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点小结

2020年中考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点小结

2020年中考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点小结
2020年中考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点小结

2017年中考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总结

考点53:圆周、圆弧、扇形等概念,圆的周长和弧长的计算,圆的面积和扇形面积的计算

本考点含圆周、圆弧、扇形等概念,圆的周长和弧长的计算,圆的面积和扇形面积的计算三个部分,考核要求是:

(1)理解圆周、圆弧、扇形等概念;(2)掌握圆的周长和弧长的计算;(3)掌握圆的面积和扇形面积计算,理解与掌握圆的周长和弧长、圆的面积和扇形面积公式是解决有关问题的关键,在解有关问题时,要注意:

(1)正确的识别圆心、半径和圆心角:(2)进行有关计算时,中间过程可适当保留;(3)注意精确度的要求(尤其要注意精确度的要求,在20**)。

考点54: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余角、补角的概念,求已知角的余角和补角

考核要求:

(1)能对线段中点、角的平分线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互译;(2)初步掌握和余角、补角有关的计算。注意:余角、补角的定义中,只和角的大小有关,和位置无关。

考点55: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角的平分线,画线段的和、差、倍及线段的中点,画角的和、差、倍考点56:长方体的元素及棱、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画长方体的直观图

长方体的元素及棱、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直线之间、直线和平面之间及平面和平面之间位置关系的缩影,基本要领比较多,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关键在于从概念出发,结合长方体的直观图来理解这些位置关系,画长方体的直观图主要掌握“斜二侧画法”,关键是理解12条棱之间的位置关系。

考点57:图形平移、旋转、翻折的有关概念

图形平移、旋转、翻折是平面内图形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主要性质是运动前后相比,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并没有改变(即运动前后的两图形全等),决定图形平移的主要因素是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平移前后的位置是解决平移问题的关键,图形旋转的主要因素是旋转中心和旋转角、旋转过程中的不动点即为旋转中心,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为旋转角,翻折的主要因素是折痕,联结任意一对对应点所成的线段都被折痕垂直平分。

考点58:轴对称、中心对称的有关概念和的关性质

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中某一个沿一条直线翻折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中心对称是其中一个图形绕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联结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要确定两个成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只要将其中的两个关键点与它们的对应点相连,连线的交点即为对称中心。

考点59:画已知图形关于某一直线对称的图形、已知图形关于某一点对称的图形

考点60: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直角坐标平面上的点与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直角坐标系把平面分成了六部分;第一、二、三、四象限和轴、轴。各部分的符号特征分别为: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轴上的纵坐标为0,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直角坐标平面上的点与坐标——对应,即:任意一个点的坐标唯一确定,同时任意一个坐标所对应的点也唯一确定,确定一个点的坐标往往需要确定点到、轴的距离和点所在的象限。注意:坐标(A、B)是一个有序实数对,即当时,(a,b)和(b,a)表示的点完全不同。

考点61:直角坐标平面上的点的平移、对称以及简单图形的对称问题

考点62:相交直线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考点63: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考点6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考点65: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考点66: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画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考点67: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考点68: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考点69: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考点7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含等边三角形)

考点71:命题、定理、证明、逆命题、逆定理的有关概念

考点7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考点7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考点74:直角坐标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考点75:角的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考点76:轨迹的意义及三条基本轨迹(圆、角平分线、中垂线)考点77:多边形及其有关概念、多边形外角和定理

考点78: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考点79: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

考核要求:理解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特殊平行四边形在内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考点80: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判定考核要求: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判定定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考点81:梯形的有关概念

考核要求:认真理解梯形的有关概念(如梯形的底、高和腰)

考点82: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考核要求:在理解两类特殊梯形定义的基础上,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并应用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注意:梯形的几种常见辅助线很重要,从中可以看出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考点8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定理

考核要求:理解两个中位线定理,并合理有效地运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注意:在一些题目中,过某些线段的中点作中位线是常见的辅助线。

考点84: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考核要求:

(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

考点85: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

考核要求: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

注意: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

考点86: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考点87: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

考点88:三角形的重心

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

考点89:向量的有关概念

考点90:向量的表示

考点91: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核要求: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点92: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

考点93: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

(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

考点94: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

考核要求:清楚地认识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并会用这些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95: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考核要求:认清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理解有关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的定理及其推论的基础上,运用定理进行初步的几何计算和几何证明。

考点96: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是圆这一板块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考点97: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从与之间的关系和交点的个数这两个侧面来反映。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常需要分类讨论求解。

考点98: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熟悉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半径、边心距、中心角、外角和),并能熟练地运用正多边形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在正多边形的计算中,常常利用正多边形的半径、边心距和边长的一半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将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

考点99:画正三、四、六边形。

考核要求:能用基本作图工具,正确作出正三、四、六边形。

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及基础题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一、知识结构 二、回顾与思考 1、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 __________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的性质和两点间的距离 (1)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_______________。 (2)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_______________,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3、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的意义 (1)若点C 把线段AB 分为________的两条线段AC 和BC ,则点C 叫做线段的中点。 4、角的定义和表示 (1)有_______________的两条射线组成图形叫做角。这是从静止的角度来定义的。 (2)由一条射线绕着_______________旋转而成的图形叫做角。从运动的角度来定义的。 5、角的表示: ①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②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③用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表示。 6、角的比较 比较角的方法:度量法和叠合法。 7、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________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表示为∠AOC= ∠COB 或∠ AOC=∠COB= 1/2∠AOB 或2∠ AOC=2∠COB= ∠ AOB 8、余角和补角 (1)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____,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____,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注意:余角和补角是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只与数量有有关,而与位置无关。 【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射线AB 与射线BA 表示同一条射线。 B.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C.平角是一条直线。 D.若∠1+∠2=900,∠1+∠3=900 ,则∠2=∠3; 2、5点整时,时钟上时针与分钟 之间的夹角是〔 〕 A.210° B.30° C.150° D.60° 平面图形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展开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 直线、射线、线段 角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线段大小的比较 角的度量 角的比较与运算 余角和补角 角的平分线 等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的余角相等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O A B C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初步》知识讲解

《几何图形初步》全章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及三视图,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这些基本图形的概念、性质、表示方法和画法; 3.初步学会应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1.几何图形的分类 要点诠释:在给几何体分类时,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2.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 (1)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把立体图形按一定的方式展开就会得到平面图形,把平面图形按一定的途径进行折叠就会得到相应的立体图形,通过展开与折叠能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点诠释: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 ?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几何图形

? ? ?①对一些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要非常熟悉,例如正方体的 11种展开图,三棱柱,圆柱等的展开图; ②不同的几何体展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同一几何体沿不同的棱剪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那么排除障碍的方法就是:联系实物,展开想象,建立“模型”,整体构想,动手实践. (2)从不同方向看: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几何体的三视图 (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要点诠释: ①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②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 3)几何体的构成元素及关系 几何体是由点、线 、面构成的.点动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线动成面,面与面相交成线;面动成体,体是由面组成. 要点二、直线、射线、线段 1. 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2. 基本性质 (1)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要点诠释: ①本知识点可用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 如:要在墙上固定一个木条,只要两个钉子就可以了,因为如果把木条看作一条直线,那么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 ②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 )度量法:可用直尺先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 (2)用尺规作图法:用圆规在射线AC 上截取AB=a,如下图: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教学计划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计划 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是从我们熟悉的生活中的物体开始,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以及最基本的图形----点、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认识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和补角、余角等内容,本章出现的最基本的几何概念是使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由实物形状抽象出几何图形,或由几何图形想出实物形状,进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几何图形; 2、直线、射线、线段、3、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几何图形的过程,通过对比,概括出几何研究的对象 2.在实物与几何图形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在复习小学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建立几何图形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讨论,思考和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会辨识几何体。教学难点: 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何体的概念 教具学具: 实物模型等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实物展示 课时安排: 4.1 几何图形-------------------------------------约4课时4.2直线、射线、线段------------------------------约3课时4.3角--------------------------------------------约5课时4.4课题学习--------------------------------------约2课时小结----------------------------------------------约2课时

初中数学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初中数学《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初中数学《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A、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 点,线,面: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面与面相交得线,线与线相交得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展开与折叠: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侧棱是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体。N棱柱就是底面图形有N条边的棱柱。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图形,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多边形:他们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弧、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扇形。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 2、角 线:线段有两个端点。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比较长短: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角的度量与表示: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一度的1/60是一分,一分的1/60是一秒。角的比较: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而成的。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始边继续旋转,当他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3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初中几何图形知识点归纳

初中几何图形知识点归纳 三角形知识点、概念总结 1.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分类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 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 5. 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 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7. 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8.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9.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 四边形(含多边形)知识点、概念总结 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 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 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 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 二、矩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最完整初中几何图形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初中几何图形知识点归纳 1.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分类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 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 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 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7. 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8.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9.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四边形(含多边形)知识点、概念总结 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 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 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 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矩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 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 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

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汇总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方向教育《几何图形初步》1 一、知识结构框图 二、具体知识点梳理 (一)几何图形(是多姿多彩的)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1、几何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图形: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1/2BM=AB,AB=2AM=2BM. 5、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6、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汇编

几何图形初步 第一节几何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 点、线、面、体 (1)几何体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上、下底的面积和) (2)常见的几种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①圆柱体表面积:2πR2+2π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②圆锥体表面积:πr2+nπ(h2+r2)360(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n为圆锥侧面展开图中扇形的圆 心角) ③长方体表面积:2(ab+ah+bh)(a为长方体的长,b为长方体的宽,h为长方体的高) ④正方体表面积:6a2 (a为正方体棱长 展开图折叠成几何提体

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去理解和掌握几何体的展开图,要注意多从实物出发,然后再从给定的图形中辨认它们能否折叠成给定的立体图形 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截一个几何体 (1)截面: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2)截面的形状随截法的不同而改变,一般为多边形或圆,也可能是不规则图形,一般的截面与几何体的几个面相交就得到几条交线,截面就是几边形,因此,若一个几何体有几个面,则截面最多为几边形 第二节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 (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些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AB. 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 OA.注意: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 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 AB(或线段BA).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 直线的性质 线段的性质 两点间的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2) (3)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 比较线段的长短

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 ? ? ? ?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例1 (1)如图1所示,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试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 (2)如图2所示,写出图中各立体图形的名称。 图 1 图2 解:(1)①与d类似,②与c类似,③与a类似,④与b类似。 (2)①圆柱,②五棱柱,③四棱锥,④长方体,⑤五棱锥。 例2 如图3所示,讲台上放着一本书,书上放着一个粉笔盒,指出右边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左边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图3 解:(1)左视图,(2)俯视图,(3)正视图 练习 1.下图是一个由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由上而看得到的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它的视图为()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一、选择题 1.如图将两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叠在一起,DOB ∠与DOA ∠的比是2:11,则BOC ∠的度数为( ) A .45? B .60? C .70? D .40?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DOB=2x ,则∠DOA=11x ,可推导得到∠AOB=9x=90°,从而得到角度大小 【详解】 ∵∠DOB 与∠DOA 的比是2:11 ∴设∠DOB=2x ,则∠DOA=11x ∴∠AOB=9x ∵∠AOB=90° ∴x=10° ∴∠BOD=20° ∴∠COB=7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角度的推导,解题关键是引入方程思想,将角度推导转化为计算的过程,以便简化推导 2.如图为一直棱柱,其底面是三边长为5、12、13的直角三角形.若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均由三个矩形与两个直角三角形组合而成,且其中一个为如图的直棱柱的展开图,则根据图形中标示的边长与直角记号判断,此展开图为何?( )

A.B.C.D. 【答案】D 【解析】 分析: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底面是三角形,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选项中,展开图下方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2,不合题意; B选项中,展开图上下两个直角三角形中的直角边不能与其它棱完全重合,不合题意; C选项中,展开图下方的直角三角形中的直角边不能与其它棱完全重合,不合题意; D选项中,展开图能折叠成一个三棱柱,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从实物出发,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从A地测得B地在A地的北偏东43?3.如图,有A,B,C三个地点,且AB BC 的方向上,那么从B地测得C地在B地的() A.北偏西43?B.北偏西90?C.北偏东47?D.北偏西47?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方向角的概念和平行线的性质求解. 【详解】 如图,过点B作BF∥AE,则∠DBF=∠DAE=43?, ∴∠CBF=∠DBC-∠DBF=90°-43°=47°, ∴从B地测得C地在B地的北偏西47°方向上, 故选:D.

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训练及答案

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训练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A.B.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方体展开的11种形式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B、C是正方体展开图,错误; D折叠后,有2个正方形重合,不是展开图形,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是空间想象力的考查,解题关键是在脑海中折叠图形,看是否满足条件 2.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1=55°,那么∠2的度数是() A.20°B.30°C.35°D.5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所以∠3=180°﹣90°﹣∠1=35°,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2的度数. 【详解】 解: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 所以∠3=180°﹣90°﹣∠1=35°, 又∵a ∥b , 所以∠2=∠3=35°. 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 3.下列立体图形中,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根据圆锥的特征可知,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圆锥.故选B . 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2,3BE AE BE ==,P 是AC 上一动点,则PB PE +的最小值是( )

A.8 B.9 C.10 D.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连接DE,交AC于P,连接BP,则此时PB+PE的值最小,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详解】 +的值最小 解:如图,连接DE,交AC于P,连接BP,则此时PB PE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关于AC对称 B D ∴ = PB PD ∴+=+= PB PE PD PE DE == Q BE AE BE 2,3 AE AB ∴== 6,8 22 ∴=+=; 6810 DE +的最小值是10, 故PB PE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方形的性质,解此题通常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出. 5.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小结与复习教案

几何图形初步小结与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全部知识; 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 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教学难点: 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框图 二. 知识点梳理 (一)几何图形 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2. 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三视图 3. 点、线、面、体: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直线射线线段 图形 端点个数无一个两个 表示法 直线a 直线AB (BA) 射线AB 线段a 线段AB(BA) 作法叙述作直线AB; 作直线a 作射线AB 作线段a 作线段AB

连接AB 延长叙述不能延长反向延长射线AB 延长线段AB; 反向延长线段BA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 C B A 符号: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则AC=BC=1 2 AB,AB=2AC=2BC. 6、线段的性质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2)点在直线外. (三)角 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4、角的分类 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2)叠合法 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 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 (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3)用尺规作图法. 8、角的平线线 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图形: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一、选择题 1.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板ABC(含30°,60°角)的摆放位置如图,直尺一边与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点D、点E,另一边与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点F、点A,且∠CED=50°,那么∠BAF=() A.10°B.50°C.45°D.40°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根据∠CED=50°,DE∥AF,即可得到∠CAF=50°,最后根据∠BAC=60°,即可得出∠BAF的大小. 【详解】 ∵DE∥AF,∠CED=50°, ∴∠CAF=∠CED=50°, ∵∠BAC=60°, ∴∠BAF=60°﹣50°=10°,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几何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棱柱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三棱柱的展开图为3个矩形和2个三角形,故B不能围成. 考点: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从A地测得B地在A地的北偏东43?3.如图,有A,B,C三个地点,且AB BC 的方向上,那么从B地测得C地在B地的()

A.北偏西43?B.北偏西90?C.北偏东47?D.北偏西47?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方向角的概念和平行线的性质求解. 【详解】 如图,过点B作BF∥AE,则∠DBF=∠DAE=43?, ∴∠CBF=∠DBC-∠DBF=90°-43°=47°, ∴从B地测得C地在B地的北偏西47°方向上,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方位角,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理解角度间的关系求出能表示点位置的方位角是解题的关键. 4.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详解】 解:A、B、D经过折叠后,下边没有面,所以不可以围成正方体,C能折成正方体.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复习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复习 一、选择题 1.已知:在Rt△ABC中,∠C=90°,BC=1,AC=3,点D是斜边AB的中点,点E是边AC 上一点,则DE+BE的最小值为() A.2 B.31 C.3 D.23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作B关于AC的对称点B',连接B′D,易求∠ABB'=60°,则AB=AB',且△ABB'为等边三角形,BE+DE=DE+EB'为B'与直线AB之间的连接线段,其最小值为B'到AB的距离=AC=3,所以最小值为3. 【详解】 解:作B关于AC的对称点B',连接B′D, ∵∠ACB=90°,∠BAC=30°, ∴∠ABC=60°, ∵AB=AB', ∴△ABB'为等边三角形, ∴BE+DE=DE+EB'为B'与直线AB之间的连接线段, ∴最小值为B'到AB的距离3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最短线路问题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是解答此

题的关键. 2.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1=55°,那么∠2的度数是() A.20°B.30°C.35°D.5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所以∠3=180°﹣90°﹣∠1=35°,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2的度数. 【详解】 解: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 所以∠3=180°﹣90°﹣∠1=35°, 又∵a∥b, 所以∠2=∠3=35°.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 3.下列立体图形中,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 A.B.

C. D. 【答案】B 【解析】 根据圆锥的特征可知,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圆锥.故选B. 4.某包装盒如下图所示,则在下列四种款式的纸片中,可以是该包装盒的展开图的是() A.B. 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将展开图折叠还原成包装盒,即可判断正确选项.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几何图形知识点全面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几何图形知识点全面 一、想一想,选一选。 1.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成4个()。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2.30°与30°C的意义()。 A .相同 B .不相同 3.量角的大小要用()。 A .直尺 B .三角板 C .量角器 二、我知道,也会填。 1.长方形的一个长是5厘米,另一个长是______厘米。 2.正方形的一条边是4厘米,其他三条边的长度是______厘米。 3.正方形的四个角也都是______角。 4.正方形的四条边______。(用”相等"或者"不相等"作答) 三、下列图片中是平行四边形的有哪些?填序号。 ____________ 四、动动脑,填一填。 1.数字和汉字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朋友”,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些有对称现象的数字和汉字,请按要求写一写。 ①8 10 3 30 66 38 88 99 找出是轴对称图形的数字:____________。 ②田具平字开图合 找出是轴对称图形的汉字:____________。

2.时针的运动是______现象,打针时针管的推动是______现象。 3.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______图形。 五、想一想,选一选。 1.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周长( )。 A .变长; B .变短; C .没变化 2.选出正确的图形,三角形是( )。 A . B . C . D . 六、比较角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要求填空。 1.长方形较短的边我们叫它______。 2.长方形较长的边我们叫它______。 3.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__角。 4.长方形对边______。(用”相等"或者"不相等"作答) 八、我会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 2. 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 3.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可以不是直角。 ( ) 九、下列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分别成什么角?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启航学校几何图形初步复习汇编 第一板块:《几何图形初步》知识聚焦 第二板块:《几何图形初步》考点解析 第三板块:《几何图形初步》试题荟萃 第四板块:《几何图形初步》解题宝贝 第一板块:《几何图形初步》知识聚焦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1.?? ? ??????? ??平面图形球体椎体(棱锥、圆锥)柱体(棱柱、圆柱)立体图形几何图形 2.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 (1)平面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2)从不同的方向看(“三视图”) 3.几何图形的形成: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4.几何图形的结构:点、线、面、体组成几何图形。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4.2直线、射线、线段 1.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通常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点A 、点B 。 2.直线 (1)直线的表示方法:①可以用这条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字母(大写)来表示;②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2)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直线的特征: ①直线没有端点,不可度量,向两方无限延伸; ②直线没有粗细; 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④两条直线相交有唯一一个交点。 (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点在直线上(也可以说这条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也可以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5)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平行 3.射线: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1)射线的表示方法: ①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在两个字母前加上“射线”; ②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2)射线的性质: ①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②射线只向一方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不能度量、不能比较长短; ③射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④两条射线的公共点可能没有,可能只有一个,可能有无穷多个。 4.线段:直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1)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它有两个端点,它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度量,可以比较长短。 (2)线段的表示方法: ①用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1∠与2∠不相等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对顶角,平行线,等角的余角相等等知识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1+∠2=90°,∠1与∠2不一定相等,本选项符合题意. 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如图,在周长为12的菱形ABCD 中,AE =1,AF =2,若P 为对角线BD 上一动点,则EP +FP 的最小值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作F 点关于BD 的对称点F′,则PF=PF′,连接EF′交BD 于点P . ∴EP+FP=EP+F ′P .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E 、P 、F′在一条直线上时,EP+FP 的值最小,此时EP+FP=EP+F′P=EF′.

∵四边形ABCD 为菱形,周长为12, ∴AB=BC=CD=DA=3,AB ∥CD , ∵AF=2,AE=1, ∴DF=AE=1, ∴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 ∴EF ′=AD=3. ∴EP+FP 的最小值为3. 故选C . 考点:菱形的性质;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3.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C =∠DFE =90°,∠A =45°,∠E =60°,点F 在CB 的延长线上.若DE ∥CF ,则∠BDF 等于( ) A .30° B .25° C .18° D .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45ABC ∠=?和30EDF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5EDB ABC ==?∠∠,再根据BDF EDB EDF =-∠∠∠,即可求出BDF ∠的度数. 【详解】 ∵∠C =90°,∠A =45° ∴18045ABC A C =?--=?∠∠∠ ∵//DE CF ∴45EDB ABC ==?∠∠ ∵∠DFE =90°,∠E =60° ∴18030EDF E DFE =?--=?∠∠∠ ∴15BDF EDB EDF =-=?∠∠∠ 故答案为: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几何图形(基础)知识点讲解

几何图形(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并能对具体图形进行识别或判断; 2. 掌握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 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掌握怎样由平面图形旋转得到几何体,能够借助平面图形剖析常见几何体的形成过程. 【要点梳理】 要点一、几何图形 1.定义: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要点诠释:几何图形是从实物中抽象得到的,只注重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而不注重它的其它属性,如重量,颜色等. 2.分类:几何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1)立体图形: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就是立体图形,如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 (2)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要点诠释: (1)常见的立体图形有两种分类方法: (2) 常见的平面图形有圆和多边形,其中多边形是由线段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3)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要点二、从不同方向看 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往往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一般是从以下三个方向:(1)从正面看;(2)从左面看;(3)从上面看.从这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分别称为正视图(也称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要点三、简单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要点诠释: (1)不是所有的立体图形都可以展成平面图形.例如,球便不能展成平面图形. (2)不同的立体图形可展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同一个立体图形,沿不同的棱剪开,也可得到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检测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检测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Rt ABC V 中,90ACB ∠=?,3tan 4B = ,CD 为AB 边上的中线,CE 平分ACB ∠,则AE AD 的值( ) A .35 B .34 C .45 D .67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定理可得AE :BE =AC :BC =3:4,进而求得AE =37 AB ,再由点D 为AB 中点得AD = 12AB ,进而可求得AE AD 的值. 【详解】 解:∵CE 平分ACB ∠, ∴点E 到ACB ∠的两边距离相等, 设点E 到ACB ∠的两边距离位h , 则S △ACE =12AC·h ,S △BCE =12 BC·h , ∴S △ACE :S △BCE = 12AC·h :12 BC·h =AC :BC , 又∵S △ACE :S △BCE =AE :BE , ∴AE :BE =AC :BC , ∵在Rt ABC V 中,90ACB ∠=?,3tan 4B = , ∴AC :BC =3:4, ∴AE :BE =3:4 ∴AE =37 AB , ∵CD 为AB 边上的中线, ∴AD =12 AB ,

∴3 6 7 17 2 AB AE AD AB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定理的应用及三角函数的应用,通过面积比证得AE:BE=AC:BC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 ⊥BC,∠1=55°,那么∠2的度数是() A.20°B.30°C.35°D.5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所以∠3=180°﹣90°﹣∠1=35°,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2的度数. 【详解】 解: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 所以∠3=180°﹣90°﹣∠1=35°, 又∵a∥b, 所以∠2=∠3=35°.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 3.在等腰ABC ?中,AB AC =,D、E分别是BC,AC的中点,点P是线段AD上的一个动点,当PCE ?的周长最小时,P点的位置在ABC ?的()

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专题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测量 量的计量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 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 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积单位:平方 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 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 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体积单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十、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十二、时间单位:(60)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年=4个季1个季度=3个月1个月=3旬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1分=60秒 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 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 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四、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过直线上(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有三条高。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 七、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多边形的内角和=(边数-2)×180°。 八、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九、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最少有两个锐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