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办法

某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办法

某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办法
某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办法

XXXXXXXXX

测量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了提高测量组综合业务素质,满足施工对测量的需求,使测量工作有章可循,测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管理办法。本办法从2011年4月10起正式实施生效。

二、测量组织

工程部测量组,测量组受总工领导,业务上受施工技术人员指导,实行组长负责制,成员4-10人。

测量组长:XXX,车站工区测量小组3人,盾构工区测量小组4-6人。

二、岗位职责及工作范围

㈠测量组长

1.负责测量组日常工作,负责测量组人员调配及考勤。各测量组成

员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测量组长的安排。

2.定期组织精测及复测,负责精测及复测成果的整理、交底及存档;

3.定期组织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核,并制定仪器的检校计划,检查仪

器保养情况;

4.负责考核成员的技术能力及工作态度,并以此确定技术津贴及奖

金系数。有权对成员进行任何形式的奖励及处罚(包括警告、停工、开除测量组等)。

㈡车站工区测量小组

1、车站工区测量小组设3人,实行24小时跟班作业。在工作过程中,应根据现场需要,及时到达现场,测设或放设高程和平面控制线。

2、车站工区测量小组负责车站维护结构、车站主体结构、车站附属结构及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前、中、后的各项附属测量工作,包括工地临建设施就位、基坑开挖等各项工作;抽调部分人员协助每两个月组织的控制点复测等工作;测量组长安排的其他工作。

3、车站工区测量小组在盾构吊装井施工时,应放设洞门环中心并及时报验,在洞门钢环安装完成后,应对洞门钢环中心进行复核,确保安装位置符合要求。

4、车站工区测量小组在车站底板施工过程中,应提前埋设底板控制点并及时联测报验。

5、车站工区测量小组应认真执行测量“三级复核制度”,定期对车站工区内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严格按测量规范施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负责将放线内容对施工班组及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交底。负责测量仪器日常保养,认真复核测量记录。

6、测量小组组员应接受组长领导,爱岗敬业,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工作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完成组长及领导安排的工作。

㈢盾构工区测量小组

1、盾构工区测量小组在盾构机始发前应进行始发前联系测量,包括联系测量前的选点埋石、平面联系测量和高程联系测量,测量方法应结合测量方案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联系测量完成以后应对地下控制点进行认真保护、标识。盾构始发前,盾构工区测量小组应对洞门环

中心进行复核,并负责报验。

2、盾构工区测量小组负责盾构始发测量,包括盾构机初始姿态的测量、始发基座安装测量、反力架安装测量及盾构始发姿态控制测量等各项测量工作。

3、盾构工区测量小组负责盾构机日常掘进测量,包括洞内控制点布设、复测等,管片姿态测量、盾构机姿态复核等各项测量工作。

4、盾构工区测量小组负责盾构机出洞测量,在盾构掘进至吊出井前400时,应进行联系测量,并对吊出井洞门环中心进行复核,控制盾构机出洞姿态。

5、在盾构机出洞后,盾构工区测量小组应及时对盾构隧道进行贯通测量和断面测量,及时整理竣工资料并及时报验。

6、盾构工区测量小组应认真执行测量“三级复核制度”,定期对地面控制点和洞内控制点进行复测测,严格按测量规范施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负责将测量成果对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进行交底。负责测量仪器日常保养,认真复核测量记录。

7、小组组员应接受组长领导,爱岗敬业,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工作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完成组长及付组长安排的工作。

二、测量仪器

1、根据工作内容配备数量上、精度上符合要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按规定定期将仪器送有资格的单位进行鉴定,取得鉴定证书。

2、测量仪器设专人保管及保养,工程部每月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并评比,评比结果纳入责任人考核项目中。仪器损坏后,仪器责任人组

监控量测管理办法示范文本

监控量测管理办法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监控量测管理办法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加强本监理合同段的监测管理,监督规范 施测队伍的作业行为,保证工程安全,实现建设目标,防 止工程事故的发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监理监控量测(以下简称为监理监测)是指 土建监理监督施工承包人在施工期间对围岩、地表、支护 结构及周边环境动态进行的现场巡视和量测工作。 第3条本办法适用于北京市轨道交通的监理监控量 测管理工作。 第二章监测机构与职责 第4条总监办是监理监测工作的主管部门,对监理 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协调和处理监理监测中的重大问

题;负责施工单位监测组织机构、人员、资质和仪器设备的审核、检查、评估等工作;负责施工监测方案的审批;负责施工监测工作的计量审批;制定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在施工过程中监督、督促施工单位监测人员、监测项目和相关措施的落实,必要时,进行复核,确保监测质量和效果。 第5条驻地办具体实施监理监测体系的运行,参与监控量测的检查工作;督促施工单位及时上报施工监测报告(日报、周报、月报)、落实施工监测的反馈信息;负责监督测点埋设的实施和质量验收工作;全过程监督施工单位监测数据的采集、分析、报送及信息反馈落实工作,及时将有关资料和信息上报监控信息平台和工程部。 第三章监测相关人员要求 第6条总监办总监理工程师为监理监测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配备1名专职的监测工程师负责所监理合

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根据隧道的围岩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进行编制。执行规如下: (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5)《新建铁路至线施工图安县隧道设计图》(成兰施隧-01) (6)《新建铁路至线施工图柿子园隧道设计图》(成兰施隧-02)(7)《新建铁路至线参考图隧道施工工法及辅助措施》(成兰隧参(11)19) 2 工程概况 安县隧道位于安县-高川区间,为双线隧道,单洞合修。进口里程 D2K73+335,出口里程D2K76+350,全长3015m。隧道洞身位于半径为3504.525的右偏曲线上,进出口均位于直线上,线路纵坡为17.8‰的单面上坡,轨顶面高程为674.101~727.768。隧道进口接路基工程,出口紧邻睢水河双线大桥,隧道最大埋深320m。 柿子园隧道位于安县-高川区间,为双线隧道,高川车站伸入隧道出口端;进口D2K76+696~D3K87+350段10654m为单洞合修隧道,其

余段为双洞分修隧道。除进出口均位于直线上外,隧道洞身有2处左偏曲线和2处右偏曲线,线路纵坡为17.8‰及6‰的单面上坡。进口里程D2K76+696,左线出口里程D2K90+765,右线出口里程YD2K90+758,单双线分修起点里程D3K87+300=YD3K87+345.59,隧道左线全长14069m,分修段右线全长3412.41m。轨面高程为733.927~980.048m。本标段施工里程D2K76+696~D3K85+560,共8864m,单洞合修。 3 量测目的 (1)为了掌握隧道施工中围岩和支护的力学动态信息及稳定程度并及时反馈,以指导施工作业,保证施工安全。 (2)经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判断后,进行预测和反馈,及时修改支护系统设计,以保证施工安全和隧道稳定。 4 作业准备 4.1 业技术准备 编制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施工图纸,熟悉监控量测规和技术标准。制定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对量测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熟悉量测方法和技术。 4.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配置监控量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满足监控量测人员工作需要。

测量队工作管理办法

郑万高铁湖北段7标一分部测量队工作管理办法 初稿

项目部测量队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搞好工程测量,提高测量成果水平,是防止测量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第二条测量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以及国家、行业、部门的现行法规、政策、规定和办法,还应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努力作好本职工作。 第三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位在保持工程测量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必须加强工程测量人员的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测量人员的素质。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使工程测量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测量工作实行测量队长负责制,测量队队长负责整个项目的测量工作。 第五条测量队工作职责范围 (一)负责本项目的测量业务管理及施工测量工作,对本项目的测量相关工作负责。 (二)负责贯彻实施上级转发或下达的有关技术要求和

规定。 (三)明确测量人员的职责,熟悉测量的规范、标准和精度要求。 (四)负责本项目测量队伍的建设和测量设备的管理。 (五)参加业主和监理组织的交接桩、控制网复测等测量工作。 (六)组织参与工程项目的开工复测和竣工测量,实施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和变形观测等工程测量工作。 (七)协同工程技术部门完成对重难点工程部位的施工过程测量检查工作。 (八)积极配合工程部做好工程计量、变更索赔原始测量资料的收集工作。 (九)组织本级测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十)有针对性地制定测工培训计划并督促落实。 (十一)保障与监理人员的信息畅通,在正常合理的工作范围内,积极配合监理做好与测量相关的各项工作。 (十二)完成测量大队及项目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测量队长岗位职责 (一)在项目部领导的领导下,全面负责项目部测量技术管理工作。 (二)组织项目测量队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合同段内交接桩、控制网复测等测量工作。 (三)组织制订本项目的测量组织实施方案、工序测量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保障措施。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龙烟铁路站前Ⅲ标二分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龙烟铁路站前Ⅲ标二分部隧道工程的信息化施工,加强隧道建设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工作,保证监测成果真实、及时、有效地为隧道工程建设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龙烟铁路站前Ⅲ标二分部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工作。项目部可委托拥有相应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该项工作。第三条.监控量测工作是为动态描述隧道建设期间结构自身、周边环境安全、稳定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工程施工期间采集得到的监测数据、巡视信息,为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提供可靠依据,使隧道建设更加安全、经济合理。 第四条.监控量测工作内容包施工期间对围岩、地表、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动态进行的监测、现场巡视、信息处理及反馈等工作。 第五条.监控量测信息反馈是依据监测数据分析和判断,对参建各方予以信息指导,参建各方依据监测信息可适当调整施工参数及方案,或在设计单位后续同类工程设计中修正设计指标,做到在建和已建建构物的安全。 第六条.监测各方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设计文件环境条件、相关的标准、规范、合同文件及产权单位要求编制监控量测方案。 第七条.监测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监控量测的重要性及特点,严格管理,精心施测,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第八条.监测单位要密切结合施工进度、施工工艺、工法进行监控量测工作。 第九条.监测各方有责任和义务保证监测点不丢失、损毁。 第十条.为了确保隧道测量精度,监测单位应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检定,保持监测工作人员的稳定。 第十一条.本管理办法旨在规范隧道工程建设监控量测管理工作,提高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的水平。 第二章监测职责 第十二条. (1)依据合同、设计图纸及有关的施工监测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等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监测方案。 (2)建立监控量测质量保证体系,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保证监测工作的连续性。 (3)依据经审批的施工监测方案实施监测工作。 (4)保护监测点的完整,保证仪器有效灵敏。 (5)按规定提交监测报表及分析和对应安全技术措施,提交最终总结报告。出现异常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反馈相关信息给有关部门。 (6)按相关要求及时将各类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 (7)及时响应各类预警,采取对应措施,根据实施效果提出消警建议。

施工监测方案-副本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1、设计概况 (1) 1.2、环境情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监测目的、原则及内容 (1) 3.1 监测目的 (1) 3.2 监测的原则 (2) 3.3监测的内容 (2) 四、监控量测方案 (3) 4.1、测点布置原则 (3) 4.2、地表沉降监测 (4) 4.3、地下管线监测 (9) 4.4、建(构)筑物沉降监测 (10) 4.5、水位观测 (11) 4.6、拱顶监测 (11) 五、监控量测的数据采集、预警及内业整理 (14) 5.1、数据采集 (14) 5.2、数据整理 (14) 5.3、数据分析 (14) 5.4、安全预报和反馈 (15) 5.5、监控量测三级预警及内业整理 (15) 六、监测管理体系与质量保证措施 (19)

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设计概况 南湖路站~金岭路站区间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线路出南湖路站后,下穿金阳二手车市场、龙潭路、金阳新世界2E地块(碧潭五区),然后沿诚信北路敷设至金岭路站。区间全长788m,为双洞单线隧道,线间距12~14m,隧顶埋深6.5~10m。区间施工竖井设在右隧右侧市政道路绿化带上,横通道中线与线路相交于YDK13+760(=ZDK13+763.675)里程处,竖井距南湖路站377m,距金岭路站411m。竖井横通道与正洞相连,呈90°与正洞正交。 1.2、环境情况 竖井内净空尺寸为 6.0×8.0m,井深22.2m,横通道长25.6m,开挖宽度×高度=6.6X9.3m。竖井所处地层至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红黏土、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灰岩,井深及横通道主要位于黏土层内,井底位于中风化灰岩内。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CJ/T 8-2007);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7、《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 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三、监测目的、原则及内容 3.1 监测目的 (1)保证施工安全 当地铁基坑开挖工程遇到软弱地层、高地下水位以及周围环境限制条件严格时,基坑开挖后必须采取围护结构体系或者利用地下室结构形成围护结构体系,才能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要保证施工的安全,则需要对地基及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受力变形和位移等参量进行施工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项目部-施工测量管理办法(模板)

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办法 1、总则 1.1为规范路桥建设股份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经理部施工测量工作,明确职责,保证测量工作满足施工要求,测量数据准确、可靠,确保建筑物位置和几何尺寸无误,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测量工作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以及有关设计方案。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组织机构 按照两级管理进行测量工作管理,各分部成立相应的测量组织机构,并应组建各自的测量队,负责各分部管段内全部测量工作。 2.2项目经理部职责 2.2.1代表项目经理部参加业主、监理主持的有关测量方面的工作会议,并将会议内容和精神及时传达到各分部。组织召开测量方面的工作会议。 2.2.2对本标段各分部测量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2.2.3组织各分部测量设计交底,点收设计移交的精密控制点,并组织精密网贯通复测工作。 2.2.4对精密控制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以便各分部和业主、设计院、监理对出现的问题得以沟通和解决。 2.2.5按规定组织施工中间过程全线贯通复测成果复核工作。 2.2.6组织竣工测量和参加竣工交接工作。 2.3各分部主要职责 2.3.1各分部负责对施工范围内测量工作进行全面管理; 2.3.2负责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及持证上岗; 2.3.3参加项目经理部组织的各自管段测量设计交底,点收设计移交的精密控制点,签署交接桩纪要; 2.3.4负责在设计精密控制网基础上根据施工需要加密施工控制点; 2.3.5在复测过程中发现差错或资料与现场不符时,应立即书面通知项目经

理部工程部、监理,以便及时处理; 2.3.6负责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使用精密测量成果; 2.3.7配合和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按监理要求提交相关测量资料; 2.3.8配合业主委托的第三方测量机构进行的测量验收、抽检、复核、误差/粗差争议的仲裁以及对重要工点和重点工程进行的监测和观测; 2.3.9参加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误差/粗差的处置,并提出处置意见报请相关单位,按批准的处置方案进行相应的工程处置; 2.3.10负责施工测量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精密网控制点的保护工作;按铁路客运专线相关测量标准、规范及设计单位提出的精度标准要求,完成测量工作。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测量放样工作和沉降变形观测工作; 2.3.11负责对施工中间过程全线贯通复测成果进行复核; 2.3.12按要求进行竣工测量。 3、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3.1工程测量的基本内容 3.1.1土建工程施工测量; 3.1.2建筑物、构筑物变形测量; 3.1.3轨道工程施工测量; 3.1.4安装工程测量; 3.1.5竣工测量。 3.2.6土建工程施工测量,建筑物、结构物变形测量,安装工程测量和竣工测量由各分部按照铁道部现行标准、规范和各自管段工程设计文件在勘测设计控制测量网的基础上组织实施。 3.3所有施工放样测量都必须进行换手测量。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彻底换手测量,一般测量科目实行同级换手测量。彻底换手测量须更换测量人员、仪器及计算资料;同级换手测量须更换测量和计算人员。 3.4项目经理部和各分部要指定专人负责测量工作。 3.5各分部组建测量队,并任命一名责任心强、测量技术水平高的测量技术人员为测量主管工程师,负责组织和实施各项测量工作,及时处理测量过程中的问题,测量队必须选配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担任精密测量工作。

25监控量测管理办法(最新版).doc

天津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监控量测管理办法 (DTJS/ZY-AZ-25) 1总则 1.1 为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管理 ,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制定本办法。 1.2 工程监测是指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一定的测量测试仪器、设备,对施工影 响范围内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周边环境及工程结构等的变化情况(如变形、应力等)进行经常性地量测和巡视观察,并及时分析、反馈监测成果的活动。 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包括施工监测及第三方监测。 1.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管理除应遵循本办法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相 关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 1.5 本办法仅适用于天津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所建设管理的地铁工程和枢纽 工程施工监测及第三方监测的管理。 2工程监测管理组织机构 2.1 天津地铁工程建设工程监测实行三层管理机制,即公司层、项目层和实施层,参见图 2.1。

公司层 项目层 现场监控层 项目管理部 1 工点 1监理单位 第工 三 技术 点 方 1 指导 监施 测工 单监 位测 1 公司层主管领导 监控中心 (监测总体) 项目管理部 2 工点 2监理单位 第工 三 技术 点 方 2 指导 监施 测工 单监 位测 2 项目管理部 n 工点 n监理单位 第 工 三 技术 点 方 n 监指导 施 测 工 单 监 位 测 n 图 2.1 工程监测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2.2 公司层主要由公司主管领导、监控中心组成。 2.3 项目层由公司各项目管理部组成。 2.4 实施层由监理、第三方监测、施工单位(含施工监测单位)组成。3工程监测管理各方职责 3.1 公司层职责 3.1.1 公司主管领导职责: a)组织和管理工程监测工作; b)发布监测管理制度、技术标准; c)负责对监理、第三方监测、施工单位的工程监测工作进行考核; d)审批综合预警信息的发布和消警。

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实施细则

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目的和意义 施工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 强施工测量管理工作,明确测量工作的任务和职责,确保测量工作及时地、精确地满足施 工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施工测量是工程开工前、工序作业前、项目竣工前技术准备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对 已完工的工程实体位置、高程、几何尺寸检测及位移变形观测的重要手段。它既是工程建 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总体 要求 为保证工程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合理组织测量人员,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严格按照设计及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测量,在满足测量精 度的基础上积极为施工生产服务,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原则 在测量布局上,应遵循“由整体到布局”的原则;在测量精度上,应遵循“由高级到低级” 的原则;在测量次序上应遵循“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在测量过程中应遵循“随时检查, 杜绝错误”,“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原则。 施工测量的依据 施工测量以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含变更设计)、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桩资料、工 程所属行业测量技术规范(规则)为依据。 施工测量的三个阶段 施工测量工作分三个阶段,即开工准备阶段测量、施工阶段测量和竣工阶段测量。开工准 备阶段测量包括:交接桩、设计控制桩贯通复测、施工控制网建立、地形地貌复核测量。 施工阶段测量包括:施工放样测量、工序检查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沉降位移变形观测 及安全监控测量。竣工阶段测量包括:竣工贯通测量和工点竣工测量。 设计控制桩交接 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参加的现场交接桩工作,根据设计院提供的 资料,对设计平面控制桩和高程控制桩等逐一进行现场确认接收,做好交接记录,办理交 接桩签认手续。交接记录应详细注明缺桩和桩损情况及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接桩后及时 清理桩址周围杂物,建立醒目的桩位标志,并进行必要的保护。 设计控制桩贯通复测 根据设计控制桩的精度等级要求,编制平面、高程控制点施工复测方案, 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对设计平面控制桩及高程控制桩进行贯通复测,对丢失或损坏的控 制桩点进行补设(或由设计补设),并与相临标段的设计控制桩进行联测(不少于两个桩点),当复测成果与设计不相符时,应及时与设计沟通解决。完成后编制复测成果报告书,经监理、设计签字确认后使用。 施工控制网建立 在熟悉本标段设计路线和结构工程平面图的基础上,根据施工测量的需要,确定在设计控 制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或重新布设测量控制网点,相邻加密桩点保证通视且间距不宜超 过300m。测量完成后编制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书,经监理复核确认批准后方可用于 施工放线测量。 地形地貌复核测量

茶店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京能十堰热电联产项目2×350MW供热机组工程铁路专用线工程施工(B标段) 茶店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 复核: 审批: 日期:

目录 目录 (2) 二、编制原则 (3) 三、适用范围 (3) 四、工程概况 (3) 五、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3) 六、监控量测计划与内容 (4) 七、监控量测作业 (6) 八、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及位移管理等级 (9) 九、监控量测资料的整理与反馈 (10) 十、过程安全性评价及应对措施 (11)

一、编制依据 1、京能十堰热电2×350MW供热机组工程铁路专用线工程施工B标段招标文件、施工图、工程量清单等。 2、国家、交通部、铁路总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3、《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5、《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二、编制原则 1、确保施工安全和隧道结构稳定。 2、确保地面结构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及地面交通畅通。 3、调整开挖及支护参数,修改施工设计。 4、优化设计与施工,为后序工程提供技术依据。 三、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京能十堰热电2×350MW供热机组工程铁路专用线工程施工B标段茶店隧道正洞及斜井施工时监控量测。 四、工程概况 茶店隧道位于十堰市张湾区茶店村,单线隧道,隧道内线路纵坡为10.2‰和4.9‰的单面上坡,隧道局部位于半径R=800m的右偏曲线上。隧道进口里程DK4+547,出口里程DK7+915,全长3368m。隧道设无轨运输斜井1座(斜井与茶店隧道相交于DK6+750处,交角约47°,长度327.97m)辅助施工。 五、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全隧施工期间应开展监控量测,将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组织,并对支护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判别,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包括全隧洞内外观察、洞内拱顶下沉、断面净空变化及DK4+547-DK4+640、DK4+740-DK5+000、DK7+670-DK7+915浅埋段地表沉降观测。 地表沉降观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并应与洞内观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地表沉降观测点纵向共布置58个断面(按10米间距计算),观测断面纵向间距及断面横向布点间距应满足《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要求。 洞内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监控量测断面间距按Ⅳ级

测量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测量、监控量测各项管理制度

目录 测量、监控量测各项管理制度 (1) 测量室管理制度 (4) 一、人员配备 (4) 二、测量主管工程师岗位职责 (4) 三、测量员岗位职责 (5) 四、测量室岗位工作职责 (5) 五、测量复核制度 (6) 六、测量资料管理制度 (7) 七、测量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制度 (8) 二)仪器的调拨及购置 (8) 三)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8) 八、测量安全保障制度 (10) 监控量测室管理制度 (12) 一、监控量测室工作岗位职责 (12) 二、监测人员岗位职责 (13) 1、项目负责人岗位职责 (13) 2、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3) 3、现场监测组长和巡视组长岗位职责 (14) 4、监控量测主管岗位职责 (14)

三、监测人员操作规定 (14) 四、监控量测内业工作技术要求 (15) 五、资料分析过程质量控制制度 (16) 六、监控量测审核和审定制度 (16) 七、质量控制制度和检查措施 (16) 八、监控量测信息报送与反馈制度 (20) 九、安全保证制度 (21)

测量室管理制度 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 为了加强在公司范围所属项目、工程公司工程测量管理,搞好工程测量,提高工程测量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使工程测量规范化、制度化,防止测量事故发生,更好地为施工生产服务,在测量成果交接、复测、施工过程检查等各个工程测量管理环节上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人员配备 本项目设测量主管工程师一名,具体负责对工程各部位的测量控制、放样数据的计算复核;设观测技师两名,分别负责现场现场施工放样、换位复核和相应内业资料复核整理; 设专职测量工三名,协助现场放样。 二、测量主管工程师岗位职责 1、在项目总工程师指导下负责对所承建工程的测量日常管理工作。 2、负责指导、监督、检查施工项目的测量工作。 3、认真审核设计图纸与建设单位移交的测量点位、数据,根据设计与施工要求编制可行性施工测量、监控量测方案;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上报监理总工程师审批。 4、按照工程部工作计划展开测量工作,工作认真严谨,对测量计算、放样结果负责。 5、负责对测量、监控量测仪器的定期检查鉴定和建议维修和购置,建立人员资质和建立人员资质、仪器设备校验台帐 5、负责组织本项目部的交接桩、复测和线路控制测量。 6、负责测量技术总结以及测量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7、参与项目部组织的质量检查、工程事故处理等技术管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 8、负责检查各分部(工区)的测量人员上岗、设备配备、技术资料的管理等工作。 9、配合和接受测量监理工作,按监理要求提交相关测量资料。

桥梁监控量测实施计划方案

桥梁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五实施本项目监测大纲 1桥梁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1.1监测技术方案 1.1.1监测目标 坝溪大桥和马溪河大桥施工控制将严格按照审批后的施工程序和工艺进行,本桥施工控制实现的目标主要有:通过调整拱架立模标高,控制拱架和拱圈线形,以保证成桥线型光顺,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应使桥面线型在经过若干年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后也满足使用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拱架和拱圈的应力控制在预想和容许围,以保证结构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性,测量的应力同时可以校核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1.1.2监测容 对混凝土浇筑过程拱圈应力、变形进行监测坝溪大桥和马溪河大桥拱圈采用分次浇筑,在拱架荷载和拱圈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拱架关键部位的应力和拱架变形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1)拱架关键部位的应力监测 为避免拱圈浇筑过程中拱架应力过高导致结构破坏,需在拱架拱脚位置、跨中位置、1/4跨位置设置拱架应变计,随时监测这些关键部位应力。 2)拱架变形监测 为防止拱圈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拱架发生异样变形,需在拱架跨中

截面和1/4跨截面的上下游两侧均设置挠度观测点和轴线偏差测点,测量仪器采用水准仪和全站仪。 1.2监测实施组织 施工监控不是一个独立的理论计算或实践技术问题,它是一项牵涉到设计、施工、监理、监控等单位的综合性工作。为了保证施工监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准确地按照监控单位提出的监控数据进行施工,并将施工结果及时反馈给监控单位进行误差分析,便于监控单位及时预报下一节段的施工控制数据,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监控实施组织,建议这一实施组织分两个层次开展工作,即成立施工监控领导小组与施工监控工作办公室。 施工监控领导小组组长由业主担任,设计、施工、监理、监控单位派员参加,负责组织、协调处理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施工监控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监控单位常驻工地的项目负责人担任,具体负责处理施工监控的有关日常事项。 在这个组织机构中,各方密切配合,各行其责: 业主单位:统一协调各方关系,主持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设计单位:密切配合施工和监控单位的工作,对监控单位发出的主要监控指令予以确认,对施工中出现的需要变更的问题予以解决,及时调整或确认施工监控的目标状态,保证桥梁以理想状态投入营运阶段。 监理单位:接受监控单位提交的监控数据,向施工单位发布监控

建设工程测量管理办法

目录 1、总则 (1) 2、测量工作内容与分工 (1) 3、测量三级复核制度 (3) 4、测量标志保护与管理 (4) 5、测量记录与资料管理 (4) 6、测量仪器及工具的使用和保管 (5) 7、奖惩制度 (6)

测量管理办法 1、总则 1、施工测量工作是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序,也是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测量工作的管理,统一测量管理的有关制度,为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根据工程特点和测量要求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2、项目部组成后,应成立项目测量队,项目部总工程师和工程部长负责组建工作。测量队隶属于项目经理部的工程部,属项目部管理层机构编制。各施工队根据工程需要成立测量小组,测量小组在测量业务上归项目部测量队领导。 3、测量队、测量小组组人员数量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至少保证5名人员),必须满足施工需要。设置一名测量工程师,测量工程师应具有测量相关专业工程师及其以上职称、测量员上岗证、从事测量工作5年以上的技术人员担任。负责司镜的人员必须持有测量员岗位证书,其他测工必须经基本技能培训且考核合格后上岗。 4、测量主管和其它测量人员保持相对稳定,不得中途更换或调动,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调动时,应由总工程师亲自主持工作交接和测量重要资料交接。 5、测量队、组的测量仪器、工具配置应满足本工程的需要,测量队要积极推广使用各种先进的测量仪器和现代化的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度和工效,满足施工需要。应根据工程种类配备必要的技术规范、工具书和应用软件。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使其保持良好状态。按规定周期送检测量仪器、工具应到国家法定的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测量队负责仪器、工具的送检工作。 6、项目部各领导必须重视和支持测量工作,同时加强领导和监督。根据工作特殊性,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证必要的交通、后勤等服务。 2、测量工作内容与分工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系统管理办法细则

新建铁路 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陕西段) XCZQ-8标 隧道施工围岩监控量测系统 管理办法细则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二十局西成客专项目部十工区 二〇一五年六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房家湾隧道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充分发挥监控量测在隧道安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规范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 号)、西成公司下发《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管理实施办法》要求和西成客专(陕西段)隧道工程及水文地质特点编制本办法。 第二条、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参数的调整和二次衬砌施作的时机提出依据,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指导施工过程和施工安全监控的重要手段,是铁路隧道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作业中关键的重要作业环节,监控量测须纳入工序管理。 第二章、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管理目标 第三条、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管理目标 (一)指导隧道施工,保证隧道施工过程安全,杜绝因监控量测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安全事故。 (二)杜绝因监控量测管理不到位而对工程周边施工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三)验证支护结构施做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为一步施工方法提供依据,为优化和变更设计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四)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现场监控量测管理水平。

第三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中铁二十局西成客专项目部十工区成立隧道监控量测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曹运祥; 副组长:陈其达、任福宽、吴亮; 组员:何宇鹏、哈磊、邓种祺; 领导小组设在十工区,归口管理监控量测工作;工程部、安质部、现场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负责对重大异常情况的施工方案进行研究。工区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负责监控量测工作的具体实施,及时埋设观测标,进行观测,数据处理完成及时反馈现场,指导施工作业。 第五条、职责 (一)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1.配备专业监控量测人员和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监控量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对监控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2.根据设计要求,编制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经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编制监控量测管理办法,并抓好具体落实。 3.按批准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根据揭示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量测方案。 5.配合监理对现场监控量测的检查和复核工作。 6. 项目部测量主管每周对管内高风险隧道围岩量测工作进行现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编制原则 (2) 1.高效、适用原则 (2) 2.安全原则 (2)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2) 三.适用范围 (3) 四.工程概况 (3) 1.隧道概况 (3) 2.施工存在的风险 (4) 3.监控量测目的 (4) 4.监控量测手段 (4) 五.监控量测预报方案 (4) 1.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 (4) 2.监控量测程序和项目 (5) 3.监控量测方法及工作要点 (8) 4.监控量测方法 (10) 5.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10) 六.监控量测工作制度 (12)

一.编制依据 1.青荣城际铁路招标文件及新建青岛至荣城铁路工程施工图 2.青荣城际铁路Ⅳ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铁道部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 J774-2008);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4.青荣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有关要求。 二.编制原则 1.高效、适用原则 本方案的高效运行,能确保预报质量并有效的指导施工,适合本工程所有隧道 2.安全原则 本方案的操作实施要安全,并能指导安全施工;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本方案拟投入的设备、实施人员均符合本单位现有水平,能确保

方案顺利实施。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青荣城际铁路Ⅳ标段隧道监控量测。 四.工程概况 1.隧道概况 本标段共有隧道3座,总长度1.345Km。隧道全部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境内,地貌形态为剥蚀丘陵,地形高低起伏,部分地段冲沟发育,基岩大部分裸露。隧道穿越的地层岩性多为片岩、花岗岩、变质岩等,岩性变化较大。 隧道概况见表1-1。 表1-1隧道工程及围岩分级表

工程测量管理规定

工程测量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 第一条测量机构设置和测量人员管理 1、集团公司项目部、分部两级总工程师及架子队技术主管必须抓好测量管理工作,项目部、分部、架子队必须安排一名专职测量工程师主抓测量工作。 2、分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五年以上现场测量经验,熟练掌握常规工程测量的全过程,能进行工程测量设计和数据处理工作。 3、架子队测量工必须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有丰富的现场测量经验,熟悉各种常规工程测量仪器的操作要点和使用方法,能进行常规测量计算工作。 4、测量人员持证上岗,各施工单位测量人员,特别是专业测量工程师和主要测量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调换工作岗位或调离。特殊情况非调换不可,必须经上一级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由本级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工作交接。各项测量交接(测量资料、桩橛)要清楚,交接手续要齐全,交接双方签字认可,并形成纪要作为资料保存。 5、主要测量人员名单、上岗证、工作简历分别上报集团公司项目部、分部两级工程部存档。 第二条测量工作标准依据 成渝客专工程测量精度要求高,实施作业要求规范严格,各测量人员严格执行铁建设(2006)189号,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及成渝客专有关测量规定。 第三条测量工作范围及职责 1、工作范围 集团公司项目部

根据我管段的工程情况,集团公司项目部具体负责以下工作: ○1参与全线工程项目的交接桩、复测工作; ○2对特大桥和地形、线形复杂大桥等大型项目进行控制测量工作; ○3对分部的结构物控制测量进行换手复测; ○4负责组织对分部的工程复测进行核对,每半年不少于一次; ○5对分部测量队上报的长大隧道、特大桥、重点曲线大桥的控测资料进行复核。 各分部 根据分部承担工程任务特点,分部测量队负责以下工作: ○1参加集团公司项目部组织的与分部项目有关的工程交接桩、复测及隧道、特大桥的布网控测工作。 ○2负责本分部的工程交接桩、复测、竣工测量,并将测量成果向所属施工单位办理移交。 ○3对桥梁中线桩难以直接测定或轴线布局达不到精度要求的特大桥进行控制测量及墩台中心的测定。 ○4对于特大桥和线形复杂的曲线大桥等大型项目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5负责对本分部和相邻分部之间结合部的控制测量和贯通测量。 ○6负责铺设轨道贯通和竣工测量及永久桩橛的埋设。 ○7定期对本分部工程项目进行复测核对,一般情况下,每三个月不少于一次。 架子队 ○1参加集团公司项目部、分部两级组织的交接桩、复测及重点工程的控制测量工作。○2负责保护集团公司、分部精测队交给的导线桩、中线控制桩和水准基点桩。 ○3负责本队所承担工程项目的施工放样测量。

监控量测管理规定new

监控量测管理规定n e w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土建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办法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二零零五年五月

目录 总则 (1) 监测各方职责 (2) 监测成果报告及异常数据处理程序 (6) 附件1 北京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监测体系管理框图 附件2 监控量测成果报告报送工作程序 附件3 监测异常情况处理程序框图 一、总则 1.为确保地铁建设工程的信息化设计与施工,加强地铁建设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工作,保证监测成果及时有效地为地铁工程建设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北京地铁四号线、十号线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工作。 3.监控量测工作是为动态描述地铁土建施工期间结构自身、地下管线及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工程施工期间变形监测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为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依据,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更加安全、可靠。 4.监控量测工作内容包括土建施工阶段的结构变形监测及对周边影响范围内地表建筑物、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变形监测。5.监控量测管理体系包含第三方监测(地铁沿线影响范围内的道路、桥梁、建筑物)、施工监测(在施结构)工程影响范围内的桥梁监测及降水监测。

6.监控量测及其信息反馈是提出安全预警,调整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案的依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周边建筑构物、地下管线的安全。 7.监测各方应根据工程所处地层岩土条件、埋深和结构特点、支护类型、开挖方式以及环境状况等因素认真编制监控量测方案。8.参与地铁施工建设的各单位有关监测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地铁监控量测的重要性及特点,严格管理,精心施测,确保数据精确。9.北京地铁新建线路工程全线分区段施工,开工时间、施工方法、承包商不同,参与地铁施工监测的监测单位要密切配合施工进度进行监控量测工作。 10.各监测单位均有责任和义务保证监测点不丢失、损毁。11.为了确保地铁测量精度,监测单位应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检定,保持监测工作人员的稳定。 12.本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地铁监控量测管理工作,提高地铁工程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的技术水平。 二、监测各方职责 科技部 组织有关专家或咨询组对涉及地铁施工的监测方案进行审查。为工程监控量测工作提供技术依据。会同工程部制定地铁工程监控量测工作管理办法 工程部

某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 一施工测量 ㈠、测量控制点的移交和复测 工程上场后,由施工测量人员负责与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范围测区内有关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中线控制桩点等基本数据测量资料的移交工作,并按规定作好交接手续;同时在收到基本数据测量资料后进行复核验算和复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实施工程施工所需的施工测量工作。 ㈡、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选派有经验的专业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精密仪器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数据资料研究布设自己的控制网点,增设的控制网点与监理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的基本数据完全吻合,同时满足规定的施测精度。 (2)、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基本数据测量资料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进行施工放样和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 (3)、在放测前10天将有关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一式五份)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和计算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设置等。 (4)、施工全过程中,保护和保存好施工范围内全部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己布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移动和破坏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共同协商补救措施。 (5)、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均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必要时在监理工程师的直接监督下

进行对照测量。 二工程施工的监控量测 本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由于基坑开挖、降水施工对地层产生扰动,有可能引起地表、附近重要或高大建筑物变形或沉陷,危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监控量测,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修正设计参数,优化施工工艺,变更施工方法,以确保建(构)筑物及作业人员、居民的安全。 ㈠、监控量测的目的 工程上场伊始,组织具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专业监测小组,及时收集、整理各项监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对比,以达到下列目的: 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基坑周围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工程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预测基坑及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工序施工的调整意见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保证整个工程安全、可靠的推进。 2、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位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优化设计,使围护结构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效果。 3、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工程施工对周围地下管线的影响程度,以确保其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 4、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施工降水效果及对周围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 5、通过监控量测,为修正设计和施工参数、预估发展趋势、确保工程质量及周边管线的安全运营提供实测数据,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补充手段。 6、通过监控量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8.1 主要内容 本章规定了建筑施工测量管理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管理机构与程序,新开工程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沉降观测,测量仪器的管理及使用。 8.2 测量管理机构 8.2.1 公司设测量管理人员,在技术质量部领导下工作,负责公司的测量管理工作和施工中测量技术的指导工作。 8.2.2 区域公司设测量人员,在本单位技术科的领导下工作,负责本单位的测量管理工作及测量和施工中测量技术的指导工作。 8.2.3 项目部设专(兼)职测量人员,接受项目主管工程师的领导,负责本项目的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8.3新开工程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 8.3.1 各区域公司测量人员负责本单位新开工程的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工作。 8.3.2 工程定位放线应有项目主管工程师或工长在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后测量人员及时绘制出定位放线记录和定位放线验线记录,由项目主管工程师复核签字,同时通知甲方等有关部门进行验线签字。 8.4 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 8.4.1 沉降观测工程的范围: 8.4.1.1 根据地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的严惩性,将建筑物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建筑物安全等级 对一级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并应将实测资料作为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之一。 8.4.1.2 根据桩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性,桩基设计时应根据下表选用适当的安全等级。 建于粘性土、粉土上的一级建筑桩基及软土地区的一、二级建筑桩基,在其施工过程及建成后使用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对建于砂土、碎石类土上的桩基,由于其沉降量小,时效不显著,无需进行观测。如设计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 8.4.1.3 对于二、三级建筑物可根据设计、勘察要求,确定是否进行沉降观测,原则上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均应进行沉降观测。 8.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要求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山区,同大地测量点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有强制归心装置。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要求这些工作极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量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同基准点一样,其平面控制点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数量不少于6个。点的设置应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点的位置宜选在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