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31温度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890.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1节温度知识与技能1.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和体温计测量体温。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值和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测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培养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使用玻璃仪器时要轻拿轻放,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行和正确使用物理测量工具的良好习惯。
重点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和寒暑表在结构、测量X围、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的区别。
实验室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烧杯、试管、热水、冷水、温水、广口瓶、橡皮塞、细玻璃管、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多媒体展示一年四季的几种图片:春天凉爽宜人、夏天酷暑难耐、秋天秋高气爽、冬天寒冷刺骨等。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并交流各个不同的季节对温度的感受情况。
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冷水、温水和热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并描述感觉。
实验:把左手食指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食指插入放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
思考:两只手指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你能准确地判断出水的冷热程度吗?交流讨论:左手、右手的感觉,原来放在热水中的食指放到温水中有什么感觉?原来放在冷水中的食指放到温水中有什么感觉?讨论哪个手指的感觉是正确的。
并交流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例子(井水“冬暖夏凉”)。
师生归纳:同一杯水温度应该一样,而我们的感觉却不同,说明我们的感觉不可靠。
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冷、热、凉、暖”都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温度计。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温度的有关知识。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
2.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温度计采用摄氏温度,符号是℃。
3.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要注意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做到:会选、会放、会读、会记。
知识点1:温度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对于物体温度的高低可以凭感觉来判断,但往往不可靠,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物体的温度就要使用温度计。
2.温度计①原理: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常用的测温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②构造:常用温度计的基本构造是: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温标。
如图所示就是常见的温度计:甲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乙是体温计;丙是寒暑表。
拓展延伸为了使温度计的测量结果更为精确,通常温度计的下端的玻璃泡较大,而温度计内的毛细管则较细,这样可以使液体体积变化显示得更明显。
【例】如图所示是小林利用小瓶、橡皮塞和玻璃管自制的液体温度计,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工作的,若发现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说明周围环境温度了。
答案:热胀冷缩;升高点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当温度升高时,瓶内液体体积增加,使玻璃管中的液体增多,液面上升。
知识点2:摄氏温度1.摄氏温度摄氏温度,物理量的表示符号为t,它的单位叫摄氏度,符号为℃。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
2.摄氏温度数值的读与写摄氏温度以0摄氏度为起点,分为零上和零下两部分,其写法和读数有所不同,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 ℃”,读做“37摄氏度”;我国黑龙江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52.3 ℃”,读做“负52.3摄氏度”或“零下52.3摄氏度”。
易错警示理解摄氏温度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只有“高低”之别,没有“有无”之分,0 ℃不是说物体没有温度。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八年级物理上册3.1 温度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八年级物理上册3.1 温度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八年级物理上册3.1 温度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温度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实验器材】烧杯三只,温度计,体温计,冰水,自来水,开水,“冰糖”,两只一次性茶杯及饮用水(每一组学生实验桌上使用的器材)【演示器材】焦耳定律演示仪演示温度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将事先制作好的“冰糖”发给学生,在吃了无数次的冷饮之后,用心去体验“冷”的感觉.(调制浓的糖水,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中冷冻)2.接着,再喝一口饮用水师:有什么感觉?生:冷,热。
师: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多媒体显示)3.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自来水和足够热的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A.把左手放入冰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B.把右手放入足够热的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师:为什么同一杯自来水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内有两种差异很大的冷热感觉呢?生:看来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