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温度
- 格式:pptx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14
3.1《温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温度概念的引入、摄氏度的定义、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摄氏度的定义,认识体温计和温度计,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认识摄氏度,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通过对温度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摄氏度的定义,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体温计、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温度的物体(如热水、温水、冷水),让学生感受温度差异,引出温度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温度的概念,介绍摄氏度的定义,讲解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重点讲解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举例说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分析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在实际使用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正确测量温度。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摄氏度的历史,以及温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温度概念、摄氏度定义、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制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简述温度的概念,并解释摄氏度的定义。
答案: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度量单位,定义为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点与沸点之间的温度间隔,即1摄氏度等于1/100的热力学温标。
2. 题目:请说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2022年版课标要求】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3.能说明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摄氏温度的规定,了解日常温度计的种类、温度计工作原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理解不同角度的读数结果有何差异。
【教法与学法】教法:教师用多媒体投影要点,让学生理解“热胀冷缩”,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实际使用温度计,加强实践应用。
学法:观察实验,阅读课本,积极参与活动。
【课前准备】三个烧杯、冷水、温水和热水、自制温度计、演示用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若干)、家庭用寒暑表(若干)、体温计(若干)。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教师利用PPT展示春、夏、秋、冬的图片。
提出问题:你知道生活中常见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之间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出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
提出问题:你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吗?如何知道温度是多少?怎么测量温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以及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二、进行新课温度计教师活动:创设情景——我们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相同吗?学生活动:随机选一名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体验,说明自己的感觉;再随机选一名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体验,说明自己的感觉。
教师总结:感觉是不可靠的,那么如何得到准确的温度高低呢?我们需要用温度计来判断。
教师活动:出示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先让学生猜测哪杯冷哪杯热?说明方法,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师提出问题:热水比冷水热多少?学生回答:测量温度,加以比较。
引出问题:要研究热水比冷水热多少,我们需要借助一个仪器来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这个仪器叫什么呢?教师出示实验室用温度计。
(1)了解温度计的原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总结热量与温度的计算方法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总结热量与温度的计算方法热量和温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总结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中关于热量与温度的计算方法。
一、温度的计算方法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常用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开氏温标。
1. 摄氏温标的计算方法摄氏温标以水的三相点为0度,将水的沸腾点标为100度,常用符号为℃。
常见的温度计算公式为:C = (F - 32)/ 1.8。
2. 华氏温标的计算方法华氏温标以冰的熔点为32度,将水的沸腾点标为212度,常用符号为℉。
常见的温度计算公式为:F = C × 1.8 + 32。
3. 开氏温标的计算方法开氏温标以绝对零度为0,常用符号为K。
常见的温度计算公式为:K = C + 273.15。
二、热量的计算方法热量是物体传递热能的物理量,常用单位为焦耳(J)。
1. 热量的计算公式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 = mc∆T。
其中,Q代表热量(焦耳),m代表物体的质量(千克),c代表物体的比热容(J/(kg·℃)),∆T代表温度变化(℃)。
2. 热量的传递热量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1)传导:热量在物体内部通过分子之间的碰撞传递,热量传导的速率与物体的导热性质有关。
(2)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液体和气体是良好的热导体。
(3)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的辐射传递,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三、实例应用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来应用热量与温度的计算方法。
1. 计算热水瓶中加入70℃的200g的热水,使热水的温度降低至3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解答:∆T = 70℃ - 30℃ = 40℃,m = 200g = 0.2kg。
根据公式Q = mc∆T,代入数值可得Q = 0.2kg × c × 40℃。
2. 将5 ℃的水加热至100 ℃,需要输入多少热量?解答:∆T = 100℃ - 5℃ = 95℃,m为水的质量。
3.1温度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摄氏温度: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知识点二:温度计1.温度计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使用:A.使其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读数稳定;B.读数时不能拿离被测物体;C.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和俯视;D.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底。
3.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4.温度计的分类(1)实验室温度计(2)寒暑表(3)体温计重点难点解析一、重点记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估: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②选: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④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容器底或侧壁。
⑤读: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⑥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二、重点掌握温度计的分类三、温度估测是重点需要记忆常见物体或者环境的温度值,用这些温度值作参考,来估计温度。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2)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3)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8——25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温度【例题1】(2019湖北宜昌)对于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餐桌的高度约为80cmB.人正常行走速度约为5m/sC.一名健康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00kgD.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为37℃【答案】A【解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餐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以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温度现象。
3.科学探究:经历温度计的使用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温度控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特别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准确读取温度计示数,并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温度概念、温度计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的动画和图片)。
•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实验器材(烧杯、热水、冷水、温度计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演示法:利用实物和多媒体展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温度计测量实验,体验温度的变化和读取方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温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通过询问学生“今天感觉冷还是热?”引出温度的概念,让学生意识到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设疑激趣:提问“我们如何知道物体的温度是多少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温度计的学习。
新课教学1.温度的概念•讲解定义:明确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作为单位。
•生活实例:列举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人们的穿着变化,说明温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展示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温度计,让学生观察其结构。
•动画演示: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特别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讲解原理:详细解释温度计内部液体随温度变化而膨胀或收缩的现象,以及如何通过刻度读取温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