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 格式:pdf
- 大小:10.65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推拿按摩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中医推拿按摩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传统中医疗法,被广泛运用于调理身体健康。
其中,通过按摩和刺激脾胃经络,可以改善消化不良等相关问题。
本文将介绍中医推拿按摩的原理、适应症、按摩技巧以及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应用这一疗法。
1. 中医推拿按摩的原理中医推拿按摩是基于中医学原理,通过手法的刺激作用,调和体内的阴阳、气血,从而促进气血的运行。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生命的根基,消化系统的功能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体的健康。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刺激脾胃相关的经络,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能力,改善消化不良等问题。
2. 中医推拿按摩的适应症中医推拿按摩适用于多种与脾胃相关的问题,如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
此外,对于情绪紧张、压力过大导致的脾胃失调也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严重的疾病或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推拿按摩。
3. 中医推拿按摩的技巧(1)揉脾俞穴: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1.5寸处。
用拇指指腹轻揉、旋转,刺激脾经。
(2)按揉足三里穴:位于下腿前侧,当膝盖外侧髌骨横纹下3寸的凹陷处。
用拇指指腹按揉,可改善消化不良。
(3)推脐封闭法:双手交叉放在脐上,顺时针方向做旋转推动,按压力度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
(4)按摩胃部:用手指轻柔地按摩胃部,顺时针方向画圆圈状按摩,有助于刺激胃部运动,促进消化。
4. 中医推拿按摩的注意事项(1)适量为宜:推拿按摩应适量,刺激力度不宜过大,避免造成不适。
(2)术后禁忌:对于刚进行手术的患者,推拿按摩需谨慎,避免对伤口及手术部位造成刺激。
(3)避免空腹:推拿按摩最好在饭后1小时进行,空腹时进行按摩可能会导致胃脆弱的人出现不适。
(4)专业指导:若对推拿按摩技巧不熟悉,建议在专业医生或推拿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综上所述,中医推拿按摩是一种有效的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的中医疗法。
通过刺激脾胃经络,调和体内阴阳、气血,可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与改善。
推拿疗法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常用方法,“推拿”一词最早见于明代万全的小儿推拿著作《幼科发挥》,是指利用手、肢体其他部位或器械在人体体表部位或穴位进行各种规范性操作,达到提高或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推拿和按摩属于一个概念,只是不同地域有不同称谓,如北方称“按摩”,南方称“推拿”,中原一带则称“推按”,包括推、拿、按、摩、滾、揉、擦、抖、点、捏、掐、捻、拍、击、摇等多种手法,具有简单易行、疗效显著、舒适安全、易学易推广的特点。按摩的适应症很广泛,涉及到骨伤、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疾病,除了健康人群的保健外,还适用于亚健康人群的多种症状,广泛用于养生、美容、美体、减肥、戒烟等方面。1.伤科疾病:各种扭挫伤、关节脱位、颈椎病、落枕、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胸胁岔气、椎间盘突出症、踝关节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及骨折后遗症等。2.内科疾病:感冒、头痛、胃脘痛、便秘、腹泻、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眩晕、失眠、冠心病与糖尿病等。3.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慢性盆腔炎、乳腺小叶增生及妇女绝经期综合征等。4.儿科疾病:脑性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肌性斜颈、发热、惊风、咳嗽、百日咳、腹泻、呕吐及消化不良等。5.五官科疾病:近视、视神经萎缩、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咽喉痛、耳鸣、耳聋等。6.外科疾病:乳痈初期、褥疮及术后肠粘连等。推拿按摩的禁忌症1.严重皮肤病、烧伤、烫伤或皮肤破溃的病人。2.年老体虚、极度衰弱,经不起轻微手法作用者。3.骨折或怀疑骨折病人。4.某些严重疾病,如心脏病、恶性肿瘤、脓毒血症等。5.妇女妊娠期和月经期均不宜在腹部、腰骶部及臀部按摩。6.某些急性传染病、精神病、极度疲劳、醉酒后神志不清、以及发烧者。7.某些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脑脓肿等。8.各种出血症,如外伤出血、便血、尿血等。9.某些急性损伤,如脑或中枢神经的急性损伤、急性脊柱损伤,骨折早期、截瘫初期、皮肤破裂等。注意事项1.操作者要经常修剪指甲,不戴饰品,以免操作时伤及受术者皮肤。2.治疗室要光线充足,通风保暖。3.除少数直接接触皮肤的手法(如擦法、推法、美容美体等)外,治疗时要用推拿巾覆盖治疗部位。小儿推拿要使用介质,以保护皮肤。4.对于过饥、过饱、酒后、暴怒后及剧烈运动后的人,一般不可立即施以推拿治疗。5.推拿的一个疗程以10-15次为宜,隔日或每日1次,疗程间宜休息3-5日。6.注意手法持久、柔和、有力、均匀、深透、渗透的基本要求。7.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整,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中医按摩疗法一.顺应症中医的按摩属于天然疗法,是一种以人疗人的治病办法,操纵简略,无副感化,深受大家的青睐,可以起到舒活经络,扶伤止痛.折衷阴阳的功能经络普遍于全身,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和联络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及外相.筋肉.骨骼等组织,再经由过程气血在经络中运行,构成了整体的接洽. 临床经常应用于各类型颈椎病.肩周炎.胸椎小关节错位.腰椎间盘凸起.慢性腰疼(腰肌劳损).急性腰椎扭伤.腰椎坐骨神经疼.踝(内.外踝)关节扭伤.腹鼓沟伤筋.腘腘肌伤筋(在膝盖后).胳膊伤筋.手段伤筋.肋神经疼.落枕(小缺点).内科(胀腹疗养:胃胀消化不良.大便干.掉眠.乳腺增生.小孩按摩).二.留意事项(1)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惟应分散外,尤其要平心静气,全身也没紧要张,请求做到身心都放松.(2)取穴精确.控制经常应用穴位的取穴办法和操纵手段,以求取穴精确,手段精确.(3)用力适当.因为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感化,过大易产生疲惫,且易毁伤皮肤.(4)循序渐进.按摩手段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按摩力气由轻逐渐加重,按摩穴位可逐渐增长.(5)持之以恒.无论用按摩来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有用的,常须积以时日,才逐渐显出后果来,所以应有信念.耐烦和恒心.三.禁忌1.凡皮肤病的病变部位及水火烫伤等所致的皮肤毁伤部位,严禁按摩.2.凡患有血液病及有出血偏向者,严禁按摩,以防引起出血.3.凡久病及轻微的心.肺.脑病患者,胃.肠穿孔患者,癌症患者,高龄.体质极端衰弱者不克不及按摩,以防产生安全.4.凡在极端疲惫或醉酒的情形下及精力病患者不克不及合营者,也不克不及按摩.5.患沾染性疾病,如骨髓炎.骨关节结核.轻微的骨质松散症及急.慢性传染病患者的传染期,不克不及按摩,以防沾染集中,损坏骨质或沾染传染病.6.由结核菌.化脓菌所引起的活动器官病症不宜进行按摩.7.妇女在怀孕期和月经期,腹部和腰骶部不宜应用按摩手段.8.患者饥饿时及激烈活动后,按摩时需防止晕倒.。
推拿出科个人小结
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物理刺激,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在我学习推拿的过程中,我对推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以下是我对推拿的个人小结:
1. 推拿的原理和效果:推拿通过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刺激经络、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效果。
2. 推拿的适应症:推拿适用于各种疼痛症状,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也适用于一些慢性病,如失眠、消化不良等。
此外,推拿还可以改善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3. 推拿的预防保健作用:推拿不仅适用于治疗疾病,也可以用于身体的保健。
通过定期推拿,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整内分泌系统,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4. 推拿的注意事项:推拿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才能进行,不可随意操作。
在推拿过程中,需要注意术中手法的规范、力度的控制,以及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工作。
对特殊人群,如孕妇、老人等,要格外小心,避免因错误操作造成不良后果。
总的来说,推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还可以预防保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
践中,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推拿技术,为更多的人带去健康和舒适。
•推拿的要求与注意事项•一、对医生的要求•1、仪表端庄,热情大方,接待病人有礼有节,部卑不亢;推拿操作掌握分寸,落落大方。
•2、注意个人卫生,推拿操作结束要洗手,尤其是擦法操作后或在足部操作后;不宜浓妆异香;要勤剪指甲,以免指甲过长或有分叉,刺痛病人或伤皮出血等。
•3、推拿操作时不宜佩戴戒指、手表、手链及其他首饰,以免擦伤病人皮肤或钩破衣服。
•4、站立操作时应含胸拔背,蓄腹收臀,两腿呈丁字步或呈弓步姿势,通过胯部的扭转来调节推拿操作的姿势,不宜脚步过多的移动,以免显得杂乱无序•5、病人取坐位操作时,应立于其侧前方或侧后方,不宜正立于病人正前方,以失雅观;病人取卧位操作时,应立于其侧方或坐于侧方操作;不宜与病人站立过近或过远,应选择适宜手法操作的体位和空间。
•6、推拿操作时要保持精神饱满、集中,身心放松,使病人在轻松的环境下接受推拿治疗。
•7、要学会揣摩病人的心理,通过看、听及手下的触觉来体察病人的反应,推拿时如病人皱眉,发出“啧、啧”的声音,扭动•体位回避手法刺激或手下感觉肌肉收紧等,表示可能手法刺激过重,应及时调整刺激强度。
•8、推拿时可通过交流沟通,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9、当推拿手法更换时,要协调连贯,避免断续停顿,或忽轻忽重,忽快忽慢,使病人难以适应。
•二、对病人的要求•1、注意个人清洁卫生,衣服潮湿,或身上有汗时不宜操作,以免损伤皮肤。
•2、推拿操作时应穿棉质衣裤,松紧要适宜,穿脱要方便;不宜穿奇装异服或过多暴露肌肤的衣服,不穿裙子尤其是连衣裙推拿,以免影响推拿操作;不穿昂贵的衣料推拿,以免损坏或污染衣物。
•3、妥善保管好贵重物品,如钱包、戒指、手表、手链及其他首饰等,以防失窃或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4、推拿前排空二便,以防中途强忍或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
•5、选择好合适的体位,以利于推拿操作,配合完成推拿治疗。
•6、需要特殊手法操作时,应配合操作需要,如擦法操作时裸露部分皮肤要充足,以免污染衣服,或影响操作。
推拿诊疗常规一、概述推拿又称按摩、按跷、安抚等,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通过手或器械,运用手法施术于人体经络、腧穴、特定部位,以力的形式作用于人体,用于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推拿是中医康复治疗技术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记载的推拿手法有按、推、扪、循、切、抓等10余种。
在康复过程中,推拿具有调理气血、通经活络功效。
可以降低肌张力、提高肌力及改善关节的活动度及神经系统敏感性,同时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在增进食欲和改善体质等方面有独特疗效。
二、适应症及禁忌症(一)适应症小儿脑瘫、脑损伤高危儿、小儿斜颈、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脊髓炎、外伤性截瘫、遗传代谢疾病等引起的各种功能障碍。
(二)禁忌症局部皮肤感染、软组织或关节感染、开放性伤口、烧伤、神经坎顿、深静脉血栓或栓塞、骨折。
全身性疾病如严重感染、急性传染病,恶性疾病、血液病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就诊者等。
三、操作规程推拿手法可分为摆动类手法、摩擦类手法、振动类手法、挤压类手法、叩击类手法、运动关节类手法及捏脊法等。
(一)推揉类1.推法用拇指或手掌在一个穴位、一个部位或沿着1条经络施压并向前推动的手法,又分为以下几种。
①指推法:一般用拇指指腹接触皮肤,如用拇指指面的称拇指平推,用拇指侧面的称拇指侧推,用拇指尖的称指尖推(又称一指禅)。
指推法作用范围小,适用于头面部和单一穴位的按摩。
②掌推法:用手掌在身体上推动,根据操作时是手掌还是掌根接触皮肤,又分为平推和掌根推两种。
掌推法作用范围大,适用于胸腹部、腰背部和四肢。
2.揉法用手掌或手指的指腹在治疗部位或穴位上,通过腕关节的转动带动手掌或手指的环形移动的手法。
用手掌的称为掌揉法,用指腹的称为指揉法。
揉法用力比较缓和,作用力主要渗透到皮下组织,因此,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3.滚法半握拳,以小鱼际肌和第4、5掌指关节按压于治疗部位,利用前臂来回旋转带动腕关节做屈伸活动,使小鱼际肌、掌背外侧、第4、5指的掌指关节及其近端指节做滚动按压。
中医治疗推拿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中医推拿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推拿疗法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刺激人体经络、穴位,调理气血,增强免疫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然而,推拿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病症,也存在一些禁忌情况。
本文将介绍中医推拿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
一、中医推拿疗法的适应症1. 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头晕等症状。
中医推拿疗法可通过按摩、拔罐等手法缓解颈部压力,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症状,达到治疗颈椎病的效果。
2. 肩周炎: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疾病,症状包括肩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
中医推拿疗法可通过按摩、拍打等手法,促进肩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减轻症状,对肩周炎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3.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退变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所引起的疾病,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等。
中医推拿疗法可通过按摩、手法调理等,改善腰椎周围气血循环,减轻神经根受压症状。
4. 头痛:中医推拿疗法对头痛有良好的效果。
通过按摩头部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可以减轻头痛症状,享受头部舒畅的感觉。
二、中医推拿疗法的禁忌1. 急性外伤:如骨折、拉伤、扭伤等急性外伤,推拿疗法可能会加重病情,延缓伤口愈合,所以在急性外伤时不宜进行推拿疗法。
2. 感染性皮肤病:推拿疗法涉及直接接触皮肤,感染性皮肤病如痱子、湿疹等,推拿疗法可能会引起感染扩散,所以感染性皮肤病患者不适宜进行推拿疗法。
3. 血液病:如血友病、白血病等患者由于血液系统异常,推拿疗法可能会引起出血或其他不良反应,不宜进行推拿疗法。
4. 高热症:高热状态下进行推拿疗法,可能会加重热量代谢,影响疾病康复,所以高热症患者应暂缓推拿疗法。
5. 严重心脏病: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推拿疗法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血管病变,不适宜进行推拿疗法。
综上所述,中医推拿疗法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但也需谨慎应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推拿学重点笔记
推拿学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非药物的物理疗法,通过特别的手法作用于人体的特定部位,达到治疗一些疾病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推拿学的重点笔记:
1.经络学说:推拿学以经络学说为指导,通过对经络的刺激来达到治疗效果。
经络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
2.穴位:穴位是推拿治疗的重要部位,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推拿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太冲、风池等。
3.手法:推拿手法是推拿治疗的关键,包括推、拿、按、摩、揉、捏、拍等多种手法。
手法的选择和操作方法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来确定。
4.适应症:推拿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失眠、头痛、消化不良等。
5.禁忌症:推拿也有一些禁忌症,如急性传染病、皮肤病、骨折、肿瘤等。
6.注意事项:推拿治疗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操作前要洗手、修剪指甲;操作时要轻柔、均匀、有节奏;避免在空腹或饱腹时进行推拿;推拿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着凉。
7.自我保健:推拿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用于自我保健。
平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自我推拿,如揉捏颈部、按摩腹部、拍打四肢
等,以促进身体健康。
总之,推拿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中医学科,通过学习和掌握推拿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市中医医院推拿科中医诊疗方案推拿技术操作规推拿疗法又称按摩疗法。
术者运用各种手法于病人体表一定部位或者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具有扶正祛邪、散寒止痛、健脾和胃、导滞消积、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等作用;更具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一、适应症: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落枕,肩关节周围炎,颈肩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胸胁迸伤,胸肋软骨炎,急性腰扭伤等。
各种常见关节脱位,如下颌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牌关节脱位等。
四肢关节扭伤,如肩关节扭伤,腕关节扭伤等,踝关节扭伤等。
科疾病:如胃脱痛,胃下垂,胆绞痛,便秘,腹泻,肺气月中,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
妇科疾病:如急性乳腺炎,产后缺乳,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痛经,闭经,月经不调。
五官科疾病:近视,视神经萎缩,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耳鸣,耳聋等。
儿科疾病:脑性瘫痪,咳嗽,发热,顿咳,泄泻,呕吐,疳积,佝偻病,肌性斜颈。
二禁忌症:各种急性传染病。
各种恶性月中瘤的局部。
各种溃疡性皮肤病。
烧伤,烫伤。
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和结核性关节炎。
严重心脏病,肝病。
严重的(不能合作,不能肃静)精神病。
三操作流程:(一)操作程序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病人排尿。
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要做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二)常用操作方法有: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腹或者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
手法频率每分钟次,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便,操作时要求达到患者有透热感。
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
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健脾和胃、祛瘀消积的功能。
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者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者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
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普通速度每分钟次。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引言儿童是任何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因此,儿童的健康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调整和刺激儿童体内的穴位和经络,以促进其健康和治疗疾病。
然而,虽然小儿推拿对许多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但仍有一些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我们注意和遵守,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适应症1. 感冒和咳嗽儿童常常容易受到感冒和咳嗽的困扰。
推拿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通过按摩和刺激背部、胸部和肩部的穴位,小儿推拿可以促使儿童身体内的能量流动,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加速感冒和咳嗽的康复过程。
2. 儿童消化系统问题许多儿童容易受到消化系统问题的困扰,如腹痛、腹泻和便秘。
小儿推拿可以通过按摩腹部的特定穴位来调整儿童的消化系统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缓解腹痛和改善腹泻和便秘问题。
3. 睡眠问题儿童的睡眠问题常常令父母十分担忧。
小儿推拿可以通过调整儿童体内的能量流动和平衡,帮助他们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按摩头部和脚底的穴位,小儿推拿可以缓解儿童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让他们更容易入睡。
4. 儿童运动损伤儿童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常常会遭受到一些轻微的损伤,如扭伤、摔倒等。
小儿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受伤部位周围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
5.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品质。
小儿推拿可以通过调整儿童体内的能量流动和平衡,改善大脑的功能,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
通过按摩头部和背部的穴位,小儿推拿可以增强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禁忌症虽然小儿推拿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安全和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需要我们慎重对待。
当儿童感到发热时,不适合进行推拿。
因为发热是身体对抗外界病毒和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此时推拿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应该等到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推拿。
2. 皮肤问题儿童如果有皮肤问题,如湿疹、烧伤等,不适合进行推拿。
中医推拿按摩一.基础理论1.什么叫推拿按摩?以特定的手法,作用于特定的部位,以达到治疗、预防、保健之功效,叫推拿按摩。
2.推拿按摩的作用机理舒筋活血、改善微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滑润关节、扶正祛邪。
3.中医按摩的适宜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适应症∶运动前后,各种软组织疾患、动性损伤、医疗、保健、康复、美容(2)禁忌症:皮肤损伤、局部感染、孕妇等。
(3)注意事项:A.明确诊断、做到心中有数。
B.选择合适体位及部位。
C.做好解释。
D.认真、负责、要有爱观念。
E.方法得当、力度适宜。
F.对异性患者应尽量避开敏感部位。
G.刚做热敷后不宜做按摩。
H.对孕妇尽量不用敏感穴位。
4.中医按摩的中医学基础(1)阴阳五行学说(2)五脏六腑及表里关系五脏、心、心包、肝、脾、肺、肾、六腑、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
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肝←→胆←→三焦←→心包←→肾←→膀胱(3)经络与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手阳阳大肠经1、手三阳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阴肺经2、手三阴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3、足阳明胃经足三阳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脾经4、足三阴经足厥阴肝经足少服肾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
腧穴的定位方法A.体表解剖标志定位:以人体的体表解剖位置为依椐来确定腧穴的位置方法叫体表解剖标志定位。
(1)、固定标志:固定不变的凸起和凹陷及固定的轮廓。
(2)、活动标志:活动时才能出现的标志。
(3)、全身各部主要体表。
B.“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设定尺寸等,用以确定穴位的方法。
C.同身指寸定位法二.用于全身防病保健大手法常规适应症、脑血管病、头痛、头晕、血压不稳、失眠、感冒、疲劳等。
(一)准备: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根据不同手法来定)术者於病人两侧。
嘱病人全身肌肉放松,并宽衣松带。
(二)步骤:1、头面部手法:手法:推、擦、点、揉、主要用穴:印堂、、眼睛、赞、太阳百会、听宫、听会、迎香、风池、风腑、肩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