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与地图编制
- 格式:ppt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38
地图编制总结➢地形图编制的工艺流程➢普通地图编制的工艺流程➢专题地图编制的工艺流程➢地图集编制的工艺流程➢电子地图的数据组织结构➢一、地图的成图方法➢实测图:编绘图:➢1:500 1:100000➢1:1000 1:250000➢1:2000 1:500000➢1:5000 1:1000000➢1:10000 普通地理图➢1:25000 专题地图➢1:50000地形图基本知识➢一、地图投影➢地球椭球面是一个不可展的曲面,而地图是平面的,研究投影的目的就是解决曲面转换为平面的变形问题。
要借助辅助投影面,如圆柱,圆锥等。
投影的变形性质分为等角、等面积,任意。
➢我国系列比例尺地形图除1:1000000外,都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简称高斯投影。
➢高斯投影是一种等角横切圆柱投影,即圆柱面切于地球椭球的一条经线上,由椭球的中心将椭球面上的点依等角条件投影到圆柱面上。
为了使变形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按经差将椭球表面划分为若干带,使圆柱面依次与每一带的中央经线相切,并把各带的经纬线网依次投影到圆柱面上,再从两极沿圆柱的高切开展平,便得到各带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的图形。
我国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图采用3度带投影,1:2.5万及更小比例尺地图采用6度带投影。
➢高斯坐标系每带中央经线投影当做纵坐标轴(X),赤道投影当做横坐标轴(Y),两者交点投影当做每带平面直角坐标的原点。
➢高斯投影特点1.赤道与中央经线的投影是相互垂直的直线,其余各经纬线的投影均为曲线,并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以中央经线为轴东西对称。
2.投影后经纬线正交,无角度变形。
3.中央经线与圆柱面相切,长度不变。
其余经纬线的投影长度均增大。
距中央经线越远,变形越大。
4.经线投影与纵坐标线之间有一夹角,即子午线收敛角。
5.由于各带投影完全一致,所以一个投影带的计算数据各带均可适用。
➢公里网➢通用坐标➢三北方向➢坡度尺➢比例尺➢图幅结合表➢图例坐标网重叠的规定由于高斯投影是分带进行投影的,各带自成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相邻两代坐标网互不联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规定在两带边缘一定范围内的图幅绘出邻带坐标网,以便接图时使用。
使用测绘技术制作高精度地图的步骤与方法在现代社会,高精度地图在许多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和资源开发等。
测绘技术作为制作高精度地图的核心工具,为我们提供了高度准确且详细的地理信息。
本文将介绍使用测绘技术制作高精度地图的步骤与方法。
1. 需求分析在制作高精度地图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地图的用途和需求。
例如,如果是用于城市规划,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信息;如果是用于资源开发,需要包括地形地貌、土质等信息。
明确需求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测绘方案和目标。
2.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制作高精度地图的重要步骤。
通过使用专业测绘仪器,如全站仪、GPS接收器等,可以获取准确的地理信息。
针对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如全站仪用于获取高程数据,GPS用于获取坐标数据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航空影像等数据,提高地图的精度和详细程度。
3. 数据处理与融合获取原始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与融合,以获得高精度的地图信息。
首先,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正和校验,消除测量误差。
接下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数据融合和整合,将各个数据源的信息进行统一,并生成一张综合的地图。
4. 编制地图在将数据处理与融合后,可以开始编制高精度地图。
根据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地图比例尺和图式。
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以进行图像处理、数据编辑和标注等工作,使地图更具可读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加入地图元素,如图例、比例尺和北向箭头等,提供更完整的地理信息。
5. 质量控制制作高精度地图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与实地测量数据对比,检查地图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常用的测绘标准和规范进行验证和评估。
如果发现问题和误差,需要及时修正和调整,以提高地图的质量。
6. 更新与维护由于地理环境的不断变化,高精度地图需要定期进行更新与维护。
随着新的建筑物、道路和地貌变化的出现,更新的数据将被采集和处理,并与现有地图进行整合。
浅谈基于GIS的一村一镇一地图编制作者:张燕纯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10期摘要:从村镇地图的用途及其发展出发,应用GIS技术相关软件进行地图编制,探讨基于GIS的一村一镇一地图(以下简称“村镇地图”)编制的有关思路,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GIS;一村一镇一地图;数字制图村镇地图建设工作是通过对每个乡村自然地形地貌、山水田林路以及各种兴趣点的地名地址进行调查和标注,最终形成一个行政村一张地图、一个镇一张地图。
项目的地图和数据成果,既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的有机组成。
一、村镇地图的需求分析通过村镇地图的编制充实地理空间框架的地名地址数据,全面提高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服务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权威性;结合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编制村、镇地图,实现农村专题地图编制快速高效、节约投入、覆盖全域、形成系列的目的。
二、GIS对村镇地图的基本需求GIS被称为是继文字描述和地图之后的第三代地学语言。
GIS产业方兴未艾,应用广泛,涉及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GIS的专题地图信息需要不断地扩大,增加品种,提高地图的精度。
村镇地图属于专题地图,其在村镇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叠加地质灾害、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主体功能区等村镇建设所需的专题信息,GIS在村镇地图中展现较好的现势性,详细且可视化,便于地图信息的应用于分析。
三、基于GIS的村镇地图编制的思路基于GIS的村镇地图编制的一般思路是收集并分析多源基础数据,经过数据预处理,按照要求确定采用已收集的资料;通过对影像数据、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行政界线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专题数据进行整理,制作地名核查与增补的外业调查底图,完成外业调查后对地名核查与增补数据成果进行整理,形成村镇地名地址数据库,并按照要求建设村镇地图数据库;最后按要求编制输出村镇影像地图,构建“一村一镇一地图”公共服务建设平台。
2024年浅谈数字化制图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制图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测绘领域,为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数字化制图不仅提高了测绘的精度和效率,还降低了成本,使得地质测绘工作更加便捷和高效。
本文将从数字化制图技术概述、地质测绘中数字化制图的应用、数字化制图的优势与挑战、数字化制图技术的未来展望以及结语等方面,对数字化制图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数字化制图技术概述数字化制图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相关软件,将传统的纸质地图转化为数字格式,实现地图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
数字化制图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关键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的结合运用,可以实现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快速获取、精确处理和高效管理。
二、地质测绘中数字化制图的应用数据采集与处理在地质测绘中,数字化制图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快速获取地表形态、地貌特征、植被分布等地理空间数据。
同时,利用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海量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图形,为地质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地图编制与更新数字化制图技术可以实现地图的快速编制和更新。
通过GIS软件,可以将各种地理空间数据整合到同一平台上,生成高精度、高清晰度的数字地图。
此外,当地质环境发生变化时,数字化制图技术也可以迅速更新地图信息,确保地图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资源勘探与评估数字化制图技术在资源勘探和评估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地质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确定矿产资源的分布范围、储量和品质等信息,为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数字化制图技术还可以评估地质灾害风险,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三、数字化制图的优势与挑战优势数字化制图技术具有精度高、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
首先,数字化制图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测量和数据采集,提高了地质测绘的准确性。
其次,数字化制图技术可以自动化处理大量数据,减少了人工干预和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
电子地图数据处理及配图流程一,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主要有数据提取、数据格式转换、数据组织重构、分类代码转化、数据实体处理其中基础的数据有河流编码数据、综合电子地图数据,实体化处理政区、境界、道路、铁路、河流、地名由于数据是分比例尺等级显示的,13级的肯定比12级的显示的数据多,所以数据还要增加属性字段,将每一层要显示的地物等要素二,配图说明如果有字体首先安装字体和插件,在版本环境以上,开启maplax lable engine 功能标注用将数据添加进来,分析数据各层的内容,结合各层数据的内容,进行分类,并且将要素名称标上,如图没有字体要设计符号,按照行业标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规范最新版本上面的符号说明,结合自己数据的要素内容,设计符号,如果规范中没有的,可以自己做,但是要和规范的颜色及风格保持协调;1,点状符号,符号设计,可以通过photoshop或画板按照电子地图符号规定的比例做出符号,bmp 格式,可以直接作图片符号,或者导入字体符号库中符号使用, 数据分类后,就可以使用字体符号或图片,按照规范给出符号的大小和颜色2,线状符号,将数据按照clasid分类,挨个按照标准设计,其中注意的是道路的交叉口的处理,道路边线最先显示,等级低的道路最先显示3,面状符号,按照标准设计,品字型铺面的符号可以利用前面设计的点状符号,图片符号或者字体符号4,注记,已经装上maplex 后,注记就可以按照自己给的方向属性字段或者按照一般的成图的规则避让地物等要素,库外子和生僻字选择过滤掉过滤要素工具在数据层上面右键,properties,然后defintion query,然后query builder,选择你需要过滤得要素避让规则整个符号配完后,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比例级别的工程,将此工程导出或复制一份,然后添加或移动过来,在这个工程的基础上,进行其余比例级别工程的配置;三,地名地址编码1标准地理名称描述标准地址采用分段组合的方式描述,由行政区域、基本区域限定物、局部位置三大类要素构成尖括号<>内包含的是必选项;方括号内包含的为可选项;竖线|表示在其左右两边任选一项;::= 表示“被定义为”;<标准地址>::=<行政区域名称>基本区域限定物名称局部点位置描述其中,<行政区域名称>::=<洲级><国家级><省级><地区级><县级>乡级行政村级<基本区域限定物名称>::=<街>|<巷>|<居民小区>|<自然村><局部点位置描述>::=<门楼址>|<标志物名>|<兴趣点名>在基本区域限定物地名中,如遇有使用小区名和街巷名描述均可的情况时,街巷名优先于小区名;局部点位置中,遇有使用标志物名、兴趣点名和门楼址描述均可的情况时,门楼址优先标志物名、标志物名优先兴趣点名;2地址代码编码规则四,图5-8 地址代码结构地址代码编码方法如表5-6:五,表5-6 地址代码编码方法。
地图编制中的地形图与地貌要素处理地图编制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而地形图和地貌要素处理是地图编制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地形图和地貌要素处理是通过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表示,以生成准确、可视化的地图。
一、地形图的处理1. 数据采集与处理地形图处理的第一步是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卫星遥感、航空摄影、GPS等多种方式进行。
在采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影像分辨率、图像质量等因素。
数据处理则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融合与配准、数据校正等步骤,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2. 高程数据处理地形图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高程数据,其包括地面的高程信息。
高程数据处理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构建和生成等步骤。
DEM可以通过插值算法,将离散的高程点转换为连续的高程表面。
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反距离加权插值、克里金插值等。
3. 坡度和坡向分析地形图中的坡度和坡向信息对于地貌特征的描述至关重要。
坡度是地表某一点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坡向表示地表某一点指向的最陡邻接方向。
通过在高程数据上进行坡度和坡向分析,可以得到全局和局部地貌特征。
4. 地形剖面分析地形剖面分析是对地图上某一路径上地形信息的横截面展示。
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地形的起伏变化、地形高度和地貌特征。
途径地势、高低起伏等因素都会在地形剖面图中有所显示。
二、地貌要素的处理1. 地貌分类与描述地貌要素处理是指对地球表面上的地貌特征进行分类与描述。
地貌分类是将地貌要素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山地、丘陵、平原等。
地貌描述则是对每个地貌类型进行详细的描绘,包括地形、植被、水系等特征。
2. 汇水分析汇水分析是对地貌要素中的水系进行分析。
水系包括河流、湖泊、沼泽等水体。
通过汇水分析,可以确定河流的流向、流量与流域范围,对于防洪、水资源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
3. 岩性分析岩性是地貌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形和地貌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