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治乳腺增生(图)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乳癖(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
临床表现: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一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四周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患者可有溢液或瘙痒。
影像学检查:乳腺钼靶X线检查:显示病变呈现棉花团或毛玻璃状、边缘模糊不清的密度增高影,或见条索样结缔组织穿越其间。
超声检查:双侧或单侧乳腺体积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内部质地及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呈粗大光点或光斑。
病理学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临床诊疗指南》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2006年)。
临床表现:(1)乳房胀痛:特点是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
往往在月经前(一般月经来潮前7天左右)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但病程较长者以上规律可消失。
(2)乳房肿物:一侧或二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质地韧,有弹性,可活动,以外上象限为多,可伴有触痛。
少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为无色或黄色。
腋窝无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乳腺彩超、钼靶摄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切除或切取活检均有助于诊断。
(二)证候诊断1.肝郁气滞证:多见于青年妇女,乳房疼痛为主要表现,多为胀痛,偶有刺痛,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情志变化密切相关,经前或情绪不佳时加重,经后减轻。
常伴胸胁胀痛,烦躁易怒。
舌质淡红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痰瘀互结证:一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边界不清的坚实肿块,质韧或韧硬,肿块可有刺痛、胀痛或无自觉痛,肿块和疼痛与月经变化不甚相关。
月经可正常,部分月经愆期,或经潮不畅、色暗有块,或伴痛经。
舌淡暗或暗红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粗张,苔白或腻,脉涩、弦或滑。
乳癖(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
临床表现: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一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四周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患者可有溢液或瘙痒。
影像学检查:乳腺钼靶X线检查:显示病变呈现棉花团或毛玻璃状、边缘模糊不清的密度增高影,或见条索样结缔组织穿越其间。
超声检查:双侧或单侧乳腺体积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内部质地及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呈粗大光点或光斑。
病理学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临床诊疗指南》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2006年)。
临床表现:(1)乳房胀痛:特点是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
往往在月经前(一般月经来潮前7天左右)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但病程较长者以上规律可消失。
(2)乳房肿物:一侧或二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质地韧,有弹性,可活动,以外上象限为多,可伴有触痛。
少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为无色或黄色。
腋窝无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乳腺彩超、钼靶摄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切除或切取活检均有助于诊断。
(二)证候诊断1.肝郁气滞证:多见于青年妇女,乳房疼痛为主要表现,多为胀痛,偶有刺痛,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情志变化密切相关,经前或情绪不佳时加重,经后减轻。
常伴胸胁胀痛,烦躁易怒。
舌质淡红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痰瘀互结证:一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边界不清的坚实肿块,质韧或韧硬,肿块可有刺痛、胀痛或无自觉痛,肿块和疼痛与月经变化不甚相关。
月经可正常,部分月经愆期,或经潮不畅、色暗有块,或伴痛经。
舌淡暗或暗红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粗张,苔白或腻,脉涩、弦或滑。
乳腺增生诊治指南疾病简介:乳腺增生(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是女性最罕有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向,年纪也越来越低龄化.乳腺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心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构造消失杂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多发于30-50岁女性,发病岑岭为35-40岁.发病原因真正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白,今朝,多以为与内排泄掉调及精力.情形身分等有关.1.内排泄掉调(Endocrine disorders).黄体素排泄削减,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如卵巢发育不健全.月经不调.甲状腺疾病及肝功效障碍等.2.情感等精力身分的影响.精力重要.情感冲动等不良精力身分轻易形成乳腺增生,经常熬夜.睡眠缺少等也会造成乳腺增生,并且这些不良身分还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3.工资身分或不良生涯习惯:女性高龄不育.性生涯掉调.打胎.夫妻和气.不哺乳等原因,造成乳腺不克不及有正常的.周期性的心理活动.佩带过紧的胸罩或穿过紧的内衣等等.4. 饮食构造不合理,如高脂.高能量饮食导致脂肪摄入过多,喝酒和抽烟等不良生涯习惯会诱发乳腺病.此外,如今人们的饮食好了,有高血压.高血糖病的人也许多,这些也轻易使女性消失内排泄掉调,导致乳腺增生.5.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雌激素,将导致内排泄均衡掉调,如今一些速生食物.人工豢养的水产及家禽应用的饲估中也多含有激素成分,长期食用也会导致乳腺疾病的产生.疾病症状1.乳房痛苦悲伤(Breast pain):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着重多见,痛苦悲伤轻微者不成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涯及工作.痛苦悲伤可向同侧腋窝或肩背部放射;部分可表示为乳头痛苦悲伤或痒.乳房痛苦悲伤常于月经前数天消失或加重,行经后痛苦悲伤显著减轻或消掉;痛苦悲伤亦可随情感变更.劳顿.气象变更而摇动.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感变更有关的痛苦悲伤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示的重要特色.2.乳房肿块(breast lump):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一般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表示为大小不一的片状.结节状.条索状等,个中以片状为多见.鸿沟不显著,质地中等或稍硬,与四周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大部分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更的特色,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3.乳头溢液(Nipple discharge):少数患者可消失乳头溢液,为自觉溢液,多为淡黄色或淡乳白色,也有少者经挤压乳头可见溢出溢液.假如消失血性或咖啡色溢液须要谨严.疾病体征1.自我检讨:经由过程自我检讨对乳腺疾病的发明起着决议感化,女性同伙懂得一些乳房自我检讨的常识尤为重要.自我检讨时光应在月经之后的一周~两周进行.乳腺增生自我检讨办法如下:视:站在镜子前双手下垂或双手叉腰,细心不雅察双侧乳腺是否大小对称,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有无红肿,有无不正常崛起等.触:左手上举或叉腰,用右手检讨左乳,以指腹轻压乳房,触摸是否有硬块,由乳头开端做环状顺时针偏向检讨,触摸时手掌要平伸,四指并拢,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尾指腹按次序轻扪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区域,最后是乳房中央的乳头及乳晕区.检讨时不成用手指抓捏乳腺组织,不然会把抓捏到的乳腺组织误以为肿块. 如发明乳腺内肿物或消失乳头溢液等情形实时就医,防止耽搁病情.2.专业乳腺检讨:应每年按期做检讨.请乳腺专科大夫进行检讨.检讨时光也尽可能避开月经前期和月经期.疾病预防1.保持舒服的心境.乐不雅的情感.2.转变饮食构造,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物,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物,要多吃蔬菜和生果类,多吃粗粮.黑黄豆最好,多吃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3.生涯纪律.劳逸联合,保持协调的性生涯.调节内排泄可以对乳腺增生的预防起到必定感化.4.多活动,防止肥胖进步免疫力.5.制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或食物.6.防止人流,保持哺乳,能防患于未然.7.自我检讨和按期复查.8.明白诊断,依据病情制订合理的治疗计划.9.心理上的治疗异常重要,乳腺增生对人的伤害莫过于心理的伤害,因缺少对此病的准确熟悉,过度重要刺激放心哀痛,造成神经虚弱,会加重内排泄掉调,促使增生症的加重,故应解除各类不良的心理刺激.心理推却才能差的人更应留意少朝气,保持情感稳固.生动爽朗的心境,促进乳腺增生缓解或消退.。
乳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指南1.乳腺增生怎么治?有什么效果好的药?2.乳腺增生怎么治疗?3.什么是乳腺增生?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好?4.乳腺增生针灸治疗乳腺增生怎么治?有什么效果好的药?乳腺增生症是由于身体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的,乳房疼痛轻者,可调节心理,缓冲压力,疼痛重者推荐中医中药治疗,定期复查。
1.心理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发生往往与劳累、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压力过重有关。
治疗乳腺增生症首先就是要舒缓生活和工作压力,消除烦恼,心情舒畅,心态平和,症状就可以缓解。
2.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症始于肝郁,而后血瘀痰凝成块,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柴胡、白芍、香附、橘叶、丹参、地龙为中医处方中的常用药。
有些患者还可服用中成药,如:散结灵、乳块消、乳宁、乳康片、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加味逍遥散)等。
在除外乳腺恶性肿瘤的前提下还可试用中医外治疗法,如:中药乳罩、针灸、按摩等。
3.西药治疗可采用激素类药物、碘制剂及三苯氧胺,可以缓解疼痛,因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做首选。
维生素A、B6、E也有调节性激素的作用,可作为乳腺增生症的辅助用药。
4.手术治疗乳腺增生症因内分泌代谢失衡所致,本身没有手术适应证,临床上遇到个别与乳腺癌不易鉴别的乳腺结节,亦可采用手术切除,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乳腺增生怎么治疗?乳腺增生一般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内分泌激素代谢失衡,雌激素水平增高引起。
其主要症状为乳腺胀痛,可同时累及双侧,但多以一侧偏重。
月经前乳腺胀痛明显,月经过后即见减轻并逐渐停止,下次月经来前疼痛再度出现,整个乳房有弥漫性结节感,并伴有触痛。
乳房疼痛的严重程度与结节的有无及范围无相关性,疼痛可向腋下、肩背部放散。
少数患者可伴发乳头溢液。
由于病因来自身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故除乳房方面的症状外同时还可出现月经不规律,脾气不好,爱着急爱生气、爱出汗等症状。
乳腺增生患者一般会选择以下四种治疗方法:1.心理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发生往往与劳累、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压力过重有关。
中华医学会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的一种乳房疾病,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据研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女性乳腺增生病发病率已经超过40%,其中大多数病例年龄都在30岁至40岁之间。
乳腺增生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肿块、不适等症状,不仅影响女性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会发展成乳腺癌。
因此,中医对于乳腺增生病的辨证分型十分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华医学会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一、乳腺增生病的基本概念乳腺增生病是指乳腺组织非肿瘤性的增生引起的一种乳房疾病。
它是属于一种良性的乳房疾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会发展成乳腺癌。
乳腺增生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肿块、不适等症状,通常在经前加重,经后减轻。
同时,乳腺增生病还会伴随着月经不调、情绪波动等症状。
二、中华医学会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1.气郁血瘀型【临床表现】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肿块或结节,按之感痛;乳房胀痛,伴有胸闷、烦躁、抑郁等情绪不安;月经不调,甚至闭经;舌质淡暗,质较胖,苔薄白,脉细弦或涩。
【辨证分析】气郁血瘀型乳腺增生病患者,情绪不畅,郁结于胸,导致气机不畅,气滞血瘀。
肝气郁结,直接影响血气运行,乳房组织代谢失调而形成肿块。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推荐】逍遥丸、活血化瘀汤、舒肝活血颗粒等方剂。
2.气虚血瘀型【临床表现】乳房肿块不明显,按之不痛或稍有不适;乳房胀痛,松软无力,感觉乳汁不畅;经期过多、经期不止或月经稀少、色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微弱。
【辨证分析】气虚血瘀型乳腺增生病患者,气虚不能运化水液,乳汁不通。
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淤血而导致肿块形成。
【治疗原则】益气化瘀、调经止痛。
【方药推荐】归脾丸、调和血气汤、活血消痛颗粒等方剂。
3.湿热蕴结型【临床表现】乳房硬结较大,按之疼痛明显;乳房胀痛,湿热重感;经期不调或黄带量增多;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辨证分析】湿热蕴结型乳腺增生病患者,体内湿热蕴结,乳房组织阻滞,肿块形成。
如何诊治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主要是由于乳腺组成成分的增生,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上表现出异常,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所致。
一小部分乳腺增生严重的病人在其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乳腺癌,因此,对乳腺增生病应该予以重视。
本病主要见于30~50岁妇女,和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
通常乳腺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出现改变,乳腺增生主要和雌激素、孕激素平衡失调有关。
黄体期孕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量增多,如此乳腺组织长期在雌激素的刺激下导管和小叶在周而复始的月经周期中增生,缺乏孕激素的保护出现乳腺增生病。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泌乳素的升高也是乳腺增生病的病因,临床上确实发现部分乳腺增生的病人泌乳素增高,同时也伴有小量乳汁分泌。
也有学者认为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增生中也发挥着作用。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主要是由于肝郁气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有关。
乳腺增生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乳腺增生最常见的是乳房胀痛和乳房肿块。
乳房胀痛:常见于一侧或双侧,以胀痛、触痛为主,可以在不同象限,也可全乳疼痛,有些病人疼痛比较剧烈,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不得不用镇痛剂。
一般胀痛比较轻,大部分人有周期性,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月经前疼痛比较重,月经过后减轻,周而复始。
有些病人没有周期性,或者起始有周期性,随着病情进展慢慢失去周期性。
疼痛的时间长短不一,短者2个月,长者数年。
有时疼痛还会波及同侧上肢的内侧、肩甚至背部。
乳房肿块:并不是所有乳腺增生的病人都乳房肿块,绝大部分只是以乳房胀痛为主要症状,但一部分病人除疼痛以外同时伴有乳房肿块。
常为一侧或两侧,最常见的部位是外上象限。
肿块的大小数量各不相同,形状也不相同,可以单发,也可多发,可以局限于一个象限,也可以多个象限,形状和边界也不尽相同,有的呈块状,有的成片状,而且随月经周期的改变而改变,月经前期肿块可以增大,边界不清,月经过后可以缩小,边界相对清楚。
有些病人会出现乳头溢液,乳腺增生大部分乳头溢液为无色,多为双侧溢液,多发生在月经前期,量不会太多。
如果溢液为一侧,而且颜色黄或棕褐色,甚至血性溢液,应及时进行检查,这种溢液往往为病理性,多存在乳腺导管病变。
如何诊断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的诊断一般是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加上辅助检查做出来的。
有一定的标准,具体如下:
1.一侧或两侧有肿块,且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月经前一周左右肿块增大,月经过后肿块变小。
2.乳房疼痛,正常情况下女性大部分都会存在月经前期乳房轻度疼痛,但多无肿块,且月经过后很快减轻消失。
3.扪诊时可以在乳房内扪及大小不一的结节或肿块,大多位于外上象限,和周围组织无粘连,可以被推动。
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
4.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如钼靶X摄影,B超都可以帮助诊断。
5.如果不能和乳腺肿瘤鉴别可以进行针吸细胞学或局部组织活检术来进一步鉴别诊断。
什么情况下需要到医院就诊
乳腺增生大部分病人无需特别处理,但是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就诊:
1.疼痛剧烈,没有规律,而且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时。
2.乳房肿块近期变大,而且不随月经周变化,边界不清,应及时就诊。
3.乳头溢液颜色改变,量增多,应及时就诊。
4.定期找专业医师进行体检,一般检查的时段在3~6个月,根据病情需要可以进行不同的检查,如B超、钼靶等。
如何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的治疗可以分为三种: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
非手术治疗:一般可用乳罩将乳房拖起来,这样可以减少乳房的震动,可以缓解疼痛。
西药有以下几种:
激素类:雄激素,甲基睾丸素口服或丙酸睾丸素肌注,可以缓解疼痛,但存在男性化副作用。
黄体酮可以纠正雌孕激素平衡失调,可口服或肌注。
三苯氧胺可以对抗雌激素的作用对乳腺增生有效。
溴隐亭可以抑制泌乳素的分泌也可以治疗乳腺增生,但可以导致月经紊乱。
碘制剂:10%碘化钾溶液可以刺激垂体前叶分泌黄体生成素,可以抑制雌激素的分泌。
维生素:维生素E具有缓解乳房疼痛使乳房包块缩小的作用。
维生素A、B6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调节生活:轻松愉悦的生活,和谐幸福的家庭有助于女性激素分泌的平衡。
手术治疗
大约有2~3%的乳腺增生病有可能发生恶变,因此对一些乳房包块较大局限于一侧的、月经周期变化不大的包块应行活检;年龄大于35岁,而且有家族病史者,乳房有肿块应及时活检;短期内乳房包块增大迅速者;在诊治过程中症状加重,乳房包块不见缩小者;细胞学检查有增生活跃,而且出现不典型增生者均应及时活检。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主要是疏肝理气、调摄冲任为主,可选择的中药有很多,最好找中医师根据病情辨证施治,如肝郁气滞可用加味逍遥散和桃红四物汤加减;脾肾阳虚者可用二仙汤和四物汤加减。
除了汤药以外还有很多成药如:乳康片、乳癖消、乳宁颗粒、逍遥丸、百消丹、桂枝茯苓丸等具有一定疗效,可根据病情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服药治疗。
总之,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发生发展的特点,其有发生恶变的可能,因此应重视乳腺增生的治疗和观察,应定期到医院找专业医师进行查体,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