类和食品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7.1%和4.27%。
其他消费品和服务类价格均保持稳定或比上年有不同程度下降。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7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3.7%,建筑安装工程价格上涨4.6%。
表1 2006年各类价格指数指 标指数%比上年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86 2.86食品104.27 4.27烟酒及用品99.96-0.04衣着107.107.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1.67 1.6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99.51-0.49交通和通讯101.63 1.6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1.33 1.33居住101.02 1.0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2.69 2.6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2.74 2.7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03.7 3.7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104.6 4.6年末全盟就业人员99160人,比上年末增加5117人,增长5.4%。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关于2009年上半年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通报正文:----------------------------------------------------------------------------------------------------------------------------------------------------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关于2009年上半年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通报(阿署发〔2009〕65号)各旗人民政府,行署各委、办、局,开发区、示范区,各大企业:今年以来,盟行署按照盟委(扩大)会议和盟委行署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积极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全盟经济呈现企稳向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现通报如下:一、上半年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科学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全盟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7.12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为全区第一。
其中:一产增加值0.99亿元,同比增长3.1%;二产增加值77.87亿元,同比增长23.7%,增幅为全区第二;三产增加值18.26亿元,同比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19亿元,同比增长24.88%;财政收入完成16.52亿元,同比增长34.1%,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财政总支出13.54亿元,同比增长62.8%,完成年度预算的43.4%,增幅均为全区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8248元、7884.1元,同比分别增长12.27%和11.1%。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工业增加值完成74.52亿元,同比增长24.8%,增幅为全区第二位。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1亿元,同比增长25.6%,增幅为全区第一;实现销售收入133.34亿元,同比增长25%。
--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
内蒙古阿拉善盟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研究作者:王冰洁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第19期摘要:随着阿拉善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文章运用单位根、协整理论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基于阿拉善盟1995~2014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与格兰杰因果关系。
关键词: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单位根;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一、引言阿拉善盟是内蒙古自治区所辖盟,地处内蒙古最西端。
改革开放以来,阿拉善盟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2013年,阿拉善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444.19元,较2012年增长9.65%。
人均消费性支出24458.58元,较2012年增长9.34%。
阿拉善盟的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区前列,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是促进全盟、全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本文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对阿拉善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进行研究。
二、理论综述在实证研究中,时间序列数据通常不平稳。
但由于受某些共同因素的影响,在时间上表现出共同的趋势,因此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即存在协整关系。
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是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
对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差分方法可以将其化为平稳序列,然后才可建立经典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需要首先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以发现变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并以这种关系构成误差修正项。
如果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它们之间的短期动态均衡关系表述为:格兰杰因果检验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是一个变量过去的行为在影响另一个变量的当前行为,还是双方的过去行为在相互影响着对方的当前行为。
本文将用以上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三、数据来源、模型的建立与分析(一)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选取阿拉善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人均消费支出(Y)为变量。
阿拉善盟概况【字号:大字 | 中字 | 小字】阿拉善盟(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
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05万人,有蒙、汉、回、藏等28个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
现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和2个自治区级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24个苏木(镇)、191个嘎查(村)。
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阿拉善神奇、美丽而富饶,被誉为“中国秘境”。
——自然风光绮丽多彩。
金色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金秋胡杨枝叶婆娑、流光溢彩,褐色戈壁广袤无垠尤以额济纳旗马鬃山戈壁撼人心魄,绿色的贺兰山天然次森林和荒漠草原景色迷人、如诗如画,银色的吉兰泰、雅布赖等盐湖波光粼粼、银光闪烁,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风蚀岩石簇群形态万千、栩栩如生,阿拉善奇石质朴硕然、千奇百怪,最为珍贵的葡萄玛瑙流珠挂玉、硕果累累。
苍茫戈壁,瀚海天域,大漠风光,使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西汉名将霍去病入居延收复河西。
元代设亦集乃路总管府,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途经黑城朝觐元帝忽必烈。
康熙年间,卫拉特和硕特部从新疆天山迁徙到阿拉善草原,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万里东归到额济纳河流域。
康熙36年(1697年)设阿拉善和硕特旗,雍正9年(1731年)设定远营(今巴彦浩特),乾隆18年(1753年)设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
因稳定西部边疆屡建战功,两旗旗王被晋爵亲王,并且清皇室与阿拉善和硕特旗保持了长期的联姻关系。
清朝和民国时期,两旗直属清政府理藩院和民国蒙藏委员会管辖。
1949年阿拉善和硕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和平解放,此后曾五次变更隶属关系,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5月1日成立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盟各族人民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盟实现生产总值39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23.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9.27亿元,分别增长4.8%、21.0%和14.4%。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68%,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7.35%,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97%。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由上年的3:81:16调整为3:82:15。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8094元,比上年增长17.6%,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26026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5%。
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指数来看,全部呈现上涨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3.2%,居住类价格上涨2.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2.4%。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7%。
年末全盟就业人员140365人,比上年末增加10926人,增长8.44%。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97648人,比上年末增加8987人,增长10.14%;农牧区就业人员42717人,比上年末增加1939人,增长4.76%。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9385人,增加2775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40244人,增加3342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60736人,增加4809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2%,比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53.12亿元,比上年增长24.7%。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关于印发阿拉善盟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国家计划
【发文字号】阿署发[2008]17号
【发布部门】阿拉善盟行政公署
【发布日期】2008.03.27
【实施日期】2008.03.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关于印发阿拉善盟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阿署发[2008]17号)
各旗人民政府,行署各委、办、局,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各大企业:
现将《阿拉善盟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三月二十七日阿拉善盟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表。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洞察报
告2020版
序言
本报告对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做出全面梳理,从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洞察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理解,洞悉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
第二节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
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三、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占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
四、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
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自治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自治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自治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9)
七、全自治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9)
八、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自治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
图表目录
表1: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1 表2: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4: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占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
表5: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
表6: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4 表7: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
表8: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自治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7)
表12: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自治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表 (7)
表13: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表 (8)
表14: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自治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表 (9)
表16:全自治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9 表17: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自治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