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市场研究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7.54 KB
- 文档页数:9
白糖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白糖作为一种常见的甜味剂和食用辅料,在食品、饮料及烘焙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对白糖的生产、市场需求、产业链和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为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和参考,推动白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保护。
二、研究范围和方法1. 研究范围该研究主要涵盖了世界主要白糖生产国家/地区的白糖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白糖的主要用途和附加值利用,以及白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实地考察、统计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
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对白糖产业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进行预测。
同时,通过专家访谈和研究人员讨论,形成对白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理性预测和建议。
三、白糖产业现状分析1. 全球主要白糖生产国家/地区目前,全球主要的白糖生产国家/地区包括巴西、印度、中国、泰国、澳大利亚等。
这些国家/地区在白糖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产量和质量均对世界白糖市场产生着较大影响。
2. 全球白糖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近年来,全球白糖市场需求和供应状况比较平稳,市场总体供需趋于均衡。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消费升级,白糖的市场需求量呈上升趋势。
在供应方面,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品种的不断丰富,白糖的供应量也在逐渐增加。
四、白糖产业的主要用途和附加值利用1. 食品工业白糖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它不仅可以使食品变得更加美味,而且还可以提高食品的保鲜性。
目前,白糖主要用于糕点、糖果、饮料等食品的制造,并且在食品加工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医药工业白糖在医药工业中也有很多用途,它主要被用于制备有机化合物,如甘露醇和异麦芽糖等,用于治疗疾病和改善人体健康。
3. 其他行业除了食品和医药行业之外,白糖在日化、化工、能源等领域也有一定的用途,并且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应用领域。
2023年精制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述精制糖是一种以甘蔗和甜菜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糖,其主要成分是蔗糖和蔗糖浆。
精制糖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甜味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如饼干、糖果、饮料等。
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消费者对精制糖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二、产业链分析精制糖产业链包括甘蔗和甜菜的种植、采收、运输,精制糖的生产、包装和销售。
其中甘蔗和甜菜种植是基础环节,对后续环节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精制糖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包装和销售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三、市场主要品种与产品特点1. 白砂糖:白砂糖是指纯净度高的蔗糖制品,其颜色洁白,晶体充足,味道甜美,无杂质,是最常见的糖类食品。
2. 棕糖:棕糖是指颜色略带棕色的糖,与白砂糖相比含有更多的杂质和微量元素,口感比白砂糖更香。
3. 糖浆:糖浆是指甜度高、含水量大于糖的半流体物质,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如饮料、冰淇淋等。
四、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消费者对精制糖的需求不断增加。
据国家糖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糖消费总量达到1855万吨,其中精制糖消费量为1530万吨。
预计到2022年,我国精制糖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700万吨左右。
另外,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也为精制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低糖、低卡路里的替代品,如甜菊糖、葡萄糖酸钠等,加上政策支持,精制糖行业也在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的力度,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味的双重需求。
五、市场竞争分析1. 行业内竞争目前我国精制糖市场存在大量的企业,但主要的生产商集中在中国糖业公司、威海糖业集团、广西正虹糖业、福建南平糖业等。
这些大型糖厂拥有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精制糖产品,占据了行业的较大市场份额。
2. 行业外竞争精制糖面临来自其他替代品的竞争,如葡萄糖酸钠、甜菊糖等。
这些替代品因其营养价值更高、热量更低等优点,已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2023年食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行业概况食糖是人类最传统的食品之一,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糖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2019年食糖生产量为1223.38万吨,同比增长7.9%,其中白砂糖产量占到了85.7%,是我国食糖的主要品种。
二、市场分析1. 食糖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糖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之一,需要量逐渐增加。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食糖消费量超过2000万吨,其中白砂糖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红糖、黄糖、黑糖、冰糖等其它糖品所占比例则较小。
2. 食糖市场供应我国的食糖供应主要以国内自给为主,少量进口。
2019年我国进口食糖84.8万吨,同比下降23.2%,其主要进口国家为泰国、巴西和印度。
3. 食糖价格受到原材料甘蔗和糖厂供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食糖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食糖市场价格略有上涨,其中白砂糖价格为每吨4695元,同比上涨了1.8%。
4. 未来市场预测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糖果食品和饮料的消费需求会不断扩大,因此糖市场的需求量还将继续增长。
同时,能源领域对于甘蔗秸秆、蔗渣等副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将对糖市场需求带来提升。
未来几年,食糖行业仍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三、竞争格局我国食糖市场竞争格局已逐渐形成,并且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相对稳定。
白糖市场行业领导者为威海广泰、糖业股份、甘肃华坪、兴森科技等企业,而红糖、黄糖等糖品市场则相对分散,没有明显的龙头企业。
此外,加工产业链较长,生产环节涉及到甘蔗种植、采摘等较为复杂的过程,因此切入该市场的门槛较高。
四、发展机遇1. 市场需求的增加:人类对甜食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因此食糖的消费需求空间非常大。
2. 政策资金支持:政府对于甘蔗种植、食品加工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和资金投入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白糖可行性报告一、背景介绍白糖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用于烹饪和制作甜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味的多样化,白糖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然而,近年来关于白糖对健康的负面影响的讨论也逐渐增多,这引起了人们对白糖的关注与担忧。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一份关于白糖可行性的报告显得尤为重要。
二、市场需求分析1. 白糖消费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甜食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量逐渐增加。
白糖作为最常见的甜味剂之一,其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2. 健康意识增强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的关注也在不断提高。
白糖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这使得一些消费者开始选择减少或替代白糖的食品。
三、竞争对手分析1. 主流白糖品牌目前市场上存在多个主流白糖品牌,它们在产品质量、价格、市场渠道等方面均有一定竞争优势。
这些品牌的存在对于新进入市场的白糖产品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2. 替代品种竞争除了传统的白糖产品,市场上还存在多种替代品种,如蜂蜜、甜菊糖等。
这些替代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糖的市场需求,也对白糖产品的竞争造成了一定压力。
四、可行性分析1. 市场前景尽管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和健康问题,但作为传统甜味剂,白糖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白糖产品在市场上仍有一定的竞争力。
2. 产品定位针对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和消费者需求,新进入市场的白糖产品需要有明确的产品定位和特色,可以从原料选取、生产工艺、包装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3. 健康宣传针对白糖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新产品可以在宣传推广中加强健康意识的传播,例如推出低糖、无糖或添加其他健康成分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
五、风险评估1. 市场风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新进入市场的白糖产品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争夺困难、销售不达预期等风险。
2. 品牌风险建立起一个新品牌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投入,而市场上已有的主流品牌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这也是新品牌需要面对的风险之一。
中国白糖行业产量、消费量、进出口情况及库存分析:出口国集中程度大,进口国相对分散白糖是天然甜味剂,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同时也是饮料、糖果、糕点等含糖食品和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生产白糖的原料主要是甘蔗,其次还有甜菜,两者的比例大致为甘蔗:甜菜=8:2。
甘蔗是适宜种植在热带和亚热带的作物,主要分布在南美、加勒比海、大洋洲、非洲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少数发达地区。
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如欧盟、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少量在亚洲地区和欧洲,如日本、俄罗斯和我国北部等。
根据制糖工艺的不同,白砂糖可分为硫化糖和碳化糖。
碳化糖保质期较长,质量较好,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相对较高。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
2019年全球白糖总产量达到1.80亿吨,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白糖主产区主要有印度(占世界产量份额19.1%,下同)、巴西(16.4%)、欧盟(9.9%)、泰国(8.1%)、中国(6.0%)、美国(4.5%)。
2019年印度、巴西、欧盟、泰国和中国产量超过1000万吨,其次是美国、墨西哥、俄罗斯、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产量在400万吨以上,再次是印尼、阿根廷和古巴,总产量在100万吨以上。
2019年世界白糖产量达到1.80亿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9年印度、巴西、欧盟等为白糖主产地区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世界白糖消费量增长较为稳健,2019年全球白糖消费量达到1.74亿吨。
印度、欧盟、中国、美国、巴西为主要消费地区,年消费白糖分别在2750万吨、1860万吨、1580万吨、1115万吨和1060万吨。
印度、欧盟、中国、美国、巴西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为16.2%、10.5%、9.0%、6.3%和6.0%。
相比生产,白糖的消费较为分散。
2019年世界白糖消费量为1.74亿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9年印度、欧盟、中国为世界白糖消费较多的地区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全球白糖生产较为集中,消费分散,出口国集中程度大,进口国相对分散。
白糖市场研究报告一食糖产品介绍食糖是天然甜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饮料、糖果、制药等含糖食品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常规生产食糖的基本原料是甘蔗和甜菜。
甘蔗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
在世界主要产糖国中,中国和美国是既种甘蔗又种甜菜,主要原因是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幅员辽阔、纵跨纬度较大。
但在中国,甘蔗占全部糖料生产的88%,甜菜占12%;而在美国,甜菜和甘蔗在糖料生产中所占比例接近,均为50%左右。
二食糖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食糖分为不同的种类。
根据加工环节不同、深加工程度不同、加工工艺不同、专用性不同,食糖可以分为原糖或粗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方糖、赤砂糖、土红糖等。
按加工程序不同可分为原糖和成品糖两种,原糖是由压榨厂一次性压榨甘蔗或甜菜之后结晶而得的产品,主要以散货形势存在。
炼糖厂对原糖进一步深加工后,精炼出的就是不同规格的成品糖。
在我国,成品糖又可细分为绵白糖、白砂糖、赤砂糖、冰糖等等,可直接用于食用消费或用于食品加工业消费。
根据我国目前炼糖技术的不同(主要指在精炼过程中采用添加剂的不同),成品糖又可分为由亚硫酸法和碳化法精炼的硫化糖和碳化糖。
在存储方面,碳化糖品质较优,在存储过程中,可以比较好地保持白色,不易发黄变色,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市场价格较为昂贵。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
目前世界市场上交易的主要是原糖。
糖料与其它作物不同的是,收获后不能直接变成商品糖,必须经过工业化加工,因此白糖属于工业品。
三世界食糖市场介绍世界食糖市场的特点:1. 生产相对集中。
从生产方面来看,世界食糖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并且大多是第三世界国家,如巴西、印度、泰国等等。
而全球几个主要产糖国的食糖除了满足本国国内的需求外,还要大量向国外出口,因为一些大的消费国生产不能自给,还需要进口,如俄罗斯、美国等。
2. 食糖消费介于刚性消费与弹性消费之间。
从历史上看,全球食糖消费量与人均GDP的变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各个国家(地区)的饮食习惯却密切相3. 市场供求变化较大,价格波动剧烈。
2024年大宗农产品白糖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白糖是一种重要的大宗农产品,在食品工业和消费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和营养需求的不断提高,白糖市场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本文将对大宗农产品白糖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2. 市场需求分析2.1 食品工业需求白糖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糕点、饼干、巧克力等甜食的制作中。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食品工业对天然、无添加的白糖的需求也在增加。
此外,白糖还被用于调味品、酱料等食品制作中,这些用途也推动了市场的需求增长。
2.2 饮料行业需求白糖在饮料行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碳酸饮料、果汁等都需要加入适量的白糖来提升口感和甜度。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料的偏好,对低糖或无糖饮料的需求也在增加。
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白糖在饮料制作中的需求仍然很大。
2.3 家庭消费需求白糖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家庭消费需求一直是大宗农产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家庭烹饪,还是咖啡、茶的添加,白糖都是必备品。
另外,在一些地区,白糖还被用于自家酿造的酒类中,这也带动了市场需求的增加。
3. 市场需求发展趋势3.1 健康食品概念的兴起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认识不断提高,对白糖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精制白糖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蔗渣、胶体等,而这些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天然、有机的白糖逐渐成为人们的选择,这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对无添加白糖的需求增加。
3.2 替代品的出现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替代品也逐渐出现在市场上,如甜蜜素、麦芽糖等。
这些替代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白糖,满足部分消费者对低糖饮食的需求。
然而,由于白糖的独特口感和广泛应用,替代品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3.3 亚洲市场的增长亚洲地区的人口众多,其对白糖的需求一直呈现增长趋势。
尤其是在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白糖的消费量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亚洲市场对白糖的需求将继续扩大。
白糖分析报告白糖,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甜味剂,在食品工业和经济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份分析报告将从多个方面对白糖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其生产、市场需求、价格走势、进出口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一、白糖的生产白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
在全球范围内,甘蔗制糖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巴西、印度和泰国等,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甘蔗资源和成熟的制糖产业。
甜菜制糖则主要集中在温带地区,如欧盟、中国和美国等。
甘蔗制糖的生产流程大致包括:甘蔗的收割、运输、压榨、澄清、蒸发、结晶和干燥等环节。
甜菜制糖的流程与之类似,但在预处理和澄清等环节上有所不同。
生产白糖的过程中,技术和设备的先进程度对白糖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大对制糖技术的研发和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市场需求白糖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食品饮料行业,如糖果、饮料、糕点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对各类甜食的需求持续增长,从而推动了白糖的消费。
此外,医药行业和化工行业也对白糖有一定的需求。
在医药领域,白糖可用于制作药品的辅料;在化工行业,白糖可作为生产某些化工产品的原料。
不同地区的白糖市场需求存在差异。
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白糖的消费潜力巨大;而在发达国家,白糖的消费相对稳定,但对高品质、特殊用途的白糖需求有所增加。
三、价格走势白糖价格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原材料的供应情况是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甘蔗或甜菜的产量因自然灾害、种植面积减少等原因下降,会导致白糖供应减少,从而推动价格上涨。
其次,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价格。
例如,在节假日等消费旺季,白糖的需求增加,价格往往会有所上升。
全球经济形势、政策法规、能源价格以及替代品的发展等因素也会对白糖价格产生影响。
例如,经济衰退时,消费者对甜食的消费可能减少,导致白糖价格下跌;政府对白糖行业的补贴政策或进出口政策的调整,会改变白糖的市场供应和价格;能源价格上涨会增加白糖的生产成本,从而推动价格上升;而一些人工甜味剂等替代品的发展,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白糖的需求和价格。
广西白糖调研报告
尊敬的阅读者:
本报告是关于广西白糖调研的结果汇总和分析。
在此我们将分享有关广西白糖市场的信息,包括市场规模、供需情况、价格变动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一、市场规模
广西白糖市场在近年来实现了稳定增长。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广西白糖销售额在过去五年中持续增加,年均增长率约为10%。
二、供需情况
广西白糖的供应相对充足。
该地区的糖厂生产能力较强,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同时,广西白糖也远销其他省市及出口到国外市场。
三、价格变动趋势
广西白糖的价格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定的趋势。
然而,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近期价格有所波动。
这可能是由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所导致的。
四、面临的挑战
尽管广西白糖市场表现出一定的增长势头,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竞争激烈,来自其他地区的白糖产品也在竞争市场份额。
此外,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也对广西白糖生产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结语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广西白糖市场的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相信,广西白糖将持续发展,并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谢谢阅读!。
白糖市场研究报告一食糖产品介绍食糖是天然甜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饮料、糖果、制药等含糖食品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常规生产食糖的基本原料是甘蔗和甜菜。
甘蔗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
在世界主要产糖国中,中国和美国是既种甘蔗又种甜菜,主要原因是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幅员辽阔、纵跨纬度较大。
但在中国,甘蔗占全部糖料生产的88%,甜菜占12%;而在美国,甜菜和甘蔗在糖料生产中所占比例接近,均为50%左右。
二食糖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食糖分为不同的种类。
根据加工环节不同、深加工程度不同、加工工艺不同、专用性不同,食糖可以分为原糖或粗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方糖、赤砂糖、土红糖等。
按加工程序不同可分为原糖和成品糖两种,原糖是由压榨厂一次性压榨甘蔗或甜菜之后结晶而得的产品,主要以散货形势存在。
炼糖厂对原糖进一步深加工后,精炼出的就是不同规格的成品糖。
在我国,成品糖又可细分为绵白糖、白砂糖、赤砂糖、冰糖等等,可直接用于食用消费或用于食品加工业消费。
根据我国目前炼糖技术的不同(主要指在精炼过程中采用添加剂的不同),成品糖又可分为由亚硫酸法和碳化法精炼的硫化糖和碳化糖。
在存储方面,碳化糖品质较优,在存储过程中,可以比较好地保持白色,不易发黄变色,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市场价格较为昂贵。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
目前世界市场上交易的主要是原糖。
糖料与其它作物不同的是,收获后不能直接变成商品糖,必须经过工业化加工,因此白糖属于工业品。
三世界食糖市场介绍世界食糖市场的特点:1.生产相对集中。
从生产方面来看,世界食糖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并且大多是第三世界国家,如巴西、印度、泰国等等。
而全球几个主要产糖国的食糖除了满足本国国内的需求外,还要大量向国外出口,因为一些大的消费国生产不能自给,还需要进口,如俄罗斯、美国等。
2.食糖消费介于刚性消费与弹性消费之间。
从历史上看,全球食糖消费量与人均GDP的变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各个国家(地区)的饮食习惯却密切相关。
3.市场供求变化较大,价格波动剧烈。
在各类农产品和经济作物中,食糖的价格波动较为频繁,而且波幅相对较大。
此外,食糖的市场价格波动还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价格常常低于各主产国的生产成本。
世界食糖平均生产成本超过390美元/吨,平均价格却经常只有其一半,远低于所有生产国的生产成本。
各国糖业政策复杂多变,但均为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尽管各国的糖业政策变动相对频繁,但总体来看,几乎都属于政府主导管理的模式,政府对食糖产业提供“三高”政策以促进其发展。
具体而言,“三高”政策指的是高额国内支持、高进口壁垒和高出口补贴在全球食糖产量中,甘蔗糖和甜菜糖的比例约为6:4。
"甘蔗糖的主要产区分布在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大洋洲、亚洲、非洲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少数发达国家,主产国包括巴西、印度、欧盟、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泰国、菲律宾、古巴、南非等,这些国家的蔗糖生产量占全球生产量的90%以上。
根据国际食糖组织的统计,目前世界主要食糖产区中,有超过一半的国家种植甘蔗,而只种植甜菜的国家则相对较少,还有接近的国家既种植甘蔗,又种植甜菜。
在主要产区中,中国、美国、日本、埃及、西班牙、阿根廷和巴基斯坦等国既生产甘蔗糖又生产甜菜糖。
从近年国际食糖生产的变化来看,全球范围内甘蔗的种植面积仍在不断增加,而甜菜的种植面积则保持平稳由于目前全球主要的食糖原料仍以甘蔗为主,因此在分析全球食糖种植面积时,也以甘蔗的种植面积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
由于地理位置不同,世界各主要食糖产区的制糖生产期也各不相同:xx:中南部:5月至12月,东北部:9月至次年4月;欧盟:7月至次年1月;澳大利亚:6月至12月;泰国:11月至次年1月;古巴:12月至次年5月;南非:5月至次年2月;墨西哥:11月至次年7月;哥伦比亚:10月至翌年9月;毛里求斯:1月至12月。
而从全球来看,仍以每年9月到次年8月为一个市场年度。
全球食糖产量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巴西、印度、欧盟、中国和美国。
而从出口情况来看,出口量位于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巴西、泰国、澳大利亚、欧盟和古巴。
因此,这五国的产量将对世界食糖市场的贸易量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
1."巴西是世界上食糖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也是近年来食糖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糖业在巴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巴西食糖生产从每年5月份开始到次年4月份结束。
近年来,由于较低的加工成本和汇率,加上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国家的鼓励政策,使巴西的食糖产量和出口量都一直保持增长。
由于国际自由贸易的食糖是以纽约和伦敦两个期货市场的合约价格为结算依据,而其价格低于长期平均生产成本,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迄今都还没有完全放开食糖市场,而且往往要多设置一套保护政策,把本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相对隔离开来,避免因世界食糖市场的剧烈波动对国内食糖的生产与消费产生不利影响。
2.泰国是亚洲最大的食糖净出口国,也是世界食糖五大出口国之一。
"泰国的制糖年份是每年的10月到次年9月。
从糖业政策来看,目前泰国政府对本国糖业主要实行配额管理,每年都对糖产量分配配额,以确保国内食糖的供应,维护食糖生产者的利益。
3.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甜菜糖产区,欧盟25国的甜菜糖产量占全球甜菜糖产量的75%。
各成员国的食糖产量差别很大,产量最大的德国和法国产量接近欧盟总产量的一半,其他国家的产量则相对平均。
欧盟并不是食糖的净出口国,每年也需要进口食糖产品,这可能与欧盟地区内有些国家食糖产量较小有关。
4.澳大利亚也是全球主要的蔗糖生产国和出口国。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其气候比较适合甘蔗生产,加上澳大利亚食糖产业从甘蔗种植至食糖生产的全过程现代化程度较高,生产率较高,因此其食糖出口量在全球贸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澳大利亚食糖的主要出口对象为韩国、马来西亚、日本及加拿大,亚洲国家占60%左右。
全球食糖市场中大部分交易的是蔗糖,因此衡量一个国家食糖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甘蔗的亩产量、甘蔗的含糖量以及糖厂的加工规模。
从全球食糖消费来看,世界食糖消费总量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
如果按照各国和地区的年食糖消费总量来统计,年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依次是:xx、欧盟、xx、xx和xx。
四xx食糖市场介绍我国是全球重要的食糖主产区之一。
"糖料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油料、棉花,居第四位。
近年来,我国的食糖产量保持了稳中有增的持续增长态势,其中蔗糖产量一直保持增长,而甜菜糖产量有所下降,主要是受甜菜种植面积减少影响。
我国食糖生产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大约以6年作为一个周期。
在这6年中,基本上是前3年连续增产,后3年连续减产。
导致我国食糖生产出现周期性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糖料种植具有自然的周期性生长规律。
第二,糖料的生产和加工时间比较长,特别是食糖的加工时间相对较长,因此由价格变动对产量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价格上升导致作物的增产会在反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反之,价格下跌引起的减产也是如此。
第三,周期性出现的自然灾害也是导致糖料生产强周期性的重要原因。
我国共有18个省区产糖,这些产糖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北部、西北部、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其中北方地区主要生产甜菜糖,南方地区主要生产甘蔗糖。
具体来说,甘蔗糖产区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广西、云南、广东湛江等地,甜菜糖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新疆、黑龙江、内蒙等地。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食糖产品主要是白砂糖,其中以甘蔗为原料的超过80%。
而从产区来看,广西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食糖产区,近年来食糖产量一直居全国第一位。
广西甘蔗综合利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主要有蔗渣制浆造纸、蔗渣纤维板、生物复合肥、糖蜜制氨基酸、糖蜜制酒精、固定蛋白饲料等。
另外,由于我国既生产蔗糖,又生产甜菜糖,因此在我国的一个制糖期内也分别划分了蔗糖榨季和甜菜糖榨季。
我国制糖年度为10月至次年9月,其中甘蔗糖榨季为11月至次年4月,甜菜糖榨季为10月至次年2月。
由于我国国内的食糖市场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我国一直是全球的食糖进口大国。
不过我国进口的食糖主要是原糖,因为原糖便于保存,进口后的原糖大部分直接转入国家储备。
由于食糖在我国农产品市场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我国政府对糖业发展一直保持了高度的关注,食糖一直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商品之一。
"从管理机构来看,目前与糖业管理有关的主要政府部门及组织包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糖业长远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及政策的制定;大型工业加工项目的审批;食糖市场供求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国家储糖计划的总体协调和储备动用的建议;制糖行业整体运行分析和生产管理;行业结构及区域布局的调整;高倍化学合成甜味剂的产销管理等。
商务部:食糖流通领域的协调与管理;食糖市场供应状况的监控与分析;食糖进口配额计划管理与发放;国家储备糖的管理;食糖加工贸易的审批等。
农业部:糖料种植业的管理;良种基地建设;种植业机械化发展措施制定;种植业产业化和社会服务化体系建设等。
中国糖业协会:1992年在民政部注册的社团法人组织,会员单位包括制糖企业和主要的食糖经销商、国内权威的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等。
主要职责是:代表广大会员企业的根本利益,反映行业呼声,为国家制定有关制糖行业的政策提供意见和建议;配合政府对糖业实施有效管理和对食糖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协调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工作;加强与国际糖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制糖行业的稳定发展。
另外,为了保护我国食糖产业的发展,我国还制定了食糖进口配额。
在加入WTO以后,我国已经开始逐步降低对食糖产业的保护程度,我国的食糖进口配额内关税已经由开始时的30%降低为15%,进口配额也在不断增加。
2010年从贸易方式看,进口主要以一般贸易、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方式为主;出口主要以一般贸易、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方式为主。
我国是全球的食糖消费大国,尽管人均食糖消费量不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食糖消费总量仍然很大。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年度我国的食糖消费量位于印度和欧盟之后,居全球第三位。
从我国食糖消费的特点来看,由于我国的食糖主要是用于作为甜味剂,而不是主要的食品构成,因此食糖消费的弹性较小,而且替代品也相对较少,反映在供求关系和价格上,就是食糖产量的较小波动会引起价格的大幅波动。
同其他国家类似,我国的食糖消费也主要分为工业和民用两大类。
其中工业用糖的比重要高于民用糖的比重,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食糖消费中的工业消费占消费总量的60%左右,而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提高。
此外,由于我国食品工业、饮料业和饮食业等用糖行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我国食糖消费的稳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