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打击事故案例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13
物体打击事故1.物体打击事故案例(1)事故时间:1988年12月17日(2)事故类别:物体打击(3)伤亡人员情况:死亡1人(4)直接经济损失:6000元(5)事故简况:1988年12月17日15时42分左右,在四川成都市热电厂扩建工程主厂房工地,担任分包工程的成都市金牛区××乡建筑队架工龚×、张××(都是农建工)两人在搭设主厂房锅炉架25.77mk2一k35轴线安装钢梁的架子时,因钢架管不够,龚×走到k2柱子边时,看见靠钢筋混凝土柱子立着8根钢架管,于是就走去搬动,由于钢管紧靠钢筋混凝土柱子,并被周围支架卡得较紧,龚在搬动时,把靠钢筋混凝土柱子边与钢筋混凝土平台边缘立着的长5.1m的钢架管松动,龚当时未查觉,继续用力搬动其他几根立着的架管。
靠柱子和平台边缘处的长5.lm 的那根钢架管顺着平台边缘凹槽向下滑出,等龚回过头来时,钢管已飞速下坠到k2b19.6m处被两根柱子夹住并支出约lm的钢管碰撞发出声响后,龚才发现有钢管掉下去。
下坠的钢管在19.6m处碰撞支出的架管后,斜飞至锅炉炉架9.97m层钢筋混凝土板底层土地上,一端触地,另一端同时将正在回填土方的民工付××头部左侧太阳穴击中,付当即倒地,安全帽左侧边缘被击碎,安全帽帽壳被弹飞出3.2m处,帽内衬掉至付倒地处45cm的地方。
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6)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交叉施工无安全防护措施。
2)间接原因:锅炉架9.96~25.77m层卷扬机井字架拆除后,没有安全、彻底把所拆除的支架管清除干净;37.l7m层支架虽未拆除,但木工在拆模过程中对拆下的架管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将钢管平放或固定,安全水平网不足5m,对拆除架后的空隙带,没有及时加密加宽安全网防护。
3)主要原因:施工队长徐××于当日上午通知他“因锅炉架多处拆除、拆模,炉底回填土方不安全,暂停回填土方”,后没有认真贯彻通知班组,致使班组继续安排人员回填土方。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物体打击事故是指在工作、生活或其他活动中,由于物体突然受到外力作用而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事件。
这类事故往往发生在建筑工地、工厂车间、交通运输、家庭日常等场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下面将介绍几起物体打击事故案例,以警示人们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案例一,建筑工地坠落事件。
某市某建筑工地,一名工人正在进行高空作业,突然一块混凝土坠落,砸中了他。
经检查,该混凝土块是由于高空吊车操作不当,导致坠落。
工人当场受伤,送医后不治身亡。
案例二,工厂机械事故。
某工厂一台机械设备突然故障,导致机器部件飞出伤及工人。
经调查发现,该机械设备长期未进行维护保养,零部件出现了疲劳断裂。
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其中一人重伤致残。
案例三,交通运输危险品泄漏。
某运输公司一辆危险品运输车辆在行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危险品泄漏。
事故发生后,周围居民被疏散,但仍有多人因吸入有毒气体而中毒,其中一人不治身亡。
以上案例都是由于物体打击事故而导致的人员伤亡事件,这些事故给受害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伤害,也给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了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安全防范:首先,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最后,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建筑工地、工厂车间、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的督导检查,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通过以上案例和安全防范措施的介绍,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引以为戒,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
只有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才能有效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物体打击伤亡事故的分析2003年5月27日4时50分左右,山东某化工企业在停产大检修过程中,因工人操作不当发生高空管子坠落事故,1人被砸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一、事故经过2003年5月27日4时50分左右,山东某化工厂停产大检修,重碱车间在给一处位于距地面4m多高的管道加盲板的过程中,由于管内结疤,民工刘某和于某虽然松开螺帽,但盲板仍插不进去。
于是,刘某就用撬杆撬,于某在法兰口用楔子撑。
此时,法兰之间仅有4个螺栓,这4个螺栓当中,其中1个仅有2扣带在螺帽上,其余3个螺栓仅有1扣带在螺帽上。
在这种情况下,于某的楔子掉下去1个,另一职工郭某叫地面待命(现场服务)的孙某去捡掉下来的楔子,孙某过去捡楔子时,刘某仍用力敲法兰,致使4个仅有1~2扣的螺帽脱开,法兰移出,使U型管下部的塑料管断开,继而带有几个弯头和短管(铸铁)的组合管坠落,坠落后的组合管反弹砸伤捡楔子的孙某,孙某送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1. 车间领导违章指挥经调查,该车间安排了正式职工和几名民工共同进行抽加盲板的作业。
而在距地面4m多高处抽加盲板是一项集工艺、机械、起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民工的本职工作是进行清塔,不是技术工人,不具备从事技术工作的能力。
领导安排民工进行这项工作属违章指挥,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 作业工人麻痹大意,违反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抽加盲板工作要有专人负责,根据设备、管道内的介质、压力、温度以及现场条件,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办好安全检修证,向参与工作的成员详细交代检修任务和安全措施;对所要拆落的管道,如距支架较远、悬臂太长有可能断裂的,应将管道的两端吊稳或加临时支架。
而该检修项目没有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没有监护人,而且是对距地面4m多高处的U型管道(一段为塑料;另一段为铸铁,直径为35cm,重量为500kg的管子)加盲板,作为一段塑料、另一段铸铁的U形管,由于材质不同,当铸铁管一端的螺丝松动(卸螺丝,加盲板)时,U型管失去平衡,塑料材质一端的作用力增大,因而有断落的可能。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案例与正确做法一、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案例。
1. 案例一:建筑工地的悲剧。
有个建筑工地上,老张负责在二楼传递建筑材料。
那天他图省事,没有把放在脚手架边缘的一堆砖头摆放整齐。
正在下面清理建筑垃圾的小李,戴着个安全帽,但安全帽的带子都没系紧呢。
突然,一块砖头被老张不小心碰了一下,就像个炮弹一样直直地朝着下面落去。
小李听到动静一抬头,砖头就砸在了他的头上。
虽然安全帽缓冲了一下,但是因为砖头的冲击力太大,再加上没系紧带子,安全帽被砸飞了,小李当场就晕了过去,被紧急送到医院,还好最后保住了性命,但也在医院躺了好几个月,家里的经济负担一下子变得特别重。
2. 案例二:小区装修事故。
在一个小区里,有户人家正在装修。
装修工人小王在四楼阳台安装空调外机,他为了节省时间,没有使用安全绳。
在他把空调外机往支架上放的时候,手一滑,空调外机就朝着楼下掉去。
这时候,楼下刚好有个老奶奶带着小孙子在散步。
空调外机“轰”的一声砸在他们旁边的地上,那冲击力把地面都砸出了一个坑。
小孙子被吓得哇哇大哭,老奶奶也差点被吓出心脏病。
要是再偏一点,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3. 案例三:商场外墙清洁的危险瞬间。
有个清洁公司的员工小赵负责商场外墙的清洁工作。
他站在高高的吊篮里,一边工作一边和楼下路过的熟人打招呼。
他的清洁工具就随便放在吊篮边缘。
结果一阵风吹来,一个刷子就从吊篮里掉了下去。
正好下面有一群人在商场门口排队等开业活动。
刷子直接砸到了一个姑娘的肩膀上,姑娘疼得眼泪都出来了。
小赵在上面看到这一幕,后悔得不行,自己的一个小疏忽就给别人带来了这么大的伤害。
二、正确做法。
1. 建筑工地防范措施。
在建筑工地上,首先得把所有的材料都摆放得整整齐齐的。
像那些在高处的建筑材料,一定要用东西固定住,不能让它们随便乱动。
比如说砖头,得码成垛,旁边还可以用木板挡一下。
然后呢,在高处作业的工人,得时刻注意自己周围的东西,可不能像老张那样毛手毛脚的。
对于在下面干活的人,安全帽的带子一定要系紧,这可是保命的东西。
典型事故十一:齐鲁石化承包商“9.15”物体打击事故一、事故调查分析(一)事故概要1、事故简介2010年9月15日,山东齐鲁石化建设有限公司(简称齐鲁建设公司)在齐鲁石化塑料厂高密度聚乙烯装置进行冷却器充氮保护作业时,由于活套法兰和管箱整体飞出,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
2、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①出口管箱垫片压偏、挡环未卡紧、管箱螺栓未上齐把紧,留下事故隐患。
②施工人员在紧固出口管箱管口盲法兰时,因气动扳手振动,导致活套法兰进一步松动,挡环失效,致使活套法兰和管箱整体飞出,击中正在作业的施工人员。
(2)间接原因①人员技术素质差。
承包商施工人员缺乏质量安全意识,技术素质不能满足施工质量安全要求。
②技术交底不到位。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对冷却器活套法兰、卡环结构及安装出现偏差所产生的风险认识不足,技术交底深度不够。
③作业过程施工质量监管不到位。
施工过程中,活套法兰与管箱连接螺栓没有上齐把紧,没有进行检查确认,就开始充压作业,造成存在严重施工质量缺陷的冷却器带病进入充氮保护状态,现场协调、监护人员没有对施工人员的违章作业进行制止和纠正。
(二)事故发生时间序列(三)事故损失情况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
泄漏位置图1管箱盲法兰泄漏位置图2事故管箱弹出轨迹示意图二、反思与建议(一)对有挡环活套法兰结构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估,在此基础上将该结构设备能改为焊接结构的进行了整改,不能更改的采取监控方式,落实安全预防措施,择机进行技术更新。
(二)加强检修施工现场的专业管理力度,全面做好作业过程质量、安全监管。
各相关单位专业部门结合专业特点,做好每一个节点的安全控制,提出明确的专业安全要求,杜绝为了赶时间、抢进度,而省略应有的管理程序和安全步骤。
(三)优化生产组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在非生产急需的情况下,禁止安排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除装置检修外,一般不安排夜间设备维修作业。
节日期间,减少产品牌号切换,不安排新产品开发,不进行大的生产负荷调整。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
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6.5”物体打
击事故
一、事故经过及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2010年6月5日12时左右,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在卸下装修使用的硅酸板时,车上竖立的硅酸板侧翻,将装卸工压在板下,造成1人当场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人在卸竖立在货车上的硅酸板时,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致使硅酸板侧翻。
事故的间接原因是: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工程的施工方,未对外来车辆实施管理,导致现场存在安全隐患,且未对隐患进行有效排查治理;在卸载硅酸板过程中,未指派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进行管理。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相关施工企业要从这起事故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要对施工现
场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相关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力度,确保隐患排查不留死角、不漏盲点,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主题物体打击事故调查报告一、案情概述2019年12月1日下午3时30分左右,位于某工业园区的XX公司发生了一起主题物体打击事故。
事故导致办公楼顶层的玻璃幕墙受到严重损坏,造成3名员工受伤。
事故发生后,XX公司立即展开调查,并邀请了专业的事故调查团队进行现场勘察和相关数据分析。
二、现场勘察和证据收集事故调查团队于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现场进行了详细勘察和证据收集。
经过初步调查,事故发生的时间为下午3时30分左右,当时XX公司办公楼顶层正在进行装修施工,从施工现场的现场摄像头录像资料可以看到,事故是由上方坠落的一个重物导致的。
根据调查团队的观察和勘察,该重物为一块施工用的金属板,长约1.5米,宽约1米,厚度约10毫米,重约25公斤。
三、事故原因分析1. 人为疏忽调查团队通过走访施工现场工人、查阅相关文件和视频资料,发现该事故的发生与工人在作业过程中的疏忽有关。
在事故发生前的调查中,多名目击者证实,该块金属板在高处悬挂期间没有被固定好,施工工人没有按照规定使用安全带,对周围人员和设施没有做到充分的防护。
2. 施工管理不到位调查团队进一步发现,XX公司的施工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没有设置明确的防护措施和警示标识;其次,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的规范程度较低,导致人员对危险情况的判断和应对能力不足;再次,材料和设备的检查和验收不严格,没有对使用的物体进行充分的质量控制。
四、事故影响和伤害评估事故导致XX公司办公楼玻璃幕墙受损严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和更换;同时,3名员工受伤,其中1人伤势较重,已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根据相关医疗机构的评估,该伤者的康复情况需要一段时间,并可能造成一定的残疾。
五、事故责任和整改建议1. 事故责任根据事故调查结果,XX公司对此次事故负有一定的责任。
公司在施工管理上存在疏忽和瑕疵,在防护措施、员工培训、物料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给发生事故埋下了隐患。
典型事故案例汇编物体打击事故案例“3·6”物体打击事故2005年3月6日18时30分左右,某公司第七建设公司派到苏丹从事“喀土穆炼厂扩建工程12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施工的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吊横梁时,发生横梁滑脱事故,造成1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喀土穆炼厂扩建工程12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施工项目部是某工程公司第七建设公司派到苏丹承担国外工程苏丹喀土穆炼厂项目的一个分项目部。
2003年进点,承担的工程共分为管带区、泵区、罐区及框架区、塔区、加氢炉反应区和压缩机区6个区域。
安全生产工作一直很平稳,所承建的工程项目始终受到业主及社会的信任和认可。
2005年3月6日下午18时30分左右,在喀土穆炼厂扩建工程12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施工现场,铆工郝某在2米高的马凳北侧,面向东、背朝西,正在组对F-72101方型反应进料加热炉东北角长2.5米、标高2.35米南北向放置的一根横梁。
此时,起重班负责人崔某在加热炉东侧地面指挥位于加热炉南侧的50吨吊车作业,吊起另一根长3.2米、重约87公斤的横梁,吊物从加热炉上方9米高处向下降落,准备朝东西向平放在郝某正在组对的横梁与西侧南北向横梁的中间。
当被吊装的横梁降至距地面7m左右时,拴在横梁上的溜绳突然松扣脱落,致使仅用钢丝绳吊住中间一个承重点的横梁发生晃动,横梁失去平衡,产生了倾斜,钢丝绳绳扣发生松动,横梁脱离钢丝绳绳扣斜着滑向地面。
急速下落的横梁东头重重地砸在郝某的背部,将郝某砸倒,郝某头朝东、面朝北侧躺在马凳平台上,身体蜷缩成一团。
在同一马凳南侧与郝某一同施工的梅某和闻讯赶来的邵某、高某、迟某等人,立刻将郝某抬下并用车送到距事发现场3公里左右的CPECC卫生所。
与此同时,炼厂救护车火速赶到CPECC卫生所参加抢救。
经连续抢救35分钟后,因伤势过重,于19时15分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53万元。
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吊装过程中,拴在横梁上的溜绳突然松扣脱落,致使横梁发生晃动,钢丝绳绳扣松动,横梁脱离钢丝绳绳扣斜着滑向地面,砸在郝某的背部。
案例一、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201×年×月×日,××分厂利用计划检修之机安排分厂浸金工段操作二班(当日零点班加班)人员更换胶带机滤布。
13时50分在拆除胶带机滤布时,当班班长薛某某协同姬某某、王某某、顾某某等7人抬升胶带机机尾压辊,将压辊违规放置在压辊卡槽顶端外沿,由于压辊轴东侧塑料卡垫破裂导致机尾压辊滑脱,姬某某因躲避不及砸中右脚,造成右足跖趾多发性骨折的安全事故。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1、当班班长薛某某、操作工姬某某、王某某、顾某某等7人违反操作规程,违章蛮干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分厂编制检修安全防范措施时未涵盖浸金工段检修项目和安全防范措施,临时增加检修项目后未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1、作业前对安全隐患和危险源辨识不到位,作业人员之间未能实施有效沟通,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2、检修时浸金工段人员安排不合理,零点班职工连续工作时间过长致使操作人员思想不集中,是造成事故的又一原因。
(三)、事故的性质经事故调查认定,该起事故为违反操作规程、违章蛮干引发的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1、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通报本次事故案例和防范措施,要求在×月×日前将活动开展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安环科。
2、各分厂要结合安全标准化要求,依据生产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关键、重点作业岗位、过程安全操作规程,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3、各分厂要引以为戒,立即组织本单位全体人员进行一次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活动,并将隐患排查情况在×月×日前以书面形式上报安环科。
案例二、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201×年×月×日10时30分,×分厂浸金工段依据生产需要,组织维修工张某某、贾某某、彭某某3人对膜过滤器进液管道进行疏通维修。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一: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4.2”物体打击事故2011年4月2日8:30左右,某单位施工的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15标,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65万元。
构成生产安全一般事故。
04.02伤害事故平面位置示意图冯玉林被压位置死者被压位置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1、贝雷架拆卸工未严格执行贝雷架拆除的安全操作规程,未将已拆除连接架的贝雷架放倒,而采用临时加斜向支撑的方式稳固架体,使贝雷架处于不安全状态。
2、事故死者为工地保洁员,早上清理垃圾时未对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盲目私自拉扯贝雷架下密目网,导致架体倒塌。
(二)间接原因1、4月1日早上至2日凌晨连续降小到中雨致贝雷架斜向支撑滑动、架体失稳。
2、施工员现场监控不严,未要求拆卸工将已拆除连接架的贝雷架放倒后再离开。
3、项目部安全教育效果存在不足,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后勤服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4、项目部安全管理不到位,未督促贝雷架拆除人员严格执行贝雷架拆除的安全操作规程,未对贝雷架拆除现场进行有效监管。
案例二: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11.15”物体打击事故2011年11月15日11时53分,某单位承建的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14标,1名作业人员在联合库施工进行班前备料作业时,因相邻立柱正在进行模板拆除作业,因模板链接螺栓全部打开后,未及时吊离,且无人值守、无警示标志,瞬间失稳下落倾覆,砸伤相邻立柱该作业者,后造成该人死亡。
构成生产安全一般事故。
事故原因事故调查组认定这是一起因现场违规作业、安全监管存在疏漏造成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一)直接原因模板拆除人员未按安全技术交底中规定的模板拆除作业流程作业,现场安全防护缺失,用铁丝代替模板专用锁具固定模板,同一区域内交叉作业,地面作业人员不慎碰触到斜向已拆除的脚手架管,导致事故发生。
(二)间接原因1、苏中劳务公司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总包联合库模板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组织施工,现场安全监控不到位。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物体打击事故案例(一)一、事故概况:2002年1月20日下午,上海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分包的某汽修车间工程,钢结构屋架地面拼装基本结束。
14时20分左右,专业吊装负责人曹某,酒后来到车间西北侧东西向并排停放的三榀长21米、高0.9米,自重约1.5吨的钢屋架前,弯腰蹲下在最南边的一榀屋架下查看拼装质量,当发现北边第三榀屋架略向北倾斜,即指挥两名工人用钢管撬平并加固。
由于两工人使力不均,使得那榀屋架反过来向南倾倒,导致三榀屋架连锁一起向南倒下。
当时,曹某还蹲在构件下,没来得及反应,整个身子就被压在了构件下,待现场人员翻开三榀屋架,曹某已七孔出血,经医护人员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屋架固定不符合要求,南边只用三根4.5公分短钢管作为支撑支在松软的地面上,而且三榀屋架并排放在一起;曹某指挥站立位置不当;工人撬动时用力不均,导致屋架倾倒,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1)死者曹某酒后指挥,为事故发生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2)土建施工单位工程项目部在未完备吊装分包合同的情况下,盲目同意吊装队进场施工,违反施工程序。
(3)施工前无书面安全技术交底,违反操作程序。
(4)施工场地未经硬地化处理,给构件固定支撑带来松动余地。
(5)没有切实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6)施工人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差。
2、主要原因钢构件固定不规范,曹某指挥站立位置不当,工人撬动时用力不均,导致屋架倾倒,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事故预防及控制措施:1、本着谁抓生产,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各级管理干部要各负其责,加强安全管理,督促安全措施的落实。
2、加强施工现场的动态管理,做好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尤其是对现场的施工场地,关键地方要全部硬化处理,消除不安全因素。
3、全面按规范加固屋架固定支撑,并在四周做好防护标志。
4、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提高施工队伍素质。
5、取消原吊装队伍资格,清退其施工人员。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在日常生活中,物体打击事故时有发生。
其中,超市货架坍塌事件是一种常见的事故类型,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将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介绍这种事故的发生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案例描述:某市某超市,一天下午,突然发生了一起货架坍塌事故。
当时,超市内有不少顾客正在购物,一些员工也在忙碌着整理货架。
突然间,一排货架突然倒塌,导致周围的商品和货架被压倒,有几名顾客和员工被困在废墟下,受伤严重。
事故发生后,超市内的警报器响起,引起了其他顾客和员工的恐慌。
超市管理人员立即组织员工和顾客进行疏散,并呼叫了急救人员前来救援。
在紧急救援的过程中,有三名员工和两名顾客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其中一名员工伤势严重,需要进行手术。
超市的货架坍塌事件也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媒体的关注。
调查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调查。
经过初步调查,发现货架坍塌是由于货架上的商品超过了承重限制,导致货架结构受到了严重损坏,最终导致了坍塌。
而超市方面也承认,在货架整理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影响和应对措施:这起货架坍塌事故给超市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是人员伤亡,造成了员工和顾客的身体伤害,也给超市的声誉和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次是财产损失,货架和商品的损坏需要进行修复和更换,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最后是法律责任,超市可能面临着赔偿受害者的诉讼和相关行政处罚。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超市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是对货架结构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其次是对员工进行了安全培训,加强了对货架整理和商品摆放的规范管理。
同时,超市也加强了对货架承重的监控和限制,确保不会再发生超载的情况。
结论:物体打击事故,尤其是货架坍塌事件,可能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超市等场所应当重视货架安全管理,加强对货架结构和使用的监控和维护,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员工也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加强对货架整理和商品摆放的规范管理。
重庆荣信建设责任公司一般物体打击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况本次事故发生在2024年5月10日上午10点左右,地点为重庆市渝中区建筑工地。
事故对象为一名工人,受伤较重。
二、事故经过当天工地正在进行楼体结构施工工作,工人王被安排在三楼进行板材切割作业。
当他切割完成一块板材后,无意间将手中的电动切割机从手中失去控制,直接落在地面上。
由于地面上存在杂物,切割机受到阻碍后向前倾斜,不慎将其切割盘碰到了一块正在固定的板材上。
切割机旋转的切割盘碰撞撞击到板材,导致板材滑落,并砸到了王头部,造成其头部受伤。
三、事故原因经工地现场勘查和工人回忆,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工地管理不到位。
工地上存在大量杂物,没有进行及时清理。
导致工作环境混乱,给工人施工带来了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2.工人操作失误。
王在切割板材时,没有稳定好电动切割机,导致其从手中滑落。
之后,他没有能及时避开切割机滑落的轨迹,也没有迅速回应,导致头部受伤。
3.切割盘松动。
经现场检查,切割机所使用的切割盘不是固定好的,容易发生松动。
一旦发生松动,就会导致切割盘碰撞,造成切割机失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四、责任认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责任分配原则,我们对事故的责任进行了认定:1.公司管理责任。
公司未能有效落实工地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及时清理工地杂物,给工人施工创造了危险的工作环境。
公司在事故中存在管理失误的责任。
2.工人自身责任。
王在操作电动切割机时,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没有稳定好切割机,导致切割机失控,造成事故发生。
他在事故中存在一定的过失和主观故意,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事故处理针对事故发生,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处理措施:1.对现场进行整改。
立即清理工地上的杂物,并对工地进行整改,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2.追究责任。
对公司进行内部调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
3.提升安全意识。
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标准,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近年来,由于安全意识不足以及管理不善,物体打击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个物体打击事故的案例。
2018年4月18日上午,江西省某市一家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物体打击事故,造成数人受伤。
当天上午9点左右,工地上正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作业,突然一块巨大的混凝土板坠落,砸中了正在楼下休息的十几名工人。
其中,有几名工人当场倒地受伤,鲜血直流。
接到报警后,当地公安、消防和120急救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援。
现场的工地主管也立即组织工人清理现场,并协助救援人员进行伤员救治。
经初步核实,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混凝土板的安装不牢固,存在质量问题。
据工地的一名施工人员介绍,由于工期紧张,施工单位在没有进行充分检查的情况下,就安装了这块质量有问题的混凝土板,导致其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坠落。
此外,事故的发生还与施工工地的管理不善有关。
根据相关规定,高层建筑工地必须设置足够的警示标识,以提醒工人和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然而,这家工地的警示标识十分不明显,甚至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设置,给工人们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这起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严重侵犯了工人们的合法权益,也对施工单位提出了严格的监管要求。
事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立即展开调查,追究责任。
施工单位被罚款,并要求整改相关问题,以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这起案例促使人们认识到,物体打击事故的危害性与严重性。
为了预防和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加强管理。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安全管理。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其次,提高安全意识。
工人们必须强化安全意识,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在施工过程中,要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绳等个人防护装备,严禁随意疏忽大意。
最后,加强监管。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管力度,严查违规行为,对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