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缩醛的开环聚合
- 格式:ppt
- 大小:151.50 KB
- 文档页数:7
环状缩醛水解成醛的机理环状缩醛水解成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特别是在合成有机物方面广泛应用。
一、反应机理1.起始物:环状缩醛环状缩醛是一种含有环状五元羰基的化合物,它的反应式为:其中,环状缩醛含有五元环上的羰基,且具有环张力,因此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性。
2.反应条件:碱性水解碱性水解是环状缩醛水解成醛的主要反应条件。
常用的碱有氢氧化物、碳酸、氢碘酸等。
在碱性介质中,环缩醛的五元环上的羰基被氢氧离子进攻,形成一个中间体,进而发生开环反应,生成相应的醛。
3.反应机理碱性水解的机理如下:(1)环缩醛受到氢氧离子的作用,生成一个五元环上的负离子。
(2)五元环负离子进攻带正电的醛基,使其离子化生成中间体。
(3)中间体失去氢离子,在水的作用下裂解,生成相应的醛。
产物是通过断裂五元环而得到的,它的反应式为:二、反应机理的化学原理环缩醛水解成醛的机理是有化学原理支持的。
碱性水解主要是利用碱性介质中的氢氧离子或水离子进行反应,氢氧离子的电离能低,容易参与反应;与此同时,氢氧离子还具有亲核性,容易攻击含有羰基的化合物。
五元环上的羰基易于成为亲核试剂,因此极易受到氢氧离子的攻击,发生环开化反应,生成醛。
同时,碱性水解反应是一个酸碱中和反应,水离子通过响应机制进行还原,从而满足反应需求。
三、应用环状缩醛水解成醛的反应机理在合成有机物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利用该反应可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酮、醇、酸等。
例如,环缩醛水解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醛化合物,进而通过还原反应或羰基化反应,得到相应的醇和酮。
此外,丙烯酸酯和环缩醛反应所得到的产物也可以通过碱性水解反应来制备相应的羧酸。
因此,该反应机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推动绿色化学产业链发展,提高有机合成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环状缩醛水解成醛是一种重要的碱性水解反应,通过环缩醛上的羰基醛离子化形成中间体,然后进一步酸碱分解,得到醛作为产物。
该反应机理是有一定的化学原理支持的,可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包括有机醇、酮和羧酸等化合物的制备,对于促进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环聚合第⼋章开环聚合8.1 概述⾼分⼦化学中,以环状单体通过开环聚合来合成聚合物,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这种聚合过程中,增长链通过不断地打开环状结构,形成⾼聚物:以环醚为例,环氧⼄烷经开环聚合反应,得到⼀种聚醚,即聚氧化⼄烯。
这在⼯业上已得到应⽤。
能够进⾏开环聚合的单体很多,如环状烯烃,以及内酯、内酰胺、环醚、环硅氧烷等环内含有⼀个或多个杂原⼦的杂环化合物。
开环聚合既具有某些加成聚合的特征,也具有缩合聚合的特征。
由开环聚合得到的聚合物,重复单元与环状单体开裂时的结构相同,这与加成聚合相似;⽽聚合物主链中往往含有醚键、酯键、酰胺键等,与缩聚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常具有相同的结构,只是⽆⼩分⼦放出。
开环聚合与缩聚反应相⽐,还具有聚合条件温和、能够⾃动保持官能团等物质的量等特点,因此开环聚合所得聚合物的平均分⼦质量,通常要⽐缩聚物⾼得多。
有些单体如乳酸,采⽤缩聚反应⽆法得到⾼分⼦质量的聚合物;⽽采⽤乳交酯的开环聚合,就能够获得⾼分⼦质量的聚乳酸。
但是,与缩聚反应相⽐,开环聚合可供选择的单体较少,例如⼆元酸与⼆元醇能够通过缩聚获得聚酯;⽽开环聚合,只有相当于α,ω-羟基酸的环内酯可供选择。
聚酰胺的情况也是如此。
另外,有些环状单体合成困难,因此由开环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品种受到限制。
开环聚合就机理⽽⾔,有些属于逐步聚合,有些属于连锁聚合。
8.1.1 聚合范围及单体可聚性如前所述,环醚、环酯、环酰胺、环硅氧烷等能够进⾏开环聚合。
此外,环胺、环硫化物、环烯烃、以及N-羧基-α-氨基酸酐等同样也能进⾏开环聚合。
环状单体能否转变为聚合物,取决于聚合过程中⾃由能的变化情况,与环状单体和线形聚合物的相对稳定性有关。
Dainton 以环烷烃作为环状单体的母体,研究了环⼤⼩与聚合能⼒的关系。
表6-1列出了环烷烃在假想开环聚合时的⾃由能变化ΔG lc 0、焓变ΔH lc 0、及熵变ΔS lc 0。
R X [ R X ]n n [ CH 2 CH 2 O ]n n H 2C CH 2O聚合过程中,液态的环烷烃(l )转变为⽆定型的聚合物(c )。
第七章开环聚合一、课程主要内容开环聚合概述;开环聚合的特征;环状单体的种类及其聚合能力;环醚的开环聚合。
对第七章内容作一般了解。
二、习题与答案本章试题有基本概念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㈠基本概念题⒈开环聚合:开环聚合是指具有环状结构的单体经引发聚合后将环打开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类聚合反应。
⒉环醚:环中含有醚键-O-的环状化合物称为环醚。
⒊环氧化合物:三节环醚又称为环氧化合物或氧化烯,如环氧乙烷又称为氧化乙烯,环氧丙烷又称为氧化丙烯。
⒋环缩醛:在环中含有-CH2O-基团的环状化合物。
⒌内酯:环中含有酯基-COO-的环状化合物,称为内酯或环酯。
⒍内酰胺:环中含有酰胺基-CONH-的环状化合物,称为内酰胺或环酰胺。
㈡填空题⒈环状类单体主要有环醚类、环酰胺类、环酯类和环烯烃等几类。
⒉环醚单体主要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氧杂环丁烷、3,3’-二氯甲基氧杂环丁烷、和四氢呋喃等。
⒊环氧化合物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等。
⒋环缩醛有三聚甲醛和四聚甲醛。
⒌含硅的环状化合物有1,1’,3,3’,-四甲基-1.3-二硅环丁烷和2,2’,4,4’,6,6’,8,8’-八甲基-2,4,6,8-四硅氧杂环辛烷(D4) 。
㈢简答题⒈写出开环聚合反应简式、聚合机理,并写出环氧丙烷开环聚合的聚合反应简式?答案:开环聚合反应简式可表示如下[ R Z ]nn RZ在环状单体中,R为烷基,Z为杂原子:O,S,N,P,Si或-CONH-,-COO-,-CH=CH-基团等。
绝大多数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是按离子型聚合机理进行的,有少数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是按水解聚合机理进行的。
环氧丙烷进行开环聚合的聚合反应简式为141142CH 3CH 2 CH O n CH 2CH CH 3[]nO⒉ 简述环状单体的种类及其聚合能力答案:环状单体的聚合能力与其结构有关。
环烷烃的聚合能力较低,环烷烃中的碳原子被杂原子如O 、S 、N 取代后,则这些杂环化合物的聚合能力变大,它们在适当的引发剂作用下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8开环聚合开环聚合8.1 开环聚合概述8.2 开环聚合单体及聚合活性8.3 开环聚合实例8(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8.1开环聚合概述开环聚合:环状结构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开环后聚合,形成线形聚合物。
R 为烷基,X 代表环状单体中的官能团,如O 、N 、S 等杂原子,主要单体有环醚、环缩醛、环酯(内酯)、环酰胺(内酰胺)、环硅氧烷等。
开环聚合与缩聚反应相比,无小分子生成;与烯烃加聚相比,无双键断裂8.1开环聚合概述开环聚合的推动力:环张力的释放开环聚合的机理:大部分属离子聚合(连锁),小部分属逐步聚合开环聚合的单体:环醚、环缩醛、环酯、环酰胺、环硅氧烷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己内酰胺、三聚甲醛等的开环聚合都是重要的工业化开环聚合反应。
XCmX: O, N, S, -COO-, -CONH-, -CH=CH-m=3, 4, 7 容易聚合; 5,6 相对较难,但交酯型6元环可开环聚合8. 2 开环聚合的单体聚合活性聚合活性:热力学+动力学ΔG =ΔH -T ΔS热力学:能否开环及聚合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单体环和聚合物线性结构的相对稳定性8. 2 开环聚合的单体聚合活性环的张力键角张力构象张力跨环张力单体环的稳定性与环的张力相关键的变形程度愈大,环的张力愈大,稳定性愈低,愈易开环聚合。
8. 2 开环聚合的单体聚合活性环烷烃8. 2 开环聚合的单体聚合活性杂环中杂原子提供了引发剂亲核或亲电进攻的位置,比环烷烃更有利于开环聚合;一般而言3,4 > 7,8,9 > 7,5 > 6杂环聚合能力与环中杂原子有关1. 少量环烷烃可以开环聚合2. 杂环比环烷烃更易开环聚合3. 对于所有的环,取代基的存在不利聚合8. 2 开环聚合的单体聚合活性8.3 实例环醚的开环聚合-聚醚的制备单体: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四氢呋喃等。
聚合机理:3 元环单体,阴离子、阳离子、配位聚合4, 5, 6元环单体,只能阳离子机理水溶性高分子,不管分子量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